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行里有一个 批量代收业务资金集中过渡户 几乎每月都要扣3元钱,什么意思??

2024-05-15

1. 我的建行里有一个 批量代收业务资金集中过渡户 几乎每月都要扣3元钱,什么意思??

批量代收业务资金集中过渡户扣款就是扣除小额账户管理费。
建设银行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收费对象为在统计期内日均存款余额低于400(不含)元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含长期不动户,不包括准贷记卡及贷记卡账户),每户每季度3元,按季收取;
上海分行小额账户管理费收取标准为: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小额账户是指统计期内日均存款余额小于500元(不含)的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每季度3元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结算时间是每个季度末月20或21日。

扩展资料:
按照银监会相关规定,2014年8月1日起,这两项费用(银行卡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将“双免”,但市民需持身份证和银行卡主动到银行网点申请,才能免除这两项费用,而且一家银行只能申请一个“双免”账户。
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需要市民主动申请,是因为不少人在同一家银行开立了多个账户,考虑到客户的自主选择权,持卡人需主动提出对哪张卡申请免费。申请时,既可以对一张卡进行“双免”,也可以单独免除一张卡的年费同时免除另一张卡的小额账户管理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额账户管理费

我的建行里有一个 批量代收业务资金集中过渡户 几乎每月都要扣3元钱,什么意思??

2. 0.5费率,一笔加3元,啥意思

应该是每1000元需缴纳5元,每一次再收3元

3. 买基金时显示是百分之五点三什么意思,是不是一百块钱五点三元的收益

买基金时显示是百分之五点三,是一百块钱五点三元的收益,补充一下的是,这个跟盛付通理财产品收益一样是年化收益,即预估收益。实际可能多也可能少。

买基金时显示是百分之五点三什么意思,是不是一百块钱五点三元的收益

4. 明朝连中三元的人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一生

明代连中三元的有三任,分别是:黄观、李骐、商辂。
1、黄观(1364——1402年),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金墩人。莆田黄石清浦下墩校书郎黄远玄孙,儒士黄棣曾孙,贡生黄璋长孙,黄古子。因行贷至池州家贫不能归,其父黄古赘居贵池上清溪许家,遂从许姓。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次年应会试,中会元。是年,黄观复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
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元扰,边境元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取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乃明朝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者。
2、商辂[lù](1414年3月16日-1486年8月17日),字弘载,号素庵,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人。明朝名臣、内阁首辅。
商辂自幼天资聪慧,才思过人。于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及殿试均为第一名,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三元及第”。郕王朱祁钰监国时入内阁,参预机务。夺门之变后被削籍除名。
成化三年(1467年)再度入阁,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等职。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3、李骐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卒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自幼聪慧异常,十岁即能通读《孝经》、《论语》,洞悉其义。永乐十五年(1417)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元,廷试又第一,状元。为明代科举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
明成祖认为状元以畜名不吉,遂御笔书写“其”字于“马”字的右边,改名为李骐。三日后胪唱三遍,均无应答者。永乐帝忙解释说:“即李马也”,李骐才出列受诏,赐纱帽、银带朝服。
以后,李骐每写姓名,均将“骐”字墨书“马”旁,朱书“其”字。有记载说,上科状元陈循在李骐榜揭榜之前曾做一梦,梦见新科状元为一木人骑在马上,手执一令字黄旗。等到金殿传胪之时知是李骐。木人为李,黄旗正好应御书“其”字。当然这都是后人牵强附会之说。

扩展资料

一、传统寓意纹样
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寓意“连中三元”。
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衔,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二、分类
(1)文三元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第一名是“会元”,第二至五名是“经元”;殿试则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士,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2)武三元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三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俞大猷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纪念。
其二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三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中三元

5. 3元一公斤5加3是什么意思

5块钱的首重,以后1公斤+3块钱

3元一公斤5加3是什么意思

6. 笠翁对韵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什么意思?

“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意思是:科举考试时,连中三元的人,肯定是才华横溢,就像千顷田野一般博大精深;在朝中官居一品,俸禄高达万斗粮食。
出自:清 李渔 《笠翁对韵》冬
1、三元及第:
三元分别为: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殿试的“状元”
三元及第:表示在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又称“连中三元”。事实上,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历经改革,到明清时期形成了最为正规的科举程序。以清朝为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三元及第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
2、一品当朝
古代寓意纹样。“一品”,为封建王朝官员最高等级,鹤性清高,常用作一品官补子的图案,鹤为羽族之长,被称为"一品鸟",在我国传统的鸟文化中,鹤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仅次于"凤"(皇后),故用鹤表“一品”。
画面绘有仙鹤立于岩石之上,借喻人臣之极."潮"与"朝"谐音,仙鹤当潮水而立于岩石,寓意"一品当朝"表示官位极高,主持朝政。亦有的画一着袍服官吏,手持一长条锦帛,上书“当朝一品”四字。

扩展资料:《笠翁对韵》作者李渔,号笠翁,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1671),《笠翁秘书第一种》即《闲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
《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元及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品当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笠翁对韵

7. 饮料每瓶三元,买五送一。每人一瓶,四十五人至少要花多少元?

35×3+7×0+3×3=114(元)…………(35+7+3=45瓶)
四十五人至少要花114元。

饮料每瓶三元,买五送一。每人一瓶,四十五人至少要花多少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