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土改为何能取得成功 对大陆又有何启示?

2024-05-16

1. 台湾土改为何能取得成功 对大陆又有何启示?

当时在50年代第一次台湾土地改革做的时候,当时社会矛盾激化,所以他要做的是先解决公平的问题。所以第一次土地改革背景是在台湾土地占有不均的情况下发生的。因为台湾是1949年光复的,从日本人手上国民政府去接收,光复的时候,台湾那个封建土地制度还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还是封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这样子就造成了一个不公平,地主占了农地的50%以上。台湾这个地方其实很小,小得可怜,它东西宽只有100多公里,南北长不超过400公里,总共只有3.6万平方公里,而且它三分之二都是山地呀,它的中央山脉从北到南贯穿整个台湾岛,把台湾岛破成两半,东部叫台东纵谷平原,只有很小的一个狭窄的纵谷平原,西部有一小块平原,有一些盆地,有一些山地。其实台湾可开发可利用的土地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所以台湾人他在生活在那个小岛里面,他这个岛民意识很浓厚。我们回过头来看,台湾在49年的时候它的农地只有80多万公顷,地主占了45万公顷,还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是由所谓的公地,这个公地就是台湾当局掌握的,就是从日本人手上接过来的那些公地,而农民占了多少土地,只有五分之一,20%左右的土地,很少很少,而且这个土地局限在自耕农和半自耕农身上,那大部分的农民叫佃农跟雇农,是没有土地的,他完全为地主来耕作,所以这种土地制度的不均衡就造成了台湾这种社会不公的现象。而且当时台湾的地租非常严重,就说农民没地嘛,那要跟地主承租土地,所以地租很高,那个地租达到多少,最少都有50%,一般有的严重的70%到80%,就是一个农民的年收获量要百分之七八十要交给地主,但是你要扣除生产成本啊,这个生产成本还不包括劳动成本,仅仅是指像种子、肥料这些成本,这些成本一般正常成本是25%,我辛苦耕作一年,是收入很少,那我肯定就生产积极性就不高了。所以这个就是台湾当时要进行土地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其实国民党也意识到了,孙中山的思想就是如此啊。国民党在台湾能够进行土地改革,为什么在大陆不能进行呢?就是因为国民党他所谓革命的对象,他依赖的是大资产阶级、大地主。所以那些人,他也意识到要在大陆进行土地改革,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根据孙中山的思想,要耕者有其田,他也要做,但是在大陆做不下就是因为他不可能革自己的命。但是为什么他到台湾去能够做呢,就是因为台湾那些地主跟那些国民党没有关系,所以他是慷台湾地主之慨,然后来获得台湾农民之心的一场土地改革。因为他是从大陆去的新贵,他到台湾去以后,他是以一个统治者的心态来到台湾的,维护统治,为了站稳脚跟,所以我要做这些事情,所以这些利益我可以动手术,我可以刀可以下得去,所以这就是当时台湾土地改革的背景。一场维护统治的土改由此开始,耕者有其田,国民党如何实现?利益之争,蒋氏父子怎样平衡?此后的台湾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经济,受到什么影响?第一次土地改革,其实有三步,分了三步走,第一步叫做三七五减租。就是一个农民,农地一年的正常收入,如果是100%的话,他要扣除25%的生产成本,不包括劳动成本,这个扣除去剩下75%,你这个利益,过去是地主拿大头,农民拿小头,甚至都没有拿,到现在对半分,一人一半,地主一半,农民一半,那就是37.5,所以三七五减租也叫做二五减租,这第一阶段改革。第一阶段改革从49年开始到1952年,差不多整个台湾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进行了三七五减租,那当然有些改革它在同步进行,所以第二阶段的改革就叫公地放领,你要改革土地,好,那你就自己先动手嘛,你自己,公地先拿出来,你不能先把地主地拿来,公地先要做,因为台湾当局从日本人手上接收过来的土地,也占了耕地的将近四分之一强,所以他要把这些公地先拿出来,这个标准是怎么给农民呢,就是按一年的正常收入,一年的农作物收入的两倍半,这个作为地价,这个卖给农民。那农民怎么还,这个地给我了,我怎么还给台湾当局呢,分10年,20期。台湾大部分是亚热带,它分成两期作物,所以10年20期,一年两期来平均摊还。所以当时台湾农民分得的土地,大概是每户一公顷左右,一公顷,台湾叫一甲,一甲大概相当于14.5亩,将近一公顷,当然水田可能少一点,只有0.5甲,那旱地可能会稍微多点,最多大概不会超过3甲的土地,所以农民得到了这个土地。所以当时台湾在50年代,大概80%左右的公地都放领给农民了,当然自己还保留了一些。

台湾土改为何能取得成功 对大陆又有何启示?

2. 国民党在台湾土改为什么那么成功?

主要有三个因素:
1.有心. 国民党在大陆土改失败,是因为不想改,觉得不改不会怎样. 等丢掉大陆,逃到台湾之後,就知道如果不改,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才真心去改.真正有这个心思,改革才有成功的希望.
2.阻力小. 国民党在大陆,有太多的人脉关系牵扯,但是在台湾没有.台湾在光复之前,受日本殖民五十年,台湾地主和国民党没什麼交情;没有交情关系可攀,国民党土地改革的阻力就小很多.
3.给人活路. 相较於共产党在大陆杀地主斗地主,国民党虽然徵收了地主的土地,但是却是用国营企业的股票去换,使得这些台湾的地主仕绅的财产并没有太大的损失,有些甚至在台湾经济起飞後,从地主变成企业家.

3. 台湾土地改革意义

台湾的土地改革规定了地主收入的上限,亦即耕地租租额不得超过主要作物正产品全年收获总量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

此外,它也遏止了由於地主和佃农之间的陋规而产生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如租约短暂、地主可任意夺佃、押租金、预收地租、作物歉收时亦需缴交的铁租、副产物租等。
台湾土地改革政策是一种连串巧妙的政策,将地利盈收一大部分转往官方,首先耕者有其田和公地放领相当程度上削去了地主阶级的大片土地转给农民,但地主还是能保有部分土地不会一无所有,解除了地主反抗的风险,而剩下依然没有土地的佃农就用三七五减租来再次限缩地主利益转给农民。而最後所有农民手上的利益再透过肥料换谷隐藏税来转给官方。

最终【农民得到了土地】,但坏处是土地的细碎化对日後大规模开发或建设的收购土地问题造成巨大阻碍。

台湾土地改革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