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

2024-05-15

1. 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用对比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
  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的品德高尚的人物。
  也只有邓稼先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
  为民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两人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
  奥本海默锋芒毕露
  而邓稼先却忠厚平实,从不骄傲。

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

2. 邓稼先跟奥本海默有哪些共同点?

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7)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此外有同名影视作品、散文、游戏等。

两人都被称为“原子弹这父”但显然邓稼先更利害些!

3. 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用对比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
  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的品德高尚的人物。
  也只有邓稼先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
  为民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两人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
  奥本海默锋芒毕露
  而邓稼先却忠厚平实,从不骄傲。

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

4. 邓稼先的文化背景与奥本海默的文化背景

   欢乐的少年时光并不长久,邓稼先生活在国难深重的年代,七·七事变以后,端着长枪和刺刀的日本侵略军进入了北平城。不久北大和清华都撤向南方,校园里空荡荡的。邓稼先的父亲身患肺病,喀血不止,全家滞留下来。七·七事变以后的十个月间,日寇铁蹄踩踏了从北到南的大片国土。亡国恨,民族仇,都结在邓稼先心头。 
     1941年,邓稼先进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成立于抗战极端困难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条件简陋,生活清苦。尽管如此,联大却有非常良好的学术空气,先后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邓稼先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 
     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5. 《邓稼先》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作者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性格差异。奥本海默是个锋芒毕露。邓稼先是个忠厚平实,真诚坦白具有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的品德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请采纳

《邓稼先》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