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婚俗的介绍

2024-05-14

1. 达斡尔族婚俗的介绍

在达斡尔族的民间,青年男女要想结为伉俪,首先要经过媒人搭的喜桥。有意思的是,媒人去提亲搭桥时,头上要戴一顶帽子,帽子右边挂一块儿红布条,手里还要拎着“提亲酒”。别人一看这种装束,就知道是到女方家提亲说媒的媒人。媒人第一次去女方家提亲,往往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因为女方家必须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虑。所以,媒人至少还得去第二次才知分晓。假如女方家认为这门亲事值得考虑,女方的父母就要对未来的女婿进行一番必要的“考察”。此后,未来的新郎官要跟随父母到女方家去两次,接受未来的岳父岳母的考核,如同过去应考的秀才。

达斡尔族婚俗的介绍

2. 达斡尔族结婚有什么习俗?

达斡尔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也以丰盛的酒宴、舞蹈、唱歌等形式庆祝婚礼,但有趣的是其具体形式又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男方要带上酒和肉去女方家认亲,这种仪式叫“端盅”。在这仪式中,男女双方在媒人的陪同下向女方的双亲和家庭成员一一敬酒、行拜礼,熟悉被此间的血缘关系和称谓。

送亲歌曲
  在婚礼的前一天,新娘家杀羊宰牛大摆喜宴,热情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并唱歌跳舞,一直热闹到深夜甚至破晓天明。第二天,新娘家组织送亲队伍,护送新娘到婆家。新娘在一群男女青年朋友的簇拥下坐上送亲的马车,一路上歌声、笑声、呼叫声不绝,走一路把喜庆的欢歌笑语撒一路。在送亲的路上要唱“送亲歌”,赞美新娘找到了好婆家,嫁给了好儿郎,祝愿他们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这一天,新郎家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酒宴。新郎穿戴一新,喜形于色,等待送亲队伍的到来。新郎家早已派出两名素谙礼俗、办事干练的小伙子,端着双杯酒迎候于村头。喜车一到,他们就迎上敬酒,为新婚夫妻祝福,随即一同进村。喜车来到新郎家门口时,地上早已铺好了地毯。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蒙着红色的头巾,踏着地毯缓缓迈进新家的门。进屋后,新郎亲手掀掉新娘的红盖头,让新娘“亮相”。这时,人们向这一对新人身上纷纷抛撒五谷杂粮,祝愿他们婚后的生活甜蜜幸福,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然后,新娘步入洞房,由新郎的嫂子给新娘梳头,表示新娘已被正式接纳为新郎家族里的一员。与此同时,来宾纷纷入席,频频举杯,畅饮喜酒,祝贺这对青年的结合。   第二天,还要举行赛马等传统的娱乐活动,人们尽兴玩耍以示欢庆贺喜。娱乐活动结束后,新郎要给岳父岳母准备酒肉等礼品,请送亲人带回转交。

罕伯舞蹈
  达斡尔族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通常习惯于在部落内部通婚,但是同宗男女严禁通婚。不反对同其他民族通婚。认为离婚很不吉利。缔结婚姻要经过订婚、过礼、迎娶三个程序。 达斡尔族青年男女的提亲,要由媒人出面。通常由男方请一位德高望重、能说会道的媒人前去探问女方家父母的意向。如果女方父母不同意,多以姑娘还小来推托。若是有意,则留一活话,进而了解对方的情况,并与媒人约定下次见面的日期。按照达斡尔族人的习惯,即便双方满意,往往媒人也要往返数次后女方父母方可答应。女方家长同意婚事后,媒人向其长辈敬酒叩头,表示感谢和祝贺。同时女方家也请媒人留下吃饭。婚事说定后,男方向女方送两次礼。第一次要送一匹好马,表示订婚的两家象马的缰绳一样被联系起来。第二次礼在结婚前一、两个月,男方将衣料、被褥等与婚事有关的东西送到女方家,并商定婚期。送礼的车到女方家不能马上进家门,因为早在女婿到来之前,岳家已关闭大门,由一位长者守在门外。长者向过礼的人提很多问题,对方须很好的答复,直到长者满意为止。进屋后,男方依次向女方家人一一叩拜,逐一敬酒。结婚的头一天,朋友们纷纷到姑娘家祝贺,跳“罕伯舞”,唱“赞达仁”,通宵达旦。结婚这天,有女方组织送亲队伍。要推选一名有威望的人担任总领队,有一男一女做副领队,并选男女青年五至七人陪同。清晨,装上姑娘的嫁妆,给新娘蒙上纱巾,一路上拉着四弦琴,唱着“赞达仁”。在路旁或村庄遇到水井要用布将其蒙好,如遇到大树、庙宇都要给披挂红布条,象征新婚夫妻一生中没有坎坷。按照旧俗,送亲车途中要休息,生起篝火,吃点心,喝酒。遇到路人,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相邀,请吃请喝。送亲车行至男家住屯二三里停车,新郎家派出一老一少两名骑手前去迎接。送亲车从东面进屯,取喜事从光明方向临门之意。一旦日落,须在大门西侧挂一面镜子,象征太阳未落,以图吉利。来到新郎家门口,人们都要出院迎接,由主婚人宣布婚礼开始。新郎用准备好的地毯三四张,轮流倒换着接新娘入室。走至门后时揭去新娘的头纱,人们纷纷将五谷杂粮撒向一对新人,祝福他们和和美美,白头偕老。达斡尔族的迎婚大宴一般上席三种,首上酒席,再上肉席和饭菜席。其中肉席是以手把肉为主。当晚,由男女双方各有一名长辈到洞房,陪新郎新娘吃“拉里”,在盘子里放两个酒杯,以红线相连,夫妻同饮,意为“白头到老,儿女双全,永不分离”。女方来的人当晚留宿在男方。第二天早晨,男方给送亲人吃肉汤饺子,以解酒。午宴之后,送亲车返回,新郎家要往车上装些酒和肉,捎给女方家。按照习惯,女方家送亲者要在新郎家“偷”个碗、碟、酒盅之类,带回新娘家

婚俗特点
达斡尔族传统婚俗,是居住在黑龙江省境内的达斡尔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具有达斡尔民族特点的传统婚俗。这种民间文化现象能延续下来,不仅是对人类文明的充分体现,同时也反映出达斡尔族人对人类繁衍的推崇、对大自然的崇尚与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达斡尔族的风俗

达斡尔族的习俗  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的为居室。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砖瓦房正日益增多,不过,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 阿涅节,是达斡尔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便开始为春节而忙碌,准备过年用的各种食品。 库木勒节,库木勒即柳蒿芽,野菜可食用。每年五月,成群结队的达斡尔族男女老少,深怀感恩之心,兴高采烈地去采集柳蒿芽并欢歌劲舞。举行传统的体育竞赛,其乐融融。 抹黑节(阔德格・乌都日),正月十六为抹黑日,是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之一,达斡尔族的“阔德格・乌都日”来源于达斡尔族春节,达斡尔族视同除夕至正月十五都是春节。 达斡尔人对男婚女嫁非常重视,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独具的传统婚姻习俗。一夫一妻制婚姻,在达斡尔族中产生很早,并一直传承到今天。历史上,达斡尔族实行并不严格的族内婚,通婚范围主要在本民族内部,即以异姓成员为通婚对象。后来,由于与鄂温克族、蒙古族、满族、鄂伦春族和汉族等民族长期相邻而居,,同其他民族之间的通婚也得到允许。氏族外婚制度是达斡尔族婚姻习俗方面的又一项基本制度。同一哈拉(氏族)、莫昆(家族)的男女因为有血缘关系、为同一父系祖先的后代而严格禁止互相通婚。为保持亲戚间稳定的伦理关系,达斡尔人虽然允许部分有亲属关系的人通婚,但是要求双方辈分必须相同,严格实行同辈婚。同时,入赘婚比较普遍。男人入赘女方后,所生子女仍属父亲的“哈拉”,女婿在岳父家只从事劳动,并无继承女方财产的权利。 新中国成立前,达斡尔族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根深蒂固,父母包办婚姻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青年人没有自行选择配偶的权利,也不能进行自由的婚前社交活动。其传统婚姻习俗,通常包括择偶、定亲、过礼、结婚等程序。人们选择配偶讲究年貌相当、门当户对。在年龄方面要求男女双方大致相近,男方与女方同岁或比女方大一岁至三岁均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传统婚俗中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被彻底废除,青年男女可以通过自由恋爱为自己选择称心如意的配偶。 达斡尔族传统房屋建筑的主要形式叫“雅曾格日”,是一种起脊式的、土木结构的草正房。达斡尔族的草正房以两间的居多,其次是三间的,住五间的较少。达斡尔人讲究住屋与厨房分离布局的习尚。 如果是两间房,则以西屋为居室,以东屋为厨房;如果是三间房,通常以中间屋为厨房,东西两间住人。居室内南西北三面盘有相连的火炕,俗称“弯字炕”。 达斡尔族家庭一般不设火炉,秋冬季节防寒保暖靠火炕。达斡尔人在厨房北墙处,盘有一个池式火炕,叫“额鲁格”,用来干燥粮食。达斡尔族的草正房舒适讲究,宽敞明亮,坚固耐用,冬暖夏凉,以多窗著称。一座两间的草正房,西屋南墙有三扇窗,西墙有两扇窗,东屋房门两侧各有一扇窗,共有七扇窗。 如果是三间的草正房,通常有窗十一扇。窗多不仅扩大了采光面积,而且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棚和四壁上面装饰着鸡、凤、鹌鹑以及狩猎等各种图案、剪纸,有的直接把雉羽、带花丝的皮毛贴在墙上,作为点缀。 以敬老、互助和好客为......>> 
  
   达斡尔族有什么民风民俗  达斡尔族历史悠久,是祖国北疆的开拓者和保卫者之一。据史学家考证,达斡族早年游牧于额尔古纳河、鄂嫩河等地,属契丹人后裔。17世纪初,南迁到黑龙江南岸及嫩江平原,他们与鄂温克族、鄂伦春等民族一起,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北疆边陲。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传统上有文化的达斡尔族人文字多用满文。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享誉全国,被誉为“曲棍球之乡”。我们报道组的成员施芳两年前就曾对此作过专门的报导,故地重游,又有一番意味。      达斡尔族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博物馆内丰富的系列民俗风情展,如“大勒车”、“华达”婚宴、下鹿旗、头饰等,让我们对这一性格忠勇、勤劳俭朴、重礼仪、善创造的少数民族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达斡尔族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简介 
  
  达斡(wò)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达斡尔族也有分布于俄罗斯(石勒喀河与伯力一带),俄罗斯称相关地区为达斡里亚,即外贝加尔。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文字上清代使用满文,称为达呼尔文,现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新达斡尔文。 
  
  达斡尔族的节日 
  
  阿涅节 
  
  阿涅是达斡尔语,意为大年,达斡尔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节期十五天。初一早晨,人们梳妆打扮,先向天神、娘娘神、灶神及祖神烧香叩拜。祈求庇佑和恩赐丰年,再向长辈行敬酒磕头礼并接受老人们的新年祝福。做第一顿年饭(饺子)时,或包进一根红线,认为吃到者会长命百岁;或包进一枚硬币,认为吃到者不缺钱花。内蒙古等地达斡尔族还俗以包进八个小面团或一摄面粉,分别象征八女满堂和心地善良。早饭毕,青年男女各由同辈兄长带领,逐户拜年。若某家长辈过世未满三年,晚辈拜年者要向设在南炕的灵位磕头敬烟。初二至初五外出拜年。阿涅期间,妇女聚在一起,喜跳民族舞蹈“鲁日给勒”,少女们则摆玩“哈聂卡”(纸人)或“萨克”(踝骨),成年男子举行赛马等活动,少年男子则要分成两队,举行“坡列”(曲棍球)比赛,晚上还要举行火球比赛。 
  
  抹黑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全国人民都开心热闹的日子。而对达斡尔族同胞来说,他们还有一个更加欢乐有趣的正月十六“抹黑节”――达斡尔族传统节日。据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按照达斡尔族的风俗,这一天族里的长者都要早早起来,给每个族人的额上抹上一个黑点。年轻人手涂抹油的锅底黑灰,争相涂抹在对方脸上,以此互相取笑逗乐。因此,这天早晨,少男少女们的面孔,常被抹得黑油油的。达斡尔人认为,这种抹黑娱乐,象征着吉祥、好事不断。 
  
  敖包沃贝 
  
  敖包沃贝,达斡尔语即敖包祭。达斡尔族传统节日。每年春秋两季各择吉日举行一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一带达斡尔族则选定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节期一天。敖包,即高岗或山上用石块堆积而成的圆锥形祭坛,在达斡尔族心目中,它象征着民族保护神或山神。届时,人们身着礼服,抬着供品,聚集在敖包周围。先在敖包上插立带有青枝绿叶的柳树或桦树枝,象征五谷丰盛、六畜兴旺。祭祀时,以煮熟的牛、羊、猪肉为供品,并向敖包祭酒白酒、奶酪,张挂各色彩旗、布条。尔后,在敖包四面点火焚香,主祭者巴格其(萨满助手)朗读祭文,萨满围绕敖包唱求神歌,跳吉祥舞,参加祭祀者齐向敖包叩拜,祈祷风调雨顺、家畜平安。祭毕,大家共食祭品并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娱乐活动。 
  
  端午节 
  
  达斡尔族端午节又称五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纷纷早起,前往江河沐浴,或以野外露水擦脸,并采艾蒿插于耳畔和衣冠上,以求一年身无疾病。此日中午,各家要吃馅饼、饺子或荞面。尔后,妇女们成群结伙,挎框提篮,到江河两岸采集喜食的“坤必乐”(一种美味野菜)。i少年们则举行“坡列”(曲棍球)比赛。 
  
  二月二 
  
  达斡尔族二月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吃猪头肉,有些地方吃馅饼,禁忌做针线活,以为此日碰针线会得骨节病。 
  
  腊八节 
  
  达斡尔族腊八节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这天,人们停止劳动,以“尼基”(即荞麦米磨成粉,箩后留在箩上的粒状部分)做成酸奶粘粥,再拌奶汁(或奶油)食用。......>> 
  
   达斡尔族这个民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的为居室。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砖瓦房正日益增多,不过,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 
  
   达斡尔族有什么民风民俗  达斡尔族历史悠久,是祖国北疆的开拓者和保卫者之一。据史学家考证,达斡族早年游牧于额尔古纳河、鄂嫩河等地,属契丹人后裔。17世纪初,南迁到黑龙江南岸及嫩江平原,他们与鄂温克族、鄂伦春等民族一起,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北疆边陲。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传统上有文化的达斡尔族人文字多用满文。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享誉全国,被誉为“曲棍球之乡”。我们报道组的成员施芳两年前就曾对此作过专门的报导,故地重游,又有一番意味。      达斡尔族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博物馆内丰富的系列民俗风情展,如“大勒车”、“华达”婚宴、下鹿旗、头饰等,让我们对这一性格忠勇、勤劳俭朴、重礼仪、善创造的少数民族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各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阿昌族 
  风俗习惯 
  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妇女服饰因地而稍有不同,每逢节日盛会都喜欢佩戴各种银饰。已婚妇女一般穿裙子,上穿窄长袖对襟衣,用青布包头;未婚妇女穿长裤,上身为浅色对襟衣、盘辫。食物以大米为主,还有薯类、蔬菜、肉类等,嗜酸性食品。过去青年男女有嚼槟榔的习惯,牙齿往往被染成黑色。住房多为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正屋住人,两边厢房楼上堆粮食等生活资料,楼下是猪圈、牛栏。村寨内房屋较整齐。寨间交通要道一般都是石板或碎石路,往来方便。男子出门随身携带褙袋和长刀。男女都习惯肩挑货物,长途运输多用骡马。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缔结由父母包办。过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长期以来与汉、傣等族通婚的却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转房制度。寡妇可以改嫁,但不能带走夫家财产,其子女亦归夫家扶养。人死后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须火葬。 
  阿昌族人民性格开朗,又十分讲礼好客。他们待客礼仪中盛行使用茶坛,这是一种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会先拿出酒壶倒上一小盅酒为来客洗尘,随后又拿出茶坛,放上茶叶,倒上开水,放到炭火上煮一会,煮好之后倒进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谈。 
  白 族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保安族 
  风俗习惯 
  保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明显地受到 *** 教教规的约束。同时,由于历史上与邻近民族长期杂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特别是回、汉民族的影响。 
  保安族的家庭,过去多为为家长制的大家庭。现在,已完全被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所取代。家庭中父母为绝对权威,对子女婚姻实行父母包办。解放前,保安族不与非 *** 民族通婚,而且不同教派之间通婚情况也罕见。习惯早婚。还要取得教主的许可。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有所改变。男方从说婚到结婚,至少要送两次彩礼,礼金很重。第一次说亲时,称“定茶”;第二次在举行婚礼前,称为“干礼”。结婚选在“主麻日”。新娘过门后,三天不吃夫家饭菜,而是......>> 
  
   民风民俗的达斡尔族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达斡尔族的人口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 共有人口131992人。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达斡尔族总人口为13.24万人,与10年前的'四普'相比,达斡尔族人口增加了1.09万人,增长率为9.00%,平均年增长率0.83%。在达斡尔族人口中,城镇人口有6.92万人,占总人口的52.25%;乡村人口6.32万人,占总人口的47.75%。与10年前相比,达斡尔族城镇人口比率下降了5.43个百分点。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达斡尔族15岁及15岁以上的人口中,已婚比例为70.39%,初婚比例为59.89%,再婚的人数占3.68%,离婚比率为1.67%,丧偶比例为5.15%。 在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期间,全国达斡尔族出生人口为1090人(按长表推算),总和生育率为0.90。出生性别比为118.00,其中一孩出生性别比为145.95,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8.18,三孩出生性别比为150.00。 在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期间,全国达斡尔族死亡人口为813人,其中:男性551人,女性262人。粗死亡率为6.15‰,其中男性为8.40‰,女性为3.94‰,婴儿死亡率为14.19‰,预期寿命为66.80岁。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达斡尔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 *** 尔自治区合计有122068人,这三个省(区)2010年达斡尔族人口占全国达斡尔族人口的92.48%,中国大陆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分布有达斡尔族人口。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有达斡尔族人口41229人,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聚居地呼伦贝尔市,2010年达斡尔族人口占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人口的占90. 45%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聚居地齐齐哈尔市,1982年该市达斡尔族人口占全省达斡尔族人口的70. 43% ,新疆 *** 尔自治区达斡尔族人口聚居地塔城地区,2010年占达斡尔族人口占全区达斡尔族人口的77. 55% 。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达斡尔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共有12.08万人,占达斡尔族总人口的91.24%。另外,达斡尔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地区有辽宁和新疆。 莫力达瓦旗是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1978年,全旗粮食总产量突破1亿斤。1983年被国家商业部确定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1989年,跨入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的行列。2002年,莫力达瓦旗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亿斤,是1978年1.37亿斤的9.07倍,是1958年0.859亿斤的14.46倍,是1949年0.575亿斤的21.6倍。2005年,莫力达瓦旗生产粮食16.3亿斤。2005年,黑龙江省36个达斡尔族村的总播种面积达到36107公顷,其中种植粮食作物26881公顷,产粮113729吨;种植绿色特色经济作物6831公顷,产量为8729吨;实现农业收入17062万元,约占全年总收入的39.16%。 “哈拉”是达斡尔族的氏族组织,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集团。每一个“哈拉”都有自己的聚居地,例如,“郭博勒哈拉”居住于精奇里江下游支流布丹河流域,“敖拉哈拉”聚居在精奇里江中游支流提拉登河流域等。属于同一“哈拉”的人,均具有血缘关系,因而严格禁止通婚。各“哈拉”均有民主选举的“哈拉达”(氏族首领),管理氏族内部事务。清朝末年,达斡尔人以“哈拉”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活动,是氏族组织共同生产、平均分配习俗的残存。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哈拉”的规模日......>>

达斡尔族的风俗

4. 拉祜族婚俗

                  拉祜族婚俗上一般实行族内婚,很少与他族通婚。婚姻制度是一夫—妻制,多妻为传统习俗所不许,并遭众人非议。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包办婚姻很少。拉祜族的婚姻习俗,各地大同小异。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人口41.147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起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普洱、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  
      拉祜族婚嫁程序  
     拉祜族曾经经历过血缘群婚、族内对偶婚、转房婚和一父一妻制等,而且长期实行族内对偶婚,因此血缘集团内部由父系和母系相互混杂而导致双系大家庭制度长期并存的婚姻家庭制度。近代以来拉祜族主要是实行一父一妻制的父系大家庭制度。 
       
     拉祜族青年人的婚姻一般要经历:串婚、订婚、结婚等几个过程。串婚实际上就是青年男女谈恋爱的过程,但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按照传统习惯,串婚只能在每年的“火把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到第二年的春耕农忙期间进行。平时,尤其是在农忙季节,许多拉祜族地区的村寨禁止青年男女在一起谈情说爱,否则不仅会受到人们的谴责,而且会被认为是一种伤风败俗的行为。 
       
     订婚 
     订婚是在串婚的基础上,青年男女将自己谈恋爱的事情告诉家人,双方父母得知自己得儿女已经确定了意中人后便托媒求婚。如果家长同意对方得求婚,就喝下媒人带来得酒,若拒绝喝酒甚至将酒推翻在地则表示拒绝或对儿女婚事不满。求婚成功后即可举行订婚仪式,仪式多在男方家举行,也可在女方家举行。到时,媒人带上米酒、鸡、肉、盐、茶叶等到女方家,做好饭菜,宴请女方家长和亲戚,然后双方边吃边商量聘礼和婚期。订婚之后,青年男女必须到对方父母家中劳动一段时间,如发现对方不会做干活,或者人品不好等,可据此解除婚约。 
       
     结婚 
     结婚仪式一般都在农历腊月至春节期间。从妻方居住的,由女方家迎娶,婚礼在女方家举行。从夫家居住的,由男方迎娶。男方迎娶时,新郎带着聘礼去女方家,到达女方家后,先要向岳父献一筒清水表示尊敬。下午举行盛大的婚宴,婚宴上,新郎新娘必须坐在一条凳子上,新郎要主动给新娘夹菜,新娘将菜还给新郎,表示互敬互爱。饭后,由女方家长给新婚夫妇举行拴线仪式,拴线仪式完了以后,女方亲友陪同一对新人返回新郎家。在新郎家也得举行和新娘家差不多的一系列仪式,然后婚礼才算结束。  拉祜族又婚姻自由的传统和以离婚为耻辱的观念,由于喜新厌旧而提出离婚者,会遭到人们的指责。如果一方提出离婚,则必须付给对方一定数目的款项,男子提出离婚者,其所支付的款项要比女子提出离婚者多。离婚后双方可以再嫁娶。拉祜族还实行转房制度,即夫死后妻可以转房,但仅可以转房给夫之弟,不能转给夫之兄。寡妇再嫁不受歧视。 
       
     举行婚礼当天,男女双方家里都要杀一头猪。男方首先将猪头送到女方家,将猪头确成两半后,一半留在女方家,一半由男方又带回来。接着,女方也照此办理,钭自己家杀的猪头送到男方家,切成两半后,留一半在男方家,另一半女方自己带回。之后,男女双方将各自的两半猪头合在一起,以表示骨肉之亲和新婚和睦之意。 
       
     这天,新郎新娘要一同下山背水,一同上山砍柴,然后将新背的水,新砍的柴送给女方家,同时还要献饭给岳父岳母。接着,新郎新娘再回到男方家里献水献饭,再到寨庙里磕头和供奉礼肉。接着,由村寨老人主持祭寨神仪式。祭礼完结新郎新娘再到男女双方家里祭祖和敬拜父母亲戚。上述这些仪式完成后,新郎新娘便和宾客一起吃鸡肉稀饭,接着便进入婚礼的高潮--大规模的对歌活动。 
       
     晚上要闹新房,届时宾客们,特别是年轻人会挤满新房,尽情地闹房。传统的闹新房过程是:新娘端来一盆热水,亲切而甜密地喊丈夫洗脚,丈夫把脚伸进盆里,妻子便帮他把脚洗干净。这时候,闹房的人们故意用火塘灰把新郎的脚弄脏,让新娘重洗,或在热水里撒火塘灰,让新娘重去打洗脚水,如此反复多次,新娘机警麻利地把新郎的脚洗好,把从娘家带来的一双新鞋给新娘穿上。据说这样做是为了考验新娘的脾气是否温和,为人是否可亲,以及做事是否麻利、机灵等。此外,还可以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向新婚夫妇索要喜烟、喜糖、喜酒等。 
       
     婚日当晚,人们吹起芦笙,载歌载舞,庆贺这对拉祜儿女成婚,往往要娱乐到半夜才结束。 
       
     婚礼结束后,新郎带着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如锄头、毯子等,并抱公鸡、母鸡各一只,在亲友的陪同下,随新娘到女方家上门。上门时间一般为三年,这期间新娘到女方家上门。上门时间一般为三年,这期间新郎可以回家探视父母并帮助干活。上门期满后,丈夫可以携妻和子女回到自己的家里生活,也可以重新盖房屋另立门户。如上门期间已继承了女方家的财产,则要永远留在女方家。 
       
      拉祜族婚俗特色  
     节日聚会找对象 
     拉祜族青年男女找对象,主要在节日聚会的场所里找。他们选择对象的一般条件是:男的要会犁地、耙地、砍柴、铲麻、纺麻线、打猎,为人要诚实勤快,至于外表是次要的;女的要会接麻线、织布、缝衣服,为人要勤快,心地要好,至于相貌漂亮与否也是次要的。如果某个小伙子喜欢某个姑娘,要用藤篾编制脚圈、项圈送给她。若姑娘感到合心意,则送一条用五色线编织成的腰带给小伙子,表示定情。双方交往一段时间认为满意后,男的就告诉父母,请媒说亲。按惯例要说亲三次;第一次带上茶叶一包烟草一包,烧酒一瓶;第二次带上煮茶用的土罐两个,烟草两把,酒二十碗;第三次带上土布一件,谷子两邦(每邦约六千克),绿布一尺,并可选定婚期。 
       
     结婚不设宴,离婚要请客 
     拉祜人有一种习俗:结婚不需备办酒席。结婚这天,通常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新婚夫妇祝福,随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便伴着新郎新娘,围着燃起篝火的火塘载歌载舞。拉祜人认为,火塘标志着夫妻双方有一颗火热的心,人们围着火塘歌舞,是祝福新婚夫妇终生相爱。拉祜人结婚这天用来招待客人的东西,是自己旱烟、烤茶、松子、栗果之类,从来不提倡讲排场。但拉祜人离婚就大不一样。根据他们的习俗,提出离婚的一方,要备办丰盛的酒席请客,客人不必送礼。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习俗,目的在于儆戒年轻人在选择对象时要慎重考虑,一旦结婚,就要做到终生相爱。同时,"离婚宴"还含有儆戒双方今后不要相互仇视的意义。 
       
      拉祜族婚俗文化  
     拉祜族一般实行族内婚,很少与他族通婚。婚姻制度是一夫—妻制,多妻为传统习俗所不许,并遭众人非议。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包办婚姻很少。拉祜族的婚姻习俗,各地大同小异。在青中男女谈情说爱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有的女方居于主动地位,有的男方居于主动地位。求婚订情时间多选择在秋收以后。若女方主动,则邀集本村姑娘一同到有选择的另一个村寨旁唱娓娓动听的情歌,待村寨的小伙子们出来欢迎她们。男女青年找到自己心爱的情人后,即由男方请人到女家说媒,在女家择吉日成亲。 
       
     结婚当晚,新婚夫妇不在家里过夜,要到山上歇宿,待次日由亲友把他们拢回来。结婚这天,一般不办酒席,通常先由一位村寨长老向新婚夫妻祝福,随后身着盛装的青年男女伴随新郎新娘,围着烈火熊熊的火搪溯砌起舞,通宵达旦,以祝贸新婚夫妻终生相爱,情炽若火。在此类地区,男子一般要入赞三年,也有终生入费的。而在较多的地方在订情过程中,男子居于主动地位。倘若小伙子爱上某一个姑娘,就找机会抢走她的头向,跑到一幽静处,姑娘尾追而去。若始娘不爱,就向小伙子要回头巾,以示拒绝;若始娘中窟,便双双坐下表露衷情和互送礼物。然后男方托人求亲,并肉亥方家送一定数目的聘礼。 
       
     婚礼在男家举行。礼毕,新郎需带生产工具到女家上门,一般是三年,但也有只佐三天的。著夫妇感情不和难以长期相处,请村寨长老出面作证,点蜡烛祷告天地寨神,用一条丝线男女各持一端,由巫师祈祷后,烧断丝线,即为离异。拉祜族离婚,据其习俗,提出离婚的一方需办丰盛酒席请客,客人不必送礼。其目的在于傲戒青年人选择配偶时要慎重从事,切勿轻率。同时,“离婚宴”还含有离异双方今后不要互相仇视的意思。由于种种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在拉祜族青年男女间,殉情事件颇多。 
       
     西双版纳的拉祜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保留有从妻居的习惯。婚恋方式,因支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抢头巾是拉祜西(黄拉祜)男青年主动向女青年求爱的一种形式。拉祜西青年男女,一般从十五六岁开始进行社交活动,选择意中人。男女青年在生产活动中相互接触,增进了解;又在公开的娱乐活动中密切关系,表白爱慕之情,再转入单独幽会决定爱情关系。 
       
     拉祜西居住的村寨,一般都建有寨庙和寨场。夜里,青年男女常吹着葫芦笙和口弦(响蔑)在寨庙、寨场附近结伙开展对歌活动,用歌声试探对方心意,觅寻中意的伴侣。一旦发现其中有相互有意者,大家便会停止对唱,支持那对男女对歌谈情,并为其出主意编词儿表达心声,暗中开展竞赛。有时还有人帮腔代唱,使俩人越唱越有情,最终成为情侣。 
       
     每年春节和火把节来临时,拉枯西都要开展跳歌活动。特别是过春节时,全寨男女老少在寨场集中跳歌,跳歌时间有的长达十多天。青年男女趁跳歌之机谈情说爱,小伙子往往间夹在姑娘中间,与姑娘握手同舞,用耳语挑逗,以手指表达感情。小伙子一旦看中某个姑娘,便一直与她握手共舞,并作出许多爱慕的暗示。在舞曲告终时,伙子会伸手去抢姑娘的头巾,离开寨场,引姑娘与他单独幽会。姑娘若对伙子有意,便会相跟而去,找个僻静的地方倾诉衷肠。若对伙子无意,可追去抢回头巾,也可不加理睬,事后托人送点礼物给抢头巾的伙子,再索回头巾;伙子接到礼物,也应以礼回赠,将包头巾归还姑娘。 
       
     男女青年经过公开谈情和幽会,确定了爱情关系以后,要互赠定情信物。男方父母要及时托媒人带上米酒、茶叶、烟草等礼物到女方家求婚。求婚一般都要经三次登门,方能得到答复。女方父母见媒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相求,便收下礼物,表示同意联姻,并择日举行婚礼。 
       
     拉祜西既有从妻居的古俗,也有从夫居的习惯。因此,商定婚期时,都要决定是从妻居还是从夫居。从妻居者,在妻家举行婚礼,婚宴主要由女方操办;从夫居者,在夫家举行婚礼,婚宴主要由男方操办。举行婚礼这天,男女双方都要杀猪置办酒席,宴请亲友。双方互送半个猪头,将两家的猪头相互重合,表示“骨肉相亲,新婚和合”。 
       
     婚宴结束后,新婚夫妇要在男伴女友的陪同下,用竹筒接来清泉水敬献女方父母,作象征性的敬饭敬菜;然后又接一筒清水献给男方父母,也作一次象征性的敬饭敬菜。敬水、敬饭结束以后,巫师带新郎新娘到寨庙内敬神,然后才入新房,表示完婚。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人家,若无力举办婚宴,男女双方可相约离寨,在山上同居几宿,再返回家中,表示二人已结为夫妇。对此,村民亦表示认可,并不歧视。 
       
     解放以后,均按《婚姻法》的规定,办理结婚手续,昔日的繁琐礼仪已大大简化。 

5. 达斡尔族婚俗的端盅

达斡尔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也以丰盛的酒宴、舞蹈、唱歌等形式庆祝婚礼,但有趣的是其具体形式又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男方要带上酒和肉去女方家认亲,这种仪式叫“端盅”。在这仪式中,男女双方在媒人的陪同下向女方的双亲和家庭成员一一敬酒、行拜礼,熟悉被此间的血缘关系和称谓。

达斡尔族婚俗的端盅

6. 达斡尔族的习俗

 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的为居室。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砖瓦房正日益增多,不过,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 阿涅节,是达斡尔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便开始为春节而忙碌,准备过年用的各种食品。 库木勒节,库木勒即柳蒿芽,野菜可食用。每年五月,成群结队的达斡尔族男女老少,深怀感恩之心,兴高采烈地去采集柳蒿芽并欢歌劲舞。举行传统的体育竞赛,其乐融融。 抹黑节(阔德格·乌都日),正月十六为抹黑日,是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之一,达斡尔族的“阔德格·乌都日”来源于达斡尔族春节,达斡尔族视同除夕至正月十五都是春节。  达斡尔人对男婚女嫁非常重视,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独具的传统婚姻习俗。一夫一妻制婚姻,在达斡尔族中产生很早,并一直传承到今天。历史上,达斡尔族实行并不严格的族内婚,通婚范围主要在本民族内部,即以异姓成员为通婚对象。后来,由于与鄂温克族、蒙古族、满族、鄂伦春族和汉族等民族长期相邻而居,,同其他民族之间的通婚也得到允许。氏族外婚制度是达斡尔族婚姻习俗方面的又一项基本制度。同一哈拉(氏族)、莫昆(家族)的男女因为有血缘关系、为同一父系祖先的后代而严格禁止互相通婚。为保持亲戚间稳定的伦理关系,达斡尔人虽然允许部分有亲属关系的人通婚,但是要求双方辈分必须相同,严格实行同辈婚。同时,入赘婚比较普遍。男人入赘女方后,所生子女仍属父亲的“哈拉”,女婿在岳父家只从事劳动,并无继承女方财产的权利。 新中国成立前,达斡尔族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根深蒂固,父母包办婚姻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青年人没有自行选择配偶的权利,也不能进行自由的婚前社交活动。其传统婚姻习俗,通常包括择偶、定亲、过礼、结婚等程序。人们选择配偶讲究年貌相当、门当户对。在年龄方面要求男女双方大致相近,男方与女方同岁或比女方大一岁至三岁均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传统婚俗中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被彻底废除,青年男女可以通过自由恋爱为自己选择称心如意的配偶。  达斡尔族传统房屋建筑的主要形式叫“雅曾格日”,是一种起脊式的、土木结构的草正房。达斡尔族的草正房以两间的居多,其次是三间的,住五间的较少。达斡尔人讲究住屋与厨房分离布局的习尚。 如果是两间房,则以西屋为居室,以东屋为厨房;如果是三间房,通常以中间屋为厨房,东西两间住人。居室内南西北三面盘有相连的火炕,俗称“弯字炕”。 达斡尔族家庭一般不设火炉,秋冬季节防寒保暖靠火炕。达斡尔人在厨房北墙处,盘有一个池式火炕,叫“额鲁格”,用来干燥粮食。达斡尔族的草正房舒适讲究,宽敞明亮,坚固耐用,冬暖夏凉,以多窗著称。一座两间的草正房,西屋南墙有三扇窗,西墙有两扇窗,东屋房门两侧各有一扇窗,共有七扇窗。 如果是三间的草正房,通常有窗十一扇。窗多不仅扩大了采光面积,而且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棚和四壁上面装饰着鸡、凤、鹌鹑以及狩猎等各种图案、剪纸,有的直接把雉羽、带花丝的皮毛贴在墙上,作为点缀。  以敬老、互助和好客为佳风。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部份。客人来访,主人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持,若是贵客临门,还要增加“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 无论谁家宰杀牲,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家里来了客人,即便生活贫困,也乐于设法款待。  悠久的渔猎生活,造就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强化了达斡尔人的剽悍性格。在达斡尔族民间体育活动中,有适应狩猎生产和抵御外来敌人的武装斗争需要而兴起的射箭运动;有摔跤、扳棍、颈力赛等极为普及的体育活动。狩猎业曾经是达斡尔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达斡尔人积累了许多狩猎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如下套子、设陷阱、放地箭、“打围”、鹰猎等等。20世纪初,在铅子单响枪和钢子步枪等现代化武器传入达斡尔族地区之前,弓箭和扎枪是猎民们狩猎生产最主要的工具。这些工具原始、简陋,命中率不高。为了保证人身安全、提高狩猎生产的效率,达斡尔人便逐渐摸索,形成了众人集体围猎,即“打围”的狩猎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多以“哈拉”(氏族)为单位,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阿围达”(围猎长)统一指挥进行。具体方法就是参加围猎的众人按圆形分布,把预定的猎场包围后,慢慢搜索前进,逐渐缩小包围圈,最后将被围困的貂、狍、鹿、野猪等动物射杀。  鹰猎  鹰猎是另外一种非常有效的狩猎方式,多在雪后的清晨进行。届时猎人脚跨骏马,左臂托举猎鹰,寻游于雪野山林之中。发现野鸡、野兔等小型禽鸟动物后,便令猎鹰迅速出击,准确而有效。鹰猎的收获量虽然不大,但它既是一种生产劳动,又是一项饶有风趣的体育娱乐活动,因而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拥有一只聪明伶俐、敏捷强悍的猎鹰也成为猎人的骄傲与自豪。  摔跤  阿西尔达斡尔民族自治乡被人们誉为“摔跤之乡”,新疆很多摔跤明星都是从这里升起的。除摔跤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活动外,劲力也是新疆达斡尔族群众十分喜欢的一项游戏活动,因不受场地和用具的限制,常常是人们在茶余饭后或是节假日娱乐的项目之一。  颈力比赛  颈力比赛达斡尔民间最常见的一种体育娱乐项目。颈力比赛类似拔河,与藏族民间进行“押呷”比赛基本相同。由于使用器材简单,场地随意,娱乐性强,随时都可以进行,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曲棍球  达斡尔族语称曲棍球为“波列”,称曲棍为“波依阔”。一般已习惯“波依阔”即代表曲棍球运动。是一项达斡尔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的体育项目,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曲棍球在达斡尔族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数百年前便开始流传于达斡尔族民间。据考证:早在辽代契丹人中,曾盛行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的体育活动--波列,而“波列”就是达斡尔族现代的曲棍球。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曲棍球运动在达斡尔族居住的城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并被列为国家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1975年,莫力达瓦旗成立了以达斡尔族运动员为主的业余曲棍球队,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县级地方球队,也是中国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该曲棍球队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1982年,以达斡尔族球员为主力队员的中国曲棍球队,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比赛中夺得第三名,在国际曲坛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为中国争得了荣誉。1989年,国家体委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饮食习惯达斡尔族的早期农业主要是种植稷子、荞麦、燕麦、大麦等早熟作物,故主食方面有米食和面食。米食以稷子米饭为主,分为两种,一种是把稷子用锅蒸熟,炕干后碾成米叫“敖苏莫” ,是熟稷子米,饭粒大而不粘连,有糊香味,是达斡尔人的主要饭食。另一种是直接碾成米叫“希基莫”,是生稷子米,颗粒较小稍有粘性,除作干饭外可作粘粥,还可再压成面作糕点。 面食主要是荞麦面。荞麦磨成面粉后,传统的吃法是压荞面(饣合) (饣各)浇野味肉汤,是最佳饮食,还可以烙苏子馅的荞面饼。荞麦磨成面粉,过箩留下的颗粒叫“尼基”,可做粘粥食用。荞麦蒸熟炕干后碾成米叫“阿勒莫”,可以作饭食。 从民国年间开始,达斡尔人从汉族农民学会了种谷子、玉米、小麦、黄豆等农作物。早熟低产 作物逐步减少,新的粮食品种不断增多。达斡尔人主食品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米、玉米、大米、白面已成为主食,吃油饼、面条、馒头、饺子等面食多了起来。传统的稷子米、荞面、燕麦、苏子等成为稀少的食品。 达斡尔族的副食品有肉类、奶食品、蔬菜和采集食品等种类。 特色饮食白菜沫(辣菜沫,达语:音讷森努咖),是用新鲜的白菜叶和盐、青辣椒、芹菜、蒜、香菜等配料碾压成沫,口感微辣、清香,可以当咸菜吃,还可炖菜吃,吃面条可做卤,用它可炖肉、炖豆腐、炖土豆。 白菜沫炖豆腐,是达斡尔族传统的名菜,制作时把白菜叶和梗分开,菜叶做白菜沫、菜梗切后拌点辣椒淹咸菜,也是达斡尔族传统咸菜,达语叫“克日切莫勒努哇”,即是咸菜可以炖炒吃。 韭菜花,语叫“梭日斯”,即是可口的咸菜,又是美味调料,是吃火锅和肉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柳蒿芽,达语叫“苦木勒”,是达斡尔族人民喜食的传统里菜之一,“苦木勒”有明目、清胃热、泻肝火、利肾水之功能,味微苦,幼芽时鲜嫩清香,是一道传统的美味佳肴,野生天然纯绿色。

7. 达斡尔族礼仪风俗

达斡尔族是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达斡尔族人具有尊老敬贤、扶贫爱幼、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讲究信义、慷慨豪爽、谦恭互谅等传统美德。  尊重老人和长者地礼仪表现在饮食、家庭生活、走路、 *** 等各种场合。用餐时,老人先动筷子,晚辈方可吃饭。居住上,西屋为上,西屋南炕是老人坐卧的地方。在暂别相逢,儿女别父母7日、儿媳别3日、村中年青人别长者15日,晚辈都要向老人、长者行屈膝请安礼(萨因哈索贝,同满族人的请安),向前迈左腿,双手掌放膝盖上,曲右腿,目视对方,向前弯腰。春节和参加婚丧大典,要向老人行磕头礼。老人行将出门远行,儿女为其备齐携带品,套好车或备好马。回来时,出门相迎、请安,让进屋,坐定,儿媳给敬烟、敬茶(或水)。家中来客,对长者、老人都要请安、装烟、敬茶。年轻人外出串门,见到老者无论相识与否都要请安。路遇老人要让路,老者与长辈谈话,晚辈不得随便插话。送来访客人,要让长者先走,女主人送到户门外,男主人送至庭院大门外。  办理家庭大事,先要征求老人的意见。家庭、邻里或村中发生纠纷,老人们出面调解,双方肯于服从。吃饭要给老人先盛,有条件尽量让老人吃、穿、住可心舒适。坐车要有年轻人赶车。酒席上,要按辈份年龄排座次,按序斟酒,父子不同席。  同辈人相见,给年长者请安、互敬酒,问候老幼是否平安、家境如何等。男女老幼登堂入室,讲究老人和妇女先行。兄弟妯娌、邻里之间保持相安和睦,谦恭互让,热忱相助。  参加各种 *** 、典礼,要衣冠整洁,举止文明。遇亲友、邻里办红白事,要送礼物。谁家遇有意外灾祸和困难,要问候、安慰、赞助。对无近亲的孤寡、病残者予以关照。  达斡尔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每当宾朋光临,让座西炕,敬烟、献茶,问寒问暖,然后酒饭款待。客人告辞,主人常赠送自产的烟叶和土特产品,以表心意。  逢年过节,杀猪宰牛,竞相邀集亲友村邻,欢聚一番。达斡尔族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世上谁见过背着自家房子出门的人呢?“所以对于求食、投宿者,不论相识与否,一律热情接待。上述竭诚好客之风,至今依然如故。  在达斡尔族礼仪中,装烟礼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户户善于种植烟草,普遍嗜烟。装烟礼分单向礼和双向礼。为长辈敬烟一般为单向礼,而同辈相互请安、装烟为双向礼。客人到家,虽以酒、奶茶招待,还要行烟礼。即便客人口中叼着烟袋,也要请他换成自家的烟,临行前还要送客人一把烟,以示敬重。 
   

达斡尔族礼仪风俗

8. 维吾尔族求婚习俗

维吾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在维吾尔族的求婚风俗中,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都要经过提亲和订亲仪式,反映了维吾尔族对婚姻的慎重。            
                              
   维吾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在青年男女成亲之前,都要经过提亲和订亲仪式,反映了维吾尔族对婚姻的慎重。小伙子看上了谁家的姑娘,或是男方家长准备物色一位姑娘为儿媳,事先都要履行“提亲”的手续。男方向女方家提亲之前,要经过一番调查,女方家姑娘的年龄、家庭、长相、人品等情况都要进行了解,认为合适时,才会提亲。也有男女青年早已热恋,双方私下商定婚事后,再请家人去“提亲”,以达到双方关系公开化和合法化。 
  
   
  
  
   一般来说,男方家长不能单独去提亲,而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陪同一起去,或是请亲属一起去。这样女方家才会接待,并认为有人郑重其事登门提亲,感到光彩,会非常高兴。提亲时,男方要准备给姑娘一套质量较好的衣料、一些盐、方块糖和五个馕(有的地区带7个或9个馕),作为见面礼。礼品中的盐和馕都含有深刻的意义。男方向女方家提出攀亲的要求后,女方一般不马上答复,要和家人和女儿进行商量,并对男方家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如果同意,即答复男方,若不同意,也要通知男方。假若答应了这门亲事,则要把这门亲事公开,青年男女便可以来往,进行“合法”的恋爱,增进相互间的了解。维吾尔把这种提亲的程序称为“拜西馕塔西拉西”(意为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