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是什么?

2024-05-13

1. 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是什么?

郭松龄为何会反奉兵败?只因他错信了一人,最终导致他的失败

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是什么?

2. 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是什么?

郭松龄为何会反奉兵败?只因他错信了一人,最终导致他的失败

3. 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是什么?

郭松龄为何会反奉兵败?只因他错信了一人,最终导致他的失败

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是什么?

4. 郭松龄反奉为何失败呢?

1925年11月24日,奉军京榆驻军副司令郭松龄通电反对张作霖,率7.5万奉军出关反奉。郭松龄所部奉军是奉系主力所在,因此张作霖一度非常惊慌,但是最终在一个月后,郭松龄兵败被杀。郭松龄起兵仅仅一个月就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事起仓促,军心不稳
郭松龄和张作霖因为政治理念等原因产生矛盾并非一天两天,而且他和李景林、冯玉祥也秘密达成了反奉的协议。但是在郭松龄做好准备前,张作霖就怀疑他不稳,11月22日下令他回沈阳述职,还传出了要秘密处死他的消息,所以郭松龄不得不仓促起兵。
11月23日,郭松龄从天津赶回滦州,召开军事会议,宣布班师回奉,反对张作霖的统治。但是与会的各级军官中7个师长有高维岳等4个师长拒绝参与,另有旅长等各级军官20多人表示反对。郭松龄将他们免职并扣留,送到天津由李景林看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此时郭松龄所部的意见并不统一,而且除了这些公开反对的,郭松龄的参谋长邹作华、军长刘伟等人也不愿意反奉,私下和张学良联系。不仅将郭部的军事计划全部报给张学良,在作战时还故意命炮兵不对准奉军阵地。
此外郭松龄军中还有张廷枢(张作相的儿子)等人率部主动投奉,这些都影响了郭松龄部的军事行动。

李景林背盟,后路不稳
郭松龄和李景林、冯玉祥达成了反奉协议,他起兵以后,后勤基地全部放在李景林控制下的天津。11月25日,李景林也发表了反奉通电,但是此后不久,李景林的态度就有所转变。
李景林参加反奉联盟,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直隶的地盘,同时试图夺取奉系控制的热河。但是郭松龄起兵以后,热河奉军撤退,热河议会致电冯玉祥,请求派兵来维持治安。冯玉祥于是派宋哲元赶赴承德,出任热河都统。
李景林因此对冯玉祥大为不满,而且此时张作霖命李景林母亲给他写信,让他不要反奉。天津日本驻军司令官小泉也向李景林声明,日本不会允许郭松龄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李景林态度发生改变,扣留了郭郭松龄部的后勤物资,将郭松龄交给他看管的高维岳等人全部送回东北,而更重要的是禁止冯玉祥部通过自己防区增援郭松龄。

李景林的态度转变对郭松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郭松龄部的棉衣和军粮都在天津,被李景林扣押以后,郭松龄部缺衣少粮,冻伤很多。而且李景林态度转变,郭松龄不得不命魏益三率7个团留守山海关,防止李景林进攻。此外冯玉祥的国民军也被李景林阻拦,等到国民军击败李景林时,郭松龄已经兵败。
所以李景林态度的转变,也是郭松龄失败的重要原因。
郭松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干涉
郭松龄起兵以后,日本视为扩大在东北影响力的大好良机,于是主动派人和郭松龄、张作霖联系,对两人进行拉拢和要挟。郭松龄和日本代表谈判很快破裂,但是张作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答应了日本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迅速决定继续扶持张作霖。随即日本以中立为名,禁止郭松龄部进入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郭部行动大受制约,给了张作霖调集部队的机会。在吉林和黑龙江的奉军通过南满铁路迅速调到前线,在巨流河一带集中起了优势兵力,以逸待劳。
除了交通上的便利,日本还向张作霖提供了大批的武器弹药。日本关东军还派军官到张作霖军中充当顾问,荒木五郎少佐所率领的日本炮兵更是直接加入奉军炮兵部队,协助作战。
此外,在双方决战的巨流河附近,日本关东军集中了万余部队,随时准备进行武装干涉。

步行赶到巨流河的郭松龄部已经疲惫不堪,此时扣除冻伤的士兵和留守山海关的魏益三部,郭军只有5万多人,少于奉军的6万人。奉军修好了工事以逸待劳,在日军操作下的奉军炮兵又占据了优势。而日军据守阵地侧翼的南满铁路,限制了郭军迂回作战,只能从正面和奉军硬拼。
最终人困马乏的郭军因为人心不稳,兵力、火力不如对方遭到大败,郭松龄本人逃跑时被捉遇害。

5. 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地盘之争。据何柱国回忆:张作霖原先预定由姜登选去接江苏,郭松龄去接安徽。不料杨宇霆也想要个地盘,结果杨去了
江苏,把姜登选挤到了安徽,郭松龄则落了空。郭松龄在此次直奉战争中功高而未获赏,心中极为不满。后来杨宇霆、姜登选将苏、皖丢失,郭松龄气愤地对张学良
说:“东北的事都叫杨宇霆这帮人弄坏了,安徽、江苏失败,断送了3个师的兵力,现在杨宇霆又缠着老帅,给他们去打地盘子,这个炮头我不再充当了。要把东北
事情办好,只有把杨宇霆这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赶走,请少帅来当家。”此时,郭松龄已露出反奉的心思,但张学良没有在意11月21日晚,郭松龄发出讨
伐张作霖、杨宇霆的通电,提出三大主张:一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二是要求祸国媚日的张作霖下野,惩办主战罪魁杨宇霆;三是拥护张学良为首领,改革东三

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是什么

6. 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郭松龄为什么反奉,坊间基本上也是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因为张作霖的行为关乎到了郭松龄的利益,即便张作霖之前对郭松龄有恩,在利益面前人也是说变就变。当时奉系军阀之间对地盘已经有了激烈的争斗。根据何柱国会议,当时张作霖赝本打算让姜登选去接受江苏,让郭松龄去接受安徽。
但是杨宇霆也想要个地盘,于是就自己去了江苏,而姜登选就到了安徽,所以郭松龄就什么也没捞着。但是当时郭松龄在直奉战争中算的上是劳苦功高的,因此就为了杨振宇的这件事情和张作霖起了争执,要让张作霖把杨宇霆这个家伙赶走,但是当时张作霖没有在意,所以后来也就有了郭松龄起兵反奉的事情了。
郭松龄为什么反奉另一个说法就相对来说比较官方了,说是当时郭松龄和妻子正在日本考察军事,于是听说了张作霖正在日本购买武器要和南方的国君开战。之前张作霖没有采纳郭松龄退居关内保民安宁的建议,而且受到了杨宇霆的排挤,事事相加,郭松龄心中悲愤至极,所以就决定联合冯玉祥发动反奉战争了。

7. 郭松龄为什么要反奉

“郭松龄倒戈”是奉系军阀由强到弱的重要转折点,虽然张作霖成功击败了郭松龄,但奉军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实力。郭松龄作为张学良最为倚重和信任的将领,如果不反,未来铁定是奉军的第二号人物,在这种情况下,郭松龄还是选择铤而走险,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
第一,从思想深处来看,郭松龄与张作霖本质上并不是一路人。郭松龄于1906年进入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正规军事培训,同时也从同盟会成员方声涛那里接触到民主革命思想。1910年,郭松龄经方声涛、叶荃介绍,正式加入新军同盟会。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第二年秋,考入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后任北京讲武堂教官。

1917年,郭松龄投奔孙中山,先后被委任为粤赣湘边防督办参谋、广东省警卫军营长,后转任韶关讲武堂教官。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失败后,郭松龄走投无路才返回奉天,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担任战术教官。从郭松龄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是比较“前卫”的,是追随孙中山的,而张作霖是非常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所以两人从思想深处是对立的。

第二,张作霖的所作所为加剧了两人的矛盾。如果说奉军里面谁能得到郭松龄的正视,恐怕也就是张学良了,因为张学良也是一个思想比较“前卫”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哪怕郭松龄很是看不惯张作霖及他的兄弟的所作所为,但他还是在奉军待了很多年,并且为了奉军立下了不少功劳。

但是随着郭松龄的地位越来越高,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他就越来越不能容忍张作霖的所作所为。比如说,他就很反感张作霖与日本走的亲近,在他认知中,作为中国人就要与国外势力势不两立,不能有太多纠缠,而张作霖恰好老是给日本人谈合作。
再比如说,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论功行赏,本来准备给他一个安徽督军的,结果就因为杨宇霆突然想做江苏督军,他就被挤掉了位置,作为功劳最大的他,反而到头来啥也没捞着。最关键的是,杨宇霆还把事情办砸了,刚刚上任就被孙传芳给赶了回来,奉军南下计划被迫搁浅,最后还是需要郭松龄去给他擦屁股。这算是击垮两人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郭松龄本人野心已经膨胀起来。由于张学良的关系,郭松龄掌握着奉军最为精锐的力量,这让他的野心极度膨胀了起来。郭松龄倒戈后,向全国发了一份通报,内容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祸国媚日的张作霖下野,惩办主战罪魁杨宇霆;拥护张学良为首领,改革东三省”。但是紧接着面对张学良的劝降,他开出的条件是“山东归岳维竣;直隶归冯玉祥;热河归李景林;郭回奉执政,统掌东北”。
所以,什么拥护张学良、承办杨宇霆等等可能都是障眼法,郭松龄真正想要的是统掌东北,因为他感觉只有他才能把东北治理好。

郭松龄为什么要反奉

8. 郭松龄为何反奉?以及他的功过。

一、郭松龄反奉原因:
1925年,郭松龄与夫人到日本考察军事,听闻张作霖正在日本购买武器,要与南方的国民军开战,郭松龄愤慨至极,遂决定联络冯玉祥共同反奉,事后却被冯玉祥出卖。
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同时杀害了姜登选,发表反奉宣言。郭松龄率七万大军攻占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奉军全部退却到辽河东岸据守。
郭军在攻打新民县巨流河时,却遭到日本关东军袭击,后方被从黑龙江来支援的奉系吴俊升切断,白旗堡的弹药库被烧,日本飞机对郭军阵地进行轰炸。
二、郭松龄功过:
1、战功
1905年就读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次年进永平府北洋陆军第二镇随营学堂,1908年任奉天防军哨长。1909年随朱庆澜换防进入四川,担任连长。
1910年加入同盟会。曾为张学良之教官,奉军著名爱国将领。郭松龄历任张作霖麾下第二团团长、第八旅旅长、第三军副军长、津榆驻军司令部副司令,在与段祺瑞、曹锟、吴佩孚作战中取得军功,并与张学良要好。
2、杀害忠臣
姜登选,字超六,直隶省南宫县(今河北省南宫市)陈村人,1903年被派往日本学习军事,毕业于振武士官学校,同时受黄兴、宋教仁等影响,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参加了“同志会”。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郭松龄(1883-1925),字茂宸,汉族,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渔樵村,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奉系著名爱国将领之一。
郭高大挺拔,朴素简朴,平素穿一套布军服,和士兵军服一样。当时奉军将领都是穿的质地很好的呢军服,布军服除了士兵穿,就是白俄兵穿,郭穿布军服又长得像白俄一样高大,因此遂被人呼为“郭鬼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松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