带侧抽芯的压制模具如何设计

2024-05-13

1. 带侧抽芯的压制模具如何设计

如图:

带侧抽芯的压制模具如何设计

2. 什么塑料件是需要侧抽芯????

塑件在与脱模方向不相同的方向上有孔或凸凹的情况下需要侧抽芯。

凡是能够获得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以及复位动作来脱出产品倒扣,低陷等位置的机构,称为行位机构。利用成型的开模动作用,使斜撑梢与滑块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使滑块沿开模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两种运动形式,使之脱离倒勾。
分类:
(1) 手动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这类机构是在开模后,依靠人工将侧型芯和塑件一起从模内取出,在模外将侧型芯抽出,或在开模前用人工或手工工具将活动型芯取出。这类机构所对应的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受到人力所限, 故只在特殊场合下才使用,如试制新产品,小型塑件的小批量生产中等。
(2) 液动或气动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这类机构是依靠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提供的动力,在模具上配置专门的液压缸和气缸,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进行侧向分型、抽芯及复位。这类机构的特点是轴拔力大、动作灵活、不受开模过程限制,且运动平稳。新型注塑机本身就带有这种装置,使用很方便。但目前一般注塑机不附有此种装置,需另行配备气动或液压元器件,成本较高,故而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常在大型注塑模中使用。
(3)机动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这类机构是利用注塑机的开模运动,并对其运动方向进行变换后,将模具进行侧向分型或把侧型芯从塑件中抽出。这类机构具有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等优点,虽然它的模具结构比较复杂,但仍是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种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3. 注塑模具有侧抽芯如何做水路

1、若是侧抽芯的滑块比较小的话,就在模仁上走水路。产品较大的话,就走两层,产品小的话,走一层就够了。若产品比较深的话,就做水井,保证模具有足够的冷却。
2、若是侧抽芯的滑块足够大的话,就直接在滑块上走水路,注意避开滑块上的斜导柱。这样对滑块区域的冷却会更有利。模仁上的话,按常规方法走水路就可以了。

注塑模具有侧抽芯如何做水路

4. 什么叫抽芯?(塑料模具)

块斜销角度以16o~24o之间最常使用,角度太小则模具厚度增加,角度太大则斜销受力太大,减低斜销寿命。  斜销材质SK3,热处理至HRC60。  首先要决定滑块所需的冲程L,冲程受限於产品的undercut深度。  如果说undercut的高度较大,则滑块高度也相对大,斜销受力范围长容易变形卡住,此时变化滑块外型以使滑块与斜销接触长度固定。  滑块定位有两部份:  若undercut面积大则射出时滑块的受力也会较大,斜销的强度无法支撑,所以增加止动作用面以加强强度。止动作用面角度以斜销角度加2度为原则。止动作用面角度不可能小於斜销角度,角度刚好则从头到尾整个开模过程都会摩擦,减损斜销寿命,且有时会发生关模时滑块与止动作用面撞击之危险。因为止动作用面只在射出过程中才需受力(模具全关),其他时间不需受力,且角度大些开模容易。但若太大则止动效果不加,或模具模板需加的更宽。  为了缩短斜销长度,且为了确保足够的滑动冲程,设计斜销长度满足冲程1.2倍。在斜销长度内时可以防止滑块脱出,但若模开行程超出斜销长度时,必须有东西将滑块之横向动作定位,以免滑块脱出或将斜销打断毁损模具之危险。  防脱出定位动作的安排  决定关模时的定位位置,接著加上冲程L以决定限位位置。  决定定位元件的尺寸  滑块尺寸  滑块长度设计  �8�3 一般取Stroke的三倍(滑动Stroke距离后,仍能保持2/3滑块长以上的滑动接触距离,M>=2/3L)  �8�3 考虑强度时,斜销的两边(前后)必须各留20mm。  �8�3 考虑加水管时,水管一般采用8mm的管径,配合跑水孔则前方肉厚增为28mm(3.5D)。  �8�3 若滑块分两截时,滑动部在第二截,则第二截的设计同步骤2。第一截的设计因强度要求长度至少取与止动厚度相同,并大於20mm。若加水管则必须大於28mm(3.5D)。第二截因为止动部分在斜销之前必须要留20mm,所以第二截必须是(20+斜销厚+20)。  �8�3 为使滑动部份减少磨耗,滑块长度取宽度的1.5倍。  �8�3 第五点为建议值,通常仅做参考。  模座尺寸  模座所需加长设计(目标:不使滑块突出模具)  �8�3 斜销支撑法:模座所需加长为滑块长度+1.2*Stroke  �8�3 直接雕削(I):若1.2*stroke 大於止动块厚度,则模座所需加长为滑块长度+1.2*stroke,否则模座所需加长为滑块长度+止动块厚度。  �8�3 直接雕削(II):一般止动块强度皆足够。所以仅考虑模座所需加长为滑块长度+1.2*stroke。  �8�3 插入形定位块:若1.2*stroke 大於止动块厚度+止动块固定部份(1.5*止动块厚度),则滑块长度+1.2*stroke 否则滑块长度+止动块厚度+止动块固定部份(1.5*止动块厚度)。两种插入形的强度计算原则相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