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介绍

2024-05-12

1.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介绍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是民政注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于2007 年在北京成立,是一个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创办人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植教授。目前的项目主要在中国西部,示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并推动自然保护在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公众意识中的主流化。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简称“山水”)是保护国际的合作伙伴。保护国际(CI)是一家从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民间组织。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介绍

2.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简介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简称“山水”)是保护国际的合作伙伴。保护国际(CI)是一家从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民间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于2007 年在北京成立,是一个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其创办得到了保护国际的支持。“知者乐山,仁者乐水。”来自《论语》。在现代语境中,“山水” 是自然的形象和代言,是“城外”的景观、野生动植物及乡村生活的集合,山水呵护所有的生命,是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存、发展、情感、精神和文化的保障和源泉。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作为催化剂、协调者和支持者,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和主流化,并促进中国在全球环境保护领域里的积极作用。

3.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建立生态特区

生态特区是在重要生态区域内,融合当地领导力、政策、科学、传统文化和生态有偿服务市场,建立的新的保护与发展综合区,是一种体现生态公平的发展尝试。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中国西部开始推动“生态特区”。目前的区域有以大熊猫为代表物种的西南山地,含四川、陕西、甘肃等山区;以普氏原羚为代表物种的青海湖区域;以雪豹为代表物种的三江源区域,含青海、西藏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实践基础是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的25个自然保护区和120个多个乡村社区。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建立生态特区

4.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策略

做而论道-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策略 道:实现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当地与外界之间的生态公平之道。

5.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文化

热爱自然:热爱自然,从中汲取生活与工作的灵感和能量;平等尊重:平等看待自然与生命,并尊重不同文化;乡土情怀:相信当地百姓是自然的守护者,尊重当地发展经济的需要,欣赏并学习与美好自然相互依存的乡土文化和价值;国际视野:具备国际视野,学习全球经验,应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精神:用专业精神做事,无论是采用科学方法、吸纳乡土知识,还是与政府、企业、媒体合作;诚实正直:谨以向社会公开、诚信态度和实干、高效的工作成绩回馈捐赠者及支持者的信任。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文化

6.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生态特区的建立基础

 国家和地方有很多好的政策,如何落实需要实地测试和验证。生态特区必须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山水通过“协议保护”的方式,促成当地乡村社区(当地资源使用和实际保护者)和政府(资源所有者和法定保护者)签订保护协议,政府为社区赋权,社区完成双方商定的保护目标,得到生计、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山水的“协议保护”项目已经在16个地点开展。保护协议的签订让政府在扶贫、发展、生态保护方面的支持可以和生态保护的目标具体结合,是生态特区的雏形。同时,生态特区的试验也要为国家宏观政策区域规划和发展、大型工程规划、政绩考核实现生态保护指标提供具体的落地方案。长效的资金来自于生态有偿服务生态特区需要以其提供的生态价值和服务得到可持续经济支持,除了政策性的拨款,我们支持用市场化的手段激励自然保护,生态特区要在原有当地传统生计的基础上,发展体现生态价值的新生计来源,如旅游、森林碳汇、水源地保护、社区产品等,利用日益发达的生态产品盈利。在保护国际等支持下,山水目前已经在以森林碳汇和水源地保护等市场机制,为当地的保护者创造的生态服务长期付费;目前森林碳汇在四川、云南已经恢复了数千公顷退化森林,可以吸收百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额度用于交易,同时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为当地百姓提供生计服务;水源地保护试点在丽江市尝试从游客中收费支持上游农业减少面源污染,在四川省平武县用部分水费补偿水源头的村级保护方案。 对生态保护或者生态特区的目标,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带来雪上加霜的负面效果,但是中国还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气候适应方案。西部的青藏高原、西南山地等生态系统,都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区域,即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区域。因此生态特区的方案中需要有应对气候变化,防止物种灭绝和保持生态系统的服务的目标。同时,一个物种丰富、生态完整的系统也使生态特区对气候变化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图中显示了中国600个保护物种的分布区叠加,图中颜色越深的地区保护物种分布越集中。如果和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叠加,我国北部与西部的生态脆弱地区将最易成为气候变化脆弱区。 青藏高原由于冰川的融化对水资源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特有性、当地牧民以草原为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作为亚洲大江大河的水源地对下游数十亿人民生存和生计的影响,是应对气候变化最为优先的区域。西南山地作为全球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以及物种在高山峡谷狭域和垂直分布的特点,决定了这里的高海拔地带是我国物种灭绝的风险最高的区域。 西北和西南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等淡水生态系统位于江河的上游,其生态服务价值高,同时受气候变化,特别是冰川融化的影响较大;由于高山峡谷的隔离作用,物种特化程度高,脆弱性大,因此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优先区域。这些都是山水建立生态特区,设计气候变化应对方案的优先地区。保护中心的工作,是由下至上地制定可行的气候变化应对方案。保护中心在四川、云南的森林碳汇项目已经恢复了数千公顷退化森林,可以吸收百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额度用于交易。同时,山水已经在多个项目中设计了气候变化应对的监测、研究方案,并将应对气候变化列为作为长期的工作方向。

7.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理想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希望重建生态公平,这就是在现代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和科学地认识自然生态的价值,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运用新的经济、技术、市场机制与善治,让生态价值得到应有的尊重,让当地百姓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人并从中受益,主动应对以气候变化等环境和发展的危机。相信,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中国和世界,必须建立在生态公平的基础之上—— 这正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理想所在。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理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