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预期理论的简介

2024-05-13

1. 合理预期理论的简介

所谓合理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合理预期理论的简介

2. 合理预期理论的介绍

理性预期即为合理预期,是约·穆思于1961年提出的,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十分流行,并由此形成了西方经济界最新的一个流派,即理性预期学派。

3. 合理预期理论的其他

合理预期的政策含义在于从长期来看,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货币冲击一般首先影响到的是一般价格水平,因此经济人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分辨这种变化不是相对价格变化而是总需求变化,因此,在短期内,货币冲击的确可以起到改变均衡产出的作用。但在长期,人们总会意识到系统性货币政策调整的规律,并对自己的预期进行相应的修正,从而使得关于总需求的预期与实际总需求的变化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总产出水平将始终维持不变,货币政策只能改变价格,而不能改变实际均衡产出,这一结论也被称为“货币中性论”。而这也意味着,要使宏观经济政策成功地改变总产出,那么这种经济政策的推行就必须毫无规律,以免为社会所预期,因为在预期失误的情况下,工人和企业会认为是相对价格在发生变化,因而会相应地认为劳动和产品需求在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就业和产出水平发生变化。即:(1)能够被预测到的货币供给的改变只能改变总体价格水平,对实际产出和就业没有影响;(2)只有未被预测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能改变实际产出。因此,合理预期在于:(1)系统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2)只有未被预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改变总产出,换言之,宏观经济政策只有具有欺骗性才能有效,而且这种有效性只是暂时的,因为合理预期的当事人不会在长期中系统性地和持续性地犯认识上的错误。

合理预期理论的其他

4. 简要说明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期望理论之期望价值理论

5. 理性预期的理论内容

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s),或者,理性预期假说,又译合理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Hypothesis)。理性预期因在经济分析中假定经济行为的主体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而得名。理性预期指针对某个经济现象(例如市场价格)进行预期的时候,如果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因此,平均地来说,人们的预期应该是准确的。所谓“预期”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如个人、企业等)在决定其当前的行动以前,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或经济变动所作的一种估计。而“理性预期”则是当人们的预期符合实际上发生的事实时的情形。很显然,公众要进行预期就离不开有关的信息,这种信息不仅包括了历史的统计资料,而且也包含对有关经济变量因果关系的判断等知识。卢卡斯指出,人们在预期即将发生的经济变动时,总是倾向于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根据已获得的所有信息,作出合理而明智的反应。理性预期学派关心的就是公众的这一反应对政府政策效力的影响,并认为政策的制定者不能无视这种影响,否则,政策的目标不仅实现不了,而且有时还会引发政府事先无法预料,事后又难以控制的局面发生。例如,1988年中国“抢购风”的形成就主要是因为公众普遍地形成了通货膨胀的预期,这种“人人预防、人人自保”的社会心理在通胀时期,就会如大堤决口一样势不可挡,于是当时制定的“价税联动方案”等价格改革措施,尚未出台便胎死腹中。这个让人记忆犹新的事件经常被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用来强调公众预期的重要性,它深刻地揭示出经济政策的效力除去政策本身应符合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以外,还必须注意到公众对经济变动的预期及其反应。

理性预期的理论内容

6. 简要说明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V•弗鲁姆(ViCtorVroom)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下述三种联系的判断:⑴努力——绩效的联系。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才能达到某一绩效水平我是否真能达到这一绩效水平概率有多大⑵绩效——奖赏的联系。当我达到这一绩效水平后,会得到什么奖赏⑶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这一奖赏能否满足个人的目标吸引力有多大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期望理论的假设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期望理论的员工判断依据是员工个人的知觉,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关。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只要员工以自己的知觉确认自己经过努力工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绩效,达到绩效后能得到具有吸引力的奖赏,他就会努力工作。

7. 心理学中的预期理论

描述我们非理性决定的最好理论是 “ 预期理论 ” 。
  
 预期理论描述了人们是如何在有风险的各种选项之间做出抉择的,比如在谈判中是怎样做的。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在1979年创造出来的。
  
 人会倾向于确定的事物而非其他的可能性,哪怕其他可能性会是更好的情也是如此。
  
 这也叫“确定效应”,人们会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去避免损失而非争取收获,这被称为“损失规避”。
  
 在谈判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预期理论:
  
 —— 读《掌控谈话》

心理学中的预期理论

8. 理性预期的理论特点

预期的形成本身成为经济分析的对象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认为,预期的形成本身就是经济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应该确立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就像应用各种经济学原理去分析市场行为那样来分析预期的形成.在这里,预期的形成第一次成为经济分析的对象.凯恩斯也深知对未来的预期对于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指出了企业的投资函数是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发生动荡的主要原因。在他的理论中,企业投资决定于投资者的精神状态,即其对于投资的未来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的预期。因此,活力、商业信心、投资者集团的群体心理,成了凯恩斯经济分析的核心.虽然如此,但在凯恩斯的模型中,预期的形成却被置于心理学的领域而没有置于经济学领域,因而还不属于严格的经济分析.与凯恩斯不同,理性预期学派把预期看成是利用最好的经济模型和所有现已掌握的信息所得出的关于某个经济变量的水平或变化率的明确的预测.换言之,预期的观念是一经济模型为基础的合理的经济预测.在这里,其独特之处在于向经济学家们展示了一个在自己的模型中处理预期的新方法.把经济活动当事者采取的对策作为研究的对象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命题是:消费者和企业使许多信息对其有用,他们不仅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的对象,而且也以自己的理性预期的经济行为积极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他们对宏观政策的反应,决定着这些政策的效果.换言之,宏观政策的成功与否不仅决定于政策的制定者一方,还在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必须充分了解并在制定政策时予以充分考虑的.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表明,在理性预期世界中,政府的需求管理的政策是无效的.因为这一政策没有顾及到企业和消费者方面的理性预期行为的影响.反过来说,由于没有考虑到企业和消费者的理性预期行为在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使得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丧失了效力.这对于那些坚持凯恩斯主义信条习惯上认为“大萧条”不队重演的人们来说,是相当感到震惊的。坚持新古典的信条理性预期学派,从经济学范畴上午划分,属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的特征,是他强点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的理性的经济行为.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理论,实际上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理性经济人的理性行为的分析的扩展与补充,或者说,它是沿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思路进一步展开其理论分析的。进一步说,在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分析中,始终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如下三个重要的信条:第一,经济当事人的实际经济决策,例如关于储蓄、消费或投资的决策,只取决于实际的而不是名义的或货币的因素;第二,在经济当事人的的有限信息之下,他们是一贯的和成功的最优先者,即他们连续地处于均衡中;第三,在评价经济环境时,经济当事人不会犯系统的错误,即他们具有理性预期.在经济分析中,强调经济变量的实际因素,对于经济当事人的决策的决定作用,以及强调经济当事人连续的实现均衡,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此外,新古典经济学还假定,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已掌握完全的、充分的信息,因而,他们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新的均衡。但是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不重视预期的作用,在那里,人们的经济行为是随时根据信息进行调整的.以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进行理性预期,从而决定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决策,这是理性预期学派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新的理论贡献.进一步说,它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定之下所做出的关于人的经济行为的新的理论分析.此外,理性预期学派在分析方法上还有一些重要的特点,例如,它强调经济活动的动态分析,每种经济变量都打上时期的烙印,考察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经济活动的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并把经济活动的动态分析同理性预期的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具有理性预期的动态经济分析理论。在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中,还大量应用数学方法.在这里,几乎动用了一却可能动用的数学工具,因此,使其分析具有数量上的精确性.这也应该是它分析方法上的一大优点.但从另一角度上看,也是一个缺点,因为这样一来便使得一般缺乏严格数学训练的读者望而却步,使之不易为一般大众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