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陕西话怎么说

2024-05-15

1. 蹲下陕西话怎么说

圪(ge)蹴(jiu)哈(hua)。
常见的一些陕西方言:
1,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瓦(应该连读wo er),例如:你到啊达去呀!
2,撩(比较激动的说辞)咋列-----很好,很美,非常好。
3,克里马擦-----快点,形容人动作快。
4,瓜痞---骂人的脏话,意思是傻瓜的意思。
5,水水-特指吃饺子,小笼包子时用来蘸的调料水或辣子油。
扩展资料:
陕西自古帝王都,西安是十三个朝代的古都,大概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国的文化,语言,文字都是在此期间形成和创立的。
自建都陕西的西周始,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由于陕西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国都,陕西方言曾经是当时的官方语言,因此古汉语、史记以及唐诗,都需要以陕西方言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词汇,读出当时的味道来。
现在所写的汉字,也是在陕西创造的。先是有由仓颉造字,仓颉是陕西渭南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全国开始通用李斯小篆,汉代演变成隶书,唐代演变成了今天通用的楷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陕西方言

蹲下陕西话怎么说

2. 榆林是陕西最富的地方吗?

“十一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提出“陕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陕北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奋起直追,乘势而上,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一、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榆林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榆林市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很大的发展竞争压力。全国各地都在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千方百计抢占竞争制高点。谁发展得速度快、水平高,谁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大,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这种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从榆林发展现状来看,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面临着三大失衡问题和三大瓶颈制约。三大失衡:一是区域内南北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南北县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2005年南六县的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9.7%,人均GDP仅占到全市平均水平的30%,地方财政收入总和仅占全市的3.2%。二是城乡之间收入失衡。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水平低1452元,比全省水平低24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3.4:1。三是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为投资拉动型、资源输出型的粗放式增长。三大瓶颈:一是交通运输、二是水资源、三是生态环境。存在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发展不快所致,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也必须靠发展,而且绝不能是一般的惯性发展,必须是顺应发展大势,打破发展常规,发挥后发优势,向更高层次迈进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具备了良好基础和条件。经过这些年埋头苦干,榆林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市GDP达到320亿元,增长18.1%,由“九五”末占全省GDP的4.8%提高到8.7%,比“九五”提高了5.4个百分点,综合实力由全省排名第七位提升到第五位;人均GDP由“九五”的2377元增长到9723元,由全省平均水平的52%提高到99%;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1年至2005年GDP增长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10.8%、15.2%、16.3%、17.5%、18.1%),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改善,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财力与物力基础。同时,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形成了自主增长、多点支撑的格局,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明显转变,进一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经过多年打基础、抓管理、上水平,城市软硬环境大为改观,有力提升了城市功能,拓展了发展空间;经过多年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也造就了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全市上下精神振奋,干事创业的热情日渐高涨,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越来越强。这些都构成了榆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成为目前榆林大好形势的显著标志。从发展大势上看,榆林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十分难得;从物质基础上看,榆林跨越式发展的平台已经搭起;从运行轨道上看,榆林跨越式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

   二、高点起步,明确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榆林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以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发挥能源资源优势,挖掘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区位功能优势,统筹能源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统筹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城镇与农村、南部与北部、中省企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交通建设和生态治理三个方面的突破。据此,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即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实施项目带动、城镇化带动、信息化带动、科教兴榆和人才强市五大战略,大力发展能源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四大经济,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能源经济和城市经济是构成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主要载体;生态经济将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色生态名市建设的同时,打造榆林新兴产业集群;区域经济要成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高榆林经济扩张力的功能经济。四大经济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十一五”期间要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能源经济,带动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促进能源经济发展。

     三、抓住关键,把握好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点

  (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

  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一是要积极探索资源开发的新机制。坚持科学合理持续的开发方针,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走“信息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比较效益高、加工程度高、工业化标准高、环境代价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煤电及载能基地、煤化工基地、煤油气盐化工基地。在开发方式上,坚持有限化、有序化、市场化、链条化、生态化和集团化的方针。二是要做大做强五大支柱产业。煤炭。围绕煤炭资源的转化利用,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矿井,加快整合、改造现有地方矿井,提高生产能力和资源回采率,建设一批地方煤炭工业项目,提升地方煤炭开采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煤炭产量控制在1.5亿吨左右,建成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转化基地。油气。提高天然气生产净化能力,扩大石油勘探和开采面积,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到2010年,天然气产能达到120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达到8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盐。扩大勘探与开发,提高生产和转化能力,到2010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电力。加快“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建设,到2010年,形成80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利用煤电优势发展载能工业,形成500万吨载能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建设电源点的同时,配合“西电东送”电源点建设,使榆林电网与全国联网,规划建设500KV、1000KV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形成结构合理、运转协调、安全稳定的供用电网络。化工。以煤转变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化工工业,同时将煤、气、盐等优势资源进行科学组合,发展精细化工生产,到2010年,力争形成400万吨煤制油、600万吨甲醇、80万吨聚氯乙烯、50万吨煤焦油加工生产能力。三是积极发展六大工业集中区。府谷火电载能工业集中区。以坑口火电基地为核心,发展电石、硅铁、金属镁等高载能产业,规划建设府谷庙沟门、清水川、段寨和郭家湾煤电一体化和府谷150万吨焦化项目。榆神煤电化工工业集中区。以煤电化工为主导产业,建设大型坑口电厂、甲醇装置、甲醇制烯烃(MTP)装置和聚丙烯装置、煤制油装置和大型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实现煤电化工向精细化工的转化。榆横煤化工工业集中区。采用先进的煤液化制油工艺和合成油工艺,形成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国家级、超大型煤化学工业生产基地。榆米绥盐化工工业集中区。利用煤、气、盐综合配置优势,以盐化工产业为核心,规划建设30万吨聚氯乙烯、10万吨氯酸钠、200万吨工业盐、100万吨纯碱等项目。定靖油气化工工业集中区。扩大以定靖为中心的石油、天然气产能建设,提高天然气净化能力和石油加工能力。吴堡煤焦化工业集中区。煤炭生产能力达到36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工作思路,全面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以“强五基、促五化”为重点,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从解决老百姓饮用水、行路、推广沼气、发展庭院经济、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入手,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全面启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活动,重点抓好榆阳、绥德两个示范县区和靖边尔德井、米脂高西沟两个示范村建设,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有效减少农村人口数量,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村落向新村镇、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三个转变”。加快城市、工业园区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引导失地农民和农业人口向工业园区和城镇转移。要根据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南部丘陵沟壑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特点,采取整村吊庄移民的办法,把不适宜居住地区的村民有计划、有组织地整体搬迁到北部风沙草滩区。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围绕城市发展、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以及对外经济联系对交通运输提出的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多元化投资的原则,加强骨干工程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信息网络体系。公路建设。建设“两横两纵”主骨架和十条公路次骨架,形成布局合理、等级搭配优化的公路运输骨干网架,实现以榆林为中心,连接北京、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兰州等大中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形成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到2010年,实现通县公路高速化,通乡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200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65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2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建设。以拓展外连通道、增加路网密度、提高运输能力为目标,建成太原至中卫铁路榆林段、西安至神木铁路复线、能源化工基地铁路专线及绥德铁路枢纽工程,形成市内“两横一纵”铁路新格局。到2010年,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54公里。机场建设。建成4C级机场,开通北京、西安、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航班,成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水利设施建设。建设王圪堵、采兔沟、朱盖沟水库,开发黄河岩溶水,开工建设黄河调水工程。信息化设施建设。重点推进“1231”信息化工程建设,即一张宽带城域网(覆盖全市的信息传输城域网)、两个应用平台(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三个服务中心(计算机技术服务咨询中心、榆林RA注册中心、计算机防病毒中心)、十大应用领域(政府办公、企业、城建、教育、医疗、金融、农业、旅游、社区、个人),把榆林建成连接晋陕宁蒙毗邻地区的信息中心和陕西第二信息枢纽。

3. 陕西话的特点是什么

1、普通话发阴平(一声调)的,陕西关中方言都念轻声。
2、普通话发阳平(二声调)的,陕西关中方言仍读阳平。
3、普通话发上声(三声调)的,陕西关中方言发去声。
4、普通话发去声(四声调)的,陕西关中方言发阴平。
5、在读以元音或半元音为开头的字时,有“ η ”(ng)做为声母。如:爱,读作“ηāi” 安,读作“ηan”正是因为陕西关中方言中没有上声,发音不需要拐弯,所以讲起来酣畅淋漓,十分痛快。另外陕西关中方言会有拖长音的现象,听起来比较流畅。

扩展资料
关中方言从音韵特征共性看,关中方言地理东至晋西南临汾和运城两地区与关中毗邻的数县及豫西灵宝、卢氏两县,西达宁夏固原东南、甘肃平凉、庆阳和天水地区,南到陕南丹凤、山阳一带,北接陕北甘泉、延长一线,正好与史称的“关中”相吻合。
这种方言地理与关中历史行政地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西汉到北魏近八个世纪里,关中与晋西南、豫西同属司州,北宋又同为治所在京兆府长安城的永兴路所辖,这三个地区方言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在这两个时期漫长历史中建立起来的;关中西部与甘肃东南、宁夏固原东南的联系自宋代就开始了,元明两代它们又同属陕西行省。
正是由于行政地理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不断趋于一体化,关中方言才沉淀出自己的个性。
不仅如此,由仓颉造字,到秦始皇统一文字,通用李斯小篆,汉代演变成隶书,唐代演变成了楷书。陕西在中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陕西话的特点是什么

4. 陕西话“坎头子”是什么意思?

【坎头子】是陕西西安方言,意思是【不通情理】。
陕西话,即陕西关中方言,汉语-中原官话,亦称秦语。陕西省境内包含多种方言(关中方言、陕南方言、陕北方言),狭义的“陕西话”仅指陕西中部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所使用的方言,即关中方言或关中话。本词条所指的陕西话是狭义的陕西话,即关中方言。关于陕西境内的其他方言见陕西方言词条。  
实际上陕西各地方言大有不同,尤其秦岭以南差异很大。陕南方言就有荆楚方言和巴蜀方言之分,属于西南官话。陕北地区的方言就属于晋语,而关中方言就独树一帜,不同于陕北、陕南各地的方言。

扩展资料:
陕西省是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省会西安。位于西北内陆腹地,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
陕西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介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总面积20.58万平方千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和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个朝代在陕西建都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陕西话

5. 陕西属于浙江一带吗?

陕西不属于浙江一带。

陕西属于浙江一带吗?

6. 由于疫情陕西省西安市工厂节后上班具体开工时间有调整吗?

看各个工厂吧,统一的假期是延迟到了2月2号,具体的还是得看各个工厂的安排了

7. 陕西省是否继续延长春节假期到2月10号?

陕西省是否继续延长春节假期到2月10号?这个问题你最好查看一下陕西省,政府,省政府近代下发的通告

陕西省是否继续延长春节假期到2月10号?

8. 陕西省有哪些地区?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