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银行的理财基金为何不可靠?

2024-05-16

1. 北京女子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银行的理财基金为何不可靠?

北京一个女子在银行的理财软件当中放入了320万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只剩下2190元,而投资款也是有去无回,通过这个信息也能够看得出来银行的理财基金并不是特别的可靠,如果真的想要理财的话,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要去轻信一些工作人员的推荐。这名女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因为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听信了一个经理的推荐,所以才会选择在这个理财项目当中投资了3,200万元。女子想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这个时间也接近10年,判决书下来之后,银行也只承担了其中的50%。
其实很多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方面都不是特别的在行,所以才会出现亏损的情况,因为这个经理在向女子推荐的时候也是夸夸其谈,所以这个女子才会上当,在投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滑铁卢。因为理财的条件是比较优厚的,所以这个女士在投资的过程中也有合作人,两个人是共同投资的。
其实这个理财投资是非常不靠谱的,而基金的负责人也被警方逮捕,因为这种行为属于非法吸收他人存款,所以也被判处有期徒刑,并且还要赔偿投资人的损失。通过调查发现这个负责人用这种方式已经获取了5亿元左右,其中投资人在90名以上,投资金额也是比较巨大的。在追缴执行的时候,也只要回了其中一部分。
北京女子用320万元进行投资,有一大半的数额已经打了水漂,其中一部分还在追回中,执行的时间也达到了10年,不仅造成了本金亏损,在利息以及人力和物力上的损失也是比较严重的,这个女子的精神也造成了损失,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上当。

北京女子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银行的理财基金为何不可靠?

2. 320万理财剩2190元,理财产品到底靠不靠谱?

理财是有风险的,但是有风险也不至于血本无归,要说理财,买股票亏了50%,亏了60%,这个都正常,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320万只剩下了2190块,这个明显不正常了呀,这个剩余的价值率0.068%。
大家买理财产品确实是有亏损的,可能股票之类的风险比较高,所以它亏损的比例可能会更大一些,因为股票赚了钱之后赚的也多呀。买了半年股票赚了30%,50%,这个也有可能当然了,亏的话也有可能亏这么高的比例甚至更多承担高风险才能获得高收益,但是比股票更高风险的这种投资方式就算有也不至于真的血本无归。这种剩余的本金率只达到0.068%的强度,就已经非常之可怕了,这明显不是正常运营的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是靠谱的,大家仍然可以相信,偶尔出现的时间并不能影响整体,要看大家去买什么理财产品,只要是在正规平台购买的这个理财产品的风险都是可控的。比如说他是买了纯债型的基金,它本身的回报可能就4%左右,不会太高,但他基本没什么风险,而且好多是流动的,随时都可以卖掉,买那种偏股票型的基金,它的收益可能会更高,但它也存在亏损的可能要高一点,买股票,那亏损的比例可能就更大了,要自己去衡量好这个风险。
如果是投资小白没有什么经验的,还是建议大家慎重考虑一些中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尤其是本身就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看别人玩自己就跟着玩,那可能大概率是亏损的。对于小白来说比较友好的是那种占据持仓比例95%以上的国债,纯债性的债券基金,它本身的回报不会特别高,但比银行存款也高一些,流动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风险也没有那么高,相对可靠。

3. 北京一女子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理财产品为何频频“暴雷”?

北京一女子花320万购买了某理财产品,最后只剩下了2190元,从中可以看出理财是有很大风险的,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很多人都梦想着一夜暴富,其实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特别是某些盈利比较高的理财投资,都是一种噱头,只是想吸纳资金,最后宣称平台破产,投资者就无处申冤了。不过北京这个女子却将银行告上了法庭,因为银行在其中未尽到审慎的注意义务,对投资者的损失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之后法院也出了判决,银行会承担50%的赔偿责任。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理财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这一行业本来就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上的。若实体经济有崩盘的可能或者发展的势头不怎么好,虚拟的理财经济肯定没有办法发展起来,只会越来越颓废。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一定要看一看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不要进行贸然投资。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的基金是一片飘绿的,根本就没有收益,亏了特别多的钱。不仅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还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影响。

有些理财产品给投资者看的收益图是非常好的,比如说年化率达到了5%或者6%,这样就会让投资者特别的心动。越是这种回报很高的投资,越是要更加的谨慎,不然就有可能亏特别多的钱,是很惨的。因为很多经理人都是想赚很多钱的,他们只会说一些有利的方面,根本不说这个投资背后的缺点,只想把投资者给忽悠过去,然后自己赚取佣金,对于之后的问题是不会管的。

该理财产品爆雷其实发生在很久之前,中间打官司也打了很多年,终于在现在有了一个比较明朗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经济纠纷的审判真的是很费时费力的,打官司很不容易。

北京一女子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理财产品为何频频“暴雷”?

4. 北京女子在银行花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她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北京女子在银行花320万买理财产品之后,后来却只剩下了2190元,这个损失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对于这名女子来说,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该及时的去银行起诉,当然对于自己的理财行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这件事情主要是一名女子在银行进行投资的时候,当时一个理财经理介绍这名女子去购买私募产品,因为这名女子对于理财并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所以就盲目投资了320万,购买了这名银行理财经理所说的特别好的理财项目,而在这名女子眼中看来自己的投资是信托产品,所以基本上是可以获得比较确定的收益,可是很快,这名女子却收到一个消息,就是基金出事到最后理财基金全部兑换失误,而这名女子投资的320万元全部血本无归。在追缴罪名理财基金的过程中,却发现这笔理财经理只能够给到余子2190元,而且也没有其他可以执行的财产。所以后来这名女子就起诉了广发银行法院,最终判定这名银行去承担女子50%的责任。

对于不管什么样的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一些,因为市场是有风险的,不可能保障自己是一定赚钱的,因为高收益绝对意味着高风险,所以作为一个有自我认知的人,对于自己的投资行为是需要提高警惕心的,不能够盲目的投资。对于银行来说也要加强监管,所以现在确实出现了很多关于银行内部员工违规操作的这样的事件,也让很多人觉得把钱存入银行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最后投资者再把自己的钱放到一些平台上,或者找投资经理投资的时候都要谨慎一些。

5. 58岁女子在银行花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我们该如何避免踩坑?

理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信工作人员的推荐,要了解理财的风险,同时做好详细的调查,不能做无底线投资。不贪小便宜就不能吃大亏,这句话非常有道理,钱放在自己的腰包里,你不拿出来,别人也没办法,所以这种事就是自己要想好。
有原则,不轻信。
58岁女子买理财产品,结果只剩下了2190元,这件事女子和银行工作人员都有错。如果这名女子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信别人的话,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320万不是小数目,居然只剩下了2190元,真是让人想不通,这名女子没有认真思考,就轻易做出了这个举动,她太过于草率了。我们做出决定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轻信他人的话,钱是自己的,所以要有主意。
要提前了解风险,直接询问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能说会道,为了自己的业绩,会想办法去游说客户,客户要提前了解风险,自己可能会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客户一定要提前询问工作人员,不能听工作人员说的都是好话,因为这不是保底的理财,所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不了解风险,贸然投资,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既然想投资,就直接询问工作人员,请他直接把风险讲清楚,要把丑话说在前面,毕竟这些风险都要由客户来承担。
要详细了解,不要轻易上当。
握紧自己的钱包,要详细了解理财产品,要了解投资的风险,如果内心不强大,无法接受投资失败,就要谨慎投资。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自己要坚持原则,只要不贪便宜,就不会轻易上当。想要投资,就要做好思想准备,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58岁女子在银行花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我们该如何避免踩坑?

6. 北京一女子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事件背后带来了哪些警示?

北京一女子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事件背后带来了这几点警示:1.投资需谨慎,不要贪婪。2.要懂得区分理财产品和基金。3.银行应当告如实告知风险。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总会去做一些投资的事情,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而通过这件事情的发生,又影射出了很多人求财的心思,北京的焦女士在银行经理的忽悠下购买了320万理财产品,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到手的钱只有2190元,焦女士将银行告上法院,法院最后判决银行需要承担50%的赔偿责任,那么从这件事情中我们能够吸取哪些教训呢?
一,投资需谨慎,不要贪婪。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北京一女子投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按道理来说,银行理财产品是比较稳定的,但是焦女士购买的是货币基金,所以才亏损了这么多,如果焦女士没有听信银行经理的话,没有受到利益的驱使,也不会导致自己亏损这么多钱。
二,要懂得区分理财产品和基金。银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是比较稳定的,而且不收取申购费和赎回费,而基金相对来说风险较大,因为基金并不是保本型产品,所以会有亏损的可能,目前市场上大多基金投资的都是一篮子股票,所以基金的投资风险比较大。
三,银行应当如实告知风险。虽然银行认定这件事情是银行经理的个人行为,我认为银行也存在监管不当的责任,因为在客户购买银行产品之前,银行工作人员应当尽到告知风险的义务,然后再让客户自行选择。但是这件事情焦女士本人也有责任,焦女士作为成年人,应当知道理财产品的风险,希望经历过这件事情之后,焦女士对自己的财产能有一定的风险意识。

7. 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客户怒告银行,在银行理财该如何规避风险?

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客户怒告银行,在银行理财该从下面几方面避免风险。
一、避免“飞单”所谓的“飞单”,就是利用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将不属于银行自己的金融产品销售出去,从而赚取巨额的提成。对那些贪图高额回报的顾客而言,购买非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因为没有了银行的风险控制,他们的钱就很容易会“打水漂”。飞单有较高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应避免盲目地选择银行职员建议的非银行理财产品。
二、选择正确的理财产品银行将金融产品的风险分为R1-R5,这五个级别分别是: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激进型,级别越高,风险越大。
如果投资者想要规避理财的风险,那么强烈建议只能够购买R1和R2产品,因为这两款理财产品风险几乎没有。它的优点是长期持有基本不会有任何亏损,但缺点是短期收益不高,如果投资者的本金高收益还是还可以。
通常来说,投资收益和投资承担风险成正比,承担风险越高,资金的收益越多,但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切勿冒进。
三、查询备案登记任何一家银行的正式理财产品,都要在网上注册和备案,你只需要在网上键入理财产品的注册代码或者产品名,就能知道你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是不是由银行发行的,这样就能避免飞单、虚假理财等问题。
四、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作为一个投资者,如果想要购买正规的理财产品,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银行APP或登录银行官方银行网站进行购买,这样即使不是银行工作人员的人工操纵,也不会出现飞单和虚假理财的问题。

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客户怒告银行,在银行理财该如何规避风险?

8. 58岁女子在银行花320万买理财只剩2190元,这是怎么回事?

家住北京58岁的一名女子在听信了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之下,购买了三百二十万的理财产品,结果最终却只拿回了2190元的执行款,这则事件一经曝出之后,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据了解,这名女子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属于不法分子的非法集资,而且也并非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发生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银行的工作人员经不起高额返点的诱惑,从而去私自向该名女子违规销售不应该销售的理财产品,虽然说该行为属于银行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但是经法院判决之后由银行承担其责任,返还该女子百分之五十的损失。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光看收益,因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收益越高的理财产品风险就会越大,有一些银行的工作人员因为高额的返点提成,所以就会冒着很大风险去出售一些本来不属于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由于客户只追求高收益的产品,所以就会在工作人员的诱惑之下购买了风险系数极大的理财产品,最终只能够承担非常大的损失。

作为银行来讲,虽然说银行的工作人员向顾客销售的并非银行的产品,属于“飞单”交易,但是该银行明显有失职的问题,对于员工的违规行为,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并且予以制止,这也最终给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声誉风险和经济损失。所以无论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还是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顾客,都应该在把控风险的情况下,销售和购买,千万不能够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将自己深陷其中,那些违规销售的工作人员最终都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