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是真的么?你怎么看?

2024-05-13

1. 一万小时定律是真的么?你怎么看?


一万小时定律是真的么?你怎么看?

2. 一万小时定律正确吗?

在成为牛人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否认练习的作用。

然而,真相是,从来不存在一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一次不太严谨地演绎而已。

1973年,即将在1978年拿到诺贝尔奖的西蒙,与合作者Chase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西蒙发现通过长期训练,虽然工作记忆容量相差不大,但是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验上都显著强于一级棋手、新手。蒙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10 year rule),西蒙推测,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到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这就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后来,瑞典心理学家移民美国埃里克森参考西蒙论文的10年定律,在1993年发表论文,阐释他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这就是被格拉德威尔引用,以致演绎出一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把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 实际上,到20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在他的生命中练习了10000个小时,与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000个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他们的练习时间只有4000个小时。

但这个定律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一万小时的最低阈值。如,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3500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也并不是需要一万小时,而是数百小时。Hacker News读者们已经整理的证据表明,不少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专业技能习得同样不是一万小时。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在其中扮演重要作用。如心理学家平克指出,优秀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同样,1997年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医生、律师、会计的智商多数位于标准七以上区间。一篇来自1990年的报告表明,非言语智商,能够解释少儿象棋成绩高低的12%。

每位熟悉写作技巧的畅销书作者们,常常会用一个清晰的行动规则,如:练习一万小时成为标准九、二十一天养成好习惯等来激发你的行动。但是对于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一万小时?一万小时是否真的导致成功?坚持一万小时的关键节点?一万小时练习的本质却置之不理。这些畅销书作者略过不谈的细节,却是科学着墨最多,也对人们提升自我最有帮助的地方。

事实上,埃里克森的刻意练习核心观点是,那些标准七区间以上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工作记忆。长时工作记忆正是区分标准七区间以上与标准五们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那些卓越的专家,能够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对接起来,在进行钢琴、象棋等自身熟悉的专业活动时,能够调用更大容量的工作记忆。如同西蒙等1973年那篇开创性研究报告所指出的一样:国际象棋大师在长时记忆这款硬盘中存储了五万到十万个关于棋局的组块。

如果说标准八们,已将自己的大脑升级了,工作记忆内存条可以同时调用一块SSD硬盘来用;那些专业领域的新手们往往还是在使用小内存跑。

幸运的是,进化给标准五们留了条路。这种长时工作记忆能力,埃里克森认为是领域相关的,并且通过他所说的刻意练习,可以习得。只要你努力,砸锅卖血,做上苦力几十小时到成千上万小时不等,就能买来那款可以被工作记忆内存条调用与使唤的SSD硬盘——长时工作记忆。

标准五们怎样才能买得起那块硬盘?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此如此,必成大器。

3. 一万小时定律是真的吗

不是。
其实并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并且每个行业能达到大师水平的可以练习,时间也并不一定是一万小时。比如达到专业演员的可以练习,时间是3500小时成为记忆大师的时间是几百小时。
智商和练习方法对于成功来说是非常大的影响因素,像是运动员这类的职业,身体上的天赋占有很大的比例,很多时候不是练习就可以弥补的。
沙堆悖论一粒沙不是堆,两粒沙不是堆,依此类推,1万粒沙也不是堆。
破解沙堆悖论的时候,需要引入一个界限,如果是1万粒的话,如何区分第9999粒和10,001粒沙?这样就类比到1万小时定律上了,所以说1万小时定律,这个知识的价值就被削减了,所以说每个行业达到大师水平的练习时间是不同的,不一定是1万小时。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事,看似很努力,但是却始终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增长。
其实这不叫努力,这叫重复劳动。
有一个1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新手变成高手。
然而想想那些在流水线上工作了十年的工人,他们每天都在辛勤劳动,早已超过一万小时,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动作更熟练一点,并没有成为工作上的高手,生活上的强者。因此,绝大部分人的努力只不过在低水平的重复。
人生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四个字:刻意练习。
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同样的行为中,并且顺应了人性上的懒惰和安逸,让人越来越钝化,不需要思考,更不用强迫自己,机械的重复某种单一的行为。是温水煮青蛙,是守株待兔,是刻舟求剑。
刻意练习,是先找到正确的改变方向,然后抑制自己的懒惰情绪,按照设置好的路径,争取做到每一次都有突破,每一次都强迫自己做最应该做的事,并最终适应这种状态。
这就是积小胜为大胜,更是积跬步以至千里。
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要走出舒适区。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成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在最内层的舒适区,你的一切都轻车熟路,一切举手皆可得。
在中间层的学习区,你会感到不自在,因为你面对的都是新事物。
在最外层的恐慌区,你会一直恐惧,因为你面对的都是远超你能力范围的人和事。
高手有一个特点:喜欢主动走向恐慌区,大胆面对未知和挑战,不断地迫使自己走向更高层次,这就是刻意练习。
记住一句话:高手从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去做最应该做的事。

一万小时定律是真的吗

4. 一万小时定律,你怎么看?

你一定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意即在一个行业内只为你只要足够坚持,做够一万小时,那你将成为那个行业的专家,最后你将成为人生的赢家。听得我直点头,是是是,对对对。然而最近看了商业导师张琦的短视频,认知刷刷刷被巅覆了。
  
  
 视频中的张琦侃侃而谈,肢体语言和声音极富有感染力,吸引你一条一条刷下去,停不下来。她说美团的王兴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95%的人为了不思考,他可以做很多的事。成功学不是告诉你一万小时定律吗?但你做一万小时的饭就能成为米其林星级厨师吗?你开一万小时车就能跃升为F1赛车身吗?你练一万小时琴就能诞生另一个郎朗吗?你做一万小时的生意,你就能成为顶级企业家吗?她说你相信成功学是因为你懒。大多数人的一万小时是在低水平重复,很多时候我们做错了很多事情。的确,曾经我也常常以一万小时定律来心灵鸡汤家里小朋友,让她坚持和努力练琴,期许有一个神童横空出世。原来我也是王兴口中的95%,我从没深入进行本质的思考过。还自以为是把所谓的成功学用来鸡娃。哎!
  
 张琦说你的公司老了可是没有大,你的公司是老了可是没有强,你的公司是活下来了可是永远在生存阶段,做了十年二十年,你都老了,孩子都长大了,你发现你公司还在为生存而奋斗……听到这,我不由想起妹妹的工厂,做了二十年,早够一万小时了,的确也是活下来了,但的确还在为生存而奋斗。太辛苦了,挣的钱发了工资付了厂房租金口袋里剩不了什么,却累出一身毛病。这么多年,难道都是在低水平重复?可如果不重复,估计连活下来的机会都没有。小百姓做点事太不容易了,没资源没资本,只能咬咬牙一步一步坚持下来!
  
 或许从一万小时定律中我们应该了解努力是重要的,但方向的选择更重要。你的选择比努力重要。

5. 1万小时定律是怎么来的

 1973年,即将在1978年拿到诺贝尔奖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与合作者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西蒙他们发现,虽然工作记忆容量相差不大,但是通过长期训练,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验上都显著强于一级棋手和新手。其中国际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能记忆的组块分别是:7.7,5.7与5.3。
   西蒙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学习的十年定律(10 years rule),西蒙推测, 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这就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当时间来到1976年,一位瑞典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移民美国。艾利克森参考西蒙论文的十年定律,两人在国际象棋的专业技能习得领域再次合作发表论文。
   随着西蒙老去,艾利克森在专业技能习得领域积累的证据越来越多。1993年,他发表论文,阐释了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
   这个研究成果被格拉德威尔(Malcolm T.Gladwell)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2009,P26)中引用。书中原文是这么说的:
                                           《异类》演绎出的1万小时定律,从此1万小时定律一举成名。

1万小时定律是怎么来的

6.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存在吗?

前几年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风靡全球,说的是在任何一个领域,只要你坚持做到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行业内的顶级人才,那么真的有一万小时定律存在吗?为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人从事某一项工作的时间早已超过了一万小时,却并没有成为行业内的顶级人才? 
  
 其实心理科学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这只是一个畅销书作家采访并引用了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并有意无意进行误读之后的一个骚操作。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刻意练习,为了澄清谬误正本清源,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也就是格拉德威尔采访的那位专家)专门写作了《刻意练习》一书,对于正确练习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那么,一万小时定律存在哪些问题呢?首先,不同领域的专业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一万小时的最低阈值;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简单的成正比,天赋也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再次,练习成果并不与练习时间正相关,也要取决于练习方法;最后,如果你笃信一万小时定律并机械的执行,很可能陷入简单重复的误区,这也正是许多人坚持了一万小时却仍然没有成功的关键所在。
  
 正确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在舒适区边缘不断重复训练,把目标定在跳一跳就够得着的位置,不断地反复练习直到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再把训练目标适度提升,仍然是跳一跳就够得着的位置,反复进行练习,如此不断重复……
  
 刻意练习的四要素:1. 要有非常具体明确的目标;2. 练习过程中要极度专注;3. 要有及时的反馈;4. 要始终保持在舒适区边缘(也就是拉伸区)训练。

7. 10000小时定律,真的是这样吗?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拼搏,十年就能成为武林高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上世纪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赫伯特·西蒙就和埃里克森一起建立了"十年法则"。他们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
  
     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应该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照此理论,只要有十年或者一万个小时的经验和努力就可能成为某方面专家!
  
     真的是这样吗?有人做了一辈子的饭,也没有厨师做的好吃,这是为什么呢?
  
      厨师做菜首先讲究菜的质量,然后做成“形”、“色”俱佳、具有艺术品位的菜,一是能吸引食客的眼球,二是能增加食欲,看着就想“吃”。“吃”是厨师做菜和普通人的核心内容,要把菜做的很有味道,酸、甜、麻、辣、鲜、香,我们要什么,有什么,回味无穷,吃了就忘不了能得到很好的享受。一般人只是为了简单地完成任务,没想着色香味俱全,没想着去钻研提高,这就是说,一万小时定律在这里是无效的。
  
     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如果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昨天的自己,即使花上10万个小时,我们还是昨天的那个自己,甚至还不如最初的那个自己。
  
     但是如果每一次,都有一种研究精神,每一次都在想方设法地超越上一次的自己。不用1万个小时,你一定会非常成功。

10000小时定律,真的是这样吗?

8. 你还在相信一万小时定律吗?

相信我们在听到“一万小时定律”时内心都是激动的。
  
 
  
  
 因为一想到1万小时就能从新手成长为大师,只要付出时间,我们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大神。
  
 
                                          
 
  
  
 可转念一想,不对呀!整天在我家楼下下棋的大爷,似乎下了几十年的棋,可依旧是个臭棋篓子。
  
 
  
  
 那么一万小时定律真的合理吗?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训练,都属于漫无目的的练习。
  
 
  
  
 我们生活中的练习正是《刻意练习》一书中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水平。
  
 
                                          
 
  
  
 本书作者在书中也举了一个例子,是一位音乐导师与他学生的对话:
  
 
  
  
 导师:你每天练习一小时,但你每次测试时,总是C得成绩。能不能解释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演奏了10次或者20次吧,弹对了多少次?唔,我不知道,可能一次或者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干。
  
 
  
  
 简单的说,这就是天真练习:只是埋头干。而天真练习,有可能只是一味地重复你的错误。
  
 
  
  
 而刻意练习意味着比这种练习更加有目的性也更加专注。
  
 
  
                                          
 
  
  
 书中还引出了一个例子。
  
 
  
  
 比方说练字,很多人练字十分的坚持,日复一日的临摹字帖。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他的坚持,他进步很快。当到达一定程度后,就毫无进展。
  
  
 
  
  
 当你看他练习方式时,就能想到因何缘由至此——在临字本上,每个字一行,无论这个字写的好还是坏,等量的重复着练习。
  
  
 
  
  
 甚至一个错误的笔画都可以重复写上好几个月。这样的状态我们把它称为停留在脑海的“舒适区”。
  
  
 
  
  
 他们几乎不会去回顾自己的错误,也很少与别的书法爱好者交流。只是停留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自嗨,将错误一遍一遍的重复。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而言,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书中指出,要走出舒适区,第一步是要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那什么才是有目的的练习?
  
  
 
  
 比如上面说的音乐生,给自己定下以下目标:“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曲速弹完曲子。”我想这样会比他漫无目的的练习要成功的多。
  
 
  
  
 想要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因此,从新手到大师靠一万小时定律并不靠谱,根据《刻意练习》一书所言,靠谱的是做出以下尝试: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定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定一个计划,并想出监测你进步的方法。
  
 
  
  
 一旦你找对方法,勤奋,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天分!怎么说呢?方法是通往远方的门,勤奋是你能走多远的砝码,而《刻意练习》这本书就是要帮你领进门,并用方法论告诉你如何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