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定义在当今社会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2024-05-13

1. 关羽的定义在当今社会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关公,即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沈伯俊认为,《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他武艺高强,勇猛善战,被誉为“熊虎之将”;其二,他性格刚毅自矜,以“老大”自居,时有盛气凌人之态,为荆州失守埋下隐患;其三,他义气深重,被誉为天下义士。面对腹背受敌,北伐失败,他退守麦城,最终战死。
  关公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不仅出现在《三国演义》,还出现在佛教、道教等宗教神谱中。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关公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胡小伟解释说,关公由人而神,由神而圣,主要是因为关公有各宗教赞许的人格力量。
  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佘大平认为,关公文化中的“义”字,应理解为正义、信义、侠义。他说,从大方面讲,它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所长夏日新认为,关公“忠义仁勇”,其中“义”是关公身上最感人的人格力量。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关公所体现的“信义”,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
  不仅在中国,在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关羽也融入了当地百姓生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詹杭伦介绍,在韩国,关羽被视为胜战之神、降雨之神、命运之神、文章之神,韩国对关公神灵的崇拜已经深入人心。
  日本关西大学文学系教授二阶堂善弘说,日本人喜欢三国故事,把关羽视为英雄。日本人之前没有供奉关公庙的习惯,随着华人越来越多,日本的关公庙也逐渐兴盛。
  由此可见,关公文化影响深远。文化部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徐红恩说,关公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核心渗透着“忠义仁勇信”,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文化实力的精神载体。其所包含的“大一统”思想,是实现国家统一的积极因素,也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一条“精神纽带”。

关羽的定义在当今社会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2. 关羽的忠义在当今社会是否有现实意义

 关公,即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沈伯俊认为,《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他武艺高强,勇猛善战,被誉为“熊虎之将”;其二,他性格刚毅自矜,以“老大”自居,时有盛气凌人之态,为荆州失守埋下隐患;其三,他义气深重,被誉为天下义士。面对腹背受敌,北伐失败,他退守麦城,最终战死。
  关公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不仅出现在《三国演义》,还出现在佛教、道教等宗教神谱中。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关公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胡小伟解释说,关公由人而神,由神而圣,主要是因为关公有各宗教赞许的人格力量。
  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佘大平认为,关公文化中的“义”字,应理解为正义、信义、侠义。他说,从大方面讲,它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所长夏日新认为,关公“忠义仁勇”,其中“义”是关公身上最感人的人格力量。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关公所体现的“信义”,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
  不仅在中国,在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关羽也融入了当地百姓生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詹杭伦介绍,在韩国,关羽被视为胜战之神、降雨之神、命运之神、文章之神,韩国对关公神灵的崇拜已经深入人心。
  日本关西大学文学系教授二阶堂善弘说,日本人喜欢三国故事,把关羽视为英雄。日本人之前没有供奉关公庙的习惯,随着华人越来越多,日本的关公庙也逐渐兴盛。
  由此可见,关公文化影响深远。文化部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徐红恩说,关公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核心渗透着“忠义仁勇信”,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文化实力的精神载体。其所包含的“大一统”思想,是实现国家统一的积极因素,也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一条“精神纽带”。

3. 关羽的忠义都表现在哪里啊?

呵呵,又一个三国迷啊,既然楼主这么感兴趣,索性我就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历史知识和看法楼主分享一下吧。如果楼主愿意的话,不妨交个朋友,因为我也是三国迷!  还是转入正题吧。  关羽,我们都知道刘备手下五虎上将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更是智勇双全,胆略过人!其一生之诸多精彩瞬间,无不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形象:温酒斩华雄,下邳败许褚,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战长沙、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继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猛将!后期为人傲上而不忍下,蔑视东吴将领,致使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死于孙权、吕蒙之手,令人扼腕!  关羽历来备受帝王和百姓推崇,原因无非就是看重他身上的“忠”和“义”! 但是他忠在何处?又义在哪里呢?我觉得“千里走单骑”最能体现其忠,“华容道放走曹操”、“战长沙”最能体现其义。  先说说“千里走单骑”吧,刘备被曹操击败后,投奔袁绍,留下妻妾让关羽保护。而关羽又被曹军围困,此时的关羽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杀身成仁,决不投降!是张辽以义劝说,关羽才暂时答应投降曹操,而且放下誓言:如若知道皇叔去处,即刻追随!后来在曹操阵营中,曹操爱惜关羽将才,不惜金钱美女利诱,更是赤兔宝马相送,封侯爵。关羽非常感动,但寻备之心却从未动摇!有很多细节都可看出,比如曹操送给关羽新战袍时,关羽把哥哥送的旧战袍套在外面。曹操送赤兔宝马的时候,关羽拜跪谢恩,曹操说:先前送你战袍不曾下跪,为何这次却般如此?关羽说:得此良马,如有一天知道皇叔去处,便可减少路途遥远之苦,早日相见!(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所以说,在这段期间,关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刻不忘刘备的知遇之恩,这正式忠之体现!“过五关、斩六将”,路途艰辛而又危机重重,而关羽依然是坚定,不畏惧,有保护嫂嫂之责,更有寻兄之切啊!  再说“义释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感念当年丞相旧恩,放走曹操。这正是义气体现,我们总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曹操是明知放关羽投靠刘备是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却还是没有阻拦,并以礼相送!这样的待遇,关羽当然要报答,而且一定是要重礼相报,再去寻兄,所以有“斩颜良、诛文丑”!  “长沙会战”中,关羽与黄忠激战三天,不分胜负。而有一次,黄忠手下留情,故意把箭射偏,关羽甚是感激,很尊重这为老将军,并叹曰:义士也!  所以关羽是很尊重和爱戴有义之士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很爱惜士兵,但对士人集团是蔑视的。这和张飞是相反的,张飞是对不下苛刻,对士人尊重!后来分封五虎将,因为关羽此前一直在荆州,对马超不熟悉,所以他有疑问和轻慢的态度。至于后来刚愎自用失荆州,我觉得,此时的关羽的确是很傲慢的,战场得意,心理有些失平,失败是令人惋惜的!当然对于蜀汉大业,关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因此而否定关羽的功绩,说他是毁掉刘备千秋大业的罪魁祸首,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其实如果不是后来刘备意气用事,征东吴,就不会有“夷陵之败”,蜀国也不会从此元气大伤!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也难免有缺点,但不管怎么说,关羽的人格魅力是彪炳千古的,“武圣”、“关圣帝君”,是历史对这位三国名将最好的褒奖了!他的人性光辉已经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活在心中!

满意请采纳

关羽的忠义都表现在哪里啊?

4. 关羽的忠义都表现在哪里啊?

呵呵,又一个三国迷啊,既然楼主这么感兴趣,索性我就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历史知识和看法楼主分享一下吧。如果楼主愿意的话,不妨交个朋友,因为我也是三国迷! 还是转入正题吧。 关羽,我们都知道刘备手下五虎上将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更是智勇双全,胆略过人!其一生之诸多精彩瞬间,无不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形象:温酒斩华雄,下邳败许褚,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战长沙、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继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猛将!后期为人傲上而不忍下,蔑视东吴将领,致使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死于孙权、吕蒙之手,令人扼腕! 关羽历来备受帝王和百姓推崇,原因无非就是看重他身上的“忠”和“义”!但是他忠在何处?又义在哪里呢?我觉得“千里走单骑”最能体现其忠,“华容道放走曹操”、“战长沙”最能体现其义。 先说说“千里走单骑”吧,刘备被曹操击败后,投奔袁绍,留下妻妾让关羽保护。而关羽又被曹军围困,此时的关羽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杀身成仁,决不投降!是张辽以义劝说,关羽才暂时答应投降曹操,而且放下誓言:如若知道皇叔去处,即刻追随!后来在曹操阵营中,曹操爱惜关羽将才,不惜金钱美女利诱,更是赤兔宝马相送,封侯爵。关羽非常感动,但寻备之心却从未动摇!有很多细节都可看出,比如曹操送给关羽新战袍时,关羽把哥哥送的旧战袍套在外面。曹操送赤兔宝马的时候,关羽拜跪谢恩,曹操说:先前送你战袍不曾下跪,为何这次却般如此?关羽说:得此良马,如有一天知道皇叔去处,便可减少路途遥远之苦,早日相见!(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所以说,在这段期间,关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刻不忘刘备的知遇之恩,这正式忠之体现!“过五关、斩六将”,路途艰辛而又危机重重,而关羽依然是坚定,不畏惧,有保护嫂嫂之责,更有寻兄之切啊! 再说“义释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感念当年丞相旧恩,放走曹操。这正是义气体现,我们总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曹操是明知放关羽投靠刘备是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却还是没有阻拦,并以礼相送!这样的待遇,关羽当然要报答,而且一定是要重礼相报,再去寻兄,所以有“斩颜良、诛文丑”! “长沙会战”中,关羽与黄忠激战三天,不分胜负。而有一次,黄忠手下留情,故意把箭射偏,关羽甚是感激,很尊重这为老将军,并叹曰:义士也! 所以关羽是很尊重和爱戴有义之士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很爱惜士兵,但对士人集团是蔑视的。这和张飞是相反的,张飞是对不下苛刻,对士人尊重!后来分封五虎将,因为关羽此前一直在荆州,对马超不熟悉,所以他有疑问和轻慢的态度。至于后来刚愎自用失荆州,我觉得,此时的关羽的确是很傲慢的,战场得意,心理有些失平,失败是令人惋惜的!当然对于蜀汉大业,关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因此而否定关羽的功绩,说他是毁掉刘备千秋大业的罪魁祸首,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其实如果不是后来刘备意气用事,征东吴,就不会有“夷陵之败”,蜀国也不会从此元气大伤!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也难免有缺点,但不管怎么说,关羽的人格魅力是彪炳千古的,“武圣”、“关圣帝君”,是历史对这位三国名将最好的褒奖了!他的人性光辉已经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活在心中!

5. 关羽“忠,义”的资料

关羽在涿郡(今河北涿州)遇上东汉政府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他在这里结识了当地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刘备自称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 ,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后世传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曾在桃园结义。《三国演义》则“演义”出他们的誓词:“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虽是小说家言,但由于符合了动乱频仍的时代中下层百姓的心态,所以影响巨大。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三人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参与了进攻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从中平元年(184年)一直到死,关羽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曹操赞赏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并授汉寿亭侯爵位,上马金,下马银,礼遇甚厚。不久却觉察关羽心神不定,无久留之意 ,便对与关羽关系甚好的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张辽将关羽的这番话转告曹操,曹操闻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

关羽“忠,义”的资料

6. 关羽“忠,义”的资料

忠——千里走单骑
义——华容道义释曹操
勇----斩颜良诛文丑
温酒斩华雄
谋----水淹七军
杀庞德擒于禁
傲----虎女安肯嫁犬子
导致被吕蒙所袭
走麦

7. 关羽真的是古代的忠义的典范吗?真实的关羽是什么样的?

关羽在罗贯中老罗同志的笔下,早已成为古代忠义的典范。在三国所有的人物中,只有关羽死后成为武财神,享受着人间的香火。现在,我们到处可以见到关帝庙,国外似乎也不鲜见。当然,这一切都是冲着关羽的忠义化身去的。可是,你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关羽的所作所为,不难发现关二爷其实愧对了这一荣誉,属于浪得虚名。

老郑这么讲,列位可能不认同。这样板上钉钉的历史旧案你也想给翻盘子?电线杆子上子插鸡毛——好大的胆子啊!你先别说老郑胆儿大小,的确是关羽的忠义里面有水分。不信请看:

第一、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领的军师诸葛亮一道将令,守住华容道,活捉曹孟德。可是,曹操真的带着残兵败将来到华容道时,他竟然私下里放走了曹操。关羽对敌人讲了忠义,却对大哥刘备背信弃义!哪里有半点忠义可言?说严重点儿,简直是变节行为!诸葛亮没有杀他实在是仁慈之心、大恩大德!考虑刘备尚无立锥之地,打天下还需此人,暂且留了他一条性命。如此舍大义顾小义,如何称得起忠义典范?他应该算最不够义气的人啊!

第二,吴主孙权践行吴蜀联盟,想要与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关羽若从自己的家事出发,可以客气滴拒绝这门亲事。若从蜀汉的国家利益考虑,应该请示刘备诸葛亮之后再做决定。可是他竟然不顾后果,不仅自作主张拒绝了孙权的好意,还把人骂得十分狗血。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惹恼了孙权,焉能不留下后患,致使后来东吴偷袭了荆州,自己也搭上了一条性命。这完全是个人意气用事,不顾孙刘联盟大局的错误之举。最讲义气的关羽,此刻却把国家大计丢在一旁,从根本上损害了孙刘联合抗曹的国家战略。这是关羽的一次不可饶恕的不忠不义的行为,从忠和义两个方面完全背叛了大哥刘备。可以说,刘备未能取得天下,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关羽的不忠不义。

第三、出战樊城,打的虽是为了刘备的蜀汉大业之旗号,主要还是贪恋个人的功劳。结果因为放松了警惕,致使东吴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丢了刘备称霸中原的重要根据地。关羽若是个忠义之人,就该坚守住荆州,雷打不动,确保荆州万无一失。这是他的使命,他的忠义职责之所在。可是他舍弃了忠义,完成了纯属个人英雄主义的樊城秀,结果却乐极生悲,一命呜呼!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关羽不是忠义的楷模,倒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反面教员。其实,从古至今,那些貌似忠义的人,往往是打着忠义的幌子,干了一些不忠不义的事,而且会自我装潢,把自己打扮成忠义的化身。这让我想起一位我认识的馆长,曾经提出要把一所会馆改为关帝庙,因为那个会馆就供奉着忠义之神关帝爷儿。我的这位朋友显得很可爱也很不幸,美妙的愿望未能实现,他却早早地带着失落感作古去会关老爷了。不要说现实中有许多的虚假与欺世盗名,就是已经混到神仙堆里的大神,也不乏道貌岸然的“贾政”先生也!

关羽真的是古代的忠义的典范吗?真实的关羽是什么样的?

8. 关羽“忠,义”的资料

许多人对关羽做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对关羽几乎可以算是敬若神明,而有人却将关羽贬的一文不值。其实,我认为这样都是不对的,就我个人认为,历史上关羽绝对算的上是一个勇冠三军的猛将,而且他的忠义也绝对值得称赞。试想一下,如果关羽没有他的过人之处,以曹操对人才的挑剔又怎会对关羽那般喜爱和欣赏,有人可能会说是因为关羽勇猛,我认为其实不然,因为曹操手上猛将如云,即使像关羽张飞一般级别的也不是没有,再则曹操要是真的喜欢猛将的话为什么又要白门楼斩吕布,他大可将吕布归为己用,而且他有足够实力和智慧让吕布不能背叛自己,这些都足以证明曹操欣赏关羽的不仅仅是他的勇猛,关羽的忠义和他身上特有的英雄气概都是吸引曹操的地方,曹操一生哭过很多次,不是为自己就是为别人,而所有值得他哭的人不是名震天下的豪杰就是智慧超卓的谋士,关羽算一个。再则,有些人说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明显有贬曹褒刘的倾向,的确,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但是,大家试想一下,老罗就算要偏向属国,要夸大属国的将领,他也要找真正值得他去夸大的人去写啊,属国那么多武将,他为什么谁都不写,偏偏选择关羽,这说明关羽的确有他值得去写的地方,其实早在《三国演义》出书之前,关羽的事迹就在民间流传了。 
  关羽是一名真正的大将,但是人无完人,关羽的性格就不怎么令人喜欢,俗话说有本事的人容易自大,关羽的确有骄傲了些,这一点即使是从演义上面也可以看到许多方面证明,最出名当数关云长骄失荆州。另外,当关羽听说庞德要抬棺战他的时候,竟然大怒,道:“天下英雄谁听了我关羽的名字,都被吓的胆颤三分,他一个庞德竟赶来战我!”可见关羽是何等的高傲和自大,不过也没办法,谁叫他有本事呢,而且在失去荆州之前,关羽也的确没怎么败过,这也是导致关羽自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关羽在自己的蜀国猛将当中已经找不到对手了,历史上,论武艺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其实都不如关羽。我还听说张飞曾打遍蜀中无敌手,而关羽一出马一招就将张飞的大枪压了下来,谁强谁弱,一招便分出。从此,关羽当之无愧的蜀中第一猛,可能,真是由于关羽在蜀中里的无敌导致了他以为天下也无人可敌他,而与庞德那一战让他得到了惨痛的教训,可惜的是,这一败,也没有让他的骄傲有所改变,反而因为大胜于禁使他更加骄傲,直接导致了关羽后面的彻底惨败,可叹一代名将,最后竟败在自己手中。
  最后,我该来说说文章的主题“关羽的忠和义”。无论关羽是不是勇猛无敌还是他性格高傲,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关羽的确对得起忠义二字。关羽为了他心目中的君王甚至是神明--刘备可谓是忠心不二,为了刘备关羽不牺抛头颅(当然,天下也没有几人可取他头颅),撒热血。天下什么样的诱惑和酷刑都不能让他对刘备动摇。不过,总是有列外,直到有一个人的出现让关羽内心产生一丝的动摇,这人就是曹操,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刘备,关羽一定会为曹操所用。关羽一向高傲,可曹操却是能够让他尊敬的人,甚至让他对刘备的忠心产生一丝的动摇。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是关羽在曹操身上发现了一些刘备所不具备的东西,最起码的是曹操在军事上的才能是刘备远不能比拟的,再则曹操直来直去,时而放声大笑,时而纵酒狂歌,时而号啕大哭的真性情到使得刘备的仁慈和宽容显的有些虚伪,而且,曹操同样也孤傲和自赏,关羽也许在曹操身上看到了些许自己的影子。另外,曹操也是极少数让关羽自叹不如的人,关羽虽然骄傲,但对于本领比自己好的人还是敬重的,再加曹操在关羽被降的一段时间对关羽是十分关照,这使得关羽对曹操心存感激。而且,根据我的了解,关羽和曹操的私交是很好的。历史没有过五关斩六将之说,因为以曹操和关羽的交情,曹操是绝对不会在关羽的去留问题上为难关羽。在演义上,描写华容道这件事时,说是曹操屈尊向关羽求情以博得关羽的同情,实则不是这样,而是曹操在被逼入绝境时一看领将是关羽便放声大笑,好像来的不是取他人头的敌人而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关羽也许正是被曹操在这种绝境中还能放声大笑的豪气和气概所折服,而不惜冒死放了曹操,这也跟加证明了关羽是何等重情重义。
  如果说刘备是天生的王者,那么曹操就是天生的霸者,霸者可以让一个国家空前的强盛,而王者可以让一个国家长久的安定。如果关羽是一把绝世的好刀,那么三国之中用的起这把刀的就只有刘备和曹操了,就在于谁先得到他,看来刘备运气好了些,那么关羽的忠和义也就注定为刘备所有,而曹操只能是一个曾经让关羽感动过的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