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会有“多杀多”的局面发生

2024-05-13

1. 何时会有“多杀多”的局面发生

1. A股经过5年的蜕变,已经不同于1664之前的市场了
2.1664之前的9.18 ,当时茅台、白药、片仔癀等以及所有A股都趴在地上,当时大盘点数和现在差不多
3.但现在茅台股价对应的位置是6500点,大盘点数已然回到5年前,类似的情况可以找出上百个案例
4.A股的蜕变就是另一种性质的国际化接轨。像道琼斯接近了07年的新高,但是也有NOKIA SONY 黑莓这些传统大公司,股价创15年新低
像NASQ指数创了近十年新高,但是微软 思科等股价也就是箱体震荡,只有苹果 亚马逊等跟随时代发展脚步的公司才不断新高
再说日本,都说日本熊市20年,但是日本股神BNF你知道么?160W日元抄到160亿日元。个股方面我不是很了解,但任天堂这家公司相比大家都知道,在前几年WII相当流行的时候,任天堂的股价可是创了几十年的新高的,其市场热度远远超过了当年FC火爆的那个年代。不要忘记,80年代的日本股市可是2W多点。
5.结论:A股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质变,我们只有对国际化市场做更深的了解,才有可能从他人的历史轨迹中把握未来变化的方向。
这个市场最不变的永恒,就是变化

何时会有“多杀多”的局面发生

2. 股市中“多杀多”是什么意思??

多杀多是股票交易者普遍认为当天股价将上涨,于是在交易所开盘后竞相去做多头交易(俗称抢多头帽子),然而股价却没有大幅度地上涨,做多头者无法高价卖出,因而造成收盘时股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形。
一般来说,在股票市场上,如果做多头的多,那么买方力量较强,股市会发生求过于供的现象,股价将会在幅度上涨,多头这时就会获利,但是若是市场上做空头的多,卖方力量就会较大,这时市场上就会发生供过于求的现象,从而股价将会下跌,空头获益。

扩展资料:
由于流动性障碍,一旦这些股票基本面出现变化,基金很难及时撤离,基金间的互相搏杀势必加剧。一旦重仓行业基本面恶化,基金可能相互博弈而引起市场更大动荡。
股价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大幅度下跌,而只在原价位波动,在收盘时,做空头者见无望下跌,纷纷重新买进,这时市场上买方力量增强,市场上求大于供,股价大幅上升,出现空杀空。多杀多、空杀空的现象是短期投机者具有极大冒险性的表现。因此在做短线投机时应慎之又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杀多

3. 股市中多杀多是什么意思

多杀多,它是形容股市中原来看涨股票的持股多头反手卖掉股票致使股价下跌的一种景象。

股市中多杀多是什么意思

4. 请教:股市中的多杀多格局是什么意思?

多杀多格局是指新股入市以后,收到广泛的关注,需要涌入大量的资金去承接,然而市场目前并没有增量资金,且改局面会持续一点时间,我们称之为多杀多格局。

多杀多格局也适用于那些大盘涨到一定位置见顶,有人抛售股票、有人买进股票,但一旦股价成为下跌趋势不可逆转时,股民则争先恐后的抛售改股票,这种格局也可以叫做多杀多格局。

温馨提示:
①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相关产品由对应平台或公司发行与管理,我行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等责任;
②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12-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5. 在股市中,多杀多是什么意思?

多杀多是普遍认为当天股价将上涨,于是市场上抢多头帽子的特别多,然而股价却没有大幅度上涨,等交易快结束时,竞相卖出,造成收盘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况。简单来说,买入股票后又立即卖出股票的作法称为多杀多。
股市上的投资者普遍认为当天股价将会上涨是大家抢多头帽子买进股票,然而股市行情事与愿违,股价并没有大幅度上涨,无法高价卖出股票,等到股市结束前,持股票者竞相卖出,造成股市收盘价大幅度下跌的局面。
多头反手做空称为多杀多。由于我国优质公司数量的不足,集中投资的 结果使得80%的基金资金集中在少部分业绩比较优良的重仓股品种之上,使得基金的核心资产 越来越稀缺,基金扎堆现象进一步加剧。
由于流动性障碍,一旦这些股票基本面出现变化,基金很难及时撤离,基金间的互相搏杀势必加剧。一旦重仓行业基本面恶化,基金可能相互博弈而引起市场更大动荡。
另一方面在估值水平很不确定的情况下减持仍有获利的股票回避风险,因此,股价仍处于高位,获利水平仍然较高的重仓股就可能成为率先减持的对象,从而导致了不少重仓股在接盘稀少的情况下出现大幅下跌走势。
多杀多是普遍认为当天股价将上涨,于是市场上抢多头帽子的特别多,然而股价却没有大幅度上涨,等交易快结束时,竞相卖出,造成收盘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况。 简单来说,买入股票后又立即卖出股票的作法称为多杀多。
文章来自:悟空说

在股市中,多杀多是什么意思?

6. 空杀多不可怕,多杀多才可怕

市场里的投资者无非分为两种: 看涨的叫多头,看跌的叫空头。 空杀多不可怕,意思就是看跌的(空头)狂抛(杀),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看涨的人都开始狂抛了(转而看跌了)。。。也就是“多杀多才可怕”! 你想想,自己都没信心了,多可怕!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日本侵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我党内部有内奸,自相残杀!

7. 什么是"大小非"?大小非的减持对股价有何影响?中国经济能否成功"软着陆"?

2008年3月份股市在制度缺陷上充分暴露,政策面对之又没有说法的情况下,出现了存量资金多杀多的惨剧,演变成为全面的空头市场,大盘指数再度暴跌。

       大小非减持对股市的影响:自2005年底以来市场之所以在短短两年里涨幅高达500%,除了GDP以及上市公司业绩的高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流通股股东从非流通股股东手里接过了对价股,数量巨大的非流通股股东据此获得了流通权,而当解禁期过后,大量的非流通股流向市场,原有的价格均衡被打破了。一方面股市的“供给量”在短期内急速提高,中国股市的买家现实上怎么消化?更具历史性意义的是,大量产业资本通过该种方式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对利润的看法与原有的机构投资者、散户、上市公司本身都有所不同,有着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和对“落袋为安”的偏好。新鲜资本的进入改变了市场原先约定俗成的估值体系,由于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和人文背景以及因香港的间接欧美市场关联性,在期货市场上做空中国股市,股市出现了恐慌,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非理性的抛售成为唯一的选择。原本在5000点上就已套劳的散户表现得多么地无奈和毫无依靠地自悔,2008年1-3月股市跌破了多个关键的技术支撑,问题的症结是随着大小非在全流通解禁后加入到市场博弈当中,原有的估值体系被具备绝对优势的非流通股股东所打破,存量资金被迫出逃,市场通过股价的下跌来重建各方博弈达到均衡的估值体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现在暴露出的制度问题实际是股权分置改革留下的手尾,对此政策面有义务进行修正,如果单靠股价的下跌来解决问题,最终中国股市将会是一个恐怖的市场,股改等于是做无用功。 
  对此可以预期政策面会出头措施来稳定市场,但是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如何组合,依然是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技术面严重超跌的状态下,反弹的诱发和有多大空间,都受政策面的制约。对于市场来说,制度的改革是最大的利好,但出台的难度也最大。 
  投资者现在不宜盲目杀跌割肉,应耐心等待政策面发生变化,等大盘反弹出现之后再通过仓位调整来取得操作的主动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1月至3月,沪市个人投资者持股流通市值比例高达60.1%。

       从2001年开始至2005年的5年时间,股市经历着漫长熊市,而期间中国的GDP 仍保持每年8%以上的高速增长,两者显然背离。但这种情况却在2007年之后发生了扭转:流动性、CPI、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GDP增速、出口增速等专业财经术语成为社会最流行的话题,而宏观经济的风吹草动也从来没像现在对股市产生如此直接的、巨大的影响。“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与经济发展的“步点”越来越趋向一致,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我国机构投资者类型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一般法人、QFII、保险公司、券商自营及券商集合理财、社保基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其中,证券投资基金是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中的主体,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其他类型机构投资者参与不足。我国私募基金近年来有长足发展,但其在运作模式、内部控制、资金托管等方面亟待完善。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1月至3月,沪市个人投资者持股流通市值比例高达60.1%。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1月至8月,深市机构投资者持股流通市值比例为35.3%,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市值比例将近64.7%。我国A股市场仍然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截至2007年底,个人投资者在我国A股流通市场上的持股份额总计约51.29%。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和交易小盘股和低价股,他们持股的时间通常较短,交易较为频繁。

      投资者持股期限基本上低于3个月。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持股期限普遍较短、交易较为频繁。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2007年前3个月,在各类投资者平均持股期限中,持股低于三个月的账户占总数的85.6%;在机构投资者中,持股期限低于三个月的账户比例高达96.74%。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2006年和2007年前8个月,各类投资者平均持股期限也较短,平均集中在三个月以内。2006年,持股期限小于三个月的账户占总数的68.7%;2007年前八个月,持股期限小于三个月的账户占总数的77%。其中基金、QFII和社保基金三类机构账户中,54%的持股期限小于三个月,99.2%均不足一年。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目前仍然主要以短线投资为主,缺乏真正的长期投资者。同境外成熟市场相比,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平均换手率偏高,其中个人投资者资金周转率是机构投资者的两倍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资金周转率更高,并在2005年至2007年间呈逐年递增态势。 
  中小个人投资者持股账户比例依然较高,所占市场交易金额比重也偏高。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个人投资者的账户比例依然偏高。截至2007年底,我国A股市场累计开户数达1.4亿。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统计,在深交所开户的账户中,真正持有股票的账户数量不足累计开户数量的三分之一。2005年、2006年及2007年1月至8月底,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平均持股账户数目分别为1119万户、1055万户和1237万户,占同期累计开户数量的比例分别为33%、28%和26%。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1至3月上交所现金及持股市值在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持股账户数量占该交易所全部账户数量的98.8%。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1月至8月间,深交所个人投资者交易金额占该交易所总交易金额的88.53%。其中,现金及持股市值在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的持股账户数量占该交易所实际持有股票账户数量的99.3%,参与交易的账户数量占总数的99.3%,交易金额占总交易金额的73.6%。


 2008年3月份股市在制度缺陷上充分暴露,政策面对之又没有说法的情况下,出现了存量资金多杀多的惨剧,演变成为全面的空头市场,大盘指数再度暴跌。

       大小非减持对股市的影响:自2005年底以来市场之所以在短短两年里涨幅高达500%,除了GDP以及上市公司业绩的高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流通股股东从非流通股股东手里接过了对价股,数量巨大的非流通股股东据此获得了流通权,而当解禁期过后,大量的非流通股流向市场,原有的价格均衡被打破了。一方面股市的“供给量”在短期内急速提高,中国股市的买家现实上怎么消化?更具历史性意义的是,大量产业资本通过该种方式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对利润的看法与原有的机构投资者、散户、上市公司本身都有所不同,有着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和对“落袋为安”的偏好。新鲜资本的进入改变了市场原先约定俗成的估值体系,由于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和人文背景以及因香港的间接欧美市场关联性,在期货市场上做空中国股市,股市出现了恐慌,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非理性的抛售成为唯一的选择。原本在5000点上就已套劳的散户表现得多么地无奈和毫无依靠地自悔,2008年1-3月股市跌破了多个关键的技术支撑,问题的症结是随着大小非在全流通解禁后加入到市场博弈当中,原有的估值体系被具备绝对优势的非流通股股东所打破,存量资金被迫出逃,市场通过股价的下跌来重建各方博弈达到均衡的估值体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现在暴露出的制度问题实际是股权分置改革留下的手尾,对此政策面有义务进行修正,如果单靠股价的下跌来解决问题,最终中国股市将会是一个恐怖的市场,股改等于是做无用功。 
  对此可以预期政策面会出头措施来稳定市场,但是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如何组合,依然是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技术面严重超跌的状态下,反弹的诱发和有多大空间,都受政策面的制约。对于市场来说,制度的改革是最大的利好,但出台的难度也最大。 
  投资者现在不宜盲目杀跌割肉,应耐心等待政策面发生变化,等大盘反弹出现之后再通过仓位调整来取得操作的主动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1月至3月,沪市个人投资者持股流通市值比例高达60.1%。

       从2001年开始至2005年的5年时间,股市经历着漫长熊市,而期间中国的GDP 仍保持每年8%以上的高速增长,两者显然背离。但这种情况却在2007年之后发生了扭转:流动性、CPI、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GDP增速、出口增速等专业财经术语成为社会最流行的话题,而宏观经济的风吹草动也从来没像现在对股市产生如此直接的、巨大的影响。“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与经济发展的“步点”越来越趋向一致,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我国机构投资者类型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一般法人、QFII、保险公司、券商自营及券商集合理财、社保基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其中,证券投资基金是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中的主体,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其他类型机构投资者参与不足。我国私募基金近年来有长足发展,但其在运作模式、内部控制、资金托管等方面亟待完善。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1月至3月,沪市个人投资者持股流通市值比例高达60.1%。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1月至8月,深市机构投资者持股流通市值比例为35.3%,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市值比例将近64.7%。我国A股市场仍然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截至2007年底,个人投资者在我国A股流通市场上的持股份额总计约51.29%。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和交易小盘股和低价股,他们持股的时间通常较短,交易较为频繁。

      投资者持股期限基本上低于3个月。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持股期限普遍较短、交易较为频繁。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2007年前3个月,在各类投资者平均持股期限中,持股低于三个月的账户占总数的85.6%;在机构投资者中,持股期限低于三个月的账户比例高达96.74%。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2006年和2007年前8个月,各类投资者平均持股期限也较短,平均集中在三个月以内。2006年,持股期限小于三个月的账户占总数的68.7%;2007年前八个月,持股期限小于三个月的账户占总数的77%。其中基金、QFII和社保基金三类机构账户中,54%的持股期限小于三个月,99.2%均不足一年。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目前仍然主要以短线投资为主,缺乏真正的长期投资者。同境外成熟市场相比,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平均换手率偏高,其中个人投资者资金周转率是机构投资者的两倍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资金周转率更高,并在2005年至2007年间呈逐年递增态势。 
  中小个人投资者持股账户比例依然较高,所占市场交易金额比重也偏高。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个人投资者的账户比例依然偏高。截至2007年底,我国A股市场累计开户数达1.4亿。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统计,在深交所开户的账户中,真正持有股票的账户数量不足累计开户数量的三分之一。2005年、2006年及2007年1月至8月底,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平均持股账户数目分别为1119万户、1055万户和1237万户,占同期累计开户数量的比例分别为33%、28%和26%。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1至3月上交所现金及持股市值在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持股账户数量占该交易所全部账户数量的98.8%。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1月至8月间,深交所个人投资者交易金额占该交易所总交易金额的88.53%。其中,现金及持股市值在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的持股账户数量占该交易所实际持有股票账户数量的99.3%,参与交易的账户数量占总数的99.3%,交易金额占总交易金额的73.6%。

什么是"大小非"?大小非的减持对股价有何影响?中国经济能否成功"软着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