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商的基本概述

2024-05-15

1. 鲁商的基本概述

 “鲁商”即山东籍从事商业营销活动的商人的通称。从营销的地域上来看,它可以分成两部分:山东省辖区内的本省商人和在省外的山东籍商人。因而,“鲁商”这一名称兼具三方面的内涵。它既是一个从业群体的称谓,又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更是一个与他省商人相比较而独具商业特色的名称 。鲁商是山东经济、社会宝贵的人文资源,伴随着“鲁商” 概念迅速叫响全国,鲁商已成为国人解读山东经济、山东速度、山东精神的一种范本,成为山东的一张崭新名片,鲁商崛起的意义已超越其经济领域,成为山东社会文明进程的一个大事件。 鲁商是山东的商人精英群体,目前学术界在论及“鲁商”时,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观点:鲁商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此种说法大体上勾勒了山东商人的成长脉络,概括了山东商人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鲁商创造的独特的鲁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鲁商特色,从体制来看,在最北段的山东商帮,很厚实,很有国有企业特色。

鲁商的基本概述

2. 鲁商的介绍

鲁商,在中国历史上兴起较早,和徽商、晋商、浙商、粤商一起,被公认为中国五大著名商帮。鲁商是山东的商人精英群体,有人称山东商帮,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鲁商”即山东籍从事商业营销活动的商人的通称。从营销的地域上来看,它可以分成两部分:山东省辖区内的本省商人和在省外的山东籍商人。因而,“鲁商”这一名称兼具三方面的内涵。它既是一个从业群体的称谓,又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更是一个与他省商人相比较而独具商业特色的名称。鲁商创造的独特鲁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3. 鲁商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象地点评了环境、人、文化三者之间互为表里的密切关系。追溯“鲁商”的历史起源可以发现,鲁商真正起步于山东境内的齐国,而不是鲁国。这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齐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于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因此就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从深层次的原因上说,是由两国不同的文化类型所导演的,山东地区以泰山为界,可分为齐、鲁两个文化单元。鲁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典型的儒家文化,重农轻商;齐文化则属于中国传统工商文明的产物,文化成分复杂多样,齐国存在着多种经济类型:农耕、渔业、制盐业、手工业、商业,并且这种经济类型自太公建国之初就已经确定。正因为文化类型上的差异,酿就了鲁、齐两国文化上的差别。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百亩千亩桑麻的业主和以经营渔盐的业主越业越多,这就是最早的齐鲁商帮。两汉以后,儒家思想被奉为正典,重农抑商成为历朝历代的基本国策,山东商人也与全国各地的商人一样,走过了一条曲折泥泞之路,商业活动鲜有作为。此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15、16世纪,中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到顶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母体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国商人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活动舞台,商人的营销空间突破了省区的限制,进行着跨省区的商业运作。由于经营范围的不同,商业特性的差异,业内之人为了相互之间的区分,开始以地域为参照,划分了全国各地的商人群体。山东籍商人因其悠久的历史,辉煌的业绩,鲜明的特性,被划入了包括即徽州商帮、山西商帮、山东商帮、陕西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宁波商帮、龙游商帮、福建商帮、广东商帮之列。更有后世之人将“鲁商”与“徽商”、“晋商”、“浙商”、“闽商”,并称为中国五大商帮。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鲁商”才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山东籍商人群体的通称。2009年8月28日,来自中国工商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聚首“百年商埠”山东周村,围绕“鲁商发源地与周村”开坛论道,探讨与徽商、晋商、浙商、闽商并称为中国五大商帮的鲁商的起源与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周村商埠文化的兴起发展脉络,周村商帮、老字号与鲁商兴起发展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发展体系、史料依据、历史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探究鲁商文化的发源及发展轨迹,并实地探访了鲁商文化的重要载体——周村古商城,参观了商埠文化展览馆及部分代表鲁商发展轨迹的商埠旧址。专家学者认为,周村自古商业发达,商周时期已具城市雏形。其前身为齐国於陵城邑,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商代就是重要的丝绸纺织中心,有“丝绸之乡”美称。汉唐以来,更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明朝中后期,周村迅速崛起。与会专家一致认定,周村是鲁商的发源地 。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当时齐国与鲁国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这为商业的发展具备了重要条件。齐国建国之初,人民贫穷,国家不富。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弥补农业“少五”的不足,国家当局允许人民经商,从而使得商品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也为商鲁的形成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同齐国相比,鲁国相对保守一些。由于封土面积较小,随着人口的繁衍增殖,至西汉时,人们为了生存,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外,只得以经营工商业作为出路。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的邹、鲁“好贾趋利,甚于周人”的经商习俗。先秦时期,齐国统治者多实行较为宽松的经商政策和发展商业的宽松环境,这样就为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鲁商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等记载,吕尚被封为齐侯,在治国时利用山东半岛自然资源的优势,不仅对男人,而且还劝妇女参与经商。经商的行业主要是鱼、盐、漆、布、帛等 齐国的招商引资政策和货币齐国就非常注重招商引资和货币的形成。齐桓公时,为鼓励贸易,招徕外商,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即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诸侯在葵丘会盟,约定诸侯国之间的贸易,都要为商贾提供食宿方便。齐国为外来商人提供宾旅和货栈交易的场所。对外商货车一乘的提供本人伙食,三乘的兼供给饲料,五乘的并供给厮养人。这样“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管仲为使外来商人到临淄经商,大搞旅邸设施,甚至在临淄设“女闾三百”,以招徕商人。到战国时,临淄已成为一个工商业集中的大都市。城中居民达7万户,经营商业、贩运业的有6千户之多。 管仲全面整顿士、农、工、商的户籍,加强了对工商业的控制和管理。还实行官山海的政策,对山海之利(主要是盐铁)实行国家控制,以照顾各方利益。如民营盐铁生产由国家征收实物税,并统一收购销售,实行专卖,寓税于价,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如此就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使“甲兵大足”,从而为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晏婴为齐相时,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工商不变,即工商业坚守其业,搞好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工商管理政策,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直至战国,齐国重视发展工商业的传统,使其工商业仍旧十分发达。春秋战国时,齐国还发明铸造铸造了刀币,而且被许多国家所用,在当时,已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流通于齐、燕、赵等国。齐献公时(公元前859年),临淄被立为齐国国都,历时636年。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西汉时临淄人口达50万人。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不少的数字。

鲁商的历史渊源

4. 从古到今的著名鲁商有哪些

陶朱公
至陶(今山东肥城陶山,或山东定陶),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
陶朱公范蠡不仅预见到市场上商“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变化趋势,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而且还预见到"居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定陶,为经商的好去处。故到此经营,取得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的经济效益。

5. 鲁商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象地点评了环境、人、文化三者之间互为表里的密切关系。
  追溯“鲁商”的历史起源可以发现,鲁商真正起步于山东境内的齐国,而不是鲁国。
  这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齐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于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因此就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
  从深层次的原因上说,是由两国不同的文化类型所导演的,山东地区以泰山为界,可分为齐、鲁两个文化单元。
   
  鲁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典型的儒家文化,重农轻商;齐文化则属于中国传统工商文明的产物,文化成分复杂多样,齐国存在着多种经济类型:农耕、渔业、制盐业、手工业、商业,并且这种经济类型自太公建国之初就已经确定。
  正因为文化类型上的差异,酿就了鲁、齐两国文化上的差别。
  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
  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
  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百亩千亩桑麻的业主和以经营渔盐的业主越业越多,这就是最早的齐鲁商帮。
  两汉以后,儒家思想被奉为正典,重农抑商成为历朝历代的基本国策,山东商人也与全国各地的商人一样,走过了一条曲折泥泞之路,商业活动鲜有作为。
  此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15、16世纪,中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到顶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母体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国商人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活动舞台,商人的营销空间突破了省区的限制,进行着跨省区的商业运作。
  由于经营范围的不同,商业特性的差异,业内之人为了相互之间的区分,开始以地域为参照,划分了全国各地的商人群体。
  山东籍商人因其悠久的历史,辉煌的业绩,鲜明的特性,被划入了包括即徽州商帮、山西商帮、山东商帮、陕西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宁波商帮、龙游商帮、福建商帮、广东商帮之列。
  更有后世之人将“鲁商”与“徽商”、“晋商”、“浙商”、“闽商”,并称为中国五大商帮。
  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鲁商”才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山东籍商人群体的通称。
  2009年8月28日,来自中国工商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聚首“百年商埠”山东周村,围绕“鲁商发源地与周村”开坛论道,探讨与徽商、晋商、浙商、闽商并称为中国五大商帮的鲁商的起源与发展。
  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周村商埠文化的兴起发展脉络,周村商帮、老字号与鲁商兴起发展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发展体系、史料依据、历史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探究鲁商文化的发源及发展轨迹,并实地探访了鲁商文化的重要载体——周村古商城,参观了商埠文化展览馆及部分代表鲁商发展轨迹的商埠旧址。
  专家学者认为,周村自古商业发达,商周时期已具城市雏形。
  其前身为齐国於陵城邑,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商代就是重要的丝绸纺织中心,有“丝绸之乡”美称。
  汉唐以来,更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
  明朝中后期,周村迅速崛起。
  与会专家一致认定,周村是鲁商的发源地 。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当时齐国与鲁国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这为商业的发展具备了重要条件。
  齐国建国之初,人民贫穷,国家不富。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弥补农业“少五”的不足,国家当局允许人民经商,从而使得商品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也为商鲁的形成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同齐国相比,鲁国相对保守一些。
  由于封土面积较小,随着人口的繁衍增殖,至西汉时,人们为了生存,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外,只得以经营工商业作为出路。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的邹、鲁“好贾趋利,甚于周人”的经商习俗。
  先秦时期,齐国统治者多实行较为宽松的经商政策和发展商业的宽松环境,这样就为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鲁商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等记载,吕尚被封为齐侯,在治国时利用山东半岛自然资源的优势,不仅对男人,而且还劝妇女参与经商。
  经商的行业主要是鱼、盐、漆、布、帛等 齐国的招商引资政策和货币
  齐国就非常注重招商引资和货币的形成。
  齐桓公时,为鼓励贸易,招徕外商,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
  即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诸侯在葵丘会盟,约定诸侯国之间的贸易,都要为商贾提供食宿方便。
  齐国为外来商人提供宾旅和货栈交易的场所。
  对外商货车一乘的提供本人伙食,三乘的兼供给饲料,五乘的并供给厮养人。
  这样“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管仲为使外来商人到临淄经商,大搞旅邸设施,甚至在临淄设“女闾三百”,以招徕商人。
  到战国时,临淄已成为一个工商业集中的大都市。
  城中居民达7万户,经营商业、贩运业的有6千户之多。
   管仲全面整顿士、农、工、商的户籍,加强了对工商业的控制和管理。
  还实行官山海的政策,对山海之利(主要是盐铁)实行国家控制,以照顾各方利益。
  如民营盐铁生产由国家征收实物税,并统一收购销售,实行专卖,寓税于价,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如此就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使“甲兵大足”,从而为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晏婴为齐相时,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工商不变,即工商业坚守其业,搞好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工商管理政策,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直至战国,齐国重视发展工商业的传统,使其工商业仍旧十分发达。
  春秋战国时,齐国还发明铸造铸造了刀币,而且被许多国家所用,在当时,已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流通于齐、燕、赵等国。
  齐献公时(公元前859年),临淄被立为齐国国都,历时636年。
  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西汉时临淄人口达50万人。
  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不少的数字。
  
   

鲁商的历史渊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