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的简介

2024-05-13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的简介

实验动物研究所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支撑性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以实验动物研究、教学、生产和比较医学技术服务为主要任务,设有比较医学基础研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病原实验研究、资源研究开发四个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研究、病理分析、影象分析、行为分析、传染性疾病实验研究、比较医学技术交流和职业技术培训为基础的全国范围内的技术和资源共享体系。北京协和医学院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设有18个研究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5所学院。研究所是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生物安全实验室、GLP和国际AAALAC(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实验动物管理评估和认证委员会)认证机构,已经成为中国药物研究和医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研究所通过加强模式动物品系的创制、保存,胚胎干细胞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动物资源共享体系,已经逐步成为以人类重大疾病为研究目标,全面开放的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机构,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的简介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的教育培训

实验动物所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承担法国发展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承担着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工作。研究所承担了中日政府技术合作项目,成为“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和北京市实验动物教育培训机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实验动物科学人才。研究所也是国家实验动物技术工人等级考核培训机构。

3. 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军事医学科学院:
       军事医学科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高级研究机构,1951年8月1日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1958年迁北京。
      
      该院曾拥有军事医学领域的大部分研究机构。曾经多次调整改编,1991年设有8个研究所:放射医学研究所,毒物药物研究所,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情报研究所,野战输血研究所,疾病预防与控制所。(以上在北京),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卫生设备研究所(以上在天津),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该院还设有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附属医院(307医院)。该院还有实验动物中心、实验仪器厂、仪器测试中心、计算中心等科技支撑部门。解放军一些重要的医学研究和技术中心设在该院,如全军预防医学中心、全军环保研究监测中心、全军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中心、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心、新药研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研究中心、全军环境卫生研究监测中心、低温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军事医学情况中心、放射病临床专科中心、临床药理和菌种保藏专业实验室等。全院现有2000余名科技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科学家 500余人。建院以来,全院科技人员在药物、造血细胞、毒剂防护、寄生虫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实验动物中心
  实验动物中心是全军医学动物的研究中心和重要的生产供应基地。该中心设有实验动物研究与质量检测重点专业实验室,从事实验动物的遗传、微生物、生化、病理、营养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工作。生产20多个品种品系的不同等级实验动物,有力地保障了有关单位医学科研工作的需要,部分动物还出口到日本和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该中心有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的奖励或专利。
资深研究员:
细胞生物学家贺福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贺福初研究员----贺福初
1962年出生于湖南安乡,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并入伍,相继获生物化学硕士、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曾发现“细胞活性因子的发育相关进化”、“相互作用分子的协同进化”、“mRNA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协调进化”及“物种演化中的分子减速进化”等规律性现象;发现并克隆肝细胞生成素、揭示其基因调控机制、研制其重组品,发现其受体及其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建立人胎肝转录组及其蛋白质组,从中发现500余种新基因、新蛋白质;发现中国人群常见恶性肿瘤及慢性肝炎等的易感基因10余种;倡导并领衔了人类第一个组织、器官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这也是中国第一次领导大型国际合作计划,Nature、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等国际著名杂志给予高度评价。以责任作者在国际核心刊物Nature Genetics、PNAS、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Genome Res、Mol Cell Proteomics、Cancer Res、JBC、Oncogene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分子免疫学家沈倍奋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免疫学家沈倍奋研究员---沈倍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级研究员,微观世界的“健康大使”。1943年5月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昆山,1965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80年9月到1982年 7月获洪堡奖学金,在西柏林技术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后,从事研究工作。1988年1月至9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1987年2 月出任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兼抗体工程专题项目负责人。1994年建立和主持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分子免疫学研究室,被确定为全军重点实验室。在沈倍奋看来,引导自己步入科学殿堂的领路人是父亲。沈倍奋的父亲毕业于旧上海的东南医学院,从医之初他将自己改名为沈初兴,后来又为子女取名为继奋、倍奋,希望后人奋斗一世,成就大业。受医学世家氛围的影响,沈倍奋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复旦大学生物系的生物物理专业,1965年又考取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生。然而学业未完,适逢“文革”。在那个一切都十分混乱的年代里,这个认为人生要靠三分命运、七分拼搏,崇尚奋斗创业的姑娘始终坚持读书。先前学俄语的她在这期间打下坚实的英文功底。1980年她获得洪堡奖学金,前往西柏林技术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在两年时间中,沈倍奋无暇领略欧洲大陆的旖旎风光,时间全部泡在了实验室。她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博士后的学业,赢得了导师的赞誉。 
这个科学院非常的不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重要的研究所之一。

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Zo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和1930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1962年,成立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主要定位在围绕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及其人与自然协调并存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在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有害动物控制、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动物疾病预警与防控、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动物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建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共有正式职工419人,在站博士后115人,在读注册博士研究生316人、硕士研究生212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