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9大口诀是什么,我只知道2个<<太极阴阳决>> <乱环决>>

2024-05-15

1. 太极拳的9大口诀是什么,我只知道2个<<太极阴阳决>> <乱环决>>

全体大用诀、十三字行功诀、十三字用功诀、八字法诀、虚实诀、乱环诀、阴阳诀、十八在诀、五字经诀。
为杨班侯所传。
全体大用诀 
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驾功。
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进前招法成。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捶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峰贯耳招法灵。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势顺峰入,金鸡独立占上风。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峰。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十三字行功诀
十三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下为口诀:

棚手两臂要园撑,动静虚实任意攻。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招势难逞。
按手用招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三前:手前、足前、眼前。
七星:肩肘膝胯头手足七个出击点)

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棚莫如盘,粘沾不离得招难。闭棚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棚莫让先。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逞势进攻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招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发随招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十八在诀

棚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曲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附:八要掤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采要实,挒要惊,肘要冲,靠要崩。

五字经诀

披从侧方入,闪展全无空。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
歉含力蓄使,粘沾 不离宗。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软非用拙力,棚臂要园撑。
搂进园活力,摧坚戳敌峰。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附:十三法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中);
正偶,虚实,收放,吞吐,刚柔,单双,重(轻)。
打手秘诀:擎、引、松、放。(象)敷、盖、对、吞。(气)
六合劲:拧裹、钻翻、螺旋、抖搜、惊弹、崩炸。

太极拳的9大口诀是什么,我只知道2个<<太极阴阳决>> <乱环决>>

2. 太极拳的9大口诀是什么,我只知道2个<<太极阴阳决>> <乱环决>>

太极拳口诀十二则

从来武术家,得有妙法。多秘不眎人。所谓传子不傅女也。然子未必皆肖而贤。以致屡屡失其真传。倘或有得意弟子乃传其法者。亦必留一手。以备不测。诚如是,欲求吾国武术之发扬。岂易得哉。今曼青之受澄师者。未敢说尽其传。倘也留一手。或秘而不宣。则怀宝迷邦矣。十馀年来。每欲笔诸於书。以广流传。此心萌动。而复搁置者。屡矣。亦恐传非其人耳。既而思之。善与人同。固吾所愿。乃谨录要诀十二则如次。此皆澄师所不轻易传人者。每一语出。辄叮咛曰。余如不言。汝虽学三世,不易得也。此言何止重提数千遍。蒙澄师之过爱若此。而不能达其厚望。惭愧无已。尚希世之贤哲英豪。有以参证面广大之。使尽人皆能袪病延年。则民族幸甚。

一、曰松。澄师每日,必重言十馀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 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馀皆末事而。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大意。附於下。使学者易於领悟。松。要全身筋络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若无骨。祇有筋耳。筋能松开。其馀尚有不松之理乎。

二、曰沉。如能松透。即是沉。筋络全开。则躯干所系。 皆得从下沉也。按沉与松。原是一回事。沉即不浮。浮是病。体能沉已善矣。尤其加以气沉。气沉,则神凝。其用大矣。

三、曰分虚贸,拳论所谓。处处总此一虚实。以右手与左脚相贯一线之劲。右脚与左手亦然。如右手左脚实则右脚左手虚。反是,则亦然。是为分清。总之全身负担。另许放在一只脚上。如两脚分担。便是双重。其转变时。要注意尾闾与夹脊得中。方为不失中定。至要至要。按转变一语。即是变换虚贸之枢机。不经道破。真永不知有下手处也。右手实劲。交与左手。其枢机在夹脊。左脚实劲,交与右脚。其枢机在尾闾。但要在尾闾与夹脊中正对直。方为不失中定。此语非潜心领悟。不易得也。

四、曰虚灵顶劲。即是顶劲。即是顶劲虚灵耳。亦即所谓顶头悬之意也。按顶头悬者。譬如有辫子时。将其辫 子系於梁上。体亦悬空离地。此时使之全身旋转则可。若单使头部俯仰。及左右摆动。则不可得也。虚灵顶劲。及顶头悬之意。亦若此而已。须於练功架时。将玉枕骨竖起。而神与气。不期然而相遇於顶焉。

五、曰磨转心不转。磨转者。即喻腰转。心不转者。乃气沉丹田之中定也。按磨转心不转者。此家传口诀也。比诸拳论所谓。腰如车轴。腰为纛二语。尤为显赫。余得此意後。自觉功夫日见进境。

六、曰似拉锯式之榄雀尾。棚捋挤按之推手也。往复相推。喻之以拉锯者。彼此用力均匀。则往复可以畅通无阻。如一面稍欲变化。则锯齿随处可以扎住。如彼使之扎住,则我虽欲用力不得拉回时,只可用推力送之。便可复得相推如初。此理在太极拳之推手上。有二意。一曰、舍己从人。顺其势。可以得化劲与走劲之妙用。二日、彼微动。己先动。此即彼欲用推力送来时。则我亦先之以拉力拉回。彼如以拉力拉去时。则我亦先之以推力送之去。 按拉锯之喻。其理可谓透彻之至。此真家传妙诀。余於此恍然大悟。於彼微动。己先动之著手功夫。苟能於此娴熟。则操纵在我不在彼。其馀又何论矣。

七、曰我不是肉架子。汝为什麼挂在我身上。按太极拳。专尚松灵。最忌板滞。若如肉架子上挂肉。便是死肉。又何有灵气之可言。故痛恶而决绝之。乃有我不是肉架子之詈骂。此亦家传口诀。用意深刻。幸细翫之。

八、曰拨不倒。不倒翁。周身轻灵。其根在脚。非具有松沉两种功夫,不易办到。按不倒翁之重心。在乎下部一点。拳论所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如两脚同时用力。一拨便倒无疑。周身稍有板滞。一拨便倒无疑。要之全身之劲。百分之百。沉於一只足心。其馀全身皆松净。得能轻於鸿毛。便拨不倒矣。

九、曰能发劲。劲与力不同。劲由於筋。力由於骨。故柔的活的有弹性的是劲。刚的死的无弹性便是力。何谓发劲。放箭似的。按放箭。是靠弓弦上弹力。弓与弦之力量。即是柔的活的有弹性的。劲力不同。能发不能发。可以见矣。此犹不过论发劲之性质耳。於作用上犹未能详尽。余又将澄师平日。时时讲解发劲要法。兹附录之曰:要得机得势。日。要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谓健侯老先生。喜诵此二语。然得机得势。最难领略。余以拉锯式之作用中。确是有机有势。存乎其间。因彼之欲进欲退。我先知之。是为得机。彼既进既退。受制於我。是为得势。举此一端。可以知之。脚腿腰能完整一气。一则。是力聚。可以致远。一则。身不散乱。方可命中。发劲之妙用。尽於此矣。学者勉之。十、曰搬架子。要平正均匀。按平正均匀四字。最为平淡。却极难能。平正方能安舒。可以支撑八面。均匀方能贯串。而无断续处也。此即拳论所谓。立如平准。及运劲如抽丝等语。非从此四宇下手不为功。

十一、 曰须认真。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认真。若不认真。便都成了假的。吾今举以告汝。掤若掤到人家身上去。捋若捋到自己身上来。都是错认。掤不要掤到人家身上去。捋不要捋到自己身上来。此是真的。按与挤。皆要蓄其劲。不可失却中定。此是真的。按须认真三字。从来读破太极拳论。未得悟澈。一经澄师道破。始知有尺寸。有法度。非经口授指点。不易了解者。皆此类也。此真家传秘诀。学者其由此体验之。便可得其尺寸。则不复失中定矣。至要至要。

十二、 曰四两拨千斤。四两何能拨千斤。人皆未之信。所谓牵动四两拨千斤者。只要用四两劲牵动千斤。而後拨之。此牵与拨。是两事。非真以四两拨千斤也。按此节。牵拨二字。分开解释。便能见其妙用。牵之之法。譬如牛重干斤。穿鼻之绳。不过四两。以四两之绳。牵千斤之牛。左右如意。其欲奔驰不可得也。盖牵者。牵其鼻准。若牵其角。其腿。不行也。是牵以其道。以其处也。然则牛可以四两之绳牵之。如千斤之石马。亦能以四两之朽索牵之乎。不能也。此活与死作用不同。人有灵性。其欲以千斤之力攻入时。其来有方向。臂如对直而来,则我以四两之劲。牵其手之末。顺其势而料出之。此之谓牵。因牵动之後。彼之力已落空。则此时以劲拨之。未有不掷出寻丈之外者。然牵之之劲。柢要四两足矣。拨之之劲。酌用在我耳。然牵之之劲。不可过重。重则彼知之。可以变化脱逃也。或则藉牵动之劲。换其所向。得以袭击之也。否则彼知我牵之。便畜其力而不前。畜其力。其势已退挫。可即因其退挫。便舍牵之之劲。而反为发放。则彼未有不应手而倒。此反拨也。以上种种。皆澄师口授指点之传於曼青者。不敢自秘。愿广其流傅。幸世之同仁共勉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