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文庙的那些事》

2024-05-15

1. 《榆次文庙的那些事》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其儒家思想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圭臬,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重大国事来对待,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地都有孔庙或文庙。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灿烂精美,在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建筑精品,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国内保留着1600多座孔庙,(日本、越南等保留400多座),保存较好的只有300余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榆次文庙,位于城内龙王庙街(现在属于榆次老城景区管辖)。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是榆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之后,金、元、明、清和民国初,陆续进行了扩建、修葺,逐渐扩展为南北长90米,东西宽64米的范围。主要建筑有棂星门、状元桥、儒学仓、明伦堂、敬一厅等,主体建筑是大成殿。
  
  
 截止1990年,文庙残存的建筑有:大成门(戟门)、棂星门、泮池、状元桥、明伦堂、东西厢房(各五间),古槐一株,石碑两通。
  
 榆次二中的旧校址一直占着文庙的一部分地盘,2003年榆次二中整体搬迁至城北文苑街,时任榆次区委书记耿彦波先生修复榆次老城,把二中旧校全部拆除,重建或修复了凤鸣书院和榆次文庙。
  
 
  
                                                                                                                          
 
  
                                          
 
  
  
 
  
                                          
 
  
                                          
 历史上的榆次出过皇帝皇后:后汉高祖刘知远(895-948年),榆次左付村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李三娘(约913年-954年):榆次鸣李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刘知远与李氏的爱情故事,被元人刘唐卿改编成《刘知远白兔记》等戏曲。
  
 历史上的榆次出过状元:王溥,后汉乾佑年间中状元。
  
 历史上的榆次出过很多能臣名吏,如:张彪(1860~1927)清末武职官吏。字虎臣,榆次西左付村人。曾任湖北提督,陆军副都统,辛亥武昌起义时,率督署卫队与起义军顽抗。南北协和后卸职,在天津日租界筑“张园”,逊帝溥仪曾在此居住。
  
 历史上的榆次出过不少教育家,如:常麟书(1869——1927),车辋村人,光绪29年进士(1903年),授户部职,未赴任,回乡办学,从事教育,榆次凤鸣书院改为新式学校称为“凤鸣学堂”,聘任他为堂长,即榆次现代学校的首任校长,著述甚丰。
                                          
 
  
                                          
 
  
                                                                                                                          
 
  
  
 
  
                                                                                  
 
  
                                          
 
  
                                          
 曾经的榆次文庙,东为教谕斋、明伦堂,西为训导斋、文昌祠。大成殿的前面有祭祀的平台,大成殿前左右两侧为廊庑厢房,祀孔子门生七十二贤。古木参天,绿荫蔽日,幽雅古朴、庄严肃穆。榆次二中办学之初,包括五十年代前期,都是占用文庙的建筑做教室和办公室,直至1956年12月以后,修建起平房教室,二中教室才彻底从文庙东西两侧的厢房搬出。一直到2003年,榆次二中还占用文庙的部分建筑场地做仓库和学生自行车棚。
  
  
 
  
                                                                                                                          
 
  
                                          
 
  
  
 
  
                                          
 “明伦”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至少从宋代开始,文庙、书院、太学、学宫便皆以明伦堂来命名讲堂。对庙学合一的中国古代来说,各地的文庙不仅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也是当地的官办学校。当地的学子大多数都会在其中学习。而明伦堂作为“明人伦”的讲学厅,是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庄严神圣的讲堂。士人们在此十年寒窗之后,都希望通过科举能登上朝堂,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
  
 
  
                                          
 (2007年9月8日上午,榆次二中第一任校长金凯夫与300余名五四级校友立劝学碑于文庙(二中旧址),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碑盛典”。时任榆次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增翔,时任教育局局长冀杰,时任校长郝午威参加了揭碑仪式。之后,五四级校友在新校举行了联谊会。)
  
 《劝学碑记》碑文如下:
  
 丁亥金秋,节逢白露,五四级师生重回母校共聚。
  
 亲睹校址新迁修置,现代学风淳正,生机盎然。
  
 回思当年,我辈童稚初脱,入校就读。
  
 以古庙民宅为舍,一切因陋就简。
  
 其间,授课与建校并举,读书伴劳动同行。
  
 幸得名师传道解惑,学子求知若渴怀仁求进。
  
 故离校入世,几经风雨坎坷,不泯忧国之心。
  
 历尽人生进退,尚能洁身自好,母校陶冶使然。
  
 新世初开,民族复兴,任重道远,科教兴国,和谐共进,已成国人共识。
  
 二中新校,积效誉溢,鹤立三晋,成就一方。足资示范中学,乃人生一梯。
  
 蓄备知识,整装待发,正始于此。
  
 学友青春宝贵,入名校犹难,自当不负国恩亲盼。
  
 暖室寒窗,博学勤思,日日三省,求是敏进。
  
 须知根固以育乔木,琢璞方显玉泽。
  
 叹古稀学友,难为冯妇。(冯妇,男,战国晋国人,善博虎。此处“难为冯妇”意为不能回到学生时代。)
  
 只期诸生奋发有为,异日兴邦扬梓。
  
 今借寒山片石,谨进寸言,贺母校乔迁,材俊源出,不乏大器。
  
 (榆次二中首届同学立)

《榆次文庙的那些事》

2. 榆次文庙的介绍

榆次文庙,在榆次市区内的龙王庙街北侧,为榆次现存最古的建筑,为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县令龚父主建,金、元、明、清以及民国年间屡有修葺,建筑范围也随之扩大,至民国初年,孔庙占地北至任家巷,南至龙王庙街,东至奎楼院,西至射圃,南北长27.7丈,东西宽19.4丈,占地约8.8亩。民国八年,又在文庙西侧购置旧民房,建台植杏,周环花墙,并仿照山东曲阜杏坛匾额上的篆字制了匾。

3. 榆次城隍庙的介绍

榆次区城隍庙是山西省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是山西省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榆次城隍庙的介绍

4. 榆次城隍庙的简介

榆次城隍庙在市区东大街中段北侧。据《榆次县志》载有明代巩昌府知府金中夫(榆次人)撰的《城隍庙》一文,可知现存的城隍庙是由原北门内善政坊以东的旧城隍庙拆迁后营建的。旧城隍庙元代至正二十二年(1362)在达鲁花赤帖木儿主持下建造的。宣德六年(1431)榆次县令曹显觉得旧城隍庙狭小简陋、便拆掉就旧庙在现今的地方营建了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山门一间。成化十二年(1476)三月,又扩充了庙的范围,把原三间正殿迁到后面约八丈远的地方作为寝殿,并在寝殿前四丈的地方新建了五间显佑殿(正殿).弘治七年(1494),榆次人李选认为庙内殿宇虽然宏大,但原来的厢房相形之下,便显得很不相称,便在东西两侧各建了十四间厢房,弘治十年(1497)榆次人苻吉等主持又于正殿南正中建阁,起名“玄鉴楼”。正德四年(1509),榆次人王嵩主持在玄鉴楼南面修了五间山门,正德六年(1511)全部告成。玄鉴楼被世界历史文化保护基金会评为全球最精美的100处古建筑之一。后榆次人左桂原、李引道两人主持在阁北靠阁建筑了乐楼。嘉靖六年(1527)由榆次人孙文质、崔棕于庙门南大道对面建了屏障。嘉靖十二年(1533),榆次人赵弘、苻产明又于山门外东西两侧跨道建牌坊各一座:东叫“保障”,西叫“昭假”。并在门口竖了两根铁旗杆,门两旁檐内塑神像两尊。乾隆三十九年(1774)于庙西增建了道院和财神庙,民国八年(1919)由赵文允负责给城隍庙做了最后一次维修。

5. 榆次城隍庙的传闻、轶事

游榆次城隍庙,穿过玄鉴楼而进到中心院落,就站在了巍峨辉煌的城隍庙的主体建筑显佑殿前。

榆次城隍庙的乐楼背依玄鉴楼,正对北面的显佑殿,此乐楼其实是显佑殿的酬神乐楼。

酬神乐楼在规模性神庙建筑中都有,一般都正对主要神殿,功能主要是为神庙的祭祀活动提供表演场所。城隍庙显佑殿前的这座酬神乐楼在有演出之时,在穿心通道上把早就准备好的足有一寸厚的木板一搭,一座完整的乐楼就形成了。那时演员就可以在台上窜奔跳跃、文作武打、唱白流耍。

酬神乐楼的整体发音效果极佳,在这里演出,各种音响都能得到极好的表现。无论是器乐,还是声乐;无论是管乐,还是弦乐;无论是说白,还是唱腔;即使是演员们的一吼一踏,台下的听众都会感觉到有一种不凡的艺术魅力。也许是佳名自会远播,慈禧五十大寿之前,为做寿要修颐和园,当然少不了要修乐楼。一说修乐楼,竟让这个老太婆想起,不知什么时候听什么人说过,榆次城隍庙里的乐楼发音效果极佳的传闻来。大家都知道,慈禧的讲究是出了名的,这回为修颐和园的乐楼,就派两名匠人到榆次城隍庙来实地考察,可惜他们修时没有弄明白城隍庙乐楼发音效果极佳的奥秘。

这座乐楼建于明朝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算是城隍庙建筑群中最年轻的建筑乐楼,可也有480年的历史了。

在乐楼两侧有八字型琉璃影壁,它也是城隍庙中建筑瑰宝之一。这座八字琉璃影壁建于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其艺术价值令人惊叹。一是影身整体由琉璃烧制,同时是空心砌成。二是上面的楼檐,将砖石结构和木结构巧妙结合构成了殿式。斗拱层层叠加,从上到下,逐渐跳下,造型精美。从侧面看像一把撑开的大伞,而层层叠起的斗拱就如同密密麻麻的伞骨,再加上琉璃瓦装饰的顶部,显得十分华丽。再看这一个个斗拱上伸出的昂头,昂嘴均雕刻成龙头形状,侧面看去,就像一只只握紧拳头的小孩手臂,是不多见的建筑构件。

榆次城隍庙的传闻、轶事

6. 榆次文庙的建筑情况

榆次文庙是榆次城内古庙中规模最宏的的建筑,尤其是其中的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以及前面的戟门、棂星门等都是斗拱迭集、飞檐高啄。历来为榆次最高学府住地,可惜文革以来,被陆续拆除,仅存戟门以前的一小部分明代建筑。2004年榆次区对榆次文庙进行了修复和重建,修复后的文庙,主要建有影壁、石牌楼、过街木坊、棂星门、泮池桥、状元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神厨所、斋宿所、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东西学宫、廊庑等,占地面积达到23000平米,其中建筑面积6000平米。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殿内供奉有先师孔子塑像,孔子塑像两侧供奉有颜回、曾参、孔仍、孟轲等儒家代表人物的塑像。

7. 榆次文庙的具体情况

  文庙始建于大宋成平二年,以后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作。原来的文庙仅剩棂星门,泮池,状元桥以及大成门。建筑破旧不堪,院内垃圾满地。2004年进行了重修,并且重建了大成殿。  文庙的大门是“棂星门”。棂星门立在砖砌的台基上,是一座四柱三门的木牌楼,绿色琉璃瓦三滴水歇山顶。密密层层的斗拱使人眼花缭乱。门额上题“棂星门”三字。棂星门后有泮池,泮池上跨着一座石桥称为状元桥,过了状元桥就是大成门。  在大成殿后是明伦堂,明伦堂面阔五间,取意于《孟子》:“学则三代共,皆所以明人伦也”,现辟为孔子生平展。还有敬一亭、尊经阁、东西学宫等建筑。  泮池的面积极小,因此大成门与棂星门距离很近,没有办法拍摄大成门的全貌。大成门面阔五间,进深六椽,立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檐下挂着一块竖匾,题写“大成门”,门柱挂有楹联,写的是“先知先觉,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这是从曲阜孔庙大成门的楹联抄来的。原联为清雍正皇帝所撰。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什么人把孔子抬到吓人的高度,他们提倡的又是什么?  进了大成门,是很大的一片庭院。正面台基上立着文庙的正殿——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九间,重檐歇山顶。四周有28根蟠龙石柱,显得气势磅礴,端重庄严。殿内供奉孔子,两边陪着的是“四哲”和“十二贤人”。  “文庙”这一承载中华文明的特定标签,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尤其,在旅行路上,泱泱中华,每一座古老的城市,文庙总以至高之尊,坚守在精神之巅……

榆次文庙的具体情况

8. 榆次文庙的价值与保护

榆次文庙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文庙是榆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是榆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次文庙,古晋中人仰止的精神高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