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

2024-05-16

1. 怎样判断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该指标无论在定期报告,还是临时报告中,都时常出现,深刻理解其内涵,了解其功用,是投资者提升基本面分析能力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上市公司的资产中,除去负债,其余都属于全体股东,这部分资产称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就如同做生意当中的本金。如果有两家上市公司,A公司一年赚1亿,B公司一年赚2亿,仅从这个数据,无法判断哪家公司经营得更好。因为我们不知道,A、B两家公司赚这些钱时用的本金(净资产)是多少。如果A公司的净资产是5亿,B公司的净资产是20亿,可以肯定地说,A公司的盈利能力要比B公司强很多。因为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是20%,而B公司则是10%。

如果不考虑股价因素,好公司的标准当然是那些很会赚钱的公司,而净资产收益率就是用来告诉投资者,一家上市公司赚钱的能力怎么样,赚钱效率高不高。

至少看三年

在所有评价上市公司的常用财务指标中,净资产收益率普遍被认为最重要。观察净资产收益率,至少要看过去三年的指标——年报正文开始部分的“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表格中,有连续三年的数据,看起来很方便。如果公司没有经过大的资产重组,最好看看自其上市以来,每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

这是因为,由于融资、投资进度等原因,只看一两年净资产收益率,有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连续几年净资产收益率最能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暴露无遗。

越过隐形的坎

观察一家上市公司连续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刚刚上市的几年中,上市公司都有不错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但之后,这个指标会出现明显下滑。

这是因为,当一家企业随着规模扩大,净资产不断增加,必须开拓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并辅之以新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净利润与净资产同步增长。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它在考验一个企业领导者对行业发展的预测,对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判断,以及他的管理能力是否可以不断提升。

有时候,上市公司看上去赚钱能力还不错,主要是因为领导者,熟悉某一种产品、某一项技术,某一种营销方式,或者是适合于管理某一种规模的人员、资金。当企业的发展对他提出更高要求时,他可能就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因此,当一家上市公司随着规模扩大,仍能够长期保持一个较好的净资产收益率,则说明这家公司的领导者具备了带领企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潜力。

利率是下限

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少合适呢?一般来说,上不封顶,越高越好,但下限还是有的——不能低于银行利率。

100元存在银行,一年定期的存款利率是2.75%(2010年底数据),那么这100元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约2.75%。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2.75%,说明这家公司经营得很一般,赚钱效率低。

投资者认购新股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是5元,而新股的发行价格会是15元。也就是说,为什么原来5元钱的东西能卖到15元,最重要原因,就是认购者预期,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会远远高于银行利率,于是溢价发行的新股才会被市场接受。

可以说,高于银行利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公司经营的及格线,偶尔一年低于银行利率,也许还可以原谅,若长年低于银行利率,这家公司上市的意义就要打一个问号。有鉴于此,证监会也对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特别关注,证监会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时,最近三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6%

怎样判断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

2. 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

为什么说几号发工资,就能看出一家公司的好坏? 对于辛苦搬砖的上班族来说,奋斗的动力就是每月发工资那一刻,可惜工资就像大姨妈,一个月来一次,一周就没了。 都是发工资,为什么有的公司当月发,有的次月1-10号,更多请看视频了解

3. 怎样判断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

本文所指的公司价值指公司内在价值,外延止于股东权益,亦可称之为公司权益资本价值。
依据公司内在价值的定义,评估方法应是现金流量折现法。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有十几种,但总的说来,可以把这十几种方法划分为三大类:成本法、市场法和折现法。
成本法也称重置成本法,使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公司价值实际上是对公司账面价值的调整数值。
市场法 当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实在难以计算时,分析家经常转向市场。
折现法(即收益法)是计算公司的内在价值是最妥当的方法。

怎样判断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

4. 谁知道怎样判断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

  本文所指的公司价值指公司内在价值,外延止于股东权益,亦可称之为公司权益资本价值。依据公司内在价值的定义,评估方法应是现金流量折现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有十几种,但总的说来,可以把这十几种方法划分为三大类:成本法、市场法和折现法。
    一、  成本法
    成本法也称重置成本法,使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公司价值实际上是对公司账面价值的调整数值。这种方法起源于对传统的实物资产的评估,如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评估,而且着眼点是成本。成本法的逻辑基础是所谓“替代原则”:任何一个精明的潜在投资者,在购置一项资产时,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建造一项与所购资产具有相同用途的代替品所需的成本。因此,如果投资者的待购资产是全新的,其价格不会超过其替代资产的现行建造成本扣除各种损耗的余额。
  成本法在评估公司价值时的优点是账面价值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成本法以历史成本的帐面价值为基础,而会计学上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批评,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成本法的种种非议。
  历史成本原则是现代会计核算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会计原则之一,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应用。但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争议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批评者认为,历史成本的最大特点是面向过去。从会计确认的基础看,历史成本会计是建立在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基础上的。不论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都是针对已发生的过去交易而言的。前者指因过去交易而引起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指因过去交易而引起的现金收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建立在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
    二、  市场法
    当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实在难以计算时,分析家经常转向市场。将目标公司与其他类似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并选用合适的乘数来评估标的企业的价值,这就是公司价值评估的市场法。市场法的关键就是在市场上找出一个或几十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相似的参照物企业;分析、比较被评估企业和参照物企业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修正、调整参照物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后确定被评估公司的价值。
  市场法的逻辑依据也是“替代原则”。由于市场法是以“替代原则”为理论基础,以市场上的实际交易价格为评估基准,所以市场法的假定前提是股票市场是成熟、有效的,股票市场管理是严密的,目标公司和参照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股票市场越发达、越完善、越有效,市场法评估的公司价值就越准确。在股票市场存在重大缺陷、不充分、不完善、缺乏效率的情况下,难以采用这种方法。
  在运用市场法时,选择什么样的公司作为参照物对分析的结果起着决定作用。交易所涉及的公司、市场坏境和结构方式各不相同,如何确定参照物呢?从内在价值的定义而言,可比公司意味着公司应当具有相似的未来现金流量模式,以及一定的经营风险或财务风险。这些风险应当是相似的或者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可以量化的,这样才能对目标公司的现金流量采用合适的贴现率进行贴现。
  除此之外,在非公开上市市场兼并中普遍存在的控制权溢价问题也无法在公司比较分析方法中发现出来。作为谨慎性原则的另一种表现,在决定兼并价格时通常要在交易价值的基础上增加30%~50%的控制权溢价。当然,如果把参照物限定在最近发生兼并或收购活动的公司,那么可比公司价值就变成了可比兼并价值。在这种模型中,可比性公司的权益市场价值和调整后的市场价值都是根据相关交易的收购价格计算得出的。由于交易本身考虑了各种定价信息,由此得出的交易乘数中已经包含了控制权溢价。
  三、  折现法
  折现法(即收益法)是计算公司的内在价值是最妥当的方法。企业的内在价值即是其未来能产生的收益折现。折现法依据折现的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股利折现法、现金流折现法和以会计净收益(利润)为基础的折现法。折现率则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在三种折现法里,一般公认现金流折现法最科学合理。但是这种观点的基本理由是认为只有现金是“真实的”,会计利润不可靠,典型的论调是声称“现金流是至高无上”。这种观点在已经发生的会计年度也许是正确的,但是在预期的世界里,难道现金流量的真实度就一定超过利润吗?事实上,预期现金流量是在预期净收益的基础之上调整而得出的。有研究指出,在三种折现法的对公司内在价值预测的差异最终将集中在上述公式的终值确定上。
 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很难准确预测公司未来的收益和相关风险。上述折现法的演进过程根本对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毫无帮助,只是折现模型自身的完善和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它来计算公司价值。为证明某个数字而提出的支持材料堆了一堆,其详细程度似乎已经有些过分。确定公司价值的行为正在陷入机械地把各种模型的结果平均化的泥谭中。尽管这些模型看上去似乎高深莫测,但是结果或者是大部分未得到验证,或者是可笑的。
   评论小结: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可以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获得多个价值指标,然后经过比较、调整,获得最终的价值数据,他有可能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是一个数值范围,或者还有概率分布。每一种方法使用的前提和条件不同,帐面价值为基础的成本法有可能决策更相关。每一种方法使用的前提是不一样的。实际中,人们虽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包括帐面价值在内的会计数据心存怀疑,但是以帐面价值为基础的成本法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通常可能都要好于市场法或折现法。

5. 该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多少?

首先肯定这属于不变增长模型
P=D1/(r-g)
必要收益率=6%+1*8%=14%
股票理论价值=3*(1+8%)/(14%-8%)=54美元
 
如果贝塔值是1.25的话,那么内在价值应该更低些。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太复杂,要求的信息量太大,普通老百姓很难得到的。
所以在中国我们应该简化,必要收益率就用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然后把公司分类,零增长和不变增长或是多元增长。经过计算如果内在价值比实际价值低的,说明风险已经大得离谱,买他们还不如存银行算了。

该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多少?

6. 一间公司的内在价值怎么计算?

一家公司如何估值,如何计算公司的价值?

7. 到底怎样把握企业的内在价值?

提到价值,我们首先要分清楚内在价值,市场价值(市场定价),账面价值(净资产)等不同“价值类别”的区别。简单来说,投资者寻求的是通过衡量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来确定安全边际,并通过内在价值的不断释放来获取收益的。对于内在价值,巴菲特给出了经典的定义: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的折现。
�0�2
我们不卷入让人昏头脑涨的数学模型或者形而上的学术讨论里去,我们还是沿着上述定义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在《高价值企业的奥秘》中提出过以DCF视角来看,必须符合下述条件的企业才有可能是个好企业:
第一,企业的经营的存续期间足够的长(否则当前现金创造能力再强,3年后over了,总共能创造多少?)
第二,企业在存续期内的经营结果以赚取并保留到了大量现金为标志(否则虽然存在了100年,但是每年赚的钱都要投入到下一年的扩张或者经营必须的现金支出里,100年后手里也留不下几个子儿)
第三,对于企业的上述预期必须辅以较高的确定性因素支持(否则到时候神马都是浮云)�0�2
其实从上面的叙述和标准来看,解释一个企业内在价值的大框架已经构建起来,而且是很简单和清晰的。从这三大指标延伸出去,可以各自展开一些更详细的观察视角:
存续期方面:企业所处行业的空间与稳定性,企业外部需求的持续性,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企业在此行业中的相对低位和当前的绝对规模等等
再进一步,上述的每一个观察视角都可以进一步的进行拆分并开始进行信息搜集和分析了,比如:“企业所处行业的空间和稳定性”,那么这个行业到底能有多大?这个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是怎样的?产业链中的强势者和利润掠夺环节是哪个?这个行业存在短期内被别的行业取代或者自行没落的因素吗?这个行业的竞争要想胜出主要靠的什么?这个行业是否容易很快的被颠覆格局?等等......�0�2
是的,这些并不容易,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并且予以合理的分类和综合分析。但投资本来就是“不容易”的,没有这个觉悟就不必再进行下一步了。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分解,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具体的方向和着眼点。在这样一种严密思维引导下的“信息搜集和分析”才不会湮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才不会被各种“正确但片面”的信息蒙蔽,才可能形成高度逻辑性的推理、系统性的观点和一针见血的结论。
�0�2
当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以“经营的存续期、生意本质中的现金存量、结果的可确定性”3个方面和其后续的分解要素展现的时候,“内在价值就不再是个充满学术味儿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名词,而是一个生动而充满细节的企业运营生态!当然,理解这个逻辑并不带来认知,认知需要自己真正去做功课,这个神仙也代替不了,再明白但不做那能咋办?�0�2
所以把握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简单来讲就是去把握其商业的本质。上述的分解充分体现了DCF的内在实质,他不需要你去设定过多的变量和代入复杂的公式,他需要的就是你对于一个生意的感觉和理解。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折现”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你理解了这个企业拥有非常好的行业成长空间,又属于一个本质上的好生意,又拥有比较好的确定性,排除了财务上的隐患和治理结构或者管理层方面的缺陷因素后,还难吗?简单的逻辑告诉我们,越是贴近上述3条的则越应该享受相对高的估值,再结合其历史估值区间的中枢以及同业对比,真的还困难吗?�0�2
这个时候才谈得到所谓的“估值”问题,这个问题理解和得出结论之前所有的估值都只不过是主观意义上的刻舟求剑--不管你用多复杂的公式,或者设定多么低廉的目标价格,都是如此。相反,在对于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有了上述这种“丰满而具体”的认知后,即便大致上用pe,pb的历史区间和中枢等因素来设定买入的安全边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了。�0�2
再精益求精一点儿的,就需要对于估值溢价现象的本质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以后还会谈这个问题),并结合一些中期的风险机会比(很多博文中都有具体借用此思维模式考虑问题的案例,比如中铁二局,泸州老窖,2400以下介入的案例等等)的估算,最多在交易的时候再把握一下技术上的一些明显态势,已经足足够了。�0�2

到底怎样把握企业的内在价值?

8. 论述公司存在的价值

企业的存在价值是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德鲁克说过“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有史以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办企业就是为了赚钱”。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家都宣称办企业不是为赚钱而是为了实现伟大梦想或造福社会。就大多数企业而言,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牟利之道也就是牟利的手段。牟利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谋什么利、用什么手段牟利,每家企业会有不同的选择,但这些手段的共同点是满足顾客的合法需求。只有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才会以对价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产品到商品惊险的一跃”。部分机构或个人存在着非法需求,例如“黄、赌、毒”,如果企业去满足这种需求仍可获利。____ 但从长期看,满足非法需求正是消灭顾客需求的手段,顾客身心_毁,企业最终无利可图。因此,决不能满足其非法需求。拓展资料一、 企业价值定义 企业价值自由现金流量可分为企业整体自由现金流量和企业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整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扣除了所有经营支出、投资需要和税收之后的,在清偿债务之前的剩余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是指扣除所有开支、税收支付、投资需要以及还本付息支出之后的剩余现金流量。整体自由现金流量用于计算企业整体价值,包括股权价值和债务价值;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用于计算企业的股权价值。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可简单地表述为“利润+折旧-投资”。 由企业价值的定义可知,企业价值与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正相关,也就是说,同等条件下,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大,它的价值也就越大。我们把以提升企业价值为目标的管理定义为企业价值管理。企业价值指标是国际上各行业领先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业绩考评指标,而自由现金流量正是企业价值的最重要变量。企业价值和自由现金流量因其本身具有的客观属性,正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替代传统的利润、收入等考评指标,成为现代企业必须研究的课题。二、 主要形式 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企业价值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账面价值、市场价值、评估价值、清算价值、拍卖价值等等。客观地讲,每一种价值形式都有其合理性与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