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知行合一”

2024-05-14

1. 何谓“知行合一”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何谓“知行合一”

2. 解读“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提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紧接一个问题产生了,那就如何成为圣人?他在总结古人智慧基础之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空想和盲动,不仅是明朝的社会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共同、长期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
  
 针对这种社会病,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要让世人把心中的良知和自身的行动统一起来,用本心(良知)指导行为。
  
 “知行合一”是阳明哲学中非常核心的命题之一。如果把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或者说理论与实践不可分离。这样的认识,只能算是一种非常肤浅的理解了。
  
 在阳明哲学中,真正的“知”,里面必然包含了“行”,真正的“行”,里面必然也包含了“知”。王阳明先生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在"致良知"时,最大的障碍就是自我的私欲。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克服自己的弱点,就是因为在不良的意念发动时,没有痛下克己之功,导致姑息养奸,最终以失败收场。
  
 而阳明先生洞悉了这看似微小的一个问题,祭出了突破自我的最有力的武器——知行合一。要人在一念发动处下功夫,将不善之行扼杀于萌芽之时。
  
 对于知行关系,阳明先生指出:“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合一的本质是“知行本一”或“知行一体”。
  
 他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所谓知行,说到底只是一件事,就是做到“致良知”。而“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阳明先生提出了“心即理”,伴随着提出了“知行合一”,晚年又提出了“致良知”。
  
 这些主张其实都围绕一个宗旨,那就是要彻底清除潜伏在人心中的不善之念。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这个观点非常有见地,就如一根圆木从山上滚下来,如果在圆木将动未动之时就觉察到了,马上采取行动,在它还未动时就出手制止,这时仅用很小力量就能圆木止住。
  
 对付我们的念头亦复如是。
                                          
 《大学》里所说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阳明先生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
  
 你看见一个美女,觉得她美,这就是知;随即动了一念喜欢之心,这就是行。你闻到一股臭味,觉得它臭,这就是知;随即动了一念厌恶之心,这就是行。也就是说,人的一切起心动念都是知,也都是行。
  
 换言之,“知”是内在的行动,“行”就是外化的观念。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知和行其实同为一个心体的两面。所以在阳明先生那里,根本找不到一个没有行动的“知",也找不到一个没有观念的"行"。这才是知和行的真实本质,也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正内涵。
  
 台湾某先生一生研习王阳明心学,最后总结为两句话:"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几在心意初动之时。"
  
 晚清理学家倭仁传授给曾国藩一个修身要诀:研几。何谓研几?即穷究精微之理。
  
 通俗地说,就是认真地对待瞬间的念头和细微的小事,然后用于修身治国平天下。
                                          
 心猿意马,当妄念生起时,悠闲地、静静地看着它们,思绪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任由它们在那里折腾。如同古人所说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当你不去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思绪上时,你会发现,尽管各种念头还在那里起伏着,但用不着你去驱赶,它们就像一个个来去匆匆的过客,来了自然会去。心灵自然能"应物无穷,无有滞碍。"
  
 如同大海有波浪,太阳有光芒,心的光芒就是它的思想和情绪。大海有波浪,却不受波浪干扰。波浪是大海的本性。波浪将生起,但它们会往哪里去?回到大海。波浪来自何方?大海。
  
 同理,思想和情绪是心性的光芒和表现,它们从心中生起,但消失到哪里去?回到心。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一起,良知立刻觉照,觉之即无。恶念没有了,就是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良知具有觉照功能,随他多少邪恶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就好像光明一旦出现,黑暗就融入光明之中了。因为在光明世界里,黑暗中的问题根本不存在。
  
 我们在待人接物和的每一个当下(念头),时刻保持良知在场。换言之,就是要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始终保持了了分明的观照和觉知——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然后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这就是知行合一。

3. 知行合一的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知行合一的知行合一

4. 什么是“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                                  1,知行合一的背景,按照传统的观点,应该是知先行后的,但是阳明却说知行合一。这是因为朱熹的格物求知造成了许多人知而不行的原因,王阳明沿袭了陆九渊开创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心学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念。王阳明以“知行合一”的理论反对朱熹理学的“外心求理”观念,提倡躬体力行,是内外相统一的思想路线。回顾宋明时代那段历史,可以发现,自南宋朱熹死后,或者是发扬朱子的思想,或者是诋毁其思想,从此至终都是以朱熹为中心点。到明代王阳明去世以后,也是同样出现这种或是扬王,或是诤王的情况。可以看出,宋明理学是以朱熹和王阳明所代表的两个不同派别为核心而展开的。虽然我们知道“心学”在南宋时期就由陆九渊开创了,但是“心学”发展到巅峰状态是由王阳明造就的。我们谈到“心学”都是以陆王并举,虽然陆王都为“心学”代表人物。但是两者并不是直接继承的关系,王阳明的心学也并不是直接从陆九渊那完全继承来的,而是他对朱熹理学的思想反思而来的。“知行合一”理论的内涵“知行合一”理论是由“良知”衍生出来的。所谓“良知”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何为“良知”呢?“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天理之照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其实只是分善别恶的一个总名,那个为天理本源的人心便是“良知”。“良知”是“知行合一”的源头,也是归宿。即是“知行合一”认识的主体,也是知行的标准。“良知”是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观念的一个集中概括与反映。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主要的观点大致可以分别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为行代,行中有知王阳明首先指出他的知行合一:“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传习录·上》)“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王文成公全书·答顾东桥书》)这里所说的知行本体就是王阳明哲学整个哲学的核心范畴————“良知”。“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工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王文成公书·答陆原静》)意思就是,从工夫上说,有知和行两件事,但就本体上而言,知和行都是同一个本体的发用,这个本体就是良知,指的也就是所谓的天理。良知包含的不单纯是知,而且也包括行,单纯的说知不是良知,仅仅践行也不是良知;而是既知又行才能是良知,作为本体的良知则会表现为一致的知和行。王阳明说:“虽把知行分作两个说,毕竟将来做那一个工夫;则始或未变融会,终所谓百虑而一致矣。”(《王文成公书·答友人问》)又说:“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传习录·中》)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述说,但是不能分为两个方面去做。知不能离开行,行也不可抛弃知。两者互相并进不可以分开。他反对“心外求理”的“知先行后”,主张“悟理于心”的“知行合一。”“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来源于他继承孟子有关良知的思想。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这里的良知良能是指上天赋予人的道德。孟子看来,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都是与生俱来的。王阳明继承孟子这一思想,并进一步升华为“心之本体。”王阳明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良知是天理之照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传习录·中》)将良知看作是天理。“知行合一”学说当中的“行”是指对良知的践履。一方面指主体心理上的意念活动。他在《传习录·下》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他认为意念有善有恶,当然“行”也就有“为善”、“别恶”的两种功能。不过善恶只是同一心理活动的两个层面而已。另一个方面指的是主体的实践行为。他说:“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王文成公书·答友人问》)“行”是依据主体的意念而有的具体行为。是本体的一种外在显露。“行”。就是有意的去做一件事情。行就是有目的的行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要将人们把言行统一到知中来,以知为行,以知代行。他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大学问》)当你见到后,头脑中的念想产生后,便已经是行了。这里说的就是以知为行。王阳明的“知”和“行”是相互融通,彼此包含的,两者是分离不了的。                                 (二)“知外无行、知而必行、不知无行、行而后知”他反对“知先行后”的理论观点和只知不行的说法。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王文成公书·答友人问》)“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上》)认为只作行的工夫,或者单纯的做知的工夫,都必然会走错道,更不能说是道德修养。又说:“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知说一个行,已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只为世间有一种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摩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传习录·上》)又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凡古人说知行,皆是就一个工夫上补偏救弊说,不似今人截然分作两件事做。某今说知行合一,虽亦是就今时补偏救弊说,然知行体段亦本来如是。”(《王文成公书·答友人问》)这就是说知行是要从良知中发用出来,既知又要行;知行统一,这才是真知真行。他认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只有知了去行,才能够知得真切。避免“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传习录·上》)的境地。知而必行。王阳明说:“学问思辨以穷天下之理而不及笃行,是专以学问思辨为知而谓穷理为无行也已。天下岂有不行而专学者邪?岂有不行而遂可谓之穷理者邪?······学至于穷理,至矣,而尚未措之于行,天下宁有是邪?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则知知行知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者,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王文成公书·答顾洞桥书》)我们可以从上述的论述当中清晰的看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意在实行。王阳明的“知而必行”是“良知”自然由内向外显现的认识路线。也就是说,知对行有一个引导的作用,而行则是知的具体落实。总的来说,“知行合一”既总是知而又重视行,而大体上来说是比较倾向和重视于行的方面。
  
  (三)知行合一,践履良知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还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王文成公书·答顾东桥书》)这里说的是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不是真知,需要用实践来检验。他说:“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传习录·上》)知,它是以行为目的和归宿的,而是否行则是检验是否真知的标准。总的说来,“知行合一”是在良知践行的意义上论证的。

5. “知行合一”的主要内容?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知”,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中的“知”是“良知”。“行”一方面是指人们在心理上的意念活动,另一方面是“笃行”,即主体的实践行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就是“良知”的体用合一,正如他所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在这个动态的关系中,知和行呈现出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状态。也就是说,二者落在名言上,分说为二;一旦达于心体,则不可分割。[2],具体地说,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第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第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因此,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特别强调知和行的不可分离,认为知与行在心灵世界的活动中完全可以合二为一[3],把知识本身当作是实践的过程,同时要把实践的过程还原为知识的形态。但他的知行观并不是简单的讲知和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是上升到道德层面的知与行,人们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这是王阳明在经历了当时大环境下的艰难困苦,体会到当朝当代人间的冷暖沧桑后领悟到的,他的目的是希望解决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沦丧问题,以求唤回人们的本心,即“良知”。而恢复人们的良知的方法就是“致良知”,所以,“知行合一”本质上就是“致良知”。简而言之,“良知”就是王阳明的世界观,而“致良知”则是他的方法论。

“知行合一”的主要内容?

6. 浅谈“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有人会将行与知分开,是因为社会上有这样两种人的存在。一种人是不‘知’,之前听过一句很火的句子,“道理都懂,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样的人并不是真“知”,所以也没有真“行”。还有一种是不‘行’,不孝顺父母、不和蔼邻居等等,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知”。
  
 现在知行不合一的大有人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还是一句很火的话,“刀子嘴豆腐心”,但要真本着豆腐心,是不会有刀子嘴的行为的,所以,有人还是缺乏一定的思考和深度的自省。
  
 做不到知行合一正常,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做到是怎样的。其实很简单,当你饿了的时候你会感知到饿,渴了的时候会感知到渴,是事物溯洄本原。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感知到自己在做这一件事,心无旁骛,也可以说是“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吧。

7. 再论“知行合一”

1.知行为何如此重要
  
  
 宋明理学以来,尽管理学有不同的思想形态,有不同的思想学派,但是他们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成为圣人,既然要成为圣人,就有一个要如何去做的问题,那么知行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
  
 2.古人知行关系的观点
  
  
 知行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如:《尚书.说命》中一个很著名的观点: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是行更重于知的观点;孔子: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意思是:我们的行动才能将我们的知识呈现出来,行动是转换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途径,孔子强调行对于知的价值还原作用;佛教中有定和慧两者的关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将慧看成知,定看成行,那么这个表示知行关系同等重要。
  
  
 3.朱熹和王阳明的知行观点
  
  
 朱熹知行关系的观点:知行常相须。意思是:知和行是相互依附在一起的,在知和行的先后关系上,朱熹认为知在行之前,先知了才能行,在知和行的重要性上,朱熹认为行重于知;朱熹: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这就是强调知行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朱熹的知行观点:真知必能行。也就是真正知道一件事情是一定能够行的。
  
  
 王阳明的知行观点:真知即是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之前的所有观点,无论是前后关系还是相互促进关系,都是二,而不是一,到了王阳明这里知行才是真正的一。知行本一,是不可分的。
  
 4.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两层含义:
  
  
 其一,知指的是一般的知识,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和行作为过程本身的统一性,是同一个过程显现出的两个层面,知和行是相互包含的,王阳明的知行观: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其二,知指的是良知,一方面是良知的自知,这一定就是知行合一的,因为意识的流动本身就是行,另外一方面,良知的显现和表达,我们是通过行动来使得良知显现和表达,也就是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即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5.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的意义
  
 1)补偏救弊
  
  
 在朱熹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都要先研究理,理穷尽了再去做,王阳明认为:不可能穷尽天下所有的理,先穷理再去做这个观点成为了很多人忽视实践,不看中实地践履的借口,使得圣人之道仅仅停留在一般人的嘴巴上,而不去付诸实践,如此倡导圣人之道,使得圣人之道越来越隐晦,所以王阳明要讲知行合一,为了补偏救弊。
  
 在实践哲学方面,知行合一就是实事求是。领袖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提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论》这篇光辉的文章中,明确了实践在认知中的决定性作用。他在文中写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2)知行本体原本如此
  
 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所说的行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行动,也指意识的流动,思想意识的流动本身就是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行原本就是合一的,不能分开的,这也是告诉我们去除私欲需要从意念处做起,意念发动处有不善,就要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
  
 在道德哲学,知行合一就是佛家时时保持正念。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再论“知行合一”

8. 什么是“知行合一”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