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债券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账务处理

2024-04-28

1. 应付债券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账务处理

应付债券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账务处理。长期借款利息可以分期支付,也可在借款到期还本时一起偿付,具体应视贷款合同的规定。会计上,对应计入购建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利息,一般在年末和资产交付使用并办理竣工决算时计提入账;如果年内分期支付利息,也可按付息期进行账务处理。长期借款分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两种情况: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长期借款,期末计提利息时,按借款的用途不同借管理费用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扩展资料长期借款按实际取得的货币资金与其使用期间形成的利息之和计价。相应地,长期借款的本息一同在“长期借款”科目中核算,这与短期借款不同。长期借款”是负债类科目,该科目的贷方反映借入的本金及应计利息;借方反映归还借款的本息;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本息额。该科目应按贷款单位和借款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借入长期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投资的分期付息与一次还本付息的算法目前流行的期限结构计算方法大都以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作为计算的基础,这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算法。本文提供了一种用固定利率债券收益率推导精确期限结构的方法,并说明了在当前环境下使用该方法的局限性。收益率期限结构TermStructureofYleld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Yield与到期期限Maturity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不少投资和研究机构大都以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统一的国债收益率计算公式为计算的基础见公式1。该公式实际上是一个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Yield。

应付债券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账务处理

2. 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肯定是影响账面余额,增加了.那分期付息的,在付息日前的某一天是否影响应付债券的

“对于分期付息的债券,每个计息日应计未付的利息,设置“应付利息”账户单独核算,不增加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
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指的是应付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调正的是利息 ,不是账面价值

3. 债券年末付息,一次还本金怎么算

债券年末付息,一次还本金的计算公式如下。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贷款本金*1+年利率(%)(贷款期为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贷款本金*1+月利率(‰)*贷款期(月)(贷款期不到一年),其中:月利率=年利率/12,如以住房公积金贷款1万元,贷款期为7个月,则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10000元*1+(4.14%/12月)*7月 = 10241.5元。【摘要】
债券年末付息,一次还本金怎么算【提问】
债券年末付息,一次还本金的计算公式如下。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贷款本金*1+年利率(%)(贷款期为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贷款本金*1+月利率(‰)*贷款期(月)(贷款期不到一年),其中:月利率=年利率/12,如以住房公积金贷款1万元,贷款期为7个月,则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10000元*1+(4.14%/12月)*7月 = 10241.5元。【回答】
债券利息是按发行日期对年对月计算的。如1989年5月份发行的一年期债券,应在1990年5月份到期还本付息。 2、一年以上期的债券的利息,可以于到期连本带利一次支付。【回答】

债券年末付息,一次还本金怎么算

4. 会计问题。请问分期付息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摊余成本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付息的债券 现金流包括多次现金 流入,即每年付息现金流 和最后一次还本付息现金 流,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其收益是分期实现的,所以要把溢价或折价的部分按实际利率分摊到各期,而一次还本付息只有一次现金流,直接按实际利率计算每期收益就可以了。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5. 期末计提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利息,如何做分录?

分录有三种情况,如下:
正常发行: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折价发行: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溢价发行:借: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应付利息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息。

扩展资料

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应付债券就是企业在记账时的一个会计科目,即发行债券的企业在到期时应付钱给持有债券的人(包括本钱和利息)。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
债券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存在差额的,还应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应付债券、百度百科 常用会计分录大全、百度百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期末计提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利息,如何做分录?

6.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摊余成本

 ①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因为是一次还本付息,所以此时的现金流入为0,则实际利息增加期末摊余成本。
这样可以么?

7.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怎么做分录?

分期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利息核算,所使用的会计科目是不相同的:
1、分期付息情况下,计提利息通过“应付利息”核算;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情况下,计提利息通过“长期借款——应计利息”核算。
3、具体核算如下:
(1)分期计提并支付利息,
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等
贷:应付利息
分期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到期支付本金时: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等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到期支付利息和本金时:
借:长期借款——本金
——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怎么做分录?

8. 关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与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的利息计算问题

处理方法是相同的
在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利息费用时,不管是一次还本付息的,还是期末付息的,在计提财务费用(也就是每期的利息摊销)时,应先计提应付利息。
实际上,摊余成本是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以下调整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利息调整金额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如果企业持有的投资为到期一次换本付息的,还应加上已计提的利息。这里之所以没有提到分期付息的情况,是因为,对于分期付息的情况,宣告发放利息当日就已确认为收入。
与一次还本付息中“应计利息”当对应的,分期付息的账户科目应为“应收利息”,一个为投资的二级科目,一个是应收账目,为资产账目下的一级账户,是有所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