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智能制造发展环境

2024-05-14

1. 如何营造智能制造发展环境

第一,加快技术研发与产品推广,促进软硬件协调发展。
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加速整合等方式,集聚科研人才和科研力量,对自主可控软件产品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研究和重点突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力推进国产软件产品应用。打破国外产品优于国内产品的思维定势,结合智能制造的重点领域,深度挖掘国产芯片的应用潜能,鼓励使用国产软件产品,并通过政策扶持扩大其在制造企业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建立软硬件制造商互动协调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的硬件发展片面注重工艺方面赶超国外企业,建议政府倡导我国芯片制造商、操作系统制造商、应用软件制造商等各产业主体间建立长期有效的互动协调机制。
第二,加速全方位深度融合,提升生产过程智能化水平。
加速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对制造装备(生产线)和生产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装备的技术和信息化含量。加速客户需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深度融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和跟踪服务,帮助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在线实时监测、远程故障诊断、工控系统安全监控、网上支付结算等增值服务。加速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深度融合。鼓励大中型传统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资产联营、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快速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装备及全新制造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
加强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对初创期的智能制造装备中小企业,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重点采取引导基金、母子基金等模式;对处于发展壮大期的智能制造装备中小企业,采取由政府投入部分引导资金,按市场化运作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强化创新项目与创新资本的对接。
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指导各地政府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充分释放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巨大创造潜能。引导和吸引民间资本,投向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重点领域。
第四,发挥移动互联网平台作用,创新制造、管理、服务模式。
推进工业物联网广泛应用。借鉴浙江省发展“千企机器联网工程”,每年在不同省份选择一定数量传统制造企业,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平台推广应用连续生产、联网协同、智能管控的制造模式。要打破传统管理方式局限。将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等移动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的管理模式,以网络设计为源头,实现生产要素根据信息资源动态配置及生产模式异质化定制。
要加快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云服务中心。目前,国内很多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化云服务产品都已相对成熟,部分已具备国际前沿水平,可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智能制造产品提供有效的推广服务平台,应引导企业之间进行深度交流与融合,为装备制造尤其是智能制造领域的中小企业加速两化融合和转型升级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服务。
第五,培育和引进融合型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培育本土制造业技能人才。从制造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入手,实施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壮大紧缺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大型制造企业、省属院校与社会资本联合创办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引进省外高校院所落地设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建议重点实施国外智力引进工程。通过持股、技术入股、高薪、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政策措施,积极对接发达国家重点产业园区,对于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所需引进的技能人才给予适当补贴,持续不断进行高层次人才和国外智力的引进工作,为智能制造长远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第六,鼓励和扶持大众创业,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在全国范围内鼓励高端人才和项目团队进行创业发展,各级财政按一定比例给予风险投资基金扶持,为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内的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实施智能制造产业重点领域创新创业“弹射计划”,在一些重点省份建设一批“智能制造产业弹射中心”,选择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孵化。对利用互联网开展服务型制造、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业企业,通过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众创空间等方式给予支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如何营造智能制造发展环境

2. 如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易云科技对如何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觉得可以从以下4点考虑
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加快在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等五大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
强化产业基础支撑,加快研发核心支撑软件,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健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围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制造型服务四大重点,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重塑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聚焦重点领域,选择骨干企业,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集成应用。

3. 如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易云科技从多年的企业信息化服务经验出发认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措施可以从以下6点出发:
研究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推动两化融合整体水平提升
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工作,为智能制造奠定基础
开展新业态和新模式培育与发展工作,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展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
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占领智能制造发展制高点
完善政策措施,规范、引导智能制造健康发展

如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4. 如何布局发展智能制造

易云科技觉得发展智能制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布局
加快技术研发与产品推广,促进软硬件协调发展。
加速全方位深度融合,提升生产过程智能化水平。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
发挥移动互联网平台作用,创新制造、管理、服务模式。
培育和引进融合型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和扶持大众创业,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5. 如何布局发展智能制造

易云科技了解到的发展智能制造可以从以下5点出发: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加快培育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
建设和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工信部将围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领域发展需求,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继续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此外,将继续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

如何布局发展智能制造

6. 如何布局发展智能制造

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研究论证实施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先期组织实施3年行动计划,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选择钢铁、石化、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智能工厂应用示范;加快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绘制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继续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研究制订鼓励车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制订工业互联网整体网络架构方案。
  
三是加快培育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研究制订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设立设计中心;组织开展工业电子商务行业和区域试点;制订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四是建设和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出台支持两化融合的财税、金融以及产用结合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和急需标准。
  
五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工信部将围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领域发展需求,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继续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此外,将继续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

7. 制造业如何往智能化发展?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发展至今,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6.5万亿元,持续占国民生产总值(GDP)30%左右的比重,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此外,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中国22个制造业大类行业的增加值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纺织、服装、皮革、基本金属等产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超过30%。在联合国全部19大类制造业行业中,中国有18个大类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28%,排名第一;同期美国占比为17%,日本占比为9%。



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战略制高点
我国需要突破自主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精密工艺技术、测试控制技术等研制瓶颈,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工业制造的限制和制约,实现中国制造在高端领域的重点突破。
而智能制造能对现有制造业进行提升,包括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此外,智能制造将会推动制造业发展出全新的制造模式,包括柔性制造、生物制造、绿色制造、分形制造等。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制造业如何往智能化发展?

8. 智能制造会给工业制造带来怎样的变化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哦!智能制造会给工业制造带来,科技的进步加快了工业的发展,我国多数企业已经完成机械化阶段,进入自动化和数字化阶段,接下来要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升级改造。【摘要】
智能制造会给工业制造带来怎样的变化【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哦!智能制造会给工业制造带来,科技的进步加快了工业的发展,我国多数企业已经完成机械化阶段,进入自动化和数字化阶段,接下来要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升级改造。【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哦!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然而,大部分企业自身技术实力有限,很难单凭一己之力实现智能制造,只有依托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的工业互联网企业,才能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