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2024-05-12

1. 欧洲债务危机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实质是欧元危机。希腊不是冰岛,它不仅是欧盟成员国,而且是欧元区国家,尽管其经济规模在欧元区所占比重并不大,但一旦破产,必然会波及欧元区其他财政状况不佳国家,形成连锁反应,对欧元区内部业已存在的经济混乱状态造成更为严重的冲击,甚至会使号称欧洲一体化象征的欧元乃至欧元区有崩溃之虞。因此,欧盟破天荒推出最大规模救援行动,是要向外部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欧盟救助举措并非只是针对希腊一国,更是针对欧元和欧元区其他国家。换句话说,这是一场欧盟根本输不起的欧元保卫战。

  相对于欧元危机对欧元区结构性矛盾以及对欧洲乃至全球经济恢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危机背后所潜藏的政治意涵及其对欧盟未来的政治影响则更加耐人寻味。

  首先,欧元危机再次凸显并加深了欧盟主权国家联盟的属性。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盟的“国别化”与成员国的“欧洲化”同样重要,成员国始终是欧盟政治的关键角色,这不仅体现在欧盟决策机制、对外政策和安全领域方面,也体现在其经济领域中,国内因素制约和影响着成员国的欧盟政策。近年来,欧盟一体化虽在不断深化,但也常常因内部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和所谓的“经济爱国主义”为人诟病。作为经济和货币联盟象征的欧元区,虽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也缺乏各国间财政政策的协调能力和对成员国财政政策干预的权力,致使一些国家可以轻易突破《稳定与增长公约》限制,实施财政扩张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最终酿成主权债务危机。而在欧洲主权危机爆发后,各国又因受困于国内因素的干扰,迟迟不愿出手相助,以致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并危及欧元和欧元区。

  其次,欧盟领导力量缺失现象更加突出。二战以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在于欧洲领导国家的不懈努力和推动,德国和法国则起到了“引擎”的作用。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相互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那些曾经视欧洲联合为必要甚至是一种道德义务的老一代欧洲领导人被新一代领导人所取代,欧盟领导力量开始弱化了。欧洲联合已经不再被看作是一项事业,而只是一个必要的谈判平台,甚至是困难时期的替罪羊。法国曾经率先对“欧盟宪法”说“不”;而在此次欧洲对希腊主权债务救助行动中,德国也饱受批评。分析认为,尽管德国议会21日批准了欧盟的巨额救助机制,但已经错过了危机处理的最佳窗口期。

  再次,欧盟未来发展将会具有更加强烈的不确定性。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打击下,欧盟成员国之间、民众之间和社会之间的失落感和不信任感在加剧,作为欧洲公民,欧洲人在享有欧盟成员国利益并对欧盟持欢迎立场的同时,怀疑论者也开始增加,特别是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后更为明显。欧洲援助国家希望对那些受援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实行严苛的财政政策,但那些接受经济援助的国家却不愿意其经济政策永远受制于他国的干涉之下,其国民也不愿意承受缩减收入和公共服务代价以换取经济具有更大竞争力。希腊政府为获得救助刚刚宣布新的财政预算计划,便引发了全国性罢工活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必然会对欧盟向心力和凝聚力造成严重伤害,给欧元区和欧盟发展带来更多变数。

  最后,欧盟未来国际影响力遭到严重质疑。欧洲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推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欧盟20世纪的主要目标在于内部经济市场的整合,那么其21世纪的目标则聚焦于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一个真正的全球角色。《里斯本条约》真正的含义就是要实现欧盟的这一远大抱负:在世界上促进民主、法治、人权和自由的普世性和不可分割性;勾勒并追求共同的对外政策和行动,为在国际关系领域中达到高度合作而尽力;在对外行动的不同领域和政策之间追求一致原则。但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却给欧盟的远大抱负浇了一盆凉水。人们怀疑欧盟在其内部事务上尚且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又如何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领导角色?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理查德·哈斯就以题为《欧洲不再是世界主要力量》的文章对欧洲的未来下了注解。

  德国总理默克尔指出,欧元危机是欧洲自1990年以来,也许是自《罗马条约》生效53年以来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伴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来的,不仅有对欧元和欧元区的唱衰,而且有对欧盟政治的唱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欧元危机不仅是经济危机,更是一场政治危机,欧盟面临的不仅是一场欧元保卫战,更是一场欧盟保卫战。欧盟要实现《里斯本条约》所规划的发挥全球角色和影响力的宏伟目标,仍然路途漫漫。

欧洲债务危机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2. 欧洲债务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机遇 在于在外部环境改变下 被迫和必须 早要 去改变的畸形出口 
转内需 转民富 拉动消费 
在于 面对欧洲危机 自省 自身所面临的债务 风险 全力做好自己 保护好自己的企业
在欧债危机倒置 欧洲优秀的 制造 金融业 倒闭 低市值情况下 收购 壮大 
在于做好自己 吸引避险来自欧洲的资本 发展自己
 
挑战 是依赖较重的出口 迅速面临压力 主要还是本朝做的不好 最大的挑战来自当菊的错误和后果
债务 货币问题 基尼系数问题等等  
最大的外部挑战不是欧债本身所带的影响 
想像下 次贷发生在哪? 最该受伤的是谁? 为何 在那之后要爆发的问题 被接种而至的欧洲问题
中东问题 所转移...  欧洲 中东 东北亚 是除了北美之外最富强的地区 日本庞大的债务逃 难道不会是下一个? 本朝 面临的挑战 在往下思考 就很清楚了

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联手,美国政府实施了大力的反危机政策,成功使美国金融市场恢复稳定,经济恢复增长,其他各主要国家的经济也恢复了良好增长势头。中国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动下,率先实现V形反弹。然而,2010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我们可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过程与美国次贷危机做个对比。先看美国。最初,次贷违约率上升,次贷相关债券价格下降,导致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新债代替旧债的连续发行过程中断;现价计价和资本金扣减原则导致杠杆率上升,金融机构只能通过压缩资产负债表实现去杠杆化。在此过程中,信贷紧缩愈演愈烈,一些金融机构因资不抵债而破产。金融危机蔓延导致实体经济陷入衰退。为稳定市场,政府在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收购有毒资产和接管濒临破产金融机构;同时,政府大力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数量宽松与零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再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长宣布,其2009年财政赤字对GDP比将为 13.7%,而不是原来所预测的6%。市场出现恐慌,希腊国债CDS价格急剧上升。2010年一季度,希腊国债对GDP之比达115%。2010年4月希腊政府宣布如果在5月前得不到救援贷款,将无法为即将到期的200亿欧元国债再融资。由于担心希腊政府对其总额为3000-4000亿美元的国债违约,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国债。希腊政府难以通过发新债还旧债,希腊主权债危机终于爆发。主要依赖希腊政府债券为抵押进行融资的希腊银行无法从其他地方得到资金,只能依靠廉价的欧洲央行贷款,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骤然加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效应出现: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受影响国家的GDP占欧元区GDP37%左右;欧洲资金外逃,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利息率上升,欧元贬值。在此情况下,欧盟、欧洲央行和IMF紧急出台7500亿欧元的救援措施。欧洲央行在国债市场上购买私人投资者抛售的希腊国债,以防其价格下跌、收益率攀升。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垃圾”债券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增加了对银行的短期贷款、放松贷款的抵押条件,以缓解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短缺。在稳定金融市场的同时,同美国不同,欧盟国家并未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希腊等国开始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德国等财政状况良好的国家也准备实行财政紧缩。欧盟区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即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此次欧洲主权债危机中,欧洲央行似乎并不打算效仿美国,也并未修改2%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源于财政赤字过高,但这并非才出现的问题。在高福利制度下,希腊人得以维持高消费、重享受的生活方式,加之税收征管不善,导致严重的偷税漏税,使其财政状况比较糟糕;希腊等国在加入欧盟时,由于资本自由流动与固定汇率,使得大量资金流入,公私债务增加,不但存在大量财政赤字,还存在大量经常项目逆差;希腊劳动市场僵硬,与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但无法通过劳动力自由流动缩小差异;马约关于财政赤字的规定未得到严格遵守,欧盟也因一体化和主权矛盾,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受全球金融、经济衰退的影响,希腊问题雪上加霜;造假账,严重的财政困难被暂时掩盖,丧失了及早采取措施的机会。通常,当一国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使财政赤字增加时,可通过三条途径解决:一是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如降息等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减少赤字;二是通过货币贬值,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减少赤字;三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但要注意其对增长的负面影响。然而,希腊没有本国货币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既不能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又不能贬值,只有财政紧缩一条路,即大幅削减工资和福利。这在政治上困难,效果难料。德国等迟迟不肯施以援手,也加重了市场对希腊前景的担忧,助推了危机的爆发。欧洲的救援与后果为避免危机恶化,导致灾难性后果发生,5月10日,欧洲紧急出台总额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救援行动。其中4400亿欧元是欧元区政府承诺提供的贷款。为实施救援,欧元区政府成立一个为期3年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作为一个特殊目的机构,将发行债券筹资以帮助面临主权债危机的任何欧元区国家;600亿欧元将由欧盟委员会依照《里斯本条约》从金融市场筹集;IMF也将提供2500亿欧元。为避免国债价格下跌,到5月28日,欧洲央行已购买近400亿欧元的欧元区债券,包括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的政府债券,其中250亿为希腊主权债务。欧洲央行平均每个交易日购入约30亿欧元的债券,其中20亿来自希腊。但希腊短期内并无好转的迹象,欧洲央行几乎是希腊主权债券的唯一买家。在欧洲央行以人为的高价大规模购入希腊债券的过程中,德法之间也进行着明争暗斗。欧洲前任央行行长是法国人特里谢,德国人指责他屈服于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巨大压力,违背了欧洲央行长期以来不允许购买其成员国国债的规定。德国央行行长怀疑,法国银行打算利用这一机会,清理法国银行账面上800亿希腊不良资产。现任欧洲央行行长意大利经济学家马里奥·德拉吉已于2011年6月24日就任。并与2015年初提出量化宽松政策以期刺激欧元区经济增长。除购买问题国债外,欧洲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各种措施,如降低欧洲央行贷款的抵押标准,增加向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注入。美国联邦储备局则宣布将重开与其他央行的换汇额度,以确保其他央行能获得充足的美元。可以断定,希腊在未来两年的国债已经有钱偿还,不会违约,传染效应暂时得到控制,局面不会继续恶化下去。尽管欧洲主权债价格得到稳定,但由于对欧洲经济缺乏信心,投资者抛售欧元购买美元,导致欧元持续贬值。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远未结束。而且,还留下一个问题,未来欧洲央行如何退出?推行的救助政策,已经把欧洲央行逼到了角落里。假如它停止救市,是否会使高负债国家的债券价格跌至谷底?欧洲央行本身也可能陷入危险。欧洲央行的资金,约700亿欧元,大部分投入到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救助危机将使央行资金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完全用尽。每年年底,德国央行通常会将其利润转到联邦政府。但未来几年,利润可能因和希腊债券挂钩而减少,这对德国央行的信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欧元区的债务问题与欧元前景有问题绝不仅仅是希腊。欧元区平均预算赤字占GDP比例高达6.9%,除希腊外,爱尔兰、西班牙这一比例都超过10%。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各成员国赤字不得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但根据欧盟数据,2009年和2010年,27个成员国中只有瑞典和爱沙尼亚达标。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要想解决债务问题,既要在今后数年内使财政赤字/GDP大幅下降,也要在未来几年使国债余额/GDP停止增长或下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国债余额与GDP之比的动态路径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债实际利息率的对比关系。在必须逐年削减基本财政赤字的同时,财政赤字国还必须满足债务余额/GDP趋于稳定值的条件。该条件是:经济增长率大于实际汇率。而国债余额/GDP比稳定且下降的条件是:经济增长速度-利率(国债收益率)-通货膨胀率>0。可以想象,欧洲公共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一定会寻找新的增长点,尽力争取较高的经济增速,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容许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否则长期利率会上升。现在看来,希腊债务余额/GDP趋于稳定并逐渐减少是有困难的。希腊经济增速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会小于国债实际利率,因为希腊并未找到新的增长点,而通胀短时间又起不来,所以只能依靠欧元贬值、财政紧缩。如果希腊不能通过结构改革保证基本财政收支平衡,希腊的债务/GDP就无法逐渐减少。这类问题也存在于许多欧元区国家和OECD国家。2011年,欧元区成员国国债/GDP将大于90%。欧元贬值是暂时的,欧洲的国际收支状况明显好于美国,欧元不会持续贬值。欧元区也不会解体,因为这样政治代价过高,而欧洲的经济能力应该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关键在于德国的态度。在欧盟这样的经济体中,如果没有财政转移支付,德国越强,其他国家越弱,欧元越要出问题,这就存在一个悖论。所以,德国如果自扫门前雪,只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把欧元害了,也把德国自己害了。危机可以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和欧元的消失。但危机也可能导致欧元区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不但有统一货币,而且有统一或近乎统一的财政,类似于美国联邦和各州的财政关系。此前,欧盟和欧元区扩张速度太快,很多体制机制并不完善,未来是否可以引入退出或除名机制,以免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未来,还应进一步打破各种要素流动的障碍,如劳动力的流动,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强大的欧洲经济和强大的欧元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因为欧元贬值可以为中国外储分散化提供了条件,而过去欧元太贵,限制了我们这样做。美国仍是世界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中长期真正的威胁,是发达国家的双逆差及国债和外债的累积。谁来购买全球巨额的公共债务,特别是美国国债?日本债务占GDP比例高达200%,但日本储蓄率很高,基本上是本国居民购买,国民财富基本上就可以搞定。欧元区的债券也是欧洲自己买。美国国债靠谁来买?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借新债还旧债和央行印钞票的阶段,新债只能依靠有剩余储蓄的国家购买。一旦新债券无人购买,将会导致国家破产、债券违约以及印钞,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之所以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等国继续购买美国和欧洲债券,减少了印钞票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的运转依然未恢复正常。未来,美国依然是世界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因为欧洲从总体上看,只有国债问题,外债问题尚不严重,如德国国际投资头寸为正,欧元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在这点上,欧洲强于美国。而美国既有巨额财政赤字又有巨额外债,在双赤字情况下能维持金融稳定,很大程度是由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随着双赤字的恶化,美元的地位终将削弱。美国国债的50%以上依靠外国投资者,2015年美国国债与GDP之比将大于100%,长期看不到改善的前景。因此在中长期,不排除美国发生国际收支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可能性。日本、中国、德国具有较强的财力购买美国国债。但希腊危机和世界各国财政状况的普遍恶化,使日本、德国购买美国国债的能力下降。谁来买单?在此情境下,美国运用视线转移战略,将这一压力转到逼迫人民币升值上来。先有美国130名议员联名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也屡提人民币要升值、“不惜与中国打贸易战”等观点,声称人民币升值可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2010年5月份刚刚结束的中美战略对话中,尽管美国以人民币升值上的让步换取开放市场的让步。然而,出于政治需要,人民币升值的话题一定还会重提。到底什么是中国的真正利益?未来中国在美元陷阱中会陷多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

4. 为什么要分析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

  最近有评论认为,欧盟对于由希腊惹起,连带影响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爱尔兰等五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可能被掩盖,原因是欧盟担心由此负上引发世界新一轮金融危机的责任。而在背后则努力为这五国的债务危机想方设法解套,从近期欧元在一轮兑美元走弱之后稍为喘定的情况看,不能不说有其根据。  欧盟之所以在希腊及其它四国出现的债务危机上如此着急,恐怕避免承担再次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责任是一方面,不愿意削弱与美国争霸的能力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欧盟订单较美多   不过,世界看待欧盟及欧元区的危机,目前还存在着不少分歧,其中一个明显特点是各国都因应本身与欧盟或欧元区的关系而做出评估。自称代表南北美洲领导地位的美国,明显的心态是乐于见到欧盟有更多的五国经济危机发生。美元兑欧元上扬加快,等于为美国经济注入一股强大支撑力,不但表面上可以挽救美元持续弱势而被欧元取代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可以把世界对美国的经济危机视点转移。这才是美国最希望欧元受到五国经济危机拖累而持续下跌的原因。   站在香港的角度,关注欧盟及欧元区出现的债务危机,最大目标应放在对整个亚洲区的影响有多大上,尤其是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有多大。原因有两条:一是大量珠三角港企来自欧盟或欧元区的订单占很大分量,虽然美国的订单也是一个主要来源,但以整体欧盟及欧元区的订单总和而论,不论其长期性还是稳定性,都较美国方面的订单强。  此外,经过金融海啸之后,珠三角港企看清了一个重要现象,即使美国的订单某个时期显得十分充裕,但因为来自单一国家,容易受到像金融海啸这样的冲击而一夜之间完全萧条。而来自欧盟或欧元区的订单,由于不同国家的需求量和经济能力不同,某一国的订单减弱而某一国的订单却增多,平衡了整个欧洲的订单数量。  二是港企在扩阔内销市场方面,得到的另一个好处是有不少内企凭借雄厚的资本站稳了内销市场之后,往往需要借助于港企的经验及技术,令港企得以与大量内企合作而扩大内销市场的份额。   亚洲诸国评估   在中国因素的影响下,亚洲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展示各自对欧盟及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态度。   一是东南亚。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在于依附中国经济的延伸力上,以不少东南亚国家重视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可以看出,其视点聚焦至今没有改变。即使像新加坡这种对欧美经济一直走积极靠拢路线的国家,也自觉不自觉地在不少大型发展项目上把中国因素放在考虑之中。  二是南亚。以印度为首的南亚诸国,虽然表面上与欧洲关系平平,但印度对旧宗主国英国的态度却一直表现得若即若离,反而与俄罗斯的关系十分紧密,不少涉及大量公帑的项目都向俄罗斯倾斜,加上辛格在连续几年受到美国的表面器重之下,更表现出欲借美俄这两个大国,强固其南亚地位,进而达到影响整个亚洲的动机。因此,南亚必然越来越疏离欧盟及欧元区,最终可能会全面淡出欧洲这片被视为“鸡肋”的地区。   三是日韩。日韩本身的矛盾是历史性的,但日韩在依借美国提高自己对亚洲的影响力上却一直不谋而合,这既是两国出于本身利益的必然表现,也是美国不愿放弃在亚洲的这处桥头堡使然,这种互相制衡又互相利用的关系,导致日韩无法在亚洲区建立更大的影响力,而只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传声筒,狐假虎威而已。   因此,亚洲区对欧盟及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一直以来只表现在金融市场随之波动方面,真正引起各国政府将之视为严重问题而加以重视,似乎还没有太大的表现,或者说各国还处于继续评估这股对欧美有颇大冲击力的危机会否影响本国的阶段,危机感仍不强。   不可置身事外   虽然欧盟及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对亚洲的冲击不大,但不等于亚洲对这股危机的杀伤力可以轻视。  其中有三方面必须予以关注:一,希腊危机之后,欧元区十六国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援陷入债务危机的希腊,但随后没有下文。有人视此为十六国需要加以协调才能成事作为理由,究实是各国只重表态,牵涉到掏腰包的事就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希腊等五国的债务危机在被视为难以消退的情况下,亚洲的戒备意识不应减弱。  二,美国利用欧盟五国债务危机的介入度将会多深,介入度指的是如何在美元升值的烟幕下,掩盖美国本身的百孔千疮经济,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亚洲各国必须引为关注,尤其是日韩两国,在考虑与美国的关系上,更须就是利好因素还是被拖累的诱因做出评估,因为它对日韩在亚洲的影响力有直接关系。  三,在此前不少亚洲国家因应金融危机推出的救市措施中,投入大量资金及形成低息效应的现象已经出现了负面效应,导致目前最受关注的各国必会在各自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开始走退市之路的看法越来越强烈。  亚洲多数国家并非像中国一样对退市采取稳中求进的做法,即以不影响整体经济发展,在不明显之中逐步退市。包括日韩在内的不少国家的做法是,一旦发现不利的经济环境,便采取急剧的退市步骤,以确保本身经济不受外围影响。   因此,整体上看虽然欧盟及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对亚洲影响不大,也不强烈,但依然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果欧盟及欧元区最终无法掩盖由希腊债务引起的危机爆煲,引发世界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便依然存在,亚洲也同样无法避免会被卷入危机之中。

5. 是什么引发了欧洲的债务危机

1长期扩张的财政政策,使得国家债务压力过大,财政收入有限,如希腊、葡萄牙;
2政府机构臃肿,运行迟缓,逃避欧盟委员会与欧洲央行的监管处罚,如德国、法国、意大利;
3资本监管宽松,资产价格虚高,如爱尔兰、西班牙;
4欧元区内国家之间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技术能力、消费观念等差异巨大,德国、法国、意大利发展水平高,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相比较低,北欧各国消费严谨,南欧国家消费超前;
5总体上近些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遭受美国次贷危机后,影响更加严重;
6美国次贷危机对欧元区资本市场的冲击,巨额有毒资产难以消化;
7采用单一货币,统一的货币政策分散的财政政策产出矛盾难以调和;
8货币发行权不在各个国家,所以陷入危机的国家无法因地制宜地执行货币政策;
9个别国家对国内经济统计误差过大或恶意修正导致债务漏洞难以控制,如希腊;
10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相关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

等其他我没有了解到的。

是什么引发了欧洲的债务危机

6. 结合所学国际债务危机的知识,谈谈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容易造成主权债务违约,一旦出现,将使违约负债国很难从国际市场再融资。
同时,会拖累欧元区国家甚至欧洲陷入深渊,经济大幅衰退,货币系统崩溃。
蔓延到全球,就会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因此,尽管欧债危机救助计划可能会拖垮欧洲,法德也不惜代价主张救助。
如果救助计划失败,欧洲人民将落入贫穷,欧洲人民将不得不过苦日子。

7. 结合所学国际债务危机的知识,谈谈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

你这个说的也算是投资风险中的流动性风险,和国家风险,如果欧洲债务危机扩大,而发行的新的国债又没有人买,这样你的国债就没有市场,也就是说债务高企国借不到钱,虽然预期收益率比较的高,还不上之前债务的利息和本金,那就会破产,如果一个大的经济体破产,那也就代表他发行的货币失败,会引起国际金融动荡。 
如果债务处于中间水平,或者说还有机会借到资金,那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是欧元区一方面救助要花成本,在一个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经济体的活跃程度,市场上的定单减少,做为他的第三方贸易大国,也会受到影响。

结合所学国际债务危机的知识,谈谈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

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影响,对中国的启示是什么

一,起因
1,08金融危机后,欧元通过大副贬值来减少危机带来的冲击。我们知道,货币贬值有利出口,升值有利内需经济,所以,出口占较大比重的德国就在这样的货币体系下良好发展,而希腊、意大利等典型内需型经济体严重倒退。
2,金融危机后,为刺激经济,刺激的货币政策是一方面,还有另一个重点就是刺激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政府支出等手段带动社会总需求。这样,政府收支赤字突显出来了。
总之,(个人观点)经济结构的失衡加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使主权债务危机突显出来。
二,影响
首先是影响的经济的稳定,当希腊债务持续恶化,政府无力偿还债务时,希腊就只有一个选择---债务违约,重新发行新的货币,这将对其它欧元区20多个国家地区原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冲击,或利大利等国纷纷效仿违约,加剧金融体系的瓦解,并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这个占全球1/3的经济市场会迅绵延到全球,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三,给中国的启示
中国站在了债务违约的边缘,下面说明:欧元区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有区别的,欧元区主张自由贸易经济占主导,中国主张政府调控占主导。政府支出超越美国,但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政府执行力。
1,刚性的土地供给全为国家所有,近十几年卖地卖得不错;
2,高税率,名义税率全球排第二,仅次于法国(法国对奢侈品征税率很高,中国征的是普税)。所以收支还有盈余,但过度的地方债务还是有所暴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