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和英方政府提出的"以主权换治权"各指什么

2024-05-14

1. 说出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和英方政府提出的"以主权换治权"各指什么

首先三个条约指的是: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以及附近235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
主权交给中国,英国保留治理权

说出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和英方政府提出的"以主权换治权"各指什么

2. 撒切尔夫人执政前 英国的时代背景

1979年9月。保守党领袖玛格丽特·撒切尔担任英国首相,此时英国内外交困的形势令国内有识之士深感忧。在她上台半年以前,资深的英国外交家汉德逊爵士(Sir Nicholas Henderson)向卡拉汉内阁提交了一份报告。说道:战后初期,我国仍是世界强国之一……我本人亲眼看见丘吉尔、艾德礼和贝文在波茨坦会议上与斯大林和杜鲁门分庭抗礼。当对德国和法国还无资格参加这种会议……时至今日,我们不但不再是一个世界强国,甚至连欧洲强国都算不上。英国的收入在三个世纪以来第一次低于法国,在经济上或政治上,我国现在已经很难与德国或法国并驾齐驱了……”

英国的危机首先来自国内经济的衰落和社会文化的颓废,一些人把二战后的英国比作是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的杂交产物,英帝国过去那种鲜明的自由主义色彩经失去了原来的面貌,整个社会也缺乏朝气,一些人甚至把英国比作一战前的土耳其,称其为“欧洲最新的病夫”。

为了保卫英帝国及其海外商业利益,英国曾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套全球防务体系。直到二战结束之前,联合王国、各自治领及海外殖民地仍实行统一的帝国防务制度。二战后,实力极度削弱的英国不仅在经济上完全依赖美国,而且在军事上也需要协助美国与苏联抗衡,其自身的安全都得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来维护,显然难以再度承担全球范围的防务。随着印度这一英帝国最大的战略后备力量的独立,英国在印度洋和远东的防务能力削弱了80%。签订于1951年的美澳新防务条约也把英国完全排除在外,进一步表明由英国皇家海军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供安全保障的百年战略已经被正式废弃。自1958年加纳独立开始的非殖民化浪潮更是将英帝国在非洲、中东和南亚的殖民地席卷一空。

随着英国过长的防务战线与有限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之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威尔逊首相及其工党政府在60年代末最终作出决定,撤出部署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所有部队。到1971年底,英军完成了从海湾地区的撤退,1976年英国军队撤离新加坡,并迸一步压缩,在香港、马尔他和塞浦路斯的驻军。曾经遍布全球的米字旗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代之而来的是遍布全球的星条旗,“英国治下的和平”已经让位于美国治下的和平”。

1964—1970年和1974—1979年的英国工党内阁以公有化和高福利政策为纲领,试图以此创造出一个富裕的英国工人阶级,在英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目标。其具体措施包括: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包括对钢铁.煤炭、铁路、航空、港口、邮政、电讯、汽车、造船、航宇和公用事业等行业的国有化;提高税收;削减军事开支,具体措施包括裁军、取消新的国防研究项目、提高工资和福利水平等等。但是与工党的良好愿望相反,公司的国有化,工资的“大锅饭”和高福利(甚至连配眼镜和假牙的费用都由国家报销)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政府支出过大,经济状况恶化。再加上外部原因如中东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内生产技术陈旧、产品缺乏创新、劳资关系复杂等原因,英国在70年代中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通货膨胀和大量失业,国际贸易收支赤字猛增。

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工党的卡拉汉内阁在年1976年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贷款,但后者开出的条件十分苛刻。包括削减政府开支25亿英镑,将英国石油企业私有化、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等等。但是由工党此时仍未改变其左冀纲领,因此阻碍英国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仍来得到解决。1979年初,汽车、公用事业等行业的工人举行了1926年以来英国规模最大的罢工,全国怨声载道,以撤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抓住这一机会,提出对卡拉汉内阁的不信任案,在国会以311:310的一票多数通过,拉汉被迫解散国会,于1979年5月3日举行大选,保守党政府上台,随后立即采取私有化和“货币主义”政策,英国开始了经济复苏时代,通货膨胀率从20%下降到4.1%,持续了18年的财政赤字转为盈余.经济增长率先后超过美国、西德、法国,并在1988年超过了日本。人民生活水平也在8年内提高了23%。

然而此前的几届英国政府对国防工业造成的损害在福兰克战争爆发时仍未得到解决。海军的大型航空母舰被裁得一艘不剩,仅有的“竞技神”号航母准备出售给印度,新建的“无敌”号航母准备出售给澳利亚。众多的先进武器研制项目或被搁置,或被取消。一度与美苏并列,称雄予世界的航空工业落后于法德等国,工党甚至在1979年的竞选纲领中提出单方面核裁军、并将所有核潜艇完全毁弃……阿根廷人之所以敢于在福竞兰群岛使用武力。无疑也与英国此时病恹恹的状态有关。

奇怪的是,所有这一切困厄并未清除英国人心中残存的那点帝国情结。撒切尔夫人早在1976年的一次保守党集会主便说“英国具有世界范围的外交和防务经验,它要发挥一个特殊的作用”,即“以英国人民的出色品质为基础,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在她看来,英国的衰败并非不可扭转,英国作为历史上的大国,必须恢复国家的力量和尊严。创立于丘吉尔-罗斯福时代的“英美特殊关系”在50年代工党执政和苏伊士危机时期便已名存实亡,到了70年代的希思与卡拉汉内阁时期,英美关系一度降到了战后的最低点。撇切尔的新保守主义与里根提出的“新右派”方针不谋而合,使两国的外交有了协调的基础,两人之间的私交也达到丘吉尔-罗斯福之后前所来有的程度。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英国才在1980年在西欧国家中率先准许美国在英国都署160枚巡航导弹,以对抗苏联部署在东欧的SS-20中程导弹。美国也在1982年改变了与阿根廷传统的友好关系,支持英国在福克兰的军事行动。

3. 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后采取了下列哪项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 [ ] 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

    B   

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后采取了下列哪项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       [     ]     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

4. “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

     A         试题分析:首先分析题干所给时间提示,这一政治浪潮开始发挥作用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联系此时西方国家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改变罗斯福新政以来的做法,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私有化,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因此①②③ 正确,故选A。因为19世纪60、70年代“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所以减少开支。④项不包括。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并与主要西方国家具体国情相联系,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都通过扩大政府财政开支的作用来调节生产,奉行凯恩斯主义。在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滞涨的局面,凯恩斯主义退出主流经济思想,新自由主义思想兴起。    

5. 永远坐在前排中撒切尔夫人取得了什么成就

永远坐在前排

永远坐在前排中撒切尔夫人取得了什么成就

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1984年,中方代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________了《

     A         试题分析:签署: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签订: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情谊:人与人互相关切爱护的感情。情义:亲属、同志、朋友相互间应有的感情。神智:精神智慧。神志:知觉和理智。由语境可知,选A项。    

7. 撒切尔夫人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

撒切尔主义通常是指玛・撒切尔夫人当政期间所推行的一套与以往不同的方针政策。它是战后英国历史发展的产物。战后30多年来,英国两党奉行“巴茨克尔主义”,这是一种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和“各阶级合作主义”基础上的福利资本主义。随着这一政策逐渐失灵,以玛・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为根治“英国病”开出了另一个处方。其基本内容是,在经济上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国家干预,推行私有化和货币主义政策;在政治上反对英国工党的“社会主义”,打击工会和劳工运动,强化资本主义制度。
撒切尔主义在整治英国经济方面取得比较明显的成就。自1982年以来英国经济保持了8年的持续增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商品竞争力增强,持续18年的财政赤字从1987年度起开始转为盈余。一时间英国似乎甩掉了“欧洲病夫”的帽子。同时,英国的年通膨率由80年代初的近22%降至80年代中的不到4%。这曾被看作撒切尔主义的一大突出成就。但是近年来通货膨胀又卷土重来,目前已达11%左右,再次位居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之首。为抑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高利率政策,又导致生产和消费需求下降,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使英国经济滑入衰退。这就不能不使人们对撒切尔主义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转英国相对衰落的发展趋势产生疑问。
还应该指出,玛・撒切尔政府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是以加剧社会矛盾为代价的。80年代初实行的严厉的紧缩政策,曾使失业人数超过300万,约占全部劳动力的13%。随着高技术新兴工业部门在南部的发展和北部老工业区的衰败,英国的南、北差距日趋加大。税制改革使富人获得巨大好处,而加重了一般平民百姓的负担。今年4月开始推行的不问财产多寡而按人头纳税的地方税制,更是遭到普遍的反对。有人说,撒切尔夫人治理下的英国,富人变得更富,穷人则更穷了。

撒切尔夫人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

8. 为什么撒切尔夫人始终影响着当代英国政治

读《撒切尔夫人》:拯救英国的“铁娘子”,却在中国栽了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