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下滑应该如何应对

2024-05-14

1. 国家经济下滑应该如何应对

国家经济下滑说明经济状况不好,是通货紧缩的重要信号之一。
经济发展过程肯定是有波动的,但是如果连续几个月的经济增长数据为负,说明经济有进入通货紧缩状态的趋势,这时候国家需要进行经济调控。
调控的方式一般可以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比如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结合,这是因为国家希望在通过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同时,避免发生通货膨胀或者减小通货膨胀压力。也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结合,主要是希望通过货币市场工具刺激经济,同时限制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还可以同时采取扩展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萧条严重的时候可以采取这一措施。

国家经济下滑应该如何应对

2. 国家经济下滑应该如何应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16日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的下滑趋势,已经引起国务院高度关注,国家将出措施应对经济下滑趋势,正在研究并准备出台一系列的措施。

  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本轮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不可小视,其影响可能还没有完全显现,必须充分估计它给我国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但要坚信,战胜这次经济危机后,中国经济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杜鹰表示,经济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表明,每一次通货膨胀或紧缩过后,我国国民经济就会上一个新台阶,相信这次也同样如此。

  谈及长三角,杜鹰表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国内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在这样一个时期,党中央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目前我国逐步形成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四大板块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只有进一步提升它的综合实力,才能实现全国区域的协调发展。

  “面对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怎样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长三角地区也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 杜鹰说,加快这个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完善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有利于抵御国际上的金融风险,提高我国的抗风险能力。
  杜鹰同时表示,长三角地区是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地方,这个地方的进一步开放、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利于为全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探路的作用,发挥示范的作用。

  “事实上,长三角两省一市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因此制定这样一个文件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起点上,来创造新优势、获得新发展。” 杜鹰说。经营界编辑整理

3. 如何理性的认识目前国内经济下滑的问题

  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或下滑压力增加,这或许是对世界总体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和各级政府习惯于高速经济增长,对快速经济增长带来的利弊往往关注于利的方面,过分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对GDP增长怀有一种近乎崇拜式的推迟,要经济数量而不管经济发展的质量如何。
  

  任何事物都是两重性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然也是如此。另外,经济增长和人生一样,都会有上下起伏波动周期,起起落落,升升降降,好好坏坏,峰峰谷谷,这些都符合基本周期性规律。
  

  因此,我们看待经济增长应该有科学、客观的态度,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尤其是市场经济本身就存在很大的自我调节能力,自适应能力是相当大的,只有出现极度异常情况下,才真正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
  
  可以反思,如果没有2008-2009年那次庞大的经济刺激,政府如果不是过度敏感、过度恐慌地干预市场,目前的经济状况或许就不是如此这般。面对当初的金融危机,我们政府过于恐慌,制定了强烈的经济刺激政策,很快便导致了通货膨胀和房价快速反弹,然后有不得不很快制定治理通缩和行政性干预房地产的政策措施。目前经济出现下滑趋势,政府又迅速调整政策,一个月内两次降息来刺激经济,说明政府政策稳定性很差。
  

  货币政策放松了,这似乎还可以理解,但频率过快也不算正常。如果我们再次采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比如开始新一轮以大规模扩大投资的手段来刺激经济,那中国经济将再次陷入死循环,长期经济发展或许是灾难性的。
  
  人有时需要快跑,但更需要休息或慢跑,没有一个人可以总是快跑。如果一个总是快跑,他最终会累死。同样,经济增长也是如此,在过去20多年,跑得够快了,需要修养生息,需要调整步伐,需要调整方向,需要转型模式。只有如此,经济发展才可能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才不是口号。
  

  习惯的东西未必是好东西,习惯也需要进行调整。今天我们能够容忍经济下滑,或许就是一种修养生息,是为了长远的增长。当然,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一定伴随诸多问题,比如企业微观环境恶化和就业压力增加等负面问题,但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就是利好的。
  
  中国的企业家习惯于借助政府力量来解决自身问题,缺乏自我调节和自我创新的动力,都希望通过政府政策尤其是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他们一方面有时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但另一方面又希望政府干预,这本身就是矛盾,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不成熟、不完善、不典型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来承担市场萎缩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有一定的压力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改变自己的动力!

如何理性的认识目前国内经济下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