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

2024-04-28

1. 《月亮和六便士》: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

2. 《月亮与六便士》|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追逐月亮

前言:  
  
 
  
                                          
 在高中时,这本书和这句话突然在一个时间段甚为流行,起初因为 求异心理 ,想着那么多人都看,我就不是很想去看了。而后,机缘巧合地,这本书被放在了同桌的桌上,知道了这本书的全名。
  
  
 书名很美,一看到书名,就仿佛看到,一轮明亮的月亮在夜晚悬挂于天空以及被皎洁的月光照耀的闪闪发光的便士。
  
 我不否认这本书的书名比较吸引我,但月亮和六便士,像是两个怎么也拉扯不到一起的东西,除了它俩都是圆的,并没有什么牵扯了。并且在书中甚至没有提到过一次的月亮和六便士,但也许你看了本文后就能找到也说不定。
  
 
  
  
   书名由来:  
  
  
 绝大多数人的观点是, 月亮是代表了梦想、美好的精神追求,而六便士则是世俗与物质的的代名词,是现实社会的缩影。 根据毛姆的用意,月亮和六便士更是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梦想与现实的针锋相对。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译者傅惟慈老师在序言里的最后一段提到过:
  
 译者序随后又提到:“但笔者的一位海外好友——也是一位毛姆研究者——有一次写信来却提出一个 鲜为人知 的解释。
  
 他在信中说:‘据毛姆说,这本小说的书名带有开玩笑的意味。有一个评论家曾说,《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普·嘉里)像很多青年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
  
 毛姆喜欢这个说法,就用《月亮与六便士》,作为下一本小说的书名。’”   毛姆本人对此没有具体的说明,按自己的理解也没有什么不妥。
  
 
  
  
   作者介绍:  
  
  
 毛姆(1874-1965)是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874年出生于巴黎,不到10岁成为孤儿,童年的经历给其后期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毛姆一生作品很多,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人类枷锁》,短篇小说集《叶之震颤》《木麻黄树》等是它的代表作,它是20世纪上半叶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
  
 1874年1月25日生于巴黎。父亲是律师,当时在英国驻法使馆供职。小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却也让他变得坚强和富有同情心。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后创作的多篇著作中无不透露出对人生、艺术、信仰的深刻剖析。
  
 
  
  
   本书的背景:  
  
  
 1919年,世界文坛诞生了一部光彩夺目的经典之作——《月亮与六便士》。这部作品首先在英国与读者见面,然而当时的英国人并未领略到作品的伟大之处,刚刚上市,即遭到了媒体的一片嘲讽和市场的冷漠对待。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在英国惨遭滑铁卢的《月亮与六便士》却在美国于同年7月出版后大受追捧,首印5000册很快就销售一空,截至年底,销量攀升到了近10万册,继而它的作者毛姆拥有了成功的剧作家的身份,又获得了畅销小说家的头衔。
  
 而且,到现在这本书的争议也略大,因为其主人公身上所具备的极其矛盾的人性特点,对画画艺术的热忱和对妻子阿美和对施特略夫太太勃朗什的冷漠与绝情,道德意识的混乱与艺术追求的清晰,就像文中“我”所提到的,“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人物——高更: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他的绘画,初期受印象派影响,不久即放弃印象派画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东方绘画的线条、明丽色彩的装饰性。他到法国西北部突出大西洋的半岛——布尔塔纽,与贝纳、塞柳司尔等先知派画家一起作画,成为这个“综合主义”绘画团体的中心人物。他也到过法国南部的阿尔,与梵高共同生活两个月,但却导致梵高割耳的悲剧。1903年逝于马克萨斯群岛的法都—伊瓦。
  
 《月亮与六便士》的素材取自高更,他便是斯特里克兰德的原型,高更一生坎坷贫困,在励志从事绘画之前也是做过经纪人,后来高更也到了塔西提岛并葬生于此,埋骨于一个荒凉的小岛上。
  
 但除了生活的大致轮廓外,毛姆创造的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物。这篇小说是毛姆在游经塔希提岛后,回到欧洲后写成的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故事梗概:  
  
  
 一位四十岁才学习绘画的证券经纪人,放弃优裕的生活,疯狂迷恋上了绘画。 为了追求艺术理想,他饱尝贫穷与饥饿的煎熬,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最终遁迹与世隔绝的塔西提岛,成为一个自成一格的画家。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 小说中的“我”是一名作家,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一家。思特里克兰德是伦敦的一名证券经纪人,拥有不错的收入、漂亮的妻子和健康快乐的孩子,在外人眼里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按常理,思特里克兰德应该满足于这种人世的快乐与平静。 然而,在他和妻子结婚的第十七个年头,思特里克兰德毅然决然地离开伦敦,去往巴黎寻找自己的“艺术”。 “我”受思特里克兰德夫人之托,前往巴黎寻找思特里克兰德,却发现他坚持创作艺术的决心不可动摇。而思特里克兰德夫人之后也找到了谋生的技能。
  
 思特里克兰德没有绘画基础,画画只是他的兴趣爱好。在外人眼里,他无疑已经疯了,生活日益窘迫,甚至有几次险些死于饥机饿和疾病。在很多人看来,他画的画根本谈不上任何艺术性,但是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无悔地为之奋斗,慢慢地他得到了认可。思特里克兰德一直都在流浪,最终来到了塔希提岛,与当地的土著姑娘爱塔成婚。此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满足,有一个爱他的土著妻子,不愁吃穿,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可以作画。
  
 然而,不久他便感染了麻风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的双目失明了。深爱他的爱塔对他不离不弃,一直精心地照料他,直到他完成了最后的巨型壁画,全身溃烂而死。然而,他最后的佳作未能流传下来,他的妻子爱塔遵照其临终嘱托,将画满壁画的房子付之一炬,从此这幅旷世巨作俨然化为灰熔。
  
 
  
  
   推崇本书的地方:  
  
  
  追逐月亮的勇气以及对人性的认识。 
  
 1.追逐月亮。
  
  勇气与信念。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选择了月亮。文中提到,思特里克兰德这个名字如雷贯耳的原因,主要是取决于世人大多数都认可他的神话传说。人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在有着着个贤惠的夫人甚至儿女双全的情况下却毅然决然地奔赴巴黎,开启他的理想征途。无疑他的经历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因为很少人能够做到像他这般决绝,特别是到了他这个年纪,很多人迫于世俗的压力和诱惑,不可避免地屈服于物质生活。
  
 结合现实来说,很多人到了四十岁的人就已经基本上没了很大的追求,有的甚至开始沉迷于舒适的生活沟槽,开始甘于平庸,他们与自己和解了。又或者可以说是,他们认命了。当初的梦想与追求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搁浅在记忆深处,从当初的我命由我变成了听天由命。
  
 而思特里克兰德到了40岁却说,
  
  热忱与纯粹。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思特里克兰德追求艺术的纯粹,除了他的梦想,他可以将任何人、任何世俗规范视为无物。他追求艺术的至高至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世人的追捧与崇尚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 ,他想要的是艺术,纯粹的艺术 。 
  
 2.对人性的认识。
  
  欲望。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随着欲望伴着灵魂而产生,衍生出了必要的的需求。
  
 根据 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 ,理论有着六个阶段,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更高需求。
  
 可以将这多个阶段笼统地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本的需求,另一类是成长需求。 只有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会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自然,思特里克兰德还在伦敦时的日子是完全满足了他的基本需求的,可是他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抑或是更高需求一直在被世俗规范这座大山所压迫着,压迫了整整四十年。正所谓,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在他和妻子结婚的第十七个年头,思特里克兰德毅然决然地离开伦敦,去往巴黎寻找自己的“月亮”。
  
  灵魂。 宽阔的大海总是波澜不惊,总是保持沉默寂静地流淌,面对如此的静谧,会让人由心底产生一种焦虑。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焦虑,是什么?这种一直堆积在心头、得不到排遣、仿佛缺少了些东西的感觉是什么?这种在灵魂深处躁动的,使你更渴望惊险刺激的探索冒险,使你惊恐平淡宁静的生活方式,这是你的欲望。
  
 在超脱世俗,追求纯粹的理想这一点上来看,思特里克兰德是非常成功的。他是个人,该有的欲望一样不少,甚至他比我们多了更高的自我追求。在去巴黎之后,他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了。
  
 但是,他丝毫不介意,因为他要的是更高的需求,基本的需要拮据不会影响到他对月亮的追求。
  
  思特里克兰德注定在灵魂的召唤下,在驱之不散的自我实现意识的驱使下,在追求美的诱惑下,冲出世俗的樊篱,走向了艺术的至境。 他的灵魂隐藏着无所畏惧的魄力,最终他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 你灵魂的欲望,是你命运的先知。 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怕后悔,不留遗憾,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才算活得有意义。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
  
   
    
  
   不推崇的地方:  
  
  
 仇(厌)女心态、无视责任的利己主义。
  
  第一点,仇女心态。 书中较为明显的对女性的丑化实在让我不敢恭维,在文中的描写,因为他的理想而被抛弃的阿美是虚伪且自命清高的,因他而失去美满家庭而且后来草酸自杀的勃朗什是愚蠢且作茧自缚的,甚至在后期一直不离不弃的陪伴他的爱塔只是为他提供“饭票”的保姆。笔下的女子都是以负面形象出现于文中,反复轻贱女性的地位,类似于“她们的脑子里除了爱情没有别的东西了”“女人小肚鸡肠,物质的东西充斥着他们的大脑”这样的语句。
  
  换个角度来看, 斯特里克兰德除了是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渣男。并且,文中对思特里克兰德的外貌描写是比较邋遢猥琐的,然而却有一波一波的良家女子向他投怀送抱,就这一点跟网络上的一些杰克苏小说有的一比。 
  
 恕我肤浅,我看到“工具”“需要”等字眼一直有种隐隐约约不舒服的感觉。当然,我不喜欢男主人公的这部分所作所为,不能代表我不喜欢这部作品。不过,毛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 “令人讨厌、却又伟大的艺术家” ,无疑这个作品是出色的。
  
  第二点,无视责任的利己主义。 不是所有的道德都合乎常理且应该被遵守,就像以前封建社会的陋习,裹脚这种恶臭的习俗当然要被掘弃,但人类的基本同理心应该要遵守。思特里克兰德已逾不惑却遵循自己的内心去追逐月亮是值得敬佩的, 但是前提是不要以别人的六便士作为代价 ,这与我的价值观不太相符。
  
 文中在思特里克兰德贫困潦倒、饥寒交迫、重病缠身之际,一位资质平庸却有洞见的艺术家施特略夫救了他。对他的救助相当于是给了他一条命,然而因为他的到来却将原本温馨和谐的美好生活变的支离破碎。他鸠占鹊巢、恩将仇报,间接性的导致勃朗什死亡,而他却没有任何忏悔,简直是 农夫与蛇的翻版 。
  
 他的绘画作品之所以有很强的吸引力, 一方面是世人对他个性的诟病,另一方面也是处于对他悲惨命运的怜悯。 都不谈他个性的问题了,从另一面来讲,他的悲惨命运是他自己造成的,当然他也不后悔, 寻求艺术的火种的路途上势必会牺牲一些东西的。 他在没有成为画家之前只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不是什么伟人。与普罗米修斯相较。伟大的抗争者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不惜承受众神之父宙斯的残忍惩罚,偷取火种带到人间。
  
 斯特里克兰德他也愿意牺牲,不过他更甚,他为了带来艺术的火种,不仅将自己变成燃料,还像个贪婪的魔鬼吸取他人的一切当作氧气燃烧殆尽。
  
 
  
  
   思考: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理,对于追求月亮还是六便士,一千个人都有一千个不同的观点。
  
 用毛姆文中“我”所思来讲,这得取决于这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了。
  
  有人愿意去捡地上的六便士,过着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生活,也有人像斯特里克兰德那样为天上的月亮而神魂颠倒,愿意牺牲一切孜孜不倦地寻找一个或许难以到达地神庙。 
  
 或许,说不定,六便士和月亮我们都能拥有呢。
  
 
  
  
   结语:  
  
  
  除了月亮与六便士之争,我对本书最大的印象就是看客——“我”的存在。 作为看客的“我”基本上算是将思特里克兰德奔赴艺术的道路上的经历了解的清清楚楚了,一直在尝试较深的人性解读。
  
 “我”一直站在上帝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这种广阔的生命视角,更直观的表达作者观点—— 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本书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展现的极为精彩。
  
 以上是我的书籍分享和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或者各抒己见。

3. 《月亮与六便士》︱头顶的月亮,脚下的六便士

很多人读完毛姆所著的《月亮与六便士》一书后,大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本书要叫《月亮与六便士》?显然,读者不曾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只言片语,作者全书从头至尾不曾对其有过任何阐述。我想,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有人问,高明在哪里?
  
  月亮是头顶上的理想,而现实是脚下的六便士。 
  
 作者高明之处就在于:书中没有“月亮与六便士”,又处处都有“月亮与六便士”。他将月亮与六便士、理想与现实掰扯揉碎融进他笔下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里,融进主人公说的每一句话里,跟随着主人公的颠沛流离的命运的脚步,将这个鲜血淋漓的问题抛给千万读者,给予每一个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煎熬无比的读者灵魂深处的颤栗:
  
  面对人生,你是要抬头仰望月亮,还是低头捡起六便士? 
  
  
   
                                          
 你能想象这样一个人吗?年过四十,虽说话无趣,不善社交,但有着稳固的职位和牢靠的社会地位,妻子贤惠,儿女双全,家庭幸福美满,就像千万平凡人中不起眼的一个。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突然有一天,抛妻弃子,只留下一封信,孤身一人前往巴黎,说要当一名画家。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这个人就是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
  
 所有的人都觉得他疯了,认为他像“魔鬼附了体”,不然一个已经不再年轻的人怎么会抛弃一切,包括社会地位、金钱、财富、事业、家庭而选择去追逐那虚无缥缈的绘画理想?他们认为这种事只有二十刚出头的毛头小子干得出来。
  
 面对所有的不理解和指责,思特里克兰德只有一句:我要画画。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作者描述为“连续两个礼拜每天只吃一个面包和一杯牛奶”,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但他的绘画理想一直未曾熄灭。最后他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
  
 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爱塔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完成了最后的作品——一幅巨大的壁画,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他终于将他的毕生追求、他努力找寻的方向、他的理想、他的内心世界完全表现在这幅巨画中, 既美得惊人,又污秽邪恶。 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爱塔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一如他一生的骄傲与轻蔑。
  
  这就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一生。前半生平淡庸俗,后半生缔造神话与传奇。 
  
  他放弃了满地的六便士,选择追逐头顶的月亮。最终月亮的光辉也点亮了他的生命并使之成为永恒。 
  
 那么你呢?
  
  你是要抬头仰望月亮,还是低头捡起六便士? 
  
  或者,你敢抬头仰望理想,低头面对现实吗? 
  
  
   
                                          
 我想,现实中每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凡人心中都曾有过一个“仗剑天涯”的江湖梦。
  
 他们披上了战袍,穿上了铠甲,手握长剑,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但是囿于现实太过强大,在他们还未抵达山崖脚下,还未靠近海滩边缘时,便被现实布满的荆棘弄的狼狈不堪。战袍沾满鲜血,铠甲七零八落,长剑残破不堪。
  
 有人觉得累了,害怕了,没有勇气了,也不想往下走了。于是原路返回,脱下了战袍,卸下了铠甲,将长剑束之高阁,安安心心地过起了平平淡淡的日子。直到战袍褪色,铠甲暗淡,长剑生锈,那场江湖梦便不会再有人在提起了。他成了众多平凡人中的一个。
  
 有人洗干净了战袍,拾起了铠甲,将长剑磨得锋利,又重新踏上了征途。一路颠沛流离饱经风霜雨雪,在痛苦与绝望中也依旧昂头向前。于是山也怕了他,海也怕了他,他登上了山崖之巅,他抵达了暗礁遍布的海滩。他成为少数伟人中的一个。
  
  平凡与伟大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然而转身非常容易,所以平凡也很容易,所以伟大很难。
  
 想要成为少数人,就请别停下追逐理想的脚步。
  
 
  
                                          
 人性是复杂的,对人性的探讨也是永不止息的。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一位坚强博大和灵魂高尚的英雄,却听信谗言杀死爱妻;
  
 《麦克白》——一位屡建奇功的大将军,却在权力和欲望的驱使下弑君篡位,成为一个残酷冷血众叛亲离的暴君;
  
 《李尔王》——一位好大喜功、赶走心地善良的三女儿的君王,在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而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
  
 而四大悲剧之首《哈姆雷特》——一位文武双全、光明磊落、拥有崇高的品格和忧国忧民的使命感的王子,又过分相信自己,太重理想。虽然勇于探索,但往往脱离实际,虽然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爱,却不相信他们,始终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地步,最终导致悲剧的出现。
  
  生存还是毁灭?性善还是性恶? 
  
  
   
                                          
 作者此处对于艺术的产生与本质的探讨我是无比认同的。 艺术使用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不管是黄口小儿还是垂髫老者,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商人还是政客,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它静静地立在那,没有任何言语,却让你悲痛让你流泪让你震撼,即使你不知道自己为何悲痛为何流泪又为何震撼。
  
 
  
                                          
 人要做到完全不在意被人的看法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不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可以用别人的看法佐证自己的思想,但也别过多看重他人的看法而失去自我,活在他人眼里倒不如活出自己。
  
 
  
                                          
 我想,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
  
 有人以财富,有人以权势,有人以家庭,有人以快乐……
  
 这一切还是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你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要求又是什么。
  
  但有一点,我是宁愿物质匮乏,也是不愿精神贫瘠的。 
  
  
   
                                          
 我想,现在的我,就是放弃了看电视玩游戏刷微博的六便士,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码字几个小时,去追求那头顶的月亮吧。
  
  现实很可怕,但我仍要抬头仰望理想。

《月亮与六便士》︱头顶的月亮,脚下的六便士

4. 月亮一直都在——《月亮与六便士》

题记——缘起电视节目“一本好书”的第一期,通过舞台剧形式的演绎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施特洛夫的心理变化等等……
  
 卢梭将自由分为天然的、社会的和道德的三种类型,“唯有道德的自由才能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只有嗜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斯特里克兰德的逃离只是遵从了内心的法律,他最终获得了自由。
  
 斯特里克兰德是自私的,是无情的,但也就是这种极端的方式,往往能够拨开遮蔽月亮的黑云,告诉每个人—— 月亮一直都在 。
  
 
  
                                          
 以下为书摘:
  
 “这始终是他挥之不去的幻想,这幻想让他目眩,看不见真相;尽管真相残酷,他却依然用幻想的目光凝望着自己的意大利:浪漫的侠盗,美丽的废墟。他画的是他的理想,尽管贫乏、平庸、陈旧,但终究是理想;这就赋予了他一种独特的魅力。”——《月亮与六便士》第十八章
  
 “你认为美——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会像沙滩上的卵石,一个漫不经心的路人,随随便便就能捡到?美是美妙,是奇异,艺术家唯有通过灵魂的煎熬,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出美。而当美出现,它并非为了让每个人都认出它自己。要认识它,你必须重复和艺术家一样的奇异之旅。这是一支他唱给你的旋律,要想再次用心聆听,就需要智慧、感觉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月亮与六便士》第十九章
  
 “女人心中的爱,往往只是亲昵和安慰,大多数女人都是这种反应。这是一种被动的感情,能够被任何一个人激起,就像藤蔓可以攀爬在任何一棵树上;当一个姑娘嫁给随便哪个男人,总相信日久生情,世俗之见,如此牢固。说到底,这种感情不过是衣食无虞的满足,财产殷实的骄傲,受人爱慕的愉悦,以及家庭圆满的得意;女人赋予这种感情精神层面的价值,只是出于一种无伤大雅的虚荣。但这种感情,在面对激情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月亮与六便士》第三十章
  
 这句话颇有感触
  虽然《月亮与六便士》成书于1919年,但是借由”我“之口却道出了很多在现世中仍然适用的道理。空间、朋友圈等等社交平台的出现成为了塑造自身”人设“的方式,”朋友圈先吃“、”点赞之交“、”打卡青年“等词汇的新起都在表达着——一个人只让你看到他希望别人接受的那一面。生活已经够艰苦了,何必再劳烦朋友圈中的朋友呢?
  
 
  
  
 ”我们每个人都孤独地生活在世界上。谁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凭一些符号与人交流,但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所以它们的意义模糊不定。我们可怜地想把心灵的珍宝传递给别人,但他们却无力接受,因此我们只能踽踽独行,虽然紧挨着,却并不真正在一起,既无法了解别人,也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们就像身在异国他乡的陌生人,对他们的语言知之甚少,想表达那些美妙而深刻的事物,只能局限于会话指南上一点平庸的词句。我们的大脑充满了奇想,却只会说‘花匠的姑姑有把雨伞在屋里’。“——《月亮与六便士》第四十二章
  
 ”我觉得,有些人,并未生在他们的理想之所。机缘将他们偶然抛入某种环境,他们却始终对心中的故土满怀乡愁;这故乡在哪里,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的出生地,他们是异乡人,从童年时代就熟悉的林荫小巷,或者曾经玩耍过的拥挤街道,只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驿站。他们仿佛身处异地,举目无亲,孤身一人。也许,正是这种陌生感,才让他们远走他乡,去寻找属于他们的永恒居所。或许,某种根深蒂固的返祖现象,让这些游子再次回到他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已离开的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来到某个地方,他会神秘地感觉,这正是他始终怀想的栖身之所。这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他会在这从未见过的场景中,在他从不认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就好像他生来就熟悉这一切。在这里,他终于有了着落。“——《月亮与六便士》第五十章
  
 ”“我以为,一个人因为看到另一种生活更有意义,只经过片刻思索就抛弃大好前程,这才需要足够的个性。勇敢走出这一步,绝不后悔,这才真有个性。——《月亮与六便士》第五十章
  
 ”一个人要是为情所困,就会对世界上的一切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就像被囚禁在小船上摇桨的奴隶,身不由己。攫住斯特里克兰的那种激情,正如爱情一样蛮横,让他迫不得已。“——《月亮与六便士》第五十四章
  
 
  
  
 文末
  或许黄明雨:”人心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肉体的枷锁之中“能带给你些许感触
  
 2019年的第一本书,希望你也爱看书
  
 by Ryan

5. 《月亮与六便士》—追月亮的人

      他是个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收入不薄,在伦敦西区有一幢漂亮的房子,一位美丽温柔贤惠的妻子,两个优秀的孩子,和睦的家庭,白开水的生活,他寡言且略无趣。如查尔斯般的人在我们周围很常见,或许我们本身就是查尔斯。可你能想象这个人有一天突然抛下所有孑然一人跑去巴黎画画?我们很难想象,但毛姆的书里《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查尔斯却这样做了。
  
  
        满地的六便士,他却看像了月亮。六便士在英国是价值最低的钱币,象征着现实与卑微,而月亮是洁净而崇高的,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象征着理想。然而他就是这样放弃了他所有的六便士,义无反顾的追寻着月亮。如果读者以为这只是一场一名成功人士追求理想的励志鸡汤那就大错特错了,毛姆不会那么天真,尤其是张爱玲喜欢的毛姆。
  
       查尔斯面对小说主人公“我”关于为什么一定要画画的回答是“我必须要画画,像溺了水的人必须要抓住一根稻草一样。”或许这句话就能看出查尔斯与别人的不一样,在于他看来,画画并非他的一项选择,而是他非做不可不做会死的一件事,他就是这么执着的画画于是自私残忍的抛弃了妻子、孩子、工作,甚至走之前把家里剩的所有钱都带走了。说起来的确残酷。
  
       人之于社会是各种身份的综合体,查尔斯选择画画之前也有很多身份,一位事业还算成功的中年男人,丈夫,父亲,朋友,然而人拥有的身份越多,也便意味着要有更多的顾虑,需要献出的自由越多,人在社会上生活需要这些身份,然而这些身份需要道德法律的约束,我理解为人投身于社会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以献祭自由为代价的。直到查尔斯发现他无法控制的梦想时,他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成功的,然而他最终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负心汉王八蛋,不过他不在乎,因为他已经彻底抛弃这些身份了。
  
       正如书中所说,别人都在做加法,他在做减法。抛弃了这些身份的查尔斯更像个原始人,不会再在意任何人的看法,也不经营任何一段关系成为了大多数人眼里的讨厌鬼。他专心画画,生活穷困潦倒,很多时候都在饥饿中度过,他与人交流言语极其刻薄,自私。做了很多工作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买颜料画纸,挨不过去的时候也理直气壮的身边的人要钱。
  
        文中的胖子施特略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存在,一个长相极其普通的三流画家,对妻子爱不释手奴颜婢膝,在朋友圈里长期扮演一个小丑的角色,一个毫无底线的老好人,因为那些嘲笑他的朋友找他借钱他还是会能帮就帮。然而这么一个平庸的人却又极其不平庸的一面,他的眼光非常好,在查尔斯还是个穷困潦倒谁都瞧不起的画家的时候,只有施特略夫发现了他的天份与光芒,惜才之心让这个胖子对查尔斯不断伸出援助之手,甚至强行把查尔斯从破旧不堪的小旅馆带到自己家精心照顾,然而这些并不能改变查尔斯对他的鄙视,甚至抢走了他的妻子霸占了他的房子。说抢走也不准确,是其妻子被查尔斯的与众不同与原始的兽性吸引,最后理所应当的被查尔斯抛弃后不顾一直等待的施特略夫自杀身亡。查尔斯不需要一个女人来动摇他追逐月亮。
  
        查尔斯短暂的下半生最后是在塔希提岛度过的,这是一个很原始很清新的地方,他与一个土著女人同居生子并专心创作,之所以与土著女人生活是因为她不仅不会干扰他不会分得他的爱与心思,还会把他的生活照顾的相当周到,查尔斯最后染了麻风病并且拒绝治疗使他五十多岁便溘然长逝。
  
        可以说查尔斯明明是个很讨厌的人,他只顾着自己其他人的感受一概不管不理,很多时候跟别人搭话只是要求得到帮助,可全文下来,他很难让人讨厌下来。如文中的“我“的想法一样,明明应该很生气,很讨厌他,可发现有点难,后来不仅难而且还难以控制的对他产生敬畏之心。他除了画画一无所有,可他极爱画画这就够了,我们总觉得太执着的人有点不可理喻,但我们会不受控制的产生敬畏之心,毕竟能像他那样摈弃一切杂念只为追寻的人太珍贵太稀少。
  
        这本书不仅是查尔斯的人生很传奇,而且充满智慧的讽刺很多,我不一一描述,对人性的揭露也是相当刻薄,尤其是对女人的剖析我认为相当犀利精确,这一点与《围城》很像,不同的地方是,这本书是追寻月亮,《围城》是捡六便士的饮食男女。《围城》刻画的人生很生活化能引起我们我们共鸣,《月亮与六便士》则描述了开辟一条路的人的人生是怎样的,无法引起我们共鸣但能让我们产生敬畏。正符合陈奕迅那句“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其实查尔斯很像电影《香水》的男主角,一心只想制作心里最想要的那款香水,其他什么都无所谓,也很想人戏不分的陈蝶衣,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纯净,心头没有杂质有自己的追求,所以如此有魅力。
  
       查尔斯的追月之旅是一场朝圣之旅,不过他所朝的圣不是耶稣不是上帝,而是一趟与内心不可控制的力量的较量,等到势均力敌的那一天,他这趟旅程完美结束。我很想知道他死前最后一刻看到房间里墙壁上自己画的那幅惊世之作是什么感觉,他的后半生一直不停的画画,不疯魔不成活,不为任何人不为名利,所有画都是为自己画的没卖过,即使墙壁上最伟大的作品也让土著妻子在他死后烧毁,我想他生前最后一刻的感觉应该是很满足吧,毕竟终于有能力把内心的画面表达出来了,他没有死。

《月亮与六便士》—追月亮的人

6. 《月亮与六便士》一个自私人的一生

日更第46天
  
 终于读完了《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感情发生了三次转变,开始晦涩难懂,过了很久才能读进去;接下来厌恶,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令人讨厌的人;最后也就是书的最后三分之一处,感觉笔法变了,不是那么尖锐了,有一点柔和的基调,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好像不是那么令人厌恶了,也许跟他生病有关,或者因为作者说明了他的作品被世人肯定了?同情他谈不上,就是开始感叹他的才华,可是依旧讨厌这个人。
  
 这本书被很多名人推荐,书名《月亮与六便士》跟里面的人物完全没有关系,可能这么说有点果断,非要贴近书里所要表达的意思的话,就这么理解。
  
 六便士代表着现实。斯特里克兰舍弃的东西。
  
 月亮代表着人生。斯特里克兰追求的东西。
  
 那个具有才华的疯狂画家斯特里克兰无疑是个让人讨厌的人,他人生中出现了三个女人。
  
 第一个是他的太太,在太太觉得一切都很平静,有了孩子,婚姻很幸福的时候,那个男人抛妻弃子离开了英国,去了法国,太太从开始坚持相信斯特里克兰是出轨了,跟个女人走了,最后接受现实,不承认先生为了梦想离开。
  
 第二个是布兰奇,在斯特里克兰生病的时候,一位荷兰画家帮助了他,可是他却无情的拐走了对方的太太,这个人就是布兰奇。但是布兰奇的结局却是惨烈的,自杀而死,最后都没有得到斯特里克兰的同情。
  
 第三个是艾塔,一个大溪地的土著女人,用生命爱着斯特里克兰,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后遵照遗嘱,烧毁了一副“巨作”。
  
 斯特里克兰的自私贯穿始终,从他对发妻的无情,到对布兰奇的冷漠,最后对艾塔,大家可能感受到了一点儿转变,觉得斯特里克兰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最开心。
  
 其实一点没有变,只不过艾塔对他的爱是无私的,另外两个女人都不是。
  
 要是说这个画家为了梦想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我可以佩服他,尊敬他,但是身边的爱着他的女人,和交好的朋友却没有欠他啊,有什么理由承受他的怪性格呢?
  
 我只能说他命好,能认识这些忠于内心的善良人。
  
 这本书我是实在没看懂,要说最后介绍了大溪地的美景,额~~~,好吧,大溪地的美我们看看照片就好了。
  
 我不知道有人跟我的看法一样吗?
  
 可能我不太能接受这种表达方式吧!欣赏不来。

7. 《月亮与六便士》|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

(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写书评都会用到的句子吧。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曾以为毛姆的创作是为了说出这句话。)
  
 《月亮与六便士》也算是我得比较久的一本书了,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时间拉的比较长,看完之后也没有很及时的写点文字。
  
 不过说心里话,我并没有看的太懂关于这本书。这可能也是我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之一吧。书里讲的内容是:一位中规中矩普普通通的中年男性,突然开始画画,并为此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活,工作,妻子等),性情也变得极其古怪。他对一切充满嘲讽,对帮助自己的人也从不会有所感激,在诱拐了一位朋友妻子之后,又抛弃她,去了一个岛屿并在岛上和另一个愿意伺候他的女人结了婚,坚持作画,画那些有人可能会收藏但从来没有人愿意挂在客厅的画。在他过完了后半生,临死前,双目失明的他在墙壁上做出会令世人惊叹的画作,却又让妻子将之烧毁,不留下任何痕迹。
  
 看完我是不太明白的,作者到底想说写什么呢?于是我便先去看了看其他人的书评,大多数都是什么,“他为了梦想抛弃所有的勇气”,“歌颂梦想,梦想和生活,他选择了梦想”... ...可我说句实在话,整本小说都充斥着的怪诞,没有人看见么?有谁可以一边拥有最高超的的天赋,一边完全丧失道德人性的理念?有谁会一边帮助别人,即使被这个人赤裸裸的利用和嘲讽还要继续不计报酬的帮助他,甚至搭上自己的妻子也不放弃?有谁会一边对一个人无比的排斥,一边给予他竭尽全力的帮助和关怀?
  
 我倒是愿意相信译者苏福忠的话,“毛姆不惜为了肯定一个人而否定了芸芸众生”,为了凸显主人公,他把周围的人都刻画成俗不可耐的小人物,好表现出主人公为了艺术的伟大。可看过书之后也会发现,毛姆对于主人公也不全是赞美,他的文笔对于主人公依旧有着一种独样的讽刺和批判,这也该是作者自己对于文章的严肃之处。
  
 从文章的全文,从主人公的人生轨迹,以及作者对于主人公的态度来看,作者并没有对他放弃一切,追求梦想的做法大肆赞扬。反而,作者对于“月亮”和“便士”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赞美或者贬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遇,遇见什么,便是什么了。
  
 最后,实话来说,这本书,我看的最清晰明白的地方是前言。给了我很大启发,我也是十分赞同译者的说法。
  
 再借借译者的话,共勉。

《月亮与六便士》|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

8. 当你仰望月亮,别忘了脚下的六便士

刚读完《月亮和六便士》,封面上有这么一句话“ 当你仰望月亮,别忘了脚下的六便士” 。是不是说当我们去全心全意追逐梦想的时候,也别忽略了现实生活。
  
 书中的主人公曾是证券经纪人,外人看来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这么一个看似平庸的中年男子却在某天抛弃一切只身前往未知世界追寻梦想。他抛弃俗世社会加诸在他身上的荣誉、金钱、成就,抛弃亲情,追寻画画。他穷困潦倒,几次徘徊在死亡边缘,却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追求画画,从不是为了金钱,因此在最后死亡之时要求烧糊他终身的杰作。 他终其一生在寻找表达自己的途径,但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不需要任何人评价、认可,甚至不需要任何人见到 。 他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人到中年,他突然做出这样的举动,无疑是惊世骇俗的。可是,当我们顺着书籍往下读你仿佛能慢慢体会到,他幼年时期就喜欢画画,可是被家长阻断。可是这就像粒种子一直种在心间,慢慢发芽长大,直到某天,某个和从前许多个日子一样的一天,他突然做出这个决定,然后义无反顾的追寻。对于妻子,对于孩子,他全然做到并无半点留恋,他是个混蛋。可是他同样对自己也是这样并无半点在乎的,那些穷苦潦倒的日子他感觉不到困苦,从未抱怨自己的选择,在决定追寻画画之后他从不在乎任何其他,包括自己。一方面讨厌这样自私的他,可是一方面却又羡慕这样的他,这样只说想说的话,只做想做的事,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放肆做自己的主人公。这样的他与从前的他是那样的不同,你仿佛能看到现在的他活的那样轻松,生活的潦倒并没有影响丝毫,他反而更像他自己。
  
 仰望月亮,别忘了脚下的六便士。用在他身上是不合适的,他仰望月亮,全然忘了六便士,那对他来说是毫不在意的。但生活中大多数的我们,仰望月亮之时,还是经常注意脚下的六便士,因为我们还做不到全心全意仰望月亮,做不到心无旁骛,很多东西也还在影响着我们。但这些影响着我们的东西也并不是全然不好的。
  
 渐渐长大,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很矛盾的,当年在课堂上学的辩证思维,老师说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个世界,从前的我不是很理解,我以为对就对,错就错,可是在和这个世界相处的这些年,在我走出校门后和这个世界交手的这些年,我发现很多事情没有表面看起来那样黑白分明。就像主人公,对于画画来说他是纯粹的,是杰出的艺术家,可是对于那些被他伤害过得家人来说,他又显得那样不近人情。作者把他塑造的很有戏剧冲突性,他的身份和他的选择成为了一个激烈的矛盾,创造出了富于艺术效果的小说,也成就了一个立体多面的主人公。我学着去看待事物的多面,也学着不去单一解读,尽可能的认识事物的完整性,好让自己不做愚蠢的判断。
  
 因此对于主人公来说,他可以做到仰望月亮,遗忘六便士。可是对于我而言,在仰望月亮的同时,我希望做到别忘了脚下的六便士。即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希望自己全神贯注,但是也希望自己别忘了实际生活,别忘了去关心自己、更别忘了去关爱家人。因为我觉得仰望月亮和家人、朋友一样重要。
  
 读完《月亮和六便士》,我突然对辩证思维有了更深一点的认识。也许作者想传达的想法是主人公那样的做法,但我知道,有些东西我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我钦佩主人公的勇气,为梦想的努力,为梦想不惧苦难,但我知道我无法做到他那样全然投入,不顾其他。因为对于主人公来说,梦想最大。但对于我二样,梦想之外,家人一样重要。
  
 一本书,你不需要做到全然赞同作者传递的观点,思考之后,只取自己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