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打破固化的阶级分层

2024-04-27

1. 普通人如何打破固化的阶级分层

先说一下阶层固化的问题...
  
 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导演是迈克尔·艾普特。纪录片拍摄于1964年,至今已经有50多年了。拍摄的内容是记录14个孩子,从他们7岁的时候开始,每隔七年就采访他们一次,采访内容是去了解他们这7年的生活变化。
  
 这14个孩子出生于不同的家庭环境,有些是上流社会的精英家庭,有些则是普通的中产家庭,还有些是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家庭,甚至是孤儿院。
  
  
 整部纪录片想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去回答一个问题:“你的出身阶层能不能决定未来?富人的孩子是否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是否依旧是穷人?我们的社会阶级是否真的已经固化?”那些上流社会精英家庭的孩子,他们拥有更好的教育,毕业后从事着更高级的工作,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现在依然在上流社会过着优越的生活。
  
  
 而那些中产阶层的孩子,多数则延续着他们父辈简单而平凡生活,从事着教育或公益的工作。
  
  
 而来自底层的那些孩子,他们辍学、早恋、早婚、早育...如今几乎都从事着各种低端的工作,比如保安、修理工、清洁工等…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孩子也同样因为从小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而重复循环着他们父辈的生活轨迹...
  
  
 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这个社会似乎真的已经阶层固化
  
 
  
  
 这个也是我最近在网上看到的有人对「阶级固化」做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财富分配模拟实验。实验是这样的:(实验数据来自于:城市数据团)
  
  
 房间里有100人,每人都有100元,他们在玩一个游戏,每轮游戏每个人都要拿出一块钱随机给到另一人。
  
  
 请问,最后这100个人的财富分布是怎样的?以下是三个不同的答案,请你猜猜会是哪个?
  
                                          
 你可以把这场游戏看做是真实世界财富分配的简化模型,假设每个人是从18岁开始进入这个游戏的,每天玩一次,一直玩到65岁退休。每次拿出一块钱可以视作是日常消费;而获得一块钱的人,可以视作是提供了一次服务而获得的报酬。
  
  
 
  
  
 完全随机是为了让游戏公平,每个人都可以提供同样的服务,获得同样的收入,以此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从18岁到65岁,差不多是17000多天,所以,我们的模拟游戏执行17000次,过程中允许负债,也就是说,如果你没钱了可以问其他人借钱,我们来看看结果会如何: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的财富都是一样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差不多在相当于人30岁的时候,数据开始逐渐拉开,并且越拉越大,最终财富的分配接近于情况C,也就是幂律分布,结果如下:
  
  
 前10%的人掌握着三分之一的财富,前20%的人掌握着超过半数的财富;
  
  
 最富有的人的财富为400元左右,是初始值的4倍;
  
 而大约四分之一的人背负债务,最多为负债200元...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在最公平的环境下,哪怕财富的分配方式完全随机,最终的结果也会是少部分富人掌握社会的大部分财富。而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富人掌握的资源更多,他们获得财富的概率也会比穷人变得更高,因此,这个数值的差距会变得更加明显..
  
 回到我们开篇《人生七年》的话题,最终这14位小孩,经过50年后,他们各自变得怎么样了?
  
  
 那些上流社会精英家庭的孩子,他们拥有更好的教育,毕业后从事着更高级的工作,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现在依然在上流社会过着优越的生活。
  
  
 而那些中产阶层的孩子,多数则延续着他们父辈简单而平凡生活,从事着教育或公益的工作。
  
  
 而来自底层的那些孩子,他们辍学、早恋、早婚、早育...如今几乎都从事着各种低端的工作,比如保安、修理工、清洁工等…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孩子也同样因为从小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而重复循环着他们父辈的生活轨迹...
  
  
 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但,其中有一位叫尼克的孩子,他从一个偏远地区只有一间屋子的小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考上了牛津,后来去美国当了物理教授,虽然没有变的非常富有,但已突破了阶层的壁垒。
  
  
 命运之手似乎也有漏网之鱼?
  
  
 他是如何做到屌丝逆袭的?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和尼克一样,没有腰缠万贯的亲爹,没有一飞冲天的运气,我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一群人。想要改变命运,我们能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答案是两个字:努力
  
 但,你真的以为我今天想说的是“努力”吗?
  
  
 其实不是,努力并不是重点,而且要做到努力也不难,谁没努力过呢?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离成功如此遥远呢?
  
  
 因为,真正难做到的不是“努力”,而是“坚持”!
  
  
 如何学会坚持?
  
  
 刚才的模拟游戏,把“努力”的因素加入之后得到了“屌丝逆袭”的结果,但其中是有一个特别大的隐含前提的:
  
 就是这个人从18岁开始到结束,必须每一天都比别人更努力,而不是1天、1个月、1年….是每一天!
  
  
 这才是“屌丝逆袭”真正困难的地方!

普通人如何打破固化的阶级分层

2. 普通人摆脱阶层固化的靠谱的途径是什么

普通人摆脱阶层固化的靠谱的途径是什么
  
 靠创业吗,打工吗,学一门技术吗,其实这个都是有很强的技能
  
 创业不懂得规避风险,只会越亏越大,只会让更加艰难,
  
 打工其实只要一部上班就没有收入,这个是很难摆脱的也是很脆弱的推手’
  
 靠努力     吃饭睡觉,社交媒体上 旅游上 工作上 购物上  学习上,打扮上,花了很多的时间  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不多
  
 靠出生  而出生靠联姻更不是普通人可以仰仗的;
  
 靠运气   
  
 
  
  
 靠努力其实为不去的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普通人是很难做出一个很强的贡献效率的
  
 巴菲特是用自己的是收入慢慢的购买股票,好的公司用自己的资金博得收益。长期有效的一个途径;
  
 上市公司毛不停蹄的为他创造收益;
  
 投资就是用你的钱帮你赚钱吗,而且是不休息的,
  
 普通人不投资是很难摆脱阶层固化的;
  
 其实普通人几百几千元都可以定投的;
  
 门槛已经很低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已;投一些基金
  
 为什么说证券市场是人人都有机会
  
 人人都有机会, 定投
  
 所有人都认为好的标
  
 茅台  中烟  万科   海天味业  腾讯  阿里巴巴 大家都认为好的公司
  
 是的,大家都验证过的标;可以减少就选择错误的标;
  
 微笑曲线 可以让
  
 定投的可以降低风险
  
 普通人唯一靠谱的投资方式是定投
  
 普通人定投的方式也是定投, 定投的是房产, 这个也是但是房产的流动性不好
  
 而且增长好几十本, 算是那么多年的利息算上去,也多不了多少的;
  
 贪婪
  
 高价不卖出
  
 很多人都不知道,多少价格算是高估 ,多少价钱的低估,
  
 靠的是感觉,而不是是数据的论证,
  
 也不堪公司的未来增长的价值,只是凭自己的感觉
  
 所以学习超级数字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可以利用这套思维模型去分析一家公司的财报;
  
 不要定投自己看不懂的行业,行业有没有护城河这个点很
  
 要有很强的知识面才行; 理解业务模式‘
  
 人类的经济发展长期来看是。上涨的。
  
 只是过程中有微笑曲线的;’
  
 没有只涨不跌的标 只有长期来看不跌只涨的标;
  
 定投指数基金也是一项很好的标, 这个也是长期来看

3. 阶层固化的年代,普通人该如何逆袭?

首先就应该淡化你的阶层固化的观念,其次就是需要刻苦努力。
在这个时代,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时代,所以很多阶层观念更多地是人为加上去的, 并不是明文规定,所以其实并没有什么阶层。如果你能够抛弃这种观念,那么你自己就会变得更加自信,也能够拥有更多的勇气去奋斗、尝试,不至于在关键的场合因为你的观念而掉链子。

其次,如果想要从普通人逆袭成上流社会的人,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你的起步并不高,但是并不代表你的成就不会高。你需要要努力,因为你本身就起跑线低于别人,如果再不努力,肯定追不上别人。
除了努力并不够,它只能让你弥补先天的不足,但是如果想要脱颖而出,更需要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也需要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升,著名的木桶理论说的还是非常在理的,如果某一项能力限制了你的能力,那么可能也会限制你的发展。
同时,你也需要比较长远的目标,因为有目标才会有动力,如果你觉得自己只需要能够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就可以,那么你必然不能逆袭,因为马云、马化腾等人就没有想过找到一份小工作度日,而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正是因为他们自己心中有梦想,所以能够走得越来越远,进而走向成功,马云也就是因为这样从一名英语老师变成了全球闻名的创业人。

阶层固化的年代,普通人该如何逆袭?

4. 你如何看待阶层固化

lhf长寿花
  
  
 2020-06-30 10:27:27
  
 经常听到一个词~阶层固化,所谓的阶层固化指的是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现在中国的社会阶层流动已经呈现出同代交流性减弱,代际遗传性加强的趋势,“拼爹”、“官二代”、“贫二代”和“蚁族”都是阶层固化的表现。从另一个角度看看也是这样:农村孩子进清华北大越来越成新闻,在30年前的清华北大的农村学子挺多,但现在越来越少,几近凤毛麟角。
  
  
 这些都在提示我们,阶层固化已然存在。
  
  
 也有人认为,阶层固化是社会稳定的必然现象,而社会流动是双向的,不可能人人都向上走。
  
  
 真是这样的吗,前几天看《大唐兴亡三百年》,有这么一段:
  
  
 据两《唐书》列传所载,终唐一代,寒门庶族出身而拜相者共有一百四十二人,其中不入传者尚有多 名,实际数字当不止此。而相应时期高门世族出身的拜相者,只有一百二十五人,已经明显低于庶族。
  
  
 由此可见,自贞观时代起,终唐之世,唐朝社会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政权向着广大的寒门庶族开放,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各个阶层的优秀人才,从而充分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
  
  
 我们都自豪于盛唐治世,而盛唐治世可不是空手套的白狼,是有它的缘由。
  
  
 各位看官,你以为呢?

5. 如何突破自己的阶层,打破阶级固化?

 早在1895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在研究国家的财富分布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国家的财富都呈现出一种分布方式,少部分人占据大部分财富,而大部分人拥有少量财富。
                                           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会可预期的逐渐形成阶层。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愈演愈烈。
   著有《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法国经济学家Thomas Piketty定义的“世袭贵族社会”,亿万富翁精英阶层与普通人的生活会持续分离。中低收入家庭有一些财富,但是通常没有先进等随时可用的流动性资产。而贫困的家庭面临着巨大压力,一旦失业、生病、离婚或车祸等意外事故,就只能在生死线上挣扎。
   富人的财富升值靠成立公司和投资增值,越来越多的海外避税天堂和合法信托,令隐藏资产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广泛,而普通人的工资停滞不前、储蓄不断减少。
   惊人的财富不平等现象会加剧种族和阶层的分化。
   稳定的社会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制衡力。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蝴蝶效应力然后造成巨大的影响。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不会发生蝴蝶效应这样的事情。在稳定的制衡系统(比如环境、企业、社会、国家)里,一个轻微偶然的蝴蝶效应力起不到什么作用,改变不了处在其中的事物状态。
   必须足够大的力,质范畴的变化;或持续不断的力,依靠量变达到一定的“度”,产生的合力大于制衡力,才能改变已经稳定了的状态。
   人想要改变自己的阶层,跨越到更高的阶级,产生的改变力必须要产生大于社会的制衡力。但是这个改变的力是多大的呢?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能成功的。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一直在地球上奔跑,永远飞不出地球,你停下来,就会落在地面上。你的速度必须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你才能不靠努力而一直飞;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你才能脱离地球;或者第三宇宙速度之后的飞离太阳系……
   打破稳定系统状态的制衡,你不仅是用力,而是非常之用力,这是质的变化层次!
   如果想要改变这个状态,必须自己的改变力大于制衡力,这个属于“质”的范畴。量的范畴不会改变这个稳定的系统的。或者着持续不断的量的积累,组成合力后大于制衡力,系统状态才会发生改变。
                                           最近在台湾上映的一部电影《大佛普拉斯》,社会固化,个人努力无望改变自己的阶层。人生没有什么反转的可能,能做的就只有去庙里拜拜,求助于神力。可是我们到底在拜什么?电影最后指出“其实我们都在拜尸体却不自知!”
   不能求助于神明,也无法一直求助于他人。未来,我们靠的只能是自己。
   中国社会阶层还没有像台湾、美国那么得难以提改变。我们还是有很多机会改变的。可能大家身边就有很多靠自己努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很多的例子。我的表哥如何如何,然后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的研究生,后来定居在北京,迎娶了白富美。村里的某户人家,原来很贫穷,后来竟然逐渐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
   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与努力来搏一搏命运的。
    1.提升自己的认知 
   说到提升自己的阶级层次,普通人都是比较实在的说就是要提升自己食物链层次:掌握了核心资源或者权利,得到更多,赚得更多等等,作者你干嘛说提升自己认知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食物链无论怎么追求,永远都有人比你更强,一味追求往上,你要非常辛苦,付出很多。有时候过度牺牲并不值得。食物链能够奴役别人。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不被别人奴役了。
   提升认知,不一定能提升层级,当能够让你更加自由。而且能够使你更好地做好人生的决策。
    2.选择你的领域 
   人生做选择题的能力比做解答题的能力更加重要。处在风口浪尖就是一头猪都能够飞起来。有时候不见得别人比你出色,他甚至能力比你差一些,但是因为人家选择题做得好,处在了头部领域,就是收获的比你要多。
   自己能接触的领域,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中推荐选择那些能够不断提升能力的。而不是开始进步很快,而越到后面,反而有个瓶颈制约着自己。
   比如炸油条学不到几周就能自己上手做了。但是这个能力有瓶颈,你一早上能炸100根,努力后能力提高了可能一早上也就增加到了200根、300根,然后再也很难提升了。
   选择并专注于不断提升能力的领域,做好人生的选择题。
                                            3.专注领域内的能力,并各方面能力提升 
   选择好自己的领域后,就要不断提升能力了。能力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保障。无论选择打工或者创业,能力是最基本的。
   学习能力、知识内化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分享的能力,思维能力、根据反馈而作出调整改变的能力,都深刻得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能力的拓展不是爬山,更像是构建一个又一个的地图,你拥有了某方面的能力后,就建立了某一方面的地图,它打开了你的新世界。而且很多能力是能够叠加在一起的。能力所带来的改变与提升是真真正正、真真实实的改变。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只具有单方面的能力是不够的。如果某个领域突然没有了。那辛苦积累的能力就没用了。所以多积累各方面的能力,
   未来通才比专才更加值钱。
    4.持续地寻找找关键点/杠杆点 
   一个稳定状态的系统,任何的改变都很难。但是系统都有一些关键的节点,能起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比如2/8法则,最重要的只有20%,80%的大多数都是不重要的。
   而且不断寻找那持续的关键点。比如2/8法则里面,20%重要的里面依然遵循着2/8法则。这需要大量的观察和思考。每个系统都有那杠杆点,找到这个杠杆点,能迅速放大一个人的努力,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阶层分化的趋势稳定且可预期。有人一出生就继有了万贯家产,而大部分人拼尽一生都可能在吃土。命运就是这么不公平。
   社会会阶级固化,但个体的命运却不会,而且是能够改写的。
   面对命运的不公平,我们能够靠自己做出一些努力,用更好的方法,持续放大自我效能,努力的改变由量变而达到质变。
   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改写命运。

如何突破自己的阶层,打破阶级固化?

6. 我们该如何看待阶层固化?

我承认上大学给了农村孩子一个趴在井沿边看一眼外面世界的机会,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来讲受限于自身家庭背景,无法实现阶层跨越,最终还是掉进井里。

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各种社会压力,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学校里被灌输着强者为尊的思想,学生时代学习成绩好就会受到欢迎,考试成绩衡量着优劣。

进入社会后,他们自然想着比别人成功,此时成功的标准变成了财富,因此他们要努力打工,想在大城市买套房子留下来,追求着世俗的成功。

他们能体会到社会的不公,无论如何努力,底层人靠着自己拿命换来的钱,都没有接盘大城市房价的机会,稍一抱怨,食利阶层还指责你是不够努力。

读书时也许会被刘强东逆袭的故事所激励,一时成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但是他们读大学后才明白能通过努力成为富豪的农村孩子,寥若晨星。

大学同一个寝室里,就有中产家庭的孩子,他们无忧无虑,不愁着毕业找工作,心里没有落差是不可能的。

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孩子,只要不是太挑剔,找到一份好工作不算太难,需要乐观一点,能摆脱掉在地里刨食的命运,就已经是一种成功。在大城市没有留下来的希望,就回到小城市生活,也未尝不可,心态躺平了,还能做一只快乐的小青蛙。

我觉得最可悲的是,很多人见识过繁华世界后,便滋生出太多的物质欲望,可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们被世俗价值观所累,觉得自己读过大学就理应比那些没学历的儿时玩伴成功,追求自己能力之外的物质生活,认同鸡娃教育观念,他们想卷赢别人,牺牲自己的健康换金钱,活在无尽的焦虑之中。

再有就是一些其他人的言论,当你上大学时,你的邻居,你的各种朋友,都会去吹嘘或者在明里暗里着说:上大学了,果然不一样啊,要不就是怎么怎么夸你特别厉害(我不否认夸奖里一定有一些是真诚鼓励的,但是相信我,嘲讽永远比夸奖多,就好比你遇到了一个比你厉害比你优秀的,嫉妒永远比赞扬比例大。)

不少读过大学的农村孩子,只是得到一个趴在井沿边看一眼的机会,误以为自己是井上之蛙, 殊不知还是摆脱不了井底的命运,这或许比一开始不趴井沿,一直待在井底里还要绝望。

总的来说,出身并不决定一切,世界永远会善待那些努力的人,这都21世纪了,网络这么发达,只要努力,赚不是更容易了嘛。

7. 在阶级固化的社会普通人如何突围?

从经济的层面大体上把中国的社会阶层分为三类人。
  
 第一,资源者。
  
 其实就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要占到社会人口的79%,我们所拥有的资源1.0是指:“学历,劳动力,时间,外貌,外语,乐器,技术等等”。比如说波士顿哈佛毕业的就要比哈尔滨哈佛毕业的起薪要高,一位英语同国语一样流利的毕业生他会有更多好的职位供选择;你占有的相应的资源内容越多,能力就越强,社会认可度越高,不过一旦停止靠这些资源变现,那就失去了生存的途径, 这一层人,资源为我所有并且主要靠出售资源,特点是工资性的收入,但这辈子能赚多少钱都能算出来。 
  
 当然需要一提的是,如果出售资源带有风险性的,比如抢劫,贩毒,这还是不用考虑了。
  
 第二,配置者。
  
 也是这个社会的中产阶级,代表了整个国家的消费力,占社会比20%,靠配置资源,经营资源,调配资源为主,他们在间接拥有资源1.0的同时又拥有资源2.0:“眼光、魄力、创新力、机会、思想、智慧等。比如说企业家就是这类人,他不直接出售自己的资源1.0,而是通过脑力去设计组合那些有资源1.0的人。 这一层人,资源为我所用并且主要靠配置资源,特点是资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后者可有可无。 
  
 第三,资本家。
  
 顶层社会,比较容易与官员勾上关系,权利寻租的对象,占社会比1%却拥有了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原因是前两类人全归这类人调配,比如通过投资、入股、并购等方式控制第二类人,可以拿高薪请到世界上最有能力的资源者,他们拥有的资源3.0叫做:“资本主义”。比如在配置者的领导下,资源者研发出了新产品,一旦成功,资本家就花钱买过来,你若不卖,我就用钱把你人挖过来,赤裸裸的资本主义。 这一层人,资源为我所控掌握资本,特点是资本为筹码玩杠杆。 
  
 
  
                                          
 但是突破重围还是有希望的:
  
 一:多累积资本
  
 夯实自己,这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学习型为主的积累,作为一个资源者让自己的资源1.0卖上一个好价格,提高自己的工资性收入,累积资本累积资金的同时要慢慢兼具资源2.0,多了解一些经济金融知识,多懂一些理财技巧,多探讨政策红利趋势,让钱去帮你赚钱,两个脚的人永远追不过四个“脚”的人民币。
  
 二:明确人生目标
  
 三:10000个小时计划让0变成1
  
 宝剑锋从磨砺出,0-1是需要有计划有时间去产生质变的,0-1是不会到会,是无到有,是外行变内行,内行变专家,前提一定要加思考加热情,当然10000小时只是一个说法,可能有些个技能只要5000小时,就足以让你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
  
 无论你现在在哪个行业,只要你想变,想上一个阶层,哪怕你用10000个小时花在吃美食上,你规定自己每天花在吃饭上的时间为2小时,一开始你很高兴可以天天吃,后来你会发现没意思。再坚持坚持一会,你就开始思考,我吃饭能不能吃出点什么名堂?吃出点什么花样?坚持下去,10000个小时以后,你可能会成为美食主持人、美食评论家、美食代言人、知名美食博主。。。。。。

在阶级固化的社会普通人如何突围?

8. 如何突破固有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