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 的发展 状况

2024-05-14

1. 当代艺术 的发展 状况

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美国对当代中国艺术的兴趣开始增长,但这种兴趣的动力是源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日益融合,是源于策展商人,而不是源于美国艺术家,而且这种动力常常需要从美国商业艺术展卖会上去体验,而非美国艺术家们的创作中心和大学。当然也有少数有影响力的学术性活动及展览已在美国开始。比如“国会山上展艺术”:由美国亚洲文化学院、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民俗中心共同主办的。这些交流活动和展示可以称为是一种进步,原有的东西方的文化力量在这里发生微妙变化,但是赵晓明教授认为这远远不够。他认同当代中国艺术在不远的未来还可以在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视野中放射光芒这种观点。尽管目前,大卫.克拉克的观点仍认定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来讲是一个暂时的新鲜玩意,或是被视为一种欣慰,即这个越来越像西方的东方世界正在学说西方的“艺术”语言。比如王广义的作品,颠覆了文革时代的肖像画法,以调侃共产主义,让步于资本主义的世界观,在某种程度上,这对支持资本主义价值的人而言是易读的。这样的解读使得这些作品与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瓦解的意识形态完全一致,这种意识形态曾经指导美国在冷战后时代的外交政策。作品中存在的其它东西仅仅被认为是地域色彩,即使图案中有些清晰的政治痕迹也是安全可控的,对美国价值或者国家体系不构成任何挑战,对西方现状没有影响。这在前苏联解体之前,一些前苏联的前卫艺术家作品在美国备受追捧,这些作品被美欧收藏家视为“在极权高压下,少数人发出的真实声音。” 但当前苏联解体之后,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真实反映人们生活的写实主义作品在前苏联蔚为大观,这使美欧藏家对社会主义生活形态的臆想破灭,那些曾经天价的画也跌到了地上。而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位中国当代画家王易罡,其散播艺术自由的东方价值观,在自由美国并非理所当然。过去的三个月里,当美国亚洲文化学院为他举办的美国画展活动期间,美国的公众和美国的美术馆,曾经为了他的艺术自由和政治原因讨论其在美国展览的某些作品,在大学、在美术馆和在媒体上持续发出两组尖锐的对抗的声音,他是反战还是反美?然而正是这种对抗,为王易罡和中国当代艺术赢得了可贵的话语权和显眼的历史痕迹。   推动交流对于提高中国艺术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地位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为交流可以凸显产生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现在国家民俗中心和史密苏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这类美国文化艺术殿堂时,加快了中国艺术在西方世界声誉的建立,但是今天中国艺术界重度商业化拜金的阴影使得这类学术层面的努力受到威胁。原因之一是,几乎没有中国商业型策展人能全面了解美国,因此鲜有能力去“发现”相对来说不为人知的艺术交流平台。中国艺术往往在跨越国际的展览中是孤立的,西方在理解中国本土所强调的问题时有其自身的固有框架,而中国当代艺术人在这个框架中却并未感到不自在的。这是一个必须迅速改变的现状。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的策展人将中国当代艺术带给了西方观众,但他们给予世界有关中国当代艺术产生背景的形象却是十分散乱的,所以提供这一背景阅读的重任应该是中国艺术史家。然而迄今为止,艺术历史已经证明在展现中国艺术的成就方面艺术史界远非商业策划界拿手,如果中国艺术历史界要充分面对这个时代挑战尚需很多改变,但赵晓明教授随之介绍说他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领域的变化,作为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是这种力量的先行者。   除了在中国艺术历史研究的领域之外,在艺术历史与艺术批评之间亦存在一道令人遗憾的鸿沟。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一样在把当代中国艺术介绍给更为广泛的观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他们并未能完整地提供所需的丰富的背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西方观众通常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中国当代艺术是在历史的真空中发展的。如果要避免以一种浮浅的西方接纳方式来框定当代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学界就必需全面准确地向西方来展示有力量的方法。完全废黜对艺术现代性的唯西方中心的思维与论述。   在这个演讲中,赵晓明教授显然不是要简单而广泛涵盖在此前世界艺术历史文献中边缘化了的中国现、当代艺术,而是要在整个艺术史中打开新的视角来消解现存的西方霸权。只有当这些全新多样的视角通过对话的方式出现,而不是事先就赋予这些视角优先权,学术界才可以说艺术历史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门学科。而全球化需要洞察到地域意义的本性和排除居高临下大一统的观点。   当今在美国大学、文化机构中工作的海外裔成员扮演了重要角色,引起人们注意到少数族裔为美国所做出的文化贡献。同样华裔人数在美国不断激增,生活在美国的华人也有了与日俱增的政治上的自我意识,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对此也给予了回应,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大博物馆愿意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办展的原因之一。   现在重要的是向世界彰显中国艺术成长的地域背景,在这一背景意义中,中国当代艺术扮演了一个积极而特定的文化角色。当然不是说艺术只能在其原生地才有意义,也不是指背景是理解作品的唯一方式。强调地域,不是争辩地域背景比其它内容更为真实具体,亦非否定全球化的力量在文化方面的存在。地域概念并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一个残余文化空间。这个概念是视地域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背景,全球化的力量在其中周旋。就这一问题赵晓明教授在演讲中特别列举了二零零七年四月在美国一年一度的庆祝“亚裔月”期间,中国上海音乐学院艺术歌曲演唱家邱曙苇在华盛顿大受欢迎的独唱音乐会来证明跨文化交流中的地域力量

当代艺术 的发展 状况

2. 现代艺术的艺术的发展

后现代艺术的出现反对现代艺术的力量是在1960年代未出现的。就在科技强权席卷一切,精英化,纯粹化的艺术山穷水尽的时候,新的艺术活动出现了,这些活动与当时的潮流是那么不同,竟然使西方艺术峰回路转,另开局面。下面就是当时新出现的几项艺术活动:(1)大地艺术(LandArt或Earth Art),可以看成是室内装置作品向户外发展的结果,最早的样式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国的斯通亨治圆形石柱,而美洲的广阔土地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以沙漠、高山和草原为原始材料,修整出或附加上巨大的几何形式,是大地艺术的早期特色。最有名的作品是罗怕特·斯迈森(Robert Smithson)的《螺旋形防波堤》,这个堤坝宽15英尺,观众可以沿着堤坝走几圈,除此而外没有任何实用功能。(2)装置艺术(InstallatiOn),是一种由非艺术材料构成。可在室内短暂陈列的立体展品,其中极少部分也会被博物馆收藏,它是一种布置展品的方法而非艺术特色或风格,所以它可以为许多艺术流派服务。最初的装置由弃置传统雕塑材料而来,其主要定义是:“(1)它们是装配起来的,而不是画。描、塑或雕出来的;(2)它们的全部或部分组成要素,是预先形成的天然或人造材料、物体或碎片,而不打算用艺术材料”。早期装置艺术的代表是德国的达达艺术家施威特(Kllrt schw-Itter),他在1920年代用各种材料将自己的住宅堆满。(3)身体艺术(BodV art),是创作者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艺术表达的材料,并结合绘画、摄影、录像或其他现场记录手段。形成的一种非戏剧化的表演艺术,“非戏剧化”是指无虚构、表演和做作成分。如勒瓦(Barry Le Va)的作品就是在相隔十几米的两堵墙之间跑来跑去,直到累倒为止。另一位维托·阿康西(Vito Acconci)曾经是个诗人,心理上有受虐倾向,比如他努力去咬自己身体上能咬到的部位,不咬出痕迹不罢休,还在公开场合手淫,并且架上扩音器将声音传播出去,迫使公众成为“窥淫”者,试图以此冲破社会禁忌,还有一位是克里斯·怕登(Chris Burden),这个人更是受虐狂,代表作《5天囚禁》是连续5天将自己关在一个铁箱子里;另一名作《枪击》是让他的朋友在七英尺外向他的左臂开枪,这种惊世骇俗手法,使他立刻获得了世界声誉。(4)概念艺术(ConceptuaI Art),来源于1920年代早期的达达艺术,认为艺术没什么神圣和持久的价值,它的本质是思想或者概念,物理形态的具体作品并不重要,所以也叫思想艺术(Ideaart),后物体艺术(Post Object art)或无物体艺术(De-materialized art),用来记录思想的文字材料,或者对一个事件的照相实录,是概念艺术的常见形态。概念主义艺术家探询艺术与思想或者艺术与知识的关系,这种探询的终点是文字的、数学的或美学与哲学的,从道理上说,这种作品实际上不是用来观赏的,传统的展出形式不适用。但既要展示内在思想又要避免外在形式,仍是长久的难题,那些被看成是观念艺术的作品,多是在美术馆和其他公众场合展出一些临时性的装置,例如随便堆放一些木头、砖块或其他杂物,有一个例子是在美术馆中展出一个巨大的鸟笼,里边有些活的鸟和其他物品,另有一个概念艺术团体则是一些从事随笔写作的人。代表人物有约瑟夫·库苏斯(Joseph Kosuth)、迈尔·波施纳(MeI Bochner)和汉纳·道波温(Hanne DarbOven)等人。(5)过程艺术(Process art),认为艺术的制作过程比事先的构思重要,体验时间流逝胜于观看静止和持久的物体,力图表达瞬间即逝的短暂存在,此种艺术多使用易于体现时间变化的软性材料,最初的来源是波洛克和德库宁在创作中随意滴溅颜料的偶然性,创作过程多是作者对展出材料的任意改变。代表人物是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他的一件作品是在展厅里堆放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混杂材料。他每天去改变这些材料的放置状态,到展览结束时就将这些东西收起来扔掉。促成西方现代艺术在1960年代未转变形态的原因很多,通常认为与下列社会背景有关:(1)美国在越战的失败,导致反对战争的情绪增长,再加上冷成格局下的国际环境,令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和现实生活不抱有大多希望,并进一步开始蔑视已有的人类生活准则。在文化领域出现反主流和否定永恒价值的倾向。(2)工业发展的副作用。工业的进步曾给人类社会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环境污染,能源紧缺,有毒废料,核武器危险,令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人们开始清醒地看待工业进步的利弊得失,对科学方法产生了怀疑。(3)社会问题突出,丰富的物质生活解决不了精神的问题,战后“垮掉的一代”出现。1968年,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学生运动热潮。(4)新思想的出现。欧洲许多哲学家们对当代文化提出了新看法,从而对艺术界产生影响,这些哲学家包括罗兰巴特、福科、德里达、拉康,利奥塔等人,他们对已有的社会抖学理论提出质疑,关任多种文化形态,引导人们怀疑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和终极判断,在艺术领域则是重新肯定具象的价值,从而导致对追求形而上的现代艺术的脱离。新的艺术思想传播迅速,到川的年前后,美国的艺术杂志中就不再是满篇塑胶钢和几何型了,天然材料,行动的过程,环境和观众的介入,语义解析,摄影实录,逐渐成为艺术传媒的主要报道内容。至此,现代艺术的观念、方法和形式有了重大改变,人们说的后现代艺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不过,艺术史的更迭不是军事交接。下会形成截然两端的局面,所谓新与旧,尾声与开场,往往同时存在,只是论述者为了叙述方便,习惯将纠缠在一起的事实分开来说,因此,我们常会看到学者们对许多所谓流派运动的开端有众多说法,本文论述后现代艺术,因为要刻意寻找时间推移的秩序,就无法同时兼顾空间的划分,这是要请读者注意的。除了上述外在因素,过分理性儿和科技化是促使艺术方向发生转变的内在原因。需知人类的精神世界和自然生态一样,既变化万端又相互平衡,如果其中某仲囚幸过分发展,就会有相反的力量来克服它。如果科学对艺术干预大多,就会有反科学的力量出现。  198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中心,后现代艺术已经风起云涌,成为新的世界性的艺术潮流。综合地看这些艺术现象,可以明显感知新的价值观现在成长,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求纯粹,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语言文字、音乐戏剧、大众传媒。数码影降、声光电化,只要能传达特定信息,就无所不用,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结合风景和建筑,展出场地也不局限在画廊扣博物馆,在当代西方,所谓视觉艺术已经与其他门类艺术难分准解。(2)善侍传统。人类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弃之如蔑很可惜,当代艺术家不反对传统,而是利用过去以更新自我。在时间和环境改变后,旧符号可能产生新意义,分冰的“天书”,蔡国强的“草船借箭”。都是这样。(3)非个人化,在艺术之上,除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这段时间,“个人表现”都不是创炸的主要目标,后现代艺术强调社会功能,使艺术走出象牙塔,贴近大众生活,艺术家以天下任为己任,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再是特立独行的另类人物。(4)多种标准,“多元”是当代艺术的核心观念,虽然国际上仍有主流艺术趋势的存在,但却不再用统一的标准判断优劣,比如承认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艺术的价值,女性艺术、土著艺术,非发达国家艺术受到重视,等等。但也因此出现繁杂混乱的局面,难以系统化。综合以上的论述,也许我们可以对后现代艺术有个粗浅的认识:它起源于对现代艺术的反叛,发展出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新方法,观念的更迭,技术的转换,以及它所代表的公众意识、多元价值观和自由创造精神,体现了西方当代文化中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地域,文化和体制的不同,中国美术界还不能在短时期内以整体面貌融入这一全球范围的艺术运动,但这并不妨碍新艺术因素的增长,也不妨碍我们从常识的角度去获得西方当代艺术的知识。 “冰起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风格上更是两个极端,但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例如哈桑在《后现代主义转向》中对二者的部分进行了如下比较: 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则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以人为本。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后现代主义则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 (洛斯语);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less is bore)。  杜尚的启发在涉及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话题时,不能不提到法国画家杜尚(MarceI Duchamp)被人们描述成西方后现代艺术之父,理解他的艺术和生活,对理解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诸多奇妙现象大有帮助,但理解杜尚是个难题)因为他的作品与生活都与常人相去太远;难以合理解释。虽然杜尚的艺术实践止于1930年代。而且在1968年去世,但他旱期的短暂艺术活动却在后来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1913年他完成了第一件现成品艺术《自行车轮》表达对传统作品中注重结构的轻视。并暗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观念而非制作技巧。《巧克力研磨机八号》差不多是杜尚最后一件架上作品,是对学院派油画的嘲弄。1915年后杜尚定居纽约, 1917年完成《泉》是一只小便器;另一件作品是L.II.O.O.Q,(1919),是给印刷品《蒙娜丽莎》添上小胡子。杜尚最重要的作品是《大玻璃》又名《新娘被她的汉子剥得精光》,该作品从1915年开始制作,至1923年仍未完成。192O年后,杜尚对光学和电影的兴趣与日俱增,川年代后他又将兴趣转到国际象棋上。杜尚最重要的贡献是“现成品”艺术。虽然从世俗的角度看,把现成的工业产品或是其他物品摆到美术展览会上是荒诞不经的,但事实上这却改变了人类对艺术乃至对世界的整个看法,人们开始质疑传统价值观念和艺术创作模式的必要性,至少。在西方后现代艺术中,“现成品”的影响无处不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人们以启发:(1)形式与美都不重要。自古以来,艺术家以创造美的形式为天职,并赋予此类工作以崇高的地位和价值。但杜尚认为美并不存在,艺术和创造艺术的人也没什么特别崇高的地方,他告诉人们,普通物品与艺术品没什么区别,果艺术是美的;那普通物品也是美的,如果普通物品不美,那艺术也好不到哪儿去,所谓艺术的审美价值只不过是人们的成见而已。他把那个“小便池”送进展览会,对打破这个成见起了很大作用。(2)环境和时间比作品更重要,变现成品为艺术品的决定因素是环境和时间。与作品本身无关。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东西乃至行为都可以是艺术;也可以反过来说,当条件改变时,任何东西乃至行为都可以不是艺术,按中国话说,就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由于环境和时间永远在流动扣变化中,所以文艺复兴的经典“蒙娜丽莎”到了20世纪,就可以被画上小胡于,成为笑料;自行车轮和凳子放进美术馆里,就等于结构主义的雕塑。(3)引艺术回到自发和天然的状态,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是自发和天然的,无须专门训练,更没有艺术家和非艺术家之别。但后来就有了分工,艺术成了一项专门的工作,也因此有了专门的关于艺术的标准。显然,这种分工和标准是以往制度的产物。有碍于健全的人性发展。如果在社会条件改变的情况下,仍然把这些已有的标准当成至高无上的法则要人们遵守,就太不合理,“现成品艺术”就是完全不把已有的艺术标准乃至文化尺度放在眼里,以一种看似搞笑而实际上相当深刻的思想,嘲笑了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拘谨和匠气,从而呼唤一个新的富有自由创造精神的时代的到来。(4)取消技术的限制,人们久已习惯将艺术创作看成是一种专门的技术操作这程,所以才有美术学院和专业画家,“现成品”艺术却与作者的个人技术无关,它只需要一种选择的眼光,而选择是一种思考过程,与物质产品的制作技术毫无关系。杜尚在这里告诉人们,艺术的价值在于思想。有思想,任何物质产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这种将艺术等同于思想的做法,客观上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学科,暗含了艺术与艺术史即将终结的理论判断。美国画家德库宁(De Koonig)说:“杜尚一个人发起了一场运动一一这是一个真正的现代运动,其中暗示了一切:每个艺术家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以似乎是随手拈出的“现成品”,轻松地扭转了西方艺术发展的方向,是杜尚留给后人的先驱者形象。杜尚之后,反对一切既定的艺术模式和评判标准,以毫无挂碍的自由精神为艺术创作目标,成了西方艺术界的共识。 20世纪产生于美国画坛上的抽象表现主义,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如果说,这个画派其实是欧洲现代派绘画在美国的延续,那么此后在美国所产生的种种绘画流派,则全然是美国人自己的创造。波普艺术,便是最早的一个具有美国特点的画派。波普艺术出现在50年代中后期,按照利希滕斯坦的说法,“把商业艺术的题材用于绘画就是波普艺术。”它取材通俗,视觉图像简单直接,并且排除个性的流露。丙烯、搪瓷等材料在画面上造成平整光滑的肌理效果,让人想到杂志封面,带有高度类型化的气息。在波普艺术家眼中,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它可以直接以现实生活中的物品为题材,而生活中的物品也可以直接作为波普艺术作品。波普艺术之后的美国画坛上,显示出流派纷呈的气象。照相写实主义、光效应、硬边绘画等等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光效应艺术流行于60年代,它通过线、形、色的特殊排列引起人们的视错觉,在静的画面上造出动的效果。照相写实主义主要流行于70年代,它根据照片绘制画面,形象逼真而细致。约翰斯是波普艺术早期的代表人物,他生于南卡罗来那州,1952年移居纽约。他的画摒弃抽象表现主义那种短暂情感的表现,创造出一种用纯绘画形式、甚至用生活中的实物,精致处理日常现实题材的“新达达”风格。这种风格在波普艺术的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约翰斯选择美国国旗作为该画的唯一母题。这一母题对于一般的美国公众来说,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再没有别的社会符号有美国国旗这么强大的抵抗审美转化的力量了。”然而约翰斯偏要坚持说:“这不是旗子。”这不免让人想起马格里特曾在其画着烟斗的一幅画上写下的一句话:“这不是烟斗。”确实,那不是烟斗,而只是一幅画。约翰斯在此所要说的,想必也是这个意思。他在这幅画中,其实是要表现图像与现实之间的那种界限。虽然他以高度写实的技巧把三面旗子描绘得十分逼真,但是它们看上去却似乎很不自然。它们毫无飘动和下垂的感觉,仿佛悬浮在半空。可以看出,它们彼此隔有一定的距离和空间,但是相互间没有任何联系。假如说它们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动的感觉的话,那就是旗子上的红、白、蓝三色并不是平涂的单色,而是略微地带着起伏波动的效果。人们也许要问,画家是否在为这三面旗子画肖像这样的肖像,想必只会存在于画家的脑子里。因而,这幅画所描绘的决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而只是一种幻想的现实罢了。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它会让人有如此奇怪的感觉。《玛丽莲梦露》,安迪沃霍尔作,1967年,版画,各90x90厘米,广岛,现代美术馆藏。在波普艺术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1927—1986)。他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1962年他因展出汤罐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他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坎贝尔汤罐、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蒙娜丽莎像以及马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对于他的作品,哈罗德罗森伯格曾经戏谑地说:“麻木重复着的坎贝尔汤罐组成的柱子,就像一个说了一遍又一遍的毫不幽默的笑话。”他偏爱重复和复制。“我二十年都吃相同的早餐,”他解释说:“我想这也是反复做同一件事吧。”对于他来说,没有“原作”可言,他的作品全是复制品,他就是要用无数的复制品来取代原作的地位。他有意地在画中消除个性与感情的色彩,不动声色地把再平凡不过的形象罗列出来。他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想成为一台机器”,恰与杰克逊波洛克所宣称的他“想成为自然”形成鲜明对比。他的画,几乎不可解释,“因而它能引起无限的好奇心——是一种略微有点可怕的真空,需要用闲聊和空谈来填满它。”实际上,安迪沃霍尔画中特有的那种单调、无聊和重复,所传达的是某种冷漠、空虚、疏离的感觉,表现了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内在的感情。玛丽莲梦露的头像,是沃霍尔作品中一个最令人关注的母题。在1967年所作的《玛丽莲梦露》一画中,画家以那位不幸的好莱坞性感影星的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复排立。那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一个个梦露头像,反映出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在钢琴边的女孩》 ,利希滕斯坦作,1963年,布面油画,纽约,私人收藏。利希滕斯坦(RoyLichtenstein,1923一)是以画卡通式的图像而著名的。与安迪沃霍尔一样,他不仅对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以及现代商品化社会的粗俗形象偏爱有加,而且,还喜欢以一种不带个性的、中性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形象。对于它们,他既不攻击批评,也不吹捧美化,只是简简单单地陈述——这就是我们身临其境的城市,这就是那些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图像和象征符号。1961年他开始将那最为平淡无奇的连环漫画中的形象,放到他的大幅的画面上去。他津津有味地用油彩或丙烯颜料,将那些连环漫画原样放大,甚至把那廉价彩印工艺中的网点,都不厌其烦地复制出来。就画面的讲究和制作严谨而言,其画风显得十分古典。《在钢琴边的女孩》是一幅具有典型的利希滕斯坦画风特点的作品。整幅画复制了一幅连环漫画,比原作放大了五百多倍。画家不仅把原作的构图与人物形象准确复制下来,而且对原作者的笔法以及丝网印刷的网点作了精心细致的模仿。他借用广告画家的放大格,逐格将连环漫画上的图形一成不变地从小格转移到画布的大格上去。他还采用特制的金属雕版,上面打有整齐的小孔,把大片的小圆点有规则地排立在巨幅的画面上,有意模仿印刷工艺中的网点,以表明其放大的连环漫画的通俗文化色彩。他声称,这种绘画并不是机械的仿制品,其画法只是为了形式的原因:“我认为我的作品与报刊漫画是不同的……,我所作的是造型,而报刊漫画依我的解释并不是造型。”《流》,赖利作,1964年,板、混合材料,149.5x148.3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奥普(OPArt)艺术,又被称作“视幻艺术”或“光效应艺术”,流行于60年代。这种艺术主要借助线、形、色的特殊排列引起人们的视错觉,从而使静止的画面产生眩目流动的动感效果。它渊源于包豪斯的传统,利用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与观者的视觉感知作用紧密联系的一种抽象艺术。光效应艺术的光感、幻感和动感源自于画面本身所拥有的特殊动力特质。线条,如垂直线、水平线、曲线的规律性排列,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周期性组合,以及色彩的并置、重叠、围绕、渐变等,给视网膜带来了特殊的刺激。它蛊惑人们的视知觉,造成闪烁、放射、旋转、凹凸等运动幻觉。这种视觉上的飘忽不定,甚至使观者在不经意间便被拉人到意识涣散的恍惚状态之中。可以说,它是一种视觉魔术。尽管我们知道,所有的绘画艺术都涉及到物理事实与心理效果之间的差距问题,然而在这里,我们仍会惊异于静止平面上的那种起伏波动的幻觉效果。光效应绘画的创作有点像是对视觉所作的科学试验,而与情感无关。这种绘画并不只限于画面本身,它还呼唤着观者的参与,只有当人们看着它时,它才能在与观者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完整性,实现它的价值。实际上,这种倾向可以追溯到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那些画家都尽量避免调和颜料,而是让原色在画布上并置,当观者退后到适当距离时,由于视网膜的独特复合作用,人们感觉到了光的闪烁。光效应画家将这种技巧作了进一步推进,使之成为实际上的主题和内容。光效应艺术很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它被运用于设计、装饰、广告等方面,成为流行的一种标签。光效应的代表画家包括维克多瓦萨莱利和布里奇特莱利等人。布里奇特路易斯赖利(BridgetLouiseRiley,1931—)是一位有创造性的英国女画家。1960年前,她主要画人物和风景,后来,她投入到光效应艺术中,创作出一批很富动感的作品。 《流》作于1964年,是其有名的黑白绘画系列中的一幅。线条之间的关系似乎经过了仔细的推算和精心的编排,在画面上造成波折流转的效果。当眼睛盯着它时,画面便不断地起伏波动,“流”的幻觉产生了。《约翰》,克洛斯作,1971—1972年,画布丙烯,254x228.6厘米,纽约威尔敦斯坦画廊藏。照相写实主义又被称作超级写实主义,是流行于70年代的一种艺术风格。它几乎完全以照片作为参照,在画布上客观而清晰地加以再现。正如克洛斯(ChuckClose)所说,“我的主要目的是把摄影的信息翻译成绘画的信息。”它所达到的惊人的逼真程度,比起照相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照相写实主义的画家们并不直接写生。他们往往先用照相机摄取所需的形象,再对着照片亦步亦趋地把形象复制到画布上。有时他们使用幻灯机把照片投射到幕布上,获得比肉眼所看到的大得多、也精确得多的形象,再纤毫不差地照样描摹。蓝本上一些不够清楚的细节,也被画家们予以修正,而具有同样的逼真性和清晰性。如此巨细无遗的精确画面,在某种意义上反倒成了对人们常规观察方式的一种挑衅。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形象的视觉感知不会细致到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细节。通常由于职业、情感、性格以及实用主义等诸多影响,眼睛会有所选择地对形象作出反应,有些可能经仔细观察获得了清晰印象,有些可能只是一带而过,甚至很多时候,人们的看只是大致清楚而已。照相写实主义的写实几可乱真,但它对所有细节一视同仁的清晰处理,则暗示了它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暗示了真实之下的不真实。此外,照相写实主义画家们有意隐藏了一切个性、情感、态度的痕迹,不动声色地营造画面的平淡和漠然。这种表面的冷漠之下,其实包含了某种对社会的观念,它反映的是后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精神情感的疏离和淡漠。照相写实主义作品往往尺幅巨大,给视觉带来某种震撼。查尔斯贝尔(ChadesBell)认为,“极度地改变日常东西的尺寸,使我们能够进入里面,更容易探索它的表面和结构。”大尺幅的绘画是以一种独特的方法炮制出来。画家常常把照片划分为许多小格,再按照比例一小块一小块地仔细复制。显然在完工之前,看不出画面的整体效果。照相写实主义题材广泛,形象逼真,并且无一例外地摒弃一切主观因素。表面上看,它是对写实的回复,而实际上,它是对当代社会的某种揭示。写实,在这里已经成为与抽象并驾齐驱的一种现代艺术手法。照相写实主义的出现曾经招来一片可以想象的批评和攻击,靠了画商的支持和大众的热情,它立住了脚跟且声名鹊起。这一风格的画家中,克洛斯以人物肖像为唯一的题材,埃斯特斯喜欢描绘都市街景,戈因斯对咖啡厅和快餐店感兴趣,查尔斯贝尔把精力花在描绘游戏玩具上,罗伯特贝希特勒则致力于平衡照片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尽管从事照相写实主义绘画的人数不算多,但它的影响倒是绵延不绝,甚至至今仍有人对它颇有兴趣。克洛斯(ChuckClose,1940一)是照相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生于华盛顿,曾就学于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他早先从事抽象表现主义创作时,发现他的作品与别人的作品同出一辙,缺少自己的特点。为了追求自己的视像和观念,他于是转向了画人,且借助照片画人。他从1964年起描绘人像,两年后专以照片为蓝本作画。他调侃道,“抽象表现主义的画家都画得很‘帅’,我就采用最笨的。他们的画用颜色涂得很厚,我就只用黑白,涂得极薄。当然,后来我也用了色彩。”他终于找到自己,做到了与众不同。克洛斯描绘的对象都是他所熟悉的亲友,他了解他们的音容笑貌、个性心理,但在画面上,不仅人物毫无表情,不传达任何自己的特点,克洛斯也抹去自己的感情,不表露任何倾向。他用喷笔和电动橡皮代替可能泄露个性的画笔,费时耗力地进行他的工作。《约翰》是他70年代初的一件作品,人像逼真,纤毫毕现。皮肤、毛发、眼睛、眼镜等均被描绘得富有质感。如此大的尺幅,加上如此强的逼真,会让人产生一种念头,那就是真得“像假的一样”了。

3. 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人类历史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时代。这既是由现代科学开拓的新疆域带来的新视野导致的文化发展趋势,亦是人类文化发展史按其自律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代科学、文学、艺术的新思潮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例证,譬如现代物理学的新发现在更高层次上对经典物理学关于物质、时空以及因果关系等等传统思想的扬弃和升华,文学、艺术流派中的前卫艺术对艺术传统的宏观意义的破坏都表明人类社会正在开始一次自人类社会生活形成以来最伟大的变革,即文化自身的变革,它不同于以往的物质革命带来的对文化的影响,因此,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文化变革,这一人类文化史上的巨变必然导致我们对传统的科学、艺术模式作重大的修正。
在整个文学、艺术领域内,近百年来应属绘画艺术的改变最为明显。下面我就来针对当代绘画的两种新倾向谈一谈这一巨变时代绘画艺术的特色和性质。希望我们的思考能够汇入这个时代文艺思潮的总流,从而为建设人类新文化的大厦贡献我们的微薄力量。
一、绘画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自从人类社会活动进入科学时代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由于照相术的发明,使一直作为记录历史、描绘肖像以及装饰生活环境的工具的绘画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逐渐成为一门研究视觉图式的独立学科。因为照相术的发明不仅带来了一般记录实况的工具的重大改革,更重要的是射电望远摄影和显微摄影所揭开的新的视觉世界进一步加强了画家们对单纯视觉图像的兴趣。当然,在绘画真正开始按其自律性发展的短暂历史中,这一特点仅仅是发生在较高文化层次中的现象,而在一般社会生活中绘画仍没有从装饰生活环境的工具和社会伦理学的附庸的位置上摆脱出来。因此,这一学科的形成还仅仅是一个萌芽,它需要更多的智慧者的辛勤劳动,才能使其建立起系统的科学构架,从而使人类这一新的需求得以真正的完善。
自从塞尚开了“现代派绘画”先河以来,这一萌芽就已初步形成,到迪尚和毕加索就更显而易见了,而基于鲍克林和克林格尔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季奥吉俄•德•籍里柯(Ciorgio de Chirico)创立的“形而上绘画”和彼埃特•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绘画则显示了这一学科的真正形成。这时,揭示这些图式的价值并不在于用以表述一种显而易见的道理或使之成为具有满足美感需要之功能的欣赏品这一点上,而在于人类对视觉图式本身所具有的无穷奥秘发生兴趣的知性这一点上了。从这层意义上看,绘画已不再是归属于原来意义上的艺术的一个门类,而应该是一门研究视觉文化的独立科学,因为这些图式的揭示绝不像诗歌、戏剧那样必然会首先展现出社会学和伦理学方面的意义,亦不像音乐和舞蹈那样必然直接展现出审美方面的意义。虽然它也可以代替摄影再现一个美景,一个瞬间的舞姿,但这如同物理学的成果可以研制出原子武器一样,那只是它的副产品,并不是研究这门科学本身的目的。
我之所以要对绘画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形成的传统归类做重大修正的原因,并不在于企图否定传统形成的科学性,在绘画没有真正成为其自身之前,传统的分类在过去的几千年中都是合理的、适用的、准确的。但当科学时代到来时,确切些说是照相术发明后,这一经典分类的原则就被打破了。照相术的出现是历史的转折点,尽管它产生的初期并未使我们明确地意识到原有的绘画模式的不适用,但毕竟随着摄影技术的迅猛发展,绘画就越来越少地担负记录历史和绘制纪念性肖像的社会责任了,因而“现代绘画”逐渐走上了半抽象化、抽象化的道路,时至今日,已很难找到类似照片的绘画图式了(指专门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现代绘画”中所谓“照相写实主义”的推出亦决非意在描绘纪念性的肖像或作为欣赏品的风景,他们的兴趣只在于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对人类手工所能达到的模仿机器效果能力的赞美,从这一意义上看,这类绘画虽不是纯粹的图式科学,但亦是接近科学技术研究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绘画直接作为艺术品的旧社会功能已被摄影取而代之了。”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绘画图式中的科学因素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进而形成了视觉图式的专门科学。这一点通过绘画图式中表象上的抽象化与内容上的抽象化可以得到说明。从百余年来的“现代绘画”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明显的走向抽象化的总体特征。而这一逐渐独立起来的学科之所以在它诞生的初期阶段会产生遭到一般公众的强烈反对,并要求弄懂它所表现的内容的原因,正在于这些人还抱着原有的对绘画这一学科的理解模式来考察这些图式的意义,这就导致了新绘画图式是否有其存在价值的争论。事实上,造成这种错误的,并不仅在于观者,同时亦在于专门研究机构和视觉图式学家(画家)们自身,因为这些专门机构和专家们还没有自觉地象视觉图式本身那样转向于适应这一时代意象的倾向,他们自身就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要按照视觉图式的科学性和自律性去显现它的结构,一方面又想让普通观者来理解这一工作的意义,这就出现了矛盾,就象一个数学家企图让不懂数学的普通群众理解他的数学公式一样,结果专家费了很大气力,观者仍然不知所云。绘画图式自脱离旧艺术范畴以来(表象与内容的抽象化),就改变了过去数千年中它对社会的作用,也就是说它不再是专为审美的需要而制造的生活奢侈品和为服务于社会学制造的政治宣传品以及服务于社会伦理学的道德教育说解图了。对它的揭示和研究是以启发人类思维的创造力和为制造美的环境、美的用品奠定理论基础、物化方式,物质材料选择知识基础而成其为社会价值的。人们固然可以拿它的成果去制造美的事物和美的欣赏品,譬如建筑、城市规划、生活用品造型、机器、机械造型、壁画、室内装饰、室内挂画、雕塑、服装样式、服装图案等等;亦可以拿它去作各门科学的图解和科幻视觉显相,如天文馆、自然科学博物馆、海洋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壁画和各种书籍装帧、插图等等,但这些都不同于对“视觉图式科学”本身的研究。此外,更重要的一点还是这些图式能通过视觉心理学这一角度启发和培养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成为自然科学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学科。
通过应用抽象构图的考察,我们发现人们对同一视觉图式的视觉反映并不是一样的,往往那些敏感于对形的认识又有较深的专门知识的人,才对那些具有格式塔感觉的图式产生认同,认同的层次随识别优、劣图式的能力(天赋和修养)按金字塔结构大致划分为九级,三级组合成为一层,因而分上、中、下三层。如图所示:
 
每层组成一个共同的语言特色,上层为抽象,中层为意象,下层为具象(或表象)。通过应用视觉图式的考察说明抽象构图亦有“优”、“劣”之分。那么“美”的秩序也就是在“优”类的图式中展现出来(由于这是一门刚刚诞生的学科,暂时仍延用过去的词汇概念),这些图式之所以只能得到极少数专家的认同,那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某些人对视觉图式的敏感就像另一些人对数学的敏感一样,需要在这方面知性的天赋,另一个原因则是有些专家虽有些敏感却由于多年接受传统教育的结果而不肯放弃旧有观念对“绘画艺术”这一学科的理解,那就是他们还要求绘画图式至少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正是极大多数公众甚至专业工作者很难理解为什么看来“丑”的图式亦能成为绘画科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原因。因此,若要使这门确有研究价值的新科学健康地发展起来,就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不再要求一般观众的普遍认同,更无必要解释这些图式表述的“内容”,画展亦可像其他科技成果展一样,无需追随普通观者的意见,因为这些展品在本质上不存在美不美的问题,它所提供的只是视觉经验的积累,这些经验或许有新、旧之分,但却没有美丑之别,因为它们不以区分美丑为目的,而以积累引起(刺激)人们各种感情或感觉的图式为目的。
我认为自从这门学科初步形成以来,至今尚处于初级阶段,籍里柯、鲁奥、蒙德里安和波洛克等西方画家的学术成果一直是这一学科中的最高成就,尽管我国近年来的一些青年“画家”亦有了一定的成绩,如谷文达、王广义、张培力、丁方、李山、任戬等人,但仍未脱出籍里柯、鲁奥、蒙德里安、波洛克、杜尚、毕加索、达利等西方前辈建立起的体系。当然,这里应该提到谷文达、任戬在探索新形式方面做了尝试,但这些尝试也不能说是完全成功的。由此,我们看到,绘画图式的被揭示必须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只有在观念得到全面更新,新的方法论得到专家们的普遍认同后(也包括在我们自己身上消除传统教育的一切影响之后),我们才会对更深奥的视觉图式有所领悟,因而也才能做到在绘画图式中揭示出新的经验的物化,而不是物化的新经验或物化的新观念。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一事实,即“现代绘画”正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原因在于对绘画图式的揭示变成了对自然界物质形态图像和积淀于人类深层经验中的心理图像表述于二维平面后所蕴含的构成学问题的类似数学的纯抽象研究了。对这门科学的研究绝不同于对艺术语言学的研究,因为对艺术语言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服务于它那个学科的基础建设,若离开了艺术中某一类主体的需要,它的研究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了。而视觉图式学却不是这样,它不仅可以为作为原有艺术门类存在的大众美术提供语言材料,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建设有序结构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则是它在启发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意义和人类对其自身的玄奥性发生兴趣这一方面。美国教育学家G•F •奈勒在他的教育哲学导论一文中说道:“人类就其本性来说就是一种追求玄奥的生灵。他具有一种无节制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从他生活经验的形形色色的材料中求得对事物终极本质的理解。”(《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正是这种天性使人类对于一切未知领域都发生兴趣,而作为获得一切知识最重要的渠道自身—视觉,更是现代人认知兴趣的主要对象。正是这一特点表明它自身属于独立的科学,而不从属于艺术或社会科学。
二、理性精神的勃兴
 
(1)冷漠、庄严的视觉图式成为当代绘画的主流。“理性是一种知识的源泉,从此我们可以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彼此一致的判断。”(G•F •奈勒《教育哲学导论》)
我们在本题中将从艺术社会学和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现代绘画”的问题,因此,我们就要再度回到把绘画视为艺术门类的角度来看待当代美术思潮的价值问题。在此,我们针对我国近两年来的青年美术家集群的社会思潮和“艺术作品”来谈谈理性精神这一问题。以东北的“北方艺术群体”为首,首先推出了《一个新文明的诞生》、《“寒带—后”文化的初步形成》等论文,这代表着他们普遍认同的一种时代意象,在他们的绘画图式中,这种意象是鲜明的,那就是这些图式有着某种共同的特征,即冷漠的、庄严的、超现实的倾向,这是指内容抽象化的作品,还有那些表象抽象化(非具象)的图式也显现为机械的、冰冷的理性主义特征。这些作品一反传统绘画中的“温性”情调,它们给人的感觉是“非人间气息”的效果,那种绝对禁止的、似人非人的形象像是梦幻中的“自然”,这一“自然” 更接近本体的、必然的真实,而那些“真实自然”的摄影则往往是偶然的、表面的选择。接着是南京“青年艺术周”的一些青年画家、理论家喊出的“北方精神”的口号并推出了大量与前者相类似的作品,其中以丁方、沈勤等人的作品较有代表性。然后是出现在杭州“’85新空间”美展的很多作品也与此同构。
下面我们就两个具体的例子来分析一下这些作品的特色,以“北方艺术群体”成员王广义的《凝固的北方极地20号》及“’85新空间”青年创作社成员张培力的《休止音符》为例,我们看到在这里理性的感觉是很强烈的,画面中呆板、僵硬的人物造型和整个画面的简洁处理以及静力学的稳定效果都给人以冰冷、遥远的感觉。画面中的人物似是而非,他们是虚幻的、纯精神的,却也是永恒的、真实的,他们生活在“彼岸世界”,是那个世界投射在我们心灵中的影子。我想,这个“世界”或许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世界”吧!总之,这些作品并不是试图用美的景物或人物来唤起人们的生活联想,而是借用他们来建造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在这里,画面中的人物不是具体的个人,他只是类的象征,是一个符号、一种媒介,透过这一“理念世界”的投影,我们可以体验到那种接近彼岸世界的欢愉,那是一种庄严无比的神圣的快乐。
南京“大型现代艺术作品展”丁方的作品《城》以另一种语言揭示了这一时代意象。虽然在其理性倾向上,它与前者是一致的,但在物化手段的选择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就是后者所采用的是较繁复的肌理效果,不像前者那种光滑的、明洁清新的画面处理,同时,它所采用的无机物质的主体形象的钢性感觉以及沉重的色调也与前者迥异,正是这一点使这一作品更富有历史感和宗教气息。所有这些并未使这一图式丧失其理性的感觉,而只是在揭示这一精神内涵的时候,采用了另一种表述方式。因此,这一作品在其精神本质上与前者可说是异曲同工。
以上两个具体的例子谈了所谓理性倾向的绘画在作用于人类心理时产生的效果和其在美学方面的意义。这种理性倾向在当代中国画坛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意识,这预示着这种倾向在当代画坛中必然逐渐变成一种普遍认同的绘画发展趋势。在当代青年自办的“现代绘画”展览中,我们看到对这种倾向认同的普遍性,譬如北京的11月画展,湖南“0”艺术集团画展等等都出现了大量这类倾向的作品。
那么,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些绘画又有哪些意义呢?我想我们是否可以勉强的这样来解释(因为绘画图式自身并没有直接的社会学意义):这种理性的绘画图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人们并不完全陌生的形象构筑起较为陌生的视觉图式,这就使人们在这些作品前既做到可视、可感,但又无法接近,直白地说就像看到了希望,但还未成为实在之前的状态,这就造成了观者与图式间的心理距离,这一距离是可见的,但亦是遥远的,这种距离造成观者在审视作品时会产生肃然起敬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抱着玩赏、欣赏的轻松心情去观看它们,亦不是从那里获得伤感主义的感染。这时他们体验到的是人与自然本体相互渗透的充满激情的迷狂状态,这种审美体验易于激发起人类生命力的律动,使人类生活更接近理性,这种理性便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充满激情的理性,亦即完整的理性,人类只有在这种完整的理性的支配下,才能建设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否则精神的萎靡、生活的堕落就会在我们懒惰和麻木的时候侵蚀我们的机体。因此,若把绘画作为欣赏品,那么这种审美体验亦会成为建设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这是对人本主义精神的赞美。
(2)理论与图式制造的并携。当前美术思潮的态势正向着理论与创作并举的特色迈进,20世纪80年代所涌现出的大批青年画家以及其他行业的美术爱好者关心的不仅是美术作品展览,同时更关心理论界争论的新焦点和哲学、自然科学及其他边缘学科的新成果对美术思潮和艺术观念的影响。时代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一系列理论文章引起了画家们的极大兴趣和整个美术界的普遍关注,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美术界史无前例的新倾向。依我们分析,这是现时代所必然产生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自从旧观念随着造型艺术的古典法则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一些画家的作为“艺术作品”的绘画在失去其精神内涵后毕竟显得单调、枯燥和空泛。
因此虽然新兴的画派此起彼伏,朝兴夕衰,不到100年竟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数千年的更新递进,无疑,从对图像自身研究的角度,这是一种进步;但是从艺术学的角度,这种现象不能不是一种衰退的标志。从图像学自身的意义上看,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似乎就已初步解决了二维平面构成性所蕴含的全部问题,这可说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而从艺术作品内容的角度看,这时期的作品几乎谈不上有什么含意(艺术社会学与艺术心理学)。现代艺术的进程就是这种带着深刻矛盾的发展,这标志着旧文明已真正到了衰亡的日子,这不仅是艺术材料和物化方式的过时,更重要的是旧的传统观念的解体。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某些“现代绘画”艺术作品的内容出现了那种“大脑空白”的视觉效果,即“无内容”的作品(指视觉图式没有精神性这一点)。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正处在旧的文明解体与新的文明正在形成的转折时代,绘画作为人类与新文明(新观念)的中介物在当代尚不能完整地体现其社会学方面的意义,因而,从人类整个文化的角度看,“现代绘画”虽然在它自身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极大的意义,但在艺术社会学方面的价值却未能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壁画、雕塑艺术相媲美。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当代美术理论才空前地重要起来,从而形成了与视觉图式并携的绘画发展趋势。我们从当代较出色的青年画家的知识结构也可以了解到这一点。如谷文达、王广义、张培力、丁方、任戬等人都是在理论方面下过功夫的,他们用自己的绘画来完善自己的理论,在我熟悉的几位中,他们大都认为,从对整个人类社会起推动作用这一意义上看,绘画本身是无所谓的,关键的是这种图式应当也必须表述出他们所要表述的观念,从这种倾向看,这种绘画也是一种图式理论,这既是说作为艺术的当代绘画是以绘画本身的异化的面目出现的。他们反复强调着要高扬理性精神,从而要扫除一切软弱的、轻松的、病态的罗可可式的文化,建立起崇高的、健康的文化模式。我认为,这所谓理性精神正是新文明的精神。当代美术理论的建树也正是在各个不同点向着这新文明的主体精神汇合,迟早这些不同点会汇聚一处,从而产生全新的审美观和全新的物化模式以及与之并行而独立存在的理论体系。
在今天这一理论与创作并行的时代里,一个艺术家不仅要有志于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更应加强理论修养,做到多阅读(包括其他学科的著作)、勤思索、善积累、爱争论并能建树起自己的观念体系。从而能够与理论家并肩合作,为视觉图像学及视觉文化学的真正完善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必将成为未来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艺术更加繁荣、发达。

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4. 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新趋势

 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新趋势
                         艺术设计并不只是审美的一种表象,而是服务于人的一种理念。那么,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有什么样的新趋势呢?
    
         摘要: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艺术设计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下,呈现出新的格局,“以人为主”是当代艺术发展的核心,只有站在人性化的角度上去发展艺术设计,才能摆脱理想主义的设计束缚,使中国艺术设计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因此本文将针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趋势进行新的探讨,希望为更多艺术设计者寻找到新的设计方向,创造出更多服务于国人的艺术设计。
          关键词:艺术设计;发展;新趋势 
         当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精神需求就会出现新的契机,这种社会现象往往也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迫使设计者的理念不断创新。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现代艺术对我们的生活进行了革命性的创造,为我们的生活形式打开了一扇多姿多彩的大门。我们在享受着艺术设计美感的同时,也更应该思考未来艺术的发展道路,只有不断地前进和发展,才能使我国的现代化艺术设计时刻走在时代前端。
          一、情感寄托式怀旧设计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新的艺术设计永远都层出不穷,我们将越来越多的新鲜元素融入到了设计之中,本以为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是却发现这种文化过盛使人们产生了厌倦情绪。反而是一些古旧设计更受群众推崇,于是,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感到迷失。觉得如今的艺术设计似乎越来越捕捉不到人们的内心。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设计者忘记了一句话,叫做“情有独钟”,也可以说这是人们对于青春的向往,这种情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发珍贵。所以说艺术设计最流行的元素,永远是在人类的情感足迹之中,因此情感寄托式的怀旧设计正符合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怀旧设计并不是一味的古老化,而是在设计中体现出伤逝的情愫,利用历史与传统文化背景,将一些旧时代元素在新的空间反复应用,让人们在现代的文化生活中,感受传统古老的文化气氛,这会让复古怀旧基调与现代设计形成鲜明的艺术冲突,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达到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所以说情感寄托式怀旧设计是真正地从人的心底出发,满足了人们对于逝去年华的追求,利用人的遗憾,实现设计的美感,让人们可以在这个物质过盛的年代,感受返璞归真的情怀,这才是真正新趋势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二、极简主义前卫式设计 
         传统艺术设计利用繁琐的形式来崇尚美感,这种设计理念在新形势下,已经渐渐地被人们所摒弃。现在人类生活节奏快,因此极简主义这种前卫式设计更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早在19世纪80年代,国外的设计大师就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2]这种设计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为今天的不只是形式要追随功能,而是我们要用形式把功能体现出来。简单地说就是,设计已经不只是一种美,而是利用设计去方便我们的生活。因此极简主义也可以成为极少主义,这与设计师米斯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相同,是当代一种“最低限艺术”的潮流体现。与传统艺术相比,设计师为了烘托个体强烈的艺术风格,而视设计功能于不顾,极简主义则是一种无个性的设计主义,它排斥再现自然具象艺术,在设计中设计师只是利用几何、抽象等简洁的线条,通过这种单一的几何形态反复使用,来优化整体设计的效果,不但看起来简洁大方,用起来也方便快捷。因此说极简主义是站在高水准的现代科技条件下的艺术设计,通过最真实的视觉感受,给予人独特的艺术遐想,是符合人类发展的前卫设计。
          三、清新朴素自然的品格设计 
         有人说艺术是机械化生活的解毒良药,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机械化的时代,人们在城市的拥挤与躁动下,生活节奏越发紧张,所以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在推动着技术,而是技术在支配着我们的生活。艺术设计不只是单一地追求美,若是人们能在设计中寻求到自然与宁静,那么就可以说这样的艺术设计是存在价值的。因此可以说,清新朴素的自然品格设计是人类天性的需求,是人类想象力与审美能力的结合。这种设计理念,不只是在风格上更加田园化、山水化,而是从材料到制作,所有的工序都能体现出对于天然的追求。这种设计不但能够满足人类对于自然的热切向往,也体现出人类对于天然材料的利用,将一些最简单的事物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正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核心。
          四、后现代主义设计 
         新形势下的后现代主义与传统的后现代主义不同。传统的后现代主义只是单纯地临摹古典元素,而新形势的后现代主义,只是参照了历史的样式,并没有按部就搬,通过利用历史文化之间的隐喻性符号,而展开有关历史关联的想象,然后通过夸张、放大、组合等手法,形成一种视觉形象的象征。可以说,新趋势下的后现代主义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现代主义设计,它既承接历史的延续性,又批判守旧的传统艺术,是一种吸收式的叛逆设计,通过兼容的态度,展示出设计的特点。因此,这种忽然开始又突然结束的艺术风格,往往让人捉摸不定,可是人们却可以在这种隐喻性的空间中,感受艺术设计的耐人寻味,同时幽默荒诞的风格又让人遐想联翩,可以让人在疲惫的工作环境中,感受后现代设计的神奇魅力,所以说在当代设计中,运用后现代主义,同样符合新时代的发展,只是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推陈出新,实现后现代主义的灵动性,让更多人感受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乐趣。
          五、绿色环保可循环设计 
         80年代人们消费注重物质的品质与良好的生活状态,90年代以后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开始注重环境与自身消费对环境的'影响,而当代人类的消费观念,则绿色意识更高,物质的低碳可持续利用,才是人们消费真正关心的原因。因此现代艺术设计也应该顺着这个发展方向,实现绿色环保可循环设计。在实现绿色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当下特定的空间,去选取相应的材料、技巧与方法,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去寻求那些所谓的超越性技术。也许这样说,会有很多人质疑,但这确实是一个事实,符合时代环境的需求不只是要符合自然环境,也要符合社会环境。因此我们所指的绿色设计,不仅是要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也要注重社会环境的精神需求,未来的艺术设计,不只是要遵循自然环境基本法则,也要用一种健康的理念去强化社会精神文化动向。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不但能够通过绿色设计,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朝着一种健康的趋势发展,也能使作品的本身为艺术设计提供更多的资源空间与发展空间。艺术设计与可循环发展需求并不冲突矛盾,只有能够真正地理解绿色设计,才能在新时期下,实现现代设计的蓬勃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并不只是审美的一种表象,而是服务于人的一种理念。所以说为人民服务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经常会受到世界各种潮流的冲击,我们可以在这种冲击下,抓住适合自己的时尚元素,但却不能在这种冲击下随波逐流,因此从当下形势分析我国现代艺术设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需要设计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长积,周雅,傅娜.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06).
         [2]姜海燕.美的蕴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契合[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黄丹.电脑高科技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负面影响——我国艺术设计现状的思考与剖析[J].设计艺术,2013(03).
         [4]李文涛,李淼.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3(28).
         [5]周海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艺术设计发展趋势[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

5. 后现代艺术的特征趋势

尽管不同门类的艺术在其后现代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我们仍然可以总结出某些一般的特征或趋势。 现代艺术的自律观念遭到了颠覆,艺术单凭自身不足以构成艺术,艺术总是“关于什么”的艺术,有关艺术的理论解释也参与艺术的构成之中,艺术越来越接近哲学,成为一种思想观念。丹托(A.Danto)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后现代艺术不再追求永恒的价值,同时反对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区别,这就使得艺术像消费社会的商品一样,具有时尚、流行等特征。艺术界中流行的都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风格的改头换面,但不管何种改头换面的风格都不可能在艺术界中占有持久的位置。

后现代艺术的特征趋势

6. 近代艺术是如何发展的?

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和近代的科学进步,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艺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艺术门类空前繁荣,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艺术作品硕果累累,永载史册的艺术大师不断涌现,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7、18世纪的欧洲美术在17、18世纪众多的欧洲艺术流派中,影响最大的是巴罗克与洛可可风格。


“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意为“不圆的珍珠”,后来引申为“异常的”、“夸张的”、“怪诞的’等多种含义。它发源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建筑,17世纪至18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在门世纪中期的法国发展到了顶点。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它首先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使建筑、雕塑、绘画艺术出现了新的风格,后来影响到文学与音乐的创作。


巴罗克艺术风格一反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而倾向于宏伟壮丽、豪华浮夸,追求动势与起伏,显得自由活泼、情绪激动,充满活力,反映了专制君主、贵族的豪华富足和资产阶级的享乐情趣。


卡拉瓦乔(1573—1610年)被认为是巴罗克艺术的奠基者。他的创作手法以自然主义为主,作品大多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卡拉瓦乔作品中的人总是被一片阴影包围,以突出风景的戏剧化和画中人的悲苦。其艺术可用“无情的真实”来形容。作品《死去的圣母》因把圣母画得太粗俗而被教堂拒收。卡拉瓦乔侧重明暗鲜明对照的画风,对后来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巴罗克艺术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意大利的贝尼尼(1598—1680年)。他集建筑家、雕塑家、画家于一身,打破了建筑、雕刻、绘画之间的界限,使三者相互渗透、融合,造成一种建筑、雕刻、绘画的混合物,这种“非驴非马”的艺术被古典传统艺术家讥为“巴罗克”(奇形怪状),巴罗克艺术因此而得名。


由贝尼尼增建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巴罗克艺术风格的杰作。他注重装饰,强调运动感,大量运用波浪起伏的曲线,椭圆形列柱长廊、螺旋形圆柱和摇摇欲坠的雕塑,使这一宏伟建筑富丽堂皇,让人感觉整个建筑都在旋转,往上升腾,令人眼花缭乱,诱发人们的奇思遐想。现存其他著名的巴罗克建筑还有:法国的凡尔赛官、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俄罗斯的普希金村等。


巴罗克艺术在绘画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欧洲画坛“无冕之王”的佛兰德斯人鲁本斯(1577—1640年)。他不但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而且精通七国语言,善于办外交,曾担任过大使,自称为“业余大使”。鲁本斯是位多产的画家,他的作品色彩对比强烈,富丽堂皇,人物热情饱满,健壮有力,善于通过动感较强的结构来表达激动的场面。著名作品有《抢夺里西普的女儿》、《苏珊·芙尔曼》等。


《抢夺里西普的女儿》整个画都在动乱中,作品中两匹马、两男两女都交织在一起、马头马脚、人手人足像爆开的花朵一样向四面射出去,给人一种情绪激动的感染力。人物肖像画《苏珊·芙尔曼》中的芙尔曼体态丰满,大眼传神,洋溢着勃勃生机,同时借助飘动的发丝、帽子上装饰的羽毛和衣服的褶纹营造出巴罗克艺术特有的动势。


17世纪以伦勃朗(1606—1669年)为代表的荷兰画派独具风格。荷兰是西方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这里有较多的思想和创作自由,这使得荷兰画派具有较强的民主性和现实性。画家们多以民间生活为主题,以普通人的趣味为基准创作。欧洲的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大致都从荷兰画派开始。其代表人物除伦勃朗之外,还有哈尔斯、弗美尔。


伦勃朗绘画的特点是善于使用光线的明暗对比突出主题,描绘人物内心世界,使整个造型具有厚实感。其肖像画代表作有《夜巡》、《杜耳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自画像》等等。


佛兰斯·哈尔斯(1580—1666年)是一位肖像画家。他摆脱了前人的传统主题和形式,以中下层市民作为画面的主角。卖鱼妇、就餐的士兵、小酒店里微醉的人,这些不同于以往以气宇轩昂、容貌俊美形象出现的画中人,在他笔下却得到永恒的生命。简·弗美尔(1632—1675年)是一位风俗画家,其绘画题材非常窄小,都是一些日常琐碎的场面。但是,平凡当中见神奇,画家通过绝妙的色彩搭配对比,使得整个画面非常恬静和谐,尤其表现出画中人那种沉思的内心世界,这在艺术史上是较为突出的。其代表作有《读信的女人》、《厨妇》等。


进入18世纪以后,注重内部装饰的洛可可艺术开始取代强调外在美的巴罗克风格。洛可可一词源于法语,含有“贝壳形’。“七歪八扭”之意,最早用来形容17世纪末法国建筑装饰风格,18世纪法国贵族在追求享乐的欲望下把它推向极端。其特点是小巧玲拢,精美雅致,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喜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以及轻淡柔和的色彩。这种艺术风格为路易十五所推崇,也叫“路易十五风格”,流行于欧洲各国,成为风靡一时的艺术风格。


洛可可艺术在建筑、绘画、工艺上的成就最为显著。法国画家华托(1684—1721年)擅长描绘贵族的宴饮游乐、谈情说爱、歌舞弹唱,被认为是洛可可风格的奠基人。华托的作品格调较为高雅。这一时期,最能体现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建筑之一是法国巴黎苏俾士府邸的沙龙,由建筑师波伏朗设计。他着重室内的装饰,整个房间仿佛是想象出来的而不是建造出来的。


当时最受推崇的洛可可画家是布歇(1703—1770年),他是路易十五宫廷首席画家,有“巴黎之光荣”的头衔。他的作品主题浮华、色彩柔美精细、技法圆熟,他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画了许多裸身谈情说爱的画,以迎合王公贵族们享乐的需要。


在洛可可艺术风行欧洲的同时,遭到了启蒙思想家尤其是狄德罗的尖锐批判。在启蒙思想运动影响下,一批具有民主意识和现实主义倾向的艺术家相继出现。夏尔丹(1699—1779年)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笔下的人物朴素,画面构思的情节逼真,其代表作《午餐的祈祷》描绘了一个准备午餐的母亲,正关切地看孩子们作祈祷,反映了市民阶层日常生活。


19世纪的欧洲美术18世纪末到19世纪,欧洲政治形势多变,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各种艺术思潮此起彼伏。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相继出现,印象派迅速流行。从法国兴起的新古典艺术流派表面上是在恢复和保存古代希腊、罗马精神,实际上却是在追求一种理想主义。虽然他们的作品以古典的题材为主,但作品反映出的精神却极具时代感。路易·大卫(174—1845年)是新古典主义画家的主要代表。他同情并参与法国革命,用古典艺术手法表现革命的主题,取得积极成果。他的《荷拉斯兄弟之誓》是法国大革命前夕鼓吹英雄主义的名作。《网球厅宣誓》、《马拉之死》等是直接反映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杰作。


《荷拉斯兄弟之誓》描绘荷拉斯三兄弟为保卫罗马甘愿献出生命的宣誓场面。画家明显是在颂扬爱国主义,展示一种与时代同步的革命精神。画面风格简洁持重,但却表达了大家必须联合起来反对暴政的简单明了的革命思想。《马拉之死》笔法凝重,形象悲壮,具有古典主义所追求的“静穆和单纯的美”。这幅画上半部分是空间,下半部表现马拉被刺的情景,死者面部表情崇高、庄严。


大卫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古典主义画家是安格尔。他擅长肖像画,画法工致,注意形式完美,重视线条的清晰和严整。代表作是《泉》。


以反对古典主义的姿态出现的浪漫主义,其艺术特点是注意个性的表现,强调夸张和虚幻,情绪热烈而奔放。它的代表人物有西班牙的哥雅(1746—1828年)和法国的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哥雅的《枪杀马德里市民》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是人们公认的浪漫主义的好作品。


《枪杀》是描写西班牙义勇军反抗拿破仑而被枪杀的场面。整个画面充满着枪杀瞬间的残忍、恐怖的感情。《裸体的玛哈》、《着衣的玛哈》及铜版画《狂想曲》也是哥雅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不仅对浪漫主义,而且对以后的现实主义也起到了启发和滋养作用。


法国的浪漫派绘画以青年画家席里柯(1791—1824年)的名作《梅杜萨之筏》为先导。这幅作品取材于1818年震惊法国“梅杜萨号”远洋舰遇难事件。在这幅名画中,随波涌起的木筏是斜的,斜面上突起两个对抗的三角形——前倾的人群和后仰的帆桅,两股力量的矛盾造成了一股紧张感。在这里,人们看不到古典派的文雅、平静、秀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骚动、激情、挣扎和生死的搏斗。


继席里柯之后,德拉克洛瓦把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高峰,他思想倾向民主自由,艺术修养较高,有“浪漫主义狮子”之称。《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法国人民1830年为推翻波旁王朝进行的“七月革命”。画面突出了高举三色旗,象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体的自由女神形象。手法上,德拉克洛瓦吸收了“巴罗克”艺术善于表现动荡场面的构图经验,借鉴了哥雅《枪杀》中的明暗对比效果,以及席里柯《梅杜萨之筏》里突现阴影的造型手法,使画面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整个画面只有七八个人物,但由于相互掩映,有虚有实,因而产生了遍地烽烟的宏大气魄。


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绘画兴起,著名画家有法国的米勒、柯罗、库尔贝,以及俄国的列宾等。米勒(1814—1875年)被称为伟大的农民画家,他生于农民家庭,在成为一名画家后还过着农民生活,从事劳动。代表作《拾穗者》、《播种者》、《樵夫》等,描绘了劳苦大众同贫穷和大自然的严酷斗争。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等,表现了俄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柯罗(1796—1875年)和巴比松派画家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代表,19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以巴黎南郊枫丹白露森林区附近的巴比松村作为创作基地,从事农村风景画和农村风俗画的创作,从而使法国风景画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批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柯罗是其突出的代表。柯罗的风景画和人物画不仅具有现实主义本质,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画坛的“抒情诗人”。《春天树下的小道》、《孟特芳丹的回忆》等是其代表作。


居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年)也是19世纪法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代表作《奥南的葬礼》、《石工》、《画室》等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情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印象派的出现始于19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随即影响到整个欧洲。由于受到当时自然科学成就的启发,印象派美术在以现实为基本题材的基础上,尤为注重光和色的创新。根据当时物理学的实验,印象派主张以太阳光谱所呈显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作为原色,表现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他们用一笔笔色块组成画面,表现自然中的“外光”,企图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和“色”的生动的跳跃感觉。印象派一般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马奈和莫奈为代表,后期以塞尚为代表。


爱德华·马奈(1832—1883年)被认为是前期印象派的先驱。他率先在绘画的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大胆革新,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了一种色彩明快、运笔流畅和新颖生动的效果。其代表作是《草地上的午餐》。


克洛德·莫奈(1840——1926年)的代表作是《日出·印象》。这幅画画的是美丽的日出:辉煌的太阳冲破重雾,在空中升起,河面上波光闪烁,对岸有一排模糊的房屋。有位评论家根据此画嘲讽他们为“印象派”,“印象派”因此得名。


保尔·塞尚(1839—1906年)是后期印象派中的杰出代表。除了光以外,他更注意表现物体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用色块表现物体的主体和深度。由于塞尚在艺术语言方面的创新,后人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在后期印象派中,还有两位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画家:荷兰的凡·高和法国的高更。


古典主义音乐西方近代音乐产生于16、17世纪之交的意大利。18世纪时,音乐中心转移到奥地利,维也纳成为欧洲的音乐城,出现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古典主义音乐大师。


17世纪时,在音乐领域先后形成了威尼斯乐派和那波利乐派。威尼斯乐派率先尝试器乐合奏,首次使用了“奏鸣曲”、“交响乐”等概念。那波利乐派则以生气勃勃的抒情歌剧影响了整个欧洲。在法国,有“歌剧之父”之称的吕里(1633—1687年)将意大利情趣和法国古典悲剧相结合,创造了法国歌剧的特色。在德国,作曲家巴赫(1685—1750年)将他对宗教的信仰和对音乐的热爱融为一体,使宗教音乐达到完善的境地,巴赫也因此被誉为“德国音乐之父”。


18世纪后期形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其奠基人和主要代表是海顿(1732—1810年)和莫扎特(1756—1791年)。


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为古典交响乐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莫扎特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部作品。他的音乐作品突出表现了对专制主义的控诉与反抗,表达了极为深刻与宽广的音乐语言和思想感情。


继海顿和莫扎特之后,德国的贝多芬(1770—1827年)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大量的钢琴曲和弦乐曲。贝多芬不仅代表了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成就,同时也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以特有的气势表现了人类与厄运的抗争,生动体现了人类对命运的不屈精神和最后的胜利。他的《第九交响曲》,多方面运用高难度和精湛的音乐技巧,抒发了人民对未来的憧憬,在最后乐章中以席勒《欢乐颂》的歌词合唱为结尾,打破了交响乐的传统,以增加人声来丰富管弦乐的表现色彩。


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兴起。浪漫主义音乐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幻想和主观感受,着力挖掘音乐的多种表现性能,突出音乐的抒情性,从体裁形式到具体表现手段都进行了许多创新,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


德国的威柏(1776—1826年)和奥地利的舒伯特(1797—1828年)是与贝多芬同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家。


威柏于1812年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被称为“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标志着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舒伯特是一位伟大的歌曲作家,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其音乐风格既有古典的清新、纯朴,又有浪漫的和声处理和自我表现,感情炽热,想象丰富,使歌曲达到了比较完美的境界。因此舒伯特有“歌曲之王”之称。


19世纪三十年代,浪漫主义音乐思潮进入一个新阶段,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1809—1847年)和舒曼(1810—1856年)是主要代表。


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是《仲夏夜之梦》。这是为莎士比亚同名喜剧的配乐,它通过浪漫主义的诗意幻想,把听众带到莎剧中梦幻、戏谑的气氛之中。舒曼是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最杰出的继承者,其主要作品有《狂欢节》、《蝴蝶》等。


19世纪中期,浪漫主义音乐达到鼎盛阶段,在欧洲各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著名的有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法国的柏辽兹、德国的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等。


肖邦(1810—1849年)被称为“钢琴诗人”,一生专事钢琴创作。李斯特曾以钢琴演奏闻名于世,代表作有《匈牙利狂想曲》等。


将19世纪音乐的浪漫主义精神表达得最充分的是歌剧。歌剧的创作和活动中心在意大利,以罗西尼和威尔第为代表。


罗西尼的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成为美声唱法的创造者。威尔第把意大利的浪漫主义歌剧创作推上了顶峰,他先后创作了27部歌剧,《茶花女》《奥赛罗》等都是他的不朽之作。法国比才的歌剧创作成就也很高,他最出色的作品是《卡门》。


19世纪下半期,轻音乐首先在奥地利音乐生活中兴起,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以创作“维也纳圆舞曲”著称的约翰·施特劳斯一家。


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是老约翰。施特劳斯(180—1849年),而成就最高的当属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年)。小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节奏鲜明有弹性,旋律悠扬流畅,显得轻快华丽而富有生活气息。他一生共创作了400多部作品,代表作有《蓝色的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美丽的五月》等圆舞曲。小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19世纪中后期,随着东欧各国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进步的文学艺术家产生了摆脱外国文化统治,创建本国民族文化的强烈要求。其中许多音乐家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复兴,形成了民族乐派。民族乐派音乐创作成就最高的是俄国。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则是俄国民族乐派最杰出的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品有《罗米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舞剧《天鹅湖》、《睡美人》,歌剧《黑桃皇后》等。这些作品所塑造的鲜明、深刻而生动的旋律形象,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成为俄罗斯和世界音乐文化的瑰宝。柴可夫斯基被誉为“旋律大师”。民族乐派著名的音乐家还有捷克的什克劳普、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匈牙利的艾凯支,波兰的泽林斯基等。

7. 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趋势有何特点

发展趋势的特点是娱乐化、生活化、世俗化、大众化。
从中国现在的很多艺术作品中我们就能体验到这一发展趋势。在现在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的家庭剧,以及一些喜剧很受大众的喜爱。例如在喜剧电影中以周星驰为代表,他的很多喜剧通俗易懂,剧本超脱了以往固定的笑点变得很新奇,还带有一定的科幻色彩这些都很能吸引大众的眼球,也使得他的作品广受大众的喜爱。在电视剧方面家庭剧,如《裸婚》这些描写大众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故事,让大众感到很亲切,也赢得的很大的市场。这都是因为=现在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所以这些简单化、生活化、大众化的当代艺术更为大众所接受、喜爱,也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朝着这方面发展。但是大环境下驱使中国当代艺术朝着这方面发展过于泛滥,因为大众喜欢,也使得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太过泛滥的迎合大众的口味。大量低质量的电影、电视剧的出现,已经不再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趋势中的世俗化、大众化、生活化了,而是走向了粗俗、低俗的发展趋势。这也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朝着大众化、生活化方面发展时要注重度的把握,避免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趋势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趋势有何特点

8. 现代艺术的发展阶段

现代艺术的性质有学者把西方美术的历史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前现代一现代…后现代。这个分期法中,一切艺术都是围绕着“现代”来确定其时段的,“现代”成了划分历史的坐标,这个分期法很简单,也容易记,我们不妨借来一用。旅美日本文学理论家洒井直木(NaOki SakiIJi)在一篇谈日本后现代文化的文章中说:前现代一现代一后现代的序列暗示了一种时间顺序,我们必须记住、这个秩序从来都是同现代世界的地缘政治构造结合在一起的,现在众所周知的是。这种秩序基本上是十九世纪的历史框架,人们通过这个框架来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种族在这个系统里的位置.历史阶段的划分不是纯然时间性的,而是和空间纠葛在一起的。这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里,不同地域可能分别处在不同的文明阶段;比如同处19世纪,中国是封建帝制国家,而西方早已进入资本主义,因此,有人说凡是当代出现的艺术都是当代艺术:是不对的,现在我们国家展览会中出现的许多美术作品就不具有当代艺术的特征,甚至不具有现代艺术的特征,这正是东西方地域差别的结果。无论是“前现代”还是“后现代”,都是与“现代”进行比较后才可能产生的看法,弄清什么是“现代”,是进行这种比较的前提。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体察“现代艺术”发生转变的原因。一种是风格和形式的角度,这是一种数量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我们可以计算出西方现代主义阶段创造的视觉形式和风格的数量,这个数量很多,以倍数超出已往任何时代,也是中国已有美术形式和风格的总和也无法比拟的数量。另一种是价值的角度,所谓价值,是断什么好,什么不好的标准,价值是质的概念,关系重大。不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比如,用明清文人的价值观看今天的中国画,就会认为今不如昔。从数量角度看现代艺术,我们会发现西方艺术家们在短短半个多世纪里,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索精神,实践了艺术形式(架上艺术)变革的各种可能性,乃至没给后人留下多少有待探索的空间。革命已经成功,同志无须努力,后来的艺术家只好另辟踝径。从价值角度看现代艺术,我们会发现它基本上属于精英文化范畴,能坚守高雅艺术的节操,不屑于与凡俗为伍,这种观念就其本性来说,是历史上贵族文化的衍生物,但社会变化了,精神贵族们失去了世袭领地,也只好去尘世中摸爬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