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入局江淮?

2024-05-15

1. 大众入局江淮?

5月28日,江淮汽车再次一字涨停,收盘报8.38元/股,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从5月20日至今的七个交易日内,江淮汽车六次涨停,累计涨幅达到了69.29%,市值已突破144亿元。
此次连续涨停缘自一则收购消息。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就收购江淮汽车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 50%股权进行最后的谈判,并购金额计划为35亿元。江汽控股是江淮汽车最大的股东,持有后者总股本的 25.23%。
此外,大众也计划成为动力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的最大股东,上述这两项交易最早可能于本周五宣布。
大众、江淮以及国轩高科对上述传闻均表示“不予置评”。江淮汽车内部人士告诉《汽车通讯社》,目前暂时以公告为主,其他方面不方便回应。 
5月27日,江淮汽车在风险提示公告中表示,江汽控股正在筹划引进战略投资者相关工作,目前处于初期商议筹划阶段,尚未形成最终方案,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
江淮汽车正在引进战略投资者
虽然靴子还未落地,但从江淮的公告中不难看出,江淮将引进战略投资者,加之之前与大众的合作关系,大众入股江淮将是大概率事件,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入股?
从近几年的经营业绩来看,发展并不太顺利的江淮汽车,引入一位有资金实力的投资者,对其解决目前的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2017年-2018年,江淮汽车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分别为-1.946亿元、-6.345亿元,2019年得益于政府补贴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依然为-9.78亿元。
受疫情影响,江淮汽车今年的业绩更为惨淡。2020年一季度,江淮汽车累计销量为8.33万辆,同比下降35.53%,营收同比下滑37.68%,净利润亏损3.5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4-2019 年,江淮汽车累计收到政府补贴近百亿元,2019年勉强扭亏为盈。眼下新能源补贴正迅速退坡,没有政府援助,江淮汽车的处境将更加艰难。大众此次携重金入局,如果能顺利入股江淮,无疑将给江淮汽车带来新的机遇。 
机遇不止是缓解资金压力,江淮与大众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深。 
一直以来,江淮都处于独立自主发展的状态,没有机会接触国际一流车企研发和制造体系。成立江淮大众后,江淮内部人士告诉《汽车通讯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大众学习到了先进的管理体系,“引入大众管理体系后,江淮的管理精度开始变小,以往按照一年十二个月的标准推进管理,如今按照一年五十二周推进,把工作细化到每周,工差随之缩小,也最直观地反馈到产品品质上。” 
不难看出,大众在江淮汽车的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过,江淮汽车在公告中也明确表示,本次江汽控股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涉及其控制权的变更,对其目前的生产经营不构成影响。 
如若大众此次能够入股江淮,又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大众看上江淮什么
目前,江淮与大众的诸多合作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虽然近几年的业绩不太好看,江淮汽车仍有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开发的车企,江淮汽车也是国内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的车企之一,后与华霆动力、巨一自动化成立合资公司,分别开发生产上游电池、BMS、电机、电动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又与普天新能源合作,切入下游充电桩运营。 
能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布局,这对大众来说是不小的吸引力。此外,江淮手握大量新能源积分,若大众顺利入股,能够缓解大众对新能源积分的压力。 
接下来,大众与江淮的合作也可能更多聚焦在商用车领域。
从2014年开始,在乘用车业务上受挫的江淮汽车作出战略转型,其宣布将战略重心从乘用车上转回商用车。2016年-2018年,江淮商用车利润占比分别为44.23%、46.06%和52.99%,占比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且毛利润率比较稳定均在10%以上。今年一季度,轻卡行业总体呈现下降的态势下,江淮轻型商用车一季度以累计3.4万辆的成绩继续在中国轻卡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相比乘用车业务,江淮商用车的成绩单要好看得多。大众汽车尽管在全球坐拥曼恩和斯堪尼亚两大商用车品牌,但在国内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江淮无论是轻卡、轻客还是重卡产品,均处于行业前列。如果顺利入股江淮,与后者在商用车领域进行深度的技术合作,可以帮助大众在国内市场实现从乘用车到商用车的全面覆盖。
▼
江淮大众何去何从
前有“西雅特MEB Entry”项目的流产,后有大众入股江淮的传闻,江淮大众目前的处境有些尴尬。
按照大众的计划,西雅特MEB Entry这一全新入门级电动汽车项目,原本应由西雅特与大众合作开发,车型起步价低于2万欧元,取代全电动版的大众Up、斯柯达Citigo和西雅特Mii,并且将引入江淮大众。前不久,经过西雅特内部的谨慎考虑,已决定暂缓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江淮大众首款车型,思皓E20X 被质疑为江淮新能源旗下产品“换壳”而来,销量惨淡。根据江淮汽车2019年年报,江淮大众项目2019年亏损3.6亿元,E20X 和思皓品牌都没砸出什么水花来,“西雅特MEB Entry”项目目前又被叫停,江淮大众的前景变得不可预测。
根据大众“2025 战略”,大众计划到 2025年实现年产 100 万辆MEB 平台电动车,约 66 万辆来自中国。在这66万辆产能中,36万辆来自上汽大众安亭工厂,30万辆来自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并没有将江淮大众的产能算在内。
江淮大众这一项目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吗?
“西雅特确实不会再参与合资项目,但江淮大众的运营未受影响。”江淮大众此前表示,江淮大众研发中心目前仍在正常施工中,预计今年年底前落成并投入使用。
“大众可能不会轻易放弃江淮大众。”在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看来,大众目前已经在中国推出了数款电动车车型,但是都没能产生太大影响, 大众“换道”直接入股江汽控股,实现对江淮汽车的间接控股,拓展在中国的市场布局,从而扩大MEB平台影响,但这并不表明大众就会放弃江淮大众。 
根据外媒报道,大众收购江汽控股50%股权的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将追加对江淮大众的投资,并导入纯电动车MEB平台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大众集团的另一“绯闻”对象国轩高科,也是江淮汽车的重要电池供应商,公司产品配套江淮IEV7、IEV7S、IEVA50、IEVS4等车型,已与江淮汽车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如果大众同时入股江淮与国轩高科,这两家总部都在合肥的企业,与大众将形成电池-主机厂的闭环,供应、制造全部到位,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江淮的公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相关工作目前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从以往汽车行业国企混改的经验来看,此前并未有外资车企入股国企的先例,大众集团入股确实存在很大的变数。
静待靴子落地。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众入局江淮?

2. 江淮大众更名大众安徽,忙活半天,江淮未能留名

12月2日,江淮汽车官方发布《江淮汽车关于江淮大众合资合作事项的进展暨工商登记变更、交割完成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同时,江淮大众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安徽)

《公告》一出,随即引发多方关注。此次名称的变更将成为首个外国车企控股合资企业更名的案例。同时也意味着,今年5月29日由安徽省国资委、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三方签署的《关于向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增资之意向书》(以下简称:意向书)中的内容已经落实。只是这场“3个人”的“电影”,江淮最后也没能留下“姓名”。

更名后的大众安徽,法定代表人为大众集团(中国)现任CEO冯思翰,注册资本达73亿元之多,持股比例为:大众中国投资持股75%,江淮汽车25%。至此,大众集团在中国的三家合资公司中,首次拥有了对其中一家公司的直接控制权。
这也是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一直所期望的结果。

从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分类型过渡期开放,5年时间完全取消汽车行业合资企业股比限制开始,众多外资车企就已经在跃跃欲试。同年10月,宝马率先与华晨达成协议,通过增资,将股权比例调整为75:25,正式拿到了华晨宝马的实际控制权。宝马的成功,让大众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当面对南北大众两个“儿子”时,大众遇到的阻力并不小。

无论是一汽还是上汽,大众的股权变更提议都没有得到回应,不甘于此的大众集团,开始将目光转向了2017年与江淮合作打造的全新合资公司江淮大众身上。江淮大众成立初期,就定位于发展电动化车型,而电动化车型,也是大众集团未来战略的重要板块。
虽然江淮大众旗下首款车型思皓E20X市场表现一般,但大众集团并没有对江淮大众失去信心,相反,大众还想在江淮大众身上下更大功夫。按照计划,大众将为江淮大众投放5款纯电动汽车,同时建立、完善电动汽车工厂和研发中心。
至此,大众与江淮的合作开始进入加速期。
此次《公告》正式公布,宣告了大众集团大棋局的第一步已经正式完成,掌握大众安徽控制权的它,将有更充足的准备去应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革。

目前大众集团已经分别在一汽和上汽投放了基于MEB平台打造的新车——ID.4 X与ID.4 CROZZ。根据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的规划,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它还将陆续在中国市场投放8款国产电动车型。如今格局发生变化,大众集团必将在车型投放策略上,对大众安徽这个“亲儿子”有所侧重。
在可预见的未来,大众安徽将成为大众集团电气化战略的重要支点。也就是说,大众安徽、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三足鼎立的局面,或将成为可能。
对于江淮,从目前来看,结果也不算太坏,虽然失去了25%的股份,但在《公告》公布当天,股票就迎来了大涨。
但是江淮还需做好面对诸多变数的准备,股权的变更,意味着其在大众安徽中失去了话语权,很多方面将处于被动,未来是否会被大众牵着鼻子走,所投入的投资是否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就都得看江淮自己的造化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不就是换个名字而已,江淮大众为何要搞得人尽皆知?

最近这些日子,关于江淮大众更名的消息可谓是不绝于耳,各种宣传报道充斥于互联网,一下子就让江淮汽车的知名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受此消息影响,江淮汽车12月3日涨停,报 10.65 元,目前总市值约 201.64 亿元。

你看,先是11月下旬一波媒体宣传称:有传言江淮汽车将更名江汽大众!而很快,有江淮内部人士针对此类问题回应表示“我们内部没有传出这样的消息,这个是不实的。”显然,这是一个烟雾弹。
12月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中,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不就是换个公司名字而已吗?到工商局办个手续就好了,干嘛要整那么大动静非要搞得人尽皆知?这里面肯定有名堂!
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炒作,没错,不会炒作的市场部不是好的市场部!这波操作,江淮汽车的市场部表现是很优秀的,值得表扬!
然后,人们或许就会进一步猜想,在已经北有一汽大众南有上汽大众的情况下,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是轿车还是SUV?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
细心的朋友或许会发现,大众的新能源研发中心在安徽,显然,新能源车型的布局要以江淮大众为中心,而且规格要高于上汽和一汽。目前可以确认的车型是售价12-15万的ID.2,对标燃油车的速腾朗逸,后面还会有4-5款车型,BC级都会有,包括燃油车和商用车。

据了解,大众汽车集团未来会将旗下4-5个品牌产品使用江淮大众的电动车平台进行生产制造。根据规划,新合资公司2025年的目标产量为20万-25万辆,2029年产能则升至35万-40万辆。如果产能与需求能够匹配,预计将为合资公司在2025年和2029年分别带来300亿元和500亿元收入。
所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江淮大众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肯定要比一汽和上汽规格高、规模大,而在燃油车方面也不会放弃,仍然会尽力去抢占市场份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就是换个名字而已,江淮大众为何要搞得人尽皆知?

4. 入主江淮/联手上汽 大众“大手笔”背后有何心思?


易车原创  在当下的发展浪潮中,变革无疑成为了主旋律,纵观历史前进的车轮,一旦没法跟进时代的脚步,那么曾经的辉煌也可能瞬间变为过眼云烟。自大众汽车宣布将向电气化转型之后,对于这位“重量级选手”而言,其明显加快了转型的脚步,近期之内大手笔连连,控股江淮、国轩高科,联手福特、上汽等企业,而就在大众对未来电气化方向雄心勃勃之际,其内部却发生了剧烈的“人事地震”,而这场地震之后,大众的未来又将迈向何方呢?

5月底,大众宣布以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的股份,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公告显示,大众通过转股和募资定增方式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占其总股本的26.4%,至此,大众成为首家控股中国电池厂商的外资汽车企业。

大众入主国轩高科是出于供应链安全层次的考虑根据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电动化战略显示,2020年纯电动化率达到4%,2025年将要达到25%,大众纯电动车销量约300万辆,而届时大众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年销量要达到150万辆,因此必然需要更高的电池采购量,从这点可以看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市场对大众的全球化战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动力电池战略是大众全球电动化战略的基础和关键一环。
大众收购国轩高科在很大的方面是出于对于自家供应链安全层级的考虑,收购完成后国轩高科将会是大众仅次于宁德时代的第二大供应商,有了坚实的后盾,大众对于在中国的电动化战略显然将更有底气的多。

5月29日,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安徽省相关政府机构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据了解,签约各方计划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将于今年年底完成相关交易。

对江淮的控股有利于大众更好践行在华电气化战略此前有相关消息显示,大众对于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一直有意调整股比,而无论是南北大众的哪一家而言,其占据主导的可能性都不大,而此次通过控股江淮汽车,并将重点放在新能源车领域,一来是迎合其未来转向电气化的战略大方向,二是通过在更大的话语权,更有利于推行自己的战略,从而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占据更大的话语权。

江淮大众未来或推更多入门车型2017年江淮大众已经成立,按照此前计划,江淮大众计划到2025年在推出5款纯电动车型,而为了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的纯电动车型有所区别,江淮大众或将推出低于上汽大众与一汽—大众的ID.3、ID.4等的车型,而根据此前大众的“MEB Entry”项目来看,该项目计划在2023年左右在欧洲推出ID.1等车型,结合迪斯此前说过的“将在2023年推出江淮大众版的MEB产品”来看,似乎增加了ID.1、ID.2等车型在江淮大众国产的可能性。

江淮大众或生产“MEB Entry”项目车型 定位低于ID.3江淮大众很可能将入门级的“MEB Entry”项目冠以新的品牌,在入门级电动车市场与国产品牌展开竞争,当然不太可能是西雅特,或许是一个全新的品牌,这么做对于大众的品牌价值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当然这样的做法在中国市场也有先例,那就是一汽-大众捷达品牌。
当然,除此之外,大众还看中了江淮在商用车方面的实力,江淮在重卡、轻卡、商用车等方面面均有着多年的生产经验,大众有自己的技术路线,但对于国内这片领域也并不是十分了解,而借助于江淮的经验,通过与江淮的合作,也能够开辟这片新天地,因此两家在这方面也有着更深的合作可能性。
对于大众与江淮,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表示,双方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大众在中国的电动化战略,并助力集团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0年6月10日,<a class="baikekeyl" href="http://car.bitauto.com/ford/" title="" d

5. 车评观察 | 斥巨资入股江淮,大众汽车的“一出好戏”?

前言:大众入股江淮,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更是一出好戏。
虽说这出好戏的角色早已内定,但不少人看到大众入股江淮集团后,还是充满了很多问号。
比如,既然已跟江淮汽车合资,为什么还要入股后者的母公司?这对江淮大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今年所有一线车企的财报注定都很难看,正是节衣缩食渡过难关的时候,大众加大布局中国市场意欲何为?
这究竟是一出怎样的“好戏”?本期车评观察,咱们从头说起。
角色海选:从三年前,江淮大众的挂牌说起
大众在中国市场要成立第三家合资公司,早在2017年下半年就传的沸沸扬扬。
到了年末,终于官宣,江淮大众正式挂牌成立。但按照当时的法规规定,大众在华的第三家合资企业江淮大众不能生产传统内燃机动力车型,因此双方组建的合资企业,是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
事实上,在江淮大众成立之后,不少人都不看好他们的合作。
因为江淮大众成立后,只在江淮瑞风S2车型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款电动车——思皓E20X,而这款电动车也没有进行任何像样的市场普及,甚至是生产。甚至是从首发到上市花了1年,到如今销量不到1700辆,在今年以来这款车的销量一直为零。
为何还坚持选择江淮这一 “角色”?
这样说吧,虽然“开机发布会”后,影响力不尽如人意,车越卖越少。但“女主”江淮汽车却有着 “制片方”梦寐以求的东西,即资质和产能,传统汽车和新能源车的生产、研发、销售资质,江淮手里都有。
虽说2019 年江淮的年产量为42 万辆,但其总产能却高达 80 万辆,也就是说有近一半产能闲置,也所以才会有蔚来汽车找江淮代工的故事。
综合来看,总市值不足百亿、却坐拥 80 万产能的江淮汽车,几乎是国内最性价比最高的合作伙伴。
那么既然角色选好了,“剧本”该怎么往下进行,大众可以说早就盘算好了。
拍摄进行时:谋划引进西亚特品牌
众所周知,大众汽车全球销量的一半都是来自于中国地区,这款市场简直就是一块大肥肉。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大众是想把自己旗下的“艺人”高效利用起来,去谋取更多的利益。其中,作为边缘化的“艺人”西亚特,在被大众扶持多次未火之后,大众便想借江淮这一“女主角”的资源,让西亚特一炮走红。
而这一次大众入股江淮汽车集团,增资江淮大众便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要知道,在成立江淮大众后,大众汽车的按兵不动或许就在等这个机会。
因为在2018年,发改委发布取消合资股比限制之后,江淮汽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西亚特三方,曾两次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协议内容包括了江淮大众将于2021年前引进西亚特品牌,并共同进行电动化开发的计划。
彼时,西亚特旗下并没有电动车计划,而江淮大众又不具备内燃机动力车型生产的资质,而江淮大众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则又和西亚特签署了合作协议。
但今年年初,由于大众正式宣布将调整未来旗下的品牌规划,计划将斯柯达的品牌溢价降低,以廉价车的定位投放到中东、东欧、拉美等市场。斯柯达下沉到廉价车市场的同时,西亚特品牌的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
于是,今年3月,在大众集团的财务会议上,大众集团CEO表示,2019年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失去了不少的份额,考虑到新品牌引进中国需要大量的投资,所以,西亚特在2020年暂时不进入中国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此前西亚特与江淮签订的谅解备忘录里关于2021年前引进西亚特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要缓一缓。
“摄制”突遭延期,“大电影”何时上映?
有消息称,预计2022年正式杀青。
其实,在“艺人延期进组”的情况下,大众汽车也没有停止自己的计划,可以说为了西亚特的顺利“出演”,已经做好了各种铺垫,也就出现了 “大众收购江淮汽车集团50%股权,同时将江淮大众持股增加到75%”的操作。
此外,还有利好政策的传来,比如2022年中国将彻底取消合资企业股比限,这也意味着“大电影”进度条逐渐清晰起来。
因此有不少小道消息说,江淮大众暂停引入西亚特品牌的原因并不是官方所表示的因为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需要更多的投资,而是要等到2022年,当股比限制取消后,直接在中国市场投放“整个”西亚特。
而在这两年的空窗期,也正是西亚特研发一代新产品,提升品牌溢价的产品开发期。可以肯定的是,不出三年,西亚特就会以国产的身份,出现在江淮大众工厂的生产线上,借助大众品牌的光环,并卖出一个“好票房”。
虽然从业内来看,江淮大众并不被看好,都觉得撑不起这场 “大戏”。但现在,故事发展已经打破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从江淮大众的合资,再到收购江淮汽车集团的一半股权,大众如此热衷于江淮,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不愿意放弃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江淮也可以帮助大众得到这一切。
写在最后:目前来看,大众汽车操盘的这出“好戏”或将是一个双赢的大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西雅特一次次冲进中国市场,又一次次“折戟而归”。而这一次,西雅特以“电动化”为切口“三进宫”,能取得成功吗?
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评观察 | 斥巨资入股江淮,大众汽车的“一出好戏”?

6. 大众与江淮正式签约,江淮大众迎来发展新机遇

(文/彭科峰)6月11日,安徽省国资委、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通过云签约的方式,正式签署了江淮汽车集团投资协议。期间,江淮汽车还与大众汽车签署了江淮大众投资协议、产品组合框架协议。
据介绍,江淮与大众合资项目是中外合资新能源汽车的首个项目。早在2018年11月,江淮汽车集团就曾与大众集团签署进一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外,在前不久,江淮大众战略合资合作框架协议也完成签署,项目合作正式启动。
此次投资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江淮与大众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标志着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中国生产基地在安徽设立,也标志着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总部落户合肥。
据了解,在相关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江汽控股50%股权和江淮大众75%股权,安徽省国资委对江汽控股保持控制权。
大众集团承诺,将授予江淮大众4-5个纯电动汽车品牌产品,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20-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40万辆,预计届时总收入分别达到300亿元、500亿元人民币。
此外,大众集团还表示,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前提下,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中型、中大型车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燃油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当江淮大众成了安徽大众,是否意味着要把多年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

  20年12月2日,江淮大众 汽车 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 汽车 (安徽)有限公司”,走过数十年风雨的江淮 汽车 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是什么造就了江淮 汽车 往日的辉煌?   从“江淮大众”到“大众安徽”又将带来哪些实质性的改变?   触摸品质,发现未来,欢迎观看十万个品牌故事之《江淮 汽车 》。 
        说起江淮 汽车 ,它最初的故事可谓是充满了巧合与幸运。  
    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的巢湖闸机械修理厂。这个维修厂本来是为了维修、保养巢湖大闸的机械而设立的。 
    当时厂里的工人几乎都是从各单位借调的机修师傅和一部分劳改犯。没想到大闸一修就是两年,很多工人已经无法恢复原职了。时任厂长王立声找到了修闸总指挥、安徽省公安厅劳改支队支队长王庆源,希望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王庆源向上级汇报,得知可以在合肥开办一家 汽车 配件厂,再造就业。 
    于是,在1962年,由王庆源任厂长,这些原来修理机械的工人们转战合肥,开始了 汽车 配件厂的建设。 
       但是作为外行人,王庆源最头疼的是没有生产计划,在那个年代,没有计划就意味着工厂没法生产。为了搞到计划,工厂需要去参加订货会。 
    当时,中国 汽车 工业总公司在武汉举办订货会,王立声带着工程师吴祖德一起去参加。 
    然而尴尬的是,他们没有单位,因为巢湖闸机械修理厂只是一个临时机构,没法参会。为了混进订货会,王庆源居然“铤而走险”,伪造了一个“巢湖 汽车 配件厂”的公章,给自己开了一封介绍信,煞有介事地穿梭于订货会场,竟然还真拿到了几十个小产品的订货合同。 
    虽然,回去之后等着他的是写检讨,但他的这次小聪明却为所谓的“巢湖 汽车 配件厂”赢得了一个不错的开头——毕竟计划都定好了,将错就错,工厂也就名正言顺改名成了巢湖 汽车 配件厂。 
    没想到,这次订货会让中汽领导们注意到了这个新厂,为之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1964年,当时的南京 汽车 制造厂有意把1吨越野车和G492 汽车 发动机向外转移,而中汽的领导直接找到王立声,把这块肥肉给了安徽,随之而来的还有南汽的工程师专家组。 
       巢湖 汽车 配件厂可谓是一夜之间“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从一个嫩头青摇身一变,成为军工 汽车 配件生产厂。 
    当然,光有欧皇的运气也是不够的。 
    为了达到生产要求,巢湖 汽车 配件厂想尽办法扩充实力,其中,安徽省公安厅厅长马敬铮帮了大忙。 
    他主持将公安厅系统的许多其他工厂卖出,筹集资金,还向上海、哈尔滨、杭州、济南、沈阳等地的公安系统发函求援,从各地调配专业机床设备,迅速搭建起安徽军工 汽车 制造的生产线。 
    在人才方面,王立声找到了一机部部长周子键,身为安徽人的周子健心系家乡,也大力支持安徽 汽车 产业发展,于是出面请求一汽援助安徽20名工程师。后来的安徽省机械厅副厅长何兆祥、省 汽车 工贸集团的总工程师郑纪球、淝河 汽车 制造厂厂长周端人等,都是那批一汽来支援安徽的专家。 
    尽管如此,但前路依旧很艰难。 
    因为缺少人手,马敬铮厅长甚至从20万劳改犯中选取了1200多名懂技术且案情并不重大的犯人,作为巢湖 汽车 配件厂的人员补充。 
    就这样东拼西揍,在各方支持下,巢湖 汽车 配件厂已经初见雏形。 
       这样一个吃“百家饭”的 汽车 配件厂,在全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顺利交付了订货会上揽下的订单,而汇聚了多方技术精英的巢湖 汽车 配件厂也已经具备了制造整车的实力。 
    因此,在“文革”期间,尽管厂长王庆源被批斗,工厂一度陷入混乱,但是1968年,巢湖 汽车 配件厂还是成功地以“跃进卡车”为模板,研制出了一台2.5吨级别的卡车。 
    这辆卡车改变了苏联式设计,将“跃进卡车”改为了平头卡车,也是一次不小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安徽省制造的第一辆 汽车 ,标志着安徽 汽车 制造的 历史 就此开始。 
    合肥造卡车不仅让安徽人引以为傲,在全国也引起了轰动。 
       紧接着第二年,为了向党的九大献礼,这批卡车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生产出的20辆卡车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名称——江淮牌。 
    巢湖 汽车 配件厂也就此更名为——江淮 汽车 制造厂。 
    不过,在“文革”十年中,江淮 汽车 还是以 汽车 配件生产为主,在“江淮牌”卡车面世之后的几年里,江淮 汽车 的发展似乎又归于沉寂。 
     直到改革开放后,江淮 汽车 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新时期的江淮 汽车 ,脱离了军工企业的定位,被划归至机械局管辖。 
    经过新一轮整合的江淮 汽车 迈出了崭新的步伐,开始向商用车生产转型。 
    尤其是进入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扩大,江淮 汽车 有了更广阔的技术交流平台,加上之前的深厚积累,江淮 汽车 凭借几十年的造车经验,厚积薄发,实现了新的突破。 
    1990年,江淮 汽车 成功开发了一款专用于客车的底盘,这不仅宣告了江淮 汽车 从传统货车领域进军客车生产,而且也标志着中国第一款客车专用底盘的面世。 
    这一创举,让江淮 汽车 在新时期的 汽车 行业站稳了脚跟,这款客车底盘也被列入1990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此后,江淮 汽车 将研发重心继续放在底盘设计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江淮 汽车 陆续开发出了国内第一台后置发动机底盘等新型产品,在客车专用底盘领域一骑绝尘,成为当时国内客车市场上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 
    更大的扭矩、更充沛的动力输出,让江淮 汽车 的客车底盘广受青睐。 
    1995年,江淮 汽车 成为了国内客车底盘销量冠军。 
    1996年,江淮 汽车 客车底盘的年销量突破1万大关,江淮 汽车 成为国内客车底盘之王。 
    当然,江淮 汽车 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卡车老本行。 
    1996年,代号为HFC1061的江淮轻卡帅铃上市,江淮 汽车 的卡车产业链也逐步完善,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高中低”分档体系: 
    高端系列车型为帅铃1-3;中端车型为康铃、骏铃、威铃;低端车型有好微、好运、大好运等。 
    客车、卡车齐头并进,江淮 汽车 成功将 科技 创新投入产品生产,成为了国内 汽车 产业的佼佼者。 
    在实现 科技 突破的同时,江淮 汽车 也注重走出国门,开辟海外市场。 
       1990年,江淮 汽车 成功出口玻利维亚; 
    1996年,江淮 汽车 顺利与韩国现代集团在客货车领域牵手合作,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技术、产品、加之与外部合作条件的成熟,也催生了江淮 汽车 在管理体系上的新突破。 
    1999年9月30日,由江淮 汽车 等五家股东发起重组,江淮 汽车 制造厂正式改制为——安徽江淮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3月兼并安徽皖东机械厂,组建为安徽江淮专用 汽车 有限公司。 
    进入新世纪,江淮 汽车 继续着前进的步伐。 
    首先出彩的是与现代集团的进一步合作。 
    2000到2002年,江淮 汽车 成功引进现代 汽车 的MPV技术,即多用途 汽车 技术,成功打造了适合中国市场的MPV车型——江淮瑞风。江淮瑞风有着优越的性能,大受好评。2002年,瑞风的销量占国内大型MPV总销量的62%。 
    在MPV领域的成功,让两家公司对更多车型的合作充满期待。 
       紧接着,两家公司在江淮 汽车 擅长的重型卡车领域也达成合作,于次年推出第一台名为“格尔发”的重型卡车。 
    从此,江淮轻、中、重型卡车都已兼顾,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 
     谁料,格尔发却成了江淮和现代合作的绝笔!  
       在合作早期,江淮对现代存在一定的技术依赖,而随着江淮愈发重视自主创新,双方就产品研发产生的分歧越来越大。 
    2005年,经过多项改进的新格尔发重卡上市,而江淮与现代的合作,也走到了尾声。 
    不过,新格尔发的卓越性能,让人们看到了国产卡车设计的出色,为中国卡车制造赢得了满堂喝彩。 
     然而,看似风光无限,背后实则危机重重。  
    2013年,“3·15”晚会曝光了江淮 汽车 用普通钢板偷换镀锌板,造成车身鼓包、腐烂,严重影响安全性能,这成为江淮 汽车 发展史上的丑闻; 
    2018年,江淮 汽车 三款新车车载诊断系统功能性检测不达标,污染控制装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 
    …… 
    在一系列问题的曝光之下,江淮 汽车 多款车型销量下滑。 
    2018年江淮 汽车 销量同比下滑9.48%,其中退步最为明显的是SUV车型,销量同比下滑23.16%。江淮 汽车 的年度业绩由盈转亏,亏损7.86亿。 
    一连串的危机来袭,让江淮 汽车 的一举一动在聚光灯下被无限放大,质疑、诋毁之声不绝于耳。 
    纵然江湖如此险恶,但江淮 汽车 并没有自乱阵脚。 
    毕竟,在江淮 汽车 的发展历程中,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 
    其实,在亏损的背后,江淮 汽车 也正酝酿着新一轮蜕变。 
    2017年,江淮 汽车 与时俱进,与大众 汽车 联合,成立江淮大众,进军新能源 汽车 领域。江淮 汽车 凭借大众的先进技术、国内的生产经验和政策优势,很快成为了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一匹黑马。 
       在江淮 汽车 由盈转亏的2018年,虽然SUV车型退步明显,但这只不过是它在转型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阵痛而已。 
    与此同时,江淮 汽车 的纯电动车型销量大幅上升,同比增长125.28%,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2018年后,国内 汽车 行业积极引进外资,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尤其是在新能源 汽车 方面,逐步放开合资股比的限制,这让包括大众在内的一系列国际 汽车 品牌,开始重新规划在华投资的布局。 
    对于大众来说,中国的三个“大众”——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江淮大众之中,江淮大众是最年轻的一个,也是大众进一步加大股比最合适的选择。 
    因此,去年12月,大众 汽车 (安徽)有限公司的顺利揭牌,标志着大众 汽车 在中国实质性地拥有了一家合资车企的控制权。 
    从品牌上来看,虽然公司失去了“江淮”的名称,但是大众安徽的成立标志着江淮在品牌布局上的合作与创新。 
    而且,从“江淮大众”到“大众安徽”,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名称,更是  其背后的   汽车 产业发展战略。伴随着大众安徽而来的,是新能源 汽车 研发基地的竣工,是大众在中国市场进行新能源 汽车 开发与推广的新篇章。 
       大众 汽车 CEO迪斯表示,将把大众安徽打造为大众 汽车 集团在全球的电动出行驱动中心之一。2023年,大众安徽将推出第一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电动车。这对大众、对安徽的 汽车 产业来说,是双赢的利好消息,预示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对产业转型的决心和几十年来一如既往地坚守,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江淮 汽车 会在新能源 汽车 的全新领域继续开疆拓土,再创辉煌。 

当江淮大众成了安徽大众,是否意味着要把多年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

8. 增资数十亿元,江淮大众更名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

12月2日晚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中国投资”)对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中,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增资人民币23.83亿元,大众中国投资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资人民币16.09亿元,江淮汽车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资人民币8252.5万元,两项交易已完成交割。
 
在交易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成为江汽控股的股东,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大众中国投资持有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75%股权,江淮汽车则持有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25%股权。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大众集团(中国)CEO冯思翰。
 
说起大众与江淮的牵手起源于2017年,当年6月,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合资成立了新能源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不过,两者的合作进展并不十分顺利。根据江淮汽车2019年年报,江淮大众项目当年亏损3.6亿元。
 
关于此次增资,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29日,江淮汽车曾发布公告称,大众中国投资已在同日与江汽控股签署增资意向书。增资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将成为江汽控股股东,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此外,大众中国投资将向双方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增资。增资交易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将持有江淮大众75%的股权。
 
公告称,在大众中国投资成为江淮大众75%股权的股东后,德国大众集团有意愿授予其大众集团旗下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产品。计划中的产品将基于其纯电动平台打造。此外,大众集团还将优先考虑向江淮大众导入B级车和C级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车型,以及潜在的商用车产品。

同时,江淮大众将逐渐扩大规模并力争在2029年间达到年产量35万辆-40万辆。项目总投资额预计达到约10亿欧元或等值人民币。并且大众集团有意愿与江汽控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在各领域进一步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
 
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江淮汽车营业收入91.33亿元,同比下滑37.66%,同时产生3.56亿元的亏损,这给江淮的经营带来压力。
 
不得不说,对于江淮来说,通过和大众更深入的合作,江淮可以获得大众的技术支援及产品支持,并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走出当前的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增资的背后,从长远来看是双赢的局面:江淮得到大众的品牌溢价与技术,大众得到江淮的国内市场营销网络,进一步占领国内新能源市场份额。
 
值得肯定的是,在大众的加持下,江淮汽车日前销量有所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江淮汽车销量为4.30万辆,同比增加31.45%,1-10月份累计销量为37.56万辆,同比增加6.24%。盈利方面,今年第三季度,江淮汽车营收为151.19亿元,同比增加48.4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亿元,同比增加5561.60%。
 
从某种程度上看,此次增资,不仅是两个集团之间的合资合作,更是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车企与大形势之间博弈的最终结果,这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对等合资时代的落幕,也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全面开放的号角正式来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