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外国王朝

2024-05-14

1. 王朝的外国王朝

 诺曼王朝(House of Normandy)1066-1087威廉一世(征服王),1027-1087诺曼底公爵。表兄爱德华早年流亡诺曼底,所以与其结盟,并许诺英格兰王位。爱德华死后哈罗德继承英格兰王位,于是威廉出兵占领英格兰。诺曼王朝开始。1087-1100威廉二世(红毛王),1060-1100威廉一世之次子。长兄罗伯特继承并承诺将诺曼公国王位传给他。在狩猎时中流箭身亡,也有说法是被亨利一世暗箭伤害。1100-1135亨利一世,1068-1135威廉一世幼子(第四子)。其独子威廉在横渡英吉利海峡时身亡,无子。因丧子和安茹伯爵叛乱而忧郁,导致消化不良而病死。1135-1154斯蒂芬法国的布鲁瓦伯爵之子,母亲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个女儿。亨利一世死后第一个赶到英格兰宣布继承王位。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继承权,1153年,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伯爵亨利率领军队在英格兰登陆。经过几场战斗,他与斯蒂芬达成协议,斯蒂芬继续担任国王,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次年斯蒂芬死去,亨利即位,金雀花王朝开始。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1154-1189亨利二世,1133-1189法国的安茹伯爵戈特弗雷德和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之子。19岁时同因淫乱被迫离婚的法王路易七世王后埃莱奥诺(30岁)结婚,取得法国南部大片领地。晚年发生王后和王子叛乱,亲征诺曼底和阿基坦,被法国国王菲利浦二世和阿基坦叛军俘虏死亡。该王朝本名叫安茹王朝。但是因为纹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装饰,所以通常人们叫它金雀花王朝。1189-1199理查一世(狮心王),1157-1199亨利二世次子。参加十字军东征,获得狮心王的称号。在镇压阿基坦叛乱时身亡。身为国王十年,在英格兰的时间一共只有六个月。是骑士的楷模,但是作为国王却非常失败。1199-1216约翰(无地王),1167-1216亨利二世第四子。长兄和三兄早亡。父王把在法国的领地全部授予几位兄长,由于已经没有领地可以封给约翰,所以被称为无地王。在位期间出兵法国而战败,回国后由于征税而面临国内诸侯反抗,被迫颁布了承认封建特权和城市自治的《大宪章》。1216-1272亨利三世,1207-1272约翰之长子。九岁即位。由于贤臣掌国,所以在位期间政局安定。1272-1307爱德华一世(长腿王),1239-1307亨利三世长子。参加过十字军。征服威尔士,并封长子爱德华为威尔士亲王,开历史先河。创建“模范议会”。病死在远征苏格兰的罗伯特·布鲁斯途中。1307-1327爱德华二世,1284-1329爱德华一世长子。昏庸懒惰。征服苏格兰失败,承认其独立。和宠臣大搞同性恋。王后伊莎贝拉为法王菲利浦四世之女,对国王不满,于1325年携儿子爱德华回到法国,和其弟弟法王查理四世策划推翻爱德华二世。1326年发动政变,杀死国王的宠臣,1327年操纵国会将其废黜,放逐到南威尔士。两年后在巴克利城堡中将其杀害。1327-1377爱德华三世,1312-1377爱德华二世之子。1330年在处死了其母亲的宠臣,逼迫其父退位的莫蒂默伯爵后亲政。在位期间开始英法百年战争。战争的起因是法国卡佩王朝由瓦鲁瓦家族的菲利浦六世继承,而爱德华三世坚持自己也有法国王位继承权。同王太子爱德华(黑太子)亲征法国。在普瓦蒂埃抓获法王约翰二世。放弃法国王位继承权以换取法国西南的大片土地。组建了英格兰长弓兵。1377-1399理查二世,1367-1400黑太子爱德华之子。继承祖父王位,但是实权被叔父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把持。由于这个原因而记恨兰开斯特家。亲政后驱逐了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并没收其领地。1399年,亨利在国王远征爱尔兰时举兵拘捕了国王,并让国会同意将理查废黜,由亨利即位。兰开斯特王朝开始。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1399-1413亨利四世(波廷布鲁克),1207-1272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长子。支持堂兄理查二世镇压格洛斯特公爵叛乱。但是不久由于霍尔福德公爵的挑拨,在1395年被驱逐并没收领地。起兵征讨理查。由于受议会拥戴而即位,开创了国王尊重议会意见的先河。1413-1422 亨利五世,1387-1422亨利四世长子。即位后重开英法战争。率领英格兰长弓兵在阿金库尔取得胜利。先后占据诺曼底和鲁汶。和法国签订特鲁瓦和约,成为法王查理六世的王位继承者。但是这个条约不为法国贵族承认,双方继续开战。在巴黎郊外万塞纳因为赤痢而病死。1422-1461亨利六世,1421-1471出生后九个月即位。由于外祖父法王查理六世去世而身兼英法两国国王。叔父贝德福公爵摄政。由于法国出现圣女贞德,英国在百年战争中失利。丧失在法国的全部领地。1455年,亨利六世患病,约克家族的理查公爵被宣布为摄政王。兰开斯特家族对此不能容忍,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废除摄政,双方的长期混战从此开始。因为约克公爵理查要求王位继承权,展开了英国贵族内战(玫瑰战争)。1460年被约克公爵抓获,约克公爵宣布自己为英格兰国王,但是不久战死。理查之子爱德华进入伦敦即位。亨利逃亡到苏格兰,后再度被抓获,幽禁于伦敦塔。在沃里克伯爵帮助下曾于1470年复位,次年沃里克战死,亨利再度被抓获而处死。兰开斯特王朝结束。约克王朝(House of York)1461-1483爱德华四世,1442-1483约克公爵理查之子。父亲理查在1460年战死后成为约克派首领。1461年即位。1470年在沃里克伯爵的帮助下亨利六世复位,而爱德华在法国军队帮助下击败了沃里克伯爵,并将亨利六世杀害于伦敦塔。1483爱德华五世,1470-1483爱德华四世长子。即位的同年同弟弟约克公爵理查一起被摄政的叔父格洛斯特公爵送入伦敦塔。之后便再无下落。遗骨在1674年被发现。被称做“塔中的王子”。1483-1485理查三世,1452-1485爱德华四世之弟。格洛斯特公爵。1483年成为摄政王,杀害侄子爱德华五世后即位。镇压了要求王位继承权的白金汉公爵叛乱。但是在和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的交战中,由于部下威廉·斯坦利叛变而失利被杀。约克王朝结束。尽管因为篡位而名声不好,但是很有政治才能。都铎王朝(House of Tudor)1485-1509亨利七世,1457-1509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弟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孙女玛格丽特之子。被视为兰开斯特派首领。曾流亡法国。1485年在法国援助下杀死理查三世,宣布继承英格兰王位。1486年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结婚,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结束了红白玫瑰战争。采取联姻政策。长子阿瑟娶西班牙公主,长女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奖励工商业发展。被称做贤王。1509-1547亨利八世,1491-1547亨利七世次子。即位后同亡兄阿瑟的未婚妻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结婚。由于离婚问题而同罗马教廷决裂。一生中娶过六个妻子,以不贞的罪名处决了其中的三个。1547-1553爱德华六世,1537-1553亨利八世独子。母亲是其第三个妻子,死于难产。九岁即位,舅父萨默塞特公爵摄政。坚持其父亲的国教政策。1549年萨默塞特公爵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诺森伯兰公爵摄政。由于国王年轻病弱,在位六年便去世。1553简·格雷,1537-1554多塞特侯爵、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的女儿。外祖母玛丽是亨利八世的妹妹。嫁给了诺森伯兰公爵的儿子达德利。爱德华六世临终时,担任摄政的诺森伯兰公爵唆使他在伪造的遗嘱上签字,让简·格雷继承王位。但是阴谋败露,简·格雷上台仅九天便被玛丽女王废黜,关入伦敦塔,次年在塔内被斩首。诺森伯兰公爵也被斩首。1553-1558玛丽一世,1516-1558亨利八世同西班牙阿拉贡的凯瑟琳之女。从幼年起就被用为宫廷交易的工具。先后向法国王太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法国国王提亲。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离婚之后被当作私生女看待。坚信天主教。爱德华六世死后得到舆论支持即王位。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结婚。由于镇压新教徒被称做“血腥的玛丽”。根据分析,应该是由于自幼郁郁寡欢而导致精神残暴。1558年病死。1558-1603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亨利八世同被斩首的安妮·博林之女。1554年起被姐姐幽禁于伦敦塔。在幽禁中更加坚信新教。1558年即位。宣布自己“同国家结婚”,把终身献给英格兰。得到臣民爱戴,被称做“处女女王”、“仙女王”,以其名命名了弗吉尼亚。在位期间是英格兰国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间。无论是海上贸易、海军还是经济、文化,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位期间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开辟了美洲殖民地,改良货币,成立西班牙公司、利凡特(地中海东岸)公司、威尼斯公司和著名的东印度公司等特许公司。还实施矿山、煤炭、玻璃、盐、铁的垄断。颁布工匠法、救济法、流浪乞丐处罚法以促进就业。她在位时期也是莎士比亚、斯宾塞、培根等文学伟人辈出的时代,被称做英格兰的文艺复兴。死后无子。都铎王朝结束。斯图亚特王朝(House of Stuart)1603-1625詹姆斯一世,1566-1625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其母亲玛丽·斯图亚特是詹姆斯五世的独女。而玛丽·斯图亚特的祖母玛格丽特(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的母亲,詹姆斯四世的妻子)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姐姐。所以按照血缘关系,伊丽莎白女王是玛丽·斯图亚特的表姑,詹姆斯六世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表侄孙。其父亲是苏格兰贵族丹利。由于其母在同新教势力的斗争中失利出逃英格兰,所以在一岁的时候就继承了苏格兰王位。伊丽莎白一世死后,他因为是玛格丽特·都铎的曾孙而继承英格兰王位。由于苏格兰亲法贵族影响,比较倾向于加尔文教派的新教。对内镇压清教徒和天主教徒。统治时期也是北美殖民地的开拓初期。外表丑陋,表现消极,被称做“最聪明的蠢人”。1649-1659共和政体(1649-1653 共和政体1653-1658 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1658-1659 护国公理查·克伦威尔)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5查理二世,1630-1685查理一世次子。亡命法国。1650年返回苏格兰。次年成为苏格兰国王,率领苏格兰长老派和王党军队进入英格兰,在伍斯特战败,再次出亡法国。1660年共和政体颠覆,回国复位。同法王路易十四签订密约推崇天主教。后转而推行反法亲荷外交。由于专断统治,国王和议会裂痕再次加深。由于没有法定婚姻的儿子,1679年国会发表宣言反对其信奉天主教的弟弟詹姆斯继承英格兰王位(《排斥法案》),被驳回,酿成“光荣革命”的契机。国王临终前宣布自己信奉天主教。1685-1688詹姆斯二世,1633-1701查理一世之子。1646年被革命军逮捕,1648年逃亡欧洲。1660年回国。由于信奉并强制推行天主教,即位后遭到国内新教徒的反对。镇压查理二世私生子蒙默思公爵叛乱。由于王子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出生后接受天主教洗礼,国会请来其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和丈夫威廉(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投奔路易十四。次年率领法国援军在爱尔兰登陆,后战败。再次流亡法国。1701年死于圣日耳曼-昂-莱。1689-1694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1662-1694玛丽二世,詹姆斯二世之长女。自幼接受新教教育。和尼德兰联合省总督威廉亲王结婚。光荣革命后与丈夫共同回国执政。性格温和有礼。无子女。同妹妹安妮不和。原因是她把安妮的朋友马尔巴勒公爵约翰·丘吉尔定做私通詹姆斯二世的反叛罪。因天花而去世。1694-1702 威廉三世,1650-1702尼德兰联合省总督,奥兰治亲王。父亲是尼德兰联合省总督威廉二世。母亲是查理一世长女玛丽。光荣革命时应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共同要求,率领荷兰舰队在英格兰登陆,放逐詹姆斯二世。在位期间加入反法同盟。因落马受伤死于伦敦。1701年英国制订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规定威廉三世之后由安妮继位,安妮之后由汉诺威的乔治继位,彻底排除了詹姆斯二世男性后代继位的可能。同时,荷兰的奥兰治-拿骚家族中的奥兰治一支也随着威廉三世的死亡而绝嗣,由德国拿骚的那一支继承荷兰执政的头衔。1702-1714 安妮,1664-1714詹姆斯二世次女。和丹麦王子乔治结婚。虽然和姐姐关系不和睦,但是根据《权利法案》而继承王位。曾经生育十七个子女,但是只有一个孩子活到了10岁。由于担心死后斯图亚特家族绝嗣导致苏格兰脱离英格兰,于在位期间颁布法令宣布合并苏格兰(在此之前苏格兰和英格兰只是拥有共同国王的身合国)。同时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位期间英国发展势头旺盛,国力强大,并奠定了日后英国的内阁制度。安妮嗜酒,被称为“酒馆里的安妮”。安妮女王死后,斯图亚特王朝结束。汉诺威王朝(House of Hanoverm)1714-1727乔治一世,1660-1727乔治·刘易斯,父亲是汉诺威选帝侯恩斯特·奥古斯特,母亲索非亚是普法尔茨选帝侯的女儿,詹姆斯一世的外孙女。根据《权利法案》而在54岁时获得英国王位继承权。镇压了詹姆斯党叛乱。建立责任内阁制度,在位期间英国发生著名的由于股票投机引起的南海泡沫事件。完全不会英语。年轻时身边有很多情妇,一直和妻子分居。1727-1760乔治二世,1683 -1760名字叫奥古斯特,乔治一世之子。安妮女王时期受封为英国的剑桥公爵。同父亲不和。任用渥波尔为首相,在位期间经历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镇压詹姆斯二世孙子查理·爱德华叛乱等战争。在他的时代,立宪君主制在英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760-1820乔治三世,1738-1820名字叫威廉·腓特烈,威尔士亲王腓特烈·路易的儿子,乔治二世的孙子。反对辉格党,抱着强化王权统治的信念即位。任命托利党内阁。由于内外政策失误和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一系列矛盾,在位期间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采取强硬态度。参加神圣同盟反对法国。虽然有志成为一个伟大的国王,但是晚年精神失常,王太子奥古斯特·腓特烈摄政。阿诺德·汤因比把乔治三世在位的时代看作是英国的产业革命时代。1820-1830乔治四世,1762-1830名字叫奥古斯特·腓特烈。乔治三世长子。年轻时生活放荡,肆意挥霍,欠下了25万英镑的债务。和一个天主教教徒罗宾逊夫人秘密结婚,但是被宣告无效。尽管如此,这个婚姻生活还是维持了26年之久。1795年同不伦瑞克的卡罗琳结婚,有一女(夏洛特女王储),许配给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的利奥波德亲王(后来成为比利时国王)。1811年开始摄政。1830年由于胃出血而去世。1830-1837威廉四世,1765-1837乔治三世之子。克拉伦斯公爵。因为夏洛特女王储去世而继承其哥哥乔治四世的王位。即位时已经是65岁高龄。性格优柔寡断。有12个子女但都夭折。死后侄女维多利亚即位。1837-1901 维多利亚,1819-1901乔治三世第四子肯特公爵爱德华之女。十八岁时伯父威廉四世去世而即位。由于汉诺威家族不承认女性的继承权,因此宣布在其身后放弃对德国汉诺威领地的继承权,英国王室也不再使用汉诺威作为朝代名。和舅舅萨克森-科堡公爵的次子阿尔伯特结婚。实行开明的立宪君主政治。在位时期是英国国力最为强盛的时代。1876年成为印度女皇。有9个子女,31个孙辈,通过联姻遍及欧洲各国王室,被称做“欧洲的祖母”。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1901年去世。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House of Sachsen-Coburg-Gotha)1901-1910爱德华七世,1841-1910维多利亚女王长子。59岁即位。改王号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外甥为德皇威廉二世,妻子为丹麦公主,妻子一方的外甥为沙皇尼古拉二世。因此协调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极为微妙。在位期间签署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但未能抑制外甥德皇的扩张企图。温莎王朝(House of Windsor)1910-1936乔治五世,1865-1936爱德华七世次子。约克公爵。长兄阿尔伯特去世后被宣布为王位继承人。即位后头衔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以及英国海外殖民地之王,印度皇帝陛下”。使用GRI的徽记(George V Rex et Imperator)。性格威严沉稳朴实。在位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爱尔兰独立。在一战中因为德国是其敌国,所以将王室的姓氏由萨克森-科堡-哥达改为温莎。1936爱德华八世,1894-1972乔治五世长子。早年曾在海军中服役。一战中服役于陆军,曾在法国、埃及和意大利作战。父亲死后即位。同曾经两次离婚的辛普森夫人的关系被披露后引起英国举国哗然。在经过抉择后,于1936年12月发表退位诏书,传位于其弟弟约克公爵。之后前往法国定居。二战期间任巴哈马总督。除弟弟阿尔伯特和母亲玛丽王后的葬礼之外在也没有返回过英国。1936-1952乔治六世,1895-1952乔治五世次子。名字叫阿尔伯特。约克公爵。一战时期在海军服役,曾经参加日德兰海战。关心劳工问题,被称做“产业的王子”。因长兄爱德华八世突然退位而继承英国王位。二战期间坚持留在英国本土,受到臣民爱戴。有很强的责任感,处事公正。在位期间王室和民众感情极为融洽。1952-伊丽莎白二世,1926-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乔治六世长女。1926年出生。1947年和希腊王子菲利普·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松德堡-格吕克斯堡亲王结婚。考虑到今后子女姓氏拼写方便,菲利普王子在归化英国国籍的时候选取母系姓氏蒙巴顿(德国巴腾贝格家族)为姓。1952年即位。有三子一女:长子威尔士亲王查尔斯,长女安妮大公主,次子约克公爵安德鲁,三子威塞克斯伯爵爱德华。温莎-蒙巴顿王朝House of Windsor-Mountbatten? - 乔治七世或查理三世,1948-查尔斯·菲利普·阿瑟·温莎,伊丽莎白二世长子,威尔士亲王。性格懦弱而放荡。与妻子戴安娜王妃离婚。有两子,长子威廉.次子亨利,查尔斯宣布如果继承英国王位,将改王室姓氏为温莎·蒙巴顿。王号未定,有可能以其第一个教名查尔斯而定为查理三世,但是也可能根据家族传统选乔治七世或根据其中间教名选阿瑟一世的王号。? -威廉五世,1982-威廉·阿瑟·菲利普·路易斯·温莎,威尔士亲王长子。英国第二顺序王位继承人。目前在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求学。目前是西方许多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但是根据英国王室发展的现状,不排除他作为王室政治秀道具而牺牲其个人选择的伴侣的可能。根据英国新的王位继承法,威廉之后的英国王位继承权,以其第一个出生的子女为优先考虑,无论男女。如果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则该女孩继承英国王位,不论她是否还有弟弟出生。 加洛林王朝查理曼法兰克王国查理一世 768-814法兰克王国路易一世840-843内战西法兰克王国查理二世 843-877路易二世877-879路易三世879-882卡洛曼 879-884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三世 884-887罗贝尔(卡佩)王朝倭德 888-898加洛林王朝查理三世 893或898-923罗贝尔(卡佩)王朝罗贝尔一世922-923鲁道夫923~936路易四世936~954洛泰尔 954~986路易五世986~987卡佩王朝卡佩 987~996罗贝尔二世996~1031亨利一世 1031~1060腓力一世1060~1068路易六世1068~1137路易七世 1137~1180腓力二世 1180~1223路易八世1223~1226路易九世(圣路易) 1226~1270腓力三世1270~1285腓力四世1285~1314路易十世1314~1316约翰一世1316腓力五世1316~1322查理四世 1322~1328瓦卢瓦王朝腓力六世1328~1350约翰二世 1350~1364查理五世1364~1380查理六世 1380~1422查理七世1422~1461路易十一世 1461~1483查理八世1483~1498瓦卢瓦王朝奥尔良旁支 路易十二世 1498~1515昂古莱姆旁支 弗朗西斯一世 1515~1547亨利二世 1547~1559弗朗西斯二世 1559~1560查理九世1560~1574亨利三世 1574~1589波旁王朝亨利四世 1589`1610路易十三世 1610~1643路易十四世1643-1715路易十五世 1715~1774路易十六世 1774~1792路易(十七世) 1793~1795第一共和国国民公会 1792-1795五人执政团时期 1795-1799执政官政府 1799-1804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 1804-1814,1815拿破仑(二世) 1815波旁王朝路易十八世1814~1824查理十世1824~1830奥尔良王朝路易-腓力 1830~1848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848~1852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即路易-拿破仑·波拿巴) 1852-1870第三共和国总统梯也尔1871-1873麦克马洪1873-1879格雷维1879-1887卡诺1887-1894卡季米尔-佩里埃 1894~1895福尔1895~1899卢贝 1899~1906法利埃 1906~1913普恩加来 1913~1920德夏内尔 1920米勒兰 1920~1924杜梅格 1924~1931杜梅 1931~1932勒布伦1932~1940 李成桂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朝鲜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朝鲜太宗李芳远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朝鲜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朝鲜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长子朝鲜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朝鲜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朝鲜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朝鲜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 成宗长子朝鲜中宗李怿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朝鲜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长子朝鲜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朝鲜宣祖李昖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光海君李珲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朝鲜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朝鲜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朝鲜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 显宗嫡子朝鲜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 肃宗庶长子朝鲜英祖李昑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 肃宗庶四子朝鲜正祖李祘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朝鲜纯祖李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长子朝鲜宪宗李奂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朝鲜哲宗李升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 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朝鲜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 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朝鲜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长子

王朝的外国王朝

2. 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法国有何影响?

第一,“反法同盟”作战的目的虽然具有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性质,但是他们要扑灭的是法国革命,恢复欧洲的封建秩序的目的也是坚定不移的。拿破仑多次击败“反法同盟”则是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最后虽然拿破仑失败,但由于他在战争中的多次胜利,一次又一次挽救了革命中的法国,保护了革命的胜利的果实达十五年之久,使之得到了巩固。后来即使波旁王朝两次复辟也无法加以彻底的清除。第二,拿破仑战争冲皮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秩序,加速了欧洲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那时,欧洲多半是一些封建君主专制的农奴制国家。——德意志是由三百多个小邦组成的,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极端落后,白业凋敝民不聊生。拿破仑战争使德意志由三百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成了三十多个大邦,为德意志民族统一创造了条件,这是历史上的时步现象。    第二,拿破仑战争传播了大革命思想,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法国大革命提出的平等、自由与博爱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随着拿破仑的扩张传播到欧洲大陆,给予了那些封建国家里的人民以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拿破仑扶植了当地的资产阶级先进人士建立共和国,实行法国的革命制度,从而使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自由与平等思想在欧洲各国人民当中生根发芽,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和封建制度。这里必须提到的还有《民法典》,这部法律在很多方面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理想。法典不仅在法国一直得到实施,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

3. 为什么拿破仑的法国会让那么多国家反法同盟?拿破仑不还有西班牙这个盟友吗?打仗西班牙怎么不帮拿破仑?

因为法国是当时欧洲第一强国,各国一方面削弱法国,一方面能扩大一下自己的利益。西班牙已经加入反法同盟。
具体如下:
表面上是因为法国大革命砍了国王脑袋,欧洲各国都是亲戚,所以出兵为自己亲戚报仇。这是一个借口性质的理由。内在原因其实是因为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是当时欧洲第一强国,这可不是吹的,当时法国不仅是陆军第一,海军也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把英国海军打的满地找牙。
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欧洲各国基本上都被法国压制的喘不过气来,所以大家都想着乘法国内乱的时候出兵打败法国,一方面削弱法国,一方面能扩大一下自己的利益,给自己多捞点好处。
英国人想摧毁法国海军独占海上利益,奥地利普鲁士和意大利诸邦国想打败法国以便实现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沙俄想打败法国以吞并波兰和巴尔干,所以大家才凑在一起组成了反法联盟。西班牙在战争中帮了拿破仑很大的忙,只不过都输的一塌糊涂。
特拉法加海战西班牙舰队和法国舰队一起被英国海军全歼了,对俄战争中60万大军里也有十几万的、西班牙军队,也损失的干干净净。
而且西班牙本身和法国就有仇,1807年法国入侵西班牙驱逐了王室,1812年西班牙部分军队在王室号召下反戈一击,最终法国和西班牙的同盟在1813年解体,西班牙加入反法联盟对法作战。

扩展资料
反法同盟是1793年到1815年间欧洲各国为了对抗新兴的资产阶级法国而结成的同盟。第一次反法同盟和第二次反法同盟是为了对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其后的五次同盟则是为了对抗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反法同盟和法国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战争。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和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法国大革命战争,后五次同盟与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头五次反法同盟都以失败告终,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也因此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盛极一时。
第六次反法同盟则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而拿破仑则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并使得法国历史上已经灭亡的波旁王朝复辟。第七次反法同盟则彻底击败了东山再起的拿破仑。

为什么拿破仑的法国会让那么多国家反法同盟?拿破仑不还有西班牙这个盟友吗?打仗西班牙怎么不帮拿破仑?

4. 哪位大哥大姐对拿破仑和法国的各种制度很熟悉的帮我一下,谢谢了。

古往今来,欧洲大地都有着无数聪明绝顶的能人智者,向往着那把寒光四射的将军指挥刀,向往着那匹百里挑一的骑士千里马,甚至向往着那代表无上权威的皇帝桂冠。但在这些人之中,又有少之又少的天才能够驰骋于沙场,呼啸于大地,拓展疆土,叱咤风云。而拿破伦就是这样的人。他创造的历史,他的影响,不是一国性或者是一时性的。在人类文明史上,拿破伦是一个改写世界并且施加于历史长期影响的伟人,他的行为深深影响着法国。  出生在科西嘉岛的拿破仑,从小的生活就不好。波拿巴家族原来是意大利人,在16世纪迁到阿维克修。他的母亲列蒂契亚,其家族原先也是意大利贵族5世纪迁入阿维克修。拿破仑就是在这样一个“贵族”下长大的。在1779年,拿破仑被父亲送入法国的奥亭中学学习,同年春转入法国东部的一所军事学校学习,在那里学到15岁。那所学校只有100不到的学生,并且全为贵族。拿破仑这个落寞的小贵族口袋里一文不名,并且连自己的法文姓名都读不好,所以总是被周围的学生讥笑和歧视。所以拿破仑很孤僻。他喜欢一个人看哲学著作,他接触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马布里等人的著作。他很喜欢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及其他作品。1788年赴奥松城,他特别注意18世纪军事家所注意的那些军事问题的著作。通过少年时期积累的这些知识,为以后拿破伦政治生涯。  18世纪法国正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时期,当时的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贵族、教士和平民。这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前两个等级,他们有优越的条件,不需要纳税,但却享受税金和其他的特权,第三等级只有工作的权利,而且还要纳税。特权阶层和第三阶级的矛盾下显而易见。在路易十四时代,因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不断增加的税收,让这一矛盾愈演愈烈,君主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真如一位法国学者所说,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没有一种机制能保证国家抵制不合法理的行为,路易十四统治的末期,走向衰老的不只是他本人,还有绝对权利的整个系统。君主专制已经像君主本人一样筋疲力尽。一个人表面上看死于感冒,实际上它早已有病,身体已经很虚弱,所以一得感冒就死亡了。法国实际上已经被很多矛盾所困扰。而他的继任者路易十六,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先祖留给他的难题要远远超过荣耀。据说,路易十六温和内向、处事犹豫,最大的爱好是拆装铁锁,但是,这位锁匠国王却没能打开困住国家前进的枷锁。并且此时的法国一场启蒙思想的革命运动正在悄然进行中,启蒙思想的深入发展,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活跃了法国人民的思想,使人民以新的观念去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如同是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自己是人”。这一切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潜在动力。在路易十六登基14余年后的一场天灾中,法国社会矛盾被激化了,连续的全国农业歉收,使得1789年成为18世纪面包价格最贵的一年,市民几乎要花掉全部的积蓄才能勉强吃饱肚子,而农民们却承担着比往年更重的赋税。法国社会各阶层迫其需要一个能够保护其充分权利的政治制度,而如何形成一种适应法国商业经济与多样化的政治制度成了法国问题的关键。“革命暴露了现行政治模式的相当贫乏”。这就是说制度变革是急剧变化的法国社会所面临的中心问题,而政治制度又是制度变革的中心环节。法国就君主制度已经不适应法国社会发展的现状,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希望改变这个旧世界,革命之势不可阻挡。终于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大革命的爆发为拿破仑带来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并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在这些战役中,拿破仑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而经历了革命的恐怖和动荡的法国人民开始渴望社会的安定,期盼着强有力的人物出现,结束国家的混乱和危机。而在战场上节节取的胜利的拿破仑,让人民看到了恢复秩序和权威的希望,开始接受拿破仑认为它代表了一种能够控制社会的力量,能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1799年11月拿破仑成为了法国的第一执政,并在1804年在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下加冕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拿破仑为了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将激起法国及欧洲剧烈社会动荡的“理性的狂热”化为秩序,用法律“治理国家”。1804年颁布了《法国民法典》,这是拿破仑以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为蓝本,亲自主持制定了的。法典中规定:对所有法国人实行统一的法律;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个人自由;取消等级制度;进入公共职务只根据业绩而不根据出身;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财产占有权;宗教自由和实行民事婚姻。这部法典的推行,体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权的重要。马克思说:它“把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译成司法法规的语言”,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中说:“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要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拿破仑也认为这部法典很重要,他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还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伦自己这样评价他的这一立法成就:“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役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伦此言不虚,他制订的民法典能否永垂不朽姑且不论,但法国今天还在使用,却是事实。岁月流逝,时代沧桑,《法国民法典》自然有许多补充和修改,但体例、条目的框架却一如旧貌,我们今天打开它,仍然看到在第一页上赫然注明:“一八○三年制订”。  除此之外,拿破仑还在1807年和1810年相继颁布了《商法典》和《刑法典》,这两部法典的颁布经一步完善了资产阶级的法律体系。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秩序,进一步摧毁了封建君主旧制度,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也为拿破仑将法国带到路易十四以后的又一辉煌的顶峰作了政治基础。  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快法国经济的振兴,拿破仑进行了多项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发展工商业。由于革命之前,法国已经有许多手工工场,纺织、冶炼、煤矿、造船等工业出现了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在此基础上,许多资产阶级包括银行家、船主、商人积极投入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去,将法国的产品行销到欧洲各地。使得阿尔萨斯的染色布和印花织品,里昂的丝绸,在世界各地享有盛名,被当作奢侈品高价出售。商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造船业蓬勃发展,沿海一带出现了大规模的造船厂。轻工业发展的同时,重工业也在慢慢恢复发展,昂赞公司开发北部煤矿,雇用了数千名矿工。东部的勒克佐公司,拥有巨大炼铁炉,许多革命前分散的手工工厂和作坊通过发展不断的壮大自身的生产规模。经济的恢复发展推动了法国经济秩序的稳定,巩固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也成为法国经济体制的主体同时也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拿破仑政府赢得更多的税收得以发展军事的同时也赢得全体法国人民的信任。  政治、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了更好的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拿破仑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使全国的教育制度受中央控制,进行统一监督。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为法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人才。同样,行政领域也是拿破仑改革的重点,他将法国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彼此都不是独立的,也是受到中央的控制,加强国家的统一管理。针对革命后,国家仍然存在的激进要求,城市平民和工人风潮以及保王党分子的叛乱一律加以镇压,但保持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允许逃亡贵族回国,分封新贵族,建立一整套朝臣制度和宫廷仪式。  经过在政治、经济、教育、行政等方面一系列的改革,法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通常而论,革命一般有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一致希望推翻所有人都不能容忍的制度;在第二阶段,运动被人为地继续,它已经不再是 自然 的了,它的目标是试图推毁所有与少数人倡导的制度相反的东西。如果说理性的人们可以将革命中止在第一阶段,成功的机会就会是巨大的。这样的革命是短暂的、令人高兴的,是流血最少的。英国光荣革命与美国革命就是“将革命中止在第一阶段”的“短暂的、令人高兴的、流血最少”的革命。而法国大革命则是不断革命的代价巨大的不幸的革命。它以“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号召颠覆了导致“公众不幸与政府腐败”的旧王朝,并使法国的政治经济向着良性的发展方向而发展,可是作为皇帝的拿破仑却没有适可而止,作为资产阶级军事家的他在国家和平稳定的时候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贪婪、掠夺的一面。资产阶级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在为了寻求更大的利益的驱使下,拿破仑开始革命的第二阶段进行对外战争。 1805年,拿破仑率领他的部下击溃了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并占领了慕尼黑,并于1806年10月14日占领了德国的大部分地区。1807年6月,法国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自此,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确立。在这些被占领的国家里,拿破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的同时反抗运动也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活动。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的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被占领国家的人民先是在拿破仑的指引下觉悟到这一点,然后再这位导师的侵略行为背叛了革命原则时转而反抗。拿破仑为了战争,越来越关注金钱和士兵,他的这个欲望越明显,反抗也就越强烈。在这些被占领的国家里,尤其在德国这种反抗已经成为反拿破仑的民族运动。如果说这个国家的诗人和哲人早已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文化民族”的一份子,那么现在他们就也想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在《向德意志民族的演说》中,要求他的同胞“塑造自己的品质”,重新成为德意志人。“让我们不仅在我们的身躯而且在我们的精神面前躬身礼拜,成为它们的俘虏。”这种维护民族特征的愿望,成为 “解放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德国境内多次激战,虽然法军也取得了多次胜利,但针对拿破仑的压力确实越来越大,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拿破仑被迫退位。这场战争导致了法国在欧洲霸权的结束。  综观拿破仑的一生,对法国的影响有功也有过。应该说作为新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带领法国人民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提高了法国在整个欧洲的地位。他所制定的宪法仍被现在所参考,而在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是一个繁荣的时代,一个经济辉煌的时代。他对外进行战争,一方面是为了打击国外的反法势力,同时也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另一方面侵略其他的国家,杀戮别的民族,虽然也是为了法国,但是这不被人认同的,就像资本主义为了完成他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殖民地疯狂的掠夺和残杀当地土著居民一样式卑鄙的,让人厌恶的。就像歌德说的:“他一生就像一个迈大步的半神,从战役走向战役,从胜利走向胜利。可以说,他的心情永远是爽朗的。因此,象他那样光辉灿烂的经历是前无古人,也许还会后无来者。”而拿破仑留给法国的只有一个虚幻的荣光和再次来临的动荡,巴黎的街道又成为一次次起义、革命和政变的见证。

满意请采纳

5. 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法国有何影响?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拿破仑战争还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并把法国革命思想和革命制度推行到欧洲,破坏欧洲的封建秩序,动摇欧洲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创造前提的作用。拿破仑战争的这些历史进步作用也是不能抹杀的。 
拿破仑还用战争手段把法国革命的影响带到了波兰、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国。在波兰,拿破仑扶植了“华沙大公国”,在那里制定的宪法也规定实行法国的《民法典》。拿破仑使波兰市民阶级与贵族在法律上平等,取消农奴制,教会服从国家政权,改革了社会行政机构。

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法国有何影响?

6. 拿破仑战争反法联盟损失惨重,但法国也损失不少,致使法国经济严重落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崇拜拿破仑?

古往今来,欧洲大地都有着无数聪明绝顶的能人智者,向往着那把寒光四射的将军指挥刀,向往着那匹百里挑一的骑士千里马,甚至向往着那代表无上权威的皇帝桂冠。但在这些人之中,又有少之又少的天才能够驰骋于沙场,呼啸于大地,拓展疆土,叱咤风云。而拿破伦就是这样的人。他创造的历史,他的影响,不是一国性或者是一时性的。在人类文明史上,拿破伦是一个改写世界并且施加于历史长期影响的伟人,他的行为深深影响着法国。 出生在科西嘉岛的拿破仑,从小的生活就不好。波拿巴家族原来是意大利人,在16世纪迁到阿维克修。他的母亲列蒂契亚,其家族原先也是意大利贵族5世纪迁入阿维克修。拿破仑就是在这样一个“贵族”下长大的。在1779年,拿破仑被父亲送入法国的奥亭中学学习,同年春转入法国东部的一所军事学校学习,在那里学到15岁。那所学校只有100不到的学生,并且全为贵族。拿破仑这个落寞的小贵族口袋里一文不名,并且连自己的法文姓名都读不好,所以总是被周围的学生讥笑和歧视。所以拿破仑很孤僻。他喜欢一个人看哲学著作,他接触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马布里等人的著作。他很喜欢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及其他作品。1788年赴奥松城,他特别注意18世纪军事家所注意的那些军事问题的著作。通过少年时期积累的这些知识,为以后拿破伦政治生涯。 18世纪法国正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时期,当时的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贵族、教士和平民。这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前两个等级,他们有优越的条件,不需要纳税,但却享受税金和其他的特权,第三等级只有工作的权利,而且还要纳税。特权阶层和第三阶级的矛盾下显而易见。在路易十四时代,因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不断增加的税收,让这一矛盾愈演愈烈,君主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真如一位法国学者所说,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没有一种机制能保证国家抵制不合法理的行为,路易十四统治的末期,走向衰老的不只是他本人,还有绝对权利的整个系统。君主专制已经像君主本人一样筋疲力尽。一个人表面上看死于感冒,实际上它早已有病,身体已经很虚弱,所以一得感冒就死亡了。法国实际上已经被很多矛盾所困扰。而他的继任者路易十六,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先祖留给他的难题要远远超过荣耀。据说,路易十六温和内向、处事犹豫,最大的爱好是拆装铁锁,但是,这位锁匠国王却没能打开困住国家前进的枷锁。并且此时的法国一场启蒙思想的革命运动正在悄然进行中,启蒙思想的深入发展,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活跃了法国人民的思想,使人民以新的观念去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如同是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自己是人”。这一切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潜在动力。在路易十六登基14余年后的一场天灾中,法国社会矛盾被激化了,连续的全国农业歉收,使得1789年成为18世纪面包价格最贵的一年,市民几乎要花掉全部的积蓄才能勉强吃饱肚子,而农民们却承担着比往年更重的赋税。法国社会各阶层迫其需要一个能够保护其充分权利的政治制度,而如何形成一种适应法国商业经济与多样化的政治制度成了法国问题的关键。“革命暴露了现行政治模式的相当贫乏”。这就是说制度变革是急剧变化的法国社会所面临的中心问题,而政治制度又是制度变革的中心环节。法国就君主制度已经不适应法国社会发展的现状,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希望改变这个旧世界,革命之势不可阻挡。终于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大革命的爆发为拿破仑带来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并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在这些战役中,拿破仑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而经历了革命的恐怖和动荡的法国人民开始渴望社会的安定,期盼着强有力的人物出现,结束国家的混乱和危机。而在战场上节节取的胜利的拿破仑,让人民看到了恢复秩序和权威的希望,开始接受拿破仑认为它代表了一种能够控制社会的力量,能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1799年11月拿破仑成为了法国的第一执政,并在1804年在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下加冕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拿破仑为了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将激起法国及欧洲剧烈社会动荡的“理性的狂热”化为秩序,用法律“治理国家”。1804年颁布了《法国民法典》,这是拿破仑以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为蓝本,亲自主持制定了的。法典中规定:对所有法国人实行统一的法律;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个人自由;取消等级制度;进入公共职务只根据业绩而不根据出身;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财产占有权;宗教自由和实行民事婚姻。这部法典的推行,体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权的重要。马克思说:它“把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译成司法法规的语言”,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中说:“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要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拿破仑也认为这部法典很重要,他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还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伦自己这样评价他的这一立法成就:“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役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伦此言不虚,他制订的民法典能否永垂不朽姑且不论,但法国今天还在使用,却是事实。岁月流逝,时代沧桑,《法国民法典》自然有许多补充和修改,但体例、条目的框架却一如旧貌,我们今天打开它,仍然看到在第一页上赫然注明:“一八○三年制订”。 除此之外,拿破仑还在1807年和1810年相继颁布了《商法典》和《刑法典》,这两部法典的颁布经一步完善了资产阶级的法律体系。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秩序,进一步摧毁了封建君主旧制度,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也为拿破仑将法国带到路易十四以后的又一辉煌的顶峰作了政治基础。 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快法国经济的振兴,拿破仑进行了多项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发展工商业。由于革命之前,法国已经有许多手工工场,纺织、冶炼、煤矿、造船等工业出现了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在此基础上,许多资产阶级包括银行家、船主、商人积极投入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去,将法国的产品行销到欧洲各地。使得阿尔萨斯的染色布和印花织品,里昂的丝绸,在世界各地享有盛名,被当作奢侈品高价出售。商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造船业蓬勃发展,沿海一带出现了大规模的造船厂。轻工业发展的同时,重工业也在慢慢恢复发展,昂赞公司开发北部煤矿,雇用了数千名矿工。东部的勒克佐公司,拥有巨大炼铁炉,许多革命前分散的手工工厂和作坊通过发展不断的壮大自身的生产规模。经济的恢复发展推动了法国经济秩序的稳定,巩固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也成为法国经济体制的主体同时也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拿破仑政府赢得更多的税收得以发展军事的同时也赢得全体法国人民的信任。 政治、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了更好的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拿破仑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使全国的教育制度受中央控制,进行统一监督。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为法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人才。同样,行政领域也是拿破仑改革的重点,他将法国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彼此都不是独立的,也是受到中央的控制,加强国家的统一管理。针对革命后,国家仍然存在的激进要求,城市平民和工人风潮以及保王党分子的叛乱一律加以镇压,但保持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允许逃亡贵族回国,分封新贵族,建立一整套朝臣制度和宫廷仪式。 经过在政治、经济、教育、行政等方面一系列的改革,法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通常而论,革命一般有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一致希望推翻所有人都不能容忍的制度;在第二阶段,运动被人为地继续,它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了,它的目标是试图推毁所有与少数人倡导的制度相反的东西。如果说理性的人们可以将革命中止在第一阶段,成功的机会就会是巨大的。这样的革命是短暂的、令人高兴的,是流血最少的。英国光荣革命与美国革命就是“将革命中止在第一阶段”的“短暂的、令人高兴的、流血最少”的革命。而法国大革命则是不断革命的代价巨大的不幸的革命。它以“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号召颠覆了导致“公众不幸与政府腐败”的旧王朝,并使法国的政治经济向着良性的发展方向而发展,可是作为皇帝的拿破仑却没有适可而止,作为资产阶级军事家的他在国家和平稳定的时候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贪婪、掠夺的一面。资产阶级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在为了寻求更大的利益的驱使下,拿破仑开始革命的第二阶段进行对外战争。 1805年,拿破仑率领他的部下击溃了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并占领了慕尼黑,并于1806年10月14日占领了德国的大部分地区。1807年6月,法国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自此,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确立。在这些被占领的国家里,拿破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的同时反抗运动也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活动。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的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被占领国家的人民先是在拿破仑的指引下觉悟到这一点,然后再这位导师的侵略行为背叛了革命原则时转而反抗。拿破仑为了战争,越来越关注金钱和士兵,他的这个欲望越明显,反抗也就越强烈。在这些被占领的国家里,尤其在德国这种反抗已经成为反拿破仑的民族运动。如果说这个国家的诗人和哲人早已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文化民族”的一份子,那么现在他们就也想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在《向德意志民族的演说》中,要求他的同胞“塑造自己的品质”,重新成为德意志人。“让我们不仅在我们的身躯而且在我们的精神面前躬身礼拜,成为它们的俘虏。”这种维护民族特征的愿望,成为 “解放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德国境内多次激战,虽然法军也取得了多次胜利,但针对拿破仑的压力确实越来越大,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拿破仑被迫退位。这场战争导致了法国在欧洲霸权的结束。 综观拿破仑的一生,对法国的影响有功也有过。应该说作为新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带领法国人民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提高了法国在整个欧洲的地位。他所制定的宪法仍被现在所参考,而在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是一个繁荣的时代,一个经济辉煌的时代。他对外进行战争,一方面是为了打击国外的反法势力,同时也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另一方面侵略其他的国家,杀戮别的民族,虽然也是为了法国,但是这不被人认同的,就像资本主义为了完成他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殖民地疯狂的掠夺和残杀当地土著居民一样式卑鄙的,让人厌恶的。就像歌德说的:“他一生就像一个迈大步的半神,从战役走向战役,从胜利走向胜利。可以说,他的心情永远是爽朗的。因此,象他那样光辉灿烂的经历是前无古人,也许还会后无来者。”而拿破仑留给法国的只有一个虚幻的荣光和再次来临的动荡,巴黎的街道又成为一次次起义、革命和政变的见证。
我是非常用心回答的,请加分
bⅷВdイ厂唰bⅷВhΔy护oāedイ厂唰dイ厂唰a56150158282011-9-10 13:23:19

7. 法国最荣耀的时光是拿破仑时期吗?

是拿破仑的早中期,后时期:拿破仑战争时期。

拿破仑战争是指拿破仑称帝统治法国期间(1803年—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这些战事可说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它促使了欧洲的军队和火炮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军事制度。因为实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战争规模庞大、史无前例。法国国势迅速崛起,雄霸欧洲;但是在侵俄战役惨败后,国势一落千丈。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最终战败,让波旁王朝得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复辟。随着拿破仑在滑铁卢败北,各交战国签订巴黎条约后,拿破仑战争于1815年11月20日结束。


法国大革命让欧洲各王室感受威胁,法王路易十六被拘禁后遭处决,更是火上加油。在1792年奥地利、萨丁尼亚、那不勒斯王国、普鲁士、西班牙和大不列颠(英国)结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试图毁灭法兰西共和国。法国共和政府运用各样办法,如全国征兵、军事改革、总体战等,战胜了各国。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击败奥军,强迫奥地利接受及签下坎波福尔米奥条约,从此只剩下 英国跟法国作战。
第二次反法同盟是由奥地利、英国、那不勒斯、奥斯曼帝国、教皇国、葡萄牙和俄罗斯在1798年结成。饱受督政府的分裂和腐败,缺乏资金,又没有了在1790年代推导大量改革,却因政变避难国外的前军政部长拉扎尔·卡诺(Lazare Carnot)的领导,拿破仑也远在埃及作战,使法国面对那些由英国资助的敌国,屡战屡败。
1799年8月23日拿破仑秘密地从埃及回到法国。他随即在11月9日的雾月政变中,
奥斯特里茨战役法军大获全胜
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拿破仑急忙重整法国陆军,建立一支预备军来支援法军在莱茵地区和意大利的战事。1800年拿破仑在意大利的马伦戈击败奥军。稍后,法军更在霍恩林登大胜奥军,奥地利签下吕内维尔(Lunéville)和约(1801年2月9日)后,退出同盟。第二次反法同盟因法国的再次胜利而结束。但是英国对鼓动欧洲各强国抵抗法国,还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它为了结盟成功,用大量金钱和物资补助同盟国。拿破仑理解如果不能打败英国,就得跟英国签订和约,否则他是无法取得和平。
虽然英法两国在1802年3月25日签署了亚眠和约,但和平不可能长久。因为双方政府都不满意条约内容,所以它们没有全面履行和约。法国介入瑞士内部纷争,又占领数个意大利沿海城镇,英国继续占据马耳他。拿破仑更籍这次短暂的和平,派兵海地,镇压当地的独立革命。
1803年5月13日英国向法国宣战。5月18日拿破仑在举行全民公投后废除法兰西共和国,改建帝制。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自封皇帝。
时间(1812.6~1814.4)法、俄矛盾由来已久。两国表面上相安无事,实际上在奥斯曼、波兰和中欧地区的争夺十分激烈、为称霸欧陆,拿破仑以俄国破坏“大陆封锁”为由,集结“大军”60余万人(其中第一梯队44万余人),于1812年6月24日入侵俄国。战争初期,法军拥有绝对优势,俄军被迫退却。9月7日博罗季诺之战后,法军进入莫斯科。俄军总司令M.I.库图佐夫率部转移至莫斯科西南160公里的卡卢加,威胁法军后方交通线。俄国军民坚壁清野,开展游击战。拿破仑的处境每况愈下,被迫向沙皇求和,遭拒绝。10月,法军冒着严寒撤退,俄军跟踪追击。11月26~28日,法军西渡别列津纳河时遭重创,几乎全军覆没(见法俄战争)。与此同时,法军在西班牙屡遭失败,被迫撤出马德里。
拿破仑军队在俄国的失败,成为欧洲爆发反拿破仑民族起义的信号。1813年2月,俄、普结盟。英、西、葡、瑞、奥相继加入,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拿破仑组建新“大军”迎击,5月经吕岑之战和包岑之战打败普俄联军。此后,拿破仑分兵据守易北河汉堡至德累斯顿一线各要塞。8月26~27日在德累斯顿会战中,法军虽取胜,但损失惨重。10月16~19日,双方进行莱比锡之战,萨克森军队倒戈加入联军,法军被击败,拿破仑率残部逃出战场。反法联军乘胜追击,进逼法国边境。1814年1月,联军20余万人进入法国境内。拿破仑集结约8万人阻击联军,在塞纳河流域迟滞联军达两个月,并于3月21日率部东进马恩河,企图把联军引离巴黎。联军不予理睬,全力向巴黎推进,于30日迫使巴黎守军投降。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那个小岛上。

法国最荣耀的时光是拿破仑时期吗?

8. 请问拿破仑是法国最伟大的皇帝?怎么有人说是路易十四?

如果不讨论“皇帝”和“国王”之间的区别,把问题改成“法国最伟大的君主”,答案也是不变的,一定是拿破仑。就个人成就,路易十四是承袭王位,做了一个国王应做的义务,至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这就是既从个人考虑,也从国家考虑了。相比之下,拿破仑从一个没落贵族的次子一步步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将军,成为领袖,最后成为皇帝,而且在他统治之下的法国全面发展,无论从版图大小,国际地位,经济实力,民生发展,政治清明,都是法国历史上极少有的。就历史地位,路易十四便更不及拿破仑,路易十四的身份只有一个——封建君主。而拿破仑的身份从革命者到英雄,再到皇帝,他的最大历史贡献便是用铁与血将资本主义的种子带向欧洲的每个角落,并且用短短的二十年光阴让历史车轮滚动的距离达到与此前一个世纪相当。所以,拿破仑远远伟大于路易十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