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活动是什么能概念?

2024-04-30

1. 投机活动是什么能概念?

说到投机不得不说投资,他两是孪生兄弟。本杰明.格雷厄姆所创立的证券分析理论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对证券领域里一些重要的经济范畴的历史审视和深刻剖析,力图澄清弥漫其上的种种迷惑纷乱的表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尚未被人们所真正认识的实质,促成证券投资者树立科学、理性、安全、有效的证券投资理念。基于“投资”与“投机”在证券市场中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突出作用,故而对其进行全面彻底地审视和赋予确切的定义,便成为格雷厄姆构建证券分析理论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格雷厄姆所处的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里,资本市场上对于“投资”与“投机”的定义,在认识上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两者之间的概念、关系、作用以至差别等,有着不相一致的、甚或是大相径庭的认识。对于认同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属于两个不同的重要经济概念者来说,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是可以从证券买卖的对象、付款的方式、持有股票的时间长短以及是否为安全收益或预期风险收益等特征来加以划分。但是,投资与投机在概念和实际运作中粘合的是如此密切,难以区分,以至于被许多伤透脑筋的市场人士干脆定论为:“投资是一种成功的投机,而投机是一次不成功的投资”,将两者合二为一,视作只是同一种行为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说法而已。 格雷厄姆不赞成上述肤浅的认识。通过大量的市场分析和理论研究,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将投资与投机等同为一的观念并不足取,因为持之者只是从两者活动的最终结果来对其加以界定,而不是在全面地分析其基本特征后加以定义。他明确地指出,“投资”与“投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范畴,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并不是完全表现在诸如购买的对象是债券或是股票,采取的方式是现金交易还是保证金交易,持有的股票时间是长期或是短期,投资的目的是实现安全性收益或是风险性收益等表象上。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持有上述的评判标准本身都是难以确定的、并且总是处于变化状态下或捉摸不定的。所以,上述的差别并没有触及到两者本质上的特征,不能作为确切定义的依据。例如,人们曾固执地认为债券是一种极为安全的投资对象而股票却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因此,购买债券便是投资而购买股票则就理应属于投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债券都是投资的对象。如果一种债券没有安全的内在价值,购买其无疑就等同于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投机,并且是一次危险极大的投机;而如果一只具有安全性的股票,对其操作就是一次投资,而且是一次具有安全保障的、能够得到有效回报的投资。再比如,用现金足额购买股票也不能被视作为是投资,因为大多数最具投机性的股票正是被要求使用现金足额购买的,等等。总之,“购买股票可以是投资,使用保证金交易可以是投资,而怀着快速获得利润的目的进行的操作也可以是投资”。 那么,究竟“投资”与“投机”的确切定义何在呢?在格雷厄姆看来,投资的确切定义应该蕴含着三个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重要因素。首先,投资必须是建立在“详尽分析”基础之上。所谓详尽分析,即是指通过以既定的安全和价值标准对投资对象进行的研究工作。其次,投资应该具有“安全性”的保障。当然,证券市场上的投资始终充满着和伴随着各种风险,从来也没有绝对的安全。但经过详尽分析以后被选定的投资对象应该具有投资的“内在价值”,应该存在着相对安全的价值空间,而这正是保障其在通常和可能的情况下没有较大的风险,也是其可以避免意外损失的安全体现。第三,投资的结果是必须能够得到“满意的回报”。这种令具有理性的投资者满意的回报,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即不仅包括了利息和股息,而且也包括了资本增值和利润。由此,格雷厄姆得出的定义是:“投资是指经过详尽分析后,本金安全且有满意回报的操作”。相反,与之不合的就是投机。 “投资”与“投机”都是证券市场交易活动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两者之间的最基本的区别或核心,就在于能否获得安全性的收入。格雷厄姆关于投资的定义与众不同的是,他着重指出“投资”所特意强调的这种安全的保障不能建之于市场虚假的信息、毫无根据的臆断、内部小道消息的传播甚或十足的赌性之上;“投资”的安全性必须取决于投资对象是否具备真正的内在价值或存在一个价值变化的空间,而要确切地把握这一关键之处或达到“边际安全”,只有通过利用客观的标准对所能够掌握的信息进行详尽分析。格雷厄姆认为,反思1929年前美国股票市场的过热和随之而来的大崩溃,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与投资者不能正确区分投资与投机的概念,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加以混淆,投资操作缺乏理性指导,最终不仅导致投资者金钱上的重大损失,而且实际上也促成了市场的整体崩溃。由此,汲取历史的教益,真正认识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差别,对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理性、安全、有效的投资理念,就至关重要

投机活动是什么能概念?

2. 什么是投机

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归根结底都是交易

3. 什么是投机

投机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投机可分为三类:长线投机者、短线交易者、逐小利者。投资家和投机者的区别在于: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红,股息虽不会高但稳定持久,而投机者热衷短线,借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暴利,少数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朝破产。投机专门选择哪些价格被低估,但极具成长性的股票。中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性浓厚。
   比如股票,股指期货,农产品,大宗商品等.可以看中央二台的财经报道

什么是投机

4. 什么是投机?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投机具有不劳而获的意思,因而被大众所厌恶。即使在最有解释权的《新华词典》中的解释,也是钻空子谋取私利的意思。所以每当我们谈到投机时,仿佛在讨论一件不光彩的事,或者在进行狡辨。
  其实恰恰相反,投机是投资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将这个词拆开来看,仅从单字的含义来讲,同样是《新华词典》的解释投有瞅准、有目标的意思;机是能够迅速适应事物的变化,灵活的意思。如果我们将它综合起来,它的意思就是能够瞅准机会抓住迅速变化的事物本质的意思。这样看来就没有丝毫贬义的感觉。投机一词在英文中的解释,也同样丝毫没有贬义的意思。事实上我们夜以继日地学习,不正是为了能够抓住迅速变化的时机进行交易吗?如果这也是你的追求,相信你就不会在意用怎样的字眼形容我们的追求了。
  投机行为被人误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投资人认为它是在短期行情中漫无目的地进进出出,其实投机行为并不像大多人所认为的一样,是在短期行情中交易。在股市真正经典书中,投机行为都是以中级行情的变动进行交易,而不是在短期行情中交易。只有交易者才会选择短期行情进行交易。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投机者,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大量的学习从中找到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然后再抓住最佳时机进行买卖交易。
  投机需要必备的素质,并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了解股票波动的内在本质规律),它还需正确的投资态度、良好的投资的策略、以及如何调节我们内心的冲突,和执行既定原则的决心。只要我们通过辛勤的研究,客观的分析,并认真地观察历史的发展,投机行为就会使我们最终走向辉煌的成功。本书所有的知识,都是一个优秀的投机者应该具备的,它将指引你走向真正意义的成功。
  当你真正明白投机的内涵,就可以相当容易地在投资与投机之间转换角色,投机就是投资中的投资。换言之,就是投资经验的最终浓缩

5. 什么是投机?

投机(Speculation)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投机者可以"买空"(Long),也可以"卖空"(Short)。更为通俗的一个定义是:投机就是投资机会(投资行为中的一种),没有机会就不进场交易,就如同打猎,不看见猎物绝不开枪。民众日常购买彩票、股票等利用所获信息根据自有资源所作出的交易选择,都属于投机的一种。投机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获得价差利润。但投机是有风险的。
进行投机交易,涉冒高于平均水平以上的风险,冀能赚取预期回报。是否有利可图视乎投机者是否长期所从事投机的专业人士,他们往往会做好风险管理,如止亏、通过使用各种对冲技术,包括期权交易、卖空、止损指令和期货合约。它异于投资在于接受风险的程度。它不同于赌博在于后者的随机性。
投机分析方法:
(1)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基本分析法是以传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决定企业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尽分析,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基本分析认为股价波动不可能被准确预测,而只能在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
(2)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技术分析法是以传统证券学理论为基础,以股票价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趋势为主要目的,从股价变化的历史图表入手,对股票市场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总和。技术分析认为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股价波动可以定量分析和预测,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
(3)演化分析(Evolutionary Analysis):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证券学理论为基础,将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和节律性等方面入手,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演化分析认为股价波动无法准确预测,因此它属于模糊分析范畴,并不试图为股价波动轨迹提供定量描述和预测,而是着重为投资人建立一种科学观察和理解股市波动逻辑的全新的分析框架。

什么是投机?

6. 什么是投机?

问题1:什么是投机?
 
 
 
 问题2:投机是什么意思?
 
 
 
 投机(speculate):“投机”一词用于期货、证券交易行为中,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按照比较专业的解释,投机就是指交易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愿意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所作出的买卖决定。投机者可以“买空”,也可以“卖空”。更为通俗的一个定义是:投机就是投资机会(投资行为中的一种),没有机会就不进场交易,就如同打猎,不看见猎物绝不开枪。投机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获得价差利润。但投机是有风险的。
 
 
 
 投机的分类
 
 
 
 根据持有期货合约时间的长短,投机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长线投机者,此类交易者在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后,通常将合约持有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待价格对其有利时才将合约对冲;
 
 
 
 第二类是短线交易者,一般进行当日或某一交易节的期货合约买卖,其持仓不过夜;
 
 
 
 第三类是逐小利者,又称";抢帽子者";,他们的技巧是利用价格的微小变动进行交易来获取微利,一天之内他们可以做多个回合的买卖交易。
 
 
 
 投机者是期货市场(Future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货市场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投机交易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承担了套期保值交易转移的风险,是期货市场正常运营的保证。
 
 
 
 投资和投机的区别
 
 
 
 市场上通常把买入后持有较长时间的行为,称为投资,而把短线客称为投机者。投资家和投机者的区别在于: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红,股息虽不会高但稳定持久,而投机者热衷短线,借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暴利,少数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朝破产。然而,在急功近利的驱动下,一方面看不起投机者,认为他们“黄牛”出身,一方面,长期投资禁不住短期诱惑,不自觉的逐步跻身于投机氛围中,究竟怎样辩证地看待呢?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投资和投机符合生物学的共生原理。也符合物理学:在相同的压力下,单位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也就是说,投机者的适度参与使市场走出无法成交的阴影,避免“死水”一潭,从而发挥市场机制。
 
 
 
 投资和投机的结合
 
 
 
 专门选择哪些价格被低估,但极具成长性的股票,尤其是对一些现金多,负债低,对没有人注意的小型成长股票多加研究,一旦达到卖出价位,千万不能“惜售”,这是1996全美操盘高手的成功之路,也是投资进、投机出的最好诠释。市场经济使得投资进、投机出,带有普遍性,同时适用于邮市。
 
 
 
 我国自1982年恢复国内集邮业务以来,邮票市场一共经历了三次大的疲软,即使是1992-1995年,邮票发行量成倍增长的情况下,机警人士仍然注重以投资为主的方式,1995年选择性地买无齿“桂花”小全张,“牡丹亭”小型张,一年过后,每枚早已翻倍,但购买者非常踊跃,使价位看不懂。此时如出手,符合投机策略。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忙进忙出的炒手实际上只是在数“牛尾巴”而已。可想而知,那么多专业人士都在数牛尾巴,能瓜分到几条?即使占有,也嚼之无味。而哪些平时不吭不响,到了他认定的投资区域就买,买了就忘了,到了他认定的投机区域就卖的人,才是吃整头牛的人!可想而知,少数人吃整头牛,越吃越肥,当然对“牛尾巴”不屑一顾。
 
 
 
 市场经济无法回避和拒绝投机。伴随着市场经济法治体系不断走向健全与成熟,非正常投机(不能存在的、违法违规的投机行为)必将走向衰落,理性的、健康的投机行为也将越来越多。
 
 
 
 投机者是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货市场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投机交易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承担了套期保值交易转移的风险,是期货市场正常运营的保证。

7. 什么是投机?

什么是投机
投机(speculate):"投机"一词用于期货、证券交易行为中,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投机者可?quot;买空",也可以"卖空"。投机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获得价差利润。但投机是有风险的。
根据持有期货合约时间的长短,投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线投机者,此类交易者在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后,通常将合约持有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待价格对其有利时才将合约对冲;第二类是短线交易者,一般进行当日或某一交易节的期货合约买卖,其持仓不过夜;第三类是逐小利者,又称"抢帽子者",他们的技巧是利用价格的微小变动进行交易来获取微利,一天之内他们可以做多个回合的买卖交易。
投机者是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货市场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投机交易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承担了套期保值交易转移的风险,是期货市场正常运营的保证。

什么是投机?

8. 投机泡沫的投机活动

 世界上第一次有大量文字记载的投机狂潮,发生在十七世纪初的荷兰,历史上称为“郁金香狂热”。当然,郁金香也因此成为有记载的第一次商品“泡沫”。在郁金香炒作的高峰时期,甚至一个家庭的所有财富都被葬送在一只植物球茎上。郁金香的名字起源于土耳其语,意为“缠头巾”花。在十六世纪中期,游经土耳其的旅行家们被这种花的美丽所打动,并把它带回了维也纳。很快,它就吸引了欧洲人的广泛注意,几年之内开始在德国种植,接着是比利时,然后是荷兰。在十六世纪70年代后期,它被传播到英格兰。很快,这种新颖的花卉开始在宫廷内流行。和其他花卉有所不同,郁金香不仅形态优雅,而且具有“变异”的特性。人工栽培的郁金香,常常会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异,比如人工培植的红色郁金香,其后代有可能会变成红白相间的品种。由于当时的人们对植物的基因不甚了解,郁金香的这种神秘“变异”无疑增加了欧洲人对郁金香的投机兴趣。当时的郁金香种植者们,每天必然会做一件事——巡视花圃,搜寻颜色“变异”的花朵。花朵的颜色如果漂亮,拥有者就可以期待高价的买主。而买家,之后再用这样的花培育下一代花卉,再以高价出售。“茎基”发黄(称作“污底”)或形状难看的郁金香会被淘汰,而完美的花朵成为“花种”。在十七世纪20年代初,对于郁金香及其“变异”特性的热忱开始登陆荷兰。当时最罕见的种子可以卖到几千弗洛林(英国一种银币,值二英镑,于1971年停用),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家庭一家的财富。逐渐的,这种狂热从一小部分人传播扩散到整个荷兰社会。很快,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建起了自己的郁金香花圃,几乎布满了荷兰每一寸可以利用的土地。起先,交易发生在冬季。投机者可能会带着一些样品和一定量的球茎,聚集到郁金香交易者的旅馆。在那里,交易者可以用五百弗洛林买来的“德隆普大将”外加二百弗洛林现金,交换到“博尔元帅”,接着寄希望于一周内再以一千弗洛林出手。就这样,郁金香价格开始疯狂地上涨。到了1634年,从苦力到贵族,荷兰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几乎全被“动员”到郁金香炒作的队伍中来了。很快,交易从冬季变成了全年进行,双方可以签订期货合同,然后到第二年春天交货。我们现在所说的“看涨”和“看跌”期权,就是在那时被创造出来并广泛交易的。那时候的投机者其实对交货本身不感兴趣,也无意要求拥有他们所买进的实际的郁金香。当他们买进交货的合约后,往往很快地将他的合同以赢利的价格再出售给其他热衷者。这在今天被称作“买空卖空”。在《布莱恩维尔游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情节,似乎很能体现郁金香价格的疯狂。一个年轻的水手因为通报船讯被一位商人奖赏一顿早餐。这个郁金香投机商后来发现,货物中少了一枝价值3000弗罗林,名为 “永远的奥古斯都”的花茎。当他急匆匆地找到那个水手时,小伙子正津津有味地就着咸鱼大口咀嚼“那个被他当做洋葱的东西”。有史料记载,一颗“总督”球茎可以换四条牛、八头猪、十二只羊、四车黑麦或两车小麦、两桶白酒或四桶啤酒、两桶黄油和半吨干酪,外加大量家具。在蓝色本色上有红白条纹的“奥古斯都”的售价是两倍于上述价值的现金,外加马匹齐全的马车一辆。荷兰人开始相信,不光荷兰的投机者,其他外国投机者也会愿意接受永远上升的价格。实际上,此前在法国,一只稀有的球茎就被用作支付一件珍贵的宝石的全部价格。一个故事可以说明当时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情。当所有的荷兰家庭都已潜心养植郁金香的时候,海牙有一个鞋匠,在一小块种植园地上最终培育出了一种黑色的郁金香。一伙来自海尔勒姆的种植者拜访了他,说服他把花卖给他们。鞋匠以1500弗洛林的价格把宝贝卖给他们,买家中的一个人立即把黑色郁金香摔到地上,又用脚碾踩,直到它变成一滩烂泥。鞋匠惊呆了。买家们解释说,他们也培育出一只黑色郁金香,毁掉这只,他们自己的花就是独一无二的了。他们情愿付出一切代价,如果有必要,一万弗洛林也在所不惜。心碎的鞋匠郁郁寡欢,据说不久便因懊恼过度而过世。当狂热升级时,其他经济活动几乎全放慢了。1636年,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地的股票交易所全部开设了郁金香交易所。花价的涨落造就了一大批富翁,而花价的每一次高涨都使更多的人坚信,这条发财之路能永久地延伸下去,世界各地的富人都会跑到荷兰,不问价格地收购所有的郁金香。一枝花还没露出地面,就已经以节节上涨的价格几易其手。没钱的人抵押房产借贷投资,巨额贷款不断堆积到小小的花茎上。郁金香的交易类似于期货交易,但是在十七世纪,郁金香交易遇到了比今天的商品期货更多的问题。因为合同背后没有会员公司支持,而且,如果谁最后真的要在数月之后接收一个特定球茎的交割,也不能确保他已经得到了合同所规定的标的,还要等到它真的开花以后。为了规范这一活动,荷兰颁布了新的法律,设置了郁金香的“特别公证人”,指定了进行郁金香交易的固定场所。“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不知从哪一天起,不知为何缘故,一些更聪明或胆小的人开始退场。这个迹象被人察觉后,抛售即刻变为恐慌,花价从悬崖上向下俯冲。当疯狂的价格最后坍塌时,荷兰的整个经济生活都崩溃了。债务诉讼多不胜数,连法庭都已经无力审理了。很多大家族因此而衰败,有名的老字号因此而倒闭。一直到许多年后,荷兰的经济才得以恢复。 米尔肯并未止步于交易垃圾债券。与此同时,他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融资方法——利用承销垃圾债券替中小型企业融资。这使得米尔肯成为美国金融史上的重要人物。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新金融产品的开发,完全改变了美国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在米尔肯的引领下,垃圾债券逐渐成为非常抢手的投资产品。米尔肯也凭借准确的判断能力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客户网络。但是新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海面,由于垃圾债券的数量有限,已经无法满足众多基金的购买欲望。而仅仅凭借自然灾害,等待企业出现信用危机和债务危机耗时太长,米尔肯为此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与其坐等那些拥有垃圾债券的公司信誉滑坡,信用降级,不如自己去找一些正在发展的公司。若放债给他们,他们的信用同那些垃圾债券的公司差不多,但正处在发展阶段,债券质量比那种效益下滑、拼命减亏的公司的债券好得多。由此,米尔肯创建了垃圾债券发行市场。当时的新兴产业——光纤产业与移动通讯业的发展就和垃圾债券息息相关,麦克劳移动通讯公司和有线电视网(CNN)之所以能成为当今美国家喻户晓的大公司,均得益于米尔肯通过垃圾债券的包销所实现的资金筹措。其中与MCI公司的合作堪称经典之笔。MCI公司创立于1963年,仅靠3000美元起家。当 MCI向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发出了挑战的时候,米尔肯成为它们融资的有力后盾。他为MCI筹得了2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确保了MCI的扩展资金来源,使得MCI成功地打破AT&T对长途电话市场的垄断。垃圾债券还进入了兼并收购领域。1982年,米尔肯所在的公司开始通过垃圾债券形式发放较大比例的贷款,用来兼并企业。最极致的例子是石油公司并购案。当时,一个名叫卡尔·伊坎的无名之辈想敌意收购美国飞利浦石油公司,但不幸的是他缺少80亿美元,这会妨碍他计划的实施。伊坎向米尔肯公司求助。结果他在次日早晨受到信函,信中指出公司“高度自信”可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虽然最后伊坎放弃了敌意收购飞利浦石油公司的计划,但是敌意收购公司的时代从此开始,垃圾债券在其中帮了大忙。米尔肯成了中小企业和投资公司的财神爷,他个人的收入也随之飚升。多年来,他的工资一直是固定的,每周1000美元,而他真正的收入是交易佣金,1986年一年他的佣金曾达到5.5亿美元。然而树大招风。从80年代中期就不断有人状告米尔肯违法经营,并最终将他送上了法庭。法庭于1990年确认米尔肯有6项罪名,但没有哪样跟内部交易、操纵股价以及受贿有关。米尔肯的罪名都是没有先例的,以前也没有任何人因为这些罪名受指控——他掩盖股票头寸,帮助委托人逃税,隐藏会计记录,最终被判处 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其中罚款2亿美元,民审赔偿金额为5亿美元,向政府补纳税款4亿美元),并禁止他再从事证券业。在米尔肯入狱之后,垃圾债券的气泡被越吹越大,1988年,垃圾债券的市场已经高达2000亿美元。受到1987年股灾后潜在熊市的压力,从1988年开始,垃圾债券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情况屡有发生,最终,垃圾债券还是难以克服“高风险、高利率、高负担、高拖欠、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圈,瞬间走向衰退。泡沫逐渐破灭。 在郁金香泡沫破灭之后,金融历史上的投机泡沫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轰动的故事之一,就是由“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所发动的垃圾债券投机风潮。二战后,美国逐步完善了金融监管措施,旨在保护债券投资者不会因为企业的破产或拖欠债务而遭到损失。米尔肯敏锐地发现其中的玄机——债券的信用等级越低,其违约后投资者得到的回报越高。当时,几乎没有人从事无等级或等级不够的高回报债券交易。别说购买这些债券,就是打听一下它的价格都十分困难,因为在所有的投资者眼中,它们等于是不能带来任何回报的垃圾。米尔肯为自己的新发现四处游说,寻找愿意购买的人。他向高回报基金说明购买这些债券的好处。同那些注重短期效益的传统债券交易相反,米尔肯把他们的垃圾债券定义成是值得拥有的“所有权债券”。他认为,这些债券在利率风险很大的时期反倒能保持稳定,因为所获得的回报是与公司的发展前景相连,而不是同利率挂钩的。米尔肯并不认为垃圾债券的风险很高,反而认为垃圾债券比买股票,或是买有信用等级的公司的债券风险要小很多,特别是在市场行情下跌,或行情剧烈动荡的时候更是如此。胆大的投资公司首先被他说服,一些保险公司、退休基金见米尔肯的理论实际可行也愿意跟进。很快,经他游说的机构所投资的垃圾债券的年收益率就达到了50%。财富效应之下,垃圾债券的购买者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市场。米尔肯管理的债券买卖部所获利润也从开始时占公司总利润的35%,到1975年接近100%。1974年,由于宏观经济出现恶化,很多债券的评级被下调。许多基金急于将手中的低等级债券出手,以免影响基金的质量形象。当时,“第一投资者基金”也同样面临了这样的问题。不过米尔肯在研究了基金的投资组合后,建议基金经理不要将手中的垃圾债券出手。既然基金是以高回报为口号招揽客户,若将手中的高回报率的债券抛掉,基金的效益将会降低。“第一投资者基金”接受了米尔肯的意见。1974至1976年,该基金连续3年成为全美业绩最佳的基金。基金的销售量因此大增。米尔肯也因为参与其中而声名鹊起,他成了经营高回报率债券交易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