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什么?

2024-05-15

1. 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大发明"不只四项,还有中医学。中医学不是一般的发明,而是"大发明",是比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更杰出的发明和创造,可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由中国首创,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这里所称之中医学,是指从远古到1840年所形成的经典中医药学术体系,它由中国独创,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 

第二,它传播至全世界并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中医学早已开始走出国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进入国际化的新阶段,现已传至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科学价值和卓越疗效已经为世界医学界所公认,中医学正在被地球村的居民们日益广泛地接受。 

第三,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作为"大发明"的价值和意义已得到世界公认。 

中医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推动作用 

首先是在医学方面,中医学有别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理论内容、防治原理、治疗方法,可补西医学之不足,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推动医学发展和变革,为人类健康做出特有的贡献。 

其次是在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方面,中医学关于人的生命运动的复杂现象和深层规律的认识,有力地推动着生命科学的研究,将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国外著名医学家和科学家们一再指出,"经络"问题可能包含着若干项诺贝尔奖级的课题,中国要拿诺贝尔奖,最有希望的是中医药。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一再指出,中医现代化将推动人体科学的突破,形成一场科学革命,引起一次东方式的文艺复兴。"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我们真正理解了、总结了以后,要改造现在的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这不是简单的问题,这是人类历史上再一次出现的跟文艺复兴一样的大事。" 

中医学不仅是"大发明",而且其发明和创造的程度都大大地超出了其他四大发明,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

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什么?

2. 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是什么?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古代律学


  在中国古代优秀的科技成果中,除了广为人知的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外,还有一门鲜为人知的“千古绝学”——中国古代律学。我国古人在律学方面的成就,两千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所谓“律”是构成律制的基本单位。当各律在高度上作精密的规定,形成一种体系时,就成为“律制”。“律学”就是对乐制作系统、全面的研究。详细地说,律学是对乐制的各音,依据“声学”原理,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各音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音乐声学、数学和音乐学互相渗透的一门交*学科。在有关音高体制的研究与应用中,律学规律几乎无处不在。

  中国是一个极为重视音乐传统的国度,《尚书》中就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的记载。在古代中国,制定历法以观天象、统一音高标准及度量衡规范,是一国之君的头等大事,从《史记》开始,二十四史中有16部单辟《律历志》或《乐书》一章,专门记述相关时代的律学成果以及音高标准的计算问题。有文字可考的中国律学实践的源头,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典型的如《史记》所载“武王伐纣,吹律听声”。其后三千年,中国律学理论与实践一直持续发展,绵延不绝,新的突破层出不穷。

  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地员篇》中,就记载了“三分损益”律,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三分损益”既是生律的方法,也是定律的方法。根据三分损益法,从一个被认定为基音的弦(或管)的长度出发,把它三等分,再去掉一分(损一)或加上一分(益一),以此来确定另一个律的长度。在数学上,就是把发基音的弦长乘以三分之二,或乘以三分之四。照此类推下去,直到在弦(或管)上得出比基音约略高一倍或低一倍的音,就完成了一个音阶中的十二个律的计算。音调随弦线(或管)的长度变化的规律,由三分损益法计算出来的十二个律,它相邻两律间的长度差(或频率差)不是都相同的。

  用三分损益法完成一个音阶中的各个律的计算以后,比基音高(或低)八度的音只能约略地比基音高一倍(或低一倍),而不可能刚好是一倍。假设基音do的相对频率是1,按三分损益法算得的高八度的do音的相对频率不恰好是2,譬如说是2.003。这就多出了一个差数0.003。在律学史的漫长道路上,为了取消这个差数,使它准确地回复到二,寻找了各种办法,耗费了将近二千年的时间。

  汉代的京房(公元前一世纪)、南北朝刘宋的钱乐之(公元五世纪)和梁的沉重(公元六世纪)等,都曾经想过用增加一个音阶中的律数的方法来取消或缩小这个差数。京房用三分损益法把一个音阶中的律数增加到五十六个(名为六十个),钱乐之和沉重增加到三百六十个。但是,他们的做法只能缩小这笔差数,而不能消除这个差数。由于在音乐实践上增加律数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宋代的蔡元定(公元十一世纪)又把律数只增加到十八个。

  南北朝时期的何承天作了大胆的创新,他把上述差数在长度上均分为十二份,然后累加到基音以后的各律上。这样就使基音和高八度的音在长度上恰成倍比。这个方法是按长度来分配差数的,而不是按频率来分配差数,因此,也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这个方法却为十二平均律的最后完成开启了道路。

  十二平均律: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史记载看我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问世之时。实践与理论之先后出现,其间相去1685年。
  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这种律制包括了乐音的标准音高、乐音的有关法则和规律。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完全相同
  用发出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作为长度基准,是我国古代律学的又一伟大发明创造。这种方法与几千年后的今天,世界上采用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基准,其基本理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近年来,出土了这一时期的简单乐器——陶埙。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大意是说:舜继承帝位后,到各地巡视,在泰山下的岱庙,朝拜诸神,为了安抚百姓及时耕作,协同四季之日月,统一了历法,又下令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吕氏春秋·适音》中已有用管定律的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窍厚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这段文字是说,在很早很早的古代,黄帝派他的乐官伶伦,到昆仑山的阴面寻找管壁厚薄均匀的竹子,用来做音律管,又以音频稳定,声音优美的一种鸟的叫声定为基本音律。当律管吹出来的声音与这种鸟的叫声相合时,就把这一基音定为黄钟律,所发出的音为宫音,雄鸟之鸣为律,雌鸟之鸣为吕。这段话虽然有些神话色彩,但却也包含着一定的科学内容:取竹虽然不一定要到昆仑山,但地处西北又背阳光的阴面所生长的竹子,管壁长得致密、均匀,适合于做律管。以鸟定律虽然不一定是凤凰,但据音律学家杨荫浏先生介绍,他曾在四川灌县听见一种鸟的叫声发出稳定的G音调,(44)这说明以鸟鸣声定律是完全有可能的。至于三寸九分之说还有许多争议,有可能是讹误,历代音律学家考证,多数认为管长应当是九寸,(45)由此可见《吕氏春秋》中的这段话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它说明了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已对音律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认识到律管的长短与所发生的音频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一根乐管所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的震动。当震动的频率增加时,就会感到音调提高。频率愈低,音调也愈低。频率又与声波的波长成反比。理论上闭口管空气柱基波的波长等于管长的四倍,因此,如果管的口径

  声速在某个温度条件下是一定的,由此可以得出,管子长,频率小,声音就低。频率增加一倍,音调也就提高一个八度。所以说,把管子的口径和长度确定下来,那么这支律管所发出的绝对音高也就被确定下来。因此,要做一支具有一定频率的律管,就要定出合乎科学的尺寸。反之,律管的频率定下来,它的长度也就可以求出。故我国古代用黄钟律来校正尺度是完全符合科学原理的。
  然而,在古代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利用仪器设备来测定音频并将它记录下来,只是凭着有经验的乐师和音律学家用耳朵来分辨。当人们认识到能发出准确音高的黄钟律管,它的长度和内径是一定的,便用累黍的方法把律管的长度、管径固定下来,并且与度量衡三者相互校正。正如《汉书·律历志》所说:“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这段话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历代凡考证秦汉度量衡者都首先对它作一翻解释和论证。其中关于黄钟生度量衡这个问题也有不少人作了错误的理解;往往单纯地在黄钟起源于尺度还是尺度起源于黄钟上争论不休。(46)其实它真正的含意应该是,用黄钟律管给当时一尺之长下一个定义,也就是说,黄钟律管是九寸之标准长度,把律管分成九分,再加一分就是一尺之长。虽然要复现黄钟管长时还不得不借助于累黍,然而其本质上与今天给一米定义——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行程的长度——其作用是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科学家不但用各种方法来定度量衡这三个量,而且已经考虑到将度量衡三者统一到黄钟律管这一件器物上来,也就是说用一根黄钟律管就可以作为度量衡三者的标准了。这种用在一定条件下恒定的声速来定义的长度,虽然其稳定性和准确性决比不上现代计量科学用光波波长定义的长度,然而在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即用声来定度,用律管来校正度量衡,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大成就。

3.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四大发明的作文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四大发明,那四大发明指什么呢?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我就先说说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汉族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汉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那我们再来说说造纸术的改进人蔡伦吧!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说完造纸术我们再来说说火药,火药是中国汉族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接着我们再谈谈指南针,指南针是一种判别方位的简单仪器,又称指北针。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接着再说说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升(?-约1051)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
好了,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四大发明的作文

4.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谁写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2011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墨人。
编者墨人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穿针引线,纵横交织,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始。此书成为名副其实的掌上历史博物馆。
《中华上下五千年(套装共4册)》分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先秦时期)》、《中华上下五千年(近现代时期)》、《中华上下五千年(隋-清鸦片战争)》、《中华上下五千年(秦-南北朝时期)》共4册。“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皆浓缩于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中。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为此,我们精心编选了这套从书。全书共分为四册,编者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穿针引线,纵横交纵,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始,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展现,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捷径。翔实的历史片断,弥足珍贵的图片,加之细腻的笔法,简洁的语言和亲切的文风,清晰地勾勒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真伪辩恶,也使得此书成为名副其实的掌上历史博物馆。

5.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简介

内容简介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马克思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它反映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不断推进文明进步的历程。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继续和发展,如果割断历史,就不能全面地、正确地理解现实和展望未来。”历史是我们的过去,我们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才发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血液里流淌着传统文明的精华,凝结着华夏儿女改造世界的不朽功业,更蕴涵着博大恢弘的民族精神。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远离历史文明、头脑中失去这方面知识的人是贫穷的。”
  作为中国人,我们只有全面了解民族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因此我们特编本书,撷取了最能反映中华文明面貌的题材,以生动简洁的叙述和形象逼真的插图将浩繁的史籍活脱出一个适于读者轻松阅读的氛围。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含量、开阔视野。

  盘古开天地
  尧舜让位
  大禹治水
  武王伐纣
  齐桓公九合诸侯
  卧薪尝胆的勾践
  孔子周游列国
  孟母三迁
  商鞅变法
  一代名医扁鹊
  完璧归赵
  毛遂自荐
  荆轲刺秦王
  秦始皇统一中国
  张骞通西域
  司马迁写《史记》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玄武门之变
  一代女皇武则天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安史之乱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沈括与《梦溪笔谈》
  女词人李清照
  岳飞精忠报国
  爱国诗人陆游
  南宋名相文天祥
  成吉思汗
  元世祖忽必烈
  朱元璋建立明朝
  郑和下西洋
  吴承恩撰写《西游记》
  民族英雄郑成功
  乾隆与《四库全书》
  曹雪芹写《红楼梦》
  民族英雄林则徐
  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太平天国运动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孙中山
  秋瑾就义
  宣统逊位
  五四爱国运动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简介

6. 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是什么?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古代律学

  在中国古代优秀的科技成果中,除了广为人知的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外,还有一门鲜为人知的“千古绝学”——中国古代律学。我国古人在律学方面的成就,两千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所谓“律”是构成律制的基本单位。当各律在高度上作精密的规定,形成一种体系时,就成为“律制”。“律学”就是对乐制作系统、全面的研究。详细地说,律学是对乐制的各音,依据“声学”原理,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各音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音乐声学、数学和音乐学互相渗透的一门交*学科。在有关音高体制的研究与应用中,律学规律几乎无处不在。

  中国是一个极为重视音乐传统的国度,《尚书》中就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的记载。在古代中国,制定历法以观天象、统一音高标准及度量衡规范,是一国之君的头等大事,从《史记》开始,二十四史中有16部单辟《律历志》或《乐书》一章,专门记述相关时代的律学成果以及音高标准的计算问题。有文字可考的中国律学实践的源头,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典型的如《史记》所载“武王伐纣,吹律听声”。其后三千年,中国律学理论与实践一直持续发展,绵延不绝,新的突破层出不穷。

  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地员篇》中,就记载了“三分损益”律,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三分损益”既是生律的方法,也是定律的方法。根据三分损益法,从一个被认定为基音的弦(或管)的长度出发,把它三等分,再去掉一分(损一)或加上一分(益一),以此来确定另一个律的长度。在数学上,就是把发基音的弦长乘以三分之二,或乘以三分之四。照此类推下去,直到在弦(或管)上得出比基音约略高一倍或低一倍的音,就完成了一个音阶中的十二个律的计算。音调随弦线(或管)的长度变化的规律,由三分损益法计算出来的十二个律,它相邻两律间的长度差(或频率差)不是都相同的。

  用三分损益法完成一个音阶中的各个律的计算以后,比基音高(或低)八度的音只能约略地比基音高一倍(或低一倍),而不可能刚好是一倍。假设基音do的相对频率是1,按三分损益法算得的高八度的do音的相对频率不恰好是2,譬如说是2.003。这就多出了一个差数0.003。在律学史的漫长道路上,为了取消这个差数,使它准确地回复到二,寻找了各种办法,耗费了将近二千年的时间。

  汉代的京房(公元前一世纪)、南北朝刘宋的钱乐之(公元五世纪)和梁的沉重(公元六世纪)等,都曾经想过用增加一个音阶中的律数的方法来取消或缩小这个差数。京房用三分损益法把一个音阶中的律数增加到五十六个(名为六十个),钱乐之和沉重增加到三百六十个。但是,他们的做法只能缩小这笔差数,而不能消除这个差数。由于在音乐实践上增加律数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宋代的蔡元定(公元十一世纪)又把律数只增加到十八个。

  南北朝时期的何承天作了大胆的创新,他把上述差数在长度上均分为十二份,然后累加到基音以后的各律上。这样就使基音和高八度的音在长度上恰成倍比。这个方法是按长度来分配差数的,而不是按频率来分配差数,因此,也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这个方法却为十二平均律的最后完成开启了道路。

  十二平均律: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史记载看我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问世之时。实践与理论之先后出现,其间相去1685年。
  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这种律制包括了乐音的标准音高、乐音的有关法则和规律。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完全相同
  用发出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作为长度基准,是我国古代律学的又一伟大发明创造。这种方法与几千年后的今天,世界上采用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基准,其基本理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近年来,出土了这一时期的简单乐器——陶埙。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大意是说:舜继承帝位后,到各地巡视,在泰山下的岱庙,朝拜诸神,为了安抚百姓及时耕作,协同四季之日月,统一了历法,又下令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吕氏春秋·适音》中已有用管定律的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窍厚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这段文字是说,在很早很早的古代,黄帝派他的乐官伶伦,到昆仑山的阴面寻找管壁厚薄均匀的竹子,用来做音律管,又以音频稳定,声音优美的一种鸟的叫声定为基本音律。当律管吹出来的声音与这种鸟的叫声相合时,就把这一基音定为黄钟律,所发出的音为宫音,雄鸟之鸣为律,雌鸟之鸣为吕。这段话虽然有些神话色彩,但却也包含着一定的科学内容:取竹虽然不一定要到昆仑山,但地处西北又背阳光的阴面所生长的竹子,管壁长得致密、均匀,适合于做律管。以鸟定律虽然不一定是凤凰,但据音律学家杨荫浏先生介绍,他曾在四川灌县听见一种鸟的叫声发出稳定的G音调,(44)这说明以鸟鸣声定律是完全有可能的。至于三寸九分之说还有许多争议,有可能是讹误,历代音律学家考证,多数认为管长应当是九寸,(45)由此可见《吕氏春秋》中的这段话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它说明了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已对音律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认识到律管的长短与所发生的音频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一根乐管所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的震动。当震动的频率增加时,就会感到音调提高。频率愈低,音调也愈低。频率又与声波的波长成反比。理论上闭口管空气柱基波的波长等于管长的四倍,因此,如果管的口径

  声速在某个温度条件下是一定的,由此可以得出,管子长,频率小,声音就低。频率增加一倍,音调也就提高一个八度。所以说,把管子的口径和长度确定下来,那么这支律管所发出的绝对音高也就被确定下来。因此,要做一支具有一定频率的律管,就要定出合乎科学的尺寸。反之,律管的频率定下来,它的长度也就可以求出。故我国古代用黄钟律来校正尺度是完全符合科学原理的。
  然而,在古代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利用仪器设备来测定音频并将它记录下来,只是凭着有经验的乐师和音律学家用耳朵来分辨。当人们认识到能发出准确音高的黄钟律管,它的长度和内径是一定的,便用累黍的方法把律管的长度、管径固定下来,并且与度量衡三者相互校正。正如《汉书·律历志》所说:“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这段话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历代凡考证秦汉度量衡者都首先对它作一翻解释和论证。其中关于黄钟生度量衡这个问题也有不少人作了错误的理解;往往单纯地在黄钟起源于尺度还是尺度起源于黄钟上争论不休。(46)其实它真正的含意应该是,用黄钟律管给当时一尺之长下一个定义,也就是说,黄钟律管是九寸之标准长度,把律管分成九分,再加一分就是一尺之长。虽然要复现黄钟管长时还不得不借助于累黍,然而其本质上与今天给一米定义——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行程的长度——其作用是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科学家不但用各种方法来定度量衡这三个量,而且已经考虑到将度量衡三者统一到黄钟律管这一件器物上来,也就是说用一根黄钟律管就可以作为度量衡三者的标准了。这种用在一定条件下恒定的声速来定义的长度,虽然其稳定性和准确性决比不上现代计量科学用光波波长定义的长度,然而在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即用声来定度,用律管来校正度量衡,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大成就。

7. 几千年来最伟大的发明什么?

转贴 

两千年来最伟大的发明 

究竟什么才算得上是人类几千年来最伟大的发明呢?美国的一份颇有影响的报刊就为此问题专门拜访了一些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哲学家,其中甚至还有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征求了他们的意见。这些科学和思想界的精英所提到的最伟大的发明有些已被公认,有些却似乎有悖于常理,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是,当你听听他们的评选理由之后,你就会不得不承认,这些伟大发明的提出不仅令我们耳目一新,而且提出者的思考真称得上是一场当代大思想家的盛会,他们的观点和思维方式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干 草 


在远古时期,人类还不会生产、储存干草,因此每当冬天来临,冰霜覆盖了大地的时候,因为没有青草过冬,许多牛、马、羊等牲畜相继饿死。而没有了牛、马、羊等牲畜,人类也就难以生存和发展。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人类只能偏居于冬天也有青草生长的温暖湿润的一隅。后来,有人发现晒干后的青草可以长久地储存,而且它们的营养价值仍然存在,并且牲畜也肯吃,正是这个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发现却对人类的文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于是,人们把许多荒地辟为草原,生产并储存干草。有了充足的草料以后,牲畜就能安然无恙地度过漫长的冬季。于是,人类文明也得以跨在马背、马车上,向更加广阔的地域拓展,再恶劣的气候和地域也阻挡不了这种前进的脚步。 


犁 


在人类发明犁之前,是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动荡时期,只有犁的出现,才标志着真正的农耕文明时代的到来。随着犁的发明,人类开始有计划地开垦荒坡野地,将之辟为良田,使越来越多的人一改以往的逐水草而居、游牧的生活方式,变为主要以耕作种植为生。因此,犁就愈来愈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和农业文明的象征。随着固定的农田的出现,代表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的农村、乡镇、城市也就随后出现。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犁的发明一点都不逊色于后来的汽车、飞机的发明。 


橡皮檫 


橡皮擦、删除键、涂改液能使我们更正工作中所出现的小错误,能让我们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完美、圆满。 


而宪法修正案则能不断地修正我们制度、体制上的不科学、不民主的地方,去除妨碍和损害人民的权利和利益、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东西,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民主、文明和进步、繁荣,我们的生活也因此更加幸福、美好。 


阿拉伯数字 


现在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系统也应该算是一项很不错的发明,因为没有它,伽利略就不可能展开量化的自然研究,当时的另一项重大发明——微积分也不会出现;没有它,也就没有我们如今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阿拉伯数字系统很符合语言学的结构,就算你只有基本的数字概念,只要靠着先天的语言能力,就能掌握这些数字,精确地表达任何大小的数值。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事事都和数字有关,精确有效地掌握数字也显得格外重要。当然了,现在我们可以用电脑处理数字,但没有阿拉伯数字系统,我们就不可能发明电脑。 


阿拉伯数字系统不但是算术和科学的好帮手,更是地球上人类唯一的共同语言。微软的视窗作业系统也许也可算得上是共同语言,但它在概念和科技上都乏善可陈,它是靠着行销优势才垄断了全球市场。阿拉伯数字系统就不同了,它之所以能风行全球,是因为它的表达和方便性都远胜于其它数字系统。 


大 学 


在人的大脑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靠的是分布在大脑内的无数神经元的协同作用。大学就犹如人的大脑神经元的聚集,而大学里的每个专家学者就是一个一个的神经元。在大学里,具有相同学术背景的人能聚在一起充分交流,让信息在各自的神经元激荡。信息再透过社会神经元的传播,便能创造出更新和更丰富多彩的知识。 


更通俗地说,大学就是人类知识和文明集大成的地方,它就像是一个水库,人类的各种知识与文明像涓涓细流一样往这里汇集、交融,汇成汪洋,然后又从这里汩汩流出,充实、灌溉、滋润着人类知识和文明的土壤,使人类的知识和文明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繁衍生息。 


如今,正是拜大学之赐,知识不断演化、增值、辐射,我们的社会也因此睿智和理性、发达和繁荣。 


社会结构 


发明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能孕育新发明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人人生活得自由奔放、心情舒畅,个性和思想不受压制和束缚,得到充分地张扬和激发。 


据说爱迪生是第一位以发明为生的人,他每天一走进实验室,就说:“好,今天我们要发明什么?”但爱迪生并不是掀起这股发明风潮的人。也许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专利局的人,也许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的弗兰西斯·培根,1627年,培根发表《新亚特兰蒂斯》一文,其中预见了未来的社会将出现一个非常适宜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社会形态和结构,那时的人们都会忙着建造科技乐园。 


最近的几十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科技之所以得到更加迅猛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正是适合于人们创造发明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 


进化论 


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物竞天择、性别淘汰和造就文化演进的淘汰过程。这是一套说明人类存在、人类起源和宇宙其它生物生存、进化法则的最佳解释。它不仅揭示了其它生物生长、繁衍、消亡的规律和原因,也激励人类的自强、竞争意识,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避孕药 


避孕药让人类摆脱了生儿育女的束缚,极大程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使妇女得以解放出来,投入到主流社会里,发挥出她们应有的作用,让人们不得不重新评估女人的社会地位。 


避孕药的发明还引发了一场文化和道德的革命,导致了60年代的性解放,促成人们对生育和性快乐分工的看法。如果没有它,我们也不会那么容易接受器官移植和基因疗法,目前的机器智慧和胚胎控制等研究也不会那么快就出现。但这项低科技发明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标志着社会开始对个人情感和感觉的承认和重视,充分尊重、迎合了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和快乐的权利和本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人文主义的光辉。 


电 池 


电池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第一个受到大量使用的可携式能源,不论是最原始的液态电池还是精密的燃料电池,它们都为机器提供了独立自主、来去自如的能量。电池不但促成了各式各样的机器的的诞生,也带来了其它行业革命性的发展。 


电池式晶体管收音机和移动电话的伟大意义之一就是缩小了地域的距离,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同时,我们的商业及其它许多经济贸易活动也因此得以大幅度地延伸和扩展。有了电池,人类的感官才能不受限制地向外延伸。 


大容量尤其是太阳能及其它一些更加高精尖的蓄电池的诞生,更是使得科技文明可以随心所欲地向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进军和拓展,甚至将触角伸向浩瀚渺远的宇宙空间。 

另一篇 

人类最伟大的100项发明 

编者按:英国《焦点》杂志去年选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项发明。本刊将分三期把这100项发明刊出,以帮助小读者了解我们人类在走向文明的进程中做出的伟大成就。 

1.马桶不错,是马桶。这种发明问世前,你在家中“方便”时很可能染上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如1805年就有大约2万名伦敦居民死于霍乱。 

2.电脑电脑对人类文化影响之大,是很少有其他发明可以与之媲美的。 

3.印刷这种可大量生产书籍的方法,让知识的传播加快了何止千百倍。 

4.火过去曾有人说过,火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原因是它使我们可以烧煮食物,使我们可以制造新材料(如合金),使我们可以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 

5.轮子各种运输和交通工具,绝大多数都是采用轮子的,原因是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最小,因而减低了摩擦力,同时轮子没有棱角,可使运输变得更平滑、快捷。 

6.收音机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收音机这种全球通讯用具后,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然加快了很多倍。电视机、人造卫星、手提电话全都起源于收音机技术。 

7.抗生素首种抗生素是盘尼西林(青霉素),它于1939年被发现。今天,抗生素的种类十分多,使用量更十分惊人。 



9.晶体管晶体管可以把一个极微弱的声音信号放大成能骚扰邻居的声音,因而在收音机和电视机技术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10.激光激光在1960年问世。30多年来,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激光唱片和影碟、切割金属技术、激光手术等。 

11.抗菌剂抗菌剂又称防腐剂或消毒剂,在医疗界用途很大。而在,简单的抗菌剂(如碳酸)就可以大大降低医院内手术感染的机会。 

12.避孕方法避孕无疑是控制人口增长的一个有效方法。 

13.抗病毒疗法病毒是引起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例如伤风感冒、某些癌症以及艾滋病。疫苗自1798年出现以来,成为抗病毒的最主要疗法。最近,一些抗病毒药物也相继出现了。 

14.塑料塑料成本低廉,但用途极广泛。它轻得可浮在水上,却又强得可阴挡子弹。然而,在环境污染的领域中,它的形象差透了。 

15.飞机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成功地使他们制造的飞机在空中飞行了12秒。从此,世界各地的交流就变得越来越快。现在,即使前往最远的国家也超不过一时间。 

16.杠杆杠杆的原理和基本结构都很简单,但用途却非常广泛。我们不费力地上螺丝、把汽车升高、撬开门窗等,全都有赖于杠杆的的帮助。吊桥的兴建也要归功于它。 

17.基因移植基因移植技术使我们可以改变一头动物的基因,从而研究动物身上的某些疾病,进而推断这些疾病在人身上的机制与治疗方法。 

18.电灯自从一百多年前电灯发明以来,它的以身改变非常小,大致都是把一根钨丝装在充有惰性气体的玻璃罩内。 

19.人造色素19世纪中叶前,只有富有人家才可以使用极昂贵的天然色素。1950年,英国和法国的化学家相继发现制造人造色素的方法。 

20.球类人类最初对球体特别注意,很可能是由于偶然发现这种形状的石块会不停滚动。随后,各式各样的球类运动便相继诞生。 

21.交流电交流电技术可把电力通过电缆传送到远方,是有效的供电方法。 

22.×光×射线于1895年被发现,在医学上的用途十分广泛。 

23.汽车首辆汽车于1769年在法国出现,是陆地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24.显微镜显微镜被发明以来,为微生物学、医学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25.自行车自行车至今仍然是最简单、最符合能源效益和对环境最有益的交通工具。

几千年来最伟大的发明什么?

8. 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是什么

"表情包"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一种利用图片来表示感情的方式。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表情包流行于互联网上面,基本人人都会发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