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拳的概述

2024-05-15

1. 洪家拳的概述

据说系清代民间秘密结社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洪门相传创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另传起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明将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该组织以明太祖朱元漳年号“洪武”的“洪”字立门,故称洪门拳。

洪家拳的概述

2. 洪家拳的拳术历史

中国南派武术,首推福建及岭南两大支流,两者皆为少林武术,因地域上的分别及个人喜好上的分野,使两者的拳路上明显地产生区别。福建少林拳其腰马的步幅较窄,桥势较密,善於近身发劲以短打为上,其代表拳种有五祖门,咏春白鹤、白鹤、虎形、狮形、龙尊……等。而岭南一支,则首推“洪、刘、蔡、李、莫”五大家,而少林洪家拳则被推为五大家之首,驰誉岭南一百多年,为正宗南少林的一大分支。当今洪家拳在世界各地的武术界中,可说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而这些世界各地的洪家拳馆,占大部份者是由香港传播至各地,故他们的洪家拳普遍与香港所承传的体制相同。洪家拳的源流,相传发源於福建蒲田少林寺,由当时主持至善禅师所传授,其俗家弟子闽人洪熙官得技後,来粤开宗创派,是为洪家之祖。其拳路则较福建少林拳路为阔,腰马的步幅也较大,作战距离则长短俱备。其拳势对日後的岭南拳派,影向尤深。至善禅师的得意弟子中,有陆阿采者,其技法随得其师的真传外,且得其师兄洪熙官所指引,武技更上一层楼。晚年时在广东海幢寺将技传给黄麒英、黄飞鸿父子,及後黄飞鸿以洪家拳技,驰誉广东武林。其弟子中以梁宽、凌云佳、林世荣、陆正刚为著名。香港的洪家拳,多由林世荣所发扬,其门下弟子以林祖、朱愚齐、陈伯祺、韩冲、韩开、胡立功等能得其技,它们的弟子遍布香江及世界各地,同时推动洪家武术使洪家拳能在海外发扬光大,林世荣的洪家拳系统也是最多人所传习之拳种来的。洪家拳得以光大门楣,林世荣实应记一功。另外一种说法相传洪家拳真正的发源地,是福建蒲田少林寺,由当时南宗少林高僧至善禅师所主持,后清朝朝廷得知南少林为“反清复明”根据地之一,遂派兵将南少林焚烧,寺内众僧及俗家弟子逃出南少林,纵横江湖,继续“反清”的工作。当时投入南少林的俗家弟子众多,计有黄坤、洪熙官、陆阿采、胡惠乾、谢亚福、童千斤、烂头何、黎伯符、方考玉、方世玉、方永春、谭均义等,同时并有5位出家僧人,离开南少林后,受到湖北人、清朝翰林学士陈近南搭救,把5位和尚、后称“五祖”迎接到湖北白鹤洞下普庵同盟结义,图谋在此覆灭清廷。  而至善禅师与一班俗家弟子则南下广东一带与各地少林弟子联络,发扬少林洪家拳,故洪家拳当中每一套拳,起武时出拳见礼拇指屈曲,四指撑天“龙虎出现”拇指代表知己是洪家子弟,右手握拳代表五湖,左手四指撑天代表著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重要意义。  至善禅师与众洪家弟子零散各地后,便开始传授洪家拳术,而各弟子各有专长,所教出的拳术可能有些差别,但理论则一,更经过200多年的演变,现今的洪家拳已分为很多支流了,主要可分为两大派,即是陆上洪家拳和水上洪家拳,何谓陆上洪家拳,因为一部分洪家弟子在陆上授技,;另一部分因火烧南少林后流浪到红船“戏班”将洪家拳传于梨园子弟,因在船上练武,便改用二字箝羊马,故称水上洪家拳。

3. 洪家拳的拳术特色

洪拳中再有的一个体系特色是洪熙官的弟子伍允普传播到湛江地区的一脉,它的风格比较特殊,两拳挽抱于肚脐以上的腹前,两拳面相对,拳心向上,两肘外撑。而马步两膝向内微夹,阔步低桩。出手时忌伸直,沉肘曲臂,俗称“鹅头沉肘”,此体系的套路,风格上是硬桥短劲,多为象形拳,模仿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彪十种动物形态,各形有各形的套路,并有慢拳与快拳之分。慢拳是练功拳,演练时,桥手一直保持强硬状态,动作缓慢,为静力性练习,且套路较长,极耗体力。快拳是练习技法与步法的,桥手松紧结合,步法灵活,技击性强。训练的方法由练功力到练技法,由慢练至快练,体现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洪家拳的拳术特色

4. 洪拳的介绍

洪拳属于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关于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洪拳是清代南方民间秘密结社三合会(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另一种说法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中第一种说法广为接受。洪拳流传区域甚广,如两广、两湖及四川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在台湾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流传,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2015年,洪拳列入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 请介绍一下洪拳... ...

  洪拳,一种说法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另一种说法洪拳是清代南方民间秘密结社三合会(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其中第二种说法广为接受。南方洪拳以五形拳闻名,北方洪拳以十(二)形拳(心意六合拳)传出。洪拳流传区域甚广,如四川、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洲、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在台湾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流传,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清顺治十八年(1661)明将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清康熙十三年(1674)洪门创立。该组织以明太祖朱元漳年号“洪武”的“洪”字立门,故称洪门。推行与从事洪拳练习,以练习武艺为名,发展组织,宣传反清复明思想。湖北洪拳,假托宋太祖所创,根据民传闻“赵匡胤三十二手定天下”之说,其拳名义溯“手”字命名,如:总手、封手、金刚手等,此拳由于受武当影响,还出现了九官手、老君堂等套路。

  [洪拳 猴拳]
  洪拳 猴拳
  洪拳有北洪拳与南派洪拳之分。南派洪拳又称洪家拳,属岭南五拳十三家中的五拳之首。这个拳派的来源有:一是出自少林寺,在明末清初分别由河南、福建传入广东;二是福建茶商洪熙官所创的一门武术。这两种说法大致上都和少林寺的关系密切。而另一种说法是反清复明组织中的武术,并非一人所创或一门的武术。这一派的武术风格有二,一是长桥大马、长手长攻的大开大合武术;另一种是短桥窄马、短手近攻、贴身攻防的武术。
  洪拳在广东省各市、县、区均有流传,尤以湛江、花县、广州、佛山、南海、顺德、较为广泛。世有“只要有祠堂,就会有狮子、洪拳”之说。在湖北省武汉和汉阳、黄陂等县是重点,各市县均有流传。浙江、山西、四川、广西的部分市县亦有洪拳流传。
  佛山的少林洪拳与其它拳派一样,在历史的波涛中不断冲刷,由于种种原因,一度频于失传的困境,除了周边的乡村有太公祠堂的还有维持,城区中除了梁细苏门下的彭南一脉在传授咏春拳同时还在推广洪拳之外,老拳师多以抱拳自叹。在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开幕之后,一股推广黄飞鸿拳术,弘扬少林洪拳的热潮正在复兴。 洪家著名的三套套路:
  * 工字伏虎拳——修改十八罗汉拳而成,路线成工字形。为洪家母形拳(
  [洪拳前马步]
  洪拳前马步
  初级拳套路),学习扎马,桥手、及内功基础。
  * 铁线拳——铁桥三所传。属短桥窄马近身贴战的武术。铁线拳主练内功,“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实践套路。
  * 虎鹤双形拳——修改自五形拳而成,属应用套路。
  其他套路 五形拳,五禽拳,十二桥手及十二桥马。
  洪拳套路中有五形拳与五禽拳之分,所谓五形拳是指龙、虎、豹、蛇、鹤等五种形拳;而五禽则指虎、鹤、龙、蛇、猴五种象形武术。这两种形拳在洪拳中都属於中级套路,而且都偏向应用型的武术。五形拳主要为虎形练骨、豹形练力、蛇形练气、鹤形练精、龙形练神。而五禽则为虎走刚猛、练筋骨劲力,鹤讲轻巧、明角度攻守,蛇主飘缠、气沉连绵,猴则手眼明快、迅速灵敏,龙写神意、化刚柔。故虎形刚猛、鹤形清而巧、龙形合刚化柔、蛇形气沉连绵、猴态快速轻灵。
  五禽诀有虎似下山出林之壮、鹤似休枝啄食之意、龙似出云游腾之观、蛇似草行急步之形、猴似上树取物之态。洪拳的套路很多取自飞禽走兽之形态,并藉由形拳以达习其形、究其意、成其真的效果。这和兵法中所谈到的以正合、以奇胜的道理相同。因为洪拳有以内劲为主的学习方向,也有以招式之应用为得道之法,所以五形也好、五禽也好,都是藉由不同的形意,使学者能偏己所好,或者藉不同型态之激汤以提升自己的武术程度。
  十二桥手及十二桥手法:
  一般讲洪拳十二桥手是指十二诀,乃“刚、柔、逼、直、分、定、寸、提、流、运、制、订”等十二桥手诀。而十二桥手法则为“穿、沉、分、架、摸、推、寻、磨、挂、撞、锁、劈”等十二种桥手法。十二桥手诀是十二种心法,以刚为天、柔为地,配合其馀十种建立起洪拳的整体劲道要领;十二桥手法则是十二种桥手用法,讲求桥来桥上过、无桥自造桥。故二者一为心法,讲究体会;一是手法、主在应用。
  十二桥马:
  洪拳十二桥马是指十二步法,这十二种步法为四平马、子午马、伏虎马、麒麟马、吊马、独鹤马、中字马、三角马、败马、二字钳羊马、跳马、丁字马。

请介绍一下洪拳... ...

6. 洪拳大师的介绍

《洪拳大师》是邵氏出品的动作片,由唐佳导演,黄鹰编剧,狄龙主演。该片讲述了广东十虎之首铁桥三的故事。

7. 洪拳的历史和介绍

  洪拳属于汉族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关于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洪拳是清代南方民间秘密结社三合会(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另一种说法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中第一种说法广为接受。洪拳流传区域甚广,如两广、两湖及四川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在台湾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流传,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
  清顺治十八年(1661)明将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清康熙十三年(1674)洪门创立。该组织以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的“洪”字立门,故称洪门。推行与从事洪拳练习,以练习武艺为名,发展组织,宣传反清复明思想。湖北洪拳,假托宋太祖所创,根据民传闻“赵匡胤三十二手定天下”之说,其拳名义溯“手”字命名,如:总手、封手、金刚手等,此拳由于受武当影响,还出现了九官手、老君堂等套路。
  洪拳有北洪拳与南派洪拳之分。南派洪拳又称洪家拳,属岭南五拳十三家中的五拳之首。这个拳派的来源有:一是出自少林寺,在明末清初分别由河南、福建传入广东;二是福建茶商洪熙官所创的一门武术。这两种说法大致上都和少林寺的关系密切。而另一种说法是反清复明组织中的武术,并非一人所创或一门的武术。这一派的武术风格有二,一是长桥大马、长手长攻的大开大合武术;另一种是短桥窄马、短手近攻、贴身攻防的武术。
  洪拳在广东省各市、县、区均有流传,尤以广州、佛山、南海、顺德、湛江等地最为广泛。世有“只要有祠堂,就会有狮子、洪拳”之说。在湖北省武汉和汉阳、黄陂等县是重点,各市县均有流传。浙江、山西、四川、广西的部分市县亦有洪拳流传。
  佛山的少林洪拳与其它拳派一样,在历史的波涛中不断冲刷,由于种种原因,一度频于失传的困境,除了周边的乡村有太公祠堂的还有维持,城区中除了梁细苏门下的彭南一脉在传授咏春拳同时还在推广洪拳之外,老拳师多以抱拳自叹。在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开幕之后,一股推广黄飞鸿拳术,弘扬少林洪拳的热潮正在复兴。

洪拳的历史和介绍

8. 少林大洪拳的介绍

少林大洪拳是汉族传统拳术,属于少林武术,其特点是刚健有力,朴实无华;节奏严谨,舒展大方;自始至终在一条线,突出少林拳的全部特点。演练时‘眼似闪电、目随手走、注目斜观’;出拳两臂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运用自如;身以滚而起,起时望高,束身而起。落时望低,展身而落;步法稳固而灵活,足的进退紧随手,足随手起,手起足落。有的打洪拳架势较低,发劲短促,以掌法变化为主,多用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