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粮食没现在多都需要进口,如今产量变多了却需要进口呢?

2024-05-15

1. 80年代粮食没现在多都需要进口,如今产量变多了却需要进口呢?

80年代的时候,粮食进口量没有那么大,现在粮食进口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个是受到人口状态变化的影响受到人们饮食结构变化的影响。这两方面应该说对于人们的粮食需求构成了决定性影响。
人口数量在逐渐增加,我国刚建国的时候,有4亿人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口爆炸式增长。快速增加了一倍,变成了将近9亿人口。之后我们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但是人口的基数已经在那儿了,那时候人的数量没有那么多,工业文明的发展没有那么快,城市占的面积没有那么多。耕地的面积比较多,人的数量比较少,自然能够让长度的实现,粮食的独立自主,供应进口的数量没有现在这么多呀。
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在出现改变这一点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经济比较落后,人们没有考虑那么多吃的好的问题,人们更多考虑的是吃的饱的问题。那时候的人基本都不挑食,因为实在是没什么可要的,能吃的饱穿的暖,就很不错了,现在不一样了呀,现在人们讲究饮食品质,可能某一个粮食我们国内有,但品质不够高,或者说某一个粮食数量比较多,够人们用了它的另外一个人们比较喜欢吃的粮食的品种没有,这不也叫进口吗?
虽然我国粮食里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是进口的,但是现在我们8亿亩的耕地面积红线仍然是得到了有效的保证的,和平时期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饮食结构必然就会越来越均衡,人们要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这是正常的,证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粮食的独立自主性就完全消失了,我们是有储备粮的,只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轻易开仓放粮而已。

80年代粮食没现在多都需要进口,如今产量变多了却需要进口呢?

2. 80年代人口多粮食少,都不需要进口,为何现在却需要那么多进口粮?

如今的00后、05后越长越高,身体素质越来越好,而在八十年代,当时的人根本是不敢想象的,那时候的人追求的是吃饱,现在的人追求的是吃好。这些年我国虽然粮食产量巨大,但同时仍旧是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但是有没有发现,超市里很少能够见到进口的粮食,像是大米、面粉之类,绝大多数仍旧还是国产的为主,进口的泰国大米、加拿大小麦什么的,很少能够看得到。那么,我国每年进口上亿吨的粮食,到底去了哪儿呢?其实我国大规模进口的粮食,主要用于榨油与畜牧业,而这是因为咱们国家的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我国的耕地规模总量虽然不小,但是相较于广大的人口,还是不够,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实现了口粮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在七八十年代,因为生产力水平落后等缘故,当时的人,根本也不敢想吃得多好,就好像我们父母小时候,能够吃到白面馒头就是天大的好事,吃肉,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
可现在,很多人吃肉都吃腻了,喝牛奶什么的也不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不仅仅是人需要吃粮食,现代化的畜牧业养殖,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也需要大量的粮食才可以,但我国出产的粮食,只能保证本身的口粮供应,提供肉蛋奶,只能进口粮食。
在国际上,咱们国家的平均牛奶与其他乳制品、肉类消费量依旧很低,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还差一大截子,这还是现在,以前那真的是不敢想象。父母那个年代,吃肉都困难,更别说什么喝牛奶之类,想都不敢想。

八十年代的国人,对于肉类、乳制品、食用油等消耗量非常少,也是因为生活水平与经济条件实在是跟不上,消费不起,所以咱们国家也不需要进口那么多的粮食,也没能力进口。可现在不同了,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对于肉蛋奶还有食用油等消耗量猛增,我国本身的粮食产出,已经无法满足畜牧养殖、榨油等产业领域的粮食消耗,只能大量进口。
虽然我国每年进口上亿吨的粮食,但绝大多数都是大豆、玉米这种,平常也没谁天天拿玉米大豆这玩意儿当做口粮,这些主要就是用作加工精饲料、榨油、提炼乙醇等。稻米、小麦自然也进口,往往用于食品加工工业以及品种调剂而已,让国人尝个鲜,比方说有些人想吃泰国大米、日本大米什么的,那就进口一部分。

粮食作物并不仅仅是大米小麦,像是土豆、玉米、大豆之类,全都算是粮食作物。八十年代并非不进口粮食,而是当时条件限制,不需要那么多非口粮的粮食,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吃的肉蛋奶等越来越多,自然需要的粮食也越来越多。

3. 中国是生产粮的大国,为什么每年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我国粮食年年大丰收,为什么还要进口粮食呢?

中国是生产粮的大国,为什么每年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4. 中国粮食连年增产,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很多人不解,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粮食连年增产,中国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大量地进口国外的粮食?
①中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40万公顷
城市化和工业化不仅让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也在改变着土地用途。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严控耕地红线,但开发商占用耕地建房的情况依然存在。耕地面积不断在减少,人口压力却越来越大,谁都不想做粮食进口国,但现实的隐患却摆在眼前。

②中国人在国外种粮,运回中国也算进口
这一点很多人忽视。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而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双方一拍即合。
俄罗斯远东地区曾主动提出可向中国企业或个人出租100万公顷的土地,用于农业开发,期盼中国人可以帮助他们把荒地变良田;而对于中国企业或者农民来说,那里有大片的适合机械化的肥沃黑土,也值得去国外淘金。
中国企业或个人在国外种植的粮食成熟后,运回国内,也是属于进口的。所以大量进口国外粮食,也有中国人自己种的一份。

③我国的进口粮食主要被饲料加工所消耗
目前我国进口的粮食,其实只有少部分是用于食用的,大部分是用于加工,特别是饲料加工。以大豆为例,进口大豆当中,用于生产豆粕的比重占总量的75%到80%。
而少量用于食用的进口粮食,主要也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比如说泰国香米。

④六亿中国农民干不过280万美国农民
中国农业人口为6.7亿,占到了就业总人口的40%以上;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仅为280万,占就业总人口的2%以下。
但在农业人口远远小于中国的情况下,美国却是粮食出口大国,而且一个国家的粮食出口总量就占了世界的一半。为什么6.7亿干不过280万?当然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技术和土地制度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国家一定要进行农村土地改革,花了前后10年时间进行大规模的土地确权,为全国范围的土地流转打下基础。因为只有土地流转后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经营,粮食生产效率成倍提升之后,再来谈粮食安全的问题,我们才更有底气。

5. 中国是产粮大国,为什么每年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一、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相对于需求还是有缺口,比如大豆和一些需要品种调剂的大米、小麦和玉米,这部分需求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
二、一些不受关税配额管理但可以替代玉米的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加剧了粮食进口量增长的趋势。根据WTO的贸易规则,在我国承诺的配额内,对进口粮食实行1%的低关税;超出配额的进口则要实施65%的关税。
三、我国有2.3亿农户,平均每户的耕种面积不足0.5公顷。这种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业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遇到很大困难。粮食产量虽然在增长,但是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推动了国内粮价逐步上涨,导致更多来自国际市场的粮食进入了中国。

扩展资料: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进入新世纪以来这15年,粮食的生产结构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大豆产量不断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已超过了80%,而大豆是我们需求增长最快、供求缺口最大的一个品种。
玉米产量15年翻了一番。增产的未必是需要的,减产的恰恰是需求必须满足的。这是当前粮食供求当中的突出矛盾。粮食供给制度改革至少要实现四个重要目标:
一、要逐步减少关税配额外的玉米替代品进口,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让国内玉米价格回归到与国际市场相近的水平。
二、新的库存不能再增加,这是数量问题,但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去限产,而是要放活机制。
三、放活市场。“价格合理了,玉米购销实现多元化主体、多渠道流通,让市场主体都愿意采购粮食,库存的压力才会减下来。”
四、不能让农民太吃亏。陈锡文强调,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农民利益“大起大落”的情况。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农业政策不当,损害了农民利益,会导致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在改革过程中维护好农民的合理收益,是保障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阀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丰收为啥还进口——我国粮食供需结构出了啥问题?

中国是产粮大国,为什么每年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6. 中国是产粮大国,为什么每年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相对于需求还是有缺口,比如大豆和一些需要品种调剂的大米、小麦和玉米,这部分需求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
事实上,在进口的2400亿斤粮食中,大豆占了大头。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8169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4.4%。
此外,一些不受关税配额管理但可以替代玉米的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加剧了粮食进口量增长的趋势。根据WTO的贸易规则,在我国承诺的配额内,对进口粮食实行1%的低关税;超出配额的进口则要实施65%的关税。
但问题在于,近年来我国720万吨的进口玉米关税配额从来都没有用完过,反而是那些不受关税配额管理的大麦、高粱、玉米酒糟、木薯和木薯粉等玉米替代品大量进口。
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1—11月,这几项替代品相加,大致相当于进口了5260万吨玉米(玉米酒糟按1∶3折算),预计玉米替代品全年进口量将近1000亿斤,相当于全国玉米产量的20%多。
更关键的是,从2012年—2015年,全球粮价下跌了40%—50%,配额内进口玉米及不受配额管理的替代品进口完税后的价格仍远低于国产玉米。这部分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大大挤占了国产玉米的市场空间。因此出现了粮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 “三量齐增”的新现象。

扩展资料:
粮食供给侧
既要调结构,也要保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供给侧改革,结构要调整,但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核心是产能的巩固和提升。中国一定要坚持依靠自身能力来保障粮食安全,‘十三五’期间,仍然强调谷物基本供给,口粮绝对安全,还是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今后若干年,全社会对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还面临着耕地、水、资源环境等多重制约,粮食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当前国际市场粮食、能源价格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并不会是一种常态,而且国际市场一年能够提供的贸易量不超过3.5亿吨(7000亿斤)。“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切实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竞争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丰收为啥还进口——我国粮食供需结构出了啥问题?

7. 中国每年粮食产量那么高为什么还要进口?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

我国粮食已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总产量13277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以14亿人口粗略计算,平均每人可以分到粮食948.36斤,远高于人均800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除了每年的新粮,中国还有大量储备粮。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尤其是稻谷、小麦,够全国人民吃一年以上。按照国际标准,粮食的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在17%至18%之间就属于安全区域,目前我国库存量远高于这一标准。

我们进口的主要是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换句话说,中国人民目前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再向更美好的生活迈进!!

此回答由一亩田行业运营为您整理回答。

中国每年粮食产量那么高为什么还要进口?

8. 为什么我国粮食年年增产,却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呢?

中国是粮食大国能够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所需要的粮食量也是巨大的。虽然粮食的产量高,但是所需要的粮食数量更大。有一个数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粮食量产量最大的国家,自给率也达到了90%以上。但是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自给自足,还需要靠进口来满足自己国家的粮食需求,虽然我们从数据上看到的所需要进口的数量只占了百分之几,但是所需要的粮食数量是巨大的仍然要靠进口。
其次,因为中国粮食结构发展不平衡。在我国种植水稻的地区比较多。导致了其他种类比较单一,虽然可以满足大家对粮食的需求,但是像一些玉米,大豆还需要靠进口。大豆这类粮食主要用来制作食用油,而食用油是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对于大豆的需求量非常大,正是因为中国粮食结构的这种不平衡,造成了某一粮食的短缺才会选择进口。
内部原因也包括中国面临的现状,就是农村的人口在不断地减少,从事农业劳动力的人数也慢慢减少。在农村一些地区所留下的都是一些小孩或者老人没有什么实际的劳动力开垦荒地这样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使中国的农业耕地面积也有所下降。
还有一点原因是属于外部原因,是由于国际的大趋势所造成的。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选择进口一些粮食是为了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对调控国内的粮食进行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因为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更加的体现在国际分工上面的作用。并且通过进口粮食可以起到协调税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