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霍金敢于向命运挑战的故事 急!!!!!!!!

2024-05-13

1. 张海迪、霍金敢于向命运挑战的故事 急!!!!!!!!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张海迪、霍金敢于向命运挑战的故事  急!!!!!!!!

2. 收集有关于张海迪、史铁生、霍金等敢于向命运宣战的资料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张海迪的故事]
  [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与张海迪的对话——真实美丽张海迪(节选)]
  20多年过去了,今年就要47岁的张海迪,在人们心目中的光环似乎渐渐消去。经历了癌症的折磨,爱情婚姻的争议,死亡的挑战,……依然坦然面对鲁豫。她会说些什么……
  张海迪:最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才26岁,今年就要47岁了,20多年过去了,时间是真的很快,但是当时那些我有时候回想一下,我就觉得像做梦一样,而且想想还是觉得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
  鲁豫:你还记得当时你被神话的最厉害的那段时间,你大概每天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张海迪:每天生活不得安宁,我当时每天收到的信,都是用麻袋来装的,一麻袋一麻袋的送到我的单位,送到我的家里,那个时候一点没有办法,而且在我家里,就是成批成批的人,有的多则上百,少则几十个,或者是几个人,每天都去,我们一定要见见海迪,我看她一眼行吗?
  鲁豫:但是从外人看来,比如从我看来,有一天,张海迪好象就从我的视线消失了,然后就很少听到她的消息。就感觉慢慢地,你不知道你自己主动就淡出我们的视线,还是外界在慢慢远离你。到底是一种双向选择,还是纯属你个人的选择?
  张海迪:大概,我觉得是双向,因为首先是我觉得是我个人的。我个人我觉得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特别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作家,是应该在幕后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因为我不是一个演员,我不是去演戏,我不需要登舞台,因为我的工作应该是大家看不见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当大家看不见我的时候,可能正是我在事业的长河里艰难跋涉的时刻。那么在这个宣传媒体上,他们对一个人物的宣传,对我来说,应该是比较长久的了。一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什么一个版一个版地写海迪了或者是怎么样。但是,当时到了1986年,这个情况会好了一些。
  (解说)1991年,张海迪接受医生诊断,得知鼻部患有黑色素癌。于是,她经历了生命中第6次大手术。鲁豫:那手术过程很痛苦吧?
  张海迪:非常痛苦,应该说是从剥离到缝合这段时间,因为这么一点点地方,上海最好的医生为我治疗,已经是作了最大的努力,而且这么一点地方缝了四十多针。很小很小的针,虽然那个线很细但对我来说好像是拉一根麻绳。
  但是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我承受了男性都难以承受的那种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皮肉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当时作完手术以后我的手也很凉,也有些颤抖,但是我没有叫一声。我出来的时候,我爱人正在外面等着我,他的手我这么一摸,比我还凉。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要是在白色恐怖时期被敌人抓了去,我什么也不会说,我说你会说吗,他说我也不说。我说不,你会说。那个时候不能笑了,因为脸上太疼了,不能笑了,但是我自己知道我能够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耐的痛苦。
  鲁豫:你那个时候一滴眼泪都没掉过吗?
  张海迪:没有,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因为病痛而掉过眼泪。我这个人是非常富有感情的,但是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掉过眼泪。总是因为别离,离开了自己亲人,离开朋友,然后什么什么,眼泪汪汪,就这样。大家等一下可以吗,我是看着表上厕所。
  鲁豫:我发现海迪身上有一点超出常人,那就是对时间的敏感。由于她从胸部以下,身体完全没有知觉,所以必须非常严格的遵守时间。每隔两个小时,必须要使用一次洗手间,而每一次她并不需要旁人的提醒,也不需要上闹钟,好像身体里面已经有了一个自然的生物钟,到时间就会提醒她。海迪告诉我说,这是她用了40年的时间,养成的一个习惯。
  (解说)手术后,张海迪身体状况差到了极点,但她依然坚持就读吉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课程。两年后,获得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坐着轮椅的哲学硕士。
  鲁豫:42年跟疾病一直这样相伴,不知道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什么状态?
  张海迪:有的时候我自己想想,偶尔也有热泪盈眶的时候,自己为自己感动。因为什么呢,有的时候,这么想想,哎呀,特别是有时候我跟我妈妈聊起来。有时候就讲说,妈妈你说,我如果当时病了,我坚持十年,二十年,我都可以坚持,三十年我也可以坚持。真的,如果我能够坚持四十年的话,我觉得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因为我要战胜很多别人根本就看不见的东西。那么就是得克服很多别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困惑和障碍。
  鲁豫:但是你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张海迪:没有放弃是,每天都想想放弃,但是每天又把它拾起来。我觉得又把生命的火焰,就是已经将要熄灭的火焰,小心翼翼地,就像我前几天跟他们讲的,我说我自己每天都想放弃,又像一团小火焰一样把它拾起来。这个小火种我吹一吹,我又让它变成我心灵的篝火,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让它继续燃烧。
  鲁豫:一直以来,张海迪被人们视作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我们心目当中总觉得英雄和常人不一样,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但张海迪和每一个平凡的女性一样,从小就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充满了追求。当然她品尝过爱情的幸福,也遭受过失恋的打击。不过她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解说)1970年,张海迪跟随父母,来到山东聊城莘县农村。在那里,少女时代的张海迪情窦初开,有了初恋。
  张海迪:有一天我喜欢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非常非常喜欢我,就是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县城里。但是就是经历了这么几年之后,大概,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有一天就是他忽然带着一个女孩子到我家,一直到现在我都记着那个女孩子。那是个冬天,她穿着一件当时很少见的,因为她从外地来,穿着一件很少见的毛大衣,毛毛领子,是这样子的我就觉得就像冬妮娅穿的那种,那个衣服一样,因为我们那个地方当时很冷的。他进来了以后说,啊,海迪,这是我的表妹。那天还是一起去看电影,他们推着我去看电影,他就告诉我这是他的表妹。
  但是当时我非常敏感的就是看了这个女孩子,她真的也非常漂亮,那么健康。就是从这天以后,我的感觉就是,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他真的疏离了我。在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什么呢,我就觉得,真的那个地方太小了,那个我的残疾太重了。那么就是说他在做现实的,和想象中的爱情决择的时候,他必定要偏向社会世俗的一些方面,我能理解。我愿意把这痛苦自己咀嚼掉,我相信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不会痛苦了,果真是这样。
  经历了非常大的痛苦。后来以至于于我做什么事情还像以前一样。有的时候我的朋友推我去看电影,去露天剧院去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这个朋友去了,我真的很想看看他,很想在看他一眼。但不一定是面对面的,面对面是不可能的,他不敢对我的眼睛,我更不愿意看见他的眼睛,我愿意远远的默默的看一看。后来就是我的朋友推着我,就是走过一个胡同的时候,正好他在胡同紧那头,我这么一看,他跟那个女孩子,就是他的表妹走在一起,我心里当时真的像,你知道吗,什么叫针扎。
  鲁豫:我明白那种感觉。
  张海迪:我真的知道是针扎的感觉,我们每个女性,我觉得应该经历那样疼痛,爱情真的是,就是像莎士比亚说的,爱情就是让人尝遍天下所有的滋味,如果真的一开始就是甜蜜的话,不经历这种疼痛的话,一个女性她就不是完整的。
  鲁豫:那后来呢,除了感情这种疼痛,感觉其他的滋味尝过吗?酸甜苦辣你应该都尝过,包括甜美。
  张海迪:甜美的确是有过,这里面还有就是我经历的。像我有一个男性的朋友,当时去看我的时候,他给我留下一句话,让我就想了,就是想了好几年,他说,海迪,他说,等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真的你获得了幸福,就这么一句话,当时我们都非常的隐晦。后来几年之后,他在很远的地方,也是知识青年,在黄河军马场,在那个地方,这件事情我极少跟别人说。过了一些年,有一天他给我寄来一封信,这封存信里面夹了个照片,这个照片看了以后,我接着就撕了。
  鲁豫:为什么?
  张海迪:因为(照片上)他跟一个女性站在一个台阶上,一个楼房的台阶上,他站的高一点,女性站的低一点。他后面写的什么呢,就是说,海迪,我已经结婚了,我的爱人是做什么什么的。他非常非常平淡的就说这样的话,而且还寄给我这样的照片,我想他很可能期待我的祝福。而他对我来说,就好像一颗子弹,一下子,不说是一颗子弹吧,就像一把利剑一下子扎了我一下,就是那种疼痛就是甚至让我全身都猛的一下子抽搐了,让我就从那个幻梦中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并且一瞬间会觉得现实是非常的冷酷,是如此冷酷。我一次一次的追求,一次一次的又失掉了。
  (解说)张海迪的丈夫是王佐良,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外语。两人的结合是在1982年。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一切都在都在平静中度过,如同现在一样。
  鲁豫:记得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报纸上曾经有过一阵子争论,张海迪到底应不应该结婚,对于这些争论张海迪自己是一笑至之,她说早在1982年,她家喻户晓之前,就已经结婚了,经历过将近20年的婚姻生活,我们以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那张轮椅,这对夫妇跟中国千百万平凡的夫妇没有太大的差别。
  鲁豫:在见张海迪之前,我心里一直有点顾虑,我怕她不愿意谈到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家庭生活,但海迪非常的坦率,在做这个访问的时候,海迪的先生和妹妹都在家里,海迪也完全不避讳我们,不时指挥自己的老公帮自己垫一下垫子,或者倒一杯咖啡,我能够感觉到海迪是这个家庭的中心,倒不是因为全家人由于她的病情,而要围着她转,而是海迪身上就有这样一种力量,把周围的人凝聚在一起。
  (解说)张海迪夫妇没有孩子。10年前,他们收养这只小狗,取名“板凳”。夫妻俩对它疼爱倍至,让人觉得它就是他们的孩子。
  鲁豫:关于张海迪,我听到过这样两种声音,有的人说,像她这样一个聪明的有才气的女子,却要承受身体上这么大的痛苦,老天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也有人说,张海迪什么都有了,有名气,有地位,出了那么多书,还要求什么呢。但海迪跟我说,她愿意放弃所有这一切,只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正常的身体。我想这一点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
  海迪在一起我们谈到了死亡,我问她如果自己来撰写自己的墓志铭,她会写些什么?海迪说,她会这么写,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1955年9月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2年度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年12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    2003年10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着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先后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1981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2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年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向天空敞开的窗口》、《轮椅上的梦》。
  你写错别字了,是“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主席。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其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

3. 张海迪、石铁生、霍金敢于向命运挑战的故事名

张海迪的 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二)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就决心学习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只要有人求医,她就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爷,因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
参考资料:《99位名人故事》
史铁生的故事
史铁生(1951—),北京人。初中毕业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礼拜日·代后记》,华夏出版社1983年版)。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霍金的故事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智慧的大脑诞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畅销书之王:《时间简史》 

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时间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不过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

张海迪、石铁生、霍金敢于向命运挑战的故事名

4. 像霍金这样向命运挑战的人

张海迪的 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5. 有没有像霍金一样向命运挑战的人的实例?

用生命写作的人---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经影响过中国几代人的生活,它所塑造的保尔·柯察金这一光辉的英雄形象鼓舞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保尔·柯察金关于人生意义的独白:“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来度过:当人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独白早已成为无数人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座右铭。可是这部杰出作品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竟是一个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身患多种疾病的人。 


1904年9月29日,也就是100年前,奥斯特洛夫斯基诞生在乌克兰沃伦省一个酿酒工人家里。父亲总是很忙,很少有时间关照孩子,母亲起早贪黑地操劳家务和抚养4个孩子,一家人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 


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小就爱好学习。在他刚满4岁时,就寸步不离学习功课的姐姐们的左右,有时得到了老师的允许后,他就坐在姐姐们上课的书桌后面,十分安静用心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就这样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读书。可他真正的上学时间只有三年,由于他在课堂上对地球上生命的创造提出过问题,反驳了“上帝创造说”,受到神学教师的强烈指责,并被学校开除。而那时,家里也没有能力拿出钱供他读书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虽然十分想上学读书,可是为了生存,他只好去做工。他曾在火车站的食堂做过伙计,在那里他每天要承担8至10个小时的繁重劳动,夜里还得加班,受侮辱和打骂是家常便饭。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奥斯特洛夫斯基并没有远离他十分钟爱的书本。为了读书,他常常把自己的午饭送给报贩吃,这样他就可以在夜间短暂的休息时间里读报贩的报纸和杂志。当然,仅仅这样还是满足不了他的求知欲。到什么地方才能弄到书呢?奥斯特洛夫斯基为此绞尽脑汁,想尽了一切办法。他常到火车站停着的军车上去,穿梭于这些开往前线的士兵之间,为此他能时常得到一些馈赠:一本小书或一本杂志。就这样,他渐渐收集了大约有200本各种各样的书籍和杂志。他把它们视为珍宝,整整齐齐地保存在自己住的小阁楼上。 


奥斯特洛夫斯基十分热心政治活动。1918年,谢别托夫卡一度被德国人侵占,当时的革命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奥斯特洛夫斯基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去联系地下工作者们,有时整天在外张贴革命传单。十月革命胜利后,他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保卫新政权的斗争,这时他还不到15岁。 


1920年8月,在一次战斗中,一颗炮弹的气浪把奥斯特洛夫斯基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他的脊椎骨受了重伤,他晕了过去。等他清醒过来后,发现身边一个战友也没有了,他翻身爬起来顾不得伤痛,立刻去追赶自己的部队。他终于追上了部队,这时部队正和敌人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奥斯特洛夫斯基不顾一切地又和敌人战斗起来。作战过程中,一颗炮弹的碎片打到了他的头部和肚子上,他又一次晕了过去。两个月后,当他在军队医院里刚能起床时,他就清醒地意识到,这次受伤的后遗症是十分严重的,而且今后还会更加严重。这次战争使他的右眼失明了,更可怕的是折磨人的头疼开始了,由于震伤,脊椎骨也在隐隐作痛。医生坚决禁止他到工地上去劳动,但他还是去了。他们住在一所半倒塌的、寒冷的小学校里,在这里,奥斯特洛夫斯基忍着膝关节的剧痛,和共青团员们奋战在烂泥里。不久他患了感冒,又患了伤寒,病势严重。同志们只好将处于昏迷状态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送回家里调养。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他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于是,他又参加了在第聂伯河上抢救浮运木材的紧张劳动。由于长时间地站在齐膝深的冰水中,他又一次染上重病。这次病魔再次夺走了他工作的能力,他被医疗委员会定为一级伤残。 


1923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由于工作出色,成了一名光荣的布尔什维克预备党员。到了1924年秋季,他的健康状况再次恶化,他不得不离开自己所钟爱的工作岗位,从此,他便永远地病倒在床上了。 


躺在病床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并没有悲观失望,他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一条难以想像的、艰苦卓绝的漫长道路,就是写作。经过一段艰苦的劳动之后,他终于写成了一部关于科托夫骑兵旅及英雄们征战事迹的中篇小说。可是不幸的是,这部小说在他的战友们读过后寄回给他的旅途中丢失了,于是,多日的辛劳和倾注的深厚感情,顷刻间化为了泡影。 


由于这次打击,加上他夜以继日的紧张阅读与写作,年仅23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终于因为劳累过度再次旧病复发,并最终导致全身瘫痪,他的右眼的发炎也很快地感染了左眼,最后双目都失明了。他躺在床上,身体虚弱到了极点。这时,他仍没有放弃写作,他希望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他开始动笔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摸索着在纸上一笔一画地写着,等到妻子下班回到家,他已写了好几页,于是他让妻子把他写的重抄一遍。由于他每天只能躺着、摸着写,有时写得一行重复一行,要辨认出他写的东西就十分困难,因而抄写速度非常慢。为了加快速度,他将硬纸板割成带有一条条漏孔格子的夹子,写的时候,将稿纸放进夹子里,就能顺着格子写出整齐、清晰的字句来了。这样写一段时间后,奥斯特洛夫斯基病得连手也不能握笔写字了,他只好每天等妻子下班后,由他口述,妻子笔录。这样,经过他多年的坚忍不拔的努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终于完成了。 


小说出版以后,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并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出版。它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成了全世界人们佩服的英雄。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奥斯特洛夫斯基除了发表大量具有高度思想性和强烈战斗性的政论、演说,还着手创作另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遗憾的是,由于身体各部分机能的损坏,这部巨著只完成了第一卷,奥斯特洛夫斯基便与世长辞了,时年32岁。

有没有像霍金一样向命运挑战的人的实例?

6. 除了张海迪之外的向命运挑战的人

霍金———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贝多芬,张海迪,爱迪生,海伦凯勒都向命运挑战

7. 有哪些向命运挑战的名人(除霍金.贝多芬,张海迪.海伦-凯勒以外

  帕格尼尼,他首先是一位苦难者,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致性昏厥症,已使他快入棺材,7岁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46岁时牙床长满胀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刚便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形翻译他的思想,他仅活到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死后尸体也备受磨难。先后搬迁8次,上帝搭配给他的苦难实在太残酷无情了,但他似乎觉得这还不够深重,又给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漩涡,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至12个小时,忘记饥饿和死亡,13岁起,他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生和5个女人发生过感情纠葛,其中有拿破仑的遗孀,姑嫂间为他展开激烈争夺,在他眼中这也不是爱情,而只是他练琴的教场,除了儿子和小提琴,他几乎没有一个家和其他亲人,苦难才是他的情人,他把她拥抱得那么热烈和悲壮。
  他其次才是一位天才,3岁学琴,12岁就举办首场音乐会,并一举名,轰动舆论界,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在意大利巡回演出时产生神奇效果,人们到处传说他的琴弦是用情妇的肠子制作的,魔鬼又暗授妖术,所以他的琴声才魔力无穷,维也纳一位盲人听了他的琴声,以为是乐队演奏,当得知台上只他一个人时,大叫:“他是魔鬼”。随后匆忙逃走。
  他不仅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欧洲和世界,而且发展了指挥艺术,创作出《随想曲》、《无穷动》、《女妖舞》和6部小提琴奏曲及许多吉他演奏曲,几乎欧洲所有文学艺术大师,如大仲马、巴尔扎克、肖邦、司汤达等都听过他演奏并为之激动。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
  他就是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一位同时接受两项馈赠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
  上帝创造天才的方式便这般独特和不可思议,人们不禁问,是苦难造就了天才,还是天才特别热爱苦难?这问题一时难以说清,弥尔顿、贝多芬和帕格尼尼被称为世界文艺史上的三大怪杰奥斯特洛夫·斯基,史铁生,玄奘,爱因斯坦,爱迪生,凡高,霍金,诺贝尔......

有哪些向命运挑战的名人(除霍金.贝多芬,张海迪.海伦-凯勒以外

8. 还有哪些向命运挑战的人?

司马迁,贝多芬,张海迪,霍金,爱迪生,海伦凯勒,田忌都向命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