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阅读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2024-05-16

1. 付费阅读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看篇文章居然还要付费,这在以前肯定是不可想象吧。可是随着社群的兴起,信息量的超载,加上对原创知识的保护,付费阅读慢慢的走上了现实的舞台。先是《李翔商业内参》在罗振宇的得到APP上发布,到现在为止订阅用户已经接近7万人,然后李笑来也推出了相应的付费订阅,以及吴晓波也推出了《每天听见吴晓波》付费音频。这些订阅,一年的年费大概两三百块钱。很多小伙伴都争相订阅,愿意付费学习。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说明中产阶级慢慢的崛起了,工资提升了。第二说明国人的付费意识提高了,愿意为知识买单了。但是,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订阅,主要是还没发现性价比合适的内容。对于那些经济学家说的话,听一听就可以了,如果按照他们的去做,那么你的企业离倒闭就不远了(这句话不是我说的,马云说的)。宏观经济方面,与国家高层有很大关系,经济学家决定不了,也预测不了,他们只能预测未来的趋势,而且还不一定准。微观方面的不可控因素就更多了,要想让自己的钱变的更多,需要学会理财,理财的第一步首先要有财。没有财,还理个毛线啊。
对于李笑来,买了一本他的书籍《把时间当朋友》,他的文章逻辑性比较强,看起来很费力,比上坑都难。他的文章有些还是很有价值,但是对他的写作手法不感兴趣。他喜欢从原理上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如同开车一样,你不需要告诉我发动机的原理和构造,你只需要告诉我从怎么踩油门和刹车就可以了。以前在分答的时候,只有名人才能赚钱,普通人只能通过提问才能赚钱。王思聪回答一个问题3000元,章子怡回答一个问题2929元,提问的人都是里三层,外三层。而我回答一个问题,只要1元,都没人向我提问。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即使是名人,也可以用价格来衡量的。2929元,就可以让章子怡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出价3000万,可不可以叫她吃顿饭。试想一下,如果是3个亿呢,可不可以叫她去酒店运动运动。



《罗辑思维》很早就收会员了,当然也需要付费才能成为会员。会员会在线下举行一些活动,探讨一些读书的心得体会,或者聚聚餐,去野外体验一下生活。很多会员以为自己逼格高,看不起那些不是会员的人。现在很多社群,都设立了筛选机制。加入的时候要么需要交钱,要么有一些别的要求。有一个朋友,加入了李笑来的一个社群,那个群他刚开始加入的时候大概三千多元,现在加入远远不止这个价钱了。对于这个三千多元的群,很好奇他们每天都会聊些什么。有次就问那个朋友。他当时的回答把我震惊了。其实聊天的内容与普通群差不多。当然群主会分享一些干货,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群里面的人素基本都很高。如果别人抛出一个问题,你回答了,他觉得满意,一个红包就向你砸过来了。不管红包的钱多少,至少代表人家的一份心意。不像有些伸手党,你帮他解决了问题,他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好像你欠她似的。基本你有什么问题,群里面的人都会帮你解决,这就是圈子的力量,但是首先是你能进入那个圈子。
社群需要门槛,一个没有门槛的社群,相当于无形之中拒绝了高端人群。最好的门槛是什么,其实就是收费。自从看了懂懂的日记,也慢慢被他的思想所感化了,他有一句话很经典,当你不能给别人带去价值的时候,就不要去麻烦别人。如果你真的想要去麻烦别人,首先要想想,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别人凭什么要帮你。如果什么都不能带给别人,那至少可以给钱啊。别人收你钱财,当然会替你消灾。

后来,我也陆续加入了一些群,有些是要收费的,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要筛选的,有些只是扫一下二维码就能进入的。加入之后有种感觉,要收费的和要筛选的群,与那些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进入的群相比,里面的聊天内容要有价值的多,人员的平均素质要高好几个档次。这也就是那些大佬要设立门槛的原因,防止那些“老鼠屎”污染环境。趁自己年轻的时候,不断的往上爬。你在山脚下看到的景色和接触的人,与你在山顶上看到的景色和接触到的人,很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付费阅读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