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2024-05-13

1. 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就由我给大家介绍一篇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吧!
         摘 要: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职业,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其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更加复杂,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可以控制,却不能完全消除。  文章  结合多年审计工作  经验  ,探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
         关键词:审计风险;产生原因;防范
          一、审计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做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涉及面广、内容多而复杂、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产生的审计风险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1)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观原因。如果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本来就是虚假的或失实的,加之各个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低下,有意舞弊欺骗过关,那么审计人员在此基础上实施审计后所得出的结论也肯定是错误的或失实的。
         (2)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的矛盾产生的审计风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安排给审计机关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环境、行业差异以及财务制度发生变化快,审计人员为了及时完成审计任务,有时甚至是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不能面面俱到,失察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由此审计结论偏差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3)审计手段的局限而形成的风险。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执法手段是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检查、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不能采取更多不正当的审计手段。现实中好多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必须由纪检监察、公安、财政、税务机关等部门配合,运用各单位的职能手段才能完成,特别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仅凭审计人员查阅资料和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调查是难以揭示的,由此也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4)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审计风险。如果我们的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不高,审计能力不足,不熟悉  政策法规  、较强的语言、书面表达和综合分析能力及计算机审计技术。就会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增大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5)审计结果处理不当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审计结果是审计人员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调查后形成的审计结论,包括审计定性、评价、处理处罚和审计建议处理不实或不当都会产生审计风险。
         (6)审计风险的潜在性,或者说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关注到的某些问题而导致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不是审计人员故意所为,而是审计人员在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假若审计人员因某种私利故意做出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而这种行为本身就受到职业道德的谴责,应承担法律责任。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 
         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可控性和偶然性的特征,始终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整个过程,完全消除或杜绝审计风险不可能的,但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了解和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  措施  ,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1)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人员要认清职责,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跟上时代的步伐,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强化风险意识,才能使我们的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2)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风险从审计项目计划开始到审计结束都可能产生,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定的审计职责和审计管辖范围,本着服务大局,围绕政府工作中心,突出审计工作重点合理安排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项目,抓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点、  热点  、难点问题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才能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3)风险评估,科学编制  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是保证审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的纲领。审计组应根据被审单位的职能、职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以及被审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  财务管理  的能力水平、执行  财经  纪律的自觉性、以前审计和其他财务检查情况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准备好各种应对措施,明确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出一个科学、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审计实施方案。并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根据有关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尽量及早预测审计风险。
         (4)严谨细致,现场审计明察秋毫。审计组从进点开始,就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准则等制度进行审计。根据审前调查了解掌握的情况,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做到谨小慎微、踏实肯干、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查证、分析、讨论、取证。在纷繁复杂的会计资料中,从一笔不当的会计处理或者一张要素不全的原始凭证,甚至是从  保险  柜中盘出的一张便条等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取得突破口。每个审计事项做到深入细致,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审计人员只有严谨细致才能明察秋毫,才能发现疑点查出问题和重大线索,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经得起检验,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5)严格把关,层层审理复核。审计复核是审计机关规避审计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确保每一个审计项目经过审计组长(主审)、业务股(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专职审理人员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取证材料以及审计  报告  、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  建议书  、移送处理书等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进行审理复核,包括审计程序是否严格规范,审计记录是否清楚,审计取证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可靠,审计目标是否实现,揭露问题事实是否清楚、准确,引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有效,处理处罚意见是否适当,提出的审计建议是否结合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管理的实际,并提出书面复核意见书,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
         (6)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审为国家、计益人民,只有通过审计监督来揭露矛盾,促进廉政建设,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一定要有浩然正气,不怕得罪人,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敢于碰硬,刚正不啊,一查到底,决不退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体现审计机关存在的价值;才能解决问题、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防范审计风险。
         (7)加强学习,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审计人员要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方面的政治理论和各项法律、法规方面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技术  方法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只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审计铁军,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供前提条件。
         (8)廉洁从审,树立求真务实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审计机关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作风建设。审计人员必须要树立起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廉洁从政制度、审计“八不准”纪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耐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常做到自重、自警、自励、自律,自觉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为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安亚人.审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S].
         [3] 白玉林.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的思考[Z].

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2. 审计失败的产生影响

审计的经济后果主要通过审计报告等载体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会利用审计意见的不同表述考虑其决策行动,包括投资信贷等经济决策和审计师的选择等。审计失败的发生,首先影响的是审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并在总体上制约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当然,审计失败也会殃及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1.声誉。审计也是一种产品,也存在着市场竞争,其存在的关键是审计产品的质量,而声誉则是审计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旦审计失败发生,有可能严重影响事务所的声誉。这种受损的声誉不仅对事务所的现实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使其散失潜在市场。2.业务。有远大目标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希望能获得有较高利润率的持续发展机会,这就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在新老客户之间进行分配,取得平衡,在维护与老客户关系、努力满足其需求的基础上,也会注意将服务重点放在可识别的潜在客户身上,努力使一般性的客户发展为固定的客户进而成为有力的支持者,最终成为公司和服务产品的拥护者,成为公司的业绩支撑点。但是,审计失败的产生将使客户利益受损,其忠诚度呈“下阶”趋势,其良好的关系无法长久地维持。3.存在性。审计失败的产生,可能导致法律诉讼,对事务所的存在产生直接的威胁。 1.决策失误。传统经济学曾假定所有市场的参与者都拥有完全的信息,然而事实上,由于审计失败使审计信息质量不理想,市场参与者一般都处于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状态之中,信息供给和拥有越不完全,不确定性的程度和风险就越大,决策失误也就越多。2.控制失灵。用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委托代理关系确立后,委托人为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通过建立审计机制来控制代理人的行为,以防代理人采取“偷懒”等方式损害代理人的利益。由于审计失败,使委托人不能借助于信息全面地观察企业的状况,并使代理人有条件和可能利用私有信息采取某些损害委托人的行动;由于审计失败,使委托人无法借助于财务指标来衡量和评价代理人工作的主观努力程度,代理人有可能“偷懒”或“规避责任”;由于审计失败,处于企业外部的委托人,常常不能有效地鉴定信息的供给质量,使代理人可能会利用虚假的信息“欺骗”委托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等等。这种控制失灵的现象同样存在于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中。3.评价失公。公平、公正、公允是业绩评价的基本要求,而业绩评价的公正性又取决于所依据的信息数量和质量。由于审计失败,各种业绩指标就会失去与经营者履行经管责任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使评价失公。4.市场失效。导致市场效率差别的原因之一,是证券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充分程度,而这又与企业信息和外部信息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有关。可以说,在不考虑宏观环境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信息(审计后)披露越充分,信息公开的程度越大,少数人获取“内幕信息”或私有信息进行交易的机会就越小,证券市场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总之,由于审计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失公和失效,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和无序,最终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

3. 审计失败的本质剖析

审计失败的本质具体讲涵概以下三方面内容: 1、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缺乏充分了解财务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财务活动中的舞弊行为无疑是为了掩饰经营活动的虚假性和违法性,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一般讲本身不存在问题,除非技术上的低级错误,但是其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又是通过怎样的程序出笼?因此,审计人员如果不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会计信息处理程序,仅限于有关的会计资料,是很难查清问题的。据有关部门调查,当被审计单位存在以下情况时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可能性极大。(1)被审单位存在严重舞弊行为或违法现象;(2)被审单位存在决策失误并由此带来一定损失;(3)被审单位业务量大,经济业务复杂;(4)被审单位会计核算程序复杂,有大量关联方交易;(5)被审单位存在财务危机等。由此可见,不充分了解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程序,就首先意味着审计不到位,审计证据搜集不充分,对虚假的财务报告也就无从查起。2、审计人员的过失行为过失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没有完全遵循或完全没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而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行为。它往往是审计人员未能保持审计工作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未能严格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未能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审计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未能恰当地运用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未能严格执行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等诸多方面因素造成。这些应该做而未做的后果是审计报告严重失真。如: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在对银广夏的应收帐款进行审计时,不仅询证函的寄发与回收让被审单位经手,而且对于取得的回函也未作必要的分析;对于无法执行函证程序的应收帐款,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替代程序时,未能取得海关报关单、运单、提单等外部证据,仅根据公司内部证据便确认公司的应收帐款;此外未能有效执行分析性测试程序,在银广夏 200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大副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用电的电费却降低的情况没有发现或报告。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都出在疏于对审计准则的执行,在专业胜任能力方面存在重大过失。3、审计方法方面的缺陷从审计方法来看,审计人员过度依赖于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及内部审计结果。内审和内控制度测试固然是审计的重要环节,但是内控制度的运行受到单位管理的局限,特别是当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较差,会计信息失真时,内部审计本身就意味着错误与失败。另一方面,审计在采用传统的统计抽样方法下,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风险性,当取证采样存在不同或不均衡,特别是当样本情况复杂或遇到新的问题时,容易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1、审计对象、范围的拓展,致使审计风险增大,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拓展,会计客体方法会日趋复杂,特别是受知识经济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影响,大量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如“网上公司”、“模拟公司”等虚拟实体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被审实体的范围,也增加了相应的审计内容,如人力资源审计、非财务报表信息审计、企业购并审计、跨国业务审计等新内容,都以不同程度拓展了审计内容,增加了审计难度。增加了审计失败的可能性。2、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表述不实,增大了审计风险,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会计报表表述不实主要有两种:错误和舞弊。从我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审计失败都存在上市公司蓄意财务舞弊。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大多不高,为了达到上市的要求,以及上市后为了能够配股、增发新股,财务舞弊成了达到目的的捷径。另外,政府过多的干预行为,如证券市场准入审批制、调动政府资源进行“救市”等,使得虚假会计信息得以长期存在。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育课题组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回答的问卷统计中,形成假帐的主要因素排位是:“政府领导要政绩”为第一因素,占48%;“企业领导要政绩”为第二因素,占36%;“会计人员要饭碗”为第三因素,占9.33%;“注册会计师要钞票”排在第四因素,占6.67%。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形成假帐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方面,而是在于政府和企业的领导官员。

审计失败的本质剖析

4. 审计失败的介绍

审计失败就是指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财政、财务收支及财务报表 中的虚假不实,未能在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中通过系统、规范审计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组织经营而出具或披露了审计意见,由此引起审计争议,导致审计形象的失败。

5. 审计失败的概述

随着中国审计事业的迅速发展,审计失败的案件屡屡发生,给审计机构、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审计失败的问题也引起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界的高度关注。

审计失败的概述

6. 审计失败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缺乏充分了解
2、审计人员的过失行为
3、审计方法方面的缺陷

7. 内部审计失败原因和防范措施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外部原因。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业务风险可能迫使该实体的不诚实管理进行财务欺诈。此类风险可能来自以下方面:①行业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业务风险,即主体没有应对行业
变化的人员和专业知识;②新产品和服务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业务风险,即产品责任增加;③业务扩展,以
及潜在的业务风险,即尚未准确估算需求;4当前和未来的融资要求,以及由于主体无法满足要求等导致的
融资损失的潜在业务风险等。此外,公司治理为管理层提供了超越控制权和提交欺诈性财务报告的机会。尽管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公司改革历程,但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机制仍然远远不够有效,因此存在“管理强,监督薄”的现象。因此,为了操纵利润并误导财务报表,用户对实体的绩效或获利能力的判断,欺诈可能会涉及复杂而精心组织的旨在掩盖该实体的计划。
(二)内部原因。当财务报表存在严重的失真而未反映在审计报告中时,即发生审计失误,并目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如果审计师遵循公认会计准则,则无论财务报表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如何,审计均不会失败。正确进行审计保证不会发生财务报表的严重失真,除非存在严重的审计错误或错误判断,否则审计失败不会发生。此审核员错误的性质有四个系统原因。首先,审计师可能会因误用或误解审计标准而犯错。这种错误是无意的,可能是由于疲劳或人为错误造成的。其次,审计师可以通过故意比财务数据更有利的审计报告来进行欺诈。当审计师接受贿赂或向客户施加压力或威胁时,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最后,在客户中拥有直接或间接的财务利益,可能会对审计师产生不适当的影响。第四,由于与客户之间存在一些私人关系,超出了独立方之间正常审计的预期范围,因此审计师可能受到不适当的影响。
(三)内部审计准则原因。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的标准,在审计计划阶段,
审计前工作的有效实施与被审计单位的配合程度有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准则作为行动指南,确定审计工作文件和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审计完成阶段,审计报告的质量取决干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
册会计师能否保持应有的审慎性和独立性。综上所述,在审计过程中,审计质量受审计标准,受审计方和会
计师事务所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新制度主义者福斯特认为,经济与制度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从审计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的审计标准进行研究,发现新的审计标准引入了风险要素,改变了原有的审【摘要】
内部审计失败原因和防范措施研究的预期成果【提问】
亲,您好,正在为您解答这一道题,您需要耐心等待几分钟时间,答案马上为您揭晓,请不要着急哦~【回答】
这边分为三个原因哦。【回答】
(一)外部原因。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业务风险可能迫使该实体的不诚实管理进行财务欺诈。此类风险可能来自以下方面:①行业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业务风险,即主体没有应对行业
变化的人员和专业知识;②新产品和服务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业务风险,即产品责任增加;③业务扩展,以
及潜在的业务风险,即尚未准确估算需求;4当前和未来的融资要求,以及由于主体无法满足要求等导致的
融资损失的潜在业务风险等。此外,公司治理为管理层提供了超越控制权和提交欺诈性财务报告的机会。尽管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公司改革历程,但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机制仍然远远不够有效,因此存在“管理强,监督薄”的现象。因此,为了操纵利润并误导财务报表,用户对实体的绩效或获利能力的判断,欺诈可能会涉及复杂而精心组织的旨在掩盖该实体的计划。
(二)内部原因。当财务报表存在严重的失真而未反映在审计报告中时,即发生审计失误,并目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如果审计师遵循公认会计准则,则无论财务报表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如何,审计均不会失败。正确进行审计保证不会发生财务报表的严重失真,除非存在严重的审计错误或错误判断,否则审计失败不会发生。此审核员错误的性质有四个系统原因。首先,审计师可能会因误用或误解审计标准而犯错。这种错误是无意的,可能是由于疲劳或人为错误造成的。其次,审计师可以通过故意比财务数据更有利的审计报告来进行欺诈。当审计师接受贿赂或向客户施加压力或威胁时,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最后,在客户中拥有直接或间接的财务利益,可能会对审计师产生不适当的影响。第四,由于与客户之间存在一些私人关系,超出了独立方之间正常审计的预期范围,因此审计师可能受到不适当的影响。
(三)内部审计准则原因。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的标准,在审计计划阶段,
审计前工作的有效实施与被审计单位的配合程度有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准则作为行动指南,确定审计工作文件和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审计完成阶段,审计报告的质量取决干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
册会计师能否保持应有的审慎性和独立性。综上所述,在审计过程中,审计质量受审计标准,受审计方和会
计师事务所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新制度主义者福斯特认为,经济与制度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从审计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的审计标准进行研究,发现新的审计标准引入了风险要素,改变了原有的审【回答】

内部审计失败原因和防范措施研究的预期成果

8. 审计评价失真对策

(一)加强风险意识教育,保持注册会计师职业谨慎。审计作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一道外部程序,时刻都在与风险打交道。如何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是每个会计师事务所不断追求的目标,然而效率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在提高效率时很难不压缩工作量,进而增加审计的风险。风险意识淡薄和缺乏必要的谨慎性可能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乃至审计失败。在开展审计业务之前,注册会计师应该先充分估计审计风险,尽量将其控制到最低限度,并且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始终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对任何一个可疑之处都不放过。在审计过程中应该时刻提醒注册会计师保持职业谨慎性和加强其风险意识教育。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积极开展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深入剖析各种舞弊行为,研究作假的方式和方法,研究和分析异常的交易行为、违规的会计处理事项,积极寻求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使审计人员始终保持谨慎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客观公允地发表审计意见。
(二)加强审计独立性的复核。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审计人员只有站在独立的立场,才能客观地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及内部控制。不因自身利益故意降低审计标准;不因过度推介而自我评价;不因外在压力而随波逐流;不因亲密关系而放宽审计标准。注册会计师只有站在独立的立场才能排除干扰,客观公正地对待被审计对象,不偏袒任何一方主,才能真正成为独立第三方,发表客观的审计意见。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审计人员独立性审核是保证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教育。执业诚信是注册会计师的立身之本,注册会计师审计就是为委托人或公众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财务质量把关,增强企业财务可信赖度,如果审计人员本身缺乏诚信,无异于玩火自焚,甚至危害整个行业。诚信至上是每一个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的观念,为了维护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必须拒绝做违反规则的事情,只有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得到保障,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教育才会得到保证。会计师事务所不仅要加强诚信教育,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信用体系,对每个工作人员个人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在内部公开,并直接关联其绩效和晋职,真正做到诚信教育与诚信记录双管齐下。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技能对审计报告质量有着关联性的作用。即使上市公司不造假,也有出现一些其他错误的可能性,若注册会计师执业技能不高,那么完全有可能找不到企业报告中隐藏的错误,从而会加大审计报告质量风险。如果想要在这一环节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那么我们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教育,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技能。
(五)增强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审计本身就是带有高风险的职业,它的风险不仅表现在出具失去真实性的审计报告,还有可能是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薄弱,致使其做错存在错误但没发现错误的审计报告。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有必要建立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定期给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培训。同时,我们要加强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的教育。现在,增强风险意识已经成为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想要保证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那么必须让注册会计师具有高度的风险意识。
(六)深入了解客户具体情况。客户诚信是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如果客户缺乏必要的诚信品质,其必定会蒙骗或误导审计人员,增加审计风险和难度。除了对客户品质进行评价外,注册会计师还需要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解,对陷入财务困难的客户要高度关注以防止成为其损失的替罪羊。会计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不深入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仅局限于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就难以发现隐藏的重大错误和舞弊。
(七)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在外部审计中是判断错报或漏报是否构成重大错报的重要指标,“重要性水平”制定得越低,就越能发现企业财务上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会相应增加审计的工作量。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与内部控制情况,有针对性地为被审计单位审计制定一个重要性金额。这个金额制定得越低,要求审计工作做的越细致,收集的证据越多,就越能提高审计的质量。严格制定重要性水平,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
(八)借助外部专家工作。审计工作要接触各行各业,对于只擅长于财务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来说,针对不同行业存在专业知识储备不全不精的情况,此时就会对风险缺乏必要的把控。在类似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借助外部专家的工作,来降低审计风险。在借助外部专家时,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外部专家是否具有实现审计目的所必需的专业胜任能力,对独立性和客观性方面进行评估,确保外部专家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不受干扰,或可以有效防止。在确保专家符合条件后,需要与其进行进一步沟通,就专家的工作性质、范围和目标达成一致。
(九)注重新闻媒体的外部监督和信息传递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方方面面的信息在新闻媒体上都可以查找一二。一方面新闻媒体对企业起到监督作用,提高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质量;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也会传递出一些企业存在的风险。经过对信息的解读,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认识,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审计工作,来降低审计风险。因而审计人员应加强新闻媒体利用,提前发现风险所在,来提高审计质量。
(十)加强外部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完善赔偿机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外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突显。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有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有些是人为操纵的。为了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层面应该加强审计行业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赔偿和处罚机制。一方面增加行业层面的可依赖度,另一方面增加舞弊成本,双管齐下,共促审计行业健康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