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近现代人物介绍(14)

2024-05-14

1. 安徽省近现代人物介绍(14)

   
       杜彪(1914—1986),原名杜化升。生肖:虎。安徽省六安县人。 
   1929年参加“六霍起义”,1931年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县农民赤卫军战士、队长,红25军第73师第277团排长、师警卫营政治委员,红31军第92师第276团连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根据地的反“围剿”和反“围攻”,以及红四方面军长征并三过雪山草地。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八路军前方总部特务团连指导员,八路军129师新编第1旅第1团营长,延安中央党校学员(1943)。
      抗战胜利后赴东北,相继任冀热辽军区第19旅副参谋长(参谋长宋维藩),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第11师参谋长(师长蔡正国、周光,政委李丙令),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1师第31团团长(政委马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第122师第364团团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41军第122师副师长,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学员,解放军海军厦门、汕头水警区司令员,海军福建基地副司令员(1958),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副参谋长(1964)、代参谋长(1969),海军上海基地司令员(1969—1978)、基地顾问。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杜新民(1903—1970)。生肖:兔。安徽省凤阳县人。 
   早年曾在家乡私塾和山东省立模范小学读书。
   1923年入北洋陆军当兵,后任国民军第1军班长、排长,西北军第10旅参谋、营长,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2挺进军军官教导团总队长、团长。
   全国抗战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42军第157团团长;参加了娘子关和台儿庄对日作战。
   1939年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遭国民党顽固派软禁(失去组织联系)。
   1941年恢复自由后,任汪(汪精卫)伪和平救国军第1军教导团团长。
   1942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任汪伪和平救国军第1军第18师师长。
   1945年9月20日率第18师起义。历任豫东人民自卫军总指挥,华中军区解放第2军军长,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兼政委张震,第一副司令员饶子健),华东军区高干研究院副主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教育长(教育长张崇文)、第2总队教育长。
      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任华东军区防空部部长,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员(1950)、副司令员(1950—1951),解放军第12步兵学校副校长,山东省林业厅副厅长。
     
       汪乃贵(1905—1991)。生肖:蛇。安徽省金寨县人。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乡赤卫队中队长,红军商城独立团连长,红25军第73师副营长、营长,鄂豫皖红4军第10师28团团长(政委林泉友)、师长(政委甘良发),红30军第90师师长(政委贺立池、何重之);参加了鄂豫皖、川陕根据地的反“围剿”和反“围攻”,以及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6年秋第三次走出草地后参加西征,任红30军第89师师长(政委张文德)。
   1937年春西路军作战失利后,他经辗转跋涉到达延安。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八路军129师第385旅769团副团长(团长陈锡联)、师游击支队支队长,129师新编第385旅副旅长(旅长陈锡联,政委谢富治),129师东进纵队第8支队司令员(政委李定灼),129师新编第10旅副旅长(旅长范子侠,政委赖际发),延安中央党校学员(1942),“抗大”总校上干科科长(政委李呈瑞),新四军湘鄂赣军区东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刘士杰),新四军第5师第13旅副旅长(旅长周志坚,政委周志刚)。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中原军区第2纵队第13旅副旅长(旅长吴世安,政委周志刚),鄂西北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张秀龙,政委张力雄),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第35旅旅长(政委谢振华、万众一、王直),赣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肖元礼,政委徐运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贵阳警备区司令员兼公安军第8师师长,贵州公安总队总队长,贵州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1965),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汪少川(1915—2002)。生肖:兔。安徽省金寨县人。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共青团霍山县区委书记,红25军营部文书、团部总支书记、团部秘书,黄冈武工队队长兼指导员,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
   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主力先后进行战略转移后,他留在鄂豫皖坚持了艰苦的游击斗争。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4支队手枪团政治委员(团长詹化雨)、挺进团副团长(团长成钧,政委彭胜标),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第4团政治处主任(团长罗占云),淮南抗日游击纵队政治委员(纵队长郑抱真、梁从学),淮南军区嘉山总队政治委员(总队长杨家恩),新四军第2师第6旅兼淮南路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司令员陈庆先,政委黄岩)。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中共嘉山县委书记,淮南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司令员陈庆先,政委黄岩),华东军区新兵训练处政治部主任(处长贺敏学)、军区后备兵团政治部主任(司令员林维先),苏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张震东,政委肖望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苏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江苏军区政治部主任(1952—1955),解放军第31军政治委员(1955—1964),国务院建筑工程部常务副部长(1965—1970)兼政治部主任,四川“三线”建设指挥组副组长,国家交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1978—1982),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安徽省近现代人物介绍(14)

2. 安徽省近现代人物简介(20)

  张行忠(1913—1998)。生肖:牛。安徽省金寨县人。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鄂豫皖红1军第30团排长、连长、副营长,红4军第10师第28团营长、副团长,红33军第294团团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根据地的反“围剿”和反“围攻”以及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6年秋第三次走出草地后参加西征,任红9军第27师第80团营政治委员。
   1937年春西路军作战失利后,他经艰难辗转跋涉到达陕北。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区队长,“抗大”第2分校区队长、第1大队大队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保(定)满(城)支队支队长,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第3支队区队长、第9军分区第24团团长(政委王耀华)。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随营学校副校长、校长,华北军政大学第1步兵学校第2大队大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随营学校副校长、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校长,西南军区川西公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四川省军区茂县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如屏(1907—1983),又名张保德。生肖:羊。安徽省长丰县人。 
   1924年加入中国 社会 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4.12政变”后,他被以共产党嫌疑分子遭抓捕。
   1929年获释后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相继任红1军第3师第18团党代表,六(安)霍(山)赤卫军党代表,中共合(肥)寿(县)中心县委联络站联络员、正阳关特委书记,皖北游击大队政治委员,中共皖西北特委组织部部长(书记刘敏)、红军皖西北游击师政治委员(师长孙仲德);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和独立游击战争。
   1937年到延安,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中共安徽省工委组织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书记曹云露),延安马列学院学员(1939),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科长(部长方强),晋绥边区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慕纯农)。
   抗战胜利后赴东北,相继任东北民主联军合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吕清、卓雄),中共合江省委常委、秘书长兼 社会 部部长(书记张闻天),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兼袁州地委书记、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王萱春)。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人事部第一副部长兼机关党委副书记(1952),中南行政委员会民政局局长(1953),武汉水利学院首任院长、党组书记(1954),中共湖北省委委员(1958),政协湖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增选)。
    张宜友(无照片) 
    张宜友(1914—1998)。生肖:虎。安徽省金寨县人。 
   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鄂豫皖红4军第12师36团通信班班长,红4军第11师政治部通信排排长、师保卫队队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根据地的反“围剿”和反“围攻”以及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6年秋第三次走出草地后随西路军征战,任红5军骑兵连连长。
   1937年春西路军作战失利后,他经辗转跋涉到达陕北。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新四军军部通信连连长,新四军第1支队第6团3营营长,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第5团参谋长(团长王澄,政委彭德清),新四军第1师第1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谋长张藩)、第1旅第2团团长(政委李一平),第1师兼苏中军区教导团团长,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政委张闯初),苏中军区第52团团长(政委张英)。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特务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2师参谋长(师长刘飞,政委张文碧)、第11纵队第33旅旅长(政委吴嘉民)。
   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9军第86师首任师长(政委刘毓标)。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委装甲兵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军委公安军天津总队总队长、武装警察部队辽宁省总队政治委员、公安军内卫第4师师长,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72—1978)。
      1957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宜爱(1913—2002)。生肖:牛。安徽省六安县人。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特务队第4大队分队长,鄂东北游击司令部第4大队大队长,红25军手枪团副团长,红28军第224团连指导员、军特务营政治委员、第224团营长;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和艰苦的独立游击战争。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营教导员、第9团营长,新四军第2师第4旅第11团副团长(团长吴华夺,政委蔡炳臣)、第5旅第14团副团长(团长兼政委朱茂绪),第2师便衣大队大队长、第4旅第11团团长(政委王敬群、裴先白)。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师参谋长(师长朱绍清、殷绍礼,政委高志荣、石裕田)、第13纵队第37师副师长(师长高锐,政委徐海珊、张英),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31军第91师副师长(师长高锐,政委张英渤)、师长(政委余明)。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31军第91师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59师师长(1952),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学员,解放军海军陆战师师长,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1956—1957),上海警备区守备第11师、第2师师长,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参谋长(1961)、副司令员(1964—1976),中共九大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常委(1971—1976)。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3. 安徽省近现代人物简介(39)

  董洪国(1910—2001)。生肖:狗。安徽省金寨县人。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鄂豫皖红4军第11师第33团机枪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红30军战地医院政治部主任、医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根据地的反“围剿”和反“围攻”,以及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6年秋第三次走出草地后参加西征,任红30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队副队长、第88师268团第2营教导员。1937年春西路军作战失利后,他只身辗转跋涉到达陕北。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八路军前方总部特务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前方野战医院政治委员(院长王云霖),八路军总兵站部第6分站教导员、总部供给部军用制造厂材料科科长,新四军第5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部长吴先元)。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供给部部长,豫皖苏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河南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武汉军区财务部部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7—1965)。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韩庄(1912—1991),原名韩德昌。生肖:鼠。安徽省宿县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参与组织农民暴动,后因叛徒告密,他只身离乡到安庆第一中学读书。
   1931年“9.18事变”后,他被组织派往西北军冯玉祥部工作。先后任西北军汾阳军官学校学员、第2大队中共支部书记,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1军第2师第3团文书、同盟军总司令部秘书处译电员、第5师教导队分队长。
   同盟军解散后,1935年他在天津寻找组织时被叛徒指认被捕。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被平西抗日游击队从北平“第二模范监狱”中救了出来。先后任平西抗日游击队特务连指导员、平西国民抗日军副连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连指导员、大队长,晋察冀第1军分区第3团营长、第1团政治处主任(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第5游击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赵玉昆,政委王道邦)、第5支队代司令员,晋察冀第2军分区第26团团长(政委詹道奎),中共晋察冀第2地委副书记、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兼保卫科科长(主任汪之力),晋察冀军区北平办事处秘书长。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晋察冀军区冀中纵队第11旅政治部主任(旅长兼政委杜文达),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旅长魏洪亮,政委帅荣),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第6旅副政治委员(旅长盛治华,政委钟华农)、纵队炮兵第3团团长,华北军区第20兵团炮兵主任兼炮兵团团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67军第201师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51),解放军第6炮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南京军事学院炮兵教授会主任(1955)、北京高等军事学院炮兵教授会主任(1957),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1960),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1964—1968)、军区司令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先后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傅绍甫(1908—1993)。生肖:猴。安徽省金寨县人。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第73师第218团排长、副连长、连长,红30军第89师连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根据地的反“围剿”和反“围攻”,以及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6年秋第三次走出草地后参加西征,任红30军第89师第267团营教导员。
   1937年初西路军作战失利后,他孤身跋涉到达陕北。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新四军教导大队第3队指导员,新四军第3支队第5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营长,新四军第7师挺进团营长、团参谋长(团长林维先,政委张有来、彭胜标),第7师第19旅第58团团长(政委彭胜标),第7师沿江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林维先,政委林维先、王集成)兼沿江独立团团长和政治委员。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第21旅副旅长(旅长马长炎,政委黄先),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第21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谢锐,政委何志远)、第13纵队第39师师长(政委梁辑卿、余明),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31军第93师首任师长(政委余明)。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31军参谋长,南京军事学院学员,解放军政治师范学校副校长,江苏省军区司令部参谋长(1957)、副司令员(1961—1969),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安徽省近现代人物简介(39)

4. 安徽名人(古今)简介

包拯(999-1062),字希仁,汉族,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戏剧,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希望能帮到你

5. 安徽省近现代人物简介(47)

  黄纬禄(1916—2011)。生肖:龙。安徽省芜湖市人。 
   早年曾就读于芜湖市芜关小学、芜关中学和江苏省立扬州中学高中部。
   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重庆)电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器件厂重庆分厂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43年到英国标准电话及电缆公司和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实习,1945年考入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无线电系(获硕士学位)。
   1947年毕业回国,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公司上海研究所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电信工业局电工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防部第5研究院第2分院第1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兼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和控制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第1研究院第12所所长、第4部主任、第1和第2研究院副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兼水下发射弹道导弹的总设计师,国家航天工业部 科技 委副主任兼第2研究院 科技 委主任、技术总顾问,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第2研究院技术总顾问,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委员(1991)。
   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三大代表。
      主要荣获有 “国家 科技 进步奖” 特等奖(1985)和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1999)。
       程开甲(1918—2018)。生肖:马。祖籍安徽省徽州,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 
   1937年考入浙江大学,1941年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
   1946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回国,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第9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兼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0),国防科工委和解放军总装备部 科技 委常任委员(文职少将)、顾问,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顾问。
      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荣获有 “国家 科技 进步奖” 特等奖(1985)、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1999)、 “2013年度国家最高 科技 进步奖” 和 “八一勋章” (2017)。
       卫立煌(1897—1960),字俊如,别名卫辉珊。生肖:鸡。安徽省肥东县人。 
   1914年考入湖北陆军学兵营,1915年在上海参加“肇和”舰讨袁失败后到广州参军。先后任粤军班长,孙中山卫队警卫排排长,粤军第2支队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9团团长,第1军第14师副师长(师长冯铁裴)、师长(军长何应钦),“国军”第9军副军长(军长顾祝同)兼第14师师长,南京卫戍司令部副司令,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中路军第6纵队指挥官,鄂豫皖边区“剿匪”总指挥(1932),“国军”第14军军长(1933),“国军”驻闽预备军总指挥兼第10绥靖区中将司令官(1935)、鄂豫皖“清剿”总指挥、闽赣浙皖边区“剿匪”总指挥,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委,徐海绥靖分区司令官(1936),“国军”第5路军(进攻陕北)总指挥,“国军”第14集团军总司令兼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阎锡山)和南路军前敌总指挥,第1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二级上将)兼河南省主席(1939),冀察战区司令长官(1940),国民政府军委会西安办公厅主任(1941),中国远征军第1路军司令长官(1942)、远征军司令长官(1943,获青天白日勋章〈第111号〉),“国军”陆军副总司令(1945)。
   1946年携夫人赴美国考察。
   1948年春回国,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代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是中共公布的国民党43名战争罪犯的第28号)。
   1948年冬,他因在“辽沈战役”中没有积极执行蒋介石的作战计划被软禁于南京。
   1949年春被李宗仁解除监禁后出走香港,后拒绝去台湾。
   1955年4月携夫人到达北京,并发表了《告台湾袍泽朋友书》。相继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增选)、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四届民革中央常委。

安徽省近现代人物简介(47)

6. 安徽省近现代人物简介(21)

  张恺帆(1908—1991),原名张昌万,曾用名张觉非。生肖:猴。安徽省无为县人。 
   早年入教会小学读书。
   192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上海沪西区委书记。
   1933年冬因叛徒出卖被捕,1937年秋获释。先后任中共皖中工委委员(书记李世农)、来安县委书记(来安县是淮南津浦路东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县长郑伯川)兼黄山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大队长冯文华),淮南津浦路东参议会秘书长(参议长邓子恢、刘顺元),中共津浦路东区委秘书长(书记刘顺元)。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苏皖边区民主政府秘书长(主席李一氓),中共皖北区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书记曾希圣),中共合肥市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淮南矿区党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委员(1952)、省委统战部部长,安徽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黄山建设委员会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副省长(1955—1960),中共安徽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1956)。
   1959年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961年任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副经理,1962年7月恢复党籍和原职务。
      “文革”开始后再受迫害。1978年1月起任政协安徽省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安徽省委书记(1979—1982,设有第一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1979)、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政协安徽省第六届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
   是中共八大代表。
       张劲夫(1914—2015),原名张世德。生肖:虎。安徽省肥东县人。 
   1930年考入南京晓庄师范学校,1931年参与编辑《生活教育》杂志,1932年起任上海郊区大场山海工学团教师、校长,1934年秋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上海教联”。
   193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上海国难教育社中共党团委员,上海战区中共战地特别支部委员,中共安徽省工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书记彭康),中共大别山、庐江、鄂豫皖区委常委兼民运部部长(书记郑位三),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5支队政治部主任(司令员罗炳辉,政委郭述申)、江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邓子恢)兼第5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方毅),中共津浦路东省委书记,新四军第2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郭述申)、第5旅政治部主任(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民)、第4旅政治委员(旅长梁从学),中共淮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书记肖望东)。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华中建设大学副校长(校长彭康),中共鲁南区第2地委书记兼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委张雄)、政治委员(司令员张岗),鲁南行署、鲁中南行署副主任(主任李乐平),中共鲁中南区委委员(书记康生)。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中共浙江省委常委(1950—1952)、省财委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财委副主任,国务院地方工业部第一副部长(1954)、党组书记(1955—1956),中国科学院党组和党委书记(1956—1966)、副院长(1956—1967),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务院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1975—1979),国务院 财经 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安徽省省长(1979—1981),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1980—1982)兼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国务委员(1982—1988)兼国家经委党组书记、主任(1982—1984),中央 财经 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中共第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增补),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曾当选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张震东(1907—1984),原名张福前。生肖:羊。安徽省六安县人。 
   1927年参加农民暴动,1928年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农民赤卫军中队长,红军黄安独立团班长、黄安独立师连长,红25军第73师营长、副团长,红28军第82师副师长,红25军第225团团长(政委张明先),红15军团陕北游击师师长,中革军委后方办事处补充第2师师长,陕北抗日红军大学学员;参加鄂豫皖、鄂豫陕根据地的反“围剿”和红25军长征转战。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副参谋长(参谋长王必成),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挺进队第1支队司令员(政训处主任郭猛)、第3团副团长(团长梅嘉生),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苏皖支队参谋长(司令员陶勇,政委卢胜)、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参谋长(司令员陶勇,政委陶勇、刘先胜),新四军第1师第3旅参谋长(旅长陶勇,政委刘先胜),第1师兼苏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参谋长缺编,师长兼司令员粟裕,政委刘炎)兼军区教导团团长,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卢胜,政委姬鹏飞)、司令员(政委卢胜)兼军区新编第3旅旅长(政委卢胜)。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政委钟民),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1旅旅长(政委卢胜),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第10师师长(政委卢胜),苏中军区第9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周一峰),苏北军区司令员(政委肖望东)。
      新中国成立后,任苏北军区司令员。
      1952年在“三反”运动中受诬陷,1954年至1966年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是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余明(1914—1990),原名余嗣明。生肖:虎。安徽省金寨县人。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25军特务队队员,红军光山县便衣队指导员,鄂东北第3路游击师手枪队指导员、独立团手枪队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
   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主力转移后,他留在鄂豫皖坚持了艰苦的游击斗争。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连指导员、团总支书记、第7团政治处主任(团长秦贤安,政委徐海珊),新四军第2师第4旅第12团政治委员(团长谭知耕),新四军第7师兼皖江军区第1军分区第16团政治委员(团长兰祥),第7师第19旅第55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旅长林维先,政委黄火星)。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第19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第21师副政治委员(师长谢锐,政委何志远)、第13纵队第39师政治委员(师长傅绍甫),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31军第93师首任政治委员(师长傅绍甫)、第91师政治委员(师长张宜爱)。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25军政治部主任、空军第4军副政治委员(1952—1956)。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7. 安徽近代名人

  杨文会(1837~1911)字仁山。石埭夏村岭下杨家村(今属黄山市)人。清末著名佛学家。早年习儒学,并学天文、地理、历数、音韵等。曾任曾国藩部谷米局差事。1864年潜心佛学。1866年就职于江宁筹防局,与友好十多人募捐集资,创金陵刻经处,经营刻印佛经事业。1878年随曾纪泽出使英、法,考察政教,越数年又随刘瑞芬使英,考察制造技术诸学。在伦敦结识日本梵文学者南条文雄,经其帮助,从日本找回国内失传的经疏300余种,择要出版《汇刻古逸净土十书》等。后与英人李提摩太一起,将《大乘起信论》译成英语。清光绪间建屋于南京延龄巷为藏经板及流通之所。晚年注意培养佛学人材,办佛学常于刻经处,培养僧俗20余人。1910年任佛学研究会会长。致力于刻经事业50年,刻经三千卷。著有《等不等观杂 录》、《佛教初学课》、《十家略说》等。门下俊才有谭嗣同、桂柏华、章太炎、孙少候、 黎端甫、梅撷芸、李澄刚、蒯若木、欧阳渐等。

  周 馥(1873~1921)字玉山。建德(今东至)人。曾任李鸿章文牍,为李器重。1877年署永定河道。1881年署津海关道。183年兼署天津兵备道。中法战争爆发后,奉命赴渤海口编练民 舶团练,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达30多年。参与筹建0北洋海军,开办海军学校,设立天津电报局、开平煤矿等,迁直隶按察使。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任职前敌营务处,跋涉安东 、辽阳、摩天岭之间,调护诸将,收集散亡,转运军需,马关议和后,自请免职。1899年复任四川布政使。次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调任直隶布政使 ,并入京处理教案。1901年李鸿章病死,遂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次年任山东巡抚 。曾留京与外国交涉撤销天津都统衙门,归还津榆铁路,事竣赴山东任所。值黄河决口,组织官民,筑堤防堵。1904年任两江总督,1906年任闽浙总督,未任,旋调两广。次年以老告归。1917年张勋复辟,被委任为协办大学士。卒后谥悫慎。著有《易理荡参臆言》、《负喧闲语》、《玉山诗集》、《周悫慎公全集》。

  吴汝纶(1840~1904)字挚甫,一作挚父。清桐城(今属枞阳会宫乡)人。其父吴元甲为1851年举人,曾被曾国藩聘为家庭教师。汝纶少年家贫力学,早著文名。1864年中举,次年成进士 ,授内阁中书。留佐曾国藩幕府,继入李鸿章幕,掌管奏议。历官深州、冀州知州,在两州开办书院,亲为讲授。曾在冀州兴修水利。后辞官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1902年被张百熙荐举以五品衔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力辞不就。五月赴日本考察学制,写成《东游丛录》。九月回国,请假回故里扫墓,并筹办桐城小学堂于安庆抚署。次年病卒于家中。擅长散文,为桐城派后期作家。治学由训诂以通文辞,于群经子史、小学音韵深有研究。著有《易说》 、《写定尚书》、《尚书故》、《夏小正私笺》、《深州风土记》、《吴挚甫文集》、《吴挚甫尺牍》、《吴挚甫先生函稿》、《桐城吴先生日记》、《李文忠公事略》、《桐城吴先生全书》、《桐城吴先生遗书》等。

  杨月楼(1844~1889)名久昌,派名久先。清咸丰间随父到北京天桥卖艺,被徽居名角张二奎收为弟子,使习武生。初在上海搭班,隶丹桂园。所演《安天会》等猴戏。动作灵活如猴, 有“杨猴子”之称。后至北京,隶春台班。1876年复至上海开鹤鸣园。不久,回北京隶三庆 班,为“京剧鼻祖”程长庚器重,以三庆班事相托。1882年程长庚去世,接掌三庆班。曾为 慈禧太后演出,在京、沪享有盛名。1888年入升平署,供奉内廷,兼领三庆班。其文武兼长 ,尤以演孙悟空出色。擅长《芭蕉扇》、《五花洞》、《蟠桃会》、《长坂坡》等戏。

  孙多森(1867~1919)字荫庭。其父曾任江苏记名道、南京洋务局总办。家资臣富。1885年中秀才,继办贡生,捐候补同知。1898年2月在上海创办国内第一家华商面粉厂——阜丰面粉 公司,任总经理。其兄孙多鑫任协理。1901年升候补道,任上海电报局帮办。1905年与聂之 台等筹建上海商务总会,任会董事兼副会长。翌年去天津,接替病故的孙多鑫,与周学熙共 同经营启新洋灰公司和滦州矿务公司,任两公司协理。1908年又兼北京自来水公司协理。次年任直隶工艺总局总办兼直隶出品协会协理。翌年任直隶劝业道,不久遭弹劾,遂辞职,仍任启新洋灰公司和滦州矿务局公司协理。1911年12月清廷内阁和议代表去上海议和。翌年奉派任安徽实业司司长,旋被免职。同年9月,任北洋政府国家银行事务所会办,旋应邀筹办中国银行,任筹备主任。1913年4月被任命为中国银行总裁。同年6月被解职,奉袁世凯命任 安徽省都督兼民政长,因皖革命党人抵制而离院。不久又奉命任赴日本实业调查专使。回国后在北京发起组织中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总裁。1914年任参政院参政、全国农工银行筹 备处筹备员。是年又与周学熙创办通惠实业特种公司,任临时总裁。翌年筹办中孚银行,任总经理,相继在北京、汉口、上海设分行。1918年银行开办国外汇兑,为我国第一家特许经营外汇的商业银行。病故于天津。著有《直隶实业汇编》。

  程家柽(1874~1914)字韵荪、豫荪、下斋。出生书香世家,清末秀才。19岁考入武昌两湖书院。1899年选送日本官费留学。结识孙中山。加入“兴中会”与秦力山等人先后组织成立“ 励志社”、“恳亲会”、“青年会”。创办《译书汇编》和《国民报》宣传革命,反对满清 统治,并参加“拒俄”、“拒法”反帝爱国运动。1903年秋,潜回国内,策动革命。清廷始 以高官厚禄收买,继以“逆竖倡乱”罪名,斥令两湖书院开除其学籍,取消官费留学资格, 并悬赏缉捕,遂再渡日本。1905年与宋教仁、田桐等在东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导, 任编辑长。同盟会成立,杂志更名为《民报》,为同盟会机关报。曾被选为同盟会外务科负责人。1906年回国,先后任京师大学堂教授、邮传部主事。次年遭袁世凯缉捕,避逃日本。 1909年载泮摄政,应陆军部之聘,回国编纂陆军教科书,与程梦余筹创办《国风日报》。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授予幽燕招讨使之职,后改授安徽省军政府高等顾问。1913年,在《国 风日报》上发表《袁世凯黄梁梦》一文,檄讨袁世凯复辟。“二次革命”失败,潜入北京, 与熊世贞等密谋刺杀袁世凯,事泄被捕,于翌年9月23日就义。

  吴 樾(1878~1905)字梦霞,后改孟侠。清桐城(今属枞阳高甸乡)人。12岁起参加童子试, 屡试不第。1900年离家入沪,次年北上保定,曾任职于某县应局。1902年入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在校受反清革命书刊影响,思想由改良主义转向革命,欲暗杀清廷朝臣以促进革命。1904年冬结识革命党人赵声、杨笃生,由杨监誓,与马鸿亮等人加入组织,组成“北方暗杀团 ”,任支部长。杨笃生将其介绍给光复会会长蔡元培。1905年7月16日,清廷宣布派载泽、 端方等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吴樾决定改变行刺铁良为炸出洋考察的五大臣。9月24日饰作随从,登上五大臣列车。因机车与列车相接撞击,引爆炸弹而牲。著有《暗杀时代》、《意见书》。

  范传甲(1873~1908)1904年到安庆,投入武备练军,与柏文蔚等组织“同学会”。后选入工程学校,送南京讲武堂学习。回安徽后,任工程队队长,密谋反清革命。后至南京,与赵声等结识,准备联合发动起义。1908年清廷调集湖北第八镇、江南第九镇、安徽第三十一混成 协新军在安徽太湖会操,值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云。遂与熊成基约定在安庆起义。11月19日夜,熊成基从城外炮营发难,率军进逼城下。传甲在城内应援未成,被捕牺牲。

  施从云(1880~1912)字燮卿。弱冠投军,选送入保定将弁学堂。历任排长、督队官。1910年新军第二十镇成立,任第七十九标第一营管带。与王金铭、冯玉祥发起组织“武学研究会” ,秘密鼓吹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力劝统制张绍率部起义未遂。次年1月,与王金铭 发动滦州起义,宣布滦州独立,成“北方革命军政府”,被推为总司令,王金铭任军政府都 督,被推为总司令,王金铭任军政府都督,率军登车西进,准备进攻天津。1月4日与清军激 战于雷庄附近,清军诡称议和,将其诱捕杀害。

  宋玉琳(1879~1911)又名予琳,定建候。同盟会员,“岳王会”安庆分会负责人之一。15岁凤阳府童子试案首,补博士弟子员。1907年春,就学于安庆巡警学堂,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安徽巡抚恩铭未遂被捕,翌年释放。十一月九日,参加“岳王会”,为新军马炮营策划起义,再次失败。1909年往南京联络同志再谋起义。翌年秋,回安庆复考入高等巡警学校。 1911年约江淮革命志士97人赴广州。任黄兴部粮官。参加广州起义,攻打督署,失败被捕。 刑讯时,言词激昂慷慨:“安庆之役,吾应死而不死,将有以报吾死友,今日者可以死矣” 。声色凛然不可犯。就义后遗骨葬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张汇滔(1882~1919)名维藩,字孟介。正阳公学毕业后,入安庆武备学堂,后入清廷新军,与熊成基、柏文蔚等组织“同学会 ”。因宣传革命,引起清廷注意,乃逃往上海。1905年东渡日本,入监警学校,后加入孙毓筠在日组织的“阳明学社”。不久,加入同盟会。次年 回国,在寿州组织“信义会”。1908年农历三月十王日,拟乘四顶山庙之机举义,事泄,改变计划。后在寿州组织农会活动。1909年与王庆云等在寿州组织团练。1911年光复寿州后, 成立淮上军司令部,任副司令兼参谋长。率第三路军北上,光复各州县。倪嗣冲兵分两路向淮上军攻,汇滔率部分头突围,牺牲惨重。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临大总统,汇滔任副参军长。1913年3月回皖组织讨袁皖军,准备起义,失败后回上海,再渡日本。1919年由日回沪,被倪嗣冲派人刺杀。

  吴 谷(1883~1911)字春阳。合肥(今属长丰县)人。1903年组织“自强会”。次年春至上海 ,与高荫藻等创办青年学社,结识陶成章、宋教仁、黄兴筹人,加入军国民教育会。是年冬与万福华等密议暗杀安徽巡抚王之春,案发,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夏与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十余人发起组织同盟会,被推选为同盟会安徽分会主盟。发展大批安徽留日学生入会 。1905年冬回国,在合肥建立同盟会分支机构江淮别部(对外称“武毅会”)及外围组织“合肥学会”,次年去南京与赵声、倪映典等成立同盟会南京支部,并在弁目训练所发展熊成基 、范传甲等入会。武昌起义时,赴湖北会见都督黎元洪,议定鄂皖联合响应的计划,是年10月28日,在安庆召集会议,决定次日夜10时起义,因军事指挥胡万泰临阵逃脱,使计划失败 。遂去湖北、九江、与李烈钧说服九江镇军马毓宝起义。旋即率学生军东下,与各路大军攻克安庆,并于11月18日宣布安徽独立。光复后任民军经略,劝降清将李宝 ,因阻止路过安庆的九江黄焕章部队纵兵抢掠,被黄杀害。后追赠为陆军上将。

  倪映典(1885~1910)字炳章。合肥北乡吴店(今属长丰县)人。幼随父学医。1904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不久加入岳王坐。毕业后至江宁,入江南炮兵速成学堂校科。结业后任新军第九镇炮兵队官,与赵声、吴 谷、柏文蔚等进行反清革命活动。后任第三十一混成协炮兵营管带,与熊成基等谋起义。事泄后逃避缉捕至广东赵声处。经赵声介绍加入同盟会,改名倪端 ,任新军炮队见习排长。1909年广东革命党人准备起义。次年2月因新军与警察局发生冲突 ,群情汹汹,他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义。2月12日,将管带齐汝汉击倒,率部攻城,因受伤 堕马被俘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韩伯棠(1892~1914)字宗堂,又字家铭,别号叶芬、笑恒、芍轩。1909年由安徽陆军学堂肄业,考入北平京师法律大学堂,后转入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弱冠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 与彭家珍、赵铁桥等策动革命,事泄被捕。南北议和时被营救出狱。1911年11月,与杨雨昌 、张光培、黄之明刺杀袁世凯。后又与彭家珍、赵铁桥刺杀良弼。清帝退位后,与程饭牛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揭露袁世凯图谋恢复专制政体的阴谋。1913年奉孙中山令去上海,准备起义。3月去苏州,因叛徒沙子填告密而与钟鸣世等7人被捕。就义时书绝命诗一首“借债重重 已破家,是谁断送好中华”千秋自有董狐笔,撒手西归不理他。”

安徽近代名人

8. 安徽近代名人

杨文会(1837~1911)字仁山。石埭夏村岭下杨家村(今属黄山市)人。清末著名佛学家。早年习儒学,并学天文、地理、历数、音韵等。曾任曾国藩部谷米局差事。1864年潜心佛学。1866年就职于江宁筹防局,与友好十多人募捐集资,创金陵刻经处,经营刻印佛经事业。1878年随曾纪泽出使英、法,考察政教,越数年又随刘瑞芬使英,考察制造技术诸学。在伦敦结识日本梵文学者南条文雄,经其帮助,从日本找回国内失传的经疏300余种,择要出版《汇刻古逸净土十书》等。后与英人李提摩太一起,将《大乘起信论》译成英语。清光绪间建屋于南京延龄巷为藏经板及流通之所。晚年注意培养佛学人材,办佛学常于刻经处,培养僧俗20余人。1910年任佛学研究会会长。致力于刻经事业50年,刻经三千卷。著有《等不等观杂 录》、《佛教初学课》、《十家略说》等。门下俊才有谭嗣同、桂柏华、章太炎、孙少候、 黎端甫、梅撷芸、李澄刚、蒯若木、欧阳渐等。

  周 馥(1873~1921)字玉山。建德(今东至)人。曾任李鸿章文牍,为李器重。1877年署永定河道。1881年署津海关道。183年兼署天津兵备道。中法战争爆发后,奉命赴渤海口编练民 舶团练,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达30多年。参与筹建0北洋海军,开办海军学校,设立天津电报局、开平煤矿等,迁直隶按察使。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任职前敌营务处,跋涉安东 、辽阳、摩天岭之间,调护诸将,收集散亡,转运军需,马关议和后,自请免职。1899年复任四川布政使。次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调任直隶布政使 ,并入京处理教案。1901年李鸿章病死,遂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次年任山东巡抚 。曾留京与外国交涉撤销天津都统衙门,归还津榆铁路,事竣赴山东任所。值黄河决口,组织官民,筑堤防堵。1904年任两江总督,1906年任闽浙总督,未任,旋调两广。次年以老告归。1917年张勋复辟,被委任为协办大学士。卒后谥悫慎。著有《易理荡参臆言》、《负喧闲语》、《玉山诗集》、《周悫慎公全集》。

  吴汝纶(1840~1904)字挚甫,一作挚父。清桐城(今属枞阳会宫乡)人。其父吴元甲为1851年举人,曾被曾国藩聘为家庭教师。汝纶少年家贫力学,早著文名。1864年中举,次年成进士 ,授内阁中书。留佐曾国藩幕府,继入李鸿章幕,掌管奏议。历官深州、冀州知州,在两州开办书院,亲为讲授。曾在冀州兴修水利。后辞官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1902年被张百熙荐举以五品衔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力辞不就。五月赴日本考察学制,写成《东游丛录》。九月回国,请假回故里扫墓,并筹办桐城小学堂于安庆抚署。次年病卒于家中。擅长散文,为桐城派后期作家。治学由训诂以通文辞,于群经子史、小学音韵深有研究。著有《易说》 、《写定尚书》、《尚书故》、《夏小正私笺》、《深州风土记》、《吴挚甫文集》、《吴挚甫尺牍》、《吴挚甫先生函稿》、《桐城吴先生日记》、《李文忠公事略》、《桐城吴先生全书》、《桐城吴先生遗书》等。

  杨月楼(1844~1889)名久昌,派名久先。清咸丰间随父到北京天桥卖艺,被徽居名角张二奎收为弟子,使习武生。初在上海搭班,隶丹桂园。所演《安天会》等猴戏。动作灵活如猴, 有“杨猴子”之称。后至北京,隶春台班。1876年复至上海开鹤鸣园。不久,回北京隶三庆 班,为“京剧鼻祖”程长庚器重,以三庆班事相托。1882年程长庚去世,接掌三庆班。曾为 慈禧太后演出,在京、沪享有盛名。1888年入升平署,供奉内廷,兼领三庆班。其文武兼长 ,尤以演孙悟空出色。擅长《芭蕉扇》、《五花洞》、《蟠桃会》、《长坂坡》等戏。

  孙多森(1867~1919)字荫庭。其父曾任江苏记名道、南京洋务局总办。家资臣富。1885年中秀才,继办贡生,捐候补同知。1898年2月在上海创办国内第一家华商面粉厂——阜丰面粉 公司,任总经理。其兄孙多鑫任协理。1901年升候补道,任上海电报局帮办。1905年与聂之 台等筹建上海商务总会,任会董事兼副会长。翌年去天津,接替病故的孙多鑫,与周学熙共 同经营启新洋灰公司和滦州矿务公司,任两公司协理。1908年又兼北京自来水公司协理。次年任直隶工艺总局总办兼直隶出品协会协理。翌年任直隶劝业道,不久遭弹劾,遂辞职,仍任启新洋灰公司和滦州矿务局公司协理。1911年12月清廷内阁和议代表去上海议和。翌年奉派任安徽实业司司长,旋被免职。同年9月,任北洋政府国家银行事务所会办,旋应邀筹办中国银行,任筹备主任。1913年4月被任命为中国银行总裁。同年6月被解职,奉袁世凯命任 安徽省都督兼民政长,因皖革命党人抵制而离院。不久又奉命任赴日本实业调查专使。回国后在北京发起组织中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总裁。1914年任参政院参政、全国农工银行筹 备处筹备员。是年又与周学熙创办通惠实业特种公司,任临时总裁。翌年筹办中孚银行,任总经理,相继在北京、汉口、上海设分行。1918年银行开办国外汇兑,为我国第一家特许经营外汇的商业银行。病故于天津。著有《直隶实业汇编》。

  程家柽(1874~1914)字韵荪、豫荪、下斋。出生书香世家,清末秀才。19岁考入武昌两湖书院。1899年选送日本官费留学。结识孙中山。加入“兴中会”与秦力山等人先后组织成立“ 励志社”、“恳亲会”、“青年会”。创办《译书汇编》和《国民报》宣传革命,反对满清 统治,并参加“拒俄”、“拒法”反帝爱国运动。1903年秋,潜回国内,策动革命。清廷始 以高官厚禄收买,继以“逆竖倡乱”罪名,斥令两湖书院开除其学籍,取消官费留学资格, 并悬赏缉捕,遂再渡日本。1905年与宋教仁、田桐等在东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导, 任编辑长。同盟会成立,杂志更名为《民报》,为同盟会机关报。曾被选为同盟会外务科负责人。1906年回国,先后任京师大学堂教授、邮传部主事。次年遭袁世凯缉捕,避逃日本。 1909年载泮摄政,应陆军部之聘,回国编纂陆军教科书,与程梦余筹创办《国风日报》。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授予幽燕招讨使之职,后改授安徽省军政府高等顾问。1913年,在《国 风日报》上发表《袁世凯黄梁梦》一文,檄讨袁世凯复辟。“二次革命”失败,潜入北京, 与熊世贞等密谋刺杀袁世凯,事泄被捕,于翌年9月23日就义。

  吴 樾(1878~1905)字梦霞,后改孟侠。清桐城(今属枞阳高甸乡)人。12岁起参加童子试, 屡试不第。1900年离家入沪,次年北上保定,曾任职于某县应局。1902年入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在校受反清革命书刊影响,思想由改良主义转向革命,欲暗杀清廷朝臣以促进革命。1904年冬结识革命党人赵声、杨笃生,由杨监誓,与马鸿亮等人加入组织,组成“北方暗杀团 ”,任支部长。杨笃生将其介绍给光复会会长蔡元培。1905年7月16日,清廷宣布派载泽、 端方等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吴樾决定改变行刺铁良为炸出洋考察的五大臣。9月24日饰作随从,登上五大臣列车。因机车与列车相接撞击,引爆炸弹而牲。著有《暗杀时代》、《意见书》。

  范传甲(1873~1908)1904年到安庆,投入武备练军,与柏文蔚等组织“同学会”。后选入工程学校,送南京讲武堂学习。回安徽后,任工程队队长,密谋反清革命。后至南京,与赵声等结识,准备联合发动起义。1908年清廷调集湖北第八镇、江南第九镇、安徽第三十一混成 协新军在安徽太湖会操,值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云。遂与熊成基约定在安庆起义。11月19日夜,熊成基从城外炮营发难,率军进逼城下。传甲在城内应援未成,被捕牺牲。

  施从云(1880~1912)字燮卿。弱冠投军,选送入保定将弁学堂。历任排长、督队官。1910年新军第二十镇成立,任第七十九标第一营管带。与王金铭、冯玉祥发起组织“武学研究会” ,秘密鼓吹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力劝统制张绍率部起义未遂。次年1月,与王金铭 发动滦州起义,宣布滦州独立,成“北方革命军政府”,被推为总司令,王金铭任军政府都 督,被推为总司令,王金铭任军政府都督,率军登车西进,准备进攻天津。1月4日与清军激 战于雷庄附近,清军诡称议和,将其诱捕杀害。

  宋玉琳(1879~1911)又名予琳,定建候。同盟会员,“岳王会”安庆分会负责人之一。15岁凤阳府童子试案首,补博士弟子员。1907年春,就学于安庆巡警学堂,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安徽巡抚恩铭未遂被捕,翌年释放。十一月九日,参加“岳王会”,为新军马炮营策划起义,再次失败。1909年往南京联络同志再谋起义。翌年秋,回安庆复考入高等巡警学校。 1911年约江淮革命志士97人赴广州。任黄兴部粮官。参加广州起义,攻打督署,失败被捕。 刑讯时,言词激昂慷慨:“安庆之役,吾应死而不死,将有以报吾死友,今日者可以死矣” 。声色凛然不可犯。就义后遗骨葬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张汇滔(1882~1919)名维藩,字孟介。正阳公学毕业后,入安庆武备学堂,后入清廷新军,与熊成基、柏文蔚等组织“同学会 ”。因宣传革命,引起清廷注意,乃逃往上海。1905年东渡日本,入监警学校,后加入孙毓筠在日组织的“阳明学社”。不久,加入同盟会。次年 回国,在寿州组织“信义会”。1908年农历三月十王日,拟乘四顶山庙之机举义,事泄,改变计划。后在寿州组织农会活动。1909年与王庆云等在寿州组织团练。1911年光复寿州后, 成立淮上军司令部,任副司令兼参谋长。率第三路军北上,光复各州县。倪嗣冲兵分两路向淮上军攻,汇滔率部分头突围,牺牲惨重。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临大总统,汇滔任副参军长。1913年3月回皖组织讨袁皖军,准备起义,失败后回上海,再渡日本。1919年由日回沪,被倪嗣冲派人刺杀。 

  吴 谷(1883~1911)字春阳。合肥(今属长丰县)人。1903年组织“自强会”。次年春至上海 ,与高荫藻等创办青年学社,结识陶成章、宋教仁、黄兴筹人,加入军国民教育会。是年冬与万福华等密议暗杀安徽巡抚王之春,案发,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夏与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十余人发起组织同盟会,被推选为同盟会安徽分会主盟。发展大批安徽留日学生入会 。1905年冬回国,在合肥建立同盟会分支机构江淮别部(对外称“武毅会”)及外围组织“合肥学会”,次年去南京与赵声、倪映典等成立同盟会南京支部,并在弁目训练所发展熊成基 、范传甲等入会。武昌起义时,赴湖北会见都督黎元洪,议定鄂皖联合响应的计划,是年10月28日,在安庆召集会议,决定次日夜10时起义,因军事指挥胡万泰临阵逃脱,使计划失败 。遂去湖北、九江、与李烈钧说服九江镇军马毓宝起义。旋即率学生军东下,与各路大军攻克安庆,并于11月18日宣布安徽独立。光复后任民军经略,劝降清将李宝 ,因阻止路过安庆的九江黄焕章部队纵兵抢掠,被黄杀害。后追赠为陆军上将。

  倪映典(1885~1910)字炳章。合肥北乡吴店(今属长丰县)人。幼随父学医。1904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不久加入岳王坐。毕业后至江宁,入江南炮兵速成学堂校科。结业后任新军第九镇炮兵队官,与赵声、吴 谷、柏文蔚等进行反清革命活动。后任第三十一混成协炮兵营管带,与熊成基等谋起义。事泄后逃避缉捕至广东赵声处。经赵声介绍加入同盟会,改名倪端 ,任新军炮队见习排长。1909年广东革命党人准备起义。次年2月因新军与警察局发生冲突 ,群情汹汹,他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义。2月12日,将管带齐汝汉击倒,率部攻城,因受伤 堕马被俘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韩伯棠(1892~1914)字宗堂,又字家铭,别号叶芬、笑恒、芍轩。1909年由安徽陆军学堂肄业,考入北平京师法律大学堂,后转入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弱冠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 与彭家珍、赵铁桥等策动革命,事泄被捕。南北议和时被营救出狱。1911年11月,与杨雨昌 、张光培、黄之明刺杀袁世凯。后又与彭家珍、赵铁桥刺杀良弼。清帝退位后,与程饭牛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揭露袁世凯图谋恢复专制政体的阴谋。1913年奉孙中山令去上海,准备起义。3月去苏州,因叛徒沙子填告密而与钟鸣世等7人被捕。就义时书绝命诗一首“借债重重 已破家,是谁断送好中华”千秋自有董狐笔,撒手西归不理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