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键盘的生产过程以及成本核算。

2024-04-28

1. 鼠标,键盘的生产过程以及成本核算。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企业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资产来源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四)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4)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具体要求参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

  (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后者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二、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账户的分类

  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将其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总账账户称为一级账户,总账以下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式中的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第四章  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截然相反。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上述两类账户的内部关系如下式: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方式进行。

  三、会计分录

  (一)会计分录的概念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 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

  (2)确定涉及到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3)确定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4)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四、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做到: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第五章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二)会计凭证的意义

  合法地取得、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在会计核算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二、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概念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1.按照来源不同分类

  (1)外来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

  (2)自制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2.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类

  (1)一次凭证。一次凭证指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一次凭证是一次有效的凭证。

  (2)累计凭证。累计凭证指在一定时期内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其特点是在一张凭证内可以连续登记相同性质的经济业务,随时结出累计数及结余数,并按照费用限额进行费用控制,期末按实际发生额记账。累计凭证是多次有效的原始凭证。

  (3)汇总凭证。汇总凭证指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填制的原始凭证。

  3.按照格式不同分类

  (1)通用凭证。通用凭证指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

  (2)专用凭证。专用凭证指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三)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原始凭证名称;

  (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3)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4)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

  (5)填制单位签章;

  (6)有关人员签章;

  (7)凭证附件。

  (四)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记录要真实。原始凭证所填列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数字,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实际情况。

  (2)内容要完整。原始凭证所要求填列的项目必须逐项填列齐全,不得遗漏和省略。

  (3)手续要完备。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他指定的人员签名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从外部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盖章。

  (4)书写要清楚、规范。原始凭证要按规定填写,文字要简要,字迹要清楚,易于辨认,不得使用未经国务院公布的简化汉字。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且填写规范,小写金额用阿拉伯数字逐个书写,不得写连笔字。在金额前要填写人民币符号“¥”,人民币符号“¥”与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写“00”或符号“—”;有角无分的,分位写“0”,不得用符号“—”。大写金额用汉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等,一律用正楷或行书字书写。大写金额前未印有“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写“人民币”三个字,“人民币”字样和大写金额之间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到元或角为止的,后面要写“整”或“正”字;有分的,不写“整”或“正”字。如小写金额为¥1008.00,大写金额应写成“壹仟零捌元整”。

  (5)编号要连续。如果原始凭证已预先印定编号,在写坏作废时,应加盖“作废”戳记,妥善保管,不得撕毁。

  (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7)填制要及时。各种原始凭证一定要及时填写,并按规定的程序及时送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审核。

  (五)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

  经审核的原始凭证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1)对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入账;

  (2)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3)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三、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概念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1.按内容分类

  (1)收款凭证。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2)付款凭证。付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3)转账凭证。转账凭证是指用于记录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2.按照填列方式分类

  (1)复式凭证。复式凭证是指将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的一种凭证。

  (2)单式凭证。单式凭证是指每一张记账凭证只填列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账凭证。填列借方科目的称为借项凭证,填列贷方科目的称为贷项凭证。

  (三)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记账凭证的名称;

  (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3)记账凭证的编号;

  (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

  (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

  (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

  (7)记账标记;

  (8)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9)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制单等有关人员签章。

  (四)记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1.基本要求

  (1)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

  (2)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3)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相关要求同原始凭证。

  (4)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5)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6)填制记账凭证时若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已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7)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2.收款凭证的编制要求

  收款凭证左上角的“借方科目”按收款的性质填写“现金”或“银行存款”;日期填写的是编制本凭证的日期;右上角填写编制收款凭证的顺序号:“摘要”填写对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贷方科目”填写与收入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是指该凭证已登记账簿的标记,防止经济业务事项重记或漏记; “金额”是指该项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额;该凭证右边“附件  张”是指本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最下边分别由有关人员签章,以明确经济责任。

  3.付款凭证的编制要求

  付款凭证的编制方法与收款凭证基本相同,只是左上角由“借方科目”换为“贷方科目”,凭证中间的“贷方科目”换为“借方科目”。

  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收款凭证。

  4.转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转账凭证将经济业务事项中所涉及全部会计科目按照先借后贷的顺序记入“会计科目”栏中的“一级科目”和“二级及明细科目”,并按应借、应贷方向分别记入“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栏。其他项目的填列与收、付款凭证相同。

  (五)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内容是否真实;项目是否齐全;科目是否正确;金额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正确。

  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避免重收重付。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

  会计凭证的传递要能够满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使传递程序合理有效,同时尽量节约传递时间,减少传递的工作量。

  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每一种凭证的传递程序和方法。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记账后的整理、装订、归档和存查工作。

  会计凭证的保管主要有下列要求:

  (1)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时,应取得原签发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始凭证的号码、金额、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若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车票丢失,则应由当事人写明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2)会计凭证封面应注明单位名称、凭证种类、凭证张数、起止号数、年度、月份、会计主管人员、装订人员等有关事项,会计主管人员和保管人员应在封面上签章。

  (3)会计凭证应加贴封条,防止抽换凭证。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使用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向外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复制件,应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并由提供人员和收取人员共同签名、盖章。

  (4)原始凭证较多时可单独装订,但应在凭证封面注明所属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和种类,同时在所属的记账凭证上应注明“附件另订”及原始凭证的名称和编号,以便查阅。

  (5)严格遵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要求,期满前不得任意销毁。

鼠标,键盘的生产过程以及成本核算。

2. 我要参加今年的会计证考试,谁有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啊?给我份看看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企业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资产来源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四)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4)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具体要求参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

  (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后者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二、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账户的分类

  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将其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总账账户称为一级账户,总账以下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式中的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第四章  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截然相反。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上述两类账户的内部关系如下式: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方式进行。

  三、会计分录

  (一)会计分录的概念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 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

  (2)确定涉及到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3)确定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4)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四、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做到: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第五章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二)会计凭证的意义

  合法地取得、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在会计核算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二、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概念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1.按照来源不同分类

  (1)外来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

  (2)自制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2.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类

  (1)一次凭证。一次凭证指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一次凭证是一次有效的凭证。

  (2)累计凭证。累计凭证指在一定时期内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其特点是在一张凭证内可以连续登记相同性质的经济业务,随时结出累计数及结余数,并按照费用限额进行费用控制,期末按实际发生额记账。累计凭证是多次有效的原始凭证。

  (3)汇总凭证。汇总凭证指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填制的原始凭证。

  3.按照格式不同分类

  (1)通用凭证。通用凭证指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

  (2)专用凭证。专用凭证指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三)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原始凭证名称;

  (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3)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4)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

  (5)填制单位签章;

  (6)有关人员签章;

  (7)凭证附件。

  (四)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记录要真实。原始凭证所填列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数字,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实际情况。

  (2)内容要完整。原始凭证所要求填列的项目必须逐项填列齐全,不得遗漏和省略。

  (3)手续要完备。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他指定的人员签名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从外部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盖章。

  (4)书写要清楚、规范。原始凭证要按规定填写,文字要简要,字迹要清楚,易于辨认,不得使用未经国务院公布的简化汉字。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且填写规范,小写金额用阿拉伯数字逐个书写,不得写连笔字。在金额前要填写人民币符号“¥”,人民币符号“¥”与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写“00”或符号“—”;有角无分的,分位写“0”,不得用符号“—”。大写金额用汉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等,一律用正楷或行书字书写。大写金额前未印有“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写“人民币”三个字,“人民币”字样和大写金额之间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到元或角为止的,后面要写“整”或“正”字;有分的,不写“整”或“正”字。如小写金额为¥1008.00,大写金额应写成“壹仟零捌元整”。

  (5)编号要连续。如果原始凭证已预先印定编号,在写坏作废时,应加盖“作废”戳记,妥善保管,不得撕毁。

  (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7)填制要及时。各种原始凭证一定要及时填写,并按规定的程序及时送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审核。

  (五)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

  经审核的原始凭证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1)对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入账;

  (2)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3)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三、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概念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1.按内容分类

  (1)收款凭证。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2)付款凭证。付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3)转账凭证。转账凭证是指用于记录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2.按照填列方式分类

  (1)复式凭证。复式凭证是指将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的一种凭证。

  (2)单式凭证。单式凭证是指每一张记账凭证只填列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账凭证。填列借方科目的称为借项凭证,填列贷方科目的称为贷项凭证。

  (三)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记账凭证的名称;

  (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3)记账凭证的编号;

  (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

  (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

  (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

  (7)记账标记;

  (8)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9)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制单等有关人员签章。

  (四)记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1.基本要求

  (1)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

  (2)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3)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相关要求同原始凭证。

  (4)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5)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6)填制记账凭证时若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已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7)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2.收款凭证的编制要求

  收款凭证左上角的“借方科目”按收款的性质填写“现金”或“银行存款”;日期填写的是编制本凭证的日期;右上角填写编制收款凭证的顺序号:“摘要”填写对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贷方科目”填写与收入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是指该凭证已登记账簿的标记,防止经济业务事项重记或漏记; “金额”是指该项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额;该凭证右边“附件  张”是指本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最下边分别由有关人员签章,以明确经济责任。

  3.付款凭证的编制要求

  付款凭证的编制方法与收款凭证基本相同,只是左上角由“借方科目”换为“贷方科目”,凭证中间的“贷方科目”换为“借方科目”。

  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收款凭证。

  4.转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转账凭证将经济业务事项中所涉及全部会计科目按照先借后贷的顺序记入“会计科目”栏中的“一级科目”和“二级及明细科目”,并按应借、应贷方向分别记入“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栏。其他项目的填列与收、付款凭证相同。

  (五)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内容是否真实;项目是否齐全;科目是否正确;金额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正确。

  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避免重收重付。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

  会计凭证的传递要能够满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使传递程序合理有效,同时尽量节约传递时间,减少传递的工作量。

  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每一种凭证的传递程序和方法。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记账后的整理、装订、归档和存查工作。

  会计凭证的保管主要有下列要求:

  (1)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时,应取得原签发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始凭证的号码、金额、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若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车票丢失,则应由当事人写明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2)会计凭证封面应注明单位名称、凭证种类、凭证张数、起止号数、年度、月份、会计主管人员、装订人员等有关事项,会计主管人员和保管人员应在封面上签章。

  (3)会计凭证应加贴封条,防止抽换凭证。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使用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向外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复制件,应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并由提供人员和收取人员共同签名、盖章。

  (4)原始凭证较多时可单独装订,但应在凭证封面注明所属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和种类,同时在所属的记账凭证上应注明“附件另订”及原始凭证的名称和编号,以便查阅。

  (5)严格遵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要求,期满前不得任意销毁。

3. 能告诉我是什么凭证类别吗(收付转)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分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记账凭证的类别:
一、按其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1、专用记账凭证,是指分类反映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这种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又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1)收款凭证。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2)付款凭证。付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3)转账凭证。转账凭证是指用于记录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2、通用记账凭证,是指用来反映所有业务的记账凭证。

二、按其填列会计科目的数目分类,可以分为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两类。
  1、单式记账凭证。单式记账凭证是指每一张记账凭证只填列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账凭证。填列借方科目的称为借项凭证,填列贷方科目的称为贷项凭证。
  2、复式记账凭证。复式记账凭证是指将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的一种凭证。

三、按其包括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单一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三类。
  1、单一记账凭证,是指只包括一笔会计分录的记账凭证。上述的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均为单一记账凭证。
  2、汇总记账凭证,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同类单一记账凭证加以汇总而重新编制的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又可以分为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
  3、科目汇总表(亦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户汇总表),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所有的记账凭证定期加以汇总而重新编制的记账凭证,其目的也是简化总分类账的登记手续。

能告诉我是什么凭证类别吗(收付转)

4. 谁知道记账凭证的概念是什么?

什么是会计凭证

5.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在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哪些因素

制定MIS战略规划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等三种。 还有几种用于特殊情况,或者作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使用,如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 )、产出/方法分析 (E/MA )、投资回收法(ROI)、征费法(Chargeout)、零线预算法、阶石法等。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1970年哈佛大学William Zani 教授在MIS模型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败的因素。 过了10年,麻省理工学院John Rockart教授把CSF提高成为MIS的战略。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企业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辨识,确定组织的信息需求,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位置。所谓的关键成功因素,就是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组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它们是组织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不同组织、不同的业务活动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组织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的时期,其关键成功因素也有所不同。因此,一个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 应当根据本组织的判断, 包括企业所处的行业结构、企业的竞争策略、 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 市场和社会环境的变动等。 CSF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其步骤如下: (1)了解企业和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2)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4)识别性能指标识别和标准。 确定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是树枝因果图。例如,某企业有一个目标,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可以用树枝图画出影响它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见图4.2.1所示。 图4.2.1 树枝图 如何评价这些因素中 哪些因素是关键成功因素, 不同的企业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习惯于高层人员个人决策的企业,主要由高层人员个人在此图中选择。对于习惯于群体决策的企业,可以用德尔斐法或其他方法把不同人设想的关键因素综合起来。在高层中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法,一般效果好,因为每一个高层领导人员日常总在考虑什么是关键因素。一般不大适合在中层领导中应用,因为中层领导所面临的决策大多数是结构化的,其自由度较小,对他们最好应用其他方法。 二、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1978年William King把组织的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略变量等组成。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MIS战略目标的过程。如图4.2.2所示。 图4.2.2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这个方法的第一步是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先考查一下该组织是否有写成文的战略或 长期计划,如果没有,就要去构造这种战略集合。 第二步是将组织战略集转化成MIS战略,MIS战略应包括系统目标、系统约束以及设计原则等。这个转化的过程包括对应组织战略集的每个元素识别对应MIS战略约束,然后提出整个MIS的结构。最后,选出一个方案送总经理。 三、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e, 简称BSP)是由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结构化的方法论。它与CSF法相似,首先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 识别业务过程,识别数据,然后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如图4.2.3所示。 图4.2.3 BSP方法 1.主要步骤 BSP法从企业目标入手, 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它摆脱了管理信息系统对原组织结构的依从性,从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出发,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决策所需数据,然后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BSP主要步骤如图4.2.4所示。 图4.2.4 BSP主要步骤 (1)研究开始阶段。成立规划组,进行系统初步调查,分析企业的现状、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部门的主要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类人员对信息系统的看法。 要在企业各级管理部门中取得一致看法,使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使信息系统支持这些目标。 (2)定义业务过程(又称企业过程或管理功能组)。定义业务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 所谓业务过程就是逻辑相关的一组决策或活动的集合,如订货服务、库存控制等业务处理活动或决策活动。业务过程构成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识别业务过程可对企业如何完成其目标有较深的了解,可以作为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按照业务过程的所建造的信息系统,其功能与企业的组织机构相对独立,因此,组织结构的变动不会引起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变动。 (3)业务过程重组。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哪些过程是正确的;哪些过程是低效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优化处理;哪些过程不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应当取消。检查过程的正确性和完备性后,对过程按功能分组,如经营计划、财务规划、成本会计等。 (4)确定数据类。 定义数据类是BSP方法的另一个核心。所谓数据类就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须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数据。例如,记账凭证数据包括了凭证号、借方科目、贷方科目、金额等。一个系统中存在着许多数据类,如顾客、 产品、 合同、库存等。数据类是根据业务过程来划分的,即分别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它有关的输入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 (5)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功能和数据类都定义好之后,可以得到一张功能/数据类表格, 该表格又可称为功能/数据类矩阵或U/C矩阵。 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主要工作就是可以利用U/C矩阵来划分子系统,刻画出新的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 (6)确定子系统实施顺序。由于资源的限制,信息的总体结构一般不能同时开发和实施,总有个先后次序。划分子系统之后,根据企业目标和技术约束确定子系统实现的优先顺序。一般来讲,对企业贡献大的、需求迫切的、容易开发的优先开发。 (7)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2.子系统的划分 BSP方法是根据信息的产生和使用来划分子系统的, 它尽量把信息产生的企业过程和使用的企业过程划分在一个子系统中,从而减少了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划分子系统的步骤如下: (1)作U/C矩阵。 利用定义好的功能和数据类作一张功能/数据类表格,即U/C矩阵,如表4.2.1所示。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功能,并用字母U(use)和C(create)表示功能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 交叉点上标C的表示这个数据类由相应的功能产生,标U的表示这个功能使用这个数据类。例如,销售功能需要使用有关产品、客户和订货方面的数据,则在这些数据下面的销售一行对应交点标上U; 而销售区域数据产生于销售功能,则在对应交叉点上标C。 表4.2.1 U/C矩阵(一) (2)调整功能/数据类矩阵。开始时数据类和过程是随机排列的,U、C在矩阵中排列也是分散的,必须加以调整。 首先,功能这一列按功能组排列,每一功能组中按资源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排列。功能组指同类型的功能,如“经营计划”、“财务计划”属计划类型,归入“经营计划”功能组。 其次,排列“数据类”这一行,使得矩阵中C最靠近主对角线。因为功能的分组并不绝对, 在不破坏功能成组的逻辑性基础上,可以适当调配功能分组,使U也尽可能靠近主对角线。表7.3.1的功能/数据类矩阵经上述调整后,得到表4.2.2表示的功能/数据类矩阵。 (3)画出功能组对应的方框,并起个名字,这就是子系统,见表4.2.2所示。 (4)用箭头把落在框外的U与子系统联系起来, 表示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例如,数据类“计划”,由经营子计划系统产生,而技术准备子系统要用到这一数据类,见表4.2.2。 四、三种系统规划方法的比较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能抓住主要问题, 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由于高层领导比较熟悉这种方法,所以使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目标,高层领导乐于努力去实现。这种方法最有利于确定企业的管理目标。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 它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但它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前者。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 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它通过识别企业“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化是通过业务过程/数据类等矩阵的分析得到的。由于数据类也是在业务过程基础上归纳出的,所以我们说识别企业过程是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规划的中心,而不能把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中心内容当成U/G矩阵。 以上三种规划方法各有优缺点, 可以把它们综合成CSB方法来使用,即用CSF方法确定企业目标,用SST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然后将这些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 再用BSP方法校核企业目标和信息系统目标,确定信息系统结构。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单个方法的不足,较好地完成规划,但过于复杂而削弱单个方法的灵活性。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在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哪些因素

6. 会计中的借贷到底是什么意思

会计中的借贷是会计中的术语,表明记账的方向。
会计中的借和贷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的记账方向。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1.借:一般表示资产、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贷:一般表示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费用、成本的减少。

扩展资料借贷记账法应用的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7. 谁知道擦cash flows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Direct Method怎么做

“减:增加”的意思指:减去增加的未形成现金流量的项目。 
举例如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 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减少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特殊调整业务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计算公式为:(以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和进项税额为基础,假设全部营业成本均付现且无赊购和库存)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 + 应付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应付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应付票据项目本期减少额-应付票据项目本期增加额+预付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预付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存货项目本期增加额-存货项目本期减少额+-特殊调整业务 
至于其他的流量计算,如 投资、筹资形成的现金流量一般企业都很少,逐笔分析即可。

谁知道擦cash flows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Direct Method怎么做

8. 谁有11春电大西方经济学(本)02任务_0035的答案?

2007年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7年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一般说来,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A )。
   A、并非对等的概念     B、是相互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相互可替代的
2、会计分期是建立在( B )基础上的。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权责发生制
3、作为资源,不属于资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B、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C、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D、具有可辨认性,看的见、摸得着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的调整后银行存款余额表示( B )。
A、企业银行日记账的账面余额
B、企业实际可使用的存款数额
C、银行存款清查确认的结果
D、企业与银行的存款差额
5、某企业xx年10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生产成本—A产品”账户月初余额为72 300元,其中:直接材料57 300元,直接人工10 000元,月末分摊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5 000元。本月发生的材料费50 000元,直接人工45 000元,月末分摊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25 000元,本月销售A产品发生销售费用2 000元,发生企业管理费用8 000元。A产品月末全部完工,验收入库。A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为( A )。
A、192 300元 B、194 300元 C、202 300元 D、120 000元
6、某公司2006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6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510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85万元,销售费用为60万元,管理费用为80万元,财务费用为12万元,营业外支出为12万元,营业外收入为6万元。应交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25%计算。该公司2006年度的净利润为( D )万元。
A、26.75 B、68.25 C、78.75 D、80.25 
7、下列各项中,属于账户贷方反映的内容是( D )。
A、资产增加     B、负债减少
C、收入减少     D、费用减少
8、下列各项中,属于账户静态指标的是( B )。
A、本期发生额   B、期末余额
C、本期增加额   D、本期减少额
9、在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采用的方式是编制( A )。
A、试算平衡表    B、银行存款余额调查表
C、发生额平衡表 D、资产负债表
10、采购材料业务必须是( C )才能借记“原材料”账户。
A、已签订经济合同 B、已结算货款
C、材料已验收入库 D、已收到发票账单
11、下列各项中,既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又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的是( C )。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原始凭证     D、会计科目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真实性审核的内容是( D )。
A、凭证日期是否真实    B、业务内容是否真实
C、数据是否真实        D、项目是否齐全
13、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 D )。
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14、企业当月制造费用总额为60 000元,N产品的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M产品的生产工时为20 000小时,制造费用按各产品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则N产品应当分摊制造费用为( A )。
A、36 000元       B、24 000元
C、30 000元       D、20 000元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是( C )。
A、专用基金     B、事业基金
C、固定资产     D、事业结余
16、下列关于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B、负债内一项增加另一项减少
C、实收资本和盈余公积同时增加
D、应收账款与库存商品一增一减
17、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及方向表现为( D )
A、有借方余额     B、有贷方余额
C、有借贷方余额   D、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18、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会计分类核算的项目是( D )。
A、会计对象       B、账簿名称
C、会计本质       D、会计科目
19、( D )是会计核算的依据,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A、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     B、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C、经济业务事项           D、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20、某公司为生产乙产品从异地购入一条专用生产线,其主体设备买价为300 000元,运输和保险费1 000元,采购员差旅费2 000员;投入使用前委托原厂家进行安装调试,共发生费用37 000元。该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为(   C )。
A、340 000元      B、300 000元
C、338 000元      D、303 000元
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有( A )。
A、后进先出法    B、先进先出法
C、个别计价法    D、移动加权平均法
22、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减少数,是由( B )决定的。
A、记账规则     B、账户的性质
C、业务性质     D、账户的结构
23、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根据《公司法》规定按净利润的( B )提取的企业积累资金。
A、5%     B、10%    C、25%     D、50%
24、下列账户中,企业期末结账后一般有余额的账户是( C )。
A、本年利润      B、制造费用
C、利润分配      D、所得税费用
25、存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应当( A )。
A、冲减管理费用 B、计入营业外收入
C、计入备查账簿 D、计入本年利润
26、会计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是( B   )。
A、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余额
B、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
C、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借方增加额、本期借方减少额
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27、对“应收账款”进行清查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B )。
A、与记账凭证核对    B、发函询证法
C、实地盘点法        D、技术推算法
28、某公司申请取得8个月期限的银行贷款30 000元,直接用于偿还前欠货款,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C )。
A、借:银行存款                                30 000
         贷:长期借款                                30 000 
B、借:银行存款                                30 000
         贷:短期借款                                30 000
C、借:应付账款                                30 000
         贷:短期借款                                30 000
D、借:应收账款                                30 000
         贷:短期借款                                30 000
29、某公司按商品销售合同约定,收到购货方总价20万元中的60%的货款,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为( A )。
A、借:银行存款                               120 000
          贷:预收账款                              120 000
B、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预收账款                                20 000
C、借:预收账款                                1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000
D、借:应收账款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30、某公司收到上月份购买的一批在途商品53 000元,并办理了验收入库手续,编制会计分录为( B )。
A、借:原材料                                  53 000
         贷:在途物资                               53 000
B、借:库存商品                                53 000
         贷:在途物资                               53 000
C、借:原材料                                  53 000
         贷:银行存款                               53 000
D、借:库存商品                                  53 000
         贷:原材料                                   53 000
31、某国有公司以银行卡支付职工10月份的工资、津补贴计60 000元和职工福利费8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为( B )。
A、借:应付职工薪酬                      60 000
         贷:银行存款                         60 000
B、借:应付职工薪酬                      68 000
         贷:银行存款                         68 000
C、借:应付福利费                         8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                     8 000
D、借:应付工资                           6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                      60 000
32、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B )。
A、总分类账的格式不同
B、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C、会计凭证的种类不同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33、A公司本月有以下经济业务发生,已编制会计分录登记在有关账户中,如下:
无形资产
(1)    65 000 
资本公积
(5)    10 000 
其他应付款
(3)    5000 
其他业务收入
( 2 ) 10 000
实收资本
(1)145 000
(5) 10 000
应收账款
(2)10 000 (4)3 000

原材料
(1)10 000 

银行存款
(1)70 000
(4) 3 000 (3)5 000
根据账户记录编制该公司发生额的试算平衡表,其金额为( A   )。
A、173 000 B、168 000 C、165 000 D、160 000
34、某公司以转账支票支付银行短期贷款利息67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为借记“应付利息”76 000元,贷记“银行存款”76 000元,并已登记入账。对账时发现错账,应填制的更正记账凭证为( C   )。
A、借:短期借款                          67 000
         贷:应付利息                         67 000
B、借:财务费用                          (67 000)(红字)
         贷:预提费用                          (67 000)(红字)
C、借:应付利息                          (9 000)(红字)
         贷:银行存款                          (9 000)(红字)
D、借:应付利息                            9 000
         贷:银行存款                          9 000
35、按照财产清查对象的范围,财产清查分为( B )。
A、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C、实物清查、现金清查
D、银行存款清查和往来账项清查
36、采购人员报销原预借差旅费,以库存现金支付,应借计( B )账户核算。
A、库存现金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收款       D、其他应付款
37、下列明细分类账中,可采用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的是( B   )。
A、在途物资明细分类账    B、原材料明细分类账
C、管理费用明细分类账    D、应付职工薪酬明细分类账
38、某企业2007年9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413 28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418 900元。经逐笔核对,双方记账均无差错,但发现有下列未达账项:企业已记增加而银行未记增加的款项46 800元;企业已记减少而银行未记减少款项70 200元;银行已记增加而企业未记增加的款项800元;银行已记减少而企业未记减少的款项18 580元。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实际可使用的存款数额为( C )元。
A、389 880    B、401 120   C、395 500   D、431 060
39、会计人员结账时,其做法不正确的是( C )。
A、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在“本月合计”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B、年终结出总账账户全年发生额的,在“本年合计”下面通栏划双红线
C、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的,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D、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的,在下面通栏划双红线
40、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计算( C ),以了解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资产负债率     D、毛利率


二、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体现企业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区别的有( BCD )。
A、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B、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C、会计要素的设置及其定义     D、固定资产是否记提折旧
2、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予职工的薪酬,包括(ABCD)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A、职工福利费          B、住房公积金
C、工会经费            D、非货币性福利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记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 ABC )。
A、双倍余额递减法      B、年数总和法
C、工作量法            D、加权平均法
4、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的盈余公积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有( BCD )。
A、盈余公积可按有关规定用于集体福利支出
B、盈余公积可按有关规定转增资本
C、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以后各期发生的亏损
D、盈余公积可用于发放现金股利
5、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 AD )特征的有形资产。
A、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持有的
B、为专门用于出租持有的
C、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
D、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6、《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多步式利润表反映出了构成( BCD )等各项要素的情况。
A、主营业务利润      B、营业利润
C、利润总额          D、每股收益
7、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各种销售费用的有( ABD )。
A、广告费         B、包装费
C、代垫运输费     D、装卸费
8、下列各项中,属于账户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的分类有( BC )。
A、总分类科目       B、共同类科目
C、成本类科目       D、明细分类科目
9、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能够( AB )。
A、便于检查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
B、完整、系统的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C、节省大量时间,减少会计工作量
D、了解经济内容,便于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
10、下列账户中,属于损益类的账户的有( AC )。
A、营业外收入       B、本年利润
C、所得税费用       D、利润分配
11、下列各项中,通常可作为登记总分类账依据的有( AD )。
A、汇总记账凭证     B、汇总原始凭证
C、原始凭证         D、记账凭证


12、下列帐户中,不可能与银行存款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有( ABC )。
A、本年利润          B、累计折旧
C、所得税费用        D、生产成本
13、某公司接受甲、乙、丙投资者分别以货币资金15万元、库存商品10万元、生产设备25万元作为资本金投入,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有( ACD )。
A、借:银行存款                              150 000
         贷:实收资本                              150 000
B、借:原材料                                100 000
         贷:投入资本                              100 000
C、借:固定资产                              250 000
         贷:实收资本                              250 000
D、借:库存商品                              100 000
         贷:实收资本                              100 000
14、下列各项业务中,应分别编制收款凭证或者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的
有( BC )。
A、 将销售现金存入银行,并同时从银行提取现金
B、 购货一批支付部分现款,余款尚未支付
C、 销售商品一批以预收货款抵扣,差款已收到存入银行
D、 分别结转所得税费用和本年净利润
15、某公司当年实现利润总额80万元,按税法规定计算应交所得税为20万元,根据股东会议决议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28万元,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万元和任意盈余公积12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4万元。应编制的有关会计分录为( BCD )。
A、借:利润分配                               200 000
         贷:应交税费                               200 000
B、借:利润分配                               280 000
         贷:应付股利                               280 000
C、借:利润分配                               180 000
         贷:盈余公积                               180 000
D、借:本年利润                               600 000
         贷:利润分配                               600 000
16、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ABD )。
A、“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期末贷方数额应全部转入“利润分配”
B、“其他业务成本”属于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在贷方
C、“累计折旧”账户为“固定资产”账户的抵减账户,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
D、应付职工薪酬按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工资总额的比例提取
17、下列各项中,符合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的有( AD )。
A、年、月、日要按照填制原始凭证的实际日期填写
B、年、月、日要按照填制原始凭证的付款日期填写
C、接受原始凭证单位名称可以简化
D、原始凭证的有关人员签章必须齐全
18、试算平衡表中,试算平衡的公式有( CD )。
A、借方科目金额=贷方科目金额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C、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D、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19、试算平衡表并不能发现( ABC )的错误。
A、某项业务未入帐
B、某项业务重复入帐
C、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方向颠倒
D、借贷双方同时多计了经济业务的金额
20、下列关于银行存款核算的表述,正确的有( AC   )。
A、对于现金存入银行的业务,应根据现金付款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收入方栏
B、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及时地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核对,至少每周应当核对一次
C、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根据审核后的收、付款凭证,按业务发生的顺序逐日、逐笔登记
D、如果发现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对账单余额不符,应逐笔查明原因,并编制相应凭证及时入帐
三、判断题
1、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 × )
2、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具体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上基本相同。
                                                            ( × )
3、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 × )
4、企业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 √ )
5、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被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各种库存存货等。
                                                            ( × )
6、明细账一般是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但有的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登记。                                        ( √ )
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分录,应当使用中文,也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 √ )
8、“应付股利”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向投资者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以及股票股利等。                                                        (× )
9、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 √ )
10、原始凭证记录的是经济信息,它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而记账凭证记录的是会计信息,它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 √ )
11、汇总凭证的特点是在一张凭证内可以连续登记相同性质的经济业务,随时结出累计数及结余数,并按照费用限额进行费用控制,期末按实际发生额记账。 
                                                            ( × )
12、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出纳人员应当暂时回避,以利于公正、公平办事。
                                                            ( × )
13、备查账与日记账、分类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登记依据、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不同。                                                    ( √ )
14、在每个会计期间可以多次登记账簿,但结账只能一次。对账工作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                                                ( √ )
15、借贷方分设的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应于每日营业终了,根据现金收入日记账结计的收入合计数,一笔转入现金支出日记账的“收入合计”栏中,并记出当日余额。                                                        ( × )
16、企业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和附注。                                                        ( × )
17、资产负债表反映一定时期的动态财务状况;利润表所体现的是一定日期的静态经营成果。                                                 (× )
18、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本年度末以银行存款支付下年度的财产保险费不应当算为本年度的费用开支。                                     (√ )
19、对于财产清查所发现的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明确经济责任,并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一般来说,个人造成的损失,应由个人赔偿;因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损失,应作为企业管理费用或者列入企业的营业外支出。 (× )
20、我国各单位的半年度、季度、月度结账日分别为公历年度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但有时候为了及时报送财务报表,也允许适当地提前结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