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香港行乞 如何处理

2024-05-13

1. 大陆人香港行乞 如何处理

你的意思说大陆人在街头行乞?为什麼要处理?
我想只有报警,不过基本上不会理你或怎样,除非那个人是在行骗/逾期居留.否则警察也不会做什麼

大陆人香港行乞 如何处理

2. 有个词帮忙解释一下。

武训其人

   武训,山东堂邑县武家庄人,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武训五岁丧父,随母亲行乞度日。他每逢遇到学堂里传来朗朗书声,便驻足而听。他几次向母亲哭诉,请求上学,母亲都含泪说:“咱家穷得没饭吃,还有钱让你上学吗?傻孩子,不要胡思乱想了!”七岁时,他偷偷拿着积蓄的两百文铜钱求私塾老师收留读书,却遭富家子弟赶出学堂。母亲亡故后,武训投靠到伯母家。年幼的武训他又一次提出要上学,伯母凄然地告诉他:“书,不是穷孩子念的,还是长大了扛活换饭吃吧。”他幼小的心灵又是伤心,又是不解:为什么穷人就不能上学呢? 
  14岁开始,武训在富人家做长工,主人总是欺负他,克扣工钱。有一次,他被主人打出门来,回到本村的破庙里,他慨叹自己悲惨的身世和命运,并把这一切都归结于念不起书没有文化,萌发了兴办义学的念头。三天后,武训从破庙中跑出来,若癫若狂,还高唱自己编的歌:
  “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一天的功夫,全武
家庄的人都知道武训疯癫了。而武训却在这次“疯癫”之后,找到了未来生活的道路。 
  办义学是件难事,对于他这么个乞丐更是如此。武训把自己的头作践成奇形怪状,身上的衣服又是各色的补丁,以求别人肯来耍笑他。人们觉得他好玩,也乐意给他东西,或是食物、铜钱。他把乞讨来的好一点的食物出卖,变成钱积蓄起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好的,他唱道:“吃好的不算好,修个义学才算好。”除了乞讨以外,他常常帮人家推磨、晒粪、铡草、拉砘子,他还会捻线缠线,出售赚钱。在他立志办学的初期,这些收入是他积钱的主要来源。武训因为急于筹集义学的款项,有时还作出可怕的举动求人施舍。他常吃蛇、蝎子、破砖碎瓦,乃至吃屎喝尿,以此向人讨钱。 
   经过十年的积累,武训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武训身为乞丐,钱款多了无处存放,他打听到本县柳林镇有一位举人杨树坊,为人公正廉明。武训觉得这是存钱的好地方,于是跑到杨府求见。杨府家丁见他是叫花子,不予传达,他便一直在杨府门口跪了三天三夜,才得以见到杨举人。武训把乞讨积钱、兴义学之事原原本本述说一遍,感动了乐善好施的杨举人,不但答应帮他存钱,并且表示要助他办学。
   由于款项的增多,武训开始典买田地,备作学田,所买者以碱地洼地为多,他雇工翻垫,以期变成肥田。在他49岁时,前后典地230余亩,其财力也足以办学,他便向杨举人提出建义学之事,杨举人却劝武训先娶妻生子,武训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光绪十三年(1887年),义学落成,取名为“崇贤义塾”。这一年距武训立志行乞兴学已经整整30年了。 
  学舍落成后,武训和杨举人商议筹备开学,聘请老师时,有人推荐:“寿张县有一位举
人崔先生,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但听说他家道小康,恐不肯出来作事。”武训听了这话,立时跑到寿张县崔先生家,长跪不起,请他可怜可怜不识字的穷孩子。崔先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去为他教学。
   武训此后仍过着乞丐生活。每当讨饭的余暇,便去看老师的授课是否勤勉,学生们读书是否用心。有一次他来到义塾,看见学生都到齐了,而老师还在睡觉,他便悄悄地推开老师的门,恭恭敬敬地跪在床前,不住地流泪。等老师醒来,猛然见到这种情景,心中还不知因为何事,正要询问,武训开口说:“先生,学生们早已到齐了。”一句话说得老师惊慌惭愧,从此再不敢晚起。
   山东省巡抚张曜得知武训事迹,代奏朝廷恩准,给武训建造了一块“乐善好施”的牌坊。武训名声远扬。此后,武训又创办了几所“义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训逝世,享年58岁。

电影《武训传》

   所有武训生前事迹,当时国史馆已奉令为之立传,同时,梁启超亦为他特撰《兴学节略》,以资表扬。自民国后,经冯玉祥、陶行知等政治家、教育家的宣传,武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兴学事迹也被列入学校教科书中,南通的一所师范学校还将武训像与孔子像并列,足见其影响与地位。 
  武训行乞兴学的故事先天具有中国"苦情戏"的因子,包含中国古典的"有教无类"思想,
并和新文化启蒙运动不谋而合,是一个"感人肺腑、使我念念不忘的电影题材" 。解放前著名编导孙瑜便把《武训传》投入了拍摄,尚未完成,国内战争的胜方宣布组成新的国家--人民共和国。时代的变迁使孙瑜产生了一定的疑问:"……(文代会上)看过了那么多热火朝天、洋溢着高度革命豪情的的文艺节目,在'秧歌'飞扭、'腰鼓'震天,响彻着亿万人冲锋陷阵的进军号角声中,谁还会去注意到清朝末年山东荒村外踽踽独行、'行乞兴学'的一个孤老头儿呢?"
  于是,他就在有关人士的提议下,修改部分内容、重新处理风格(由正剧改为悲剧)以及增加开头结尾的当代部分,继续投入拍摄。1950年,这部赵丹主演的影片由昆仑影业公司拍摄完成。但是,孙瑜估计错了。该片不仅有人注意,而且极为轰动,以至引起了国家首脑的重视。
  毛泽东亲自写了一篇题目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影评"。作为社论发
表在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右上方显著位置的这篇"影评"是在此片博得广泛好评的背景下出笼的。据该文的一个"不完全的目录",自《武训传》拍峻以来的不到两年里,各界人士公开发表的评论或介绍(包括导演本人)文章就有40篇,育才中学等的一些教师对这个非凡的教育者产生强烈共鸣,并真诚地为之感动,而另一些文章依然承续着"左翼批评"的传统,并有过之无不及,但对影片的思想内容大都持赞扬态度。李长之说:“武训兴学与太平军的斗争具有同样的革命意义”;董谓川说:“是劳动人民文化翻身的一面旗帜”;杨耳认为武训“不足为训”,影片“有严重的思想错误”;编导孙瑜则说:‘武训典型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智慧的崇高品质。’
  毛泽东解释了应当重视这个讨论的原因:"《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满清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这里,他娴熟地运用着阶级斗争/革命(民族斗争本质上也是一种阶级斗争)话语,开创了给古人划"成分"的先例;接下来,他笔锋一转,将问题引到"歌颂者"身上:"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作为正当的宣传 。"
   从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到7月23日做总结的《武训历史调查记》开始连载的两个多月里,该报刊登相关稿件134篇,其一是批判文章;其二是联系自我批判的批判文章;其三是检讨;其四是表态性文章;其五是介绍史料并加以分析批判的文章。最后一类是不同意见。其中,署名"肖奏"的来信《电影〈武训传〉还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杨耳、贾霁两同志讨论》是唯一明确为《武训传》公开辩护的文章。文章充满理性精神,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勇气和正气。但是在强烈的行政干预下,对《武训传》的批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形成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把武训定性为了反面人物。该片的主创人员被迫公开检讨。
  1966年,“文 化 大 革 命”爆发,电影《武训传》再次成为靶子,加上姚文元、戚本禹们的鼓噪,使该片的主创人员再次挨批斗、蹲“牛棚”、做苦工、下“干校”,受尽人间折磨,连家人也不能幸免。
  直到1985年,胡乔木才在《在陶行知研究及其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当时这场批判,是非常片面、非常极端的,也可以说是非常粗暴的。……我们不但不能说它是完全正确的,甚至也不能说它是基本正确的。" 至此,在武训逝世89年之后,武训和《武训传》终于得到了一个公正的评价。

3. 武训的社会评价及影响

 百年风雨话武训 秦大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天,山东堂邑县的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口来了一位衣衫褴褛、形貌丑陋的年轻乞丐。这个乞丐时而唱着乞讨的段子,时而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时而又学驴叫。由于表演技艺不怎么娴熟,引得众人一阵阵哄笑。而他丝毫不以为意,用沙哑的嗓子唱道:“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旁观众人中有识得此丐的,纷纷摇头,“乞丐还想兴修义学,这不是痴人说梦么?”这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情节,这个乞丐也不是洪七公这样的世外高人。他的名字叫武训,他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乞丐。然而这个平凡的乞丐,却以一番最不平凡的作为,名垂青史而为后人称扬。在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载入正史的,大概只有武训先生了。武训的事迹对中国近代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影响甚巨。而在他死后五十多年后,因他而起的那一场狂卷中国知识界的暴风骤雨,更会令人感叹历史风云的诡谲无常。 毛泽东于1951年5月20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在历史上分量很重的社论,题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社论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体,完全不同于现今专栏作家的随笔,很多时候社论都是以檄文的面目出现的。社论说“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 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就是把反动宣传认为正当的宣传。”文章还说,“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文章最后指出,“为了上述种种缘故,应当展开关于电影《武训传》及其他有关武训的著作和论文的讨论,求得彻底地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思想。”这篇社论不谛是一个旱地惊雷。这是解放后中国第一次发生的以政治手段处理文艺问题的大事件,对新中国文艺和教育的未来走向,这篇社论起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一天的《人民日报》还发表了短评《共产党员应该参加关于〈武训传〉的批判》。《人民教育》刊物适时发表了社论《展开〈武训传〉的讨论,打倒武训精神》与《人民日报》的社论相呼应。全国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文化、教育、历史研究等部门迅速地行动起来,召开各种批判会。各界名人被组织起来,徐特立、何其芳、夏衍、艾青、胡绳、黄炎培等革命名流和民主派人士踊跃参加,纷纷发表表态性文章。《武训传》的导演孙瑜、主演赵丹专门登报做了检讨。《武训画传》的作者李士钊,以及马叙伦和端木蕻良等为武训说过好话的人们纷纷进行自我批判。《大众电影》等刊物纷纷刊出编辑部的检讨文章。这种批判是规模爆发式的,据统计,从5月10日的《人民日报》社论开始到1951年8月底,全国各类主要报刊上个人署名的批判类文章就多达800余篇。重头戏继续上映。几乎私营电影公司出品的所有的影片都受到批判和禁止,私营影业迅速消亡。中央教育部发布了“各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应即更改校名”的通知。一时全国众多的以武训为名的学校纷纷改为前进、胜利等在当时非常时髦的名称。其他以武训为名的各种机构也纷纷 “旧貌换新颜” 。悲哉!叹哉!从此武训这个名字便只能出现在黑名单上了,“但愁前路无知己,今后谁人能识君?”很明显,这是一场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政治行动,而且执行的效果完全符合了决策者的意图。《武训传》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并且它在拍摄过程中做出了很多牺牲原著和武训本人真实经历的修改,尽管如此,它还是逃脱不了被政治“板砖”迎头痛击的命运。这场政治“大片”的演出实际上才刚刚开始,高潮继续向前推进着。人民日报社和中央文化部组织了一个武训历史调查组。调查组由周扬负责,主要成员由袁水拍、钟惦棐和江青等十三人组成。这个调查组,以掘地三尺的功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深入堂邑、临清、馆陶等县、镇、区、村这些当年武训生活过的地方,访问了大量当地各阶层的民众,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查,完成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武训历史调查记》。“文化大革命”中,有报纸的文章吹捧江青说:“领导调查武训历史”是江青这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旗手,第一次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而上阵,与资产阶级、封建主义搏斗”。江青到了基层,见到了一些前清的老秀才。县委早已事先打了招呼,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问一答。问:“武训是不是霸占了很多地?”答:“是。”问:“武训是经常欺骗乡亲吧?”答:“是。”问:“武训一贯放高利贷吧?”答:“是。”被调查的人中有一位在清朝当过山东巡抚张曜手下当过兵的老人,叫李汉邦,1951年时已80多岁了。当他听说北京来人调查武训,张口便说:“武圣人是个好人啊!他一辈子吃苦耐劳,攒钱为穷人家的孩子办义学。”他还说:“我亲眼见过武训,也知道他一些事。我见武训时,是山东巡抚张曜张大人来临清的时候 ……”当地干部赶紧对他耳语:“武训挨批判了,说话要注意!”后来调查组再问时,老人便说:“你们在说啥?我耳朵聋,听不到啊!”老百姓想不通,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拍电影的人不知得罪谁了,牵连了武训,害了他了。《武训历史调查记》的结论是:“武训是一个以‘兴学’为手段,被当时反动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说他是大流氓是因为他当年要钱时曾做过一些“庸俗”的动作,还“认一个女人做干妈,并吃过这个女人的奶。”《武训历史调查记》将批判武训这一政治运动推向全国性的高潮,历时一年之久。周扬把对《武训传》的批判提到了理论的高度:“政治上反人民,思想上反历史,文学上反现实主义。”周扬认为,“因为新中国是革命是武装斗争的成果,如果强调改良主义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当然,就等于质疑了革命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至此,周扬完全道出了这场批判运动的本质。周扬于1954年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扩大联席会议上有一个著名的讲话《我们必须战斗》,他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对资产阶级思想批判的运动。”,“它宣传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改良主义和个人苦行主义,实际就是宣传的对封建统治者卑躬屈节的投降主义,而对人民斗争的正确的历史道路则作了不能容忍的歪曲和诬蔑。”在《武训传》大批判中所运用的手法,被大量复制到后来的各种运动中。我们可以从57年反右、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看到《武训传》大批判的影子。唯一不同的是,《武训传》大批判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口诛笔伐,但在后来运动中,口诛笔伐再加上人身迫害成为主要的手段。中国知识分子在建国后的命运,实际上从《武训传》大批判开始,就早已经注定了。十几年以后的文化大革命中,武训的坟墓被掘开,尸骨被焚烧,武训祠、武训的汉白玉塑像、“义学正”匾额均被毁。 三十年这个数字对武训来说似乎是个重要的数字。当年武训用了三十年时间来乞讨,才建立起第一所义学。而《武训传》自公映之日起,三十年后的一天,才有人提出应该为武训平反。1980年8月,第一个勇敢的人挺身站了出来。江苏无锡公安分局张经济先生投书《齐鲁学刊》,倡议为武训平反,他指出:“一,武训始终是一个靠行乞过日子的穷人,虽然后来有了田产,但都是为了办义学,他本人却不敢有所私。二,统治阶级确实嘉奖过他,但他没有接受那件黄马褂,没有以此欺压乡里,穷孩子读书仍然可以不缴学费。三,他本人没有反对过农民起义。四,他办义学确有一定成绩。至于义学最后失败,是社会造成的,绝不能由武训来挨棍子。”张经济的倡议很快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鼓励。但这种来自民间的声音过于微弱,不会产生任何波澜。直到1985年9月,胡乔木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会上的讲话中肯定陶行知的历史功绩时顺带提到《武训传》大批判不是“基本正确”。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国家意识形态所提供的权力话语是何等的空洞和苍白,但毕竟定了一种新的调子。历史开了一个玩笑,当年的批判,由武训而波及陶行知先生,到了1985年,则反过来,平反由陶行知而推及武训。历来的平反总是以一种模式重复着。这种平反中,没有道歉,没有忏悔,没有补偿,没有人能站出来承担责任,平反的方式也只是一纸决议或一个短小的登报声明而已。再大的罪过,天大的冤屈,似乎都可以被报纸上一个不起眼的小豆腐块平反文章在瞬间彻底消于无形。而武训,连这样的待遇也没有。也许,由于他已经是历史人物,只能靠历史来评判。尽管他一生很贫穷,他也会觉得这种“平反”过于廉价。对他来说,生前的苦难他已经尝尽,死后的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民国时期某中学的一次历史考卷中有这么一道题目:说出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在三百多份答案中,有不少学生答武训是他(她)最崇拜的人。如果我们用同样的考题去问中学生,恐怕在三千考生里找不出一位认为武训是最值得崇拜的人。年轻一代不知武训为何方神圣,而对阅历丰富的人来说,提到武训,大家大概只能想起曾经有那么一场政治运动与此人有关。过去整个民族曾经以政治酷刑对待了武训,整个民族则以失忆的方式对待武训,武训似乎彻底缺席了。与武训几乎是同时代的一个欧洲人,叫菲斯泰洛奇,他出生在当时还很贫穷落后的瑞士。他的祖父曾经是一位传教士。优良的教会传统,让他从小就懂得他如何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无私地爱人们。他一生都在教会孤儿院工作,他与武训一样,都属于下层人,他同样“有一颗伟大的、慈爱的心”。他自述道:“我一直充当一位受冷落的,意志薄弱的初级教师,推著一辆只载著一些基本常识的书籍,空荡荡的独轮车,却意外地投身一项事业,包括创办一所孤儿院,一所教师学院和一所寄宿学校。做这些事情第一年就需要一大笔钱,可是即使是这笔钱的十分之一,我也难以弄到”这位象乞丐一样的菲斯泰洛奇,在他毕生的努力下,平民教育最终在瑞士得到普及。教育上的成功使得这个贫穷落后的山地小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成为欧洲一流的教育超级大国。瑞士的成功引起各国教育专家和高层政要人士到瑞士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后来西方称菲斯泰洛奇为“教圣”,把他为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赞誉为“圣心”“圣德”。法国著名教育史学者康彼耶赞誉说:“他是人类教育发展中最早呼吁和力行‘爱的教育’之典范”。同样是为理想而艰苦跋涉了一生的灵魂,东西方两个圣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被郭沫若称为“中国的菲斯泰洛奇”的武训,现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有淡出历史舞台的趋势。“捧起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或许这才是武训先生真正期望的。但是,难道这也是我们今人所期望的么?正如陶行知先生四十年代的经典文章《把武训先生解放出来》“无论是主动的把武训先生画入我们的小圈子,或是被动的让大家把武训先生向我们的小圈子里推,都是因为我们有了小圈子所以连累了武训先生也被封锁。我要声明:武训先生不属于我们的小圈子。他不属于一党一派。他是属于各党各派,无党无派。他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是属于四万万五千万人中之每一个人。让我们把武训先生从我们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吧。让武训先生从我们的圈子里飞出去,飞到四万万五千万人每一个人的头脑里去,使每一个人都自动的去兴学,都自动的去好学,都自动的去帮助人好学,以造成一个好学的中华民族。

武训的社会评价及影响

4. 武训是谁?谁能告诉我有关资料!我在这先谢谢了!!!!!!!!!!!!!!!!!!

武训,山东堂邑县武家庄人,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武训五岁丧父,随母亲行乞度日。他每逢遇到学堂里传来朗朗书声,便驻足而听。他几次向母亲哭诉,请求上学,母亲都含泪说:“咱家穷得没饭吃,还有钱让你上学吗?傻孩子,不要胡思乱想了!”七岁时,他偷偷拿着积蓄的两百文铜钱求私塾老师收留读书,却遭富家子弟赶出学堂。母亲亡故后,武训投靠到伯母家。年幼的武训他又一次提出要上学,伯母凄然地告诉他:“书,不是穷孩子念的,还是长大了扛活换饭吃吧。”他幼小的心灵又是伤心,又是不解:为什么穷人就不能上学呢? 
14岁开始,武训在富人家做长工,主人总是欺负他,克扣工钱。有一次,他被主人打出门来,回到本村的破庙里,他慨叹自己悲惨的身世和命运,并把这一切都归结于念不起书没有文化,萌发了兴办义学的念头。三天后,武训从破庙中跑出来,若癫若狂,还高唱自己编的歌: 
“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一天的功夫,全武 
家庄的人都知道武训疯癫了。而武训却在这次“疯癫”之后,找到了未来生活的道路。 
办义学是件难事,对于他这么个乞丐更是如此。武训把自己的头作践成奇形怪状,身上的衣服又是各色的补丁,以求别人肯来耍笑他。人们觉得他好玩,也乐意给他东西,或是食物、铜钱。他把乞讨来的好一点的食物出卖,变成钱积蓄起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好的,他唱道:“吃好的不算好,修个义学才算好。”除了乞讨以外,他常常帮人家推磨、晒粪、铡草、拉砘子,他还会捻线缠线,出售赚钱。在他立志办学的初期,这些收入是他积钱的主要来源。武训因为急于筹集义学的款项,有时还作出可怕的举动求人施舍。他常吃蛇、蝎子、破砖碎瓦,乃至吃屎喝尿,以此向人讨钱。 
经过十年的积累,武训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武训身为乞丐,钱款多了无处存放,他打听到本县柳林镇有一位举人杨树坊,为人公正廉明。武训觉得这是存钱的好地方,于是跑到杨府求见。杨府家丁见他是叫花子,不予传达,他便一直在杨府门口跪了三天三夜,才得以见到杨举人。武训把乞讨积钱、兴义学之事原原本本述说一遍,感动了乐善好施的杨举人,不但答应帮他存钱,并且表示要助他办学。 
由于款项的增多,武训开始典买田地,备作学田,所买者以碱地洼地为多,他雇工翻垫,以期变成肥田。在他49岁时,前后典地230余亩,其财力也足以办学,他便向杨举人提出建义学之事,杨举人却劝武训先娶妻生子,武训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光绪十三年(1887年),义学落成,取名为“崇贤义塾”。这一年距武训立志行乞兴学已经整整30年了。 
学舍落成后,武训和杨举人商议筹备开学,聘请老师时,有人推荐:“寿张县有一位举 
人崔先生,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但听说他家道小康,恐不肯出来作事。”武训听了这话,立时跑到寿张县崔先生家,长跪不起,请他可怜可怜不识字的穷孩子。崔先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去为他教学。 
武训此后仍过着乞丐生活。每当讨饭的余暇,便去看老师的授课是否勤勉,学生们读书是否用心。有一次他来到义塾,看见学生都到齐了,而老师还在睡觉,他便悄悄地推开老师的门,恭恭敬敬地跪在床前,不住地流泪。等老师醒来,猛然见到这种情景,心中还不知因为何事,正要询问,武训开口说:“先生,学生们早已到齐了。”一句话说得老师惊慌惭愧,从此再不敢晚起。 
山东省巡抚张曜得知武训事迹,代奏朝廷恩准,给武训建造了一块“乐善好施”的牌坊。武训名声远扬。此后,武训又创办了几所“义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训逝世,享年58岁。 

电影《武训传》 

所有武训生前事迹,当时国史馆已奉令为之立传,同时,梁启超亦为他特撰《兴学节略》,以资表扬。自民国后,经冯玉祥、陶行知等政治家、教育家的宣传,武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兴学事迹也被列入学校教科书中,南通的一所师范学校还将武训像与孔子像并列,足见其影响与地位。 
武训行乞兴学的故事先天具有中国"苦情戏"的因子,包含中国古典的"有教无类"思想, 
并和新文化启蒙运动不谋而合,是一个"感人肺腑、使我念念不忘的电影题材" 。解放前著名编导孙瑜便把《武训传》投入了拍摄,尚未完成,国内战争的胜方宣布组成新的国家--人民共和国。时代的变迁使孙瑜产生了一定的疑问:"……(文代会上)看过了那么多热火朝天、洋溢着高度革命豪情的的文艺节目,在'秧歌'飞扭、'腰鼓'震天,响彻着亿万人冲锋陷阵的进军号角声中,谁还会去注意到清朝末年山东荒村外踽踽独行、'行乞兴学'的一个孤老头儿呢?" 
于是,他就在有关人士的提议下,修改部分内容、重新处理风格(由正剧改为悲剧)以及增加开头结尾的当代部分,继续投入拍摄。1950年,这部赵丹主演的影片由昆仑影业公司拍摄完成。但是,孙瑜估计错了。该片不仅有人注意,而且极为轰动,以至引起了国家首脑的重视。 
毛泽东亲自写了一篇题目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影评"。作为社论发 
表在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右上方显著位置的这篇"影评"是在此片博得广泛好评的背景下出笼的。据该文的一个"不完全的目录",自《武训传》拍峻以来的不到两年里,各界人士公开发表的评论或介绍(包括导演本人)文章就有40篇,育才中学等的一些教师对这个非凡的教育者产生强烈共鸣,并真诚地为之感动,而另一些文章依然承续着"左翼批评"的传统,并有过之无不及,但对影片的思想内容大都持赞扬态度。李长之说:“武训兴学与太平军的斗争具有同样的革命意义”;董谓川说:“是劳动人民文化翻身的一面旗帜”;杨耳认为武训“不足为训”,影片“有严重的思想错误”;编导孙瑜则说:‘武训典型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智慧的崇高品质。’ 
毛泽东解释了应当重视这个讨论的原因:"《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满清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这里,他娴熟地运用着阶级斗争/革命(民族斗争本质上也是一种阶级斗争)话语,开创了给古人划"成分"的先例;接下来,他笔锋一转,将问题引到"歌颂者"身上:"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作为正当的宣传 。" 
从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到7月23日做总结的《武训历史调查记》开始连载的两个多月里,该报刊登相关稿件134篇,其一是批判文章;其二是联系自我批判的批判文章;其三是检讨;其四是表态性文章;其五是介绍史料并加以分析批判的文章。最后一类是不同意见。其中,署名"肖奏"的来信《电影〈武训传〉还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杨耳、贾霁两同志讨论》是唯一明确为《武训传》公开辩护的文章。文章充满理性精神,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勇气和正气。但是在强烈的行政干预下,对《武训传》的批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形成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把武训定性为了反面人物。该片的主创人员被迫公开检讨。 
1966年,“文 化 大 革 命”爆发,电影《武训传》再次成为靶子,加上姚文元、戚本禹们的鼓噪,使该片的主创人员再次挨批斗、蹲“牛棚”、做苦工、下“干校”,受尽人间折磨,连家人也不能幸免。 
直到1985年,胡乔木才在《在陶行知研究及其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当时这场批判,是非常片面、非常极端的,也可以说是非常粗暴的。……我们不但不能说它是完全正确的,甚至也不能说它是基本正确的。" 至此,在武训逝世89年之后,武训和《武训传》终于得到了一个公正的评价。
参考资料:翻译是自己的,资料是人家的

5. 唐寅的诗其中有一句“你问我是谁,原来我是你?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性颖利,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祝允明规之,乃闭户浃岁.举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座主梁储奇其文,还朝示学士程敏政,敏政亦奇之.未几,敏政总裁会试,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僮,得试题.事露,言者劾敏政,语连寅,下诏狱,谪为吏.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宁王宸濠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筑室桃花坞,与客日般饮其中,年五十四而卒.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警世】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警世】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 
鲤鱼风急系轻舟,两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阳归雁尽,白萍红蓼野塘秋。 

【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伤内】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题沈石田壑舟图】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流水诗】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 

【张梦晋改流水诗】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 
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题伍子胥庙壁】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哭妓徐素】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裏逢。再托生来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仅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七律诗咏齐云山 】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霜林著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 
面蘖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题齐云山石室壁】 
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隔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 

【题秋风纨扇图】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文徵明【怀子畏】 
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人间道路江南北,地上风波世古今;春日客途悲白发,给园兵燹废黄金。 

【唐伯虎与祝枝山联句咏奇石】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於今定几年。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 
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吾趋唐寅自述不惑之齿於桃花庵,画并书】 
鱼羹稻衲好终身,弹指流年到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冻春;自恨不才还自庆,半生无事太平人。 

后改 
田衣稻衲拟终身,弹指流年了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冻春;如此福缘消不尽,半生落魄太平人。 

【题拈花微笑图】 
昨夜海棠初著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桃花庵歌】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赠日本友人彦九郎】 
彦九郎还日本,作诗饯之,座间走笔,甚不工也。 
萍踪两度到中华,归国凭将涉历夸。剑佩丁年朝帝扆,星晨午夜拂仙槎。 
骊歌送别三年客,鲸海遄征万里家。此行倘有重来便,须折琅玕一朵花。 
正德七年壬申仲夏望日姑苏唐寅书 

【题落霞孤骛图】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诗赠宁王】 
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贫士吟】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爱菜词】 
菜之味兮不可轻,人无此味将何行?士知此位事业成,农知此味食廪盈, 
技知此味艺业精,商知此味货利增。但愿人人知此味,此味安能别苍生? 
我爱菜,人爱肉,肉多不入贤人腹。厨中有碗黄齑粥,三生自有清闲福。 

【题陶谷赠词图】 
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讽炼金方士】 
破衣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 
君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落花诗】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裏,鸳鸯一对正当中。 

【题倦绣图】 
夜合花开香满庭,玉人停绣自含情,百花绣尽皆鲜巧,惟有鸳鸯绣不成。 

《绮疏遗恨》之尺 
佛说空虚也可量,虚空比恨恨还长;银花宝钿金星尺,认得纤纤十指香。 

《绮疏遗恨》之刀 
凤头交股雪花镔,剪断吴淞江水浑;只有相思泪难剪,旧痕才断接新痕。 

《绮疏遗恨》之针 
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 

《绮疏遗恨》之绣床 
月沈花谢事堪伤,春树红颜梦短长;只有绣床针线在,残绒留得口脂香。 

《绮疏遗恨》之灯擎 
三尺银擎隔帐燃,欢愉未了散姻缘;愿教化作光明藏,照彻黄泉不晓天。 

【临终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祝枝山【挽诗】 
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朱丝竹绝桐薪韵,黄土生埋玉树枝。 
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当时欲印槌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想。

唐寅的诗其中有一句“你问我是谁,原来我是你?

6. 请问,武训传 是什么书?

  《武训传》不是书,以一部电影。

  中国故事片。昆仑影业公司1950年出品。孙瑜编导,韩仲良摄影,赵丹主演。武训从小给地主当长工,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由于亲身经历目睹没有文化受欺压的痛苦,矢志“行乞兴学”。他行乞近40年,以自辱的方式获取施舍,以放债得利积累钱财,办起3所义学。武训终身未娶,过乞讨生活直到老死。他的苦操奇行产生很大社会影响,得到封建统治者的赞赏和褒奖。影片于1951年上映后,很快引起文化教育界广泛讨论。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电影《武训传》上映于1951年初。它描写和歌颂了清末武训行乞兴学的事迹。《武训传》上映后,引起了两种截然相反意见的争论。赞扬者认为,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好电影”,武训是“永垂不朽值得学习的榜样”。批评者认为,电影《武训传》是一种“缺乏思想性有严重错误的作品”、“武训不足为训”。这本是文艺界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而毛泽东却认为,电影《武训传》宣传了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反动思想,必须严肃批判。他严厉地指出:《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承认或者容忍对它的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他说“一些号称学好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并由引得出“资产阶级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的严重结论。

  7月23日,《人民日报》又公布了经毛泽东亲笔修改的《武训历史调查记》,说武训是一个“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这样,《武训传》的讨论就变成了全国性的政治大批判。批判持续一年多。这一批判严重地混淆了思想艺术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使著名的编导孙瑜受到沉重的打击,40多位同志受到牵连。也给新中国的电影艺术创作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据统计,1950年,我国拍摄国产故事片29部,1951年仅有1部。1951年至1954年4年中,共计拍摄了16部。

  武训是清末山东邑县人,生于1838年,死于1896年。据传他出身贫寒,青年时因苦于不识字而受人欺骗,决心行乞兴学,以便让穷人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免受有钱人的欺压,过上好日子。武训经过30年的乞讨,积累了一些钱,在他50岁以后陆续在堂邑柳林集、馆陶、临清办起了3所义学,而他自己仍然乞讨过活,直至死去。武训的行乞兴学活动,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赞扬,清末山东巡抚张曜曾奏准光绪帝给予“建坊施表”。武训死后,其事迹“宣付史馆”,被尊为“义乞”、“乞圣”。

7. 什么是武训精神?是不是尊仁善义德信,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

武训?不会是那个乞讨办学的农民吧!1951电影《武训传》就是中国当代文学里的著名冤假错案之一。
武训先生(1838——1896年),行七,字蒙正,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原无名,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

什么是武训精神?是不是尊仁善义德信,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

8. 历史上中国最穷的人是谁?

武训(1838~1896)男,汉族,原名武七,后改名武训,堂邑县柳林镇武庄(今属冠县)人。家境贫寒,早年丧父,以行乞事母,人称“孝乞”。后在李家当长工,李欺武训不识字,赖去三年工钱,又以诈骗罪名,将其毒打解雇。武训愤然不食不语。在乡邻的劝导下,身体渐渐复原,遂决心兴办义学。
  清咸丰九年(1859),武训开始行乞积资兴学。凡碾磨耕地短工,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卖力得钱,情愿受雇。他一年四季,宿无定所,食无定餐,身携一袋一勺,沿街乞讨。凡所得粗劣衣食自用自食,稍好衣物且售于人,以积资兴学。因他以创建义学为辞,人们多愿施舍。行乞所得每至10贯,即求乡绅或富裕人家代为经营生息。所得积蓄多用于兴学,也有用于周济穷人。
  行乞中,为哗众乞讨,他不惜出奇作怪。他把大辫子剪掉,只留一小撮头发,结成小辫,玩大顶、学蝎子爬、打车轮,给富人子弟做马骑。为引逗恶男恶少们的兴趣,他还吃蝎子、蛇、砖瓦、喝脏水等。在代畜磨面时,他边推磨边唱:“不用纥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在学马让人骑时,他边爬边唱:“爬一遭,一吊钱,爬十遭,十吊钱,修个义学不费难。”在乞讨时,他唱道:“我要饭你行善,修个义学你看看。”
  武训在柳林乞讨的积蓄修建了“崇贤义塾”之后,于光绪十八年(1892),又用400两银子在临清御史巷买下宅基,4年后建成“临清御史巷义塾”,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正式开学。每次开学,武训先向塾师叩头,遍拜诸生童;另备盛宴,请县绅作陪招待塾师。自己却肃立门外,宴毕,吃点剩饭,从不与塾师共席。凡遇塾师不勤教事,或生童嬉戏,不勤学习者,皆长跪不起,促使师生勤于教学。
  山东巡抚张曜听到武训的义行后,特下示召见,下令免征义学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资助义学,并请奏朝廷颁发“乐善好施”匾额,另请朝廷授以“义学正”名号,并赏穿黄马褂。从此,他的名声日隆,周围县乡多尊称“武善人”。堂邑县知县劝他完婚,以安度晚年。他听后唱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五十三岁不取妻。亲戚朋友断个净,临死落个义学症”。
  武训一生劳苦,对自己又十分节俭,终因积劳成疾,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含笑与世长辞在临清御史巷义塾内(现临清实验小学),终年59岁,葬于堂邑崇贤义塾东侧。
  山东巡抚袁树勋闻知武训去世,即奏朝廷将其生平宣付国史馆立传,并入忠义祠。民国时期,民团指挥兼专员赵仁泉,在临清进德分会(今大众公园内)附近修建了一座武训纪念堂。冯玉祥将军撰写了《千古奇丐武训先生的生平》。在武训诞辰150周年之际,临清市在实验小学(原御史巷义塾)内建起了一座武训纪念馆,以缅怀他行乞办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