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裁员潮愈演愈烈,互联网行业真的进入寒冬了吗?

2024-05-15

1. 互联网大厂裁员潮愈演愈烈,互联网行业真的进入寒冬了吗?

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互联网行业进入寒冬的意思,应该说是互联网行业在国家的监督下,开始进入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上,而不像之前那样,到处野蛮生长。国家加强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那就意味着不能野蛮生长了,换句话来说, 原本用量取胜的方式要改变了,那么肯定就要裁掉大多数人,因为战略方向改变了。

其实判断是不是互联网寒冬,并不是看互联网公司裁员来判断的,而是要看互联网公司的利润是否有下滑,整个互联网行业的GDP有没有下滑,如果没有,那就不能说明是互联网寒冬。这次的互联网公司大裁员,其实要是关注政策的人,都知道,是因为在当下疫情四起和我国经济发展到了关键时候的情况下。互联网行业是我国的经济发动机,国家为了能确保互联网起到发动机的作用,就开始加强针对于互联网行业的监管了,以为钻漏洞的竞争方式都将被抛弃,所以许多互联网公司要裁员。

其实仔细观察,这次裁员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大公司,而且裁员基本都是裁掉一些常年亏损的部门。真正的互联网寒冬应该是从上到下,能裁的都裁掉。这次各大互联网公司裁员更加像是公司内部的框架调整。当然,其实这些被大公司裁掉的员工,都拿到了n+1赔偿,而且因为有在大厂工作的经验,未来找工作肯定不难的,因为我国现在中小互联网企业还是很缺人的。所以没必要看到裁员就以为是寒冬,这样的看法太片面了。

总的来说,这次的互联网大厂裁员并不意味着互联网寒冬的到来,我个人更倾向于是互联网大厂的一次公司架构调整,和互联网寒冬没什么关系。

互联网大厂裁员潮愈演愈烈,互联网行业真的进入寒冬了吗?

2. 理性看待互联网大厂裁员,背后原因解析

“互联网公司大规模裁员”、“某互联网大厂员工被公司裁员,女子拎行李站在路边崩溃怒喊”,一时间网络上各种声音纷沓而至, 
  
   引起一大波的热议。  
  
   互联网公司因为其行业特性,人员流动性较大属于正常,这一波由于其规模较大,恰逢经济敏感期等因素,所以引起的关注比较广泛。 
  
 
  
     
  对于这一波互联网公司裁员,解析一下其背后原因: 
  
  行业特性。 
  
  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核心经营逻辑是计算机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 
  
  近十年来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高速发展,其知识更新换代、应用场景的千变万化都导致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注定了大部分的从业者难以一直跟随其脚步。 
  
  这注定了互联网公司员工中年轻人的高占比。 
  
  随着年龄增长,有精力保持高强度的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知识结构吗?有了解年轻人群体关注未来的关注点和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吗?有保持足够的激情在各分支领域开疆拓土吗? 
     
 
  
  
  所以互联网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员工年轻的重要性,不能转型走上管理岗位的,就要被淘汰了。 
  
  时代背景。 
  
  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崛起、拉动内需的战略扶持、都是互联网产业规模迅速膨胀的坚实基础,是整个产业的  红利  和  风口  。时势造英雄,时代背景造就了互联网大厂,没有阿里巴巴也会有阿里麻麻。互联网公司,平台远远比个人更重要。 
  
  这个阶段互联网的发展,拼的是眼光、拼的是雄厚的资金、拼的是前期客户群体的积累,抢人、砸钱!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模式最重要的两点。 
  
 
  
     
  当  红利  和  风口  逐渐消失,这块巨大的蛋糕基本瓜分殆尽后,行业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必须要进行转型。 
  
  这就是互联网的3.0时代,一个从时势造英雄到英雄造时势的时代。不能清晰认识并完成转型的员工也必然需要被淘汰。 
  
  对未来发展的焦虑。 
  
  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和分支有很多,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互联网公司无法精确定位需要的人才类型。“开源节流”的过程中,或者从矩阵式管理模型中业务发展为主导的阶段进入条线管理为主导的阶段。 
  
  未来的事我们只能猜测,谁也不敢断言,这里编一个小故事: 
  
  鳄鱼养殖场,划分着很多的区域。 
  
 
  
     
  鳄鱼杰克领导的斧头帮与鳄鱼彼得领导的小刀会,在其中一块名为互联网的区域内势均力敌,相爱相杀。 
  
  以宏图霸业为人生至高追求的杰克,雄心勃勃、不安现状。 
  
  某日,杰克召开斧头帮核心成员,外号“十尊者”秘密聚会研讨,史称“杰克重生日”。 
  
  数日后,经过精心策划,斧头帮不宣而战,闪电突袭、一举拿下小刀会。斧头帮狂欢庆祝,集体恭贺杰克封神。 
  
  然后,鳄鱼杰克被养殖场管理员一枪爆头。 
  
  再然后,杰克竟然穿越重生了,重生在“杰克重生日”。 
  
  杰克在不断的重生,他入侵过相邻的鳄鱼亨利统治的粮食水域;入侵过更远处鲨鱼养殖场;甚至装上翅膀飞上了天空。 
  
  但是我们都是不能重生的,我们只能羡慕杰克,羡慕它精彩而传奇的“鱼生”。 
  
 
  
     
  最后,理性看待互联网大厂的裁员。 
  
  旁观者不用激动,这是时代前进的车轮下溅起的一朵小小水花。 
  
  被裁的当事者也不用焦虑,已经搭乘过这艘行业的巨轮,见识过更波澜壮阔的风景,已经比旁观者更幸运。

3. 互联网大厂纷纷裁员35+员工,你会瑟瑟发抖吗?

 最近腾讯、阿里及常年亏损的爱奇艺被曝出大规模的裁员,都说互联网裁员潮再现,引起了很多的议论和从业人员的恐慌,不知道你看到这些新闻有没有心中一颤啊?
   正好我是互联网的从业人员,35+,非技术人员。前两天还有人问我作为HR对互联网大厂35+员工裁员的看法。我就简单说一下,看到了各种裁员新闻其实我也是心有戚戚焉啊!但是又想说点实话。
    为什么互联网会裁掉35+员工,尤其是技术开发人员? 
   首先,从互联网行业来看35岁如果技术没到一定程度,可进步性真的就低了,被裁掉也是正常。大公司不缺人才,小公司需要体力,这就是程序员的尴尬之处。
   作为HR其实我觉得是正常的,不光是35+的技术,就算是农民工,也是年轻的更吃香啊。技术也是叫自己码农不是,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其次,中国的发展是飞速的,所以技术的发展也是飞速的,技术更新迭代快,就需要我们有人才补上技术缺口,淘汰的不光是老的员工,也有老的技术。我们反观日本,技术更新迭代的慢,很多技术人员能靠一门技术工作很久,才有了大批的40-60岁的技术人员。
   再有,就是我们不缺人才,中国的教育在发展, 科技 在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人多啊,所以我们不缺人才。35+有家庭困扰、有个人脾气、因为工作年限长,成本也非常高,自然会成为大量淘沙中被淘汰的人员。
   现实很骨感,但是现实就是现实。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先说句风凉话,很多被裁员的35+员工小日子已经过得挺好了,我们也不要过于操心,过于心疼哦!
   不过中年危机在近两年确实爆发了,爆发得还非常严重。作为个人,我们能做的首先就是学习,不要让自己落后,不要让自己沉迷,千万别成为温水煮青蛙,一定要有危机感。要充实自己学习和职位相关的新知识,只要你持续成长,这个也不会轮到你。
   再有就是给自己建立其他的谋生手段,比如说副业,或者理财,如果遇到裁员,至少让自己不至于过于窘迫。
   最后,不要焦虑,因为焦虑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只有加强自己,再加强自己才能给自己争取到最优的条件。
    公司如何做才能让35+人员有一席之地? 
   公司应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合理利用人才,保证企业的竞争力。
   比如培养机制,如果到了35岁还在不断进步是非常优秀的员工,因为35+还有个特点,就是稳定,试想稳定又有创造的员工,谁不喜欢呢?所以除了自我学习之外,如果公司能有有效的学习机制,对公司的稳定性是有很大帮助的。
   另外就是项目分配机制,有的传统项目是适合老员工,他们技术传统需要稳扎稳打,项目经验丰富,团队磨合周期短,是不是很适合他们呢?
    35+被裁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裁之后,你都不知道你的出路在哪里。不用瑟瑟发抖,提前规划好出路,提前做好准备,随时保持危机感,居安思危才是最重要的。 

互联网大厂纷纷裁员35+员工,你会瑟瑟发抖吗?

4.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据媒体爆料近日,多位脉脉用户爆料称,电商平台蘑菇街计划裁员,蘑菇街技术部门调整后只留下三十余人,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1    互联网的寒冬还在继续。
    在爱奇艺、快手相继裁员之后,电商平台蘑菇街也被曝计划裁掉80%的技术部门人员。据悉,去年4月蘑菇街就曾裁员14%,人数高达140人。
     技术裁掉80% 
    近日,多位脉脉用户爆料称,电商平台蘑菇街计划裁员,其中技术部门将裁掉80%,整体大概裁员30%。
    爆料消息称,蘑菇街技术部门调整后只留下三十余人(含前端、后端、客户端、算法等所有技术相关人员),运维部门仅剩3人,产品岗则仅剩2人。有评论表示,在没有大规模业务来分摊技术成本的情况下,技术自然是公司裁员的优先选择。
    据了解,去年4月,蘑菇街就曾裁员14%,根据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发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显示,该轮裁员主要对部分业务进行优化调整,裁撤部分因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业务,尤其是与核心业务电商直播偏离的部门。
    而在此之前的三月底,蘑菇街直播负责人金婷婷(花名洛伊)离职,据悉一个月内蘑菇街至少有3名高管离职。
    
     连年亏损,股价跌超80% 
    蘑菇街是一个专注于时尚女性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网站,2016年,蘑菇街与腾讯投资的美丽说合并成立美丽联合集团。2018年12月,蘑菇街在纽交所成功上市,证券代码为“MOGU”。
    不过上市以来的业绩不佳。根据财报数据,2019年至今,蘑菇街处于连年亏损的状态,其中2019财年总营收为10.74亿元,亏损额为5亿元;到2020财年的总营收降至8.35亿元,同比下降了22.24%,亏损额则进一步扩大到22.38亿元;
    2021财年的总营收再次下跌,为4.82亿元,同比下降了42.25%,亏损额收窄至3.28亿元。
    今年八月,根据2022财年第一季度,蘑菇街总营收降至9196.8万,同比下降了30.57%。亏损额收窄至9549.7万元。
    股价方面,截至12月20日,蘑菇街每股报0.42美元,今年以来股价跌超80%,振幅超144%。同时,最新市值为4560万美元,和2018年上市之初接近15亿元的市值相比,市值蒸发超过14亿,降幅超97%。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腾讯依旧是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8.4%。创始人陈琪持股比例为12.1%。而作为蘑菇街的第一大股东,据悉腾讯在蘑菇街和美丽说合并后又追加了投资,当时对新公司总估值约为30亿美元,但和如今的4560万美元市值相比,不仅严重缩水,还成为腾讯系上市电商中市值最低的'。而按蘑菇街12月20日收盘价计算,腾讯持股市值只有839万美元,可以说是继唯品会之后,腾讯又一个投资电商失败案例。
     转型直播电商 
    虽然一直亏损,但蘑菇街也在不断尝试新领域。但是因为不善于“坚持”,好几次都与风口完美错过。
    第一个风口是海淘电商。据了解,蘑菇街起初是以社交起家,主打内容分享,不久后开始做淘宝客,并通过非常高的导购转化率,获得了丰厚的淘宝客佣金。但很快因被淘宝“封杀”而开始转型做电商。
    2014年,蘑菇街曾试水海淘,但因一直未能打通链条而放弃了,没想到2015年海淘突然盛行,不仅淘宝、亚马逊、京东等电商平台专门开辟了海购频道,网易考拉、洋码头等也相继入局。
    第二个风口是品牌特卖。蘑菇街管理层曾考虑帮大牌处理尾货,内部也曾讨论过,但是最终没有做,随后唯品会入局,品牌特卖又大火。
    第三个风口是社区分享,这是蘑菇街起家时就开始做的业务,但是由于后来转型做电商,这项业务又被边缘化了,直到另一个社交分享平台小红书的崛起,电商社区的风口又火了。
    第四个风口是社交电商,蘑菇街被腾讯投资后,曾是微信小程序第一批内测合作的公司,为此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团队研究业务,可惜最后并没有做成,同一期另一家叫拼多多的公司做成了,并带火了社交电商。
    从2011年成立至今,在接连错过好几个风口之后,蘑菇街最终选择转战直播电商。
    
    2019年,蘑菇街提出“双百计划”、“候鸟计划”、“百加计划”等,着重发展直播业务,面向全网招募有穿搭、美妆经验的主播,并鼓励拥有优质主播资源的机构或供应链入驻,期望以直播电商为突破口,打破公司发展瓶颈。
    努力总算有了收获,虽然公司营收连年下降,但是直播业务却开始持续成长。
    根据2020财年四季度数据,蘑菇街平台总GMV为24.2亿元,同比下降33.8%,其中直播业务GMV同比增长54.1%至15.81亿元。
    到2022财年第一季度数据,蘑菇街平台总GMV为28.64亿元,其中直播GMV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15.8%。蘑菇街直播GMV在平台总GMV中的占比已增至90.8%。
    不过,可能蘑菇街自己也没想到,在自己终于转型成为一家直播电商公司之时,直播电商领域遇到了大震荡。薇娅、雪梨、林珊珊等头部大主播相继因税务问题被封杀,而随着税务监管部门对于直播带货行业的税务情况监管的持续进行,以及仍未披露的部分信息,公众对于主播的信任也在不断降低,业内也开始反思直播电商的弊端……
    在此背景下,蘑菇街是否还能靠直播电商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成了未知。毕竟谁也不知道,在震荡过后,直播电商的风口还能持续多久。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2    据媒体爆料近日,多位脉脉用户爆料称,电商平台蘑菇街计划裁员,其中技术部门将裁掉80%,整体大概裁员30%。
    爆料消息称,蘑菇街技术部门调整后只留下三十余人(含前端、后端、客户端、算法等所有技术相关人员),运维部门仅剩3人,产品岗则仅剩2人。据了解,去年4月蘑菇街就曾裁员14%,人数高达140人。
    对此,有接近蘑菇街的知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确认,裁员是属实的,主要为技术团队,具体比例不确定。
    财报显示,2022财年第一季度,蘑菇街平台总GMV为28.64亿元,其中直播GMV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15.8%。蘑菇街直播GMV在平台总GMV中的占比已增至90.8%。
    
    数据显示,2021年618直播购物节,蘑菇街平台上六成以上成交金额都由“95后”贡献。年轻用户加持下,蘑菇街618大促期间直播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近40%,且多个新增品类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220%。作为年轻人心头好的奶茶等食品饮料成交金额更是同比增长了672%,医美单品“超皮秒祛斑”的成交金额更是超过158万。
    蘑菇街是一个专注时尚女性消费者电子商务网站,隶属于杭州卷瓜网络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陈琪,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演出经纪;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网络文化经营;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等。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3    继爱奇艺、快手年底大裁员之后,另一互联网大厂蘑菇街也传出裁员消息。相较于爱奇艺20%到40%、快手30%的裁员比例,蘑菇街直接放了个大招―——技术部门裁员80%。
    今日,有多位脉脉用户爆料称,电商平台蘑菇街计划裁员,技术部门裁员比例高达80%,整体大概裁员30%。
    
    根据爆料信息,蘑菇街技术部门调整后只留下三十余人,运维部门仅剩三人。有评论表示,在没有大规模业务来分摊技术成本的情况下,技术自然是公司裁员的优先选择。
    不过此次裁员,有N+1.5补偿。
    截至发稿,蘑菇街未对此事作出官方回应。
    今日晚间,蘑菇街股价盘前2.38%,开盘后走高,截至发稿跌0.48%,报0.418美元/股,市值为4181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与2018年登陆纽交所15亿元时相比,目前市值蒸发超过14亿美元,跌幅高达97%。
    
    需提及的是,蘑菇街裁员的同时,直播一姐薇娅因为偷税被罚13.41亿,遭到全网封杀。
    如果说雪梨、林珊珊被处罚只是给行业敲响了警钟,那么薇娅这次被罚,则是及时给直播带货行业浇了盆冷水。
    而蘑菇街正全力押注电商直播。2016年起,蘑菇街发力直播业务,计划通过直播对电商供应链的改造来应对各方面问题。财报显示,2022财年第一季度,蘑菇街直播业务GMV(成交总额)对平台总GMV的贡献已超9成,截至2021年6月份,过去12个月直播GMV达112.13亿元,同比增长27%。
    但是依靠直播也没能挽救业绩颓势,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蘑菇街GMV为28.64亿元(约合4.436亿美元),同比下滑8.2%。总营收为9200万元(约合1420万美元),同比下滑30.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9550万元(约合148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8890万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2430万元(约合38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调整后的净亏损为1440万元。
    最新公告显示,蘑菇街将于12月23日美股盘前公布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不过已经取消原定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3日19:30(美东时间6:30)举行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和网络直播。

5.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喜欢裁员?

“35岁定律”随处可见,随便打开一个招聘信息,至少有七成的概率会看到一条关于应聘年龄的要求:“35岁以下”。裁掉35岁以上基层员工,已经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公开的秘密。为什么呢?
基于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学毕业后22岁左右,工作5-6年,也就到了二十七八岁,这时候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工作经验上,都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可能会维持几年。
其次,等到你到了35岁,这时候不管是你个人的学习能力,还是你的身体素质,都在逐年下降,个人的成长逐渐停滞,甚至倒退。而且,这个时候外面的世界也完成了更新换代,你过去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可能无法再达到之前一样的效果,经验反而成为你的负累。由此看来,35岁确实是个合乎规律的拐点。
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我任劳任怨,也算为公司做出了贡献,有的一干就好多年,过了35就把我一脚踢开,公司太不近人情了。
其实,如果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考虑,回答则是肯定的,公司的这种需求也很合理。
首先,35岁+的职场人,在职场已经耕耘多年,身上那种初入职场时的韧性早已经磨灭殆尽。你可能觉得自己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就已经对公司够意思了,但却不知道身边的愣头青都能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依然乐在其中。
工作时长还只是一方面,一般来说,初入职场的人,进取心更强,他们更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做出成绩。而在职场摸打滚爬多年的人,大部分已经撞过南墙,也懂得“保存实力”,知道“努力也不一定成功”,往往变得容易得过且过,以前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儿也泄了,只是60分就可以了。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喜欢裁员?

6. 互联网各个大厂爆出裁员,可能你什么都没有做错,错在你太老了

  马化腾曾经说过一句话:   有时候你什么都没有做错,错就是错在你太老了。  
   最近互联网大厂的裁员,频频上了热搜,一直备受羡慕的互联网行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尤其是近期爱奇艺被曝裁员20%-40%。而且被裁的对象是中层、年龄大、司龄长、薪酬高的中年人。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充满着无限未来的行业,但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职场人却没有未来   。 
       说实话,互联网行业里,很多年纪不到30岁的年轻人,做到了管理层,甚至高管。年轻多金,是其他很多行业人士非常羡慕的。 
    但是每一次互联网公司变动和裁员时,这些优秀年轻的精英人士,却忧心忡忡。尤其是相对年龄大、司龄长、薪酬高、中层管理者。 
   你说曾经为公司赴汤蹈火996,累到吐血,身体透支,公司只能给你的N+1赔偿。
   你说你30岁以后不好找工作了,公司说,你是个人才,到哪里都会发光的。
    用之如锱铢,弃之如敝履。 
       互联网职业的行业特性是:   年龄越大,选择空间越小。  
    互联网行业技术和模式的快速更迭,让一个拥有几年的职业生涯的老人,立马都变得过时了。而且越有经验越跟不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经验还反而成了职场中最大的障碍。 
   新人变老人,老人变废人,使得互联网行业人才红利期很短。而大厂在不断地裁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招聘新人。让新人替代老人,把新人快速地提升到管理层,慢慢挤兑老人。
   互联网的企业就是靠着这种循环的人才机制,维持着企业的快速运营,保证输出的产品和服务永远在跟随着时代发展。
       未婚的比已婚的更有发展潜力。 
   只要一结婚,面临的就是一地鸡毛的家庭生活,照顾父母、孩子、亲戚等等各种家庭关系,对工作的效率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精力也越来越不够。
   尤其是面对互联网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如果不能保持高强度的学习力,马上就会被前仆后继的新人给替代了。
   未婚、年轻、没有家庭负担,学习力强、精力旺盛、能加班、能熬夜、比老人工资低的年轻人成了互联网职场的宠儿。
    难怪某人会说:“996是福报”。坑人不浅呀! 
        互联网行业的离职的人,不仅很难在本行业找到合适的工作,转型其他行业也面临着重重困难。  
   如果是传统的行业跳槽,不换行业我们还能依靠自己的工作经验积累,找到一份合适或更优于以前的工作环境。
   而互联网行业,则与传统行业不同,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快,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都早已过时。自己的学习又不及时,很难跟上行业的发展。离职后再找同行业工作,只能说是难上加难。
      如果转型其他的行业呢?
   行业与行业之间虽说有着壁垒,但是也有可以跨行业相通的职业,如果不是从事技术和运营方面的工作,也许跨行业还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比如:HR、销售等。
   如果不幸的是从事一些术业有专攻的行业,如果跨行业去转型,传统行业尚且艰难,更不用说互联网行业的职场人了。
      更难受的是,互联网企业的工作环境与其他行业的工作环境有着很多的不同。 转型其他行业的互联网行业的职场人,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包容心。 
   互联网行业的工作环境,就是一个“变”,
   你的薪资水平可能与你参与的项目盈利挂钩,比传统行业平均工资要高出很多;
   职位变动也会随着公司的需要变动,今天你可能是这个项目的小组长或经理,明天你就会和别人一同分享管理权。
   团队的任何人都有权利对你的决定提出质疑,我们在职场中混着混着大家都混成了平级。
   在传统行业公司工作,第一体感就是一个字“稳”。工资多年才会有一变,职位多年才会一小步晋升,更多的时候是论资排辈等等。
   有些人天生适应能力很强,很会自我调节去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是大多数人习惯了某种工作环境后,到与之前不一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时,却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调整。
      因此,建议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职场人,一定要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随时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
    处在风口中的互联网行业往往能提供丰厚的薪酬,我们要借助这个风口   快速完成财富积累, 做好财务规划。因为有了钱我们才更有底气去做更多的事情。  
    要快速积累职业带给我们的人脉、资源、能力,可为未来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学习新的知识,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   ,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以防备我们不过时。 
   三十岁以后,建议要对自己的职业重新定位, 那些年轻力壮和靠精力体力去拼的工作要远离,选择一些需要经验积累和能力储备的工作 ,转型做HR、采购、销售、商务谈判等工作。
   #爱奇艺被曝大裁员# 
   #裁员# 

7. 近日,互联网大厂纷纷大裁员 背后的原因了解一下…

近日,互联网大厂都纷纷开始大裁员。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咱们来分析分析。 
  
  近年随着疫情的复发导致市场经济更萧条,加上走出海外的互联网大厂也出现阻滞。 
     
 
  
  
  这些互联上市公司财报都很难看,明显的大幅度下滑。2021年有的甚至亏损上百亿! 
  
  财报不好必会导致股价大回撤,甚至有的公司跌破发行价。这些公司采取大举回购给股民增加信心。效果也不是没有,总好那么一丢丢。 
  
  那光回购不干事也不行,总要想办法改革自救。让业绩重回正轨。 
     
 
  
  
  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只有业绩好转才是王道。 
     
 
  
  
  那么一些可以用AI人工智能的工种就会被替代。当然这些互联网大厂都会对裁员进行一些补贴… 
     
 
  
  
  大互联网公司从几百到上万人大裁员过后,另一个工种却是另一个现象。 
  
  就是技术员,这个工种一直很抢手。随着技术发达,越来越多工种被替代也是在所难免。 
  
  在这里也希望有更多的技术员能够培养出来,也希望这些互联网公司或者是工业工厂能早日走出阴霾。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谢谢大家能看到我的文章到最后。 
  
  我能提个过分的要求吗? 
  
  给个关注吧!看官老爷!

近日,互联网大厂纷纷大裁员 背后的原因了解一下…

8. 最近,互联网大厂纷纷传出大裁员的计划,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这个裁员的消息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上纷纷有了关于这次裁员所带来影响的各种分析,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毕竟现在的互联网大多是年轻人居多,而年轻人所喜欢的模式则是灵活就业,因为更安心。
最近几年灵活就业的人数大幅增加,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经达到2亿人,其中,做网约车司机、当外卖骑手和摆地摊,是灵活就业的几个热门选项。之前还有一个“地摊收入秒杀深圳白领”的话题上了热搜,说是一个摆地摊卖臭豆腐的摊主,每月最低收入1万元起。面对采访镜头,摊主不卑不亢、自信满满地说“给老板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这样赚钱有干劲”,大家直呼太励志了。


在各个社交媒体搜索“摆地摊”几个字,你会发现,地摊摊主已经成为火遍全网的“网红职业”。在小红书上,有几十万条关于如何摆地摊的笔记;在抖音上,与摆地摊相关的话题,播放量超过150亿次。
有团队做了点调查,发现不少年轻人摆地摊,还真不是我们以为的凑个热闹而已,他们有自己很明确的目标。大概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实际身份不是“地摊摊主”,而是把人设定为“地摊摊主”的网红博主。
有博主摆摊卖红酒,不是一瓶一瓶地卖,而是当街加入各种水果、香料,把红酒热好,一杯一杯地卖。博主自己说,卖完一瓶的流水还比不上那瓶红酒原来的价格。而且,出摊的时间地点还不固定,博主会提前放出线索,让大家去猜,这是把摆摊做成了一个营销事件来传播。
很明显,这些博主并不是靠摆摊来盈利,而是通过制作以“摆摊”为主题的视频,来吸引粉丝。

第二类,“为有源头活水来”。摊主们的主要收入其实是线上,而定期出摊,是线下获客的一个渠道。
很多摊主都有极强的私域流量意识,来买东西的人,扫码加好友立减5元,私域流量池就一点点建立起来了,后续主要是线上交易为主。比起纯粹的微商,这种线下转化而来的客户通常黏性更强。因为摊主和客户面对面交流过,所谓“见面三分情”,客户的信任感会多一些。

第三类,“万丈高楼平地起”。
江湖传闻,不少商业大佬,像马云、刘强东、柳传志等等,都有过摆地摊的经历。对那些心怀大志、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摆地摊是一个最低成本启动的方式。启动资金只要几千块;干一周就能验证你的MVP,也就是最小可行性产品能不能跑通;每个迭代动作都有及时反馈;项目失败了可以及时退出止损,沉没成本不高。
所以,他们是把练摊当作创业的试水,来积累对市场、对客户的一线手感。据说有一个叫程焰的“90后”小伙子,从摆摊卖袜子起步,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成功转战互联网,还得到了雷军的亲自指点。有谁知道,从这一届“摊主”当中,会走出多少个日后的商业大佬呢?

吴伯凡老师有一句话:创业,挣的首先是认知,其次才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