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什么意思?

2024-05-15

1.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运转不息,为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义。
出自:远古至汉代《易传·系辞传》
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译文:
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运转不息,为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义。有仁德的人见此性此道,即认为是仁,聪明的人体察此性此道,就认为是智。百姓日常受用,遵循此道此性而各遂其生,而不知晓,所以君子之道能含盖万有,为万物之根,而知之者却很少呀!君子之道(即易道)显现之仁道,是可以见之于实行的。
蕴藏之以致用,是可以舍之则藏的。能鼓动万物的生机,而不与得天子之位的圣人同其忧思,可以树立盛明的德行,伟大的事业是多么的完美呀!

作品介绍:
《系辞》是易学类著作,一般是指《易传·系辞传》或《周易·系辞》。它是今本《易传》的第4种,它总论《易经》大义,相传孔子作了7篇阐发和总结《周易》的论述,即通常所说的《易传》。
《系辞》是这7种论述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系辞》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论述,应当经过了孔子以后儒家的整理,可以说《系辞》是先秦儒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大成。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什么意思?

2.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阴一阳就是“太极生两仪再生四象,继之生八卦至六十四卦乃至成之与天高”的道路。
通俗讲: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成之,是说人秉受天道之善是通过人性来实现的。
此句出自:《易经・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近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3.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什么意思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其语义为: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成之,是说人秉受天道之善是通过人性来实现的。
什么是善?顺天修道,顺阴阳,合天道,就是善。
“性”字作为一个重要的名词术语在古代汉语中兼具“本性”和“生命”两层含义。《系辞》的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生命之道其实就是一阴一阳之道,离开了一阴一阳之道就很难对生命现象予以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进一步说,个体生命其实不过是对一阴一阳的生命之道的具体展现和面向物质层面的形而下落实。质言之,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原本就是合而为一的。个体的生命活动与一阴一阳的生命之道实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如此,离开个体的生命现象那么将会很难理解一阴一阳的整体生命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什么意思

4.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什么意思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其语义为: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成之,是说人秉受天道之善是通过人性来实现的。
什么是善?顺天修道,顺阴阳,合天道,就是善。
“性”字作为一个重要的名词术语在古代汉语中兼具“本性”和“生命”两层含义。《系辞》的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生命之道其实就是一阴一阳之道,离开了一阴一阳之道就很难对生命现象予以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进一步说,个体生命其实不过是对一阴一阳的生命之道的具体展现和面向物质层面的形而下落实。质言之,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原本就是合而为一的。个体的生命活动与一阴一阳的生命之道实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如此,离开个体的生命现象那么将会很难理解一阴一阳的整体生命之道。

5.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什么意思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其语义为: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成之,是说人秉受天道之善是通过人性来实现的。
什么是善?顺天修道,顺阴阳,合天道,就是善。
“性”字作为一个重要的名词术语在古代汉语中兼具“本性”和“生命”两层含义.《系辞》的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生命之道其实就是一阴一阳之道,离开了一阴一阳之道就很难对生命现象予以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进一步说,个体生命其实不过是对一阴一阳的生命之道的具体展现和面向物质层面的形而下落实.质言之,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原本就是合而为一的.个体的生命活动与一阴一阳的生命之道实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如此,离开个体的生命现象那么将会很难理解一阴一阳的整体生命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什么意思

6. 请问:“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意思?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意思是: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成之,是说人秉受天道之善是通过人性来实现的。
1.出处:《周易》
2.解析:《周易》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他们相反相成,相互推移,构成事物的本性,体现着万物运动的法则。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白天,相对应的,就有黑夜;有春夏,相对应的,就有秋冬;有高处,就有低处。在人类社会中,有成功,就有失败;有相聚,就有分离;有痛苦,就有甜蜜。这些相对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时时刻刻相互转化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塞翁失马”的故事。
说靠近边塞有个善于道术的人,他的马无故丢失了,跑到了北方胡人居住的地方。人们都过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不是好事一桩呢?过了几个月,丢失的马回来了,并且带着几匹胡人的骏马。人们都来祝贺他,他说,这何尝不是祸事啊?因为他家好马很多,他的儿子喜欢骑马,却因此摔断了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不见得不是好事啊!果然,一年后,胡人入侵,年轻人都当兵去了,大部分战死沙场,他的儿子却因为瘸腿保全了性命。这就是阴阳的相互对待和转化。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在经历阴阳的转化。比如说,我们经过努力学习,结果考试却没有考好。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是好事,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了失败的痛苦,才能励志勤学,奋发图强,下一次成绩很可能就会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大意把手机丢了,你可能会很沮丧。从另一个方面看,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以后所有的财物,你都会小心看管,避免了更大的财产损失,这就是所谓的“小惩大诫”。如果上天将要降福于一个人,必然先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让他此后小心谨慎,不要得意忘形;如果上天将要降祸于一个人,必然先给他一点小小的顺利,让他放松警惕,说不定哪一会儿,大祸就猝然而至。
如果我们主动遵照道去做事,遵照“一阴一阳”转化的规律去做事,“继之者善也”,接下来,就是善的结果。
上天是很公平的,也是“保护”人类的。从社会的角度看,发展太快,对资源掠夺过多,上天(自然界)就会惩罚人类,比如出现空气污染、水污染,让人们生病,告诫人们,不要再这么做了。人类发展太快,还造成了全球变暖、两极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情况,于是,大自然就会以海啸、飓风、地震等灾祸来警示人类。如果人类能够主动减缓发展速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会给人类带来“善”的结果。从个体发展角度看,一个人整天学习、工作,不知锻炼,上天(自然规律)就会让你头晕眼黑、身体酸痛,如果不听“劝告”,就会得到更严厉的惩罚。如果一个人主动遵循道去做事,就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斗志、乐观的情绪,很显然,结果也是“继之者善也”。
怎样做事才能遵循道呢?首先要把握事物的本质、本性、特性。按照事物的本质、本性、特性去做事,才能圆满成功,这就是“成之者性也”。

7.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运转不息,为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义。

出自:远古至汉代《易传·系辞传》【摘要】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什么意思?【提问】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运转不息,为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义。

出自:远古至汉代《易传·系辞传》【回答】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什么意思?

8.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什么意思?

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运转不息,为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义。
出自:《易传·系辞传上·第五章》
节选: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翻译: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义。有仁德的人见此性此道,即认为是仁,聪明的人体察此性此道,就认为是智。百姓日常受用,遵循此道此性而各遂其生,而不知晓,所以君子之道能含盖万有,为万物之根,而知之者却很少呀!

赏析:《系辞》是《十翼》中的两篇,《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系”为系属之义,为《周易》经文之外全书原理的通论。
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论,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肯定自然界存在阴阳、动静、刚柔等相反属性的事物;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生生之谓易”的观点。认为相反事物的“相幸”、“相荡”、“相推”、“相感”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是万物化生的源泉。
文章以箸求卦的过程理论化,实际涵含着宇宙生成论,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