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和 黄埔军校 有没有什么联系?哪个比较厉害?都出了什么人?

2024-05-15

1.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和 黄埔军校 有没有什么联系?哪个比较厉害?都出了什么人?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位于河北保定市区东风东路,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学生。若然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 
 
知名校友:蒋介石,白崇禧,张治中,叶挺  
 
黄埔军校,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闻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党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 
 
 
知名校友:林彪,陈赓,徐向前,胡宗南​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和 黄埔军校 有没有什么联系?哪个比较厉害?都出了什么人?

2.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和 黄埔军校 分别有什么知名校友?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知名校友:蒋介石、白崇禧、薛岳、傅作义、胡宗铎、张治中、叶挺等。
黄埔军校知名校友:蒋先云、陈赓、左权、林彪、徐向前、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等。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创办于1902年的河北省保定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停办于1923年,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3. 保定军校比黄埔军校的教学质量高吗?

保定军校的学制比黄埔军校长,就军事方面说教学质量会好些。
但是在中国的那个年代,军人的政治素质比军事素质要重要得多,否则多数为文盲出身的红军指战员如何打胜仗?
黄埔军校毕业生的政治素质比北洋军阀部队中的保定军校毕业生强的多,所以在战场上能够打胜仗。
而且,黄埔军校虽然学制较短(最短的只有半年),但训练十分艰苦,学生的军事素质比人们想象的要好,担任北伐军的排、连乃至营级干部是能够胜任的。

保定军校比黄埔军校的教学质量高吗?

4.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历史沿革

1901年11月,李鸿章病逝,袁世凯到保定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小站的练兵教员根据《辛丑条约》不准驻扎天津附近,于是亦移至保定。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保定东关外创练常备军(新军)并设军政司(旋改督练公所),下设兵备、参谋、教练三处,分别由刘永庆、段祺瑞、冯国璋任总办。5月,经袁世凯奏准,在保定东关外开办“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由冯国璋任总办(即校长)。1903年2月袁世凯奏请开办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进行正规军事教育训练。之后于保定建成“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即为保定军校前身。1903年8月,学堂开始第一届招生。1906年,为了统一兵制,将兵权收回中央,清政府设立陆军部,同年8月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停办,在该校旧址创立通国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直属中央管辖。 1906年-1911年分别在保定校址开办:北洋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总统后,任命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当年七月,经陆军部批准把陆军预备大学堂搬至北京,并更名为陆军大学。10月,于保定原址开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任校长为段祺瑞亲信赵理泰。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两广、两湖、江西、安徽、江苏、福建及四川等省的学生,利用军校放暑假期间,纷纷跑到江西等地参加反袁作战直到3月底才辗转返校。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将投降后的皖系第十五师官兵收容在保定军校内,由于未能及时得到军饷,十五师官兵发生哗变,将军校洗劫一空,并纵火焚烧了校舍房屋。曹锟派兵前来镇压时,又趁机掠走步枪2000支,骡马300匹。以致学校无法复课。 1923年8月保定军校停办。保定军校停办后,曹锟在漕河办的讲武堂移至军校旧址。曹锟倒台后,该讲武堂停办,军校先后成为直系、奉系、国民党等军队的兵营,每换一次防,校舍便遭一次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里成了日本侵略军在保定的重要基地。1945年日本投降后,校舍被拆毁。保定解放后,军校改建为农场,又改为畜牧场。1993年保定军校遗址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成立了保定军校纪念馆筹建处。1995年又在军校遗址上建成了仿原军校建筑风格的纪念馆第一期工程。2002年,扩建为12亩,修复了检阅台。2002年9月,投资1.4亿元建成了华北最大的保定军校广场对外开放。2003年10月保定军校纪念馆正式开馆。2006年5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1912~1923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怎么建立的?又为何停办?

1912年2月12日,长达268年的清王朝终于宣告结束,倚仗着强大的北洋军以及高超的手段,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在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大总统的同时,参谋本部局长崔承炽和魏宗翰等人呈请陆军部,将位于保定的陆军预备大学堂也被迁往北京,并更名为陆军大学校,而在陆军预备大学堂军校原址开办了陆军军官学校,这所军校这就是著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下设了五个专科,分别为步兵科、骑兵科、工兵科、炮兵科和辎重兵科。课程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学科、术科和外文。军校的制度模仿了日本和德国,军校使用的军事教材,也主要来源于翻译的日本教材。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制为两年,学费为官费。从1912年开始到1923年为止,11年间,担任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有8人,分别为:赵理泰、蒋方震、曲同丰、王汝贤、杨祖德、贾德耀、张鸿绪、孙树林。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军校培养了6000多名各项专业军事人才。这6000多名保定军校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人立足军界,并成为个时期政府的高级将领。尤其是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相当一部分高级将领都出身保定军校,如陈诚、顾祝同、熊式辉、白崇禧、罗卓英、张治中、傅作义、薛岳等等,是名副其实的将星璀璨。

黄埔军校中保定军校出身的部分教官
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当然也不是凭空出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晚清时期多个军校有很深的渊源。
清末年间,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内部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而其主力八旗和绿营兵又不堪使用,清廷被迫启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同时,他们也开始倡导实施了“师夷技长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这其中,就包括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天津新建的北洋武备学堂。

李鸿章
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中诞生了许多名人,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陆建章等人,都成为了袁世凯北洋军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袁世凯接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后,在练兵的同时,袁世凯也极为重视军校教育,他先后在保定创办了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等军校。

袁世凯
随后,袁世凯和清廷又先后在保定开办了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陆军军官学堂等多所现代化军校。这些军校都成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前身,为保定军校积累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经验,直到民国成立后,正式建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军校部分师生
然而,在袁世凯死后,分裂成各个派系的北洋军阀开始互相混战。忙于争权夺利的各军阀无暇顾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军校无论是资金还是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都大幅下降,只能勉力维持。甚至在1920年直皖战争中,保定军校直接被焚烧了校舍,学校也被抢劫一空。1923年,随各个军阀开始开办各自的军事训练机构,保定军校正式宣告停办。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怎么建立的?又为何停办?

6. 保定军校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张治中将军毕业于保定三期步兵科,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曾率领第五军驰援奋起淞沪抗战的第十九路军,打得日军三易主帅,期间也对日本军队有了一定的了解。全面抗战爆发前,张治中完善了自己的理论:
“中国对付日敌,可分作三种时期:第一种是他打我,我不还手,例九一八的东北之役;第二种他打我,我才还手,例一二八战役和长城抗战;第三种我判断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叫做先下手为强!”
(保定三期张治中)
蒋介石深以为然,卢沟桥事变爆发20天后,即批准张治中率第9集团军先发制敌,简单干脆的命令原话是:“把上海的日军给我赶下黄埔江!”;决定全民族抗日后,电召保定三期的白崇禧赴宁共谋大计,蒋介石特地派了架先进的水陆两用飞机接驾,何应钦张群等大员亲往机场迎候,白崇禧感动的不行,随即就任全国军队副总参谋长,并立即投入工作,保定生的家国情怀和军事专业能力,油然纸上。
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大约分为三个流派,第一是两广系统,尤其是新桂系势力最大,掌握的一定的基本部队,比如白崇禧、夏威等;第二是阎锡山的晋绥军系统,例如傅作义等;第三是蒋介石在黄埔期间密结的“八大金刚”系统,以陈诚、张治中等为代表人物,他们还延揽了一批保定同学投效蒋介石,比如投奔顾祝同而起来的韩德勤等,这个系统掌握着中央军的大部实力,但是受蒋介石控制较深,不能成为诸侯。上述三个系统以外的保定生,则基本混成闲职了,不再有统兵拜将的待遇。
(保定三期白崇禧)
说到保定军校的地位,先不提万余毕业生,不提1600多名将军,不妨看一组抗战时期的军政数据: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编成的90个军(含骑兵军)中,保定生担任军长的37位;在抗战第一阶段编成的35个军团中,保定生担任军团长的14位;在抗战第二阶段编组的23个集团军中,保定生担任总司令的14位,几乎就是抗日军队的半壁江山!
不仅如此,还有一批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出任了战区司令长官或副职:
陈诚上将:第九战区、第六战区、第一战区司令官。
薛岳上将:第九战区司令官。
刘峙上将:第五战区司令官。
李宗仁上将:第五战区司令官(1938)。
余汉谋上将:第七战区司令官。
朱绍良上将:第八战区司令官。
顾祝同上将:第三战区司令官。
张发奎上将:第四战区司令官。
傅作义上将:第十二战区司令官。
(保定八期陈诚)
担任战区副司令或远征军司令的保定生多达16位,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的33位,中央候补委员的8位,中央监察和候补监察委员26位。由此看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定军校毕业生,要么是封疆大吏,要么是军政大员,是国民党政权的上层政治架构主体。
保定军校毕业生的另一大作用,是较为系统和专业的军事教育,为中国抗日军队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参谋军官,专业扎实,业务娴熟,代表人物是薛岳的参谋长吴逸志、陈诚的副手罗卓英,由于黄埔军校建于政治形势极不稳定的1924年,前几期毕业生基本是“速成班”性质,很难产生合格的参谋军官。相反,保定军校三年的学制,使一大批毕业生走上了专业参谋的岗位,据不完全统计,在各战区各集团军担任参谋长、高参的少将级保定生不下数百人。
抗日战争的双方军队有个奇特的现象,中国军队的前线军长、师长年龄普遍偏低,一般在35岁以下,比如汤恩伯率领第13军在南口抗战时年不过37岁,而更多的黄埔生军师长只有30岁左右,黄埔一期的关麟征1905年出生,就任第52军军长时不足32岁;而日本军队由于军队教育体系完善,幼年军校、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等级森严,熬到师团长或旅团长时,基本年过45甚至50周岁,但普遍较为成熟。
七七事变爆发时,黄埔系中央军的实际二号人物,保定八期的陈诚刚好40岁,正是这样一群血气方刚的中国军人,与现代化的日军殊死相搏,捍卫着民族的尊严。而在他们之下,更年轻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们,正逐步掌握军队实权,即将对保定生的地位发起挑战。

7. 都说保定军校强于黄埔,到底强在哪?

“保定军校远胜黄埔军校”这是坊间的一贯论调。而说到名声,黄埔却要远大于保定军校。那到底保定军校哪里强于黄埔军校呢?我们从战例上说说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

保定军校是北洋军阀的摇篮。保定军校主要是消化清朝时期12岁进陆军小学,经预备学校、入伍训练最后进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的系统化教学训练出来的高级军官。保定军官学校所学习的课程以日本军事课程为主。并且这所军官学校是纯粹的军事院校,并不教授思想。
而黄埔军校则不同,从他建立那一刻,初衷就是北伐战争,半年就速成。所以,黄埔军校的课程比较简单,前几期甚至不分科目。到了第七期时,才分步、骑、炮、工、辎各兵科,学制为两年。

相比于保定军校的纯军事院校,黄埔军校大大不同,精力很多都是传输革命思想。光是政治课程就多达十几门,还有苏联教官天天教育苏俄内战时期的经验。可以说,论系统化远不及保定军校,但是论思想教育却远高于黄埔。而在之后的战斗中,这种特点凸显。

由于初期的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所以共产党的思想教育在国民党的部队中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部队以牺牲为光荣,是革命奉献。这样的部队,跟旧军队中打仗就是混饭吃是相当不同的。
1925年,以黄埔学生为主的革命军东征陈炯明。其实陈炯明并不弱,手下有悍将林虎。林虎参加过辛亥革命还参加了反袁战争。江宁一战打的也还不错。黄埔生从淡水到惠州一路高歌猛进,林虎据城死守却不能取胜。每次攻克城池,最先登城的都是黄埔生。在林虎包围锦湖一战中,黄埔生甚至发动反冲锋,林虎的督战队根本不起作用。

在丁泗桥之战中,北洋军中最猛战将吴佩孚连续斩杀多个旅长和团长依然无法阻挡北洋军的溃败。在接下来的贺胜桥、武昌、龙潭情况也是如此。黄埔生的转折点就是1927年之后,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取消军队内的政治部。在今后的日子里,革命精神越来越差,到了解放战争时,除了少数精锐已经跟旧军队没什么区别。
而黄埔军校的这种速成体系对于国内战争还能应付。国内军阀战争很少有运动战,主要以阵地战为主。除了教授的课程以一战时期的战术外,部队军纪参差不齐也是主要原因。在缺少重武器的国内,步枪阵地战这些黄埔生当然可以胜任。

到了抗日战争,情况大为不同。论阵地战,国民党部队在日军重炮飞机下不堪一击。而成为师长军长甚至集团军司令的黄埔生在步炮协同、地图指挥上完全算新手。14师霍揆彰解放战争时对“国防部”说:“你们陆大(地图指挥作业)这一套,我以前全不懂。有这样一套进行指挥,方便而有把握多了。”

都说保定军校强于黄埔,到底强在哪?

8. 黄埔军校与保定军校什么关系