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志笃行 静学远思 是什么意思?

2024-05-13

1. 明志笃行 静学远思 是什么意思?

该脱胎自复旦大学的校训: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复旦校训的两句话是由这里来的,用简单的语句来解释,博学是从各方面广博的去学习,以开拓知识的范围,笃志是向远处大处立个志向,立了志向,就要坚定不移,切问是切切实实的问,近思是由近及远的想。

明志笃行 静学远思 是什么意思?

2. 明志笃行是什么意思

明志笃行:明志指表明心志,明白了自己的志向后,就要切实地去实行,要诚实,守信用。“ 笃行 ”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 知行合一 ”。
  
 近义词:
  
 力学笃行:力学指努力学习,笃行指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3. 敏思笃行 博学笃志的意思

敏思笃行的意思是只有在读书学习中有所思、有所悟,才能更好地在读书学习中产生共鸣,更好地在感悟思考中汲取知识,做到举一反三。敏思需要笃行来配合。想要成就比别人大,不能纸上谈兵,而必须敢行、肯行,要有不怕曲折,锲而不舍,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行动力。
博学笃志的意思是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仁德也就在其中了。

扩展资料:“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博学而笃志出自《论语·子张》中是子夏所说。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求学是谋生的基础,但是人生在世,仅仅学会个人生活的技能是不够的。
做人首先要立志,远大的志向是博学的前提;其次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后还要注重思考,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由浅及深,去探究事实的真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笃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博学而笃志

敏思笃行 博学笃志的意思

4. 博学笃行是什么意思?

“博学笃行”的意思是学问广博精深,学有所得,并且努力践履所学。
出自《礼记·中庸》,原句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译文:广泛地猎取知识,对不明之处追问到底,认真分析仔细考察,对所学加以区分,取精华去糟粕,坚定地将真理付诸实践,有没有学习,学习的不能不注意的;有没有问,问他不知道也不注意的;有没有思考,想想他不能不注意的;有没有区别,辨别的没有明确绝不罢休呢;有没有运行,行的不厚不注意的。
笔画

近义词: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国常用的一句谚语,表达出一种“生命不止,学习不止”的学习进取精神,是一种乐观的激励。
学习,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生命能延续多久,学习就应该持续多久,学习能让我们始终拥有不老的、向上的、积极的心态。
学习,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也最复杂、最容易也最艰辛、最平凡也最伟大的事情,它没有门槛,大门永远敞开着,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进入。

5. 明德博学求是笃行怎么翻译

“明德”,典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意为: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又见《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博学”,典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为:广泛地学习,详细地研究,谨慎地思考,清晰地辨别,忠实地践行);又见《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求”追求、探究;“是”,真也。(《说文》)引申为真谛、规律、本质。“求是”在这里,即指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运动(活动)的奥秘、规律,更指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笃行”,见“博学”《中庸》;又典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还见(明)李贤《答耿中丞书》:“公既深信而笃行之,则虽谓公自己之学术亦可也,但不必人人皆如公耳。”
“笃行”,意在学有所得,就要忠贞不渝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寓意我校的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注重实践,知行合一,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社会。“笃行”是为人、为学、为事的重要阶段,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合起来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广泛地学习,探究真理,学有所得

明德博学求是笃行怎么翻译

6. 明理笃行什么意思

明理笃行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7. 博学笃行什么意思

“博学笃行”的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切实地力行。出自《礼记·中庸》,原句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翻译
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

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礼记·中庸》简介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博学笃行什么意思

8. 博学笃行是什么意思?

乐学善思——喜欢学习、善于思考 求真尚行——务求真实、崇尚实行 两个都是乐观、向上的词语 
博学: 
语出《论语·子张》.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既指广泛学习,也指学问渊博.用“博学”二字,意在倡导师生员工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 
笃行: 
语出《礼记·中庸》.原文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学有所得,然后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用“笃行”二字,意在倡导师生员工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乐学善思:喜欢学习,善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