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的定价权为何如此的稳固?

2024-04-27

1. 知网的定价权为何如此的稳固?

主要是因为像这种本科文献以及研究生博士文献,是国家的一种学术资源,所以像这种学术资源,必须要有一个网站来收入来规范,不可能放给公众随意的去借鉴,而中国知网是一个央企,由清华方同和清华大学联合承办的,相当于是国家级别的一个网站,在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网站收录的文献能够跟知网相对比,所以知网就是全国唯一一家文献收录最为齐全的论文网站。

也正是因为只有这一家,所以他当然有定价权,就好像说现在国家的反垄断法一样,不允许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出现一些垄断的行为,然而学术研究学术成果本身就是非常严肃的问题,所以国家完全保护这一块的垄断,因为学术必须要掌握在国家手里,不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东西,那样的话一些研究成果将会被广为流传并且窃取。

像目前只有硕博论文是在知网上公开的,而本科论文是只有研究院或者相关的团队可以查阅,知网的论文对比库中是包含了大学生论文对比库,并且是更新到最新版本,在这个条件下,其他的网站几乎不可能达到这么精确的程度,像我们所熟知的维普和万方,它的文献数量完全不能跟知网相对比,所以最终的查重结果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知网的定价权就是掌握在他的手里,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想定多少的价格就是多少的价格,因为只有他这一家是最为权威的学校,也只认这一家,能让别的网站怎么办呢,但是也正因为这是国家直接监管的企业,所以在价格上也不会乱来,因为知网本身是不对个人用户公开的,目前网上卖的那些都是盗版的,所以价格才会乱涨。

知网的定价权为何如此的稳固?

2. 知网的定价权为何如此稳固?

知网的定价权如此稳固是因为与其他论文数据库相比知网的中文学术资源更为丰富,其几乎收录了超过95%的正版中文学术资源,无论是在论文下载还是在论文查重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将来临,许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一方面在为创作毕业论文的艰难而苦恼,一方面也在为高昂的知网论文查重费而默默地流下眼泪,知网的各项收费常年居高不下,虽然年年都有人吐槽,但仍在逐年上涨,许多就读在没有提供免费论文查重服务的高校的学生,为了能够顺利毕业,也只能够忍痛花费高昂的金钱向一些小商贩购买论文查重服务,个人认为,论文不应该有如此多的门槛,降低各项论文服务的收费有利于知识的交流,知网应该提高服务意识不应该一味地以盈利为目的,而各大高校则应该照顾到学生的情况,普遍地为学生提供2~3次的免费查重服务。

学生应该提高论文质量
论文查重的初衷就是为了应对个别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面对论文查重的严格以及收费高昂,学生只能在论文创作中更加地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使自己的论文具有更多的独特性,尽量减少论文查重的次数。

高校应提供免费论文查重
有一些高校没有为学生提供免费论文查重服务,这是很不应该的,高校应该照顾到学生的毕业焦虑,让学生在提交论文前可以有2~3次的自主论文查重机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论文重复率心里有底。

知网应降低各项的收费
知网的壮大有赖于国家的扶持,而论文作为专业知识的载体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发挥其价值,知网不应该一味地以追求盈利为目的,让高昂的价格阻碍知识的传播,知网更应该发挥起一定的公益性,提高起自身的服务意识,降低各项论文服务的收费。

3. 知网价格年均涨幅近20%,这将对知网用户带来哪些影响?

随着教育的发展、每一年都有一批人面临毕业、每一年都有无数人因为写材料或者论文需要去借鉴资料、在这么多人的需求下、中国知网孕育而生、但是这些年来人们对他的褒贬不一、甚至前不久中科院也和他解散长达十几年的合作、知网价格年均涨幅接近20%、这将对知网用户带来哪些影响?用户对于日益高涨的价格、当然是望而却步、会产生很多人不太支付价钱、让更多人人对他的批评声越来越大、导致大批量的用户丢失、最终得不偿失。 
对于知网的了解、很多人或许是从某个明星开始的、因为学术造假事件、让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论文开始复杂起来、但是中国知网可不止这么一点厌恶、我们知道对于知识付费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在这个时代知识也是一种赚钱工具、但是在知网上查询的文献并不是指望通过正当的价格和手段获得的、甚至有些直接抄袭、没有通知作者、让很多有学术的人厌恶知网、并且对于普通本科生在知网查询一次论文的价格接近几百元、这可是百利而无一害、一本万利都没有这么赚钱、并且这些年来他还频繁涨价、让更多人对他不满、因为查阅的文献来源不当、价格极其不合理、很多相关单位都和他解除合作、并且每年越来越多人都不用知网进行论文查重和文献查阅、导致丢失的大批客户、这可是得不偿失的、支持付费用户都很愿意、只不过作者没有合适的回报以及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用户不会接受。 
知网这种学术性的网站、每一年所赚取的利润远远高于那些著名的科技公司、这不是他能够获得的财富、所以也希望在未来能有一个替代他的或者他出现改变、让用户和作者都体验到快乐以及收获。

知网价格年均涨幅近20%,这将对知网用户带来哪些影响?

4. 再涉“天价订购费”风波,“知网”到底是否存在行业垄断行为?

近日有媒体曝出一则落款为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邮件中显示因“知网”近“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和“苛刻”的续订条件,并表示因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目前中国”知网“已暂停中国科学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此消息一经曝出立即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多数网友对知网天价收费表达不满,部分网友直呼知网涉嫌垄断经营等。笔者经过了解整理相关资料,如下。
首先,对于”知网“是否存在垄断行为应该由垄断执法机构去判定“知网”是否构成垄断行为。其中涉及企业的市场经营范围的界定、是否具有市场支配权以及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权等三方面问题。

其次,笔者通过了解发现,”知网“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质量最高的论文交流平台。知网始建于1999年6月的网站,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共同发起成立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中国知网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所以”知网“在学术论文等方面对市场有支配权。

第三、”知网“的收费是否合理。此次中断合作事件的起因就是”知网“收费过高的问题引发的。笔者通过了解,目前一般高校如果要与”知网“进行合作,费用一般在百万级别,如果是著名高校则要达到千万级别。并且普通用户下载文章需要缴纳25元左右一篇的查阅费用。而”知网“支付给论文作者的报酬在100元左右的现金和400元的查阅费。因此”知网“是收的高,支付的少。在这里就涉及到是否滥用市场支配权的问题。

因引综上所述,”知网“是否涉及垄断,需要根据调查,由相关机构做出判决。

5. 知网各类服务定价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现象?

2021年12月一个娱乐新闻上了热搜,有网友爆出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翟天临在某采访中,有网友问他的博士论文能否在知网搜到,这位娱乐圈著名学霸竟连着反问两遍知网是什么东西?而被广大在校的学子热议,很多人质疑他学历获得的真实性和含金量。更有网友调侃说:“学子不知用知网,纵得博士也枉然”。虽然说是笑谈,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网只在学校和整个学术圈的地位。

知网在此被推上热搜,则是在今年的4月18号,原因就不是他的学术圈的权威性问题,而是中科院的一则信息披露,因知网每年近千万的续订费用,让这个中国的顶尖的科研不堪重负,准备于4月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不得不而另寻它家。大家都有个疑问,知网作为中国的专业的顶级知识类的分享和检索平台,为什么这么店大欺客,这里面存不存在因为自己的垄断地位,滥用市场支配权的问题?
先说明我的个人观点, 这个现象的出现本身就存不合理性。是一种监管缺失的表现,知识类内容的分享和下载本应当有一个客观的定价机制,不可由相对垄断方一家说的算,理由如下:
一、知网是知识的基础设施与公益平台,有它独特的社会职能。
   让我们回顾一下知网的创建历史。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目的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基础知识的网络普及工作。清华大学为了响应此号召,由旗下企业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的网站。其目的也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我们可以从建设此网站的初心上来,它应当是一个非以盈利为目的偏学术和知识普及类的,带来有定社会公益性质的知识分享平台。要不然也不会由一个以学校为背景的国企进行承建。而随着网站本身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逐渐偏离了这个方向,转成了一个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最明显的例子知网推出的查重服务,动辄数百元的高昂费用让大批毕业生苦不堪言。而自己却借此每年却因此收入上亿。

二、知网收录的很多内容本身缺少版权,但却用此内容非法收费。
2021年12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把中国知网告上了法庭。原因就是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自己没拿到一分钱稿费,自己从知网下载时还要付费。最终赵教授最终全部胜诉,获赔70余万元。此案不是个例,同年12月份作家陈应松也表示自己准备起诉中国知网,因为对方没有经过他的授权就非法收录了自己300多篇文章。试想一个连基本的版权都不能合法保护的网站,本身的诸多企业行业已经涉及到违法。还要收取其它人的钱,这种行为是否合理合法?如果不合法的我们还为什么要支持它的行为。
三、我们的主管部门该出手了
在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知识的共享非常的重要,同时分享知识的成本也是不断降低,但是知识却依仗自己的学术领域的垄断地位不断提高收费价格,结果导致中科院这样的顶尖学术科研机构都要望而却步,这无疑已经阻碍了我们的科学的进步。关于知网垄断的社会投诉已经不绝于耳,在2021月12月年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在回复网友留言时就表示:“需要反垄断执法机构研究、分析具体证据并通过相应的程序作出判定,市场监管总局将予以核实研究。


距离上次国家反垄断局的回复时间已经过了5个月,社会各界都在等待相关部门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不能任由知网在垄断之路上狂奔。知网所得和国人的教育文化、学术水平的提高相比只是小利,绝不能纵容这种由小利而忘太义行为!

知网各类服务定价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现象?

6. 再涉“天价订购费”风波,知网是否涉嫌行业垄断?

学术研究的基础不仅仅只依靠学术研究,有些时候在很多学术调查中资源整合对于整个问题研究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学术问题如此依赖信息收集的原因,基于这种状况知网的出现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知网的运转体系和在学术中的价值体现已经引起了不少学子的意见。并且这种趋势在中科院无法继续订购知网服务的催化下愈演愈烈,同时知网再一次涉及到了行业垄断。

资料来源一直受到诟病知网从根本上来讲,只是学术文章的集合体。作为一个资料收集库,知网的运转体系便是付费查询,作为资料供给端——文章作者,在查询自己文章的时候也依然也付费使用。这种收费方式是知网最受诟病的原因,也是备受垄断指责的关键。而这种资料查询的费用也不低,并且按次收费,没有统一标准。

独一无二的地位知网之所以在学术群体中能够有着极高的影响力是因为知网的查重系统几乎收录了大学生和硕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这种数据库就让知网在学生群体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而学生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把握了这个群体就等于在其中树立了最基础的权威。这种独一无二的存在,成为知网“垄断”的根本来源。

价格持续走高且难以承受相较于其他学术查询平台,知网的服务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在中科院的续订费用甚至达到了千万级别。这种高昂的费用对于各个科研机构都是一笔难以负担的存在,但这种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批评的声音。这种独一无二的存在加之难以承受的行业费用,让人很难不认同知网存在行业垄断行为。

7. 知网属于平台垄断吗

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在4月25日回复长江日报记者网上留言时表示:已关注到各方面反映的知网涉嫌垄断问题,正在依法开展相关工作。      近日,一则中科院停用中国知网的消息在网络流传。疑似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于4月8日发布通知称,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CNKI数据库出版商)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即日起,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无法下载。据媒体报道,上述通知提到,“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      此前,也有一些教授诉状知网。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教授郭兵提交的关于“中国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起诉材料,已于今年3月21日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      另外,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日还公开了一份终审判决:作者卢某将自己的作品著作权独家授权给了世纪超星公司,但中国知网认为自己已取得刊发该文章的期刊社授权,遂通过手机知网提供涉案文章的阅读、下载服务,世纪超星继而起诉维权。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知网因著作权权属纠纷案由被起诉上千起,其中绝大多数争议由类似操作引起。2021年12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认定中国知网的使用不符合网络转载法定许可和期刊转载法定许可,属于侵权行为。      5月9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状告知网维权后,其妻子周秀鸾也选择了维权,法院判决知网单篇文章赔偿周秀鸾2100元到2400元不等。      知网后就赔偿金额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上诉。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时驳回了知网的上诉,并作出了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时建中谈“知网被查意味着什么”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前期核查的基础上,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是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平台经济依法实施常态化监管的重要举措,对维护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知识生产和流动、推动创新发展、保护以作者和读者为主体的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应当依法立案调查      学术文献是以智力成果为内核的知识产品。在数字化时代,学术文献数据库汇聚学术文献,借助数字技术对学术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数字化处理,实现检索查询精准化、在线阅读和下载便捷化,将文献信息服务升级为知识服务,成为汇聚知识、传播知识、分享知识、服务知识创新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应当肯定的是,知网在中文学术文献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市场不断创新和开拓,成为我国最具市场影响力的学术文献数字化服务平台。但同时,知网在经营过程中涉嫌实施垄断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启动调查程序,十分及时和必要。      据了解,知网收录的中文学术文献种类与数量、期刊数量以及独家期刊的数量和质量、用户规模及覆盖率、用户依赖程度、市场销售额等均长时间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在学术文献收录和服务协议中设置不公平的格式条款,无论是采购学术文献还是销售知识数字化产品的价格几乎不受竞争约束。根据分析,基本可以认定知网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综合各方面信息,知网与大量期刊、高校签订独家协议,限制它们与其他第三方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平台合作,锁定上游优质学术资源,人为制造知识流动壁垒,使其他竞争者难以与其开展公平竞争,影响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同时,知网通过低价收录、高价出售的方式获取超高利润,在缺乏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连续多年大幅提高数据库价格,增加了用户的负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知网的上述行为破坏了相关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妨碍了学术文献传播和知识分享,损害了知识创新的生态环境,背离了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初心,引发了全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界的极大忧虑。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知网开展反垄断调查,制止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市场的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让期刊、作者以及机构用户和读者有更多的选择,保护以作者和读者为主体的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旨在促进相关行业发展乃至整个学术生态环境改善和创新发展,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二、对知网立案调查释放出对平台经济依法实施常态化监管的重要信号      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是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稳就业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平台经济的规范治理,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查处了一系列重大典型案件,着力解决了平台经济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竞争问题,以监管规范促进持续健康发展。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知网是典型的平台企业,对其立案调查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常态化监管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向市场释放清晰明确的信号,让市场对法治建立起更加可靠、稳定和持续的预期,增强平台企业的自我合规意识,引导和激励平台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开展高水平竞争,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常态化的反垄断监管,持续净化平台经济领域的竞争环境,优化创新机制,保障平台经济更加健康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平台经济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繁荣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多措并举推动学术文献数据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对知网开展反垄断调查,根本目的在于规范知网的经营行为,尽快恢复相关市场竞争秩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值得注意的是,规范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同步完善和改进相关机制和措施:在管理体制方面,要坚持系统思维,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注重加强行业监管与反垄断执法的统筹协同,进一步强化竞争政策与科技政策、科研政策、版权政策的协调,形成监管规范和支持发展的合力。在发展模式方面,积极在学术文献数据库市场引入竞争、培育竞争、扶持竞争,打破传统的学术数据资源垄断,推动形成多元、充分、有效的竞争格局,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数据库服务。在监管措施方面,注重综合运用硬性和柔性相结合的梯次性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知网等大型数据库的行政指导,督促和引导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在行业发展方面,积极研究探索公益性学术平台建设方案,实现公益性和市场化的有机结合,更有效地破解知识获取成本高、信息交流共享不畅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创新资源供给能力,打造良好学术生态,推动知识共享、学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社会整体福利不断提升。

知网属于平台垄断吗

8. 专家:知网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知网是否涉嫌垄断行为?

专家:知网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知网是否涉嫌垄断行为?市场监管总局能对知网进行调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按照《反垄断法》规定,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认定是否垄断需要十分复杂的分析,这不仅是个法律问题,还是个经济问题。
分析知网是否垄断,一般可以从市场界定、支配地位认定、收费行为是否具有反竞争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界定:即其他相关服务是否可以对知网形成替代,如万方、维普、维基、甚至百度文库与知网之间的替代关系。
支配地位认定: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反垄断法》规定,“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可能认定垄断,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市场份额高不一定就是垄断,还要考虑一旦被调查人利用高市场份额提价,消费者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如果有,且能很快被蚕食,那就不是垄断,否则则极可能涉嫌垄断。
例如,海尔是生产电冰箱的企业,海尔电冰箱突然提价,消费者可以买美的、海信、奥克斯,那海尔在电冰箱市场所占的份额再高,也不是垄断。
收费行为是否具有反竞争效果:这就涉及对《反垄断法》第17条“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的认定,这需要调查知网的成本、受益、净利润,然后严格的经济测算。

反垄断调查是个严谨费事的工作,既然涉及到知网,也算是“知识圈”的事儿,更要调查的清清楚楚,让被调查人明明白白无法反驳,做到以理服人。
相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各位大佬不会让我们失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