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天安门的设计者?

2024-05-16

1. 谁是天安门的设计者?

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设计天安门时仅18岁,其名字十人九不知

谁是天安门的设计者?

2. 谁是天安门的最初设计者?

关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大多数人公认的是蒯祥。蒯祥,生于明初洪武年间,为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其父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工匠。由于深受父亲的影响,蒯祥在30多岁的时候即「 ”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了。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的时候,在全国征召能工巧匠,于是蒯祥同许多技艺高超的工匠一起被征到北京。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建筑师)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宫殿落成以后,蒯祥便被提升为工部营膳所丞。 蒯祥不仅对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皇帝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称他为「 ”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 ”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不仅如此,蒯祥受人称赞的还有他的人品,尽管他的官职很大,但是他为人仍然非常谦逊简朴。 到了晚年,虽然他已经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非常热心的指导。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在北京曾经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 ”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不过,对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是蔡信。 清代天安门 因为营建北京宫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当时皇上是在全国征召的能工巧匠,技艺高超者不独蒯祥一人,更何况,在营建的过程中曾先后涌现出许多的著名工匠。除工于设计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官至工部侍郎)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人。有人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宫殿初建的阶段,蔡、杨二人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只不过他们当时都是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壮年,又工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以后,大量的皇家工程都由蒯祥来主持,所以无形中他的地位与作用被凸显了出来。故宫博物馆古建筑部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也说,过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曾经主持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据史载,与蔡信同时负责营建故宫工程的,还有瓦匠出身的建筑师杨青、石匠出身的陆祥,其后有木匠蒯祥、郭文英、徐果等人。可是宫殿竣工后,蒯祥等人升为工部侍郎,而蔡信却榜上无名。实在是造化弄人,历史给了蔡信施展设计才华的机会,却没因此而给他带来应有的地位与荣誉。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3. 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

天安门的设计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名祥,人称蒯鲁班。
蒯祥是苏州吴县香山人,大约生于洪武年间。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蒯祥同大批工匠一道被征召到北京,承担皇家建筑的施工任务,由于他年富力强,身手不凡,不久被任命为“营缮所丞”,相当于今天的设计师兼工程师和施工员的工作。明成祖朱棣在营建北京时,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统性,要求工程建设一律遵循南京旧制。不但要求按南京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建好外朝三大殿,还要按南京宫城的型制,午门前设端门,端门前设承天门。其中的承天门就是后来的天安门。
在这些营建活动中,蒯祥技艺高超,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他的绘图能力极强。正因为他不但能够迅速完成设计任务,而且能较好地贯彻皇上的意图,所以获得了很大的信任和荣耀。他后来升到工部侍郎,食从一品俸,地位是很高的。可以推断,承天门的主要图样正是出自蒯祥之手。
蒯祥晚年还参加了承天门的第二次建造活动。1465年,明朝皇帝宪宗“命工部尚书白圭董造承天门”,此时蒯祥已是80岁左右的老人了,但他仍“执技供奉”,明宪宗见了他,还是以“蒯鲁班”相称。看来,他至少是起了指导和顾问作用的。
此后,承天门同其他宫殿门阙一样,经过了多次维修。到了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将承天门改为天安门,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现在。

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

4. 天安门的最初设计者是谁呢?

挺立在北京城中心的天安门,至今已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霜,它的最初设计者是谁呢?
蒯祥的才华
设计天安门的人是明初的大建筑师蒯祥。他生于洪武末年,出身于工匠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木工,善于设计和建筑寺庙厅堂。蒯祥家学渊源,深受父亲的影响,年纪轻轻就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尤其精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制图。正巧这时成祖为了兴建新的都城,在全国征集能工巧匠到北京效力。蒯祥就在应召之列,跟随着成祖来到了北京。
在工作过程中蒯祥的才华很快显露出来,虽然年纪还不到二十岁,但是因为手艺出众,而且设计制图信手拈来,不知不觉的就已成为伙伴中的领导者。这种情况很快被反映到当时主持北京城建设的工部官员宋礼那里,宋礼马上召见了这位年轻的工匠,经过深谈,宋礼从心里称赞这个年轻人头脑灵活,极富创造力,觉得他可堪重任。于是他交给了蒯祥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设计皇城的正门。他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拿出了一整套的建筑结构设计图和周密的施工方案。
宋礼看后很高兴,马上命人把设计方案送给成祖过目。朱棣看过设计图后也觉得十分满意,马上拍板决定采用这个方案,并且命令立即开始动工。对于蒯祥这个没有见过面的设计者,皇帝也封了一个工部的官职给他。
进行修建
其实北京城的建设在成祖继位之初就已经陆陆续续的在进行中了,可是直到永乐十五年,因为大运河修缮完毕投入使用,北京城的建设才进入施工高潮阶段。到永乐十八年,城市宫殿的建设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天安门的修建也是在四五年的时间里完成的。
天安门最早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命名方法取名“承天之门”。直到清朝初年对其进行大规模维修时才改名为“天安之门”,后来就简称为“天安门”了,并且被一直沿用至今。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皇城,也就是今天紫禁城对外的第一扇大门。它是一座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最初的建筑结构只是一层的,下面是用砖砌成的高大城台,城台上则是九开间的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整个都是木制的,靠一根大梁支持着整个建筑物。城台前还立有华表和石狮,美丽的金水河从城楼前横亘而过,上面建了五座精巧华丽的汉白玉石桥,与城台的五扇大门一一相对。宏伟和华丽相结合,沉稳与精致并行,它是一个完美的矛盾结合体,正好体现了皇家“九五至尊”的高不可攀和神秘气质。后来,这座原本被称为“承天之门”的城楼在明英宗在位时被雷击烧毁了,几年之后,蒯祥再次受命重修城楼。这一次,他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又改进设计方案,把原来一层式宫殿建筑改为两层,更加突显了它恢宏雄伟的皇家气派。
“蒯鲁班”
此后,天安门又屡次经过翻修,不过基本上都沿用了原来的设计结构。近代以来,人们给天安门周围修建了红色的高大围墙,改进了一些细微的装饰图来,但仍然保持了天安门的原始风貌,最大的一次改变恐怕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重修工程中把建筑高度稍稍提高了不到一米。可以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天安门绝大部分仍然保留了明初的建筑样式,它就像是一位饱经了六百年风霜的老人,依旧沉稳静默的屹立在那里,注视着它脚下川流不息的人们。
天安门的设计者蒯祥因为在修建北京城的过程中表现突出,很快就升任工部侍郎,位列正三品,从一品的俸禄,可以说受到了无尽的荣宠。在修建北京的工程结束以后,他又担任了很多宫殿陵寝的修建任务,内城的宫殿,京郊的陵寝,到处都留下的蒯祥的智慧和汗水。他的一生精力都扑在了建筑艺术上,勤耕不辍,一直到明宪宗成化年间,他才满载着荣誉含笑而去,一共历仕七朝,享年83岁。他的一生,也许只有一个评价是最恰当的,那就是明宪宗朱见深赐予他的称号——“蒯鲁班”。

5. 北京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

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街相望。天安门是明清两个朝代,北京皇城的正门。成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的中轴线上,以前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现在的天安门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威严庄重。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叫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当时天安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城楼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一条笔直的中心御道,穿过端门,直通午门。
另外,承天门为什么会改名叫天安门呢?因为明天顺元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烧毁,时隔八年,即成化元年(公元1456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也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再次被毁;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并改名“天安门”。

那么天安门这么伟大的设计是谁设计的呢?他就是蒯祥。他生于明初洪武年间,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他的父亲是当时很有名的工匠。蒯祥深受父亲的影响,30多岁即”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了。 有书记载,蒯祥“一木工起隶工部,精于工艺”。永乐十五年,明成祖重建北京城时,蒯祥跟大批工匠一起被征集带北京。由于他技艺超群,很受重用明永乐十八年皇宫宫殿落成,蒯祥被提升为工部营膳所丞。明成化年间,重建承天门时,蒯祥是设计者,参与了施工。1420年承天门完工,受到众人赞扬,称他为“蒯鲁班”。后来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凡店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者”。有书道:“凡百营造,祥无不与”。

晚年,他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热心指导或者亲临现场。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享年84岁。以前北京有一条胡同,叫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在那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北京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

6. 天安门是谁设计的?他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一说起中国的代表性城市,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作为首都的北京,而历史悠久的北京也拥有着许多映射出厚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建筑,如故宫、圆明园等。这些建筑大气而典雅,多年的屹立不倒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历史底蕴。不过这些建筑的建造的确是耗费了不少心血,就拿天安门来说,始建于明朝的天安门曾经被称为“承天门”,它的设计与建造过程和中国建筑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有关,这个人就是蒯祥。

受到当时的户籍制度的影响,祖祖辈辈都是工匠的蒯祥一出生就与建筑结缘,他的童年就是在这些建筑材料以及设计图中度过的。虽然出生于工匠世家,蒯祥并没有像其他的长辈一样对这份工作心生厌恶,相反,蒯祥在建筑方面可谓是相当具有天赋。

蒯祥的父亲的建筑设计能力在当时可谓是名声颇大,后来也是被朝廷直接任用,成为皇宫中的“木工首”,而作为长子的蒯祥自然也就会被予以厚望。蒯祥从小跟着父亲学习建筑工具的使用,而作为建筑大拿的父亲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的建筑经验尽数教授给蒯祥,在兴趣的支配与指导之下,小小年纪的蒯祥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手艺。后来成功接替了其父亲的位子。

而随着朱棣的登基,迁都之事也提上了日程,当时朱棣为了迁都一事可谓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修建皇帝的寝宫,而作为建筑总管的蒯祥自然也就需要对此事进行负责。不过天赋极高的蒯祥并没有辜负朝廷对他的期望,他在建筑中融入了“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了一座恢弘大气的皇宫,而皇宫的正门就是我们如今所见到的天安门。

7. 北京天安门是哪一年设计的?谁设计的?

关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大多数人公认的是蒯祥。蒯祥,生于明初洪武年间,为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其父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工匠。由于深受父亲的影响,蒯祥在30多岁的时候即“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的时候,在全国征召能工巧匠,于是蒯祥同许多技艺高超的工匠一起被征到北京。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建筑师)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宫殿落成以后,蒯祥便被提升为工部营膳所丞。  蒯祥不仅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他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被称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不仅如此,蒯祥受人称赞的还有他的人品,尽管他的官职很大,但是他为人仍然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他已经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非常热心地指导。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在北京曾经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不过,对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是蔡信。  因为营建北京宫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当时皇上是在全国征召的能工巧匠,技艺高超者不独蒯祥一人。更何况,在营建的过程中曾先后涌现出许多的著名工匠。除工于设计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官至工部侍郎)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人。有人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宫殿初建的阶段,蔡、杨二人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只不过他们当时都是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壮年,又工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以后,大量的皇家工程都由蒯祥来主持,所以无形中他的地位与作用被凸显了出来。故宫博物馆古建筑部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也说,过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曾经主持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据史载,与蔡信同时负责营建故宫工程的,还有瓦匠出身的建筑师杨青、石匠出身的陆祥,其后有木匠蒯祥、郭文英、徐果等人。可是宫殿竣工后,蒯祥等人升为工部侍郎,而蔡信却榜上无名。实在是造化弄人,历史给了蔡信施展设计才华的机会,却没因此而给他带来应有的地位与荣誉。

北京天安门是哪一年设计的?谁设计的?

8. 谁是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的天安门的设计师?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后,我们拥有了无数的灿烂文化和宝贵的瑰宝,其中最出名的一件瑰宝就是天安门故宫,作为明清时期两代王朝的皇家宫殿,故宫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它不仅仅是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更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建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时间,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故宫的设计师是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故宫的总设计师——蒯祥,当时为了修建故宫,光材料就准备了11年之久。

北京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在靖难之役后,朱棣篡位成功当上了皇帝,礼部尚书李至刚就对朱棣说,燕京北平是皇帝您的龙兴之地,应该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于是朱棣就将燕京北平改为北京,为了充实北京人口,于是将各地流民、富户和商贾迁到了北京,1406年,朱棣下圣旨,仿造南京皇宫为蓝本,开始谋划修建北京皇宫,期间朱棣派出大量人员到各地开采木材和石料运往北京,光是准备这些材料的工作,就耗费了长达十一年的时间,当时为了获得“楠木”,很多百姓不远万里到达崇山峻岭开采楠木,进山一千人,只能出来五百多人,期间的难度可想而知。

1416年,朱棣召集群臣商议迁都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们一律革职或者严惩不贷,1417年的时候,朱棣开始在民间征集工匠到北京大兴土木,蒯祥作为朱棣的随从人员,也在设计皇宫的行列,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蒯祥技高一筹,在众工匠中比较突出,被朱棣任命为紫禁城的总工程师,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负责组织修建承天门(天安门),1421年的时候,承天门修建完成,和今天我们看到的天安门几乎一模一样,承天门修好后,朱棣非常满意,称蒯祥为“蒯鲁班”。


从1436年到1440年的时间,蒯祥设计、修建组织工匠们修建了紫禁城的大部分工程,皇帝朱棣也对他不断的进行册封,从最初的工匠到后来的工部左侍郎可谓是相当的荣耀。在修建紫禁城的时候,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天赋着实让所有人吃惊,他设计的每项工程在建成后,无论是位置、距离还是尺寸,和设计图简直是完全吻合,丝毫不存在浪费物料和豆腐渣这种事情。除了负责紫禁城的总设计外,蒯祥还负责了长陵、献陵、隆福寺、西苑宫殿群、裕陵等工程。

除了在建筑上的造诣,蒯祥的品格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虽然他的功劳很大,位高权重,但他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谦谦有礼、勤俭节约,在蒯祥晚年的时候,他多次提出想要归隐,但每当宫里有重大建筑工程的时候,负责人们都会找到蒯祥请他指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