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谁手里解体,又是因为什么解体?

2024-05-16

1. 苏联在谁手里解体,又是因为什么解体?

最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被俄罗斯叶利钦直接搞下去的。1.历史原因。苏联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来许多问题和矛盾。

2.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3.外部原因。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采取种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搅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同时,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和平演变”战略终于在八九十年代对苏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苏联在谁手里解体,又是因为什么解体?

2. 苏联解体留给我们什么教训啊?

  第一,必须注重发展战略的调整。社会发展战略,是社会管理体制运行的轴心。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当时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设立和运转的。当时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后来因战争的需要,又特别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在斯大林之后的几十年里,苏联由同帝国主义相抗衡,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逐步转变为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进行核军备竞赛,这就使它的发展战略难以有根本性的调整,长期以军事工业为中心。这样一种发展战略,耗尽了苏联的国力,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在客观上制约着苏联体制的改革。因为实施这种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有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作保障。发展战略不改变,体制上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
  第二,必须解放思想,面向实际。思想僵化,理论教条化,是斯大林时期就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苏联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没有比斯大林后期的认识水平高出多少。如认为苏联已进入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并进一步得出苏联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或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结论;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在消失,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实现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需要抑制商品货币关系;并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是全民国家、共产党是全民党等论点。这些与苏联的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依据这样的理论观点,改革怎么能会深入地进行下去。不解放思想,面向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和创造新的理论,是无法推行改革的。
  第三,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赫鲁晓夫上台之初就拿斯大林破坏民主、搞个人崇拜问题开刀,似乎是要解决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但他根本没想去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赫鲁晓夫和后来的勃列日涅夫等人在原有的政治体制下,依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搞个人崇拜、家长制等背离民主原则的那一套东西。由于党内缺乏民主,国家民主制度及法律机制不健全,苏联党内很难产生既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能适应时代变化,并勇于改革创新的领导干部;党外的意见和要求也很难集中起来,成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这种情况长期没有改变,一方面扼杀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又为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这就不能不为改革无法推进和改革最终偏向埋下了制度方面的祸根。 第四,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应该说,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比较明确,实践上也没有长期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情况发生。苏共领导人在着眼于改革的时候,也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在改革中没有引入市场机制,是一个教训。这主要因为在理论上一直把市场看成是资本主义专利。不引入市场机制,无论怎么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分配平均主义等原有体制的弊端。苏联改革不成功的教训表明,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搞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上要一个市场经济充分完备发展的历史阶段。把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3. 谁导致了苏联解体?

苏联正式的政治演变起自戈尔巴乔夫推行的“开放”和“改革”政策,前者指的不是经济上的对外开放,而是国内政治上的“开放”,“改革”则是指经济改革。

  一种很典型的说法指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苏共崩溃的罪魁祸首,认为是他有意要葬送苏联和苏共。其中客气一些的说法,是批评他在政治改革问题上作了错误决策,不应当实行政治“开放”。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苏联只搞政治改革、不搞经济改革,所以必然失败。言外之意是,如果只搞经济改革,不搞政治改革,就不会发生那样的结局。这两种说法显然都过于简单化,忽略了导致苏联政治演变的诸多国内、国际因素,而且,也带有很明显的从各自立场出发的政治意涵。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后,许多西方著名的苏联问题专家多次反思,坦率地承认,虽然他们十分了解苏联体制的根本弱点,但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曾料到,一个昔日集权、强大的超级大国苏联,会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彻底垮掉,而且事先似乎没有要垮台的任何征兆。

  只有一个人,即卡特任总统时的国务卿布热津斯基,二十年前曾经预言,苏联的制度可能拖不过二十世纪,但是他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会发生在九十年代,而不是更早或下一世纪。令许多苏联问题专家感到惭愧的是,他们过去几十年悉心研究苏联所建立起来的种种理论,都只能说明为什么苏联会保持稳定,却无法解释为什么苏联维持不下去了。

  确实,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开放”和“改革”的主导者。那么,又是什么因素迫使戈尔巴乔夫推动“开放”和“改革”的呢?十年过去了,现在西方关于当年苏联解体原因的说法仍然莫衷一是。政治、历史、经济学、社会各个领域的学者,各有各的观察角度,其解释也各有千秋。

谁导致了苏联解体?

4. 问苏联为什么解体?

想到苏联,你会想到什么词语呢?强大,繁盛,硬核,广阔……但这样军事过硬,强悍至极,威慑世界的超级大国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的短短六年便崩溃解体,分散成15个国家,实在令人唏嘘

5. 问苏联为什么解体?

  体制僵化、经济衰退,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国内各类矛盾积聚,成为苏联解体原因之一。
  腐败导致党衰国亡,特权导致贪污腐败盛行
  官僚特权阶层与亲西方的社会精英同流合污
  俄罗斯民族同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加盟共和国内民族之间的矛盾,
  ●“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经济没搞好说”该观点认为,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存社会主义在同西方经济的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并驾齐驱。
  ●“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实行“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即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把国家引上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意识形态说”这种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是苏联演变的思想渊源;“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迎合了国家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反共需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和平演变的政治策略。
  ●“抛弃说”该说法认为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丧失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历史合力说”这一观点认为苏联演变是多种原因交错的结果。
  ●“人心不足说”这一观点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个瓶颈之时,虽然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膨胀的野心催生了膨胀的欲望,如果当时坚持那么几年,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结果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8·19政变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时间如下:
  1 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2 格鲁吉亚:1991年4月9日
  3 爱沙尼亚:1991年8月20日
  4 拉脱维亚:1991年8月21日
  5 亚美尼亚:1991年8月23日
  6 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
  7 白俄罗斯:1991年8月25日
  8 摩尔多瓦:1991年8月27日
  9 阿塞拜疆:1991年8月30日
  10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8月31日
  11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
  12塔吉克斯坦:1991年9月9日
  13土库曼斯坦:1991年10月27日
  14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
  15俄罗斯:1991年12月25日宣布国名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1990年6月宣布收复主权)

  苏联的终结


  在1991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从此,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但它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过程至少经历了23年。成为加盟共和国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自愿,也有强迫;有升格,也有降格;有内部改组,也有外部侵略。

  1922年12月,全俄第十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南高加索联邦等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全权代表在联盟成立条约上签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南高加索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组成联邦是当时苏联政府强迫加入的,其简单粗暴的做法伤害了少数民族的自尊心,所以后来还要分开。)

  1925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1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共有三条:一、这个共和国一定处在边疆区,应同苏联的邻国有共同的边界;二、以自己的名称作为共和国名称的那个民族,在该共和国的人口应占半数以上;三、这个共和国人口总数应在一百万以上。

  根据新宪法的规定,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上述五国于1936年12月5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7个发展到11个。

  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制约作用,苏联社会主义联邦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落入有名无实和严重变形的尴尬境地,宪法中规定的加盟共和国“主权”和“自由分离权”被束之高阁。苏联政府把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联邦置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高高地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

  二次大战爆发后,为了防御德国。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

  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翌年3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150千米,苏联将获取的4.1万平方千米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但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不安。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年6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1924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苏联政府以“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罗斯联邦。但造成当地民族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政府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的毫无限制地鼓励向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移入俄罗斯民族的政策。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被降格和并入俄罗斯联邦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不尊重当地民族意愿和违背民族自决权原则的表现。它实际上是在当地居民对此事不甚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其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15个。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 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苏联的解体, 不仅给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经济上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苏联解体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戈尔巴乔夫自1985年 3月上台以来,就推行了一条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尤其在1990年苏共二 月全会以后,他主张多党制,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了党对国家政权 的领导,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结果整个国家陷入了深 刻的政治、经济、思想危机,苏联的解体逐渐成为现实。1991年8月19日发生 的推翻戈尔巴乔夫政变的失败,加速了苏联的衰亡。在随后 4个多月的时间里,苏联 终于走向崩溃。

  由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新思维”和错误的改革路线,苏联的民族矛盾日趋 尖锐,民族冲突不断增加,民族分离主义倾向也不断增强。1990年3月11日, 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采取了类似步骤。摩尔多瓦 和亚美尼亚则紧步其后。同年10月底,格鲁吉亚反对派“自由格鲁吉亚圆桌会议” 在竞选中获胜,替代共产党政府,发表了独立宣言,并希望得到国际社会支持。与此 同时,另外一些加盟共和国虽未宣布独立,但也发表了主权宣言,声称本共和国法律 “至高无上”。如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均先后发表“主权宣言”,并颁 布了与联盟宪法相悖的法律。它们以维护“主权”为由,公然对抗苏联总统的命令。 联盟的权威和完整性受到严重侵蚀。 为了防止联盟的瓦解和维持最低限度的国家统一,1991年3月8日,苏联总 统戈尔巴乔夫公布了《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草案)(简称新联盟条约)。这是在19 90年11月23日公布的第一稿基础上修订的,拟作为苏联新宪法的基础。同年4 月23日,苏联总统和9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主张签订主权国家新联 盟条约是国家的当务之急。根据新联盟条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 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中央的权力将大大减少;同时一旦签署该条约,至 少有5个共和国即1/3的共和国将获得独立。 就在戈尔巴乔夫盼望已久的新联盟条约将在莫斯科签署的前一天,8月19日, 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19事件”。当天凌晨6时,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在电 台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不能执行总统职务,从即日起他将执行总统职务。 并宣布成立8人组成的“紧急状态委员会”,他们是:代总统亚纳耶夫、国防会议第 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政府总理帕夫洛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内务部 长普戈、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及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 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在苏联部分地 区实行半年的紧急状态,并向全国发出了《告苏联人民书》,称,“由戈尔巴乔夫发 起并开始的改革政策,原想作为保障国家迅速发展和使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手段,却因 种种原因已走入死胡同”。这份文件还说,“无信仰、冷漠和绝望取代了最初的热情 和希望。各级政府失去了人民的希望。在社会生活中,玩弄权术取代了对国家和公民 的命运的关心。对国家机构进行恶毒的嘲弄,整个国家实际上已失去了控制。”同日 下午,亚纳耶夫和紧急状态委员会还发布了其它命令,宣布在莫斯科市实施紧急状态, 并对新闻实行管制。下午5时,亚纳耶夫代总统还在外交部新闻中心举行了首次记者 招待会,他对记者说,紧急状态委员会是“根据宪法作出决定的”。它“将采取最果 断的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8·19事件”实质上是苏联“传统派” 为了挽救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为了挽救社会主义而采取的一场政变行动。但是,这种 政变行动在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和叶利钦等人的猛烈反扑下,同时由于“国家紧急状 态委员会”仓促上阵和策略错误,最后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问苏联为什么解体?

6. 谁该为苏联解体负责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一个大国强国来说,那是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国家强大,主导世界。而且一旦强大后,整个会持续几百年,最典型近代以来的西方大国就是如此。尤其是大英帝国,美国等都是如此,而唯一例外的就是苏联。苏联这个国家强大后,整个只强大了几十年,二战后只维持了不到50年,就彻底解体,消失在世界上了。到现在都备受世界可惜,甚至很多人到现在都非常不理解,为何苏联会解体,谁需要为苏联解体负责呢?这三人那是难辞其咎。



苏联从1917年成立后,到1991年解体,整个存在时间也就是70多年,尤其是成为超级大国,才40多年,就解体了,可以说这在世界历史上那就是轰然倒塌的。所以苏联的解体,与其说是历史的必然,还不如说就是人祸。而现在来看,有三个人需要为苏联的解体负责,而且是难辞其咎的。



第一个就是斯大林。
斯大林虽然是苏联伟大的领导人,一生在位几十年,为二战,为苏联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苏联的解体,斯大林是需要负责任的。因为斯大林在位期间,将苏联引向了错误的方向,不光使得高度集中的体制形成,积重难返。



而且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和终身执政,使得苏联逐步陷入了脱离群众和独裁体制,整个的危机就此产生。也就是遇到好的领导人,苏联就能发展,但是一旦领导人有问题,国家危机深重。而且开启了脱离百姓的危险道路,所以斯大林开始就埋下了苏联解体的伏笔。



第二个就是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最后一位总统和领导人,那是苏联解体的直接责任人。戈尔巴乔夫其实是有很大的改革期望的,但是戈尔巴乔夫能力不足,而且整个无法有效掌控苏联和节奏。所以最终整个的改革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最终那是凄惨无比。



正是因为如此,戈尔巴乔夫在错误的路线上和西方自由化思想上,那是越走越远。最终让苏联走向解体,所以戈尔巴乔夫那是苏联解体的最大罪人之一,到现在都是如此。

7. 关于苏联解体的问题。

首先,苏联的解体并不能给这个国家起到任何的积极作用。换句话说,解体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不是渡过难关的手段。

其次,从苏联的国家名称就不难看出,它是一个国家联盟。在苏联成立之初(1922年12月30日),加入这个联盟的只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四个部分。之后它又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摩尔多瓦、中亚几国强行并入,从而形成了后来苏联的“规模”。不过,根据苏联的宪法规定,各加盟成员国拥有“退盟权”。因此,当苏联处在强盛时期时,各成员国限于(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约束,不能独立。而当苏联走下坡路(尤其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东欧剧变)时,则纷纷要求并实现了独立。

第三,苏联已经成为了历史,虽然自苏联解体后,为了维系其原先的联盟体系,作为前苏联主体的俄罗斯之后又组建了“独联体”,但这个组织的约束力非常有限。作为独联体国家的土库曼斯坦和格鲁吉亚分别于2005年8月和2008年8月宣布退出。由此可见,苏联不可能再重新建立。随着世界局势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苏联也没有重建的必要和可能性了。

关于苏联解体的问题。

8. 是什么让苏联解体?

1.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禁锢、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
2.在经济发展上,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收入分配长期搞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
3.在对外关系上,搞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全面扩军备战,与美国争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实力。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联不承认私有财产,违背了国际历史文明的发展潮流。
至于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2015年归结为两点:一是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启动实质性改革,对积重难返的苏联模式来说为时已晚;二是急于求成,他推动的改革开始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

扩展资料:苏联解体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作为与1917年十月革命一样对世界影响深远。由此苏联解体引起了国际社会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高度关注。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几乎所有的西方学者和研究苏联的专家都不认为苏联会解体,包括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内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与学者都对苏联在一夜之间解体感到意外。
西方当时并不希望苏联解体,当时美国中情局还对此召开了多次的紧急会议,美国国务卿贝克还专门带领代表团到莫斯科实地了解事态的发展。
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与首都莫斯科等苏联各城市的民众对苏联在一夜之间就不复存在的结果却表现得异常的平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