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自见

2024-05-14

1. 自性自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静。
   初次相逢,大家都很客气,静也不例外,她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份礼物:隆波的新书《解苦心钥》。
   (我保持了一贯朴实无华的作风,空着手就去了。)
   当时我没有太在意这本书,拿回来后,随手放在了房间的一个小角落。
   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没有书看了,便想起静送的书,随便翻了翻,发现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于是日日阅读,一月有余便读完了。
   读完后,我主动向静分享了收获和感受,并表示感谢。另外向她表示如果有隆波更多的作品,都可以推荐给我。
   静很热情,向我发了很多隆波的资料。
   其中有一本尚未出版的《禅修入门》,内容极其简练,只需一个小时便可读完,但我感觉这本书远胜《解苦心钥》,读后对佛学的理解有种拔云见日的感觉。
   有了这本书作为基础,后面再看《六祖坛经》,发现竟非常容易理解。同时感到相对于南传佛学中国禅宗更适合自己。
   为了对禅宗了解更多,我马不蹄停,又阅读了铃木大拙先生的《自性自见》。
   铃木大拙先生这本书内容丰富,书中把禅宗的历史仔仔细细说了一个遍,读完这本书后留下了我密密麻麻的笔记和心得。
   铃木大拙这本书对我的启发不亚于《禅修入门》和《六祖坛经》。
   兴奋之余,感恩于静,便想把这本书分享于她。
   静非常高兴地收下了。
   第二天,我在林间散步。
   突然收到静发来的消息,说书已经收到了,并且翻了翻,然后她问我道:你觉得禅宗和南传佛学有什么区别?
   我感觉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没有办法通过寥寥数语在微信说清楚。
   便问静是否方便接电话?
   静说:可。
   和静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的“喜爱/厌恶”偏好特别强烈,铃木大拙的书还未认真阅读,她便得出禅宗的思想虚无缥缈、难以理解的结论。
   同时,作为隆波的忠实学习者,她强烈捍卫南传佛学在她心中的地位,并说道禅宗有的东西南传佛学都有。
   在这样的前提下,即便我在打电话之前便说,我的观点只是我的主观感受,并不意味着事实(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但仍然遭受了她的否定三连。
   这让我体会到如果一个人一开始没有抱着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尝试去改变他/她的想法是很难的。
   不过这并没让我困扰。
   此路不通,还可以换个话题,缓解一下尴尬。
   然后我们把话题切换到平时如何“修行”上。
   于是,我真诚地分享了一下我的“修行”经历,以及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收获和感受。
   心想,如果她能从中受到哪怕一点点启发也不错。
   然而,我错了。
   我又遭到了她的否定三连。
   她说:“你静坐的时候可不要打压自己哦!”
   我:&?&..*.
   当我提到观察自己并改变习性时。
   她说:“事情发生后,回头看,不算观哦!”
   我:&?&..*.
   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拖着疲惫的心情挂掉了电话。
    静是一个热心的人,特别照顾我,而且还有强烈的帮我纠错的冲动。 
   第二天起床,回想起昨天的经历,我竟感觉心绪难平,有种生气的感觉,而且越想越气。
   静在对禅宗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接连否定。
   静在对我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帮忙“纠正”。
   都让我无语。
   可是,她这样,我为什么生气呢?
   我对自己为什么会生气这件事情,充满好奇,但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当天我还向一个朋友感慨道:“一个人认识别人还挺容易的,但认识自己却很难。”
   她说:“最近你是遭到什么挫折了吗,竟然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说:“并没有。”
   我为什么生气呢?不过是看不清自己罢了,而且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又过一日,约了敬宝中午一起吃饭。
   还没有出发之前,我泡好茶,把手机甩在一边,一个人坐在书桌前,静思冥想。
   我为什么会生气呢?
   我放空自己的脑袋,努力让自己什么都不想,而是静静感受。
   突然我睁开眼睛。
   原来“生气”的原因是在跟静沟通的时候,静并不需要别人帮她解惑,而我的目的并不单纯,所有行为背后还拖着一个长长的“我”。
   这个“我”渴望在给别人分享后,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敬。
   但是,这个“我”不仅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还遭到了残酷的否定三连击。
   念及此处,我便不再生气了,对静的态度从生气变回了接纳。
   想毕,已到出门的时间了。
   走在小区的路上,我这两天不曾留意的鸟叫声,竟是那样的清脆悦耳。
   我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宁静、高兴过。

自性自见

2. 自观自在

最近在清远的大王寺进行修炼,每一天早晨一百多个姐妹一起在平安进行抄写心经!心经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观自在菩萨形深般若波罗蜜”,观自在,应该是自我觉察(在一个理想的距离内去观察、感受和行动,这就叫觉察。),然后通过觉察来调控自己的感知、思考、欲望和情绪,以及对外界事物的认知等等,从而让自己内心达到一个平衡、和谐、舒服、安然的状态。
  
 
  
 
  
 「观自在」前面再加一个「自」,那么就更加清楚:自己观照自己的心,刹那之间生灭放下,那么我们就得到智慧,知道诸法空无自性,了不可得,我们就得到自在的心,叫做自观自在。”
  
 
  
 今天群里突然来了一条“抱怨信息”,而在课堂上,这位同学上台主动分享自己,觉得稀里哗啦!“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发完信息发现是自己的问题,觉察到了平日里就是这样一个从来不顾及别人感受,不顾及家人感受的人。观察到了自己的内心需要调整!”我被感动了,触动了,也跟着眼泪流了下来!
  
 
  
 好神奇的心经,当一个人在这种非常神圣又安静的场所,真的被环境影响,被中国上下几百年的文化所感染,学会了觉察自己,我想当时能够站在一百多人台上去分享的她,成长了,蜕变了。变得越来越温润和通透!内心越来越柔软!
  
 
  
 愿我们都能自观自在,远离痛苦!

3. 自性是什么?

指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自性”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心性”。
心是你,你是心,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体现你这个人的心性。你是心,心是主宰,你的所作所为都是由你自己主宰。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有情众生共用一自性,这个自性在佛家叫做佛性,在道家叫做道性。所以宣传并学习认识自性,回归自性,明心见性才是本一无二的正道正法。

扩展资料
自性是人格的中心,它是有条理、统合的人格原型。在它四周其他系统像星座一样将其围绕,相互集合在一起,从而促使人格统一、平衡和稳定。形成统合的人格,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具有全然、合一的感觉,是人生的目标,人们都奋力以赴,却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境界。
必须等到人格结构中的其他各个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分别独立以后,才能达到自性。因此自性往往要到中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如果一个人觉得有“分裂”感、有冲突和焦虑,就说明自性的整合还不完全,功能没有良好地发挥。

自性是什么?

4. 什么是“自性”?

指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自性”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心性”。
心是你,你是心,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体现你这个人的心性。你是心,心是主宰,你的所作所为都是由你自己主宰。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有情众生共用一自性,这个自性在佛家叫做佛性,在道家叫做道性。所以宣传并学习认识自性,回归自性,明心见性才是本一无二的正道正法。

扩展资料
自性是人格的中心,它是有条理、统合的人格原型。在它四周其他系统像星座一样将其围绕,相互集合在一起,从而促使人格统一、平衡和稳定。形成统合的人格,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具有全然、合一的感觉,是人生的目标,人们都奋力以赴,却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境界。
必须等到人格结构中的其他各个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分别独立以后,才能达到自性。因此自性往往要到中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如果一个人觉得有“分裂”感、有冲突和焦虑,就说明自性的整合还不完全,功能没有良好地发挥。

5. 自性是什么

问题一:"自性"在佛语里面是什么意思?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本文将举出几种代表性的说法并作一比较说明。 
  一、各家所说的“自性” 
  (一)有部的自性。有部,具称说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于西北印加湿弥罗一带,人才辈出,注疏丰富。主要论典有“六足一身”。“六足”即《法蕴足论》、《集导门足论》、《施设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和《论身足论》;“一身”是《大称派陈邸罚及《发智论》等。其理论特点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有部之所以得名一切有部,就是因为它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缘故。有部将一切法加以归纳分类,其中最完整的分类,要算世友的《品类足论》及世亲的《俱舍论》中所说的五位七十五法。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注、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色法分为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法分为四十六种,心不相应行法分为十四种,无为法分为三种,共合七十五种法。这些法在有部看来,都有它的自性,此自性恒有。 
  那么自性是什么呢?在《大称派陈邸分杏凶孕悦牛说明某法的体性是什么,这就是出体。有部论师对世间、身心一切现象,了解为复杂的综合体,分析复合体而发现内在单一的本质,就是自性。这就是实有与假有。如《大称派陈邸肪硪蝗三曰:“地云何?答:显形色,此世俗想施设。……地界云何?答:坚性触,此是胜义能造地体。”这里把地分为二种:常识中的地,是和合有,是世俗假想施设而非真实的;佛说的地界,那是胜义有。从复合的总聚,而探得一一法的自性,也称为分。分是不可再分析的,也称为我。如《大称派陈邸肪砭旁唬骸拔矣卸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法性实有,如实见故。” 此外自性,还有本性等别名,显示了一切法自性,是自有、自成的,永恒存在的,所以《大称派陈邸肪矶十一曰:“诸法实体恒无转变,非因果故。” 
  对于这样恒有的自性,与现实的无常生灭现象似乎相违,与缘起因果也仿佛不合。针对这些疑问,在《大称派陈邸分杏凶畔晗傅慕馐退得鳎兹略引几段。如《论》卷七十六曰:“未来诸法集现在时,如何聚物非本无今有?现在诸法散往过去时,如何聚物非有已还无?答:三世诸法,因性果性,随其所应,次第排立。体实恒有,无增无减,约依作用,说有说无。诸聚集物,依实有事,假施设有,时有时无。”这是说,诸法实体在三世中恒有,不能说从无而有,有已还无的,但依作用可以说有说无。 
  又如《论》卷三十九曰:“问:诸行自性有转变不?设尔何失,若有转变,云何诸法不舍自相?若无转变,云何此中说有住导?答:应说诸行自性无有转变。复次有因缘故说无转变,有因缘故说有转变。有因缘故说无转变者,谓一切法各住自体、自我、自物、自性、自相,无有转变;有因缘故有转变者,谓有为法得势时生,失势时灭……故有转变。”这可见有为法的生灭有无,约作用、功能而说。自体是恒住自性,如如不变的,因此称为恒有。 
  至于三世因果的建立,在有部有四大论师的不同主张,即法救、妙音、世友、觉天。这里但举出有部正宗世友的主张来介绍一下。如《大称派陈邸肪砥咂咴唬骸八滴灰煺撸彼谓诸法于世转时,由位有异,非体有异。如运一筹,置一位名一,置十位名十,置百位名百,虽历位有异,而筹体无异。如是诸法经三世位,虽得三世而体无别。此师所立,体无杂乱,以依作用立三世别。谓有为法,未有作用名未来世,正有作用名现在世,作用已灭名过去世。”三世但依作用有无建立,自体则是恒有不变,所以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二)中观家的自性。在佛灭度后的五、亥偿忿......>> 
  
   问题二:什么是自性?  自性就是真心、真如、本性、本体、佛性、法性等。自性的样子就是慧能大师见性后的报告,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万物,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是从自性生出来的,万物的本体就是自性。自性是法尔如是,再不能说是由其它东西而来。万物自身没有自性,都是依它而起(依它起性),例如人身不能分出人出来,把人身分析分解就只能得到细胞等,细胞不是人本身。把细胞分析又是由其他东西组成,从细胞中分不出细胞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万物没有自性。这个里面说的自性与慧能大师所说的万物的本体的自性,文字相同,意思有差别,有时同用,不要混淆。 
  
   问题三:在佛教中,什么是自性  这个对初学者一两句话不好解释。您可以看看楞严经、六祖坛经,还有现代大德元音老人关于自性的专著《略论明心见性》。 
  
  以下节选自略论明心见性: 
  那么心是什么?性又是何物呢?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是和环境 *** 起来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单独起的,所以称为集起为心,也就是现代学说所谓“思想是客观环境的反映。”要详细谈它的形象和内容,法相宗《成唯识论》说得很清楚,它可以分为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心所。这里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不详细说它了,请读者自己去研读《成唯识论》吧。 
  心既如斯,性又是何物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古人比为色里胶青,水中盐味,虽不可目睹,但事实上确实在起作用,在佛经上它有很多异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大圆胜慧等等。只因众生迷而不觉,不知有此妙体,无始以来,只与生灭和合,变为妄心。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与波,不是两回事。现在世界得以飞跃前进,全靠自动化,而自动化又靠热能,无有热能,即无动力;无有动力,一切都是静止的,死的。同样,我人之所以能思考、工作、创造发明等,也靠体内的动力,而这动力就是性的作用。所以性虽不能眼见,但确实在起一切作用,犹如电虽不能目见,而一切照明、发动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佛经内称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但宗下常两者混用,称心为性,称性为心,我们只要洞悉它们的底蕴,搞清它们的分野,也就不至为之混淆惑乱了。 
  明白了心和性的形貌和定义,就须进一步探讨“性”――生命的根源――何由缘境而生心?境又因何而生起,以致生死缠绵不断?更须明白,明心见性的含义包括些什么?怎样才可以明它、见它,出离生死?现在让我们分为五节,详细讨论一下…… 
  
   问题四:慧能六祖所说自性是什么意思  元音老人(节选自《略论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大涅。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广,因为它是这一代时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注脚。现在我们只能择其精要者约略言之。 
  
  在未讨论明心见性的内容与如何明心见性之前,首先让我们来把心性的轮廓勾勒一下,以便易于著手分析讨论明心见性的意义。 
  
  那么心是什么? 性又是何物呢? 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是和环境 *** 起来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单独起的,所以称为集起为心,也就是现代学说所谓‘思想是客观环境的反映。’要详细谈它的形象和内容,法相宗《成唯识论》说得很清楚,它可以分为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心所。这里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不详细说它了,请读者自己去研读《成唯识论》吧。 
  
  心既如斯,性又是何物呢? 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古人比为色里胶青,水中盐味,虽不可目睹,但事实上确实在起作用,在佛经上它有很多异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大圆胜慧等等。只因众生迷而不觉,不知有此妙体,无始以来,只与生灭和合,变为妄心。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与波,不是两回事。现在世界得以飞跃前进,全靠自动化,而自动化又靠热能,无有热能,即无动力;无有动力,一切都是静止的,死的。同样,我人之所以能思考、工作、创造发明等,也靠体内的动力,而这动力就是性的作用。所以性虽不能眼见,但确实在起一切作用,犹如电虽不能目见,而一切照明、发动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佛经内称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但宗下常两者混用,称心为性,称性为心,我们只要洞悉它们的底蕴,搞清它们的分野,也就不至为之混淆惑乱了。 
  
  明白了心和性的形貌和定义,就须进一步探讨‘性’――生命的根源――何由缘境而生心? 境又因何而生起,以致生死缠绵不断? 更须明白,明心见性的含义包括些什么? 怎样才可以明它、见它,出离生死? 现在让我们分为五节,详细讨论一下。 
  
  (一)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我人欲了脱生死,先须知道生死之由来。如欲断其流者,先须识知源之所在,而后方可塞其源、断其流,逍遥于生死之外。那么芸芸众生在六道内头出头没地轮回不已,究竟何由而起呢? 释迦佛用两句简约的话告诉我们:‘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分析起来,乃是说,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性,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无相灵敏之万能体;它不属迷悟,体绝凡圣。只以众生不觉,无有经验,不知妙体本明,而生一念认明,以本有之妙觉智光,幻为妄明所明。将原为一体之觉明――觉即明,明即觉,非有二致,分为觉明相对――觉外有明,明外有觉,觉为明所明,明为觉所觉,而成能所双立。即《楞严经》所谓‘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也。由此无明故(此明觉即吾人通常所说的无明),迷本圆明,将本有无相之真如,转为阿赖耶识(如正常人吃醉了老酒相似)。于是灵明真空变为顽空,复于顽空中,无明妄动,凝结成四大妄色(如来藏性本具之性......>> 
  
   问题五:自性是什么意思?  自性,是指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在佛经里也叫佛性、法性、真如、实相等等名称。一切佛之所以成佛,就是彻底证悟了这个“自性”。 
  六祖大师悟道后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谓明心见性者,即见此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而又能随缘现相,生起种种妙用之真空妙有之实性。 
  
   问题六:自性是什么 怎么样才能见自性?  自性就是众生本具的一种性,没有这种性能,就没有众生和一切万法。实际上呢,众生的本体我们叫如来藏,也叫真心,自性就是如来藏之性,也就是真心本来面目的性能,也叫佛性。万法唯心所现,众生、万法,都是自性的显现。那么既然一切都是自性的显现,哪里不是自性?什么不是自性?你明白了,也就是见了。怎么明白?你现在懂了现在就见了,现在不懂就一步一步学习吧,学习《楞严经》 
  
   问题七:佛教中“自性”是什么意思? 简单点~  自性即自身本性,又称佛性,有情众生本具有。 
  
  希望您能明白并帮助到您 
  
  阿弥陀佛 
  
   问题八:一体自性 是什么意思  万事万物,都是自性幻化出来的。所以是一体,无二无别。 
  自性本就圆满就是所有生命都具有本来就有这个功能的意思。都具有,自然就自性圆满了。 
  
   问题九:自性具足是什么意思  一.  释义: 
  1.一切众生本来有的佛性和智慧 
  2.自性本来就是圆满的,一切都具备,丝毫不缺 
  3.具足是具备具足和如来同等的世间和出世间法的一切智慧、神通 
  二.  出处: 
  禅宗六祖惠能在《六祖坛经》中说:“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问题十:自性、本体…都是什么 10分 自性和本体,是佛家术语吧?如果非佛家术语,当有其它解释。 
  一。自性呢,按佛家理论:宇宙间各种现象,其所具备的永恒不变的性质,就是自性了。 
  按《佛学大辞典》(术语)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又】数论师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为冥性。又称自性。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 
  二。本体呢?按佛家理论就是:各种现象的最根本的自身(体),就是本体。 
  按《佛学大辞典》(术语)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于应身而谓真身为本体。大日经七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梵网古迹上本曰:“化归本体,言还至也。” 
  自性和本体的通俗解释下面,都已经附有《佛学大辞典》中的精确解释了。

自性是什么

6. “自在”的本质

什么叫自在?
  
 有人说,自在就是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不受限制。
  
 又有人说,自在就是我不想干什么就能不干什么,有拒绝的资本。
  
 太多的人觉得自己很累,主要是由于“事无止息、身不由己、行为所愿”所造成的。
  
 而这种累、这种不自由,不仅仅是身体上还包括心理上。
  
 故古有云: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既然不自在包括身体上的“实缚”和心理上的“虚缚”,那么,直接解决这两者不就行了吗?
  
 没那么简单。
  
 咱们先探究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人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时候,他对精神上的要求是比较少的。也许一顿丰盛的食物或者一件漂亮的衣服就会使他感到巨大的快乐。
  
 当一个人物质条件丰富,他就需要获得更多精神上的富足,而且,收获精神富足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他不会再因为一顿丰盛的食物或一件漂亮的衣服而感到巨大的快乐。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实缚”(身体上)和“虚缚”(心理上)就像阴阳的关系,它们的强弱会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实缚”越强,“虚缚”越弱;“实缚”越弱,“虚缚”越强。
  
 那么,如果要获得自在,就需要在“实缚”和“虚缚”中找到平衡。
  
 《道德经》说:
  
 万物负担着阴,环抱着阳,阴阳相互中和,形成和谐的状态。
  
 “和”就是和谐、平衡的意思。
  
 如何达到平衡状态?
  
 就是我文章中经常提到的“守中”。
  
 “守中”的关键在于损补。比如说要达到自在的目的,就需要在“实缚”和“虚缚”中达到平衡,当心理上困顿不自在了,就需要“损实补虚”,当身体上困顿不自在了,就需要“损虚补实”。
  
 这也正符合了《道德经》所言:
  
 意思是:自然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所以说,如何才能达到自在,关键是有余且不盈(过剩)。因为过剩就会陷入“物极必反”的境地。
  
 总结:
  
 但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明白“言自在者,非自在也,因非自在,故得诸般自在”。
  
 这篇文章字数不多但信息量巨大,需细细品味,知道而易行。

7. 什么是“自性”?

在佛教里面, 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行由》里这样描述“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中, “自性”是指将无意识和意识整合后的心灵整体,也可以看作是自我的终极实现。
  
  在基督教中, 基督本人就是“自性”的象征。基督徒一生的追求就是学习基督的样式,活出他的形象。
  
 通过六祖慧能大师的描述,我们看到“自性”,也就是我们的本心,或称我们内心的本来面目,其实是清净、永恒、满足和超能的。因为我们离开了本心,所以内心才躁动难安、无法满足。
  
 我们以为只要努力的在这个世界上耕耘、抓取,就可以收获内心的宁静满足,殊不知,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谎言。方向错了,结果必然是苦的。就像佛教的那句经典名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只有向内求,看见我们本来就是清净具足的,才能拥有真正并恒久的平安与喜乐。 
  
  PS :此文为《看见人生真相》系列文章之(六),敬请关注下一篇文章~

什么是“自性”?

8. 何谓自性?

     
                                          
 所谓自性,就是本自具足的天性。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
  
      自性不需要我们苦苦追寻,反道是需让自己安静下来,倾听本心的声音,内观投影源,置身于天人合一的境界。
  
      正如南怀谨先生说:喝茶也是回归自性的一种方式,做家务也是,浇花也是,读书也是,行走也是,睡觉也是。倘若你的心打开了,空性了,自性就汩汩流淌出来,无论你在做什么。
  
       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切的外境,住不到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也不住于一切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