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曾发生在威海的战争

2024-04-27

1. 近代曾发生在威海的战争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三十日,日军进攻威海南帮炮台的制高点摩天岭,丁汝昌率舰队从海上用火力支援炮台守军,发射排炮,击毙日军旅团长大寺安纯(为甲午战争中日军阵亡的最高将领)。由于众寡悬殊,威海陆路南北帮炮台相继失守,刘公岛遭海陆合围,成为孤岛。凌晨,丁汝昌组织的敢死队分为两路,较多的一路负责佯攻,另一路则负责将28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炸毁,完成任务后,敢死队全部牺牲。
此后,日本海陆两军配合,并利用剩下的陆路炮台,连日攻击北洋舰队,均被击退。二月五日,日本鱼雷艇夜间偷袭,定远舰遭重创,丁汝昌移督旗于镇远舰。二月七日,日军舰艇40余艘排列威海南口外,势将冲入,日本陆军也用陆路炮台的火炮向港内猛轰。之后,鱼雷艇管带王平策划鱼雷艇队集体逃亡,刘公岛形势进一步恶化。二月九日丁汝昌登靖远舰迎战,击伤两艘日本军舰,靖远中陆路炮台发射的炮弹受伤,丁汝昌欲与船同沉,被部下誓死救上小船。二月十二日,丁汝昌毅然回绝日军劝降,只想以慷慨一死尽忠。当晚,服鸦片自杀,以谢国人。丁汝昌临死前,将北洋海军提督印截角作废。丁汝昌自杀时年仅59岁。丁汝昌死后,手下军官牛昶昞盗用他的名义,与日方签订了《威海降约》。威海港里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

近代曾发生在威海的战争

2. 威海卫被英国强占的历史及加强威海卫统治的措施,和中国收回威海卫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是什么?

订租威海卫专条条约简介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远东的争夺中,英、俄是主要的对手。1898年,沙俄通过强租旅顺口和大连湾,使东北沦为它的势力范围,在华势力大有扩张,引起英国的强烈不满。在中俄就旅大租借问题谈判时,英国就极力反对。看到沙俄租借旅大已势不可免,英国政府决定强占威海卫,作为“补偿”,来与沙俄抗衡。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27日,中俄《旅大租地条约》正式签订。次日,英国政府即电令驻华公使窦纳乐,并照会清政府,正式提出英国租借威海卫。为了达到这一侵略目的,英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肮脏的交易。由于当时威海卫还在日军的占领之下,英国首先向日本试探。双方互换了秘密照会,日本表示支持英国占有威海卫。英德进行秘密交涉,英国保证“无意侵犯或争夺德国在山东省的权益”,德国认可了英国对威海卫的要求。在争取日、德支持的同时,英国积极与清政府进行交涉。清政府不敢拒绝,只是软弱无力地表示,租借一事须待日军撤出威海卫后才能商议。但英国政府迫不及待,竟扬言要派海军去烟台。在英国的军事恫吓下,总理衙门照会窦纳乐,同意将威海卫租借给英国,但租期必须与俄国租借旅大的期限相同;中国仍可使用威海卫港停泊兵轮;英国以后不得再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窦纳乐对前两点表示同意,对第三点却断然拒绝。他蛮横地宣称,英国租借威海卫是专为在北方抵制沙俄的势力,如果法国在南方占有口岸,英国还将“另索一处抵之”。这为日后的勒索埋下了伏笔。清政府虽然几次提出异议,但最后还是在英国的讹诈与威胁下屈从。1898年7月1日,由庆亲王奕?和总理衙门大臣、刑部尚书廖寿恒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条》。《订租威海卫专条》的主要内容有:1.中国将威海卫及附近海面(包括刘公岛、威海湾内岛屿及海湾沿岸10英里地方)租与英国,租期与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2.所租之地均归英国管辖,但中国兵轮可在威海湾停泊。3.英国可在租地范围内沿海一带修筑炮台,驻扎兵丁,或另设应行防护之法。专条的这些规定,使英国轻而易举地获取了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威海卫和旅顺曾是北洋海军根据地,它们分踞渤海湾的南北入口,隔海相望,是保卫北京和华北的门户。分别落到了俄、英手中,成为两国的海军基地。专条的签订,使华北门户渤海湾的控制权完全落到了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这对北京形成了严重的威胁。英租威海卫期间在英租威海卫期间,英方先后派出了7任行政长官,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是骆克哈特,他于1902年出任威海卫首任文职行政长官,正是在他的主持下,殖民政府逐步实现了一套高度集权的殖民统治体制。英租威海卫初期对农村采取的是不干预政策,这样就不利于殖民政府对农村的管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06年推行了总董制,实现了殖民政府对农村的全面控制。英方租占威海卫后,确立了将它建成皇家海军训练和疗养基地的方针。利用刘公岛和大陆沿岸的军事设施进行舰队演习、炮术训练和步兵射击训练,并利用威海卫适宜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兴建了避暑疗养场所。每年入夏以后,人满岛内外,商号的生意也随之兴隆起来。这时的威海卫,已经成为英国远东舰队的“后花园”。 中国收回威海卫1930年10月1日 中国收回英租界威海卫1930年10月1日,中国外交次长,接收威海卫专员王家桢与英国驻威长官庄士敦在威海卫英国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前,举行中英交收威海卫典礼。被英人强行租借32年的中国海港威海卫,终于回归中国。1898年,英国通过《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威海卫沦为其殖民地。1921年12月,中国政府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归还各国在华租借地的要求。此后中国政府便就威海卫租界问题与英国政府开始了长达8年的交涉。1924年6月曾订立《交收威海卫专约》29条,后曹锟倒台,英国政府借机将此案搁置。直到1930年6月双方才重开谈判。

3. 英国占领威海卫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五)宗教传播 


  在英国租占威海卫的过程中,外国教会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早在1898年英国决定租占威海卫时,英国教会就曾积极支持。1898年后曾遭到威海人民反洋教斗争沉重打击的外国教会卷土重来,势力迅速膨胀。 

  1898年后,外国教会在殖民政府支持下,纷纷占地建教堂,在威海形成了以鲸园为中心的教堂区,并将势力扩展到文登、荣成、牟平等地。基督教会先后在商埠区、刘公岛、观里村、盐滩村等地建教堂、传道所4处,并设有教会印书局,每年出版福音年历,承印殖民政府印刷品,同时向当地居民散发布道传单以及其他宗教读物。天主教会在租借地内外建天主教堂、礼拜堂、圣母院等17处,并在内部附设接生院、方济医院、养老院、幼稚院、绣花厂、园艺园等机构。为培养本地传教士和为殖民统治服务的知识分子,教会还在殖民政府的支持下开设学校6处。在教会学校里,传教士们积极向学生灌输宗教思想和西方价值观,学生一般被要求信仰宗教。同时,外国传教士还四处活动,传经布道,发展教徒,把宗教教规散布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威海教徒最多时曾达到4000多人。当国内反洋教浪潮持续高涨时,威海的中国教徒竟然联名上书殖民政府要求将中国寺庙改建为教堂,所受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六)公共事业 


  教育事业 英租威海时期的学校主要是由中国人和教会开办的。其中威海民众开办的学校占该时期学校总数的70%多。据档案记载,1930年威海2656名在读生中,华人教育机构的学生有2033人,占77%以上。因此,这一时期为威海人民提供教育机会最多的是威海人民创办的华人学校。而由殖民政府投资开设的学校仅有一处皇仁小学。最早成立的华人学校是威海反缠足运动组织天足会于1909年创办的淑德女校。该校初期招收妇女20名,教授国文、缝纫和家政知识。此后,刘公岛和陆地租占区又相继建起了15所学校。农村学生就学主要依靠私塾,到1905年全区私塾发展到287处,有塾生3276名。为扫除成年人文盲,1923年威海开明绅商又组成平民教育会,开设穷人夜校,到1924年就发展到26处。在威海民众创办的学校中,较为突出的是威海中学。1926年毕业于南开高中的孙启昌、戚道纯等人,为提高威海教育水平,四处筹资创办了威海首家中学——齐东中学。后在商会支持下,投资15980元,于1929年8月14日扩建为威海中学。该校教师主要由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学内容新颖、方法先进。设施也比较完备,成为威海当时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进步思想的重要基地。这一时期,华人学校虽然属威海教育主体,但其投资主要靠民间捐助。殖民政府直到1928年才把教育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当年支出为3000元,第二年达到11000元,主要投入到教会学校中。但为控制华人学校,殖民政府也用少量经费对其进行补贴。办学经费的严重短缺极大地阻碍了威海教育事业的发展。1921年,全区识字率仅为9%,妇女则仅有227人识字,约占万分之十四。即便到1930年,全区识字率也不过10%。
回复 收起回复 5楼2006-10-17 10:42举报 |我也说一句
 
  雅掰子 
深海黑鱼8  体育活动 英国租占威海卫后,随着来威外国人的增多,一些产生于外国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兴起,并带动了其他体育活动的开展。到20世纪初,足球、网球、高尔夫球等体育活动在威海已经开始流行。足球普及面较宽。殖民当局先后在刘公岛设足球场4个,1910年又在东门外大操场上设立足球场1处。安立甘堂学校等教会学校 和皇仁小学及威海中学都有足球队组织,经常与英国水兵和外籍人士举行比赛。当时,威海足球队就已经闻名于烟台、青岛、济南等地。国内较为罕见的高尔夫球在威海也风行一时。全区共建有高尔夫球场4处。1901年殖民政府在刘公岛上设立一处占地面积216100平方米的专用球场。1914年又在东门外大操场上种植草坪,设立高尔夫球场,该场占地几百亩,并配有休息室等配套设施,由英国人组织的高尔夫球俱乐部管理。另外两处位于西、南两乡。网球活动,场所更多,仅刘公岛就有网球场6个。凡是英国人办公处和住所旁几乎都建有网球场供外国人使用,有时也对青年学生开放。体育竞赛活动也较多,学校、乡村每年都要开一两次运动会。1929年6月9日区内又举行了第一届全区运动会。群众性体育活动项目以武术、游泳、登山、象棋等为主,开展得也比较活跃。为普及体育活动,1907年张福来、李华锷等人还专门组织体育会,在北大营原中国军团训练场西段开辟体育操场,组织开展体操运动。 

  传统文化 当时的文艺设施仅有戏楼、茶社,剧场很少。1918年阮长升在迪华街(今延安街)路南兴建的同乐戏院(建国后改为大众剧场,1982年拆除)是威海最早的营业性新式剧场。1921年以后,威海相继出现两家无声电影院。民间文艺活动主要是戏剧和杂耍。戏剧演出多在露天戏台或戏楼进行,当时的寺庙都建有戏楼或戏台。杂耍项目主要有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舞龙、跑驴等,多在节日或赶庙会时表演。过春节时,较大的村落还要组织闹新春的“光景会”逐日轮流到各寺庙、祠堂和市区演出。为压制舆论,殖民政府对报刊业严加限制。1923年威海创办了第一家报纸,但没过多久就被当局查封。1927年12月孙汉川等人创办了《威海午报》,殖民政府又以不允许登载抨击殖民统治的文章对其进行牵制。1930年由于英国在威海的统治行将结束,对文化事业的管制有所放松,当年1月许震江创办了《威海日报》。该报在宣传民族主义、抨击劣绅卖国言行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当时,威海商人还开设4家书局,经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出版的各种书刊。早期的图书业也开始出现。据1907年9月25日《东方杂志》第9期记载;威海卫商界松江沈某、江宁朱某、登州柳某创设阅报社一所,名为“威海阅报社”,以天后宫为社址,并在每星期日开会演说,以通风气。 

  医疗卫生 殖民政府先后在威海设立医院4处。其中设施最完善、医护人员最齐全的是位于刘公岛上的海军医院,但只为英军和外侨服务,拒收华人。1902年当局在码头区和刘公岛设立医院两处。1926年又在温泉汤设立了一处医院,这三处医院均对华人开放,总床位72张,全区人均床位占有率约为万分之四。其中,码头区的称做“大英民医院”,设备较为先进,可容纳病人五、六十人。其余两处属分院性质,规模小,设备也比较落后。除医院外,公共卫生所几乎没有。但每两星期举行公开诊治一次。针对区内流行病症,则由医官长率人每星期赴各地施诊。每年还要前往乡村产妇家施行接生。到春季医官长还要分赴各地施种牛痘以防天花。为防治传染病,由医官长定期对公共建筑物进行检查,并在公共场所修建公厕。此外还制做一些卫生宣传册发放到学校或农村。在殖民当局修建的医院里,中外病人是有别的。如大英民医院,英国人病房设备完善,而中国人的病房则相当简陋。普通病房里仅设三、四座土炕。病人住院一切用具都要自备,烧炕煮饭均在屋内进行。由于医护人员少、素质不一,误诊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其设立的医院,名义上对中外病人一视同仁,实际上主要为在威海的英国人和外侨服务。

英国占领威海卫时人们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