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困境的养老金融,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仍存在的漏洞,我们改如何修复

2024-04-27

1. 面临困境的养老金融,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仍存在的漏洞,我们改如何修复

世界老龄化趋势愈演愈烈,我国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热议关注的话题。养老金融是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的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体系。在国家政府和市场齐心协力的背景下,养老金金融正在逐渐步入正轨,养老服务金融有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仍然需要接受一系列挑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步加剧,截止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8.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2.6%。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老龄化程度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爬升,2030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超过20%,那时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养老金体系会具体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呢?想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养老金融,还有我国的养老金融产业是什么?养老金融指的是为储备制度化的养老金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其对象是制度化的养老金资产, 目标是通过制度安排积累养老资产,同时实现保值增值。养老金金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养老金制度安排,在人口老龄化成为大趋势的前提下、养老金制度体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通过国家政府、单位和个人责任分担建立多支柱、风险分散的养老金制度体系;二、养老金资产管理,在保障资产安全性的基本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我国养老金融产业具体是什么呢?整个养老产业包含三个主体部分,上游是养老产业的资金供给端, 中游由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以及个人家庭储蓄和其他投资组成,下游就是我们的消费端。来自于各方的养老资金流入养老保障体系,经过运作后在人们达到老年之后支付稳定的养老金现金流,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养老保障体系的三个支柱第一支柱: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有了这三大支柱才使得我们在老年生活中得到了的经济保障。尽管有了这3大支柱,可以让我们的老年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不过我国的养老金体系还有很多不足。1, 养老金融主要还是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其他商业养老保险尚未完全推广开来。我国虽然有职业年金制度, 但是老年人对此项制度的认知比较有限, 老人参加此项制度的激情不够高涨, 导致此项制度发展受大很大的限制。 2, 我国养老账户的管理存在漏洞由于贪污腐败问题或者监管等问题,"挪用款项"的违法犯法行为经常发生,导致有需要的时候账户里余额不足。在支付的时候,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填补差额。但是这样治标不治本 3,根据大多数中国人的储蓄习惯,老年人不想退休之后再领取养老金,这样过早的提取就会使养老财政支出造成压力。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我们面临着怎么样的挑战,这里很多朋友就会问我们自己能做点什么呢?如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呢?刚才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看到第三大支柱就是个人养老保险!对没错,就是它,国家其实已经把它列入了我们整个养老体系中,不过很多朋友都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在有了社保养老金后还有必要购买商业养老金保险嘛?大家都知道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低水平、覆盖面广的特点,只能基本保障生活,如果你想有个体面的老年生活,这时就需要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做补充。商业养老保险不同于社保,具有自愿性、盈利性和赔偿性,大家可以自由选择5到30年不等的缴费期,到了年限之后就可以收获一笔不错的经济补偿。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我们安度晚年。所以,就算买了社保,也还是很有必要买商业保险的,这可以帮助你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看到这里,希望大家对我国面临的养老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小编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如果您担心自己的社保养老不够用时,或者工作的社保养老金交的少,都可以购买商业养老金,作为一个补充保险!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购买一份保障!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百度搜索"百保君",那里有专业的保顾为您解决一切保险问题。

面临困境的养老金融,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仍存在的漏洞,我们改如何修复

2. 养老的养老难题对策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民政部等将落实“十二五”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加大投入,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事业,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建设步伐。据李立国介绍,民政部所推进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在机构养老服务方面,已经达到了每千名老人有二十张床位的标准,2015年年末以前,要达到每千人三十张床位的水平。李立国进一步说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税收减免;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对一次性投入与运营方面给予补助;三是对社会养老机构使用自主设施、公共设施上提供政策优惠。

3. 养老的国内难题

“发展中的中国养老体系面临严峻考验。社保基金增值保值任重道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近日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专题演讲。项怀诚说:“我国现在虽然还处于劳动力黄金时期,但60岁以上人口超过14%,65岁以上人口超过10%,按照国际社会标准,我国显然已经跨进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10月23日《新华网》)世界银行数月前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指出,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一面是老龄人数节节攀升,一面是养老金缺口渐渐拉大,面对这种让人窒息的逆向断裂,我们不得不寻思:有朝一日,当我们垂垂老矣,谁来为我们养老?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建民就养老问题建议,养老不单是指开设养老院、敬老院这种机构提供具体看护服务,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养老机制,给老人提供一套生活方案。“尽管一些基本护理岗位不一定要有太高的学位,了解基本的医疗、护理常识即可,很多保姆学校、家政人员服务站就可以承担对他们的培训任务。但当下老年人除了在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精神方面对于娱乐、出游等方面的需求,需要有人做专业、系统的规划”。因此,王建民代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高校中设立“专门针对养老产业的硕士学位”,“让那些本科本身有医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生深造涉猎养老产业”。并且表示该产业应该“市场化”,可以试着由企业和机构联合高校来培养,“既能解决就业问题,还能为市场提供人才”。

养老的国内难题

4. 养老的困局根源

 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现代社会养老保险虽然强调要增强个人参与的自我保障意识,但仍要有国家、集体和社会各方面的参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从近几年改革的实践看,“统账结合模式”并未真正实现。根据《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基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但是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有些地方甚至在实施中还进一步把“个人交纳为主”改为“全部由个人交纳”。这就使得现阶段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鼓励性储蓄,因而也就不可能强制农民参加。而“强制性”一向被视为社会保险的固有属性,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既难推行,又失去其社会性。制度上存在不稳定性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长官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过低,全国适龄人口的参保率相当低,覆盖面非常狭窄,使得保险的互济性很差。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到2005年底,全国仅有5500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占全国农民人数的5.8%。在保障水平方面,《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至20元10个档次缴费。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农民每月投保4元、6元甚至是20元,也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由于管理是以县为单位,相关的成本只能在县的范围内分摊,边际成本只在较小的数值上移动,规模不经济就非常明显。另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199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增值。一方面造成政府的包袱加重,现已出现参保的人越多,国家赔得越多的局面。另一方面,为了使资金能够平衡运行,国家原先承诺的养老保险账户的利率只好下调,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下降。  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0年,城镇退休人员将达到7000万人,2020年,将超过1亿人。到2030年,预计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率将会达到24.46%,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8.5个百分点。全国老龄办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三部分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报告》提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综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主要结论:第一,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第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第三,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第四,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介入,“单位人”演变为“社会人”,企业办社会的现象消失了,单位的福利待遇越来越少了。很多企业在转轨后,职工已经完全失去了享受单位福利待遇的机会,退休后实行社会化管理。迄今为止,依靠单位提供各种养老服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由社区和企业以及各种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迄今为止在养老服务层面上扮演主要角色的家庭功能也逐渐弱化。在中国,家庭养老是一种制度化的传统,历史悠久,而且依然是主流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人口结构变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方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中国处于转型时期,最应该承担责任的政府无论从制度上、政策上还是财力上都没有做好准备。公共需求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能力的矛盾凸现。综上所述,随着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原有的养老服务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为适应时代要求,重构养老服务体系、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家庭养老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反哺式”养老模式。但家庭养老缺少制度保障,且由于世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和代际冲突。家政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或老人自己出资,让专业家政服务公司培训家政服务人员,以派遣的方式进入老人家庭,从事家政养老服务。老年公寓是逐渐兴起的一种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老年居住模式。但和家政养老一样,该模式在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够健全,且家政服务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其重点是解决社区中体弱多病、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家庭的后顾之忧。社区养老是指根据社区老年人数量和需求,在社区内建立老年之家、日间照料室、餐厅、托老所、小型家庭养老院、文化健身活动室等设施,通过“白天进社区活动、晚上回家里居住”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其缺陷在于一些社区机构设施有限、人手不足、内容单一。机构养老是指国家或民间提供资金,开设养老院、老年护理中心等养老机构,通过把老人集中到各种养老院“集体”养老,解决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我国在推进机构养老的过程中,已形成国家或集体兴办、集资兴办、政府与非营利机构联办、民间资本兴办等几种投资经营模式,且正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寄家养老是上海巾帼家政首创的一种养老模式,其将市区老人安排在经“巾帼服务”专业培训、取得养老服务上岗证书的、有条件有能力托养老人的郊区(上海崇明、嘉定)农民工家政员家庭进行寄养,以缓解城市居家养老压力。会所养老该模式是一种通过整合商业地产资源开展的养老服务,如巾帼家政在位于上海郊区泰晤士小镇设立的“廊桥圆梦”助老养老体验会馆,就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融合为一体。医养结合养老是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新型模式。在医养结合机构内,老人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就医保健与养护照料需求。如北京天熙裕和医院投资有限公司旗下裕和养护院与裕和康复院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与生活照护两者兼得的服务。随着养老需求不断释放,一些新型养老模式也已出现,如上养生养老社区,该项目通过会员型养老公寓结合产权型亲子养老产品,依托于全配套设施,实现父母同子女两代居住的生活理念,打造三代人全龄共生的社区。此外,平安集团根据三类不同护理需求,在整个社区中配置亲子型养老公寓、非护理型养老公寓、半护理型养老公寓等一站式养老模式。

5. 如何破解中国养老难题

放眼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全国60岁以上的的老人已达1.6714亿,超过总人口的10%,按国际通行标准已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明年预计老年人达2亿,2050年中国三分之一人将是老年人。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们的养老现状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化解?这成了当下国人和媒体十分关注的问题。
  当前养老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首先是看病难。人老毛病多,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可老年人却看病难,小诊所、卫生院不愿意接受,怕老年人体质弱,虽是感冒之类小病,治疗过程中会引发其他病变,风险大,特别是独自去看病的老人往往被婉拒;去大医院又要排长队,一号难求;电话挂号,网上挂号、银行卡挂号老年人又大都搞不明白,不习惯。看病难,对老年人更难。
  其次是养老方式少,看护难。“养儿防老”,大多数老人有“恋家”情结,不愿去养老院;儿女受传统影响、舆论压力,一般也不愿送老人入养老院。可现在做儿女的大都要上班,管自己小家,哪有时间、精力在家照护老人?那些外出打工的连自己小家都顾不上,遑论老人。传统居家养老面临巨大的压力,更不用说即将到来的421倒金字塔的独生子女结构。而现在许多的养老机构收费高,分布也不均,一般人想去也难;性价比好的又“一床难求”,价钱便宜的大都远离市区,条件差,还不方便。那些休弱多病、不能自理的老人面临看护危机更大。
  第三,空巢老人相当普遍,精神孤独寂寞。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生活和精神两方面让许多老人黯然神伤。抑郁症最喜欢找老年人下手。
  家家都会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而且已经找上门来了,没法回避,也不应当回避。这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破解的难题。

如何破解中国养老难题

6. 养老难题如何解?

胶东在线1月9日讯(记者贾楚航张倩)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如何养老成为一道亟需解决的社会难题。今年烟台两会上,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新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20家以上,新增医养结合床位1万张以上。”围绕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参加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给出自己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宋华西
普及智慧养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市人大代表宋华西建议,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提高智慧养老普及率。
在宋华西看来,烟台在智慧养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建立智慧养老“烟台市级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开通“烟台市12349养老热线”搭建行业门户网站“烟台养老网”;组建了“烟台12349联盟”,居民通过拨打12349电话,实现“一个电话一张卡,养老服务送到家”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最终实现了全市169万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但始终缺乏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
“这严重影响了智慧养老的普及率。”因此,宋华西建议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养老机构都可使用医保账户消费养老服务与健康服务,放开医保账户养老服务,通过“体检+评估+建立完整电子健康档案”服务,由民政通过福彩基金给予支持,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社区健康补足资金转入收纳养老院,实现养老院老人入住机构“体检+评估+建立完善的电子健康档案”服务,实现卫计委+民政支持功能,服务社会老人。
推行志愿服务,建立养老时间储蓄制度
养老这道社会难题如何化解?市人大代表林美龄建议,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即:时间银行,鼓励有条件的居民根据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开展志愿服务,预存养老服务时间,等自己老了再支取“被服务时间”。
林美龄代表建议,应该鼓励邻里互助养老,鼓励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活动,鼓励、支持发展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等激励机制。
“志愿者或者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根据其志愿服务时间储蓄,优先、优惠享受养老服务。对于参加养老服务的志愿人员,鼓励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录用、聘用有志愿服务经历者。”林美龄说。
市政协委员冯钢铭
医养结合,培育多元化养老服务
养老不仅仅是只凭政府之力解决的问题,也需要社会资金的引入。
市政协委员冯钢铭认为,“当前发展养老事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公办社区养老项目效率低结构松散,民营养老机构面临不公平竞争,养老项目类型单一、养老支付制度滞后以及养老人才供求严重失衡,缺乏护理需求分级制度等问题。”
为此,他提议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建设综合型养老基地、社区养老机构、日间照料等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整合产业上下游,引入社会资金构建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产业链,提高养老产业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满足养老服务刚需,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
“突出产业体系、经济体制、创新驱动、需求拉动四个着力点,在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28个方面先行先试??”关于养老,已经以不同描述多次出现在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也显示了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重视。

7. 养老保险问题

1、关于你的养老问题:你已经在缴纳社保是正确的,这个是国家的养老保险一定会有保障的。按照现在的社会保险法政策,可以累计交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但是你认为你的年龄现在是51岁,到63岁交满再享受太晚,这个不用担心,社保法还有一个规定就是:女的到达55岁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够的可以续交五年,还不够年限就可以一次性交齐。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在60岁的时候一次性缴清从61岁开始享受养老金。
2、关于儿女的社保问题:儿子部队回来等待分配工作,一旦参加工作了,单位自然就会为他缴纳社会保险,所以不用发愁的。女儿还在读书,等她读研毕业或者直接参加工作的话,自然有工作单位为她缴纳社保,现在的法律很明确的,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所以儿女的保障你不要去考虑。
祝你全家顺利,幸福!

养老保险问题

8. 养老保险问题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除了你自己交的本金和利息外,公司交的钱不会退给你,如果以后不交了,只能拿自己交的那一部分的本金和利息。
第二个问题:如果辞职后自己交,是可以的,但以个人身份交的比例比较高,西安这边交的比例是18%,不用交公司以前交的那部分;西安这边如果你是公司员工,公司交20%,个人交8%,你可以对比一下。不知道具体你在哪,社保的地方性比较强,也许会有些差异,但不会很大。
建议:都已经交了9年了,继续交满15年更划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