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受到国家级表彰,还有哪些人和她一样也受到国家级表彰?

2024-05-13

1. 李兰娟受到国家级表彰,还有哪些人和她一样也受到国家级表彰?

最近宣布的第53号主席令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其内容是表彰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有杰出贡献的人民英雄,其中钟南山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陈薇、张伯礼和张定宇三人则获得人民英雄称号。和李兰娟院士一样,他们也在抗疫的第一线为我们保驾护航。
钟南山院士,呼吸系统疾病专家。在我国2003年和2020年这两次疫情中都深入一线展开救援,指导我国疫情期间的救治方向。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没有半刻犹豫,以84岁的高龄前往救治一线,对病毒的传染以及救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居家隔离,实行居家禁足防止病毒传染的策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我国,病毒很快得到了控制。钟南山院士的努力为我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厚厚的一层保障,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共和国勋章名副其实。
陈薇院士,疫苗研制专家,长期从事生物防御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药研究。在两次疫情中,对病毒疫苗的研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在SARS病毒中,首先研制出了相应的干扰素,从而找到了相应的抗体,为SARS病毒的治疗往上提高了一个高度。最近,新冠疫情也迎来了重大喜讯,面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已经研制完毕,在市场上可以购买。中国也成为世界首个拥有新冠病毒疫苗的国家,陈薇院士的成果,为我国人民对抗新冠病毒的防治以及预防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这几位收到国家表彰的院士们,还有许多的医护工作者值得我们敬佩。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有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毫不犹豫奔赴前线,不顾生命危险守护在抗疫的一线。我们的岁月并非如此安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李兰娟受到国家级表彰,还有哪些人和她一样也受到国家级表彰?

2. 李兰娟受到国家级表彰,还有哪些人和她一样也受到国家级表彰?

1、卫兴华,人民教育家。
卫兴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25年10月生,山西五台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原主任、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他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教育家,长期从事《资本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
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材是全国影响力和发行量最大的教材之一。他提出的商品经济论、生产力多要素论等,在经济学界影响广泛。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二届论文奖。
2、王蒙,人民艺术家。
王蒙,男,汉族,中共党员,1934年10月生,河北南皮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文化部部长,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作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文学创作者,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
其作品《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等具有代表性和开拓性意义,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发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3、王文教,人民楷模。
王文教,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11月生,福建南安人,原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他为振兴新中国羽毛球事业,从印尼回到祖国,曾多次获得全国羽毛球赛男子单打、双打冠军。
退役后先后执教福建羽毛球队、国家羽毛球队,在他任总教练期间,中国羽毛球队获得了1982、1986、1988、1990年汤姆斯杯团体赛冠军,涌现出56个世界单项冠军。荣获国际羽联“终身成就奖”。


4、王有德,人民楷模。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党员,1953年9月生,宁夏灵武人,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带领职工大力推进防沙治沙,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呈现出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
探索形成“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治沙英雄”“改革先锋”等称号。
5、王启民,人民楷模。
王启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37年9月生,浙江湖州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助理。他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敢于挑战油田开发极限,研究并提出了“分阶段多次布井开发调整”理论,其中表外储层开发利用技术突破了国内外认为不能开采的禁区。
他主持的油田高含水后期“稳油控水”项目研究,为大庆油田实现27年5000万吨以上高产高效持续开发作出重要贡献。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
参考资料:中国人大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名单

3. 李兰娟获得过祖国给了什么奖?

1、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0年7月17日,李兰娟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捐出所得全部奖金300万元人民币,用于人才培养和促进科技发展。

其他奖项和荣誉:
1997年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 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 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 浙江省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学和防治策略研究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06年 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与混合型人工肝的研究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7年 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0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1年 肝衰竭人工器官替代治疗研究 省部级 一等奖
2012年 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 省部级 一等奖
2013年 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4年 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4年 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4年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2015年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诊治研究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社会团体 一等奖
2015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排名第二)
2016年 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2016年 第九届谈家桢科学奖临床医学奖
2020年 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
2020年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女,浙江绍兴人,中国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11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她和团队研发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广泛用于维持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命,并且因在抗击SARS、H1N1、H7N9等流行病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得多个国家奖项。其夫为另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



扩展资料:

生平
李兰娟原籍萧山区进化镇下畈底村。1947年,李兰娟出生于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1960年,她被保送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现绍兴第三中学)。
因为家境贫寒,她初中曾有一段时间是辍学在家读的,一边干活养家,一边自学。中考后,她被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破格录取。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在夏履镇当中学代课教师。在浙江省中医院学针灸后改做赤脚医生。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
1973年起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党支部委员、团委书记,1984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党委书记、副院长,1996年任浙江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98年晋升正高职称,被评为浙一医院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同年至2008年任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期间主要从事重型肝炎的诊治、肝病微生态、人工肝等的研究。
2004年,李兰娟主编了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2005年3月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2019新冠肺炎疫情开端时,李兰娟是第一位提议封锁武汉市的中国专家,曾三次提请武汉市当地政府和国务院。最终使中央政府采纳其建议,并于2020年1月23日实施武汉封城。
2月1日,她和一组来自杭州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武汉,帮助抗击疫情。

李兰娟获得过祖国给了什么奖?

4. 李兰娟获得过祖国给了什么奖?

1、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0年7月17日,李兰娟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捐出所得全部奖金300万元人民币,用于人才培养和促进科技发展。

其他奖项和荣誉:
1997年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 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 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 浙江省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学和防治策略研究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06年 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与混合型人工肝的研究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7年 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0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1年 肝衰竭人工器官替代治疗研究 省部级 一等奖
2012年 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 省部级 一等奖
2013年 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4年 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4年 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4年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2015年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诊治研究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社会团体 一等奖
2015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排名第二)
2016年 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2016年 第九届谈家桢科学奖临床医学奖
2020年 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
2020年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女,浙江绍兴人,中国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11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她和团队研发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广泛用于维持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命,并且因在抗击SARS、H1N1、H7N9等流行病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得多个国家奖项。其夫为另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



扩展资料:

生平
李兰娟原籍萧山区进化镇下畈底村。1947年,李兰娟出生于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1960年,她被保送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现绍兴第三中学)。
因为家境贫寒,她初中曾有一段时间是辍学在家读的,一边干活养家,一边自学。中考后,她被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破格录取。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在夏履镇当中学代课教师。在浙江省中医院学针灸后改做赤脚医生。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
1973年起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党支部委员、团委书记,1984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党委书记、副院长,1996年任浙江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98年晋升正高职称,被评为浙一医院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同年至2008年任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期间主要从事重型肝炎的诊治、肝病微生态、人工肝等的研究。
2004年,李兰娟主编了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2005年3月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2019新冠肺炎疫情开端时,李兰娟是第一位提议封锁武汉市的中国专家,曾三次提请武汉市当地政府和国务院。最终使中央政府采纳其建议,并于2020年1月23日实施武汉封城。
2月1日,她和一组来自杭州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武汉,帮助抗击疫情。

5. 李兰娟是否获得国家荣誉称号

李兰娟没有获得国家荣誉称号。
李兰娟院士在这次新冠病毒的全民抗疫中,确实为国家与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没有入选,但这并不影响她在本次抗疫中对国家所作的贡献。

扩展资料:
1、人物简介:
李兰娟,女,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人。汉族,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人工肝开拓者,原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等等。
2、突出贡献:
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3、获得荣誉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获得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1年国家教育部推广应用二等奖;
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获得200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获得2003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成果获2004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了中国第1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构建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成果获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
获得授权专利5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兰娟

李兰娟是否获得国家荣誉称号

6. 李兰娟是否获得国家荣誉称号

李兰娟没有获得国家荣誉称号。
李兰娟院士在这次新冠病毒的全民抗疫中,确实为国家与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没有入选,但这并不影响她在本次抗疫中对国家所作的贡献。

扩展资料:
1、人物简介:
李兰娟,女,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人。汉族,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人工肝开拓者,原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等等。
2、突出贡献:
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3、获得荣誉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获得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1年国家教育部推广应用二等奖;
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获得200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获得2003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成果获2004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了中国第1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构建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成果获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
获得授权专利5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兰娟

7. 李兰娟获奖三百万竟全部捐出培养人才,如何看待此事?

2020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一年,钟南山、李兰娟作为抵抗病毒的“勇士”,让所有国人为之感到骄傲。然后,回过头再去总结过往的成就时,那一部分国之栋梁却同样令人感动。李兰娟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的功绩应该有她浓重的一笔。

灾难面前,她首当其冲,亲自到一线,成功之后,李兰娟接受浙江省的奖励三百万元,却毅然决然有自己的想法。将这三百万分成两部分,两百万上交浙江大学基金会代为管理,一百万用来回馈自己的团队,因为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成功的自己,这种做法让人真正感觉到什么才是“国之栋梁”,也就大致如此了吧!
重金面前仍能保持如此定力,而且首先想到的却是别人,这种魄力值得所有人学习。从另一方面,或许也能有所感悟。

首先,就是李兰娟虽然地位很高,但是面对人才的渴望还是很强烈。随着,国家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同时也迎来了各方面的竞争,经济发达,更需要人才的发达。李兰娟重金回馈团队,就是想告诉外界,“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只要你是人才,就能获得国家重视,自己的眼光和境界也会与普通人有所不同。

然后,相比娱乐圈,这三百万甚至还不如一线明星的一次演出费高,或者不如当红的演员明星的一集电视剧费用高。国内普通人对娱乐圈的迷恋,却比关注国家大事要急切的多,盲目崇拜明星偶像,已然成为了一种不良风气。更何况,很多被崇拜宠爱的明星却有着“虚伪”的一面,与社会正能量格格不入。

李兰娟的这种行动,为那些盲目崇拜明星的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面对中国的困境,你心中的娱乐明星能帮助多少,真正赶赴前线,为你们谋取幸福的依然是这些年纪垂老的科学家们!面对乱象,是时候好好纠正一下自己的思路了。

长久以来对于科学家的关怀,显然是缺乏礼贤下士的热情,就是因为幸福生活过得久了,已经忘记灾难带来的后果。2020年这一次经历,似乎又让大家找回了该有的热情。虽然科研人员的待遇维持在较高的水准,但相较于娱乐明星、互联网网红来说,显然他们本应该获得的财富是稀缺的。

科研人员缺乏,网络明星朝气蓬勃发展迅速,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这次浙江省的激励行为备受好评。同时李兰娟的做法,又是一次很有骨气的回应,称之为国家栋梁、国之大士,绝对是实至名归!

李兰娟获奖三百万竟全部捐出培养人才,如何看待此事?

8. 李兰娟怎么未授奖是自己不要的吗?

为表彰李兰娟院士所做的突出贡献,国家也给了她至高无上的荣誉。李兰娟院士已经提名国家最高科技奖了,这个奖项的含量不低于共和国勋章。

李兰娟是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

扩展资料:
1、在疫情爆发初期,李被派往武汉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她一直站在武汉抗击疫情的最前线。73岁时,作为国家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他多次进入“红区”,直面病毒威胁,抗击疫情。她带领一个小组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

2、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李岚娟感到非常激动和激动。她说:“习的讲话总结了抗击疫情的伟大精神。”

3、抗击疫情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武器。我们动员了该国最好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和最迫切需要的资源,以牺牲国家的利益来治疗这一流行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